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日记
㈠ 五年级数学日记
今天是妈妈的生日。妈妈早上去上班,晚上才能回来。等到晚上8点多,妈妈回来了。吃蛋糕的时候,妈妈对我说:“妈妈来考考你,如果答对了就可以吃一块蛋糕,好吗?”我说了声“没问题”就开始答题了。
妈妈出了第一题:妈妈今年36岁,你今年10岁,妈妈比你大几岁?姥姥的岁数是你的6倍,姥姥今年几岁?我很快口算出结果,我说:“妈妈比我大26岁,姥姥今年60岁,太简单了,我的蛋糕吃定了”。妈妈笑着说:“骄傲了吧?”再来一题:小明今年8岁,他爸爸已经40岁了,问再过几年,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2倍?这下我傻了,冥思苦想,看来我的蛋糕吃不成了,妈妈说:“怎么样,不会了吧?”“让我再想想,想不出来我不吃蛋糕。”
过了一段时间我想到一个笨办法,我可以把他们的岁数都找出来呀,过一年爸爸和小明都大了一岁,最后终于推算出来过了24年后爸爸的年龄刚好是小明的2倍。我把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说还有更简便的方法的,接着就给我讲起来了,只要用爸爸的年龄减去小明的年龄就是若干年后小明的年龄了,也就是32岁,再用32-8=24年就是经过的年份数了。我恍然大悟,原来可以这么简单呀。
妈妈说:我能自己想办法得出结果还是好样的,作为奖励给我吃蛋糕了,我心里又喜又难为情,以后我可不能在骄傲了,小朋友们也不要学我呀。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二: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201字)
20xx年6月9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了一道思考题:
一只蜗牛被困在了井里,井深15米,蜗牛每天向上爬1米,半夜向下落30厘米,蜗牛什么时候能爬出井?
我在草稿纸上列了算式:蜗牛每天爬100-30=70厘米,蜗牛10天爬70 ×10=700厘米,蜗牛20天爬70×20=1400厘米,第21天蜗牛还剩1500-1400=100厘米=1米。蜗牛爬出井,共需20+1=21天。
原来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啊!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三: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664字)
20XX年5月8日 星期三 晴
今天,老师在复习时间单位,提到了平年闰年,闰年就是每四年才有一次的年份。在那一年,二月就会有29天,全年就有366天,这个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天有大约1/4天,四年后就会多出一天,就被加到天数最少的2月去了。
可是,我最不能明白的是,为什么整百数的年份要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像20XX年,1800年都能被4整除,也应该算闰年才对,为什么一定要400的倍数呢?
为了寻找答案,我翻阅书籍,也没有找到答案,只得到了一个数据,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天5时48分46秒,我想:咦,说不定可以通过这个计算出来。
说干就干,我先把5时46秒转化为20926秒,一天则有86400秒,用20926÷86400≈0.2422(天),这就是人们每年少计算的天数,所以把这个数乘4等于0.9688天,人们为了简便,就看成一天,而这样就多算了1-0.9688=0.032(天)=46分4.8秒,再用46分4.8秒×(100÷4)=19时12分,就是每一百年中多算出的时间,人们就把这些时间看作一天不贴在其他99(100-1)个年份上,而这样,就又多算了24-19.2=4.8小时,就这样,每四百年就多了4.8×(400÷100)=19.2天,又将近一天,所以,四百年又一闰,即100-3=97(个),所以每四百年中只有97个闰年。
哦!原来是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算出来了,虽然挺麻烦的,但也解开了我的一个心结。那感觉真棒。其实数学离我们生活很近,几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细心,就会有许多收获的!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四: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577字)
以前,我一直认为学习求最小公倍数这种知识枯燥无味,整天与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数类似这样的问题打交道,真是烦死人,总觉得学习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然而,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爷爷和我一起乘坐2路汽车去青少年宫。就在车子快要出发时,1路汽车正好与我们同时出发,此时爷爷看前面的这两辆车,突然笑着对我说:“泽群,爷爷出个问题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听好了,如果1路车每3分钟发车一次,2路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这两辆车至少要经过多少分钟后又能同时发车呢?”