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发布时间: 2020-11-19 05:39:27

❶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8={6+7= 13 7+4={8+3=(11 )
{(4 )+(9 )=( 13) {(2 )+( 9)=(11 )
{( 3)+( 10)=(13 ) {( 1)+(10 )=( 11)

❷ 一年级数学下册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

课题: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培养学生的数感;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估测能力。
2、经历100以内的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形成过程,体验比较的思想方法。
3、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难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实践操作法等。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学会估算
1、估一估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海绵宝宝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到商店去参观。
课件出示海绵宝宝图片。
师:这么多美丽的海绵宝宝儿,看的老师都很想去买些海绵宝宝回家养。你们想跟老师一起去吗?
出示的图片海绵宝宝。
师:来到商店,售货员小姐就先给我们介绍了红海绵宝宝,她想让我们猜一猜这里有几个?猜的越接近的就能得到星星奖励。
(若学生凭感觉胡乱猜,则引导学生先数出10个海绵宝宝,让学生了解到10个海绵宝宝有这么多,再观察其余的,做第二次估计。)

小结:所以今后我们在估计物体的多少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物,然后再估一估,就比较接近正确答案了。 问:大家还有别的方法来帮我们进行估计吗?

2、猜一猜
出示蓝色海绵宝宝和黄色海绵宝宝的图片。
师:现在售货员小姐又给我们介绍蓝色海绵宝宝和黄色海绵宝宝。她让我们猜一猜这两种,哪种是15个,哪种是10个?猜对奖励星星。

(二)探索新知,层层深入
1、比较大小
师:能用你们学过的知识来比较58、15、10这三个数的大小吗?请你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来排一排。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8>15>10
2、教学“多一些”、“多得多”
(1)多一些
师:除了用大于号、小于号比较数字外,还可以用语言来描述。
问:15个与10条比较,怎么说? 板书:15条比10个多 问:15个比10个多多少?
师:在数学中,我们用“多一些”来表示多一点点。
问:15表示蓝海绵宝宝,10条表示黄海绵宝宝,还可以怎么说?
(2)多得多
问:58个与10个比较,怎么说? 板书:58个比10个多 问:58个比10个多多少?
师:我们习惯用“多得多”表示多很多。
(3)比较“多一些”、“多得多”
问:“多一些”和“多得多”都表示多,他们多的程度一样吗?

3、教学“少一些”、“少得多”
问:谁能反过来讲一讲,该怎么说?请同桌互相说一说。

(三)巩固新知,学以致用
1、我能说。
出示43页“做一做”桃、苹果和梨图,让学生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说。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青蛙是人类的朋友,它们专门捕食害虫。(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第4题)你们知道右边的那只青蛙可能吃了多少只害虫吗?
师:你们认为哪一个答案比较合适?
师:你们为什么选择30,而不选择10和8呢?

(四)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师:今天小朋友都能用一句话来表示出两个数量间的大小关系。想一想,在我们身边你能用语言描述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小结:今天小朋友又学到了新本领,在今后比多少时,我们不仅可以用“>”“<”或“=”这些符号来表示,还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

六、教学反思

❸ 谁有新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2.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教学重点:借助已有的逆思考经验,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谈话:春天到了,花儿都开得,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了几朵漂亮的花,我准备拿走3朵送给我们班的小朋友,你们看看还剩几朵了?(2朵)提问:那么你知道老师原来有多少朵花吗?(5朵)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回答:1.我数出来的(师引导:你怎么数的,生:先数拿走的3朵,再数剩下的2朵,两个合起来就是5朵)2.我算出来的(师引导:你怎么算得,生:把拿走的3朵和剩下的2朵加起来就是5朵)师边小结边演示:要求原来有多少朵花,就要把拿走的和剩下的两部分合起来。(师将拿走得的和剩下的放回到一起)这几个小朋友回答的真棒,这朵就送给你了。二教学过程1课件出示情境(老师领走了7个哨子,还剩下5个哨子,请你猜一猜,原来有多少个哨子?)2.怎样求出原来有多少个哨子?请大家动动脑筋想一想该怎么算?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讨论后明确:盒子里原来的哨子是总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领走的7个,另一部分是还剩的5个。求原来有多少个哨子,要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师板书:7+5=123.追问:7512分别表示什么?7+5=12表示什么?(引导学生再说一说列式的思考过程。)4.老师说明:从现在起,列式计算后还要口答问题。例题这样口答,口答:盒子里原有12个哨子。学生自己口答一遍,再集体口答—遍.

❹ 小学一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全套教案(下册) ,内容很多,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
第一单元 位置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上、下”“前、后”“左、右”和“位置”。
二、教学目标:
1、 基础知识:
(1) 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
(2) 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 基本技能:
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3、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教育学生遵守公共秩序。
三、教学重点、难点:
能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四、课时安排:5课时

课题:认识上下1
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上的内容、第2页做一做第1题。
二、教学目标:
1、 基础知识: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
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
2、 基本技能: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了解它们的相对性。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难点是二者相比的相对性。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教科书第1页主题图。投影图、智慧星、学具袋、
2、 学生: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案修改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二、揭示课题

三、讲授新知识: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拍手游戏,我说要求请同学们做动作。
师生合作:以身体为参照物,
请指一指那是上
请指一指那是下,
请指一指那是前,
请指一指那是后,
教师在说要求的时候,学生可以按要求做动作。
教师评价:你们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了老师的提问,你们真棒!你们还想知道更多的知识吗?

师:下面我们继续学习有关“上、下、前、后”的知识。
1、 教学上、下的认识
师:寒假小朋友们都到哪里去玩?你们都做什么交通工具去玩的?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出示投影)这是我国著名的南京长江大桥,蓝天下,雄伟的大桥横跨于长江,一般轮船正穿桥而过,桥上的铁道上奔驰着一列高速列车,铁道上方的公路上正行驶这一辆辆形态各异的汽车。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你能提出有关上、下知识的问题吗?分组合作,讨论、讨论、 学生活动

学生和老师一起做动作

生:齐答 想


生:火车、轮船、汽车、飞机、、、、、

生:通过教师的介绍让学生感到祖国的雄伟的气魄。

游戏可以改为击掌,这样学生的兴趣会更高。

师:火车的上面有什么,火车的下面有什么?
你能用上或下说一句话吗?

热点内容
教师三年个人发展规划 发布:2025-05-15 08:59:20 浏览:116
校长师德师风情况总结 发布:2025-05-15 07:26:18 浏览:72
科高教育 发布:2025-05-15 04:51:38 浏览:764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试卷 发布:2025-05-15 03:39:22 浏览:833
叶开语文 发布:2025-05-15 03:38:08 浏览:879
北京假体隆鼻多少钱 发布:2025-05-15 02:49:41 浏览:117
年度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发布:2025-05-15 02:16:35 浏览:334
是在下输了是什么梗 发布:2025-05-15 01:59:54 浏览:289
教育课 发布:2025-05-15 00:39:16 浏览:887
笔画视频教学 发布:2025-05-15 00:06:14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