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生二胎家訪

生二胎家訪

發布時間: 2021-03-27 12:42:11

Ⅰ 新生家訪時要問些什麼問題

一般是問寶寶體溫正常嗎?排尿和大便正常沒有?寶寶吃奶正常沒有?大人感覺怎麼樣呀!等等小問題。

Ⅱ 去家訪怎麼跟家長說

多少年來,給老師送禮或者老師主動索賄的話題永遠都在風口浪尖上。

上海的一名家長送給老師紅包被拒收後,但老師的一句「來日方長」,讓家長陷入了極大的焦慮當中;隨後一名南京的校長更是猖獗至極,直接向家長表示:「孩子入學,你不意思意思啊」。

我們不否認的確有「來日方長」的老師,說「意思意思」的校長也存在,小庫我是非常反對用「特例」這個借口來為此開脫,存在即是存在,黑永遠不能被洗白。

但曾經也作為教師隊伍中的一員,小庫我還是想為老師們說句公道話:近年來,老師污名化的情況實在是太嚴重了。

只要出了老師的負面新聞,社會網友,媒體輿論就都拿著一例當百例,急著將所有的老師一棒子打死。老師都是「天下烏鴉一般黑」,沒一個好東西;一個老師說「來日方長」,一定個個都會向向家長要錢的臭蒼蠅,一個校長要「意思意思」,肯定個個校長都是索賄的大魔王。

當家長受到無數這種消息的輪番轟炸,如何不對老師的家訪行為如臨大敵,產生抗拒心理和敵對情緒?

03

那這家訪咱還去嗎?

去!

且先不說家訪是老師的任務,單是作為一個負責任的老師,也一定要對自己學生的基本情況有所了解,很多情況下,家長不理解和抗拒老師來家訪,無非是不明白老師的來意。

那麼老師去家訪到底是看什麼呢?

今天,小庫就將一位北師大老師的「家訪目的四連發」,給大家展示出來,一是一解大家的心疑,其次有家訪需要的老師也可以參考借鑒。

一、看生活習慣

無論是學生和家長,在家的狀態才是的最真實的狀態。習慣不能突擊養成,而是在日常積累中慢慢形成,從家長看孩子,能發現一些孩子在校期間的一些習慣的成因。

二、看家庭成員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作用極大,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其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也會對學生施加影響。如果當學生有一個溺愛成魔的親人時,往往性格上多半會有一些需要修正的問題。

三、看家庭環境

房間的擺設、玩具、書籍,這些都是可以折射出孩子的生活習慣和興趣喜好,對今後的教學切入點是一個很大的幫助。而孩子的房間是否整潔,用完東西是否物歸原處,這反饋的是孩子生活習慣,折射出來的是學生的學習習慣。

四、看家長的言行舉止和教育習慣

當家訪期間,老師不僅僅是在和家長溝通,也會暗中觀察學生在此時的反應。有些學生在校畏首畏尾不敢發表言論的,很多都是因為在家庭里家長權威霸道,常常忽略壓制孩子表達的觀點的慾望。

04

在學校的時間和了解范圍有限,而通過家訪,老師往往通過家長一句話,就能了解家庭風氣和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的一些原因。

總的來說,老師家訪的舉動,都是含有著深刻意義的。

況且現在暑期到了,平日里忙於工作,誰不想好好陪陪家人呢?老師犧牲休息時間,辛苦奔波走訪幾十個家庭,是為了能出色的完成工作,也是為了是家校雙方進行良效溝通。

一位正直負責,又不辭辛勞去家訪的老師,是決計不是貪圖學生家裡的一點東西的!如果有,小庫也相信我們正直善良的老師們,一定會支持理解家長們監督舉報反饋,並一起將這些害群之馬,從我們的教師團隊中剔除出去!

