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生亂合計2

師生亂合計2

發布時間: 2021-03-28 21:29:36

A. 如何化解師生沖突

在師生的相處過程中,免不了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或沖突,問題處理得當,會加深師生情誼,促進後續工作有效開展,倘若處理不好,會進一步惡化師生關系,對後續教育產生嚴重影響。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1.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一個老師的學生觀,就是我們如何看待學生。學生是一個個處於人生發展成長期的,有思想、有觀念的鮮活個體。他們有著自己對周圍世界的探索、了解、認識和看法,由於心智的不夠成熟和社會閱歷的不足,他們對周圍人、事、環境的看法和自己的言行舉止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 作為老師,我們要允許學生出現「成長性」的不足或者「幼稚」,甚至是「不可理喻」,把它們看作是學生成長中的一個現象或者一個部分。只有我們接納了學生,我們才可能了解學生想法、看法和困惑,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從「抗爭」的狀態中走出來,以更加理性、積極和有效的方式應對自己遇到的問題。 (1)我們批評學生要留有餘地,不能把學生的錯誤與學生的人品人格混為一談;不能因為學生犯了幾次錯誤就據此對這個學生下結論、貼標簽;不能從人格人品上否定學生,把學生至於絕望境地。否則就免不了出現學生的「拚死抵抗」。 (2)改變對學生的認識和看法。正在成長的少年兒童也難免犯錯誤,所以老師要盡力善待學生的缺點和錯誤,並努力通過優點的發現去促進學生成長。 (3)允許學生犯錯誤,不等於縱容學生犯錯誤、干壞事。允許學生犯錯誤,是承認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犯錯誤是客觀存在的,有的甚至是難以避免的,但這樣不等於說老師可以等閑視之,任其發展。相反,應通過適當的方式激發學生內在的能量去認識和改變自己不適當的行為。 (4)老師不一定永遠正確。老師首先是一個普通人,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一個普通人,然後才是一個老師。所以,我們有時也會有些不合適或者錯誤言行,這是正常的。不因為我們是老師就沒有或者不允許別人提及,或者為了面子也要硬撐下去,致使沖突升級。作為老師,要努力減少不合適的言行,但如果出現了,一個知錯敢認、知錯能改的老師也同樣可以成為一個受學生尊敬和歡迎的人。
2.接納學生,用肯定、認可和引導代替指責、訓斥。 與人交往和互動中我們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如果一個人接受我們、理解我們,我們就會願意跟他交往和相處,否則就不願意和他交往相處,甚至會有意地遠離或排斥。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自我觀念和獨立意識越來越強,他們希望能被周圍的人尤其是師長認可、肯定,加上正值青少年期的學生是情緒與行動極易沖動的時期,指責、訓斥或者一些過激的行為可能不僅達不到我們原有的目的,而且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導致沖突。 在發生師生沖突的時候,老師要願意花時間去聆聽學生的真實感受,衷心接納學生的意見與感受,並進一步樂於幫學生找出問題的症結、解決問題,而不是,急於表達自己的看法,急於告訴學生應該怎麼去做。這樣不僅有利於沖突的澄清和處理,也有利於師生關系的進一步優化。
3.尊重學生,堅持讓學生把話說完。 在教育教學中,聽話的學生常常討老師的喜歡,愛「頂嘴」的學生卻往往遭到老師的訓斥。在出現問題尤其是發生沖突時,這些「經常被批評、訓斥」的學生往往會被有意無意地被剝奪了解釋的權利。其實,學生犯了錯誤試圖找出理由,是為了求得老師對自己的諒解,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老師武斷地阻止學生申辯,學生會認為老師不相信自己。同時,對老師這種蠻橫的做法,學生雖不敢言,但內心不服,以後學生即使被誤解也不會再申辯了。從表面看,好像學生被征服了,老師的批評有了效果。其實,學生會由此形成一種敵對心理:表面上忍氣吞聲地對待老師的訓斥,實際上把訓斥當成耳邊風,甚至在內心深處生出了更多的怨恨。而且,一旦種下逆反的種子,沖突就在所難免了。
4.當師生發生沖突時,作為老師一定要努力保持冷靜,切不可大發雷霆。 在發生師生沖突尤其是突發性事件時,一般老師習慣迅速處理。但此時可能我們和學生都處在生氣、壓抑、不滿等負性情緒之中,此時急於處理問題難免說出過激的話,做出過激的事。此時,面對師生沖突,作為老師首先要保持冷靜,切不可跟著感覺走,大發脾氣或者一走了之。而是要先試著處理自己內心冒出來的情緒,在短暫的停頓、深呼吸或借著板書的機會讓自己內心的情緒得以平靜。切忌用過激的言語和行為進一步激化矛盾,當然也不能用體罰的方式解決沖突,而應迅速考慮引起沖突的原因,採取適當的方式加以應對。 在處理與學生的沖突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學生正在極度恐懼、傷心的時候不要處理。現在的中學生獨生子女比較多,整體上講挫折承受力不強,在重大失誤面前會產生非常脆弱。有時會做出反常,甚至出格的事來。此時老師如果非要窮追不舍,有可能會產生意料不到的嚴重後果。 (2)上課之前的事不要急於處理。上課之前,時間緊張,處理問題可能會應學生上課的狀態和情緒,甚至因為老師處理而在急躁中出現簡單、粗暴。如果不是非立刻解決不可,一定要緩一緩。 (3)放學之前不要急於處理。
5.多方攜手形成教育的合力,但努力靠自己解決問題。 有些老師在遇到學生的頂撞、不服從管理等不當行為時,習慣找領導給學生處分或者喊家長來教訓孩子。這種做法有時看來是「有效」的,好像學生「順服了」,但在學生心裡卻可能會認為老師無計可施。他反而會有「得勝」的感覺,瞧不起老師,使師生矛盾無法真正解決。所以,作為生活老師,如果可能,還是努力把問題化解在自己那裡,而不是直接交由班主任或教育處處理,那樣可能表面上解決了問題,省了心,實際上卻可能造成師生間的隔閡,或者引起學生的不滿,為以後的管理埋下禍根。 當然,對於一些重大矛盾需要學校、領導、家長配合也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在學生教育過程中我們要和班主任加強溝通,攜手努力,形成教育的合力。當然,這種合力的形成和作用的發揮更多地還是在日常教育過程中而不是在發生沖突或者學生出現問題之後。如果是一種後續的教育手段要注意試著引導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問題,讓他意識到大家希望他能有一個更好的發展,而不是聯合起來「整治」他。
6.快刀斬亂麻,但不能一斬了之。 有時一些突發的事件或沖突需要立即加以控制和處理,否則就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此時,就需要老師「快刀斬亂麻」,先通過提高聲音、大聲呵斥、強行控制等手段穩住局勢。此時控制住了局面,可能學生的一些行為舉止也停止了,但事情並沒有解決。作為老師,要在雙方平靜的狀態下,與學生深入的溝通和交談,讓學生明白問題出在了哪裡?該如何解決?老師又為何要採取那種方式?從而在交流和溝通中讓問題得以真正的化解。中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逆反心理很強,「硬」的批評後,還需「軟」的教育。讓學生通過老師持續的教育和自身的反省,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加以改正;反思所處理問題的方法和分寸是否恰當,如不恰當,就要採取各種措施進行補救。
