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教師的境界

教師的境界

發布時間: 2022-01-14 10:24:58

① 淺談如何提升教師的境界

朋友還說,教師的最高境界是甘於貧窮,無私奉獻。聽了朋友的「精闢」論述,感到教師實在可憐。有的教師不甘這種低級的生活,在白天被榨完最後一滴油的時候,晚上拖著疲憊的身體加班加點給學生補課,掙那二三十元的補課費,這很不容易,但走進了教育這片藍天,就只有自得其樂了。第一樂-----享受幸運,和下崗職工相比較,教師有活干,有錢掙。養家糊口沒問題,這就夠了。第二樂-----享受超然。人的一生就是從搖籃里走向墳墓的過程,你出生的時候,你在哭,周圍的人看著你在笑;你去世的時候,你笑著,周圍的人看著你在哭。人生就是一個輪回,想得開來,笑對人生即快樂。第三樂-----享受樂趣。上課是一種享受,開會是一種享受,別人說你的不是是一種享受,額外工作負擔也是一種享受,接待學生家長是一種施展自己才華的享受。高爾基說過,把工作看成一種樂趣時,生活是一種享受,把工作看成一種任務時,生活則是一種苦役。可見,享受工作即快樂。第四樂-----享受發展。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鑽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用平常心態,快樂情緒,快節奏,高效率地做既平凡又實在的事情,為學生負責,為教育負責,從中享受學生的發展,從中享受教育的發展,在發展中享受快樂是幸福的。第五樂-----享受平凡。在有的人看來,教師工作既簡單又平凡。其實,把平凡的事情做好才是不平凡,把簡單的事情做好才是不簡單。第六樂-----享受責任。教師不是任何人可以當得來的。只有取得國家教師資格證的人才可以當人民教師,只有能夠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使命的人,才能當好人民教師,國家的發展在於人才的質量,人才的質量在於教育的質量,教育的質量關鍵在教師。教師義無反顧地承擔起國家賦予的重擔,不享受這份責任就不會快樂 。 第七樂-----享受完美。為了當好教師,不斷地提高教育素養,不斷地完善教師形象,不斷地提高語言藝術水平,不斷地提高職業道德水準。成為學生崇拜的人、家長放心的人、領導靠住的人、社會稱贊的人。 第八樂-----享受自信。立於天地之間,無愧於國家培養之情,無愧於父母養育之恩。八種享受,造就了完美的教師形象。一生辛勤做教育,兩袖清風育英才;三千弟子興國家,光輝人生照天下。這就是教師的最高境界。評論區 發表評論文章評論

② 當老師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主要就是對學生一視同仁,成績不好的一定要耐心教導,成績好的要保持!千萬不能歧視那些愛搗蛋的成績不好的學生!他們需要你的愛。

③ 論教師的四種境界內容是什麼

第一層境界:手中有課本,心中無課本;上課時不用大腦,照著讀就行了。
第二層回境界:手中有課本,答心中有課本;一般老師都在這個水平。
第三層境界:手中無課本,心中有課本;這就是傳中的高級教師。
第四層境界:手中無課本,心中也無課本;此是最高境界,無法語言表達了。

