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宋元四大数学家

宋元四大数学家

发布时间: 2020-11-21 03:18:26

Ⅰ 中国古代的数学家中“宋元四杰”是谁

宋元四杰 宋元四杰,就是宋元时期最杰出的四位数学家枣秦九韶、李冶、杨辉、朱世杰。 1.秦九韶 秦九韶(1202??261)字道古,鲁郡(今山东曲阜)人,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才子。他的数学成就,体现在他的《数学九章》中。其中最突出的有两项:一项是“正负开方术”,上文已经介绍了;另一项是“大衍求一术”,以下略作介绍。 《孙子算经》(唐代所定“算学十经”之一)中有这样一道题:有一个数,被3除余2,被5除余3,被7除余2,求这个数。 在数学上,这属于同余式题目,在没有找出科学的解法前,要顺利而简捷地解出这样的题目,是很不容易的。 《孙子算经》自己给出的解式是: 70×2+21×3+15×2-105×2=23 但为什么能这么解,70、21、15、105这些数字是怎么出来的,再复杂一些的同余式又怎样解,则都没有交代。 秦九韶的“大衍求一术”,就是解这一类同余式题目的一个方法,它的目标就是如何求出70、21、15、105这些关键数字。 这4个数字中,105是3、5、7的最小公倍数,比较容易求得。其他3个数字又是怎样求得的呢?以“大衍求一术”分析,70是5、7的倍数而被3除则余1,21是3和7的倍数而被5除则余1,15是3、5的倍数而被7除则余1。也就是说,用这一规律能很快求得这些关键数字,题目也就很快解出了。 “大衍求一术”为求解同余式题目找到了一条科学的途径,从而诞生出了“中国剩余定理”。在西方,这一定理是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于1801年出版的《算术探究》中提出的,比秦九韶晚了五百多年。所以,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1852年将它命名为“中国剩余定理”,是还了历史的真实! 2.李冶 李冶(1192?279)原名李治,字仁卿,号敬斋,真定栾城(今河北栾城)人。李冶原好文学,与著名文学家元好问是密友,人称“小元李”。蒙古攻破钧州后,李冶微服出逃,从此始攻数学,长期隐居,屡次推却元朝的征召。 李冶一生著述甚丰,数学著作有《测圆海镜》(1248年成)与《益古演段》(1259年成)。李冶自己最看重的著作,就是《测圆海镜》。 李冶在数学上的最大贡献,就是总结、发展并完善了“天元术”。 什么是天元术呢? 天元术就是现代的列方程,即根据题意列出一个包含未知数的数学题式。天元相当于现代的X。古代还没有引进X这个字母,就用“元”字表示(但只写在数字边上),或者用一个“太”字表示常数项(也只写在数字边上)。 x3+336x2+4184x+2488320=0 列方程式,在现代是很普通、很浅显的数学问题,但在古代并不容易。李冶发明的用“元”表示含未知数项的方法,具有了半符号代数学的性质。在西方,半符号代数是16世纪后才出现的,比李冶要晚三百多年。 3.杨辉 杨辉(出生年月不详),字谦光,钱塘(今杭州)人。 杨辉的数学著作甚多,有《详解九章算法》(12卷,1261年成)、《日用算法》(2卷,1262年成)、《乘除通变本末》(3卷,1274年成)、《田亩比类乘除捷法》(2卷,1275年成)、《续古摘奇算法》(2卷,1275年成)。 杨辉在数学上的造诣极深,涉猎极广,许多优秀的前人成果,都由于杨辉的记载而得以保存下来(如上文所讲的贾宪三角与增乘开方法)。他在北宋沈括“隙积术”的基础上,又发展出“垛积术”,在高阶等差级数的计算上达到了新的高度。而他最为世人注目的,则是对“纵横图”的收集与研究。 “纵横图”,又称幻方、方阵等。纵横图的特点,就是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各数之和都相等,用现代数学的公式来表示,就是Nn= n(n2+1)[n表示每行上的数字个数]。有n个数,也就称为n阶的纵横图。 我国汉代的《大戴礼记·明堂篇》中,就有著名的九宫数,将它排列起来,也就是一个三阶纵横图(如图),这是世界上最早见于记载的纵横图。 ┏━━┳━━┳━━┓ ┃ 4 ┃ 9 ┃ 2 ┃ ┣━━╋━━╋━━┫ ┃ 3 ┃ 5 ┃ 7 ┃ ┣━━╋━━╋━━┫ ┃ 8 ┃ 1 ┃ 6 ┃ ┗━━┻━━┻━━┛ 杨辉在《续古摘奇算法》中,收集了从3阶到10阶的方形纵横图共有13幅,另外还有“洛书数”、“四四阴图”、“聚数图”、“连环图”等等,使纵横图的形态更加丰富多彩。明代的一些数学家更发展出“瓜瓞图”、“立方图”、“浑三角图”、“六道浑天图”等等,将这类图推到了新的高峰。 纵横图几乎没有什么实用的意义,只有些趣味性,在古代还具有某种宗教的意味,但它对于数学家们的头脑锻炼颇有益处。因此,直至当今还有不少的科学家在进行纵横图的研究。 4.朱世杰 朱世杰(出生年月不详),字汉卿,号松庭,燕山一带人。 朱世杰在数学上的造诣很深,声望很高,可以说在宋元四杰中是成就最高、声望最高的一位。连国外的学者也认为,朱世杰的数学著作《四元玉鉴》是“中世纪最杰出的数学著作之一”。 朱世杰在1299年撰成《算学启蒙》,这是一部普及性的数学教科书。1303年撰成《四元玉鉴》,则是当时最高水平的数学专著。就在这部著作中,朱世杰向世人贡献了他最主要的数学成就枣“四元术”。 在“四元术”中,用“天”、“地”、“人”、“物”这4个字分别表示4个未知数,以“太”字表示常数项。但实际使用中,则是将“天”、“地”、“人”、“物”这四项按下、左、右、上的位置排出,将常数项排在中间,用“太”字表示。这样,实际上只要注明常数项就可以了。幂次由它们与“太”字的距离来决定,离开愈远的,幂次愈高。相邻两元幂次之积则记入各行列的交叉处。 一个方程列一个筹式,有几元,就列几个筹式。这是古代时期的多元高次方程分离系数表示法。在实际的演算中,十分便捷。 “四元术”的消元法,与现代数学基本相同,逐级消元,最终变为一个一元高次方程来求解。 朱世杰创造的“四元术”,西方要到18世纪才达到这样的水平,比朱世杰落后近五百年。

