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发布时间: 2020-11-21 15:20:03

Ⅰ 幼儿园大班数学 两个两个一数 教案 着急着急,谢谢

教育目标 :

1、学习1—20按群计数,两个两个数;

2、建立数群概念。

教具组成 教师演示板一套,幼儿人手一套学具。

活动过程 一、 活动导入:

教师和幼儿玩数单双数的游戏,从1到10,再到20。

二、 活动组织:

1、请小朋友在插板上的第一行插上两个红棋子,再插两个黄棋子,两个蓝棋子,两个绿棋子, 2个黑棋子,一共10个棋子。

2、教师提问:

一共插了几种颜色的棋子?每种颜色共有几个棋子?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棋子?

先让幼儿按个数数,再按颜色数——2、4、6、8、10。

3、请幼儿照第一行的样子插同样的棋子,同时说出12个棋子,14个棋子,16个棋子,18个棋子,20个棋子。

4、请幼儿说说怎么数速度快?为什么

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两个两个数的练习,让幼儿借助颜色的区别进一步感知双数递进的规律。

5、游戏“听声音拿棋子。”

教师拍一下手,请小朋友拿掉2个棋子,同时让幼儿练习两个两个数,直至把棋子全部拿掉。

三、 结束

收回插板。

四、 活动延伸

户外体育活动的报数游戏,数字表的点数游戏。

Ⅱ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0以内的加法(二)

目标:
复习100以内数的形成活动重难点 能进行以内的加法。
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加法板、红蓝定规尺、题卡 。
前经验能进行10以内的加法。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问答游戏---10的合成
三、蒙氏数学工作内容—20以内的加法
1、介绍活动名称与使用教具,并将教具端放于桌上。
2、将红蓝定规尺依次取出,按9—1的顺序依次排列在加法板的左侧;以同样方法将红色定规尺排列在右侧。
3、出示题卡:4+7=(背面写有答案11),把题卡放在加法板上方。
4、将蓝色定规尺4排在第一行,左侧与方格对齐(占用1~4的方格);再取红色定规尺7,排在蓝色定规尺的后面(占用5~11的方格)。此时红色定规尺的右端对着数字11。
5、教师把着数字11说:“4加上7等于11。”并数一下加法板上的刻度,看是否正确,再将题目卡翻过来,确认自己的计算结果。
6、对照后,请幼儿将结果“11”写在题卡上,再将定规尺放回原来的位置。
7、教师出示另一张题卡,请幼儿自己独立计算。
8、幼儿自己继续进行练习,直至不愿继续为止,收好教具与工作毯。
四、幼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活动备注:
活动延伸:
请幼儿相互配合进行出题做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用游戏开始,调动了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这节课的活动气氛也很好,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 反思:这节课在幼儿进行分组操作时,我没能全面的关注每一位幼儿的操作,下次教学时在这上面我会多关注反应较慢,及时给予他们指导。
小网络: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

Ⅲ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活动名称:新年的形状

活动前言:新年就快要到来了,幼儿园的小孩子们都在想着如何迎接新年的到来呢?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新年的形状吧,看看小朋友们是用什么样的办法还迎接新的一年吧,你喜欢以下的小活动吗?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区的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交往能力。
2、感受与同伴一起辞旧迎新的喜悦,感受过年的欢乐。
3、了解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和由来,加深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
活动准备:
1、红色正方形纸长方形纸若干。
2、剪刀、水笔、蜡笔。
3、录音机、磁带。
4、课件一个。
5、自制的“龙、狮”两条、红包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看放鞭炮的课件,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提问:漂亮的礼花和鞭炮声使你们想到了什么?(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进行讲述)
幼儿A:我想到了新郎新娘结婚我们去喝喜酒。
幼儿B:我家饭店开业也放了鞭炮。
幼儿C:国庆节的时候也要放鞭炮的。
幼儿D:放鞭炮了,要过新年了。
(评析:幼儿已有的一定的生活经验,当看到五彩缤纷的礼花鞭炮时,滔滔不绝地讲起自己的亲身经历,老师也给了幼儿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2、教师小结:对呀,在各种喜庆的场合我们都要放鞭炮。特别是过新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
(二)、了解过年的习俗和由来。
1、教师提问:过新年时除了要放鞭炮外,我们还会干什么呢?(引导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讲到一种习俗就打开课件欣赏。)
幼儿A :过新年时一家人要在一起吃年夜饭。
幼儿B:爸爸妈妈还会给我穿新衣服呢。
幼儿C:我的爷爷给我送了100元压岁钱。

