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试卷
『壹』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四年级的试卷图
『贰』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最容易考什么作文
一、指导积累 在日常生活中,要指导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积累分两部分内容:1、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然而,很多有用的材料却从学生眼前溜走,造成写作文时无米下锅。这种素材的积累,主要是依靠写日记的形式。 2、积累优美的语言。小学语文课本是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典范,要鼓励学生多背,这样学生从课文中收集大量的语言文字的信息,在脑中储存下来,长期积累就会为写作奠定基础。仅从课本获得信息远远不够,还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获取信息。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文字表达水平。这种语言文字的积累,主要通过背诵、做读书笔记的形式。教师对学生的积累不能放手不管,那样学生会很快失去兴趣。要通过定期比赛、优秀作品展评、读书心得交流等评价激励手段,促使学生对积累保持长期的高度的热情,久而久之,学生从日常写作中体会到积累的好处,渐渐地,这种激励下的热情,就会转化为自觉行为。 二、指导观察 在每次作文之前,教师就题目要求,认真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如要求学生写"一处美丽的景物",多学生选择了写校园,他们 最熟悉的是校园,可是学生在写的时候,只是叙述了校园里有什么,如"一进校园,是两棵柳树,中心道两旁有花坛,有三幢大楼,围着操场是一排杨树,……"根本没有描写性的语言。我是这样指导学生写作的,把学生带出教室,指导学生观察校园的美丽景色。1、指导学生观察门两侧的两棵柳树,柳枝有什么特点,可以用什么词描写?柳叶呢?你想到什么了?(这里观察与想象同时进行)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柳枝又细又长,很柔软;柳叶是嫩绿色,也是又细又长,联想到了"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还想到了柔软的枝条像少女的长发……(我告诉学生这是静态描写)那有风吹来,又会是怎样?有学生脱口而出"飘飘摇摇""像少女们在跳舞""像飘起来的长发""像春吹动的雨丝"……(我告诉学生这就是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才会生动。)2、指导学生观察杨树的特点。虽然我不再逐一指导学生观察哪一部分,但学生还是很快发现了杨树的一些特点:树上长出了"毛毛虫",并且铺了一地;树干又高又直,没有弯曲;刚刚长出来的几片叶子是卵形的,并且叶片发亮;居然还有同学发现树干上有奇形怪状的"眼睛"。我们又一起观察了草坪、花坛、雕塑、小亭子……孩子的眼睛是最亮的,只是平常没有留心。这样,通过实地指导学生观察,回教室后,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和听到的写下来,学生不再感到无话可写,一篇篇作文很快写出来了,不再是以前的三言两语,语言形象生动,想象丰富。 三、激发想象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新的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出让学生写想象作文,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从中反映学生的想象世界,以提高学生创新素质。因而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无拘无束地想象、使学生神思飞动、文潮奔涌、浮想联翩。 四、评价激励 作文评价是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教师应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要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在评价中提高鉴赏能力。当然,教师要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评价时指导学生以发现优点为主,如评出自己最满意的句子、段落,对于缺点可以与优秀例文、下水文相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自评之后,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评价鉴赏,互相鼓励赞美,使学生在自评互评中体会到写作的成功和乐趣,也感悟到作文应该怎么写。
『叁』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和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
一
、看拼音,写词语。(5分)
jìng
pèi
jù
jīng
huì
shén
chéng
fá
jīng
zhàn
mǐn
ruì
(
)
(
)
(
)
(
)
(
)
kǎi
xuán
zhèn
hàn
hé
xié
biàn
lùn
jiě
shì
(
)
(
)
(
)
(
)
(
)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5+2)
一丝不(
)
(
)心悦目
胆大(
)为
(
)名其妙
气急(
)坏
笑(
)颜开
(
)不可及
鱼(
)而出
疲惫不(
)
响(
)云霄
我还能够用画线的两个词语写一句话。
三、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的括号里。(5)
感激
感动
感情
聪明
高明
精明
1、普罗米修斯的不屈行为()了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2、人类非常(
)普罗米修斯冒险拿取火种的行为。
3、读了《扁鹊治病》一文后,我知道扁鹊不仅是一个绝顶(
)的人,而且他的医术也很(
)。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不是……而是……
只有……才……
4、普罗米修斯拿取火种(
)为了自己,(
)为了地球上的人类。
5、(
)中国孩子生活在和平环境中,(
)世界并不太平。
四、把下面的词语、句子补充完整。(12)
1、把歇后语补充完整。(2)
早开的红梅—
(
)
(
)—后来居上
2、写上对应的成语。(2)
知己知彼___________
运筹帷幄___________
3、把名言补充完整
。(2分)
a、精诚所加,
。
b、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补充谚语。(2)
a蚂蚁搬家蛇过道,_____________
b天上鱼鳞斑,_____________
5、填写诗句。(3分)
a、采菊东篱下,
。
b人闲桂花落,
。
c、我能从“
,
”想象出小孩在树阴下学习种瓜的场面。
五、给下面加“____”字选择正确解释,把字母填在括号里。(4分)
“拜”:A一种见面表示敬意的礼节
B用于往来,表示麻烦人办事
C表示与人结为某种关系
D见面行礼表示祝贺
1、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
)
2、每逢春节,我都去爷爷家拜年。(
)
3、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公。
(
)
4、请你帮忙照看我孩子,拜托了。(
)
六、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2分)
1、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带来了祝福和快乐。
2、秋天的宁波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七、我会判断。(对打
“√”错打“ⅹ”,5分)
1.《纪昌学射》和《扁鹊治病》是两则引人深思的寓言故事。
(
)
2.“罗丹的嘴里叽里咕噜的,好象在跟谁说悄悄话似的”是个比喻句。(
)
3.《渔夫的故事》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
4.“手不释卷”说的是吴国大将鲁肃挤时间读书的故事。
(
)
5.
