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了解學生的途徑
A. 了解學生的途徑和方法有很多,比較適合一線教師的途徑和方法主要有幾種
首先仔細看學生的檔案材料。尤其看原來班主任的評語。這個可以發現這個學生的特點,尤其是優點和缺點。還有從中了解該學生有什麼特長。第二家訪,聽聽家長是怎麼看待自己的孩子的,還有了解學生家長的特點,家庭教育情況,從家長的言行中你可以發現孩子所受的影響。第三從同學中了解,因為平時他們在一起學習,可能還一起生活。有什麼情況都可以及時發現。
B. 班主任了解四年級學生有哪些方法
您好,各位班主任老師一樣,都在按照學校的工作要求,盡心盡力地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而已,所以無經驗可談。我覺得四(2)班的各項工作得以順利完成是與學校各級部門的正確領導和各科任課老師的關心支持與積極配合分不開的,在這里我衷心地對你們說聲「謝謝」。 首先來介紹班級:四(2)班目前有24名同學。其中女生14人,男生10人,。大部分學生集體榮譽感強,積極向上,樂於助人,形成了一個生命力旺盛的團體,少數學生自控能力差,學習有惰性、主動性不夠高。
下面我就自己平時所做的工作談幾點體會:
一、細處著手,工作更上一層樓
(一)量化管理制度細
我班有24位學生,雖然人不多但是這個年齡的孩子也比較難管理。因此我在對每一個學生進行了較為詳細的了解之後,根據班級目標和學生實際,花費了一定的時間,制定了盡可能詳盡而又具有可操作性的班級量化管理細則。對於學生的文明禮儀、課間活動、列隊出操、課前准備、課堂發言、課堂紀律、作業完成、班級衛生、愛護公物、放學路隊等10個方面作了明確規定和具體的說明。正因如此,學生就明白了日常生活中應該怎麼做,不能怎麼做。
1/6頁
同時,我注意維護班級管理條例的嚴肅性。也許每一個班級都有自己的量化管理細則,但學生對班級管理細則的重視程度卻大相徑庭。我認為,這主要看能不能讓學生覺得「量化分」有用。只有有用,學生才會重視,才會去遵守。在我們班,我是這樣規定的:以上10個方面每項10分,每人100分。一個月累計扣分達5分者,不管凈得分為多少,取消期末評優資格,如「優秀學生」、「優秀少先隊員」」優秀班幹部」;如果達到10分,將作為家訪的重點對象(我經過調查目前80%以上的學生是不願意老師因此而家訪的)。量化成績的高低同時作為學生綜合評價及評先樹優的直接依據。另外,學生每扣一分,該學生將要為班級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正因如此,我班的學生都比較在意自己的量化分數,不願意用自己的違紀使自己扣分(因為我們班所有的評選全是民主投票進行的,非常公平民主)。對各項制度的檢查、落實情況班級日記中都有記載,表現好的與表現差的每天都進行記載,並與每周一班會課時間全班交流。
(二)分工到位落實細
仔細認真、嚴謹務實是學生應該具有的良好品質。在這點上我特別注意用我的細心影響、感化每一個學生,班主任、任課老師與學生都應融入到班級各項制度的落實中去。
1、衛生方面,衛生的總要求是「快、凈、齊」。「快」是指十五分鍾內必須完成;「凈」 是干凈的「凈」;「齊」意思是整齊。為了讓衛生達標,我把班級衛生工作分成了一個「特區」和三大片區:一個「特區」,我把「地面衛生和課桌整齊」的保持當作特區。因為教室地面,不管你打掃
2/6頁
得多干凈,只要下課後,你到班上轉一圈,在地面上或本班走道上,總能夠撿到一些小紙片、小紙屑等等,每節課都能見到。上課前課桌排整齊後,下課你再看一看,保證不是原來的整齊樣子,怎樣才能保持地面干凈以及課桌的整齊呢?針對小學生這個群體,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每節課後以及放學時,每位同學先進行自檢,檢查自己座位旁邊的地面是否干凈,是否有紙屑以及課桌是否與標准桌對齊,然後各自及時處理不良現象;另外每天安排專人檢查處理教室和走道地面的衛生情況並整理課桌。因為地面的干凈保持與課桌的整齊保持是一個頑疾,是一個特別難管理,但又特別重要的一個區域,因此戲稱「特區」。三大片區的第一片區為打掃片區,分為教室、教室前後兩塊,由兩隊人分別負責,每隊分成單雙周兩小組交替值日,打掃完畢,由當天組長請值日班委檢查合格並記錄後方可結束工作;第二片區為擦洗片區,由黑板、班班通設備、門窗、圖書桌、衛生角等,各有一人負責,各人完成自己的工作後必須請衛生委員檢查後方可結束工作;第三片區為排列區,桌凳的排列、衛生工具的排列、圖書的排列、以及作業本的擺放、廁所的衛生等等,工作方法同前。以上這些工作,每周我自己也會有一兩次的抽查,主要是讓他們時時提高警惕。我經常對我班學生說,本班沒有大掃除,但也可以說天天都有大掃除,講究衛生就是擁有健康。