Ⅲ 家長生二胎會導致孩子成績下降很厲害嗎,什麼原因導致的

表妹是小學班主任語文老師,她一直都是跟班走的,現在正在教四年級。她班裡有一個孩子,一直以來表現都非常好,學習認真,成績優異,一直都是班裡前兩名。可是到了四年級的時候,突然變得上課走神,作業也不好好做,成績也是一落千丈。因為落差太明顯,表妹就去家訪,才了解到原來這個孩子的父母前一段時間離婚了。表妹突然就明白了,這孩子這段時間發生天翻地覆變化的原因,也從心裡心疼這個孩子。

表妹說:「夫妻關系好不好,家庭氛圍好不好,孩子有沒有得到父母足夠的關心,從孩子身上一眼就能看出來。尤其是小孩子,他們的思想,情緒我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差,主要還受家庭和父母的影響。這時候家庭稍微有一點兒動盪,就會直接作用到孩子身上,尤其是孩子的成績上」。孩子成績突然下降得厲害,多半是以下原因導致的,怪不得孩子。



父母又生孩子了

孩子成績突然下降厲害,還有可能是父母又生孩子導致的。家裡有了新生兒,父母所有的焦點都圍著新生兒轉,疏忽了對這個孩子的關心和照顧。那麼孩子覺得自己受到冷落,就故意不好好學習,為了引起父母更多關注。而且因為孩子的自律性還比較差,如果父母不在旁邊引導,那麼孩子就很難投入學習,成績下降是必然。所以對生二胎的家庭來說,不要因為老二的出生而忽視老大。

Ⅳ 家訪內容有哪些

  1. 首先是匯報一下學生近期在學校的表現,優秀的和不足的。

  2. 其次了解一下學生在家裡狀況如何。

  3. 最好和家長溝通一下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

Ⅳ 老師一般去什麼樣的孩子家去家訪記錄

一般來說,每個孩子的家裡老師都是會去家訪的,不過也有很多家訪是因為孩子做出了違反規定的事情,老師去和家長通一下情況,商量一下怎麼來對孩子做出正確的引導。

Ⅵ 老婆懷孕8個月二胎,老大小學報名分的遠,本來應該是在片內老師也家訪了也沒說有問題,結果還是分遠了

像這種情況,你可以不去片區的學校,你想上那所學校,你就去那所學校去找校長,看學校要出多少錢的擇校費,如果你們片區內的學校不好,你還是克服下困難,畢竟能為孩子選擇一所好學校很重要。

Ⅶ 家訪的家訪目的

家訪目的是通過向學生家長講述學校的基本情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解決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增強家長的責任意識和信任度,使家長也主動參與到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中來,更有信心地和學校攜手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

通過與學生、與家長交流,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家庭狀況、學習環境、學生的個性以及在家的表現,了解更真實、更全面的學生情況,了解到家長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為今後的教學工作奠定基礎。


(7)生二胎家訪擴展閱讀:

家訪的注意事項:

在有限的家訪時間內必須精心組織談話內容,務求重點突出,達到家訪的目的。對一次綜合性家訪應分清主次,掌握好先談什麼,後談什麼,對目的比較單純的「家訪」則可開門見山,提出話題。

善於把握談話的主動權。家訪談話不是隨意交談。家訪談話從總體上看,有主動被動之分。班主任是談話的發起者,班主任又是談話中目的明確、預先有準備的一方,因此,在家訪談話中,班主任自然佔主動地位。

