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農村教師生活環境

農村教師生活環境

發布時間: 2021-02-25 08:16:22

1. 農村教師真成為香餑餑

鄉村教師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帶動著鄉村的發展和進步,這一群體如今卻存在一個問題:越來越少的人才投入到鄉村教育中,教師待遇低,鄉村環境艱苦;大批青年教師流動率遞增,教師隊伍萎縮。為大力改變這一現狀,國務院辦公廳於近日印發了《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簡稱《計劃》),提出,提高鄉村教師生活待遇,拓寬鄉村教師來源,暢通高校畢業生、城鎮教師到鄉村學校任教的通道,逐步形成「越往基層、越是艱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勵機制。

鄉村教師職業是個「香餑餑」

「越往基層、越是艱苦,待遇越高」的激勵機制,將掃除壓在鄉村教師頭上的「待遇低」陰霾,改變他們沒地位、沒前途、被人瞧不起的形象。相較城市生活而言,農村生活成本低、生活壓力小、自然環境好,這些因素原本就對城市居民有相當的吸引力,如果加上不低於甚至高於城市教師的收入待遇,不難預料,「最無爭議漲薪」兌現之日,鄉村教師也將「最無爭議」地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

鄉村教師如果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一方面可以激勵農村培養的鄉村教師更加熱愛教師工作,讓更多土生土長的鄉村教師紮根家鄉,全身心投入農村教育事業,有利於鄉村教師隊伍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可以推動城鎮優秀教師向鄉村學校流動,改善鄉村教師隊伍人才結構,促進教育資源在城鄉之間均衡分布。除提高鄉村教師生活待遇外,《計劃》還提出了統一城鄉教職工編制標准、職稱(職務)評聘向鄉村學校傾斜的政策措施,如城市中小學教師晉升高級教師職稱(職務),應有在鄉村學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經歷等,有利於增強鄉村中小學校對城鎮教師的吸引力,加快城市優質教育資源對農村的反哺。

也有人說,城鎮教師受鄉村教師的高待遇以及有關優惠政策的吸引,從城鎮來到鄉村中小學任教,但他們一般不會長期留在鄉村學校,而是干滿一兩年後就會回到城鎮,這種帶有「玩票」意味的支教工作,與土生土長的鄉村教師不可同日而語。對於城鎮教師的「玩票」,應當有客觀的態度,我們無權要求一個城鎮教師完全放棄自己熟悉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向鄉村教師那樣永久紮根農村。再說了,一批批城鎮優秀教師先後到鄉村學校「玩票」,他們的工作匯總起來,就具有良好的延續性和積累效應,能夠幫助鄉村學校豐富教育思想,全面提高教育質量,這樣的效果有何不好呢?

2. 如何關心農村教學點教師生活狀況

鼓勵教師走教。所謂走教,就是為了全面落實課程計劃,解決部分偏內遠農村小學和教容學點師資不足問題,讓教師在幾個學校間走動教學。由於農村教學點規模較小,大多僅有一名教師,僅能開設語文數學等,很難再開齊開足音樂、體育、美術等專業課程。建議把農村教師在教學點任教經歷作為晉升職稱的條件之一,增強教師走教的動力。

3. 農村教師怎麼

全國教師資格證考試:691786031

現在越來越多的新聞媒體將鏡頭瞄準了農村教師,前段時間青島市率先實施了「農村特技教師」的遴選,「農村特級教師」是從教學一線的初中小學教師中遴選,面試縣域內教師公開競聘,這意味著會有更多的教師轉向農村,農村教師怎麼樣呢?下面,廣東教師資格網為您解答教師資格證的問題,農村教師怎麼樣?