稍停片刻,我说:“爷爷,你出的这道题还缺一个条件:1路车和2路车的起点是在同一个地方。”爷爷听了我的话,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个聪明秃顶的脑袋,笑着说:“我这个‘数学博士也有糊涂的时候,出的题不够严密,还是泽群想得周全。”我和爷爷开心地哈哈大笑起来.此时爷爷说:“那好,现在假设是同一个起点站,你说说用什么方法来解答?”我想了想,脱口而出:“再过15分钟。因为3和5是互质数,求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就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3×5=15),所以15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也就是两路车至少要再过15分钟能同时发车。”爷爷听了,夸我:“答案正确!100分。”耶!听了爷爷的话。我高兴地举起双手。
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啊。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五: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510字)
20XX年9月1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去学校报名回家后,包好书皮,就开始计算这学期我支出的费用。
首先是学费。学费410元,加上饮水费20元,共430元。接着是奥林匹克数学学校的收费180元,估计还要20元的乘车费用,共200元。还有练习本的钱:《课课通》2本21.5元;《英语练习》1本9.9元;2本《试卷课课通》15.9元;《江苏大试卷》3本21元。21.5+9.9+15.9+13+21=81.3(元)。
学习用费:430+200+81.3=711.3(元)。
生活用费:这学期大概要喝完5箱牛奶 ,5×30=150(元)。每顿饭大概要2~3元,算它2.5元,2.5×3×30×5=1125(元)。“还有什么呢?”我咬着铅笔自言自语道,“还有你的学习用品。”哎,妈妈回来了。没错,还有学习用品。
学习用品:一只笔袋8元,一只铅笔盒3元(很便宜,清仓货),六枝铅笔3元,一块橡皮0.5元,两把三角尺1元,两枝自动铅笔5元,8+3+0.5+1+5=20.5(元)。
总支出:711.3+150+1125+20.5=20XX.8(元)。
哇,没想到,平时不太花钱的我,竟然会让父母花20XX.8元钱在我这一学期上。看来,我可要节约用钱呀!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六: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573字)
2月1 星期四 晴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中午爸爸下班回来,哼着小调,兴高采烈地跨进家门我迎上去问道:“爸爸,今天有什么事这么高兴?”爸爸说:“这个月我涨工资了。”我问道:“那你现在一个月拿多少工资?”爸爸想了想,微微一笑说:“我比你妈的工资高,我俩的月工资加起来是2800元,月工资差是100元,你说我一个月拿多少工资?”
听了爸爸的话,我动手在纸上画出了线段图帮助我理解:
通过观察和思考,我很快算出了答案,并且告诉爸爸。首先把妈妈的工资看作和爸爸同样多,那么爸爸、妈妈的月工资一共是(2800+100)=2900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资。列式是:(2800+100)÷2=1450元。
爸爸听了,满意地直点头。这时,正在做饭的妈妈对我说:“你还有其它方法吗?”“还有其它方法?”我惊奇地说。我报着好奇的心情静下心来再次观察、思考,我发现此题关键是找出以谁作标准的问题,标准不同,方法也就不同。于是,我有了第二种方法:就是以妈妈的工资作标准,假设爸爸和妈妈的工资同样多,那么俩人的月工资和就是(2800-100)=2700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妈妈的月工资最后加上爸爸比妈妈多的100元,就是爸爸的月工资。列式为(2800-100)÷2+100=1450元。
听完了我第二种方法的介绍,爸爸、妈妈笑了……
㈡ 五年级数学日记6篇
1
今天,我在写作业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生活中的圆。
什么叫做生活中的圆,那就是在生活中有哪些关于圆的周长、圆的面积还有圆的对称轴之类的东西,也就是圆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地方要应用到圆的周长,只要你认真观察,就肯定能发现的,虽然我不知道大家知道多少关于圆的周长的东西,今天我就把我所知的一点皮毛告诉大家,据我所知,车轮走一圈的路程就是这个圆的周长;时钟的分针针尖走过的路线是钟面的周长;圆形餐桌围的花布边的长度也是餐桌面的周长;人们经常戴在手上的手镯也含有圆的周长的知识……真的是太多太多了,我只说了一点剩下的就由你这位高手去观察了。
圆面积其实也很简单,只要你会观察,眼睛亮一点就可以了。圆桌的大小也就是圆桌的面积;时针扫过的面的大小也就是这个钟的面积;还有就是可能大家很少见,那就是用绳子拴住牛吃草,求牛吃草的最大范围,也就是求圆的面积,……。这是我所归纳的。
还有,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切记!