7.講究學生教育的藝術。 (1)體面地退一步。 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這句話也適應於師生矛盾沖突的解決。特定情況下,老師理智地讓一步,不但不會損失老師的尊嚴,反而會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因為當我們都處在情緒之中時,是沒有辦法真正解決問題的,如果都帶著情緒去處理還會讓沖突升級,讓情況變得更糟。 師生矛盾沖突後,應該說沒有贏家,損失最大是老師,所以果斷地結束沖突是明智之舉。也就是說,在沖突進入初始階段,老師就該果斷地結束。不要與學生爭一時之高低。沖突時間越長,老師損失越大,即使是勝了,也是慘勝。 (2)適當運用肢體語言。 老師在與學生溝通時,是直接面對學生的,點頭和微笑可用來表示對學生的關切,有時用一些肢體語言,效果會更好。所以,微笑、點頭、輕輕拍拍學生的肩膀等都是一種溝通。但要注意的是,對於中學階段的孩子盡可能的不要摸他們的頭,尤其是男孩子,隨著學生成人感的增強,這個動作會讓他們感覺老師還是把他們當作小孩子,內心會出現不舒服的感覺。 (3)尊重學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中學時期是自尊心很強的時期,同時因為閱歷、心智不夠成熟等原因不能正確的對待別人的看法和評價。作為生活老師,我們在管理中要對事不對人,學生出了問題之後具體地告訴學生問題出在哪裡了,為什麼出了問題,然後努力引導他去解決問題。切忌用諷刺、挖苦等方式去批評、指責學生,或者因為一件事或出了幾次問題就給學生下結論、貼標簽,什麼沒出息、沒臉沒皮等等的話不要說。 (4)要把帶有指責意味的「你」改成表述、說明的「我」。 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讓學生感覺到老師是想讓他明白事情和道理,而不是在指責他。 (5)肯定和認可會讓學生更充滿干勁。 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我們不能有意無意地要求不同的學生都能達到一個標准,對學生表現出來的一些好的行為要及時、公開的提出來,而批評一般不宜公開。 (6)說有效的不是應該的。 在教育教學中,要說有效的不是應該的。按照要求和常理而言,學生做的一些事情的確是不合適的,但我們教育和管理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知道不合適(很多時候學生也已經明白),也不是批評、訓斥學生,而是讓學生能夠改正不適當的行為。所以,我們應當努力說有效的,就是能讓學生聽進去,觸動學生內心並願意努力去克服和改正。在管理和引導學生的過程中我們要多做正性的引導,少做負性的批評。 去喝酒的男人…… 你就不能學點好! 不要想紅色的蘋果;想綠色的葡萄。
8.以正確的老師威信影響學生。 老師在處理沖突時,要在平等、尊重的基礎上,公平、公正、合理地處理沖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老師威信沒有強迫的意思,也沒有強制性的力量。它不只是權力,它是學生對老師的尊重,是學生對老師的報答,是學生對老師的評價。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的老師為了樹立其威信,採用「高壓」的手段,動輒恐嚇、斥責、挖苦或體罰學生,結果適得其反。學生敢怒而不敢言,就會形成反感情緒,這種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導致心理危機或者爆發出來產生師生沖突。
9.加強溝通,增進理解。 老師與學生溝通之間,需多花點時間去了解學生,可利用各種正式或非正式的機會與學生閑聊,詢問是否有學習或生活上的困難。老師真心樂意去幫助學生,必會讓學生感受到溫馨、親切,自然會想多親近老師。 溝通是構建和諧、理解型師生關系的基礎。只有通過交流,交談,交心,才能做到師生之間的相互理解、相互融合。而溝通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師生之間只有通過各種活動和交往,進行情感聯絡及信息交流,才能化解矛盾,增進理解,減少沖突的發生。 良好的關系是一筆財富,更是一種有效的教育資源。在孩子和父母之間是這樣,在師生之間也是這樣。而良好關系的建立是以彼此了解,並能逐步實現互相理解為基礎的。所以,作為教師,平時要注意和學生的溝通。
10.與家長保持順暢的溝通。 在學生的成長中,教師和家長的責任雖然不同,但在學生管理和教育中的方向和目標是一致的,在管理中我們要在和家長的溝通中形成家校的合力。所以,作為教師要多跟家長進行溝通,互通信息,而不是等到學生出了問題或者出了自己處理不了的問題再去找家長。沒有哪個家長喜歡聽別人說自己孩子不好,等到出了問題再去找家長也會影響我們跟學生的關系和相處。 在與家長的溝通中,遇到問題時我們要如實地說明問題,說出自己的看法、分析和意見;此外,我們更要說明學生好的變化和和進步,讓家長了解學生的狀況、變化並對他們進行肯定和表揚。
11.用幽默化解問題。 學生出現一些不符合要求和規定的行為總是難免的,但不同的處理方式帶來的效果卻可能有很大不同,甚至完全相反。如果我們因為一個學生的問題而多次或長時間糾正或者批評,不但被批評者會有情緒,其他的同學因為受影響而出現情緒,甚至對老師產生意見。如果我們用點幽默的話,有些問題可能就在無形中被化解了。 某班有個學生在上課時總是下意識地會用手敲擊桌面,聲音很響,影響了別的同學也影響了老師講課,盡管被多次批評,但他有時還是會下意識地去敲。一天,在新來的語文老師的課上,他又開始敲了。語文老師聽了之後沒有直接批評他,而是說:哦,我們的課上還有伴奏,同學們真是多才多藝!不過呢,現在暫時不需要伴奏,等需要的時候我會告訴大家的,好嗎?聽了老師的話,那個同學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12.真誠對待學生,真心關愛學生。 和其他老師一樣,作為生活老師我們也要真誠地對待和關愛學生,這樣我們才能和學生更好地相處。當我們真心對學生好的時候學生是可以感知到的,盡管有時他們還會和我們鬧情緒,但當學生感到老師的真心時他們不會和老師起大的沖突。在學生遇到問題時,如果有可能我們在教育的同時也要給他們提出可行的方法和建議。
13.人前表揚,人後批評 作為生活老師,在宿舍管理過程中批評學生是難免的,但要注意的是盡可能地做到人後批評。中學時期是自尊心和自我意識迅速增強的時期,他們很在乎別人尤其是同齡人的看法,都希望給別人留個好印象。所以,一般情況下不要在很多同學之前批評人。而對學生進步和好的表現的表揚則要當著大家的面進行,表揚應當是如實的、具體的,這樣會更容易出動學生的內心。盡管有人可能對批評或表揚好像沒有什麼反應,但其內心還是會出現不好的或者好的體驗和情緒,當體驗和情緒出現時,影響就已經發生了。
14.就事論事,不要秋後算賬。 在宿舍管理中,學生出現問題之後我們批評教育學生是正當的,但要就事論事,說清楚事情和方法就行了,切忌就事論人,因為某件事或幾件事就對學生下結論、貼標簽。 另外遇到問題要採取適當方式及時處理,不要把學生的問題攢到一起處理,或者把某個學生的問題積累起來「秋後算賬」。這樣做一是不利於學生問題的解決,延誤教育的機會;二是容易導致發火、貼標簽等行為。
15.抓好養成教育。 在教育教學中養成教育是很重要的一項教育內容,就是從入校開始就讓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作息等習慣,當學生逐步適應之後,出現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少。可能最初的時候會有些費神費力,但當學生習慣養成之後就可以少花費精力了。