很多人在考取了教師資格證後都先想到在留在城鎮學校,其實,現在的農村教師待遇也是極其好的。從2007年開始,國務院在教育部直屬的六所師范大學實行師范生免費教育,從07年到14年之間,教育部直屬6所師范大學招收近8萬名免費師范生,目前已經有4.5萬名免費師范生走上中小學任教的職位,其中有90.8%到中西部任教。

在越來越多師范生走進農村當教師的同時,國家對於農村教師也是越來越重視了。國務院2015年就頒布了鄉村教師支持計劃,不僅在鄉村教育上下足了功夫,針對於農村教師的生活待遇也是給予了相當大的扶持:

1、落實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依據學校艱苦邊遠程度實行差別化的補助標准,中央財政繼續給予綜合獎補。

2、落實鄉村教師工資待遇政策,依法為教師繳納住房公積金和各項社會保險費。

3、在現行制度架構內,做好鄉村教師重大疾病救助工作。

4、加快實施邊遠艱苦地區鄉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建設。

5、按規定將符合條件的鄉村教師住房納入當地住房保障范圍,統籌予以解決。

這些針對農村教師遇到的問題,國家都給予了極大的重視和解決方案。農村教師也是越來越吃香的一份職業,但是怎麼樣才能成為一名教師呢?

教師資格證改革之後,當老師都是要求有教師資格證的,現在各大事業單位招聘也是明確要求有教師資格證的。所以,成為一名老師之前,要先考取教師資格證。

直接網上報名報考,筆試,面試,普通話,認定,就可以拿到教師資格證了,關於教師資格證的相關訊息問題,詳細的還可以點擊咨詢專業老師。

4. 鄉村教師面臨著哪些尷尬局面

「教育是鄉村發展的基石,鄉村教師是鄉村教育的靈魂,沒有鄉村教育的現代化就沒有中國教育的現代化。」在近日召開的2017中國教師發展論壇上,西南大學副校長陳時見指出。

2015年,黨中央、國務院出台了第一部專門指向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政策文件《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讓全國330萬鄉村教師看到了春天。如今,如何進一步讓鄉村教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仍是眾多鄉村學校、教師等關注的焦點,也是鄉村教育的關鍵。

鄉村教師的逃離,鄉村學生的撤離,鄉村社會的疏離,而這無形中讓鄉村教育形成一個「怪圈」—— 「鄉村教師夢想進入城鎮學校,真正融入鄉村、熱愛學生的教師相對較少。而教師的缺失導致優質教育缺失,進而又導致學生流失,這又導致教師進一步缺失,有學校就剩下幾十個學生,按編制就只有兩個老師,老師在這種情況下就不可能有發展動力。

關愛鄉村教師,關愛社會未來。

5. 如何看待農村教師的發展前景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鄉村寄宿學校,這里的教師比較少,學生多個學生。這所學校的優勢是:一,鄉村學校的壓力沒有那麼大,領導的要求不是很嚴格。

二,孩子大多都是來自農村周邊的家庭,相對會比較純朴。

三,班級的學生相對比較少,便於管理。

四,每個月有300元錢的鄉村補貼和偏遠補助。

五,現在評職稱傾斜於鄉村小學,從這里而言還是比較好的。

六,學校提供住宿和食宿。

而這所學校的不足之處是:

一,設備條件不好,所授課的內容不能很好的通過多媒體等技術手段進行展示給孩子。

二,交通不方便,每次回去都要走出去很遠才可以乘車。

三,由於要求不嚴,教師的責任心往往不是很強,對年輕教師的深造不大,也得不到很好的鍛煉。

四,缺乏競爭,容易使人產生惰性的心理。

要說農村教師的發展前途,

一來看看有沒有晉升的機會,比如當個校長,副校長等,然後換位思考一下,並不是每個人都是當校長的;

二來看看自己的年紀,如果你是一個即將退休的老教師,貪圖一個安逸的環境,那麼可以繼續待著,如果是年輕的教師,有機會還是往城裡發展,因為住在有競爭的學校,會大大提升一個人的學習慾望,而且人生需要努力和拼搏的,不能安於現狀;

第三,如果一心想在農村當一輩子的教師,那就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發展一些副業,比如種植業、養殖業、回答今日頭條的問題,發展粉絲啊等等還是不錯哦。