④ 好教師追求的教育境界

讀書的過程,其實就是將他人的經驗和智慧,邀請到自己的經驗之車中,產生新的聯接的過程。我們常把書籍比喻成精神食糧,認真去讀一本書,其實就是在吸收一種營養。 楊茂秀所著的《好老師是自己找的》一書,就是這樣一本給了我很多營養、讓我產生了很多聯接的好書。 一、標准:得到學生認可 好教師不能光靠專家評定,還要看學生是否認可。和好教師在一起,學生會感到愉悅,會萌發很多話題和探索的慾望。 什麼樣的教師是「好教師」?對此的回答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現在風行於全國的「雙名工程」,建立起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名教師、名校長的選拔培養機制,給不少教師搭建了學習、鍛煉的平台,其中的佼佼者最後還有可能榮獲「特級教師」的榮譽稱號。經由這樣的機制培養出來的教師,自然被人們公認為「好教師」。 楊茂秀也有自己的觀點:「真正的好老師,是學生自己找的;真正的好老師,不會告訴你他是你的老師。」前一句話告訴我們,所有的人、事、物,均有可能成為學生的好教師,「荒野或自然,真的是人類文明最好的老師」。一個教師是否是好教師,不是所謂的專家評定出來的,而要看學生是否認可。我們一直倡導教育要「以人為本」,其中最要緊的就是知道並理解學生的感受和體驗。後一句話告訴我們,真正的好教師,應該是有耐心的,是有好行為的,是不斷學習新東西的,是助學生成長的,是懂得反思自己的,是像朋友一樣溫暖的,也是融入自然的。他不會告訴學生自己有多麼好,多麼特別,但學生和他在一起就會感到愉悅,就會萌發很多的話題和無盡的探索慾望。 二、教學:喚醒學生的求知慾 喚醒學生的好奇心,就能夠啟發他們的心靈。好教師不會替學生學習,而是抓住時機去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 在平常的教學中,人們津津樂道的好教師的教學,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對課程標準的把握——界定精準,重點突出;對教學內容的挖掘——鞭辟入裡,入木三分;對教學流程的設計——環環相扣,跌宕起伏;對課堂氣氛的調節——張弛有度,活潑有序;對學生學習的關注——體察入微,關懷備至……講得清楚、聽得明白、學得有趣、做得出來,是很多教師一直追求的教學境界。 楊茂秀告訴我們:「不要倚賴教人家很多東西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喚醒人家的好奇,就足夠去啟發人的心靈。不要給人家太多東西,使人負擔太重;只要一點點火花,如果有易燃的東西在旁邊,就會燒起來。」皮亞傑也說:「把一樣東西教給人家,有時是剝奪那個人自己發現那東西的機會。」一個好的教師,不能替學生去學習,而要給學生一點點的火花,讓學生自己燃燒起來。這看上去容易,其實很難,首先要找到那「易燃的東西」,其次要有點火的火石,三是要把握點火的時機。 楊茂秀還告訴我們:「教學是一種藝術,這種藝術的最高境界是教學的人曉得如何把自己不會的教到他的學生會,而且學生又會回頭來把他的老師教會;相對地,學生學會的不只是學習,也學會教學,而師生之間共同的特點是:都很會在適當的時機提出良好的問題。」好教師不是培養出來的,而是在課堂教學中摸爬滾打磨煉出來的。教師教導學生從不會到會的學習歷程,就是自身素養提升的歷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於無形之中獲得了許多。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教學相長」。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說:「最好的老師常常讓學生覺得沒有學到什麼,而實際上老師卻是在不知不覺中教會他的學生很多很多的東西。」 三、 閱讀:提升自我的良方 校長不讀書,帶不出善於讀書的教師群體;教師不讀書,培養不出會讀書的學生。 楊茂秀通過《好老師是自己找的》一書中的33篇文章,向讀者介紹了古今中外好老師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直指教師本身常遇到的教育困境,也重現了師生校園生活中所常看到的幕幕景象。作為一個教師,在讀這些文章的時候,很容易聯想到自己的經驗,並在與之建立聯接的過程中,對自己的經驗進行重組,獲得新的認識。 為什麼這些故事易於觸動心靈?除了楊秀茂一直潛心於兒童哲學,親自給家長和孩子講故事,尋找每個生命故事中的內在意義之外,通過讀書、研究、寫作來拓展自己的視野、提升故事的品質和感染力也是很重要的途徑。雖然楊茂秀沒有在本書中專門介紹自己的讀書情況,但你只要在閱讀中留意一下他隨手拈來的作品和作者,就可以體悟到他在讀書方面的努力了。僅在前10篇文章中,直接提到的書目就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美國教師群體撰寫的《教師的故事》、山姆·史沃普的《我是一支鉛筆》、赫伯特·科爾的《我不要向你學!》、吳承恩的《西遊記》、辛茜亞·勞倫斯的《All I see》、約翰·霍特的《孩子為何失敗》以及雅克·盧梭的《愛彌兒》等,這還不包括他所介紹的各種詩文、音樂和美術作品。 對於教師來說,讀書的重要性無論提到怎樣的高度都是不過分的。閱讀常常帶來驚喜,它能使人產生頓悟,使困擾了自己很長時間的問題在瞬間得到解決;閱讀必然伴隨著對話,與作者的對話,與自己內心的對話。這種從外在到內心的通透的對話形式,常常可以產生新的體驗,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閱讀的過程就像打開一扇窗,以此拓展人們的視野,讓人們去正確地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世界,並在這其中逐漸學會正確地認識自己。 校長不讀書,帶不出善於讀書的教師群體;教師不讀書,培養不出會讀書的學生。一個好教師一定是一個喜歡閱讀、善於閱讀的人。讀書既是欣賞別人,也是在挖掘自己;讀書可以使人的心靈不死,使人的思想永遠鮮活。