B. 師生關系不好會有什麼危害

師生關系是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師生關系是學校環境中的最基本的一種人際關系,它不僅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而且影響師生雙方的心理和個性的發展。
現代教育越來越重視師生關系,重視師生交往中的情感因素,認為教育必須從建立教育關系入手。從20世紀中期起,各國都相繼出現了人本主義教改思潮,其核心就是改善師生關系問題。
師生關系是學校一切活動的前提條件,它限定了學校的各個方面,包括教育教學過程的性質、組織學生的方法,以及對學生的德育要求和標准等等。師生關系又是教師和學生思想和行為的心理背景,它限定了教師和學生的知覺、情感、態度和行為方式。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說,這種關系是由教師來創造的。因此,要改革教育,首先就要改變學校中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的模式。
羅傑斯認為,一旦教師真誠、尊重、理解的態度建立起來,「學生就能離開僵化走向靈活,離開依賴走向自主,離開戒備走向自我接受,離開被束縛走向創造性」。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教育改革首先要著眼於改革師生關系,這是教育改革的關鍵。這一點,已成為世界教育家的共識,但在我國還沒有被充分的認識。在這里,我想就師生關系問題和同志們作一些討論,發表我個人的一點看法。
一、中學階段師生關系的特點:
1、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減少。
進入中學,隨著青春發育,自我意識的發展,從初二開始,學生就表現出較強的自主傾向,教師對學生的吸引力減小,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大大減少。學生不再毫無保留地向教師說心裡話,師生距離拉大,這使得教師感到對學生不了解,工作難做,班主任對這一點感覺最深。
2、隨著年級的升高,師生關系的理性成分增多,感情色彩相對減少。
教師對年齡較小學生的關系主要是建立在教師對學生的愛護、關懷等情感的基礎上。隨著年齡的增長,師生關系就越來越多地具有理性的成分。學生對教師的能力、學識和個性的認可,在師生關系中越來越佔有重要的地位。學生尊敬那些學識淵博、品德高尚的教師,而對於那些他們評價不高的教師則可能只是「以禮相待」,甚至連這一點也做不到。
3、隨著年級的升高,師生關系穩定性降低。
隨著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和認識能力的提高,學生對教師的評價也不斷變化,他們這種內心的不穩定會反映到對教師的關繫上,在整個中學階段,學生與教師的關系經常處於變化之中。
4、隨著年級的升高,師生關系由簡單到復雜。
剛進入初中的學生,與教師的關系還有小學階段那種比較單純的特點,但很快就會變得復雜起來。學生對教師的情感包含多種成分,學生之間的關系、學生中群體之間的關系,都會制約著個體學生與教師的關系。因此,師生關系趨向於復雜。
5、隨著年級的升高,師生關系對學生的影響減弱。
隨著年齡的增長,自主意識的增強和認識能力的提高,教師權威逐漸減弱,師生關系對學生的學習和行為的影響也逐漸減弱,與此同時,同輩群體的影響增加。
為了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每一個教師都必須了解自己所教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他們對師生關系的心理需求,並在與學生的交往中表現出適當的行為方式,這樣才有可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二、影響師生關系的因素:
影響師生關系的因素很多,如學校的管理體制、學校領導者的觀念和要求、任課教師的管理方式和與學生的關系、學校所在社區的教育發展水平、「尊師重教」的傳統等等都是影響師生關系的重要因素。但是,在一所學校里,不同的教師與學生建立的關系可能是很不同的,這說明,決定師生關系的最主要因素是教師。
教師以下的幾個方面的特點對師生關系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1、教師的領導方式。
在教師的許多角色中,學生群體的領導者是一個重要角色。學生在學校的一切活動都是在教師的領導下進行的。因此,教師的領導方式決定了師生相互作用的方式,從而影響師生間的關系。
很多研究都表明,在民主的、專制的、放任的領導方式下的師生關系有著很大的差別。
對教師的這三種領導風格的經典研究,早在20世紀30年代末就已經開始(勒溫)。專制式的領導:發號施令,指揮混亂,給予非建設性的批評,很少進行表揚和贊許;民主式的領導:提出建設性的建議,鼓勵自我指導;放任式的領導:不給成員提供任何信息和建議。
研究實驗結果:在民主的領導方式下,師生關系友好融洽,大家相處愉快;在專制的領導方式下,氣氛嚴肅,學生對教師抱有敵對和反抗情緒;在放任式的領導方式下,師生關系鬆散,學生過分自由,不接受教師指導,也不尊敬教師。
2、教師的個性特徵。
教師的個性特徵是影響師生關系的一個重要因素。大量的研究表明,具有熱情、親切、溫和、理解、友好、負責、有條不紊、富於幻想等性格特徵的教師,容易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
3、教師的業務能力。
費爾德曼和普羅哈斯基在1979年作了一次實驗研究,對被學生評價為能力高和能力低的教師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學生對於能力較高的教師表示內心懷有積極的期待,認為教師講授的課程不太難,並感到對該門功課有興趣,學習有效果。與此同時,會產生喜歡教師的情感。而對那些能力較低的教師反應消極,他們不僅感到學習上有困難,而且沒有興趣,學習效果差,因此也就不喜歡教師。
4、教師對學生的理解。