Ⅳ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它们一样多吗

目标: 能不受容器的大小、形状、位置的变化影响,初步感受液体的守恒。 准备: 1.教具:量杯一只。高脚粗细不同的的杯子两只,玩具小熊,鸭子各一只,水(有颜色,便于观察) 2.学具:人手一套杯子,豆子若干。 过程: 1.通过操作,感知"一样多"的概念。 (1)出示玩具小熊、小鸭。客人来了,我们请他们喝饮料吧。 (2)将水倒入量杯中,请幼儿观察水的位置,并让幼儿记住刻度。 (3)将水倒入幼儿面前矮而大的杯子。 (4)用量杯量相同的有色水倒入小鸭面前的小杯中。 (5)小熊有点不高兴了,他说小鸭的饮料比他的多,你们认为是这样的吗? (6)鼓励幼儿想办法证明大小杯中的水是一样多的。 (7)引导幼儿将大杯中的水倒回量杯中验证,观察水是一样多的。 你怎么知道水和刚才的一样多?(水面到达相同的刻度)再将小杯中的水倒入量杯中,问:杯子倒空了没有?水和刚才的一样多吗? 将小杯和大杯进行比较,请幼儿观察:水是一样多吗? 为什么? 2.请幼儿操作活动。 请幼儿将量杯中的豆子倒入不同的杯子中,并观察其变化验证豆子是否变多或变少。 3.小结:水和豆子没有增多或减少,不论倒进什么样的杯中,都和刚才的一样多。

Ⅳ 幼儿园大班数学比较多少教案

幼儿园比较多少的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巩固幼儿运用重叠对应比较的方法,比较两组实物的多少。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较熟练地运用完整的语言描述物体的比较结果。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大胆表达,体验数学活动的有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场地布置成家的场景。

2、动物头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一次性餐盘比幼儿人数少1、纸杯比幼儿人数多1,水果与幼儿一样多。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师有共同带上小动物头饰)今天小熊请客,它邀请我们小动物们到它家去做客,你们高兴吗?

2、幼儿随同“动物园”的乐曲边表演边入场。

二、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引导孩子学习用重叠、对应比较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一样多。

1、(配班老师扮小熊)说:欢迎你们,请入座吧!哎!小兔宝宝你怎么不坐呀?(引导幼儿说出:小动物比椅子多1,椅子比小动物少1)

2、(请小动物喝茶)小动物们幸苦了,一定很渴吧,我给你们倒茶,(另一老师带领小动物)说:不用麻烦您,我们自己来吧!(小动物拿到茶杯倒说水)。小熊说:是不是哪小动物没有水呀?怎么还有一只茶杯呢?(引导幼儿说出:茶杯比小动物多1,小朋友比茶杯少1)