Ⅱ 中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有谁

1、刘徽(约225年—约295年),汉族,山东滨州邹平市 人,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刘徽思想敏捷,方法灵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张直观。

2、赵爽,又名婴,字君卿,中国数学家。东汉末至三国时代吴国人。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数学家与天文学家。生平不详,约182---250年。

据载,他研究过张衡的天文学著作《灵宪》和刘洪的《乾象历》,也提到过“算术”。他的主要贡献是约在222年深入研究了《周髀》,该书是我国最古老的天文学著作,唐初改名为《周髀算经》该书写了序言,并作了详细注释。

3、祖冲之(429年—500年),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

4、祖暅(456年—536年),一作祖暅之,字景烁,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中国南北朝时期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之子。同父亲祖冲之一起圆满解决了球面积的计算问题,得到正确的体积公式,并据此提出了著名的“祖暅原理”。

5、张丘建,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我国著名的大数学家。他从小聪明好学,酷爱算术。一生从事数学研究,造诣很深。“百鸡问题”是中古时期,关于不定方程正整数解的典型问题,邱建对此有精湛和独到的见解。

著有《张邱建算经》3卷。后世学者北周甄鸾、唐李淳风相继为该书作了注释。刘孝孙为算经撰了细草。算经的体例为问答式,条理精密,文词古雅,是中国古代数学史上的杰作,也是世界数学资料库中的一份遗产。