許多專家在對學生進行的關於教師的調查中,學生都將理解學生列為好教師的最重要的品質。可見,教師對學生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師生關系的好壞。
在學校里我們可以看到,與學生關系融洽的教師都是比較了解學生的,特別是對他們的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學生的個性差異有深刻的了解,這使他們較能正確地理解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接納學生。而與學生關系不良、敵對、矛盾沖突不斷的教師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對學生缺乏了解,尤其不了解他們的年齡特徵和個性差異,因此對學生的情感和行為不理解,對學生的總體評價偏低,容易產生不喜歡的感受。教師對學生的不理解導致經常誤解學生的言行,很容易與學生發生歧義。學生感到教師對自己不理解,歪曲自己的思想和動機,甚至把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強加到自己頭上,蒙受了冤屈,於是對教師產生不滿、怨恨、敵對等情緒,導致矛盾和沖突。
三、師生關系對學生發展的影響:
師生關系作為學生的學習環境和成長氛圍的構成因素,應該說對學生的影響是全面而深刻的。
1、對學生學習的影響。
(1)、影響學生的學習動機。
一般說來,學生能否對一門課發生興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是否歡迎任課的教師。學生總是把對教師的情感泛化到教師所教的學科上去。學生覺得和藹可親、人格高尚、學識淵博的教師令人欽佩、容易接近,於是對他有一種積極的期待,隨時准備聽他的講解,毫不懷疑地接受來自他的信息。而師生關系不良,學生對教師有疏離感,甚至反感,內心對教師是懷疑甚至抗拒的,對他所傳達的信息也就不會很好地接受。這種心理障礙會使學生缺乏積極的學習動機和正確的學習態度。
(2)、影響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和與教師進行信息交流的願望。
課堂教學需要師生的共同配合,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師生關系好,學生認為教師是欣賞自己的,信任自己的,於是在課堂上就有信心、願意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敢於大膽想像,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而師生關系不好,學生認為自己在教師心目中沒有地位,他們不信任教師,不積極主動參與教學,不願發表自己的看法,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封閉起來。
(3)、影響學生學習時的心境。
師生關系不良,課堂氣氛緊張、死板,充滿著威脅和恐怖,這會使學生如坐針氈,惶恐不安或漠然。而師生關系良好,課堂氣氛溫馨和諧,學生會感到輕松愉快,思想活躍。伴隨課堂教學過程的心理氣氛在學生頭腦中留下的是帶有情感色彩的記憶。快樂的課堂情景是學生喜歡的、趨向的;不好的課堂氣氛下的課程,學生總是想辦法逃避。
2、對學生自我概念形成的影響。
自我概念是一個人對自己的知覺,包括對自己的生理、心理、行為以及自己與外界環境的關系等方面的認識和評價。自我意識是人格的核心成分,是個體內心實際的統治力量,也是聯系個體的內心世界與外部世界的唯一的紐帶。是否可以這樣說,在個人的生存發展中,關鍵不是他實際上是什麼樣的,而在於他認為自己是什麼樣的。因此,從心理學上說,一個人的心理的自我比真實的自我更重要。
從自我概念引發出來的兩個最主要自我體驗成分是自尊和自信。自尊和自信是一個人生存發展的兩種最基本的心理力量。一個自尊自信的人可以很好地學會知識和技能,可以戰勝困難,獲取成功。一個缺乏自尊和自信的人,既使有一些知識和技能,也不會得到很好的發揮。
中學生處於自我概念的形成過程中,他們對自己還沒有穩定的、正確的認識,他人的評價是學生自我意識的重要來源。在學校生活中,教師是社會權威,是學生心目中最重要的他人,教師的評價是學生自我評價的重要信息來源。因此,學生總是特別關注教師對自己的看法,總想從教師那裡得到一些答案。
學生往往從教師對自己的言談話語之中去揣測和體會自己的價值。與教師關系好的學生,認為教師喜歡自己、重視自己是因為自己有能力,因而感到自己有價值,從而產生自尊感和自信感。而與教師關系不好的學生,他們會感到被教師冷落,被教師不喜歡是因為自己不好,沒有價值,因而他們往往是自卑的、缺乏自信的。
3、對學生性格發展的影響。
人的性格是與環境作用的產物,體現的是個體需要的水平,及其滿足的定向和方式。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基本的心理需要(如安全需要、愛和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等)提供滿足。在基本需要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學生會形成一些好的性格品質,如信任他人、寬容、善良、同情、友愛、尊重他人、自尊、自信等。進而學生的心理會向更高的水平發展,形成社會化水平更高的品質,如助人、追求成就、貢獻社會、有遠大的理想等等。
而在不良的師生關系中,學生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滿足,從而導致個人的需要層次得不到提高,而停留在低水平上,或形成滿足需要的不正常方式,這都會造成學生不良性格的形成。如缺乏被愛需要的滿足,會造成學生的孤獨、冷漠、自卑、退縮、或冷酷、嫉妒、攻擊等;缺乏安全感會造成自私、不信任、多疑、貪婪等。缺乏尊重會造成自卑、自棄、不尊重他人、攻擊等。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心理很難向高水平發展,很難形成高尚的人格。
四、師生關系對教師的影響。