其實,談起發展前途,還是腳踏實地,教師挺好的,想想啊,現在又放假了,我竟然不用上班而躲在被窩里答題的感覺不錯。所以,做好教師這個職業,拿一份穩定的工資,過好自己的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不需要思慮太多,正如有話語「天下事,死後眠」「身外事,死後矣。」

寫在前面的話:農村有發展,那麼農村學校才有發展,農村老師才有發展。可是,這種發展需要多少年呢?農村教師的發展前景真的有嗎?我不覺得。因為,只要有城鄉差距的存在,城市和鄉村的老師就永遠存在差距,農村老師的發展前景也不會好多少。

[同樣是老師,城裡的老師到鄉下支教得補助,鄉下的老師想進城交流學習交錢卻不一定能去。]

不可否認,國家越來越重視鄉村教育,在教育經費、培訓、工資等方面也改善了很多。可是,由於歷史的欠帳,這點投資遠遠不夠。而且,由於鄉村經濟,交通等非常閉塞,導致鄉村的生源跟城市學生相比,確實差距很大。

我曾經到過南寧市紅星小學參觀學習過,我在那裡看到的不僅是城市學校的繁華美麗,更看到的是城市學生那種透露出的優秀和自信,這是鄉村留守兒童所不能比的。舉個例子,紅星小學在學校的管理、安排的課程,以及按照學生的興趣愛好而開設的充滿特色的課堂,確實令我大開眼界。我覺得,我們鄉村教育起碼要有30年才有那樣的出色。

可見,無論從經濟,還是生源,還是校園建設,師資等方面,鄉村教育都全面落後,而且這種落後也不是可以在短時間內可以拉近距離的。可以這么說吧,城鄉經濟發展差距永遠存在,城鄉教育也永遠存在差距。

[能去城市的話,我還留在這里嗎?]

而且,我們不能忽視的一個問題是,鄉村的有些有錢人也逐漸的意識到這個,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在城市裡買房子,然後又利用各種關系把自己孩子送到城裡讀書。鄉下學校學生的生源,也只是剩下那些比較貧困的學生,或者是家裡沒能力出去的一部分人。這樣的話,鄉村教育也不會有什麼起色,不變壞就已經不錯了。

此外,城市裡的學校不但不為鄉村學校著想,還從鄉村學校抽掉一些比較優秀的老師進城(有一小部分不是優秀也靠關繫上去了),所以鄉下學校就只剩下下一些「老弱病殘」的老師,以及一些頑固不化、不會管理、素質不高的鄉鎮學校領導管理鄉下教育,還有一些留守兒童組成的「殘兵弱將」,鄉村教師能有什麼發展前途呢?不沒落已經很幸運了。

結束語:我不怎麼看好鄉村教育的發展前景。不過,也不要太有任何的心理負擔。我們都嚮往城市的工作和生活,但是,退一步講,在哪裡都是工作,都是生活。鄉村教師發展前景不管怎樣。我們都要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去面對一切困難。謝謝大家閱讀!

所謂「農村教師」,就它的內涵來說,應是泛指非城市學校的其他教師。但「農村」的概念可以是郊區的農村,也可以是遠郊的農村,還有偏遠、貧困山區的農村。

同時,還可以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分為經濟發達地區的農村和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農村。

1.假如是郊區的農村,例如離城市市區邊緣、縣城邊緣在8千米以內的,按我的理解,都可以認為是郊區農村。

這種農村學校的教師,和城市教師的工資待遇是一樣的,沒有什麼不同。不同的是上、下班路程稍微遠一些,上、下班路上花的時間要多一些,還需自備交通工具。

2.假如是遠郊的農村,一般住在學校的可能性要比較大,但工資待遇與城市教師基本一致,還可能多了一項偏遠農村教師補貼。不足的是,上街購物比較麻煩,路途稍遠一點。但這種學校,一般村裡都給它留有可自由支配的土地,什麼蔬菜、水果都可以自己種,那可是純綠色食品!這種農村教師也是過得很逍遙自在的。