2
今天,被一道数学题难道了,题是这样的“学校阅览室里有两个书橱,甲橱放的书是乙橱的3倍,甲橱的书借出170本,乙橱的书借出10本,这时两橱所剩下的书正好相等,求两橱原来各有多少本?”我读完题以后抓耳挠腮,又是抓抓脑袋,又是摸摸下巴,就是想不出解题之法。突然,哥哥来了,他看过题目之后,说: “这是差倍问题,主要找到倍数差。”我听完以后恍然大悟,一下子就列出式子
3
今天,我又被一数学题难倒了,题目是这样的:“小虎在敌人窗外听到里面在谈子弹:一人说每人背45发还多260发。另一人说每人背50发还多200发求有多少敌人?多少发子弹?”
我冥思苦想,不停地在草稿上画呀画,但都毫无头绪,爷爷走了过来,对我说,“这是盈亏问题,没什么诀窍,就只要(260-200)÷(50-45)就行了。
4
今天是星期五,考卷发下来了,当我看到成绩时,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只有86分比上次还差。看到别人考100分我真是又羞愧又羡慕,恨不得自己也考100分。但都怪自己粗心大意这个毛病,还怪我检查考卷时还没把正面一半的考卷检查完,就突然肚子痛了,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而且我明明检查出来一题是错的,但没来得及改,就收卷了,那题4分,如果把这题的分数加上去,我就可以考90分,这次考试给我的一个教训:考试前除了除了吃饭以外其它什么也别吃。而且检查是写起字来要快,要细心,不要写错字,不然对的会变错的,而且要多算几遍,写答案时要快一些,不能粗心,因为过一会儿就有时间检查了。
我在这个月里,更加努力,因为我面临的不将是小考,而是期末测试,我一定会努力努力再努力,在考试的时候发挥我最好的水平,争取更好的成绩。
5
前几天,我们进行了月考。我考完数学后心惊肉跳的,真怕考不好!
昨天,成绩出来了,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自己的成绩了。95分,我终于放心了,我终于放下了一块沉重的大石头。考卷发下来后,我像以前一样仔细地分析错误原因,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呀,我有两道题都不应该错,还有一道如果我相信自己,那就一定能得100分。可是,我偏那么粗心大意,好象非错几题才好似的!”我想:我一定要记住这次的教训,让这个教训时刻提醒着我,再下次考试中,不再那么粗心大意,一定要考最好的“100分”!
从这一次数学月考中,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相信自己,做一个自信的好学生。
6
今天,我跟爸爸来到了广州。首先,我们先去给爸爸买衣服,爸爸挑了一件他特别喜欢的衣服。正好国庆特价打了八折.爸爸问我,一件衣服的价钱是150元,打八折就相当于衣服的价钱乘以0.8,你知道一件衣服多少元吗?我想:150*0.8,先把0.8看成8,再用整数乘法的方法进行计算,计算出结果,最后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数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结果得120元。我兴奋的回答打完八折这件衣服的价钱是120元。爸爸又问我:“通常一个数乘另一个数,积一定比因数大,但为什么这道题的积比其中一个因数大?”
我想,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讲过。我非常有信心的说:“一个数乘大于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爸爸说:真聪明,那么除法有没有这样的规律呀?””当然有 ,当被除数大于0 ,除数大于1时,商比被除数小.当被除数大于0,除数小于1时,商比被除数大。” 爸爸说:“那么我再考考你,这件衣服原价200元,打五折,现价是多少元?”我快速的回答:“100元”。爸爸高兴的说:“我女儿学会举一反三了!”
买完衣服,我们就来到了地下超市,爸爸对我说:“商店奶制品搞促销,买二赠一,如果买两箱,相当于打几折?”我说:“不知道。”爸爸说:“买二赠一就是说花两箱的钱买三箱的奶。一箱50元就相当于花1元的钱买了150元的奶那拿100 除150就相当他打的折数, 结果大约是七折,你明白了吗?”我说“我明白了。”
我越来越发现,数学试用于解决生活的问题!
㈢ 小学五年级数学日记
6月28日 周二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数学日记二
8月6日 周六
今天晚上,我看见一道会迷惑人的数学题,题目:37个同学要渡河,渡口有一只能乘上5人的空小船,他们要全部渡过河,至少要使用这只小船多少次?
