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生全封閉

師生全封閉

發布時間: 2021-01-09 03:16:34

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當前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改革核心是要徹底地改變學生原有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為特徵的新的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此,筆者就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應如何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實現教學行為方式的重大轉變談談幾點體會:
一﹑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
教學是預設和生成、封閉和開放的矛盾統一體。預設是教學的基本要求,教學是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教學的運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並因此表現出相對的封閉性。正如蘇聯教學論專家斯卡特金指出:"我們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邏輯性的教學過程,但它給積極情感的糧食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學生的苦惱、恐懼和其他消極感受,阻止他們去全力以赴地學習"。傳統的思想政治課教學過分強調預設和封閉,從而使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默和程式化,缺乏生氣和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和對好奇心的刺激,師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教學中得不到充分的發揮。新的課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課教學,應該生成一種開放的教學運行環境,在開放中搞活。因此,思想政治課課堂不應是一個封閉的系統,也不應該拘泥於預先設定的不變程式。預設的目標在實施過程中需要開放地納入直接經驗、彈性靈活的成分和始料不及的體驗,要鼓勵師生在互動中的即興創造,超越預定的目標。把學生被動學習轉變為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自主學習是就學習的內在品質,包括自我監控、自我指導、自我強化三個過程。合作學習是針對教學條件下學習的組織形式。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成立起一些學習小組,小組之間開展競爭,促進學生在學習中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同解決問題。探究學習即從學科領域或現實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主題,在教學中創立一種類似於學術研究的情境,讓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從推進素質教育的角度說,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就要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主要目的,培養學生的懷疑意識和批判意識,鼓勵學生結合實際,大膽地對一些問題進行探索,使學生在探索中成長。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的學習方式的三個特徵,而不能簡單的將其對應為三種學習方式,在學生的某個具體的學習活動中,他們可能是自己獨立自主的學習,也可能是與同伴合作進行探究,因此,他們的學習方式可能具備三個特徵中的一個,兩個、甚至是三個特徵的綜合。在政治課程教學實施中,都可以同時實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具體情況,採用具體的策略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有效探究、成功合作。
由於當前相當一部分教師的傳統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已形成定勢,因此,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條件變化不大的情況下,要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其根本前提必須打破教師舊的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真正樹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新教育觀念。
二﹑採用網路課堂教學,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實施,必須從注重傳授電腦學科知識和技術,轉移到將信息技術與常規課程的整合上,運用電腦網路技術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正如原教育部長陳至立所說的那樣:"要從傳統的課件製作,轉移到在各個學科的學習中應用信息技術和學習信息技術,積極探索應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方法和途徑,發揮信息技術對教育的變革性的推動作用。"由於豐富的網路資源可為思想政治課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原則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條件,同時通過網路教學這種學生喜愛的教學方式和靈活的教育手段對學生實行潛移默化的影響,改變傳統的思想政治課的灌輸模式,達到學生自主學習和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的目的。政治課網路教學設計主要圍繞"自主學習策略"和"網路學習環境"兩個方面進行,通過各種學習策略激發學生去主動學習、誘發學習的內因;為學生主動創造必要的環境和條件、提供學習的外因。
1﹑設計自主學習策略 :
(1)﹑設計學習任務策略:提出任務,引導自學。將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層次用直觀的圖像、動畫和視頻來表現。
(2)﹑設計導航策略:網路課程由於其信息量龐大、開放性強等特點,使得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迷航現象,因此網路課程設計應清晰、明確、符合學生認知心理,應為學習者提供導航方式,如:學習任務﹑正﹑反案例資源﹑相關專題鏈接﹑問題情境鏈接等,既能為學習者提供更大的學習自由度和學習空間又能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有效地學習。
(3)設計時間策略:備課時要計劃新課導入時間、材料閱讀時間、各題討論時間、發言時間、成果上傳時間,以上各環節進行時可明確地告訴學生的時限,使學生可極大限度地減少同學間扯皮、預防分散注意力、快速配合,最終達到培養高效協作學習的目的。
