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發聲
教師上課用嗓時間長,容易疲勞,而工作的環境又有粉塵的接觸,聲帶類疾病的發病率居高不下。教師根據自身情況,有選擇地配戴「麥克」上課,就不必一直高聲講授,有利於從根本上保護教師的嗓子。老師認為這是減負的有效手段,但一些家長表示,老師講課時裝備上現代設備後似乎少了些激情。教師該如何正確用嗓子教書育人呢?
目錄
教師用麥克,家長有意見
常見嗓子疾病
利用發音技巧
如何保護
教師用麥克,家長有意見
老師聲音很小,坐在後面幾排的學生根本聽不見老師的講課內容。一些聽不清課的同學要麼竊竊私語,要麼看課外書籍,老師經常會停下來維持課堂秩序,也影響了其他學生的聽課效果。一些教師根據自身情況,有選擇地配戴「麥克」上課,就不必一直高聲講授,有利於從根本上保護教師的嗓子。
老師上課時佩戴「麥克」,一些家長表示擔心。一位學生家長介紹,教師上課不僅僅是靠聲音傳播知識,教師的個人魅力、激情也是一節好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人文素養和文化底蘊,對學生的引導力、號召力是不可低估、不可忽視的。
常見嗓子疾病
教師職業病——多發咽炎
教師的發病原因很可能與其職業因素有關--教師長期超負荷講課及發音方法不科學,使喉部和咽部黏膜在強氣流的長期沖擊下,導致黏膜充血腫脹,易發生慢性咽喉炎。 失眠、焦慮、周身不舒服等多種亞健康症狀,在中醫看來是功能紊亂、陰陽失衡。陳瑞芳表示,慢性咽喉炎不是急性炎症,相比起來中醫中葯特別有效,這些常見的問題可以通過滋陰解決。
專家建議老師們:掌握用聲技巧,注意發聲方法;出現嗓子疼、聲音嘶啞時要及時就診;女教師月經期不要過度用嗓;不抽煙喝酒,少吃辛辣食物,養成上課飲水的習慣。此外,煙酒過度也會刺激咽喉,而如果您本來就有慢性鼻炎、鼻竇炎等經常鼻塞的疾病,那麼張口呼吸粉塵也能引起慢性咽炎。
常見的嗓音疾病包括:(1)器官性疾病:聲帶充血、聲帶息肉、神經性麻痹;(2)功能性疾病:聲門閉合不良、聲帶閉合過力、發音無力症、心源性發音障礙、聲帶小結、功能性或病症性失音。
通常所見引起聲音嘶啞的嗓音病有以下幾種:喉部先天性畸形,急性喉炎,慢性喉炎,聲帶小結和聲帶息肉,喉部良性腫瘤,喉癌,喉神經麻痹和癔病性失語。
利用發音技巧
1、練習呼吸,強化動力。
呼吸是說唱的動能,是練聲最基礎的環節。日常的呼吸比較平靜,比較淺,用不著使用全部的肺活量,但說唱時的呼吸運動就不同了,吸氣動作很快,呼氣動作很慢。如果遇上較長的一句話,還得保持住氣息講話。語調的高、低、強、弱、頓挫、抑揚變化,也全靠吸氣、呼氣肌肉群的堅強和靈活的運動才能完成。
練聲:發音的技巧可以通過訓練提升
老師們可以通過兩種方式訓練呼吸:
首先,可以利用休息時間進行一定的呼吸訓練,首先是吸氣: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氣,將氣吸到肺的底部,注意不可抬肩,吸入氣息時使下肋骨附近擴張起來,腹部方面,橫膈膜逐漸擴張,使腹部向前及左右兩側膨脹,小腹則要用力收縮,不擴張。背部要挺立,脊柱幾乎是不動的,但它的兩側卻是可以動的,而且也是必須向下和向左右擴張的,這時氣推向兩側與背後並貯在那裡,保持住然後再緩緩將氣吐出。然後是吐氣:說話用氣時,仍要保持吸氣狀態,這里還有一個保持呼吸的問題,要保持住氣息,就必須在說的過程中保持吸氣的狀態,控制住氣息徐徐吐出,要節省用氣,均勻地吐氣,這就是所謂氣息的對抗。