3.假如是貧困、偏遠山區的農村,這里的老師的確非常辛苦,教師數量、學生數量都少,自己什麼都要做。很多時候,什麼逛街、買衣服啥的,的確很不方便,文化生活是完全沒有的,日子過得很清淡。要堅持在這樣的環境工作下去,靠的是個人的信念和生命中的執著追求。

就以上三種情況來看,第1種情況我認為和城市教師沒有差別;第2種情況和城市教師有一些差別,但個人的側重點不同則看法不同。至於提到「發展前景」,我認為要看個人追求的「前景」是什麼。是賺大錢的前景?是做市長的前景?還是調換單位的前景?如果目標就是做一個好老師,或者養家糊口,或者追求生活品質,我看不出來「發展前景」有什麼不同。當然,第3種情況的確是無法和城市老師相比較的,否則就不能叫偏遠、貧困山區的農村了。

再說另外一種情況。

經濟發達地區的農村教師,工資待遇、工作環境都是比較好的。

比如我們村的小學,校長是我弟媳,我每年給學校的捐款都在5萬元以上;我們村其他在外工作、收入好的同鄉,也會給學校捐款。別忘記了,這些捐款中的大部分都是作為教師的獎金進行分配的。因此,我們村小學的教師,除了工資待遇好以外,每個人還能得到一筆豐厚的獎金哦!

至於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農村教師,和偏遠、貧困山區的農村教師差不多,從什麼角度看,都比不了城市教師。生活品質也是比較差的。沒辦法,這是由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所左右的。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6. 農村教師存在的困惑和需求

1.角色轉換後的困惑這些新
教師經過招考由大學生轉為教師,由被管理者轉為組織者、管理者,其教師的角色行為及生活習慣在短時間內還未成形,往往在課堂紀律的把握上出現寬嚴失度,有的過於嚴厲,甚至出現體罰學生的現象;有的則過於放縱,任由學生們在課堂上隨意講話,吵吵嚷嚷,預設的教學任務難以完成,心裡感到郁悶。
2.現實工作中的壓力
新教師走上工作崗位前,大多對自身的未來有著良好的願望,但走上崗位後,才知教師職業的艱辛和勞累,許多老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不得不把大量的精力耗在那些學習落伍的後進生身上。
3.知識結構的欠缺
目前師范院校專業劃分較細,造成了新教師知識結構單一化,或文或理,知識面受到局限,而實際上農村學校教師一人兼教兩門以上學科相當普遍,新課改實施後,各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系比較緊密,要求新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功底,更需要廣博的綜合知識以及全新的教育理念。