粗心的人往往会忽略“空小船”,就是忘了要有一个撑船,那么每次只能乘4人。这样37人减去一位撑船的同学,剩36位同学,36除以4等于9,最后一次到对岸当船夫的同学也上岸4,所以至少要走9趟。
数学日记三
8月9日 周二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数学日记四
8月11日 周四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数学难题,费了好大的劲才解出来。题目是:两棵树上共有30只小鸟,乙树上先飞走4只,这时甲树飞向乙树3只,两棵树上的小鸟刚好相等。两棵树上原来各有几只小鸟?
我一看完题目,就知道这是还原问题,于是用还原问题的方法解。可验算时却发现错了。我便更加认真地重新做起来。我想,少了4只后一样多,那一半是13只,还原乙树是14只;甲树就是16只。算式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为:甲树16只,乙树14只。
通过解这道题,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题,都要细心,否则,即使掌握了解题方法,结果还会出错。
今天阳光明媚,我正在家中看《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忽然发现这样一道题:比较1111/111,11111/1111两个分数的大小。顿时,我来了兴趣,拿起笔在演草纸上“刷刷”地画了起来,不一会儿,便找到了一种解法。那就是把这两个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然后利用分数的规律,同分子 分数,分母越小,这个分数就越大。解出1111/111<11111/1111。解完之后,我高兴极了,自夸道:“看来,什么难题都难不倒我了。”正在织毛衣的妈妈听了我的话,看了看题目,大声笑道:“哟,我还以为有多难题来,不就是简单的比较分数大小吗?”听了妈妈的话,我立刻生气起来,说:“什么呀 ,这题就是难。”说完我又讽刺起妈妈来:“你多高啊,就这题对你来说还不是小菜啊!”妈妈笑了:“好了,好了,不跟你闹了,不过你要能用两种方法解这题,那就算高水平了。”我听了妈妈的话又看了看这道题,还不禁愣了一下“还有一种解法。”我惊讶地说道。“当然了”妈妈说道,“怎么样,不会做了吧,看来你还是低水平。”我扣了妈妈的话生气极了,为了证明我是高水平的人我又做了起来。终于经过我的一番努力,第二种方法出来了,那就是用除法来比较它们之间的大小。你看,一个数如果小于另一个数,那么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商一定是真分数,同理,一个数如果大于另一个数,那么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商一定大于1。利用这个规律,我用1111/111÷11111/1111,由于这些数太大,所以不能直接相乘,于是我又把这个除法算式改了一下,假设有8个1,让你组成两个数,两个数乘积最大的是多少。不用说,一定是两个最接近的,所以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那么也就是1111/111>11111/1111。
今天,我在数学1+2训练上看到这么一题,在一底面积为648平方厘米的立方体铸体中,以相对的两面为底去掉最大的一个圆柱体,求剩下的立体图形面积是多少?
看到这个题目,我犯糊涂了,想:只告诉一个底面积,这怎么求啊?坐在椅子上的妈妈看了,嘲笑我说:“哼,还说高水平哩,连这道题都不会做。”
我知道妈妈用的是激将法,目的是激怒我的好胜心,让我把这题做完。为了让妈妈认为她的激将法成功了,我就硬着头皮做了下去,可是怎么想也理不出头绪来。但是我并没灰心,继续做了下去,我做了出来。
根据图(要画图)可以发现,切掉一个圆柱,又出来一个同原来圆柱同样大的洞,虽然这洞与圆柱体体积相同,但是它们的表面积并不相同,而是比原来圆柱少了两个底面的面积。
所以剩下的图形面积应该等于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减去圆柱的两个底面+圆柱的侧面。
列算式是628×6-628×3.14÷4×2+628×3.14
㈣ 关于五年级数学日记日记
今天晚上,我看见一道会迷惑人的数学题,题目:37个同学要渡河,渡口有一只能乘上5人的空小船,他们要全部渡过河,至少要使用这只小船多少次?
粗心的人往往会忽略“空小船”,就是忘了要有一个撑船,那么每次只能乘4人。这样37人减去一位撑船的同学,剩36位同学,36除以4等于9,最后一次到对岸当船夫的同学也上岸4,所以至少要走9趟。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数学难题,费了好大的劲才解出来。题目是:两棵树上共有30只小鸟,乙树上先飞走4只,这时甲树飞向乙树3只,两棵树上的小鸟刚好相等。两棵树上原来各有几只小鸟?