2、紀律方面,總要求是安全,做到「快、靜、齊」,這里的「靜」是指安靜、靜心。說到紀律,它的范圍很廣,涉及到的內容較多,小學生也不可能樣樣按要求做到100分。就班級管理方面,我想主要抓
3/6頁
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要求不要太多,但要注意實用:第一是課前准備要靜心,上課預備鈴聲響時,學生應迅速進入教室在音樂委員的帶領下唱好課前一支歌,等待老師來上課,只有靜下心來才能集中注意力認真上好課。每節課下了以後,首先要准備好下節課的學慣用品才能做其他事情,並將學慣用品統一放置在各自桌子的左上角,文具盒與課本擺放成直角。關於這一點,開學兩周內我和值日班委必須共同進行檢查和監督。第二是課間活動要安全:提倡開展有益的娛樂活動,但不能在教室里;不做危險的游戲;下課禁止追逐打鬧、大聲喧嘩,不劇烈
C. 班主任應該怎樣了解學生
數年後,龍媒思鄉心切,欲返故土。但仙凡殊途,公主不能同往。龍媒帶著兒子福海、女兒龍宮,以及恩姐骨殖,含淚辭別公主,返回中華。
D. 班主任如何了解學生了解學生4法
三、
自我介紹法
這是客觀了解學生的又一重要手段。由學生自我評價,介個人的志版向愛好和優缺點權,是學生自我表達的一個機會。通過學生的談吐能夠聽到他由衷的感想、呼聲,能夠了解學生多方面的情況,如深層次的思想境界、好惡觀點等內在素質。對於自我介紹中表現出來的優點、長處,可以通過教育引導使其揚長避短;對於其中的缺點、不足,可以幫其正確認識、予以克服。
四、考驗實踐法
班級骨幹分子,往往是通過學生自己組織的活動展露才華,脫穎而出的。為了了解學生,我們可以給他們創造一些表現自己的機會,如在組織音、體、美、勞活動時,讓其單獨或牽頭去完成某項任務;徵求學生合理化建議和意見,從而把握學生的智慧、能力、意識,達到正確認識學生和充分發揮其特長的目的。
總之,班主任要善於了解學生,了解學生,分析學生,有針對性地教育學生,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E. 教師如何了解學生
老師只有充分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每一個學生,才能在教育教學和生活中因材施教,更好地去引導和幫助他們。那麼做為一名小學教師應如何去了解學生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條途徑: 一、通過觀察去了解學生。不管是在課堂上還是課外的學習生活中,老師都要留心觀察學生,注意他們的情緒變化,「有諸內,必行於外」。小學生對外界事物反映比較敏感,喜怒哀樂都掛在臉上,表現在行動上。當老師發現時,應與之進行談話交流,進行全面的了解,隨之進行引導和幫助。還有,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才能很好的引導和發展他們的興趣。 二、通過周記去了解學生。我們習慣中只有班主任才讓學生寫周記,其實,每一位科任老師都可以去讓學生寫周記。要讓學生不覺的有寫作壓力,也不要把它當做一篇作文來寫,而是很自然地把自己想說的用筆寫下來,包括自己心裡不開心的事,看到的等。記得有一次,我有一名學生平時學習認真積極、課堂活躍、肯發言,但有幾天她低著頭,趴在桌子上,下課後我和她談話,她低著頭,默不作聲。後來通過周記我才知道,是父母在鬧別扭,影響了她。讓學生寫周記可以成為師生間感情交流的紐帶——為學生架起一座心靈之橋,有利於老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喜怒哀樂及他們校內外的生活情況。 三、通過課下交流去了解學生。