3、(小熊端出水果)说:请吃水果!(让幼儿说出:水果和小朋友一样多)。

4、游戏——小动物找山洞。

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吧。

① 复习巩固游戏玩法。

② 幼儿合作游戏。(引导幼儿说出:小动物比山洞多(少),山洞比小动物少(多)。

三、天黑了小动物告别小熊回家去。

Ⅵ 幼儿园大班数学《填填看》教案

教材分析:
在日常活动中常听到小班幼儿会随口说出1、2、3、4、5……,但让幼儿实际来数一数某个东西的时候,却是口里数的和实际东西数量不相符。3—4岁的幼儿已经进行点数、计数活动,形成了最初的数概念。我班幼儿现处于小班下学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和训练,已经能够按顺序口头数数,能够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根据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顺序:按顺序口头数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特设计此次数学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的点数1——7的数,并能大声的说出自己的操作过程。
2.体验数学活动点数匹配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能手口一致的点数1——7的数。
活动准备:
1.课件《数数有多少》
2.操作材料:排序板、每个幼儿8朵花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手指变变变》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手指变变变》
一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呀。 两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小白兔呀。 三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金孔雀呀。四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大花猫呀。五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大老虎呀。我是一只肚子非常非常饿的打老虎,想找一只小动物吃……。
2.引导幼儿点数。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春天给我们大家带来了许多的礼物,一起去看看吧。
(展示课件)
(1)出示幻灯片大公鸡,有几只大公鸡。
(2)谁又来了,出示幻灯片两只小鸡。教师带幼儿一起点数,并说出总数。
(3)这次是谁来了,来了几只蝴蝶,请幼儿说出总数,并提醒幼儿把话说完整。
(4)春天还有美丽的花朵,来数一数,这有几朵花?
(5)还有一件好吃的礼物呢?请幼儿点数。
3.认识排序板。
(出示排序板)
提问:(1)排序板上有什么?
(2)应该从小红旗开始点数。请小朋友们手拿着小红旗进行点数。
4.幼儿练习点数。
每位幼儿先点数5以内的花朵,点数正确的幼儿老师奖励一朵花,然后再进行点数,根据不同层次的幼儿,点数数量逐渐增加。幼儿点数
5.花儿朵朵
请幼儿把花贴到自己身上,同时会说1朵花、2朵花、3朵花……。贴好后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教会幼儿操作的方法。只有这样,在老师和孩子共同努力下,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在这节活动中,先通过孩子感兴趣的“礼物”,让孩子反复练习并掌握点数的方法,锻炼手眼协调,并且点数正确的幼儿老师奖励小花,这样既有验证的作用,又起到了进一步加大难度的目的,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根据幼儿发展水平的不同,设定不同的目标,充分考虑孩子的个体差异性。
二、
今天,孩子们在园上了一堂数学活动,名字叫《数数有多少》。小班的孩子对5以内的数字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手口一致地点数与说总数的能力还有所欠缺,所以设计了这堂活动。《数数有多少》的目标是:1.能收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的数。 2.对点数活动产生兴趣。目标中是要点数10以内,小班幼儿对于情景化的游戏,特别喜爱。

本次活动幼儿自己操作得不是太理想,在活动刚开始,教师请幼儿看数字拍手,小朋友们大都能拍对,只有少数几个人在其他幼儿拍完后还继续拍手,没有数量的概念。当老师请小朋友们在红、蓝、黄船中寻找一样多的船时,小朋友们都能找对,可让孩子们自己找图片中一样多的物体涂色时,有的幼儿就找不对了,我觉得原因有两个:

1.有的幼儿数概念不强,不会手口一致地点数物体数量,所以他会数错,导致操作错误。

2.有的幼儿不会在同一格子中找一样多的物体,常常跨格子寻找,也会导致结果错误。

结合以上两点经验,我觉得以后再次上数学课时,第一要加强幼儿数概念的训练,多给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机会,或在数学角投放相应的材料让幼儿练习;第二,在幼儿操作之前,教师一定要把操作要求讲清楚,必要时还可以让幼儿复述一遍,让幼儿知道要做什么,应怎样去做,这样幼儿操作的正确率才会高。

Ⅶ 求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越多越好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蜻蜓捉害虫》 幼儿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黑白棋大赛》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5的加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9的组成》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纸盒》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斗智旅行棋》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学习8的组成》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时钟》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快乐数学》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买礼物》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7的加法》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复习单数和双数》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7的组成》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2位数的下补加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玩具超市》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门牌号码》(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热点内容
小学班主任师德师风自查材料 发布:2025-09-17 06:44:53 浏览:451
从化教育局 发布:2025-09-17 06:16:02 浏览:247
历史课评课 发布:2025-09-17 05:02:47 浏览:682
教师招聘结构化面试试题及答案 发布:2025-09-17 01:33:44 浏览:182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卷 发布:2025-09-17 01:12:32 浏览:660
师德师风考核实施方案 发布:2025-09-16 22:50:26 浏览:234
对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9-16 22:05:57 浏览:986
一年级上册语文拼音练习 发布:2025-09-16 21:14:15 浏览:472
英语碟 发布:2025-09-16 19:47:24 浏览:412
什么开放 发布:2025-09-16 17:40:01 浏览: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