我一看完题目,就知道这是还原问题,于是用还原问题的方法解。可验算时却发现错了。我便更加认真地重新做起来。我想,少了4只后一样多,那一半是13只,还原乙树是14只;甲树就是16只。算式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为:甲树16只,乙树14只。
㈤ 五年级数学日记
今天是星期六,我一个人在家,睡醒觉来已经8:30了,我立刻跳下床,这时妈妈打来了一个电话,嘱咐了我一番,接这个电话我花了五分钟,我迅速换衣服,刷牙洗脸。然后直奔餐桌吃早饭,我又花了十五分钟,15+5=20(分钟),8:30+20=8:50(分钟)12:00—8:50=3:50(分),还有三小时五十分钟就到中午了,我走回小房时正好9:00整,我忙拿出作业本开始写作业,我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写作业,9:00+1:00=10:00,12:00—10:00=2(小时),还有两小时!这时我发现没面条了,于是带了30元去新生力商场买面条。
到了商场,我看见有两种面条供我选择,一种是450克,4.5元,一种是400克,是第一种面条的价钱的3分之2,4.5÷3=1.5(元),1.5×2=3(元),我一个人在家吃饭,一点点就够了,于是我选择了第2种面条,还节省了父母的血汗钱,一举两得,我突然又想起来妈妈让我买五个羽毛球,羽毛球两元一个,5×2=10(元),10+3=13(元),30—13=17(元),唉,没办法,本来想剩多点的,现在只能剩这么多了。
回到家里,10;20分,我先准备好了两个鸡蛋,然后看电视去了。
时间一晃到了12:00,我连忙下面条,打鸡蛋,过了20分钟,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煮好了,我狼吞虎咽地吃完了面条,疲倦的上床睡午觉了。
睡完午觉醒来4:00了,还差两个小时爸爸妈妈就要回来了,我无事可干,突然看见一堆没洗的衣服,我立刻冲过去开始洗衣服。
我每洗一件衣服要五分钟,一共有八件衣服,我把八件衣服平均分成两堆,8÷2=4(件),每堆四件衣服,我一共要8×5=40(分钟)才能洗完衣服,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往下洗了。
洗完衣服已是5:00钟了,洗衣服40分钟,再加上醒来活动了十分钟,爸妈提早回来了,看见了我所做的一切,都直夸我能干呢!
这次“小鬼当家”的经历太有趣了,我增强了自己的自立性,虽然是一些简单数学题,但还使我懂得了怎样用数学知识更好地为父母理财了。
这够自创吧!!呵呵。选我最佳哦~~~五年级这个行不?说实话我以初中了,编这还真费劲儿,嘻嘻!在强调一边,选我最佳哦~~~
㈥ 五年级数学日记
一)
今天,我们一家去龙港的肯德基去吃全家套餐。
到了那儿,人一直挤着,我们好不容易点好菜,就找到位子坐下。菜来了,是一桶大套餐。里面有12个鸡腿,我想:怎么平均分呢?这时,我想起除法12÷3=4。我们每人四个鸡腿,我后来又吃了老妈的1个鸡腿,阿姨的2个鸡腿,阿姨说:“这总不能白吃,我问你,你吃了几分之几?你再吃几份就全吃了?“我想了想,回答:“我吃了7/12,再吃5/12就全吃了。”幸好,我学了分数的知识,可以正确回答问题了.