1、影響教師的職業態度和工作有效性。
人們總是認為,學生是受教師控制的,而往往忽視了另一方面,教師也是受學生控制的。教師的工作成績是通過學生體現出來的,學生學習成績好,班上出了特別優秀出色的學生,教師就會感到自己是成功的,成就需要得到滿足。學生學習成績差,就宣告了教師的失敗,成就動機遭到挫折。
師生關系對教師的成敗感和情緒體驗影響很大。師生關系好的教師從學生的尊重和愛戴中體驗到自己的價值,在與學生的交往中享受快樂,使他們對自己的生命有積極的體驗。與學生關系不好的教師,得不到學生的接受和尊重,體驗到的是挫折。教師不能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體驗到成就和價值,不能感受到與學生交往的快樂,怎麼能夠對自己的生命有積極的體驗,又怎麼能夠熱愛教師職業呢?
2、影響教師的心理健康。
人都需要愛他人和被他人愛、需要理解和尊重、需要友情和支持、需要接受和贊許。教師的這些需要的滿足主要來自學生,而師生關系體現了教師這些需要滿足的程度。
在良好的師生關系中,教師得到學生的愛戴、尊敬、信賴、欽佩,學生尋求並接受教師的幫助,理解、關心教師,支持教師的工作,在這樣一個使教師的基本需要得到滿足的環境中,教師有安全感、成就感、自我價值感和幸福感。這是一個有利於維護和促進教師心理健康的生存環境。
不良的師生關系使教師經常處於難於應付和失去控制的焦慮之中,情緒緊張。學生的敵視、挑釁、欺騙和吵鬧或搗亂都會使教師感到孤獨、寂寞、威脅、不被理解、不被尊重、沒有成就、沒有價值,感到自己的無能和無助而十分痛苦。在這樣的生存環境中,可能會出現許多心理問題,乃至心理疾病,嚴重影響到教師的心理健康。
五、師生關系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作用:
1、教學是在師生交往的過程中實現的。
德國教育家創立了「交往教學論」,其核心思想是把教學過程看作是交往過程,把師生關系看作是影響教學的關鍵因素。美國的羅傑斯說,教學的成功不決定於教學技巧,不是建立在科學內容、課程計劃上的,也不在於視聽教具的生動表達、或生動有趣的讀物。真正有意義的學習是建立在正確的人際關系、態度和素養上的。他認為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傳授知識更為有利。
如果單純從傳授知識來看,當前開展的電化教學,在有些情況下或許比教師在講台上講課的效果更好。電腦信息量大、判斷推理迅速准確,在許多方面都遠遠勝過教師。有一些國家曾經試辦過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和電腦程序控制,進行自動化教學的學校,不聘用教師,但最後都失敗了。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學校不得不把教師再請回來。他們感慨地說,教學和教育作為教師的神聖職責是永恆的,因為機器無論怎樣先進,總是沒有生命的,無法顧及到學生的興趣、情感等心理狀態,僅僅只有應答反饋的功能,而不是人際交往。
豐富的學識和教學的技巧,可以決定「教什麼」,而師生關系卻可以決定「學到什麼」。嚴厲而冷漠的教師,雖然也可以保證講課正確無誤,但他卻可能使學生陷入無動於衷或反感的情緒中,而一無所得。因為教師缺乏熱情,就無法引起學生的積極反應。可以這樣說,「有效的教學取決於有效的交往」,師生關系的質量決定教學活動的質量。
2、師生關系是學生成長的環境和氛圍。
學校教育的任務是最大程度地挖掘學生各方面的潛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潛能,只是它們各不相同。開發學生的潛能,不是要灌滿一桶水,而是要點燃一把火炬。教育要創造條件,引發學生的這種無限創造力的潛能,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在他天賦所及的一切領域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然而,學生年齡尚小,是無法知道自己有什麼潛能的,這就需要教師的幫助。教師的承認和欣賞使學生發現自己的潛能,從而去有意識地開發。創造需要懷疑和提出問題,只有在教師的充分信任和鼓勵之下,學生才可能大膽的懷疑、辯論、發表主見和創見。
美國「現實療法」的創始人格拉瑟在[沒有失敗的學校]一書中提出,學生在學校的成敗,將影響其一生的成敗。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促進學生發展的前提。他認為,學生在學校中失敗的原因是學校中的氣氛過於冷漠,缺乏溫暖和良好的人際關系,因而阻礙了學生愛和信任需要的滿足,自我價值感出現了危機,人格問題和行為問題由此產生。他倡導建立溫暖、體諒和關心的師生關系。這種關系使學生可以無須把眼睛盯在自己的失敗上,而把精力集中於自身的發展上。
3、師生關系的示範教育作用。
教育是示範性的,教師以成人榜樣出現在未成年人的學生面前,教師以自己的言行舉止告訴學生怎樣做事、怎樣做人,給學生提供一個楷模,讓他們效仿。教師的榜樣是重要的教育手段,它比純粹的說教更有說服力,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師生關系是學生思想道德的直觀教科書。在良好的師生關系中,學生所吸取的道德經驗是:負責、熱愛、尊重、同情、誠實、守信、友好、平等等;在不良的師生關系中,學生所吸取的道德經驗是:冷漠、仇恨、鄙視、勢利、散慢等。不管教師有意識還是無意識,師生關系的這種示範作用都時刻存在著;不管學生願意還是不願意,他們都時刻接受它的影響。
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什麼是良好的師生關系,哥頓說得最具體:師生之間應該是坦誠相對、彼此關懷、獨立而不依賴、尊重對方、彼此適應對方的需求。也就是說,師生之間要相互尊重、平等合作。在這樣的關系中師生相處和諧、融洽、愉快。
那麼,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呢?