在呼和吸的過程中,要避免呼吸僵硬的感覺,整個身體表情都應該是積極放鬆的,緊張的部位就是橫膈膜、兩肋,兩肋就像是一隻充足的氣球一樣,我們要讓聲音坐在上面,往下拉,不能讓氣球往上浮起來,也就是說要把氣息拉住,不能讓它提上來,這就是所謂的「氣息支點」的問題。其次,可以利用課前課後作一些呼吸練習。如:數葫蘆(葫蘆一、葫蘆二、葫蘆三、葫蘆……)(一口氣數多少個)、模仿「狗喘氣」、哼鳴練習等等。這些練習既不影響他人,又能鍛煉自己的呼吸,同時加強了說唱功能、疏通了筋絡、強化了動力,為嗓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
2、運用共鳴,說唱省力。運用共鳴就是讓有氣息支托的聲音進入共鳴腔產生共鳴,有共鳴的聲音既輕松省力又具有穿透力。我們也來了解一下人體的共鳴器官。人體的共鳴器官主要有胸腔、口腔和頭腔三大共鳴腔體。胸腔包括喉頭以下的氣管、支氣管和整個肺部;口腔包括喉、咽腔及口腔;頭腔包括鼻腔、上頜竇、額竇、蝶竇等。在說話時使用的音區和音量、音高的不同,使用這些共鳴腔的比例是有所不同的。一般來說,使用低音區,音量小、音高低時,胸腔共鳴發揮最大;使用中音區,音量中等時,口腔共鳴應用較多;而使用高音區,音量大時,主要是靠頭腔鳴發揮作用了。如果我們能正確、合理地運用好這些共鳴腔體,並相互協調配合好,那我們就能獲得圓潤、悅耳、豐滿、動聽的聲音。
共鳴練習最好是用哼唱,即常說的「哼鳴」。用「哼鳴」來練習時,感覺就好象閉口打哈欠狀態,雙唇微微閉住,口腔內越空越好,鼻、咽腔打開,把氣息的通道留得越寬越好,然後讓氣息順利經過這些通道,沿著口腔的咽壁、鼻腔壁進入頭腔的蝶竇處,蝶竇處的感覺就是我們前額的眉心處。感覺到聲音向前向上,體會到眉心在震動,從而發出較明亮集中的「哼鳴」聲音,這樣的聲音由低音往高音進行練習,就會感受到三大共鳴腔體的動行,低音區會明顯感受到較少用的胸腔共鳴、中音區能感受到使用較多的口腔共鳴、高音區的頭腔共鳴須訓練才能做到,眉心處的「哼鳴」就是我們要找的頭腔共鳴。我們上課一般運用混聲共鳴,要做好混聲共鳴的途徑很多:可請教聲樂老師;模仿話劇演員道白;模仿歌唱家唱歌。在生活中,老師們可以用學習嬰兒啼哭的方法來練習共鳴。嬰兒啼哭一個小時,嗓子不啞就是一個最好的提示。講課運用共鳴,說話省力,保護嗓子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3、吐字咬字,美化聲音。字正腔才圓,要使聲音優美,就得了解咬字吐字。咬字吐字器官(即語言器官)包括唇、舌、牙齒和上齶等。這些器官活動時的位置和不同的著力部位,形成了輔音和母音(即語言)。發聲時比平時說話要更加敏捷而誇張,敏捷是為了使咬字准確清晰,誇張是為了使美化的母音或韻母通暢地引長發揮。所以語言器官是我們在吐字咬字時的物質基礎,也是我們學習吐字咬字時出聲、引長和歸韻的重要器官。可以在專業聲樂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訓練,以形成條件反射去斷定自己的聲音是否正確,是否符合發聲器官運動的基本規律。還有一點要指出的是,器官只是發聲的基礎,而這些器官的協調活動,則需要在人體神經系統的調節與支配下完成的。
意志、情感、願望及感覺等等,很大一部分與心理的因素有關,有時心理的制約因素阻礙了聲音的發揮,所以在進行美化聲音的同時也要進行心理訓練,應該充分注意到心理的重要性,講課時,則需將注意力集中在表述的內容與情感上,以情帶聲,聲情並茂。這樣,您說得輕松,學生聽得清晰而愉快。