Ⅲ 下面哪些数学家的著作被称为"宋元算书"流传至今

秦九韶、李冶、杨辉、朱世杰等四位杰出数学 家。他们的著作被称为“宋元算书” ,一直流传至今

Ⅳ 中国宋元数学发展史论文3000字以上

古代数学史:
①古希腊曾有人写过《几何学史》,未能流传下来。
②5世纪普罗克洛斯对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第一卷的注文中还保留有一部分资料。
③中世纪阿拉伯国家的一些传记作品和数学著作中,讲述到一些数学家的生平以及其他有关数学史的材料。
④12世纪时,古希腊和中世纪阿拉伯数学书籍传入西欧。这些著作的翻译既是数学研究,也是对古典数学著作的整理和保存。
近代西欧各国的数学史:
是从18世纪,由J.蒙蒂克拉、C.博絮埃、A.C.克斯特纳同时开始,而以蒙蒂克拉1758年出版的《数学史》(1799~1802年又经J.de拉朗德增补)为代表。从19世纪末叶起,研究数学史的人逐渐增多,断代史和分科史的研究也逐渐展开,1945年以后,更有了新的发展。19世纪末叶以后的数学史研究可以分为下述几个方面。
①通史研究 代表作可以举出M.B.康托尔的《数学史讲义》(4卷,1880~1908)以及C.B.博耶(1894、1919D.E.史密斯(2卷,1923~1925)、洛里亚(3卷,1929~1933)等人的著作。法国的布尔巴基学派写了一部数学史收入《数学原理》。以尤什凯维奇为代表的苏联学者和以弥永昌吉、伊东俊太郎为代表的日本学者也都有多卷本数学通史出版。1972年美国M.克莱因所著《古今数学思想》一书,是70年代以来的一部佳作。
②古希腊数学史 许多古希腊数学家的著作被译成现代文字,在这方面作出了成绩的有J.L.海贝格、胡尔奇、T.L.希思等人。洛里亚和希思还写出了古希腊数学通史。20世纪30年代起,著名的代数学家范·德·瓦尔登在古希腊数学史方面也作出成绩。60年代以来匈牙利的A.萨博的工作则更为突出,他从哲学史出发论述了欧几里得公理体系的起源。
③古埃及和巴比伦数学史 把巴比伦楔形文字泥板算书和古埃及纸草算书译成现代文字是艰难的工作。查斯和阿奇博尔德等人都译过纸草算书,而诺伊格鲍尔锲而不舍数十年对楔形文字泥板算书的研究则更为有名。他所著的《楔形文字数学史料研究》(1935、1937)、《楔形文字数学书》(与萨克斯合著,1945)都是这方面的权威性著作。他所著《古代精密科学》(1951)一书,汇集了半个世纪以来关于古埃及和巴比伦数学史研究成果。范·德·瓦尔登的《科学的觉醒》(1954)一书,则又加进古希腊数学史,成为古代世界数学史的权威性著作之一。
④断代史和分科史研究 德国数学家(C.)F.克莱因著的《19世纪数学发展史讲义》(1926~1927)一书,是断代体近现代数学史研究的开始,它成书于20世纪,但其中所反映的对数学的看法却大都是19世纪的。直到1978年法国数学家J.迪厄多内所写的《1700~1900数学史概论》出版之前,断代体数学史专著并不多,但却有(C.H.)H.外尔写的《半个世纪的数学》之类的著名论文。对数学各分支的历史,从数论、概率论,直到流形概念、希尔伯特23个数学问题的历史等,有多种专著出现,而且不乏名家手笔。许多著名数学家参预数学史的研究,可能是基于(J.-)H.庞加莱的如下信念,即:“如果我们想要预见数学的将来,适当的途径是研究这门科学的历史和现状”,或是如H.外尔所说的:“如果不知道远溯古希腊各代前辈所建立的和发展的概念方法和结果,我们就不可能理解近50年来数学的目标,也不可能理解它的成就。”
⑤历代数学家的传记以及他们的全集与《选集》的整理和出版 这是数学史研究的大量工作之一。此外还有多种《数学经典论著选读》出现,辑录了历代数学家成名之作的珍贵片断。
⑥专业性学术杂志 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M.B.康托尔(1877~1913,30卷)和洛里亚(1898~1922,21卷)都曾主编过数学史杂志,最有名的是埃内斯特勒姆主编的《数学宝藏》(1884~1915,30卷)。现代则有国际科学史协会数学史分会主编的《国际数学史杂志》。
中国数学史:
中国以历史传统悠久而著称于世界,在历代正史的《律历志》“备数”条内常常论述到数学的作用和数学的历史。例如较早的《汉书·律历志》说数学是“推历、生律、 制器、 规圆、矩方、权重、衡平、准绳、嘉量,探赜索稳,钩深致远,莫不用焉”。《隋书·律历志》记述了圆周率计算的历史,记载了祖冲之的光辉成就。历代正史《列传》中,有时也给出了数学家的传记。正史的《经籍志》则记载有数学书目。
在中国古算书的序、跋中,经常出现数学史的内容。
如刘徽注《九章算术》序 (263)中曾谈到《九章算术》形成的历史;王孝通“上缉古算经表”中曾对刘徽、祖冲之等人的数学工作进行评论;祖颐为《四元玉鉴》所写的序文中讲述了由天元术发展成四元术的历史。宋刊本《数术记遗》之后附录有“算学源流”,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用印刷术保存下来的数学史资料。程大位《算法统宗》(1592)书末附有“算经源流”,记录了宋明间的数学书目。
以上所述属于零散的片断资料,对中国古代数学史进行较为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则是在乾嘉学派的影响下,在清代中晚期进行的。主要有:①对古算书的整理和研究,《算经十书》(汉唐间算书)和宋元算书的校订、注释和出版,参预此项工作的有戴震(1724~1777)、李潢(?~1811)、阮元(1764~1849)、沈钦裴(1829年校算《四元玉鉴》)、罗士琳(1789~1853)等人 ②编辑出版了《畴人传》(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的传记),它“肇自黄帝,迄于昭(清)代,凡为此学者,人为之传”,它是由阮元、李锐等编辑的(1795~1799)。其后,罗士琳作“补遗”(1840),诸可宝作《畴人传三编》(1886),黄钟骏又作《畴人传四编》(1898)。《畴人传》,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物传记体裁的数学史。收入人物多,资料丰富,评论允当,它完全可以和蒙蒂克拉的数学史相媲美。
利用现代数学概念,对中国数学史进行研究和整理,从而使中国数学史研究建立在现代科学方法之上的学科奠基人,是李俨和钱宝琮。他们都是从五四运动前后起,开始搜集古算书,进行考订、整理和开展研究工作的 经过半个多世纪,李俨的论文自编为《中算史论丛》(1~5集,1954~1955),钱宝琮则有《钱宝琮科学史论文集》(1984)行世。从20世纪30年代起,两人都有通史性中国数学史专著出版,李俨有《中国算学史》(1937)、《中国数学大纲》(1958);钱宝琮有《中国算学史》(上,1932)并主编了《中国数学史》(1964)。钱宝琮校点的《算经十书》(1963)和上述各种专著一道,都是权威性著作。
从19世纪末,即有人(伟烈亚力、赫师慎等)用外文发表中国数学史方面的文章。20世纪初日本人三上义夫的《数学在中国和日本的发展》以及50年代李约瑟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三卷)中对中国数学史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有一些中国的古典算书已经有日、英、法、俄、德等文字的译本。在英、美、日、俄、法、比利时等国都有人直接利用中国古典文献进行中国数学史的研究以及和其他国家和地区数学史的比较研究。