1、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決定教師對學生的態度和行為方式的深層原因是教師的學生觀,即教師對學生的看法。如果教師認為,學生是天生怠惰、不願意學習的,也是不會學習的、並且學生是不願意服從教導和遵守紀律的,那麼,這位教師就會帶著社會賦予的職責和權力來強制學生接受教育,認為對學生的管理越嚴格越好,他不能放過學生的那怕一點小的錯誤和缺點。因此,他所選擇的必然是專制的辦法,他與學生建立的關系也就不可能是平等民主的。
如果教師認為,學生是有學習願望的,也是有學習潛能的,學生都有發展成長的願望,那麼,他就會認為自己的責任在於給學生的學習創造條件,總是把主動權交給學生,以平等的態度進行信息交流,在對學生的因勢利導中完成教學任務。因此,他著眼於學生的積極方面,總是看到學生的進步,而把學生存在的問題看成是成長發展中的不可避免的現象,從而採取積極樂觀和寬容的態度。這類教師對學生的管理採取的是民主的方法,他們與學生建立的關系是平等民主的關系。
科學的學生觀包括以下幾個主要觀點:
(1)、把學生看成是有獨立人格的人;(2)、把學生看成是有巨大潛能的人;(3)、把學生看成是具有「獨一無二」個性的人。
2、具體做法:
(1)、熱愛學生。
熱愛學生是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也是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的手段。學生都有「向師性」,都希望得到教師的愛。當學生意識到教師是真心愛自己的時候,教師的誘導和批評都是有效的,甚至對教師偶然的過火行為也是能諒解的。這是其他力量所難以達到的。
熱愛學生要對學生一視同仁。學生之間有許多差異,有的學生容易引起教師的好感、喜愛,有的學生則會使教師感到厭煩。教師應該控制這種情感,不偏愛某一個學生。
(2)、尊重學生。
1994年在日內瓦召開的第44屆教育大會上再次重申:「尊重生命、尊重人的尊嚴和權利」。尊重學生不僅是和諧師生關系的核心,也是當代教育進步的基礎。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就是尊重學生的價值和人的品質。不僅包括學生的優點長處,而且包括學生的缺點短處。教師不可能喜歡學生的一切,但要認識到學生是一個有價值的人。
尊重學生表現為對學生的一種善意的、肯定的態度。因此,我們應該注意那麼幾個問題:
a、對學生友好平等,不粗暴壓制。學生有獨立的人格,師生之間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故教師應平等地對待學生,體罰、訓斥、辱罵、諷刺等都是和尊重學生根本對立的,是對學生人格的污辱。
b、信任學生。信任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尊重,信任使人體驗到人的尊嚴。無端猜疑是不尊重學生的表現。
c、善於自我剋制。教師傷害學生的自尊心的事件,往往是在盛怒情況之下發生的。因此,教師一定要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沉著冷靜、不意氣用事。
d、一視同仁。教師不愛或偏愛都是對學生不尊重的表現。絕不因為學生的外表、出身、成績等而偏心、歧視或拉攏。
(3)、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
我們的教育是要使每一個學生都在社會規范指導下充分發揮個人獨特性和潛能。學校教育既要把社會規范、文化技能內化為學生的價值,又要使學生的個性、潛能外化為社會的價值。因此,教育就是對具有不同資質的學生施以影響,使他們「能成為什麼就成為什麼」。教師應當:
a、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是正常的。學生的個性是健康的、合理的,在實踐中容許其存在,並且給予重視,並引導其向積極的方向發展。
b、了解學生的特長、興趣愛好,把它看作是開發學生潛能的重要工作。
c、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盡可能多的條件。
(4)、了解學生、理解學生。
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都這樣告誡教師:了解學生越多,師生關系就越好。每個學生的個性都是獨特的、唯一的,教師必須具體地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特殊情況和才能,恰如其分地給予肯定、尊重和信任。
師生之間存在著年齡、知識、思想、閱歷等方面的差別,這些差別不利於師生之間的互相了解。了解學生本身就是一件費心的事,但我們還是要做,因為它很重要。對學生的認識不全面、不準確,就不能適合學生的特點科學施教,就不能保證對學生作公正恰當的評價和處理,這會使學生產生一些消極情緒和抱怨情緒。
(5)、關懷、幫助學生。
a、關心學生,幫助他們去滿足需要。希望得到他人的關注,是人類的基本需要。有人關心,使人感到安全。當我們關心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在他生活中的重要性也隨之增加。我們應該盡量幫助有問題的學生,心平氣和地幫助他們解決存在的問題或設法澄清他們的錯誤觀念,引導他們以健康、正常的方式去滿足自己各種需要。
b、誠心地贊美和善意的批評。教師要堅信每個學生都有未開發的潛能,潛在的智慧和精神力量,確信每個學生都是可造之才,接納他們、引導他們。即使個別學生資質差些,過去的表現不夠好,性格上有弱點,對他們都應該一視同仁地對待和給予幫助。
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長處、成績,表達出由衷地贊美。每人都有成就的需要,因此,教師要注意學生的反應,然後給予適當的引導和鼓勵。當學生感到教師的欣賞和肯定時,就會更親近教師。這里應注意的是,盡量不在學生之間做比較。
教師免不了要批評學生,但批評態度要誠懇、口氣要平靜,不含諷刺的味道,使學生體會到批評背後的善意和友情。批評不是挑剔,挑剔是有意地暴露他人的弱點和短處,是要打擊對方,傷害對方。善意的批評是幫助對方。