課下交流是增進師生情感,了解學生的重要途徑。有時你會發現課堂上不愛說話的學生,課下很活躍、健談。因為課下的環境氛圍很輕松,使老師和學生都褪去了師與生的角色意識,師生的心靈更容易貼近,更容易溝通。他們會告訴你,你的課哪裡沒聽懂,喜歡那一種教學方法等。所以老師要「蹲下來看孩子」,常常走到學生中間去,走到學生心靈中去,這樣有利於老師更准確的了解自己的學生,建立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例如,最近我發現班上部分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看起來很疲憊,通過課下交流了解,我才知道,原來大部分學生家裡,因為父母在外打工或在田裡干農活,學生放學回家後要幫家裡幹家務,洗衣物等,晚上還要做作業,影響了休息。所以我們要以學生的眼光看問題、看世界,這樣才能真正尊重孩子,了解孩子。 四、通過家訪去了解。家訪是溝通家庭和學校,家長和老師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記得我有一個學生,有幾天老是遲到,我曾幾次和他交流、談話問其原因,也沒有結果。後來我通過家訪才知道,父母在外打工,家裡只有奶奶和他,家裡還喂養著一頭牛、兩頭豬,這幾天他的奶奶病了,早上要照顧奶奶……,所以他才遲到了。需要注意的是,家訪時一定要講究方法。 五、通過班委會去了解學生。老師要經常召開班幹部會,與班幹部進行交流,了解學生情況。做為班幹部的學生,和同學相處的時間要比班主任長,他們是同齡人,對學生們的紀律、衛生、學習上課、生活等方面的了解比較全面一些。和班幹部談話時,要營造和諧輕松的談話氛圍,不要讓班幹部談話時感到有壓力,這樣我們才能夠把他們了解的真實情況說出來,通過與班委會成員的交流,老師了解的情況就更真實全面了。 六、通過與科任老師的交流去了解學生。大部分的小學生都有自己喜歡的一門課程,有的喜歡語文數學,有的喜歡美術音樂,有時喜歡那個老師,就會喜歡那個老師上的課。學生與個任課老師會經常接觸,通過與各任課教師的交流,聽取學生在他們課堂上的表現,和他們對學生的看法是否和自己的一樣,這樣更有利於了解學生。 總之,了解學生的方法和途徑很多,總的來說就是直接了解和間接了解。老師要把握時機,注意方法,盡可能全面細致的去了解自己的每一個學生,這樣才能更好的搞好我們的教育教學,更好的「因材施教」,更好地引導塑造我們的學生,才能使每一個花朵——學生都能健康、快樂的學習成長,成為祖國未來的棟梁。
F. 班主任如何了解學生
就應該對學生要張弛有度的進行管理,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來引導學生,現在的孩版子都討厭說教,權卻喜歡你跟他說一些和他們生活相貼近的事情,時刻掌握學生的心態,對於學生喜歡的進行最大限度的支持,如果孩子們的想法過於偏激 ,作為一名班主任,你應該用她們的思維方式進行引導,多帶孩子們做些活動,增強他們的凝聚力,讓他們彼此之間活絡起來,注意是他們感興趣的活動哦,我覺得既然你擔任班主任就該努力和孩子們打好關系,能揉入他們的生活,同時又能樹立你作為老師的威信,這個尺度就需要你來掌握了,孩子們雖有時會叛逆,但也還是會喜歡那些真心對他們好的老師,所以,既為人師,就該盡自己的一份力,讓他們健康成長!!!祝您成為受人愛戴的好老師。管理學生也要分層次的,首先,要確定一個好的班長和班委成員。這里不是指學習好,而是要聰明,大膽,敢說敢為,加上你的指導和幫助,可以基本保證班級大體平穩。其二,永遠不要讓學生知道你下一步要干什麼。不要去做讓學生都滿意的班主任,有這一想法就錯了,而是要做自己心裡無愧的。其三,對問題學生沒必要要求太嚴格,要給他們一個緩沖的時間,商定一個底線。讓他們去堅持。不要太靜靜計較。適當寬容。
G. 班主任了解學生的基本方法是什麼
要把自己當作是他們的朋友,多多相處,和他們打成一片,而且要多多採用同學專對你的建議
不要粗暴屬的 也不要去逼他們 這樣會讓他們更討厭你的
你應該用委婉的方式教育他們
這樣的話比你現在的狀況會好些、、、、、
怎麼樣 可以把 ^-^﹋﹋﹋﹋﹋﹋﹋﹋﹋﹏﹏﹏﹏﹋﹋﹋﹋﹋﹋﹋
H. 淺談教師應如何去了解學生