(4)設計教學流程策略:它是一節網路課成功與否的關鍵,要把握好何時全體播放、關閉的收放時間,切換時間是否適度關繫到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和積極性。全體播放即指學生各自的電腦屏幕播放由教師統一控制,一般在教師對關鍵問題或活動要求的指導時使用, 使用全體播放的時間以短暫為佳,防止學生在長時間固定不變的屏幕前引起注意力分散﹑疲憊。關閉即把上網控制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由操作,這段時間相對可延長,這樣可以達到調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積極性的效果。在整個教學流程中應以學生自由控制為主﹑教師的統一控制為輔,教師在整個網路課堂教學中只是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從而使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精神得到充分調動。
2﹑設計網路學習環境:
(1)創設教學情境:在網路課程的設計中要充分利用網路龐大的信息容量和多媒化信息傳播方式為學習者創設豐富的資源情境、案例情境、問題情境和活動情境,以達到調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積極性的目的。① 創設教學引入情境:找准引導材料進入新課,從震撼人心的材料人手(如視頻、FAISH等)進入新課,以其聲像同步,多維動畫的效果,再現生活場景,喚起興味的有效情境,從而起著教學激活的作用。如本人在設計<<價值規律的作用>>的框題時,採用五糧液的標志塔音樂視頻解說,震撼的畫面瞬間就吸引學生要急著探究五糧液集團的成功秘訣。②創設中肯的資源﹑案例情境:教學資源的呈現方式應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選擇好的資源能幫助學習者有效地分配其注意力和時間,使學習者能迅速找到所需內容並能迅速領會。因此,在內容選擇上應做到:選難點,即學生在知識方法應用上有困難的材料。選熱點,即在社會生活中能引起廣泛關注並能產生較大影響或爭議的問題。如本人在設計<<價值規律的作用>>的框題時選用海爾﹑五糧液﹑蒙牛﹑新希望﹑三毛等成功企業來引起學生的極大關注。選盲點,即在正常思維中不易被注意但實際應用中會影響正確思維的問題,可拓展學生探究思維。在形式上要做到:選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反映問題的資源﹑案例,信息的呈現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特徵,一次呈現的材料信息量要科學,每段材料能使學生集中其注意力完成一定量的學習,盡量減少與學習無關的注意力和時間的投入。③ 創設問題情境:問題創設即是針對所選定的資源,為學生量身度做題目,程度從易到難,有的放矢,使題目做起來有親切感、新鮮感。問題創設可先從選擇正、反案例資源﹑專題鏈接入手進而來創設問題情境。在又如在<<價值規律的作用>>的框題中本人製作了海爾企業﹑五糧液企業﹑蒙牛企業專題資源及企業網站鏈接,使學生身臨其景贊嘆企業的輝煌業績, 在這種情境下推出問題:請你運用所學經濟知識揭示海爾是如何成為狼的?同時也推出反面案例資源如:首屆廣告"標王""孔府宴"曾風靡一時最終零價轉讓,"標王"的功虧一簣讓學生愕然,急著要探究其失敗的原因,因此在網路虛擬的情景下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習者積極參與,積極探索,達到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目的。
(2)設計協作學習環境:為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協作搭建一個良好的支撐平台,讓不同時空的學習者在該環境中通過協商、會話共同完成特定的學習任務。如搭建學習社區,在該社區中,學生之間可以就某論題進行討論,提供協作工具,採用 BBS、電子討論室等,可以再把學習社區設計成"在線交流"."互動地帶"。在網路教學中,協作學習已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和有效的方式,在協作學習中,教師既要考慮如何傳授知識,又要指導協作小組藉助於網路對學習問題進行合作、探討,甚至竟爭、辯論等,從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創新能力、探索精神、合作精神。教學時要確定協作學習的內容、目標、參加協作學習的人數、所依據的學習理論、協作學習系統的性能等。一般協作學習小組人數一般以4人一組為最佳,小組形式是分工協作:可分別負責問題組織、成果表述、電腦打字、課堂交流整理記錄。教學中還要設立激勵機制:鼓勵學生某一小組組員發言時本組其他成員可作補充、其他小組也可作補充。題目討論時四人小組可同時交叉分工完成正、反兩種類型的題、提高效率。最後按表述情況及上傳成果評價各小組,為了激發學生的發言積極性設立"最具凝聚力"小組評定項目。
總之網路教學可以構建虛擬環境、虛擬現實,創設如同真實一般的情景,利用虛擬情景,使學生得到的體驗感受比傳統教學更接近真實,不僅給思想政治課的學習氣氛注入了生機,而且啟發學生思考問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進一步領會教材的基本知識,而且更好地發揮他們的創造性思維,並在愉快的氛圍中發表自己的意見、見解,最終在積極的參與中、主動思考中獲取知識。利用網路環境,把個人難題轉換成公眾難題,並通過協作學習解決這個難題。在課堂的網路學習中結合人機交流、師生交流、生生交流,使各種交流方式的得到相互補充,最終實現了思想與知識的共享。
三﹑從研究性學習入手,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實踐性較強的學習方式和課程形態。它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自主地獲得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活動。那麼如何有效地開展研究性學習,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有以下幾點經驗:
(1)利用真實資源環境的支撐研究性學習開展
研究性學習強調的是真實性﹑開放性,它無論是學習內容、學習空間、思維方式,還是收集資料都必須以真實環境為依託,學習者只有在現實的生活環境中才可能產生、發現各種需要解決或感興趣的問題,也只有在這樣的現實生活環境中才可能對自己需要解決或感興趣的問題著手進行解決。與其它學科相比,政治學科更具開放性和社會性,也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的最緊密。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關注當地自然環境、人文環境﹑關注其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家鄉和自己的生活環境,充分開發和利用校本資源﹑政治學科資源和地方資源,利用校本資源形成的四通八達的網路,最大限度地為學生提供學習的空間,利於學生拓展知識面。校本資源各教學科目之間進行鏈接,使學生能夠在多學科之間自由轉換,有利於從多個角度理解所學知識,提高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研究性學習提供交流﹑成果展示的平台,如本人所教三個班共有29個課題都在政治教學資源網站得到展示,體現對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成果的尊重與肯定。另讓學生研究潮汕地區的鄉情民俗﹑生活方式﹑飲食﹑方言等等,使學習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和社會實際,更能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② 深圳大梅沙中興通訊學院裡面目前師生數量達到多少人啊 校園是開放性的還是全封閉的呢