Ⅷ 2、家訪應注意哪些問題求解答

它的目的有:①及時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情況;②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家庭教育狀況和家庭環境對學生的影響,學生在家庭的表現;③和家長一起研究、改進對學生的教育。但在某些情況下,卻被一些教師理解成了「告狀」,當作自己處理問題時的一種手段。
家長受「出人頭地」的傳統觀念影響,往往對在校學生的子女寄予了很大希望。而有些班主任的家訪,則意味著孩子又在校出了問題,因而一般都十分惱怒,恨鐵不成鋼、不爭氣、給自己丟臉。待班主任走後對孩子呵斥怒罵、甚至棍棒相加。孩子在受責後往往遷怒於班主任,認為是教師在往家長手裡遞「棍子」,自然產生對立情緒,平日不是避開班主任,就是故意和教師頂著干。這樣不僅沒有起到家訪的作用,反而造成「後遺症」。
因此班主任在平時的家訪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目的性和期望值
二、了解學生
家訪前,班主任要對家訪學生的在校表現、各科學習、興趣愛好、習慣、優缺點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訪時能信手拈來,提高家訪的實效。
三、提前預約
家訪前,必須與學生家長提前約定好家訪的時間,切不可盲目家訪,這樣學生家長很可能不在家,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也會大大影響教師的情緒。
四、時間的選擇與控制
家訪時間最好選擇在學生放學後或雙休日,這樣學生也可以在場,家訪的效果會更好。家訪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耽誤家長的工作。
五、內容和方法
(一) 不要只在學生出了問題後才去家訪。
進行家訪是班主任的一項重要工作。班主任要在可能的情況下,經常進行家訪主。如果等出了問題再堵,不如平時多疏導,防患於未然,以免給學生和家長造成一種誤會,老師上門,壞事在身。讓學生對家訪產生一種恐懼情緒,不僅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會產生不良後果。
(二)不要只訪學生的情況。
學生的精神素質、學習情況往往受到整個家庭氛圍的影響,要教育好學生,就有必要了解整個家庭的情況。在家訪中,既要訪學生,又要訪家長,讓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和家長的交談,力圖對其經歷、學歷、性格特徵,以及對子女教育的認識、時間、精力、經驗等情況有所了解,同時還要注意從房間布置、家務安排、人際關系等方面進行觀察。這樣,就可以積累豐富的第一手材料,建立「學生家庭檔案」,為隨後有針對性地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提供方便。
(三)不要只談缺點。
向家長反映情況,應力爭全面、客觀、具體,不能「報喜不報憂」,更不能只偏重於學生不足的一面,向家長「告狀」,欲借家長之手來管學生。有的家長不懂教育方法,往往以「棍棒教育」相配合,其結果會適得其反。教育目的達不到,反而會讓學生深得教師「無能」,失去在學生中的威信。因而在家訪時要特別注意,和家長溝通情況,不可忽略對學生進步一面的肯定,先鼓勵其發揚優點,不斷進步,然後再指出不足,提出希望。最後,還需要委婉地向家長指出教育孩子要講究方法。教師家訪的目的在於使學校和家庭密切配合起來對學生進行教育,從而讓學生在思想上受到震動,認識上有所提高,並不是為了讓學生受皮肉之苦,希望家長能用教育說服的方式,而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靠武力壓服。
(四)不要將學生排除在外。
教師的家訪,除特殊情況外,和家長交談時,應讓學生也在場,以免使學生猜疑,產生誤解。堅持家長、學生、教師三方在一起的辦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學生產生誤解,讓家長、學生更誠懇地接受教師的建議與批評,而且當著家長面表揚學生,本身就會對學生產生一種有力的激勵作用。
(五)講究談話的藝術性
1、把握談話的主動性。有的家長出於種種原因不善於同教師交談,要麼只是默默地聽,要麼只是一味點頭稱是。班主任要巧妙地控制整個談話內容,有條不紊地轉變話題,鼓勵和啟發家長談你感興趣的事。
2、在整個談話過程中,要始終表現出你對學生的熱愛,對學生進步的喜悅,對其後退的憂傷,這會使家長十分感動,從而更加信任你,主動配合你的工作。
3、對護學生短的家長,不要沖動地責備,而要平靜地分析,使其得出結論,在教育學生,教師與家長無利害沖突而言。幫助家長放下包袱,主動配合教師的工作。
4、班主任家訪時要注意斟酌語言,措詞要有分寸,千萬不可因失言導致失禮。例如,有的班主任把學生性格上的弱點說成是人性上的「污點」,這就是用詞不當;或把學生行為上的缺點說成是品行上的「缺陷」,這就是詞不達意;或是把學生偶犯的過失錯誤說成是屢教不改的老毛病,這就是言過其實;或是把學生雞毛蒜皮的小錯誤,「陳穀子爛芝麻」向家長「告狀」,這就是小題大做……這樣談話的班主任肯定會引起家長的反感,其結果與談話願望正好相反。
在不便於直接說出本意的時候,抱著尊重對方的態度,可以採用同義代替、側面表達、模糊語言等方法,含蓄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本意。例如某小學生經常吃別人的食品,拿別人的玩具,班主任為此家訪時,應該力避「偷」字,改用「悄悄拿」之類,以免傷害家長的自尊。
家訪交談時要根據不同的對象不同的場合,確定自己的談話內容和談話方式,並且在情況突然變化時能迅速地調整其說話的內容與方式。例如,一位母親不許成績下降的學生參加春遊,班主任為此家訪。學生母親准備做晚飯,班主任抓住時機笑著說:「拿咱們做飯來說,如果做糊了一鍋飯,就不再做飯了么?我們大人不是也失過手嗎?」學生母親笑了。班主任又語氣溫和地分析學生成績下降的原因,從而告訴家長,不要帶著怨恨教育孩子。

熱點內容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
班主任培養總結 發布:2025-07-04 14:40:37 瀏覽: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