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建設學習筆記
A. 學習職業道德規范學習筆記怎麼寫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師該如何培養崇高的職業道德呢?通過此次學校組織對《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學習,我把自己的學習心得簡單談談。
一、愛崗敬業。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學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無私奉獻,尤其是黨員教師,要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斷的挑戰自己,超越自己。
二、加強政治學習,不斷提高政治素養。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我在假期系統的學習了《義務教育法》、《中華人們共和國教師法》等法律法規文件,按照《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嚴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盡職守,遵守社會公德,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為人師表。
三、愛心是師德素養的重要表現。崇高的師愛表現在對學生一視同仁,絕不厚此薄彼,按成績區別對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愛心、耐心、細心,」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時時刻刻關愛學生,特別對那些學習特困生,更是要「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切忌易怒易暴,言行過激,對學生要有耐心,對學生細微之處的好的改變也要善於發現,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並且多加鼓勵,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注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孜孜不倦,積極進取。有句話說的好,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就向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學生。怎樣提高自身素質呢?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黨員教師一定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積極進取,開辟新教法,並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積薄發,時時刻刻准備著用「一眼泉的水」來供給學生「一碗水」加入到學校組織的讀書活動中去,做一名「學習型」的優秀教師。
五、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喜歡模仿,將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於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總之,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要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樹立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鑽研精神,發揮敢於與一切困難做斗爭的思想和作風。刻苦鑽研業務知識,做到政治業務兩過硬。用我們黨員的一片赤誠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人,崇高的師德塑造人。只有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素養,才能培養出明禮、誠信、自尊、自愛、自信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不但是實現推進全中華民族素質的重大舉措,也進一步提高了加強行風建設的自覺性。
B. 師德師風讀書筆記摘抄
讀書筆記: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踏上三尺講台,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巨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教師就像那默默奉獻的綠葉,時時刻刻襯托著鮮花的嬌艷。
在舉國上下、大力提高民族科學文化素質的今天,對於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來說,提高師德師風,做一個好的教育工作者顯得十分重要,而好的教師一定要愛崗敬業,在強烈的職業感、責任感和事業心上狠下功夫、富有成果。
一、要具有高尚人格、塑造美好心靈的本領:
教師應重視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視教師職業的特質修養和個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標。教師的一言一行,都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教育著學生。當我們的老師用自己的行動給學生作出表率時,也同時給學生指明了行動的方向。
如果教師說得天花亂墜,而成為行動的矮子,那所說的也無異於對牛彈琴。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規定,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為學生樹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師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責任感。
一名稱職的教師要以對歷史、對社會、對家長、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努力做好教書育人過程中每個環節的工作。教育的神聖還在於在我們塑造學生靈魂的同時,也在塑造自我的靈魂,並不斷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這恐怕是其他任何職業所無法比擬的。