⑤ 如何以教師的精神境界提升學生的人生境界

教師的職業是育人,這個育人不僅是傳授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學生怎麼做人。老師的精神境界高可以幫助學生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有很多人說我的成功是因為遇到了一個好的老師。到現在我還清晰地記得我的一位老師。每當同學學習的氣氛不對時,他會自己寫一些很經典的話語,一方面是鼓勵學生另一方面是讓學生認識自己的問題並向前看。
他還會經常找那些成績突然下降的同學談話,談話的時候他不會一位的責怪你,他會幫你分析問題然後會問一些你自己的想法。他也會找那些成績好的人談話,問他們平時有什麼愛好和學習方式,然後將這些好的可取的方法分享給其他同學。
那時最難受,現在回味的是關於他對我們一些陋習的指正,比如外出著裝,待人接物什麼的。
最重要的是,他會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每次去找他時都能發現他的辦公室裡面貼著很大張的關於遇到問題,旁邊也會有很多的書去查找。很多同學便也開始養成這種習慣。
他年紀不小,但思想不頑固,喜歡接觸新事物,和學生聊天不會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學生,他試著去理解學生,接觸學生的千奇百怪的想法。還有很多。。。。

⑥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應該具有怎樣的境界

您好,中公教師考試網為您解答:

優秀教師應具備哪些素質 優秀教師的四種「角色」 教師的「導演」角色
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因此,每一名出色的教師都應該是一名出色的「導演」。
教師的「朋友」角色
前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當一個孩子跨進學校的大門成為你的學生,你就成為他心目中智慧、理智與道德的典範。」所以作為一名教師就應該走進學生群體,與學生打成一片,成為學生真正的良師益友。
教師的「醫生」角色
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人就是一種精神力量,具有健全心理的人,才算是真正健康的人。」學生正處於身體與心理共同發展的重要階段,在思想上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並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必須勇敢地承擔起「醫生」的角色,隨時幫助學生,開展心理教育,幫助學生客觀地認識自己,鼓勵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控制,培育學生健康的心理。
教師的「模特」角色
葉聖陶說:「教師的全部工作是為人師表。」教師的形象對於學生的發展具有強烈的外在的示範性與內在的感染性,教師的儀表、工作作風、言談舉止和良好習慣都是教師良好素質的外化,同時也是形成學生良好素質的動力。只有這樣,才能對學生起到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作用,才能有助於學生良好人格的形成

具體詳情,您可以登錄中公教師考試網查看教師資格證考試最新動態。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⑦ 教師修養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教師這個行業有它的特殊性,他服務的對象是學生,一個個有思想的人。教師既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道德的引導者,思想的啟迪者,心靈世界的開拓者。教師被稱為「人類靈活的工程師」,「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那麼,教師肯定和其他行業不同。我覺得,做一名合格的教師要具備以下素養:

第一、教師應具備有豐富的教育教學理念

社會在發展,教育在進步,作為這個行業的參與者,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尊重教育發展的規律,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並勇於嘗試。

第二、教師應具備有扎實的專業知識

「要想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必須擁有一潭水」,教師只有對自己的業務做到精益求精,牢牢掌握學科專業技能,並不斷學習,擁有豐富的知識,才能做好知識的傳播使者。

第三、教師應具備有寬容的心態

學校是學生犯錯誤的地方,教師要允許學生犯錯誤。教師要懷有寬容的心,正確看待學生的成績、表現,構建寬松、和諧的班級氣氛,能讓學生更加親近你,「親其師,信其道,遵其師,奉其教,敬其師,效其行。」睜大眼睛多發現學生優點,眯著眼睛少發現學生缺點!