(二)
今天,妈妈给了我10元钱去超市买东西。我买了一串鞭炮用了钱的2/10,又买了棒棒糖四根用了钱的1/10,还买了7个汽球,用了钱的2/10,最后买了一把梳子,用了钱的4/10,一共用了2/10+1/10+2/10+4/10=9/10。还剩下一元钱只好还给妈妈了。
到家后,妈妈吃了棒棒糖的1/4,爸爸吃了棒棒糖的1/4, 我吃了棒棒糖的1/4,还剩下一根,我送给了隔壁的小强哥哥吃。(作者:肖恩玲)
(三)
上个星期,我们学习了分数。分数有分子、分母和分数线,比如:1/3,3是分母,1是分子,中间一横是分数线。
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数,比如:一本书有三十页,每一页是一本书的1/30。分数还可以用来加减呢!比如: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于二分之二,也就是1。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一个饼把它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个饼的1/2,再把这两份拼起来,就是有2个1/2,刚好是一个饼。分数在加减时,如果分母都是一样的,就不管分母,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而2/2的分子和分母都一样,就是1了。
我还学会了比分数的大小,老师教了我们口诀: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
老师还提醒我们,写分数时,一般先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的意思,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㈦ 五年级数学日记
晚饭后,妈妈做完了家务活,我们一家就上楼睡觉了。可是,我睡了一会儿,怎么也睡不着,就让妈妈给我讲个故事。妈妈却说:“我给你出道题做做吧!”我聚精会神地听着——“你今年9岁,你爸爸的岁数是你的4倍少2岁,爸爸今年几岁呢?”等妈妈说完,我马上有了答案:“爸爸今年34岁!”妈妈又问我:“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呀?”我说:“我是这样算的:9×4=36(岁)36—2=34(岁)”。 今天,爷爷去买了一箱啤酒来,准备招待客人。晚上,客人们来了,爸爸妈妈端出瓜子、花生、橘子,他们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开饭了,我们大家围着桌子坐了下来。大人们有的喝啤酒,有的喝老酒,小孩子都喝饮料。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吃完饭,客人们走了,我发现爷爷买的那箱啤酒是这样装的,每排6瓶,共4排。我用口诀“四六二十四”很快就算出整箱啤酒原来共24瓶,现在箱子里还有18瓶,那客人们总共喝了6瓶啤酒。我把空瓶数了数,果然是6个。
买 书
浙江省萧山区义蓬镇第一小学 二(2)班 周丽燕
2005年2月20日 星期日 天气 多云
今天,我带了50元钱去书店买书。我一本一本地看过去,一连选了好几本,一看书背后的标价都是5.00元。于是我把它们都买了下来。到收银台付了钱以后,我就兴冲冲地往家里跑。一到家,妈妈问我买了几本书,我说我还剩20元钱,买的书每本都只要5元就够了。妈妈一听,马上回答道:“你买了6本书,对吧?”我笑眯眯咪咪地点点头,心想:原来妈妈数学学得这么好!
地窖里的甘蔗
2005年2月23日 星期三 天气 晴转多云
萧山区义蓬镇第一小学 二(2)班 余嘉轲
今天天气晴朗,我很想吃甘蔗。爸爸就到地窖里挖了一些。我边吃甘蔗边问爸爸:“我们那个地窖里总共有多少根甘蔗?”爸爸说:“去年,我把甘蔗扎成了11捆,每捆10根,你算算看!”我一听,马上想到了10个十是100,再加一个10不就是110么?我把答案告诉爸爸后,又开始想,11个10能不能列成竖式呢?这时我想起数学兴趣课上老师是教过的,我试着写了下来: 。爸爸看了说,我的写法完全正确。
05年(上)第二周数学日记
跳绳
二(2)班 赵雅芝
今天,我在家里练跳绳。一分钟,我跳了164下。弟弟也在跳绳,他告诉我一分钟跳的下数后,我说你跳的下数正好是我跳的下数的一半多2下嘛!我是这样想的:
164÷2=82(下) 82+2=84(下)
弟弟听了我的解释,连连点头。
一共有几棵
二(2)班 王雨婷
我爸爸的装潢材料店就开在马路边,从我们家的店往北走隔出9个花坛有一家摩托车修理店。这段路两边的每个花坛里都种着3棵树,那么这段路上共种着多少棵树呢?我想了想,先算出其中一边种的棵数,3×9=27(棵)因为马路两边种树的情况是一样的,所以这段路种树的棵数应该是:27+27=54(棵)
饮料瓶和酒瓶之间的数学问题
二(2)班 金燕倩
今天,我在找身边的数学,我一下子就找到了。我家有8个饮料瓶,2个酒瓶。饮料瓶的个数是酒瓶的几倍?我是这样想的:要算饮料瓶的个数是酒瓶的几倍,就是求8里面有几个2。算式就是:8÷2=4。也就是说饮料瓶的个数正好是酒瓶的4倍。
2005年3月8日 星期二 天气 晴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义蓬镇第一小学 二(1)班 徐少华
今天,我在背8的乘法口诀。背着背着,有一句总是要背错。这句口诀是:六八四十八,我总把四十八说成四十六。后来,我找到了连续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比如二八十六,三八就是十六再加八——“三八二十四”。于是,每次我背完五八四十,要背六八( )时就想着:40+8的方法,很快就记住了“六八四十八”这句口诀。
爸爸今年几岁?