C. 尋耽美文,以下是要求: 1 現代師生 2 老師受,學生攻 3 受,攻要美型 4 最好是一受多攻

《一夜多情》父子合攻,老師受,
《受盡天下》攻裡面有學生
大叔受
我只想到這兩個了
不好意思哈

D. 你坐懷我就亂(師生)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你坐懷我就亂(師生)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需要別的再問

E. 求師生戀的小說合集

《貴公子的丑聞》《我的小講師》《 老師,我吃定你了》《天使》《心疼姐姐 》《先生難為版》《我的權青春小鳥》《琴音 Ⅰ》《古板教授愛》 《當跆拳道遇上無 賴功》 《三分之二的愛情》 《萬縷千絲( 下)》 《萬縷千絲(上)》 《對號入座守則( 下)》《南瓜王妃PartⅠ》《南瓜王妃Part Ⅰ》 《就要愛你不行嗎》《霸君》《小 愛實習周記》《幸福小孩劉小源(中)》《 亂愛一把會走樣》《給我振作點》 《對 愛動了心》 《馴妻有術》《太陽的情人 》《勝者為王》 《另一種依戀(下)》《另 一種依戀(上)》《不是搞鬼》《愛情不滅 定律》 《野蠻系花》《愛情從下半身開 始》 《咸草莓之戀》 《噓!別說我愛老師 》《極惡劣關系》《老師,我吃定你了》
滿意請採納。