第四、教師應具備有不斷反思的能力

教師不僅要善於教學,也要不斷總結和反思。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碰到的問題就是教師應該研究的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方法的形成,教師要善於總結,反思,這樣就形成了教研課題,這樣有助於教師走向成熟。

⑧ 淺議如何提升教師境界

用心教書。牽學生的手,用心比用力好,腦力與高效率是有一定限度的,腦力需要心力去呵護去支撐。某年度全美教師團隊當選者的第一特徵就是工作激情及感召力,這種激情與感召力來源於教師全身心的投入,他們在用腦教書、方法創新的基礎上,大力開發教師自身的非智力因素,從觀念到態度,從情緒到情感,從毅力到意志,從意義到價值,多層面全身心介入教師這項職業中,從而獲得激情與感召力的源泉,最終促進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開發。使教學工作實現由技術向藝術的轉變,由方法向思想的轉變,教者不僅把自己當成活生生的人,而且還要把學生當成活生生的人,從課堂上的師生互動到相互走進內心世界,心心相印,息息相關,生機勃勃,其樂融融,這才是真正的充滿智慧、富有生命力的課堂。這種方式形成的理念是:以人為本,以人的發展為本。這種理念提倡的教師形象是:德藝雙馨,有血有肉有思想有靈魂有情懷的引路人。原北大校長梅貽琦曾教誨他的學生,在浮躁喧囂的現實面前,要永葆一顆赤子之心,一味地適應只能導致精神的愚昧和心靈的麻木。教師的這顆赤子之心就是對教育事業的熱忱,對教育理想的追求,對生命課堂的執著。華師大葉瀾教授也有這樣一段精彩的語錄:當學生精神不振時,你能否使他們振奮?當學生過度興奮時,你能否使他們歸於平靜?當學生茫無頭緒時,你能否給予啟迪?當學生沒有信心時,你能否喚起他的力量?你能否從學生的眼睛裡讀出願望?你能否聽出學生回答中的創造?你能否覺察出學生細微的進步和變化?你能否讓學生自己明白錯誤?你能否用不同的語言方式讓學生感受關注?你能否讓學生覺得你的脈搏與他們一起歡跳?你能否讓學生的爭論擦出思維的火花?你能否使學生在課堂上學會合作,感受和諧的歡愉、發現的驚喜?…這就是智慧課堂的展現,這是精神生命的活現。就目前來說,我們不缺少養家糊口的生存型教師,也不缺少用力教書的奉獻型教師,用腦教書的效率型教師也在不斷涌現,但用心教書抵達藝術境界的發展型教師卻不甚其多。那麼,教師怎樣達到這種藝術境界呢?首先,教師要多讀書,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一個人的精神成長史,讀書可以提取信息,激發思維,汲取思想,涵養心靈,溫潤生命,可以避免有知識無文化之憂,可以提高教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其次,教師要多實踐 ,做在日常,做在現場,做在情境,做在思考之中,做中自有無限煙波,教學做合一,動腦與動手結合,教育與生活結合;第三,教師要多總結 ,成功一定有方法,失敗一定有原因,及時總結,隨時記錄,並上升到理性認識,我們就能提升品位,有效成長;最後,教師要多反思,人在做某件事之前的未雨綢繆誠然重要,但在做事之後的反向思考絕不能少,有一位教育家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經驗+反思=成長,可見,反思是至關重要的,在反思中質疑,在反思中批判,在反思中自由思想,從而實現思想自由,用生命點燃生命。

⑨ 教師職業道德的理想境界是什麼

對學生好到不惜一切,像《極道鮮師》中的山口久美子

熱點內容
師生結對 發布:2025-05-06 14:47:53 瀏覽:385
地理編碼系統 發布:2025-05-06 14:30:09 瀏覽:133
豆漿機怎麼用 發布:2025-05-06 13:23:09 瀏覽:413
河北省地理信息局 發布:2025-05-06 13:08:37 瀏覽:257
應力歷史 發布:2025-05-06 12:57:06 瀏覽:477
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博客 發布:2025-05-06 12:56:58 瀏覽:344
美國歷史地理 發布:2025-05-06 12:47:54 瀏覽:656
康欣生物 發布:2025-05-06 12:23:04 瀏覽:240
灑水車多少錢 發布:2025-05-06 12:10:08 瀏覽:53
生物型公司 發布:2025-05-06 11:53:47 瀏覽: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