浙江省萧山区义蓬镇第一小学二(2)班 周丽燕
晚饭后,妈妈做完了家务活,我们一家就上楼睡觉了。可是,我睡了一会儿,怎么也睡不着,就让妈妈给我讲个故事。妈妈却说:“我给你出道题做做吧!”我聚精会神地听着——“你今年9岁,你爸爸的岁数是你的4倍少2岁,爸爸今年几岁呢?”等妈妈说完,我马上有了答案:“爸爸今年34岁!”妈妈又问我:“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呀?”我说:“我是这样算的:9×4=36(岁)36—2=34(岁)”。
吃“上好佳”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义蓬镇第一小学二(2)班丁佳萍
正月里,亲戚们送给我2袋“上好佳”,我一直藏着不吃。
今天,我正想拆了吃,妈妈却说要我算一算再吃。我一拆开,就发现1大袋里面还装着8小包。于是,我用乘法很快就计算出来:2×8=16(包)一共有16包。妈妈说我这样计算是完全对的。我正要吃,爸爸却说:“我再考考你,怎样?”我也不甘示弱,连声说:“好,好。”爸爸马上出题了:“如果每袋里面装7包,那你一共能吃到多少包呢?”我一口气就把算式和想法都说了出来:“不就是求2个7包嘛!用乘法计算:2×7=14(包)。”爸爸笑眯眯地说:“对,我女儿真聪明!”我听了爸爸的夸奖,自言自语地说:“那我以后做作业也要多想几个如果,那就一定会越来越聪明。”
2005年3月21日 星期一 天气:阴有阵雨
二(1)班 施佳利
数学课刚开始,周老师就说我们口诀掌握得不熟练,紧接着给了我们大约3分钟的时间同桌互相背口诀。我马上对着同桌邹乐乐背了起来,背着背着,“五九四十五”、“四九三十六”这两句口诀我想了半天,才勉强背出来。而邹乐乐,他也有两句不怎么熟练。周老师询问了大家的背诵情况后,又从每组中挑了一名小代表,进行了小组“对口令”抢答赛。结果,我们第四组赢了,大家都高兴极了。瞧!有的嘴巴弯得像月牙儿,还忍不住笑出了声,有的还跳了起来,还有的拍起了手!随着周老师的一声“停”,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2005年3月23日 二(2)班数学日记
方伟杰
今天,妈妈上午做了9件衣服,下午做的件数是上午的3倍。妈妈问我,她一天一共做了几件衣服?我想了想,先算下午做了几件:3×9=27(件)上午和下午合起来才是一天做的件数,所以27+9=36(件)妈妈说我答对了,我心里美滋滋的。
杨超超
今天的语文课上,我们学了第11课,这课共有13个生字要学,前几天学的第9课共有14个生字。我悄悄地算了算:14-13=1(个),就是说第9课的生字比第11课的还要多1个。我想,要把这么多生字都记住,一定得按照陈老师的要求,抄得又对又漂亮才行。
漏铖铖
妈妈买来6个梨,给我和妹妹吃,妈妈说:“铖铖,如果你和妹妹吃得一样多,你们每人能吃到几个?”我列了个算式给妈妈看:6÷2=3(个),告诉妈妈我和妹妹平均每人能吃到3个。
姜恩翔
要放学了,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数学作业——做学具,还说按照课本36页上第2题的要求去做就可以了。一回到家,我就动手做了起来。我拿出剪刀把硬纸板剪成了一大一小两个圆片。然后再定出圆心,把圆分成了9等分,接着在两个圆面上分别写上1~9这9个数字,最后,找来一根牙签穿过圆心,把两个圆固定在一起。做好后,我又看了看书本上的说明:转动一个圆,说出两个对齐的数相乘的积。每转动一格,算出9个得数。我马上动手玩起来,转一圈,说上9个得数,再转一圈又能组成9道不同的乘法算式,这学具真是我熟记口诀的好帮手!