的確,在一個個鮮活的孩子面前,只有不斷地提高、完善自己,才能夠讓自己在「教師」這個稱號面前毫無愧色。「榜樣」意識,榜樣的行動,會讓我們坦然面對每一個學生,更會提升教師的自我形象。
二、要具有春風化雨、言傳身教的技藝:
我國近代教育家夏沔尊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教師「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愛,能成為一種強大的力量,它不僅能夠提高教育質量,也會促進學生的成人和成才,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人格形成、職業選擇和人生道路的拓展。
因此,這是對教師情感素質的要求教育。正如有人說的那樣「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師重在自重。」教師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師德師風教育活動是改善教育發展環境,轉變教育系統工作作風的內在要求,也是促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有力保證。
誠信立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業愛生,在為人處事上少一點名利之心,在教書育人方面多一點博愛之心;創新施教,要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同時要不斷加強學習,與時俱進,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觀念,掌握先進的教學技術和手段。
C. 4000字的師德師風讀書筆記有
對有感覺的書,記錄了足夠的素材,我才會考慮做讀書筆記。
大部分書我不做讀書筆回記,因為沒答有什麼必要,幾句話就可以把這本書的核心提煉完。
我做讀書筆記的方法很靈活,比如:
1.直接一段段摘錄精華,對特別有感觸的內容加一句話點評。
2.針對書的內容、價值寫書評。
3.寫讀書心得筆記。我這里說的讀書心得筆記和書評有一點不同,類似我們小時候讀書做舉一反三的功課。
把書中一個知識點、一個思考框架拿出來反復練習,看看能否把作者的主要思想、觀點、邏輯、推導過程都理順。
這樣學習才能深刻有效,才能將書中的知識化為自己的東西。
D. 相關師德方面書籍3000字幼教讀書筆記
古人雲:「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可見,作為一名教師並不容易,而作為一名深受幼兒和家長親睞的教師更不容易,其肩負著是無數人的期望和重託。對新時代的教師也無疑是一次對知識、教養潛質、綜合素養的考驗,其中教師對教學活動設計就是一個值得研討的問題。
<<做最好的老師>>中李鎮西老師的話說得富有智慧和哲理,道出了他的心聲,也說到了我的心坎上,它是我以後工作的航標燈,指明了我工作的目標和方向。
我以前只知道教育需要「愛」,卻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表達這份愛。一向以來,我認為「嚴」才是真正的愛,正因有句俗話說得好:「嚴是愛,松是害。」因此,在我的課堂中,我決不允許幼兒有絲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頭,摸一摸下巴……我都認為這是違反課堂紀律的,務必予以批評教育。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們出奇的「乖」,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為此,我一度沾沾自喜,為自己的「高明」而「喝彩」。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一向渴望能和孩子們一齊玩、一齊樂,但師道尊嚴令我望而卻步。看了李鎮西老師的「童心是師愛的源泉」,才喚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滅的童心。我才真正認識到那是正因我缺少一份童心。
一向以來,我一貫以成人的標准來衡量幼兒,以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幼兒,期望他們變成我想像中的幼兒——「小大人」,個個成為懂事、聽話、尊敬老師、孝敬父母、多學習少玩
的完美類型。孩子們成了我製造的模具中的工具。孩子們需要的是什麼?我了解嗎?不,我並不知道。而李老師呢?他能夠在教育幼兒時「向幼兒學習」,他能夠大聲疾呼並真誠的實踐著「請尊重幼兒的選舉權」,他發奮追求著「成為幼兒最知心的朋友」「回答幼兒最關心的問題」,他勇於在幼兒面前承認自己的錯誤,他也諄諄教誨著年輕老師要「樂於請教」「勇於思考」「廣於閱讀」「善於積累」。李老師說得好:「教育是心靈的藝術。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麼教育過程便決不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就應充滿人情味;教育的每一個環節都就應充滿著對人的明白、尊重和感染,就應體現出民主與平等的現代意識。雖然就學科知識、專業潛質、認識水平來說,教師遠在幼兒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師生之間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幼兒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讀著李老師的文字,感悟著他的心靈,回憶著自己的教學行為,我陷入了沉思:「親其師,信其道」,古人尚卻明白的道理,
可我……實在汗顏。幼兒成了學習的機器,學習的樂趣又從何說起,幼兒的個性該如何發展?幼兒是有差異的,有的文靜、有的好動;有的乖巧、有的調皮……好玩是他們的天性,只有在玩中學、樂中學,才能真正激發他們學習的用心性。我們為什麼不讓孩子學海無涯「樂」作舟呢?為什麼一向讓他們徜徉在「苦海」之中呢?我們有什麼理由剝奪他們的天性呢?此刻,我才明白把一個個天真活潑的小幼兒教成「小大人」式的幼兒,是教育的悲哀。正因我們剝奪了他們一生中最完美的時光——童話般的童年。作為教師,在應對幼兒時要持續一顆童心,以自己的童心喚起幼兒的童心,以自己的愛心喚起幼兒的愛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走進幼兒的心靈,才能夠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愛。也只有這樣我們才有資格談我們的教育。我們要創設平等、民主、和諧的教育氛圍,放下自己的架子,用愛心營造用心健康、生動活潑、民主和諧的師生關聯,讓愛心成為照耀幼兒心靈的陽光,培養幼兒健康的人格,使幼兒的素質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