中興通信學院是中興通訊行政體系下屬一部門,主要負責通信各種培訓學習。非內部工作人員和學員一般不準入內聽課,具體你問達到多少人?這個沒做統計,各種層次的講師都有,有單獨的一棟樓房為中興通訊學員辦公。

③ 關於大連海洋大學師生冒雪運送防疫物資一事,你有何看法

1月6日,大連普降大雪。一張防疫人員在大雪中推送物資的照片刷遍了網路,被網友稱之為雪中的「移動雕塑」。今天(1月7日)下午, 大連海洋大學通過學校官方微信公眾號回應稱,照片中的主人公是該校的師生志願者,其中11人為學生。

(學生志願者在休息)

2020年12月22日,經大連市疾控部門檢測認定,大連海洋大學一位學生確診為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突發疫情後,該校啟動應急預案,封閉校園,全員核酸檢測。同時,來自航海與船舶工程學院的17名青年自發組建「青年抗疫突擊隊」,配合後勤保障工作。據大連海洋大學介紹,這些學生的父母也通過網路表達了對孩子們的肯定和支持。

熱點內容
校園的一角教室 發布:2025-09-05 14:14:07 瀏覽:452
六年級數學分數題 發布:2025-09-05 12:08:36 瀏覽:372
京東瀏覽歷史 發布:2025-09-05 11:26:40 瀏覽:767
文學語文 發布:2025-09-05 11:05:01 瀏覽:915
受老師攻生 發布:2025-09-05 10:36:39 瀏覽:456
長垣的歷史 發布:2025-09-05 09:23:04 瀏覽:862
小學班主任師德總結 發布:2025-09-05 08:30:29 瀏覽:964
吉大無機化學 發布:2025-09-05 05:25:27 瀏覽:997
老師偽君子 發布:2025-09-04 21:39:35 瀏覽:297
物理泵業 發布:2025-09-04 19:04:07 瀏覽: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