荷兰,是树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
)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
一、按照课文内容填空。(8)
1、他有时
,把金鱼的每个部位
地画下来,像姑娘
;有时又
,很快地画出金鱼的
,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2、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
,
,
,
,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显出
。
3、虽然
,但是,我们却可以让
体现出
。
4、谁都有
,谁都可以创造一个
。
二、阅读《普罗米修斯》片断,完成练习。(11)
众神的lǐng
xiù(
)宙斯得知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取走火种的消息以后,气急败坏,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fēn
fù(
)火神立即执行。
火神很敬佩普罗米修斯,悄悄对他说:“只要你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我一定请求ráo
shù(
)你。”
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火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风吹雨淋的痛苦。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1、在拼音旁的括号里写上词语。(3)
2、宙斯知道了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取走火种十分愤怒,可以从(
)
这个词看出来;他十分愤怒后是这样做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从此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3)
3、“尽管如此”中的“如此”指的是(在文中划上“______”线)。(1)
4、普罗米修斯不归还火种的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
5、你最欣赏普罗米修斯的哪些精神?(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2)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着说:“书是精神食粮嘛,既然是食粮,怎么就不能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啊。”
爷爷看我(
)(
)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
)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入手嘛,那些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
能体会文章的情感,
可以牢记妙词佳句。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难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把文中的词语补充完整。(2)
2、
文中“煮书”中的引号作用是
。(1)
3、
爷爷说的“煮书”指的是
。(2)
4、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换种说法。
(2)
6、
爷爷告诉“我”应该怎样“煮书”?(2)
7、
结合短文内容,写出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的理解。(2)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一、口语交际(5)
今天是小军值日,但是小军忘了扫地就回寝室了,班长只好请小明先帮小军扫。假如你是班长,该怎样对小明说,让他同意。小明又会怎么说呢?请写一写。
班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题目:我忘不了他(她)(25)
这个人是谁?是什么原因让你忘不了他(她)?请你用一两件具体的事例突出这个人的优秀品质。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肆』 小学四年级语文试卷上册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读拼音,写词语,要求做到规范、端正、整治。(4分)
mǐn jié zī wèi xìng yùn hè cǎi
( ) ( ) ( ) ( )
2、按查字典要求填空。(3分)
我们常用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请你选用自己喜欢的查字法查下面的字:“鼎(dǐng)”用 法查字典应先查 ,再查 。
3、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5分)
( )所当然 风( )日丽 出乎意( ) ( )喜若狂 气( )雄伟 调( )离山 另写两个含动物名称的成语: ,
4、把下面的名言警句补充完成。(任选做4题)(4分)
(1)有志者 。(后汉书)
(2)莫以善小 ,莫以恶小 。(刘备)
(3)清风明月 , 近水遥山 。(江苏苏州沧浪亭)
(4) , 柳暗花明又一村。(选自陆游《游山西村》)
(5)横看成岭侧成峰, 。 (选自苏轼《题西林壁》)
(6) ,西出阳关无故人。(选自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巨人把花园的围墙拆除了。(改成“被”字句)
(2)我们在河边大树下发现了几只小船。(缩句)
(3)我们怀着愉快的和高兴的心情走进了青秀山公园。 (修改病句)
6、按课文原文填空。(4分)
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 。夏日的燥热仿佛 ,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 一样在上面跳跃,闪烁着 。 (选自肖复兴《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7、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问题。(4分)
2012年12月14日,从南宁市旅游局传来好消息: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武鸣伊岭岩风景区被批准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至此,我市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己达到12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12家,这标志着我市旅游景区功能进一步完善,旅游景区总体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1)从这则新闻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2)读了这则新闻,你有什么感受?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白鹅》片段,回答问题。(18分)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 kān kàn )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的步调相似( shì sì ),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 mú mō )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 jiǎo jué )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的时非但不让竟伸颈子来咬一口。
1、用“\”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4分)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4分)
厉声呵斥:
局促不安:
3、这个片段主要从鹅的 和 写鹅的高傲。(4分)
4、“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会要引吭大叫,不来于狗的狂吠。”请你展开想象:如果鹅也会说话,它可能会说什么?(3分)
5、你喜欢作者笔下这样的一只鹅吗?为什么吗?(3分)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22分)
一 碗 馄 饨
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转身向外跑去,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去很和蔼的老婆婆,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
她满怀感激 刚吃了几口 眼泪就掉下来 你怎么了 老婆婆问 我没事 我只是很感激
她忙擦干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你妈妈煮了十几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女孩愣住了,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
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回家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下来! 的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1、短文的主要内容是 。(5分)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2分)
和蔼 ——( ) 立即 ——( )
3、用“~~~~~~”在文中划出描写母亲神态的词语(共2个)(2分)
4、给短文第三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3分)
5、短文中小女孩两次流泪,第一次流泪是因为: 。 第二次流泪是因为: 。(6分)
6、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请你联系生活写一写。(4分)
三、习作乐园(30分)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成功的喜悦,有过遭受挫折的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请选择自己成长中的一件事写一篇习作。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