F. 求絲 襪 系 列小說 綠 ~母 師 生 亂之類的都可以 可以交換

有se來不來換

G. 師生兩人今年年齡之和是四十八,三年前老師的年齡是學生的兩倍,師生兩人今年各多少

老師:31,學生:17,解題過程如下:
設老師和學生的年齡分別為x,y
由題意得:x+y=48 1
x-3=2(y-3) 2
解這個方程組得:x=31y=17

H. 求1、GL師生戀,尤其有一本叫我的最愛,大量 2、師生戀小說女老師,男學生的~

《老師,我吃定你了》,《下課後愛的輔導》,《你是我學生與怎樣》,《壞家教》,《小愛實習周記》,《貓咪養成計劃》,《老師大姐大》《等我長大來愛你》《二十四個季節》
《對愛動了心》《不是搞鬼》

I. 師生沖突

師生沖突,這詞早已不稀罕了,這年頭,學生都那沖,比如我,想當初,那一鬧震動全校。

當天,吃完飯,我照例跨進教室,喜滋滋看黑板上哪個倒霉鬼抽屜不幹凈,上榜了,不料夏蘇岑三個字醒目地寫在黑板上,我正要找那個檢查的人,老師進來,我與老師反映此事,老師不聞不問,我一下生氣了,剛好那個檢查的是有名的亂,從來是扣別人分,沒有別人扣我分,我徹底失去理智,老師讓我把抽屜拿出來,我砰的一聲把抽屜狠狠地一扔,老師也發作,抬起腿,給我就是一腳,我剛想回敬她一拳,陳主任來了,把我拉住了,那老師還想扭我耳朵,也被陳主任拉住了,同學們用正常的眼光瞅我,因為這很正常,老師很不受同學們喜歡,因為她很煩人。老師怒火中燒,罰我站了一個小時,直到老媽來學習,我才回位。

如今,我已畢業了,我的思想更成熟了,對老師的恨慢慢消失了,其實靜下心來說,我的位洞也不幹凈,習慣了扣別人的分的我,也不想看到別人扣我分,所以我失去了理智,變成了野獸,連老師都要打,當初就應該心平氣和和老師溝通,把劉天宇的事給老師揭了,可年少輕狂的我,哪容得冷靜思考?我覺得,以後這類事不會再發生了,頂多和老師發生爭執。

師生沖突,其實原因很簡單,師生溝通較少,一旦發生爭執,學生會把平時的怨氣一塊撒出去。比如,我們學校杜長聰和老師真打起來了,一方面因為阿杜年少輕狂,一方面便是師生溝通不多。可見,如果想徹底解決師生沖突問題,就要與學生多溝通。

那次事件,是我的痛,我要以此為誡,讓師生沖突的問題從我身上搬家!

J. 求師生耽美文

絕人谷1、2
《課後輔導》作者:靠靠(師生年上)
《愛沒罪》作者:片業(師生年下)
《剎那驚艷》作者:大連麗質單身(師生年下,完結)
《寵物教師》作者:瑞迷生(大叔受,年下攻,師生~)
《TZPUB》作者:梅妮(2.12完結,師生)
《師生關系》作者:悠雲少主(HP同人,互攻,6.30VIP完結)
《回家》作者:紅糖(溫柔攻
誘受
師生)
《念慕》作者:南枝(師生/年下,VIP完結+番外)
《一誤再誤》作者:壹柒(完結,呆攻&女王受,師生年下)
《師生關系》作者:硬殼龜(AK同人)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作者:漂洋過海的熊(溫暖的師生文)
《劣質惡魔》作者:未更公子(師生,年下,性格惡劣的惡魔學生攻VS性格老實的怪力男老師受,第一部完結)
《我的慾望,我的罪》作者:破事兒(師生,年上,小推下~)
《我的脆弱不給你》作者:載渴(師生
完結)
《秘密的蝙蝠一家》作者:迦納邑(師生,年下,女王受VS忠犬攻,輕松甜蜜,完結~
《在寢室做作業》作者:HICHIWAYUKA(強勢年下攻VS賢惠美人受,強攻美受,師生,完結~)
《少年子弟江湖老》作者:王小天(現代,校園文,師生,年下,甜蜜,輕松,搞笑,完結,HE~)
《一日為師》作者:伊明(mercy)(平淡溫馨師生文,完結+番外)
《收服花心狼》作者:萬花(搞笑師生戀~輕松甜蜜~)
《秘密》作者:水夙(師生,HE)
《馭南》作者:
阿蒙(甜文,師生,年上,完結+番外)
《逆溫》作者:螢火蟲涼涼(師生/弱攻/HE)
《誰還在那裡?!》作者:樓小蘇(師生年下HE)
《精英攻和偽娘受的故事》作者:有故事的人(搞笑
校園
師生)

熱點內容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
班主任培養總結 發布:2025-07-04 14:40:37 瀏覽:89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07-04 12:20:45 瀏覽:578
怎麼去掉雙下巴 發布:2025-07-04 07:30:04 瀏覽:14
男孩性教育書籍 發布:2025-07-04 06:45:07 瀏覽:727
九年級上冊歷史復習 發布:2025-07-04 04:12:15 瀏覽:952
面試體育教師 發布:2025-07-04 03:55:12 瀏覽:120
教師師德先進材料 發布:2025-07-04 03:05:55 瀏覽:487
用什麼詞來形容班主任 發布:2025-07-04 00:41:46 瀏覽: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