為了改變這種現狀,農村教師渴望能有效扭轉這種局面,具體要求是:
第一,加大培訓力度,提高教學能力
新課程強調學科教學內容的開放性、交叉性、整合性,許多新教師已有的知識儲備不能滿足現實新課改的需要,針對多數農村學校新教師普遍存在的「教非所學,學非所教」的現象,因此要對農村學校現有的、落後於基礎教育改革要求的師資進行相應的再教育,再培訓,不斷豐富和完善知識結構,其重點放在指導課堂教學,提高教育教學能力上,學校應督促新教師虛心向優秀老師學習教學方法,體會教學風格,讓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師與新教師結對子,明確師徒關系與相互職責,在每學期安排的教研活動中,有意識地提供一些機會讓新教師上公開課,給他們壓擔子,鋪路子,讓他們在教科研活動中經歷磨煉,提高教學水平,同時鼓勵他們參加校外各種學術交流活動,積極支持他們外出學習進修,還可以通過校本培訓,聯片教研活動的方式,讓新教師在互動互助中鍛煉成長。
第二,營造良好環境,加強心理調適
學校規模無論大小都由教師個體組成的,而學校與教師之間又是相輔相成的,沒有老師的忠誠和創造,學校很難生存和發展,同樣缺乏學校提供的舞台,教師也難以獲得良好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因此,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領導應充分認識到新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意義,轉變新教師的管理理念,多給新教師以人文關懷,讓教學經驗豐富的骨幹教師幫助新教師進行心理調適,認真傾聽新教師的意見和建議,平時引導他們讀教育改革的理論,讀哲學,讀歷史,讀教育專家的作品,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書籍中,那些大師充滿生命激情和智慧的言語,超脫的情懷,會使人消除職業倦怠,會使人的心情變得樂觀、豁達,會產生積極向上,健康發展的動力。同時學校應注重為他們創建一個學有榜樣,鼓勵競爭,倡導合作的教科研氛圍,為他們的成長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
第三,完善管理制度,樹立專業意識適當地運用激勵機制,是促進新教師成長的重要手段。新教師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和挫折,學校應發揚其長處,挖掘其潛力,增強其信心,將其出現的問題看作是成長過程中的一筆財富,進行客觀地評價。當他們獲得一定成績時,應不失時機,因人制宜地通過恰當地激勵手段,強化他們的成就動機並引發他們確立更高層次的需求,對他們進行適當地物質和精神獎勵。如定期地開展評選「教壇新苗」、「教學能手」等活動,使他們樹立良好的專業意識,在成長過程中孜孜以求,排除雜念,正視現實,樹立終身從事並獻身於教師這個職業,收住騷動的心,全身心地投入到日復一日的平常、平凡的工作中去,讓他們從生活的喧囂和浮躁中解脫出來,獲得心靈的寧靜和充實。促進農村新教師專業成長是一項復雜而重要的工作,是一項關繫到農村基礎教育發展的系統工程。只有立足農村學校實際,堅持以人為本,更新教育觀念,樹立專業意識,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注重校本教研和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工資待遇等工作,農村新教師的專業化成長肯定會得到長足發展,農村學校的基礎教育質量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7. 作為一名鄉村教師是怎樣的體驗

生活很枯燥的。白天還好,有那麼多朴實的孩子陪在你身邊問長問短。一到了夜晚,整個鄉村就陷入了一片黑暗,自己一個人的時候覺得孤孤單單的。

8. 都說農村教師辛苦,那麼農村教育的真實情況到底如何真的辛苦嗎

我的一個堂兄今年57歲,是鄉村小學老師;一個遠房親戚今年35歲,在一所鄉鎮中學教書。他們是兩類農村教師的代表,給我的印象是堂兄在農村鄉村小學教書工作量較小,相對輕松;而親戚在鄉鎮中學任教工作繁忙,壓力頗大。

9. 農村招聘義務教師,剛畢業的大學生能適應農村生活嗎

對於現如今許多大學生,還是比較難以適應農村生活的。

現在,農村正在扶持三個農村地區,農村地區正在招聘剛畢業的大學生作為志願者教師,這是大學生沉浸於農村發展的絕佳機會。我會豐富自己的思想,上鄉村學校,鍛煉身體,並在人們的生活中有良好的習慣。

如今,農村地區的狀況正在改善,與以前的農村學校不同,公路和網路設施可以得到加強。我認為呆在新鮮的空氣中沒什麼錯。

但是現如今農村的環境也越來越好,相信也會有更多的大學生願意去支教。

熱點內容
上海教師招聘報名入口 發布:2025-07-15 22:34:05 瀏覽:384
夏天的雷雨教學反思 發布:2025-07-15 20:44:07 瀏覽:606
教師資格證的報名時間 發布:2025-07-15 20:21:42 瀏覽:534
高一歷史必修一重點 發布:2025-07-15 19:20:08 瀏覽:236
有多少可以重來 發布:2025-07-15 16:35:06 瀏覽:279
洗牙多少錢一般多少錢 發布:2025-07-15 16:08:33 瀏覽:610
蒙脫石散多少錢 發布:2025-07-15 15:36:52 瀏覽:745
如何導出視頻 發布:2025-07-15 15:22:23 瀏覽:80
貴州教師資格成績查詢入口 發布:2025-07-15 14:34:34 瀏覽:22
迎澤區教育局 發布:2025-07-15 14:30:07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