Ⅳ 中国古代除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以外,还有哪些科学发明

中国古代发明家

姓名 领域 年代 发明作品 简介
石申 天文学 战国时期 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 石申--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西汉后,人们尊称“天文”一书为“石氏星经”。书中标有 121 颗恒星的位置,书中还记有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及交食等情况。石申编制了最早的星表。并称之“少阳”已认识到能自身发光。

刘焯 天文学 隋代 《皇极历》 刘焯--隋代天文学家。创制了《皇极历》,他首先考虑到了日、月视运动的不均匀性,创立了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计算日月视运动的速度。同时他把差岁改为 75 年差一度。

一行 天文学 唐代 《大衍历》 一行--唐代天文学家。他编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大衍历》,它包括十篇历议,是古代非常先进的历法。早在公元前 13 世纪,中国人以太阳和月亮运动为依据,创立了一种阴阳历法。

杨忠辅 文学家 南宋时期 《统天历》 杨忠辅--中国南宋时期天文学家。他创制了《统天历》,他确定回归年长度为 365.2425 日。并发现回归年长度有消长现象。

洛下闳 天文学 汉代 赤道式仪器 洛下闳--中国汉代天文学家。改创了赤道式仪器,定下了赤道式浑仪的基本结构。

苏颂 天文学 宋代 天象仪 苏颂--中国宋代天文学家。和韩公廉合作制成了天象仪及水运仪象台,是中国古代第一架天象仪。有 8 人高,每层有门,一到时间门开,木人出来报时。(后面有漏壶和机械系统)。

莘七娘 10 世纪 孔明灯,走马灯 莘七娘——在10世纪时发明了松脂灯(孔明灯)作为打仗时的信号灯,这是中国人最早利用热气球。同时发明了走马灯,这是航空燃气涡轮的始祖。

裴秀 224~271 创立了绘制平面地图的理论“制图六体” 裴秀——在中国最早创立了绘制平面地图的理论“制图六体”。并绘制了《禹贡地域图》。

马钧 机械设计 三国时代 龙骨水车(又叫翻车) 马钧——魏国人,杰出机械设计和创造家。三国时代创制了龙骨水车(又叫翻车),他能连续提水,灌溉用的水机具——桔槔。结构非常巧妙,有天下之名巧之称

李春 桥梁设计 605~617 赵州桥 李春—— 605~617 年,首创了在主拱图上设小腹拱的敞肩式拱桥。有名的赵州桥就是他设计的。

丁缓 发明家 汉代 被中香炉、常满灯、旋转风扇 丁缓——汉代,在 180 年生于长安。发明的物品有被中香炉、常满灯、旋转风扇,有长安巧工之称。

沈括 科学家 宋朝 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 沈括—— 1031~1095 年,宋朝科学家,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