數學班 高文娟 了解學生是我們教師最重要的策略之一,俗話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同樣在我們教學上,你只有理解學生、了解學生,方能教好學生。那麼,我們應該從那幾個方面來了解學生呢?這就是下面我要講的幾點。 一、通過觀察去了解學生。不管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外活動中,老師都要留心觀察學生,注意他們的情緒變化,有諸內,必行於外。小學生對外界事物反映比較敏感,喜怒哀樂都掛在臉上,表現在行動上。當老師發現時,應與之進行談話交流,進行全面的了解,隨之進行引導和幫助。 二、通過周記去了解學生。每周讓學生寫周記,可以寫一段話,也可以寫一句話,把自己的心事或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說出來,也可以寫同學之間的關系和家裡的事情。這樣,我們就可以全面了解學生。記得有一次,我有一名學生平時學習認真積極、課堂活躍、肯發言,但有幾天她低著頭,趴在桌子上,下課後也一個人留在教室不和同學玩,我和她談話,她低著頭,默不作聲。後來通過周記我才知道,是和同學鬧意見。我把他和同學找來作思想工作,直到他們拉著手走出我的辦公室。 三、通過課下交流去了解學生。課下交流是增進師生情感,了解學生的重要途徑。這時你會發現課堂上不愛說話的學生,課下變得很活躍、健談。因為課下的環境氛圍很輕松,使老師和學生都褪去了師與生的角色意識,師生的心靈更容易貼近,更容易溝通。他們不僅會告訴你,你的課哪裡沒聽懂,喜歡那一種教學方法。還回告訴你他家裡的情況,同學之間的情況,可以說無所不聊.所以老師要蹲下來看孩子,常常走到學生中間去,走到學生心靈中去,這樣有利於老師更准確的了解自己的學生,建立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例如,有一次我發現班上的一部分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看起來很疲憊,通過課下交流了解,我才知道,原來農忙這部分學生回到家裡就去幫家裡割稻或幫家裡煮飯做菜等等,晚上還要做作業,影響了休息。我們要以學生的眼光看問題、看世界,這樣才能真正尊重學生,了解學生。 四、通過家訪去了解學生。家訪是溝通家庭和學校,家長和老師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家訪可以親自去,也可以通過一個電話。記得我有一個學生,有幾天老是遲到,甚至曠課。我曾幾次和他交流、談話問其原因,也沒有結果。後來我通過家訪才知道,父母離婚,媽媽走了,爸爸整天洶酒,所以他才遲到了。需要注意的是,家訪時一定要講究方法。 五、通過班委會去了解學生。老師要經常召開班幹部會,與班幹部進行交流,了解學生情況。做為班幹部的學生,和同學相處的時間要比班主任長,他們是同齡人,對學生們的紀律、衛生、學習上課、生活等方面的了解比較全面一些。和班幹部談話是班主任的重要手段之一,要好好利用這一資源,但要注意營造和諧輕松的談話氛圍,不要讓班幹部談話時感到有壓力,這樣我們才能夠把他們了解的真實情況說出來,便於全面了解學生。 六、通過與科任老師的交流去了解學生。大部分的小學生都有自己喜歡的一門課程,有的喜歡語文數學,有的喜歡美術音樂,有時喜歡那個老師,就會喜歡那個老師上的課。學生與科任課老師會經常接觸,通過與各任課教師的交流,聽取學生在他們課堂上的表現,和他們對學生的看法等等,這樣更有利於了解學生。 總之,了解學生的方法和途徑很多,總的來說就是直接了解和間接了解。老師要把握時機,注意方法,盡可能全面細致的去了解自己的每一個學生,這樣才能更好的做好我們的教育教學,更好的因材施教,更好地引導塑造我們的學生,才能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健康、快樂的學習成長,成為祖國未來的棟梁。
I. 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學生的途徑有哪些
和家長還有同學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