4、堅持練聲,為嗓儲能。花錢大家都希望用利息,嗓子如何實現利滾利呢?那就是練聲——持之以恆的練聲。它就像石油和煤的形成,是1——2億年前太陽能的儲存。練聲就是儲存嗓子的利息。定期請聲樂老師指導練聲非常必要,它既可以糾正發聲毛病,又能學會科學用嗓,延長自己的職業壽命。很多演員、歌唱家、播音員都是通過練聲,使自己的嗓子恢復正常,並煥發青春的活力。
現代發聲技巧主要是以調整性格、控制情緒為基礎,以自然、真實為方法,以具有純凈、穿透力、自如、質地好的聲音為目的。還有一句話叫: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特點,一個地域有一個地域的風格,而發聲也應該因人而異,不同的嗓音特點講究不同方法,一定要有個明確的判斷。
如何保護
(1)增強身體的抵抗力。鍛煉身體,注意營養,保持咽喉的健康。
(2)口腔不清潔,容易引起咽喉的炎症,所以應養成飯後漱口和睡前刷牙的習慣。
(3)預防感冒。因為不少咽喉疾病與感冒有關,所以應注意增減衣服,防止著涼;在感冒流行的時期,外出應戴口罩,盡量少去公共場所。
(4)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煙酒,以免刺激咽喉。
(5)說話時要有節制,不要大聲喊叫或講話過多,否則會加重喉部肌肉尤其是聲帶的疲勞
㈡ 如何用丹田發聲我是一名教師,需要不斷說
我很負責地告訴你,不要刻意去找所謂的什麼丹田唱歌的感覺,很多人都有這個誤區,以為找到丹田唱歌的方法自己唱歌就一定科學了,其實這是本末倒置。唱歌這個東西是個很奇怪的東西,當你唱高音的時候,在你發聲是正確的情況下,你自身的感覺是這個聲音既沒有位置也不響亮,但是這種聲音在別人耳中聽起來才是最正確的聲音,實際上這個聲音是有位置的,只不過在這個時候你的喉嚨沒有加外力所以給你自身感覺是空空的。傳統聲樂都說唱歌得用丹田唱歌,但是誰能准確的把它表達出來?那隻不過是一些人一種感覺罷了,並不適用於每一個人。而支點是確實存在的,當上高音的時候感覺橫膈膜是緊的,後腰在用力向前頂的,當然,這要建立在正確的發聲方法的基礎上。所以,不用刻意去找什麼感覺,你要做的就是盡量完善自己的發聲方法,自然地去唱,當個各個發聲器官都擺正了,發聲對了的時候,你自己就會覺得你唱高了,支點也有了,自己唱的也輕松別人聽著也好聽,這是千真萬確的,就好像水到渠成,如果機能和方法都沒有就算你找到丹田用力的感覺又怎樣?而且我保證你找到的那種丹田用力的感覺肯定是錯的,我以前就有個類似的經歷。在你完善你發聲方法的過程中,始終在潛意識中有個印象,就是去體會聲帶「關閉」的這種感覺,牢記這一點,仔細去體會,因為我感覺這種感覺真就是只可意會,工夫下到了,方法就有了,多多練習才是王道,沒有捷徑。
㈢ 教師講課如何發聲
最簡單就是去買個小蜜蜂,就是那種掛在身上的擴音器,保准你用的爽
㈣ 教師的上課時發聲怎麼樣讓嗓子不累
我們這里的教師都是買一個能隨身掛著的一個小話筒一樣的東西,說話不用扯著嗓子叫了,像正常說話全班都可以聽見。。。。。。
㈤ 教師職業,應該怎樣用腹部發聲呢,講了沒幾分鍾就喉嚨痛了
沒有樓上說的那麼嚇人的,你今年多大了,男生還是女生,以前說話一直都是這種狀態嗎?先給你個建議,建議你說話的時候不要緊張,讓噪子保持放鬆的狀態,噪子過度緊張就容易說話痛。說話聲音小可能是肺活量不太夠。你可以多做些運動,平時多進行深呼吸(要標準的)努力往肚子里吸氣,讓胸腔都鼓起來,鍛煉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