蔡伦 62~121 纸 蔡伦—— 62~121 年,蔡伦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成功。 105 年将此发明报皇帝。于 114 年被皇帝封为龙亭侯。当时人称纸为蔡侯纸。 12 世纪,造纸术间接传到欧洲。 13 世纪,蒙古人用蔡侯纸在波斯发行第一批纸币。 14 世纪,朝鲜、越南、日本也开始使用纸币。纸牌然后经由阿拉伯国家再传到欧洲。

毕升 1041~1048 活字印刷术 毕升—— 1041~1048 年,中国北宋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杜诗 91~不祥 水力鼓风机 杜诗—— 91 年,河南人。首创了水力鼓风设备水排。即利用水力推动风扇鼓风。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鼓风机,比欧洲早了 1100 年。

浦元 三国时期 淬火技术 浦元—— 300 年,三国时期。首创淬火技术,使钢刀坚而有弹性。

孙子 三国时期 孙子算经 孙子—— 300 年,乘余定理的起源一题为“物不知数”,写了“孙子算经”一书系统论述了筹算记数制。

秦九韶 数学 1202~1247 创立解一次同余式的“大 衍求一术”和求高次方程数值解的正负开方术 秦九韶—— 1202~1247 年,中国数学家。写有《数书九章》,创立解一次同余式的“大 衍求一术”和求高次方程数值解的正负开方术。

李治 数学 测园海镜 李治——中国数学家,著有“测园海镜”是中国第一本系统改述“天元术”的巨书。

沈括 宋朝 沈括发现用细线系在磁针的中央(指南针),并将其悬挂起来。经过观察、发现,写进了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以后人们把用磁铁制作的针成为指南针,还有指南桌。 13世纪到东方玩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见到了指南针,并把它传到了欧洲。

墨子 公元前 400 年 提出光是直线传播的论点 墨子——公元前 400 年,墨子一书论述了杠杆平衡,提出光是直线传播的论点。

参考资料:http://211.95.73.80:8080/fmczy-more-zhongwai3.htm

[美国][纪录片][探索频道:中国古代发明][英语][中文字幕]

记录片介绍:
人类历史上许多最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来源于中国,这些卓越的贡献对现代世界有著
深远的影响——从雨伞到地震仪。
《中国古代发明》介绍了一些现在已被人忽略的发明和发现,如风筝、天花疫
苗等。整部专辑全面回顾了各种各样的中国古代发明及其对西方社会的影响,并一
一历数了中国人在战争、钟表制作、物理学、绘制地图、冶金术、马具、航空、航
海和印刷等领域的卓越贡献。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入船舵、指南针之类的航海技术,英国人不可能缔造出大英
帝国,哥伦布也不会发现美洲大陆;如果没有从中国引入马蹬,欧洲骑士就无法骑
在马背上创造出骑士时代;如果没有中国的风筝和陀螺,莱特兄弟是否能完成历史
性的飞行;如果没有中国古代的农业发明,今天的世界将会呈现完全不同的面貌。
西方社会正是在中国创新的基础上才超越了东方文明。
如果没有纸张和印刷,今天的人类仍将生活在愚昧无知的中世纪;如果没有火
药,世界可能会少一些痛苦,但另一方面,中世纪欧洲的铠甲骑士或许仍享有至高
无上的权力,而西方社会或许仍处于封建奴役之下;如果没有中国古代的天文资料,
现代天文学家将更难了解宇宙的奥秘。——现代社会是东西方文明交汇融合的产物。

收看地址,一共3个部分:
http://www.56.com/u72/v_MTkyNDE5NjU.html
http://www.56.com/u85/v_MTkyNDEwOTg.html
http://www.56.com/u56/v_MTkyNDA0NTM.html

热点内容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设计 发布:2025-07-16 14:17:38 浏览:739
班主任管理随笔 发布:2025-07-16 14:17:34 浏览:130
初学者英语 发布:2025-07-16 14:12:27 浏览:544
语文考试检讨书500字 发布:2025-07-16 13:47:59 浏览:321
2012语文中考试卷 发布:2025-07-16 12:56:14 浏览:603
2017年全国1卷语文试题 发布:2025-07-16 12:46:47 浏览:89
选修数学22 发布:2025-07-16 12:08:08 浏览:886
坚持不懈的英语 发布:2025-07-16 12:06:25 浏览:758
历史战争新闻 发布:2025-07-16 11:03:11 浏览:152
行知教育招聘 发布:2025-07-16 10:36:29 浏览: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