余嘉轲
今天,老师让我们做学具。我看了课本上的要求,觉得这学具做起来一定很简单。回到家,我就找来一张硬纸,并用圆规在硬纸上画了一大一小的两个圆,再用剪刀把这两个圆沿着刚才圆规画下的线剪下来,接着,在纸板上写上9个数字,最后,我把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套在了同一根牙签上,学具就这么做好了。
沈施佳
今天,我参加了舞蹈兴趣小组活动,所以到5:10才回到家。到家后,我马上开始写作业。写啊写啊,我一直做到7:30才做好。我很想知道这次回家作业我一共做了多长时间,就又拿起铅笔在草稿纸上算了起来:7-5=2(小时)30-10=20(分钟)啊,我一共花了2小时20分钟才把作业做完,不知道别的同学是不是也要这么长时间才能完成?
看 病
2005年4月3日 星期日 天气 晴
义蓬一小二(1)班 童城晨
今天,我病了。头痛、发烧,连路都走不动了。我告诉爸爸后,爸爸就带着我去村卫生室看病。一到那儿,一个60多岁的老医生给我量了量体温,说:“还好,你们来得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挂盐水吧!”爸爸一边让我在躺椅上坐下来,一边问医生:“多少钱?”“129元。”只见爸爸掏出两张100元给了医生,医生又找给爸爸一张50元,两张10元和1个一元硬币,爸爸马上把找钱放进了皮夹。我坐在躺椅上,见医生还没来给我扎针,就悄悄地帮爸爸算了算找回的钱数到底对不对。爸爸付了100+100=200(元)应该能找回200-129=71(元)医生找的钱:50+10+10+1=71(元)。哦,没错,一点都没错!
回家的路上,我和爸爸说起这件事,爸爸高兴地说:“你这个鬼精灵,病了还不忘算钱!”
去商场
2007年8月1日 星期二 天气:晴
沙湾中心小学二(2)班冯楚钧
今天,妈妈带我去商场买东西吃。我兴高采烈的进入了商场,商场里面人山人海,非常多人。我马上去找我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我喜欢吃的东西可多了。有:雪糕、巧克力、糖果、面包、饼干、果冻等等。妈妈只带了50元,只可以买便宜的东西。我买了5元的饼干、1元QQ糖、4元的果冻、1元面包,妈妈买了一些美乐多。然后就去售货员那里给钱,给钱时我算了算这一共多少钱。5+1=6(元)6+4+1=11(元)妈妈给了50元找回:50-11=39(元)就找回39元。最后我们高高兴兴回家了!
今天,妈妈交给我和爸爸一项特殊任务:到超市去买菜,由我来算账。我们来到超市,买了10元一斤的猪肉两斤,3元2角的鸡蛋5斤,1元1斤的西红柿2斤,4元5角的火腿 肠2包,一共花了:10*2=20元,3.2*5=16元,1*2=2元,4.5*2=9元,20+16+2+9=47元。今天的账都是我算的,爸爸夸我是他的小帮手。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㈧ 五年级数学日记4篇
数学日记一
月 日 周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数学日记二
月日 周
今天晚上,我看见一道会迷惑人的数学题,题目:37个同学要渡河,渡口有一只能乘上5人的空小船,他们要全部渡过河,至少要使用这只小船多少次?
粗心的人往往会忽略“空小船”,就是忘了要有一个撑船,那么每次只能乘4人。这样37人减去一位撑船的同学,剩36位同学,36除以4等于9,最后一次到对岸当船夫的同学也上岸4,所以至少要走9趟。
数学日记三
月日 周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数学日记四
月日 周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数学难题,费了好大的劲才解出来。题目是:两棵树上共有30只小鸟,乙树上先飞走4只,这时甲树飞向乙树3只,两棵树上的小鸟刚好相等。两棵树上原来各有几只小鸟?
我一看完题目,就知道这是还原问题,于是用还原问题的方法解。可验算时却发现错了。我便更加认真地重新做起来。我想,少了4只后一样多,那一半是13只,还原乙树是14只;甲树就是16只。算式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为:甲树16只,乙树14只。
通过解这道题,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题,都要细心,否则,即使掌握了解题方法,结果还会出错。
一)
今天,我们一家去龙港的肯德基去吃全家套餐。
到了那儿,人一直挤着,我们好不容易点好菜,就找到位子坐下。菜来了,是一桶大套餐。里面有12个鸡腿,我想:怎么平均分呢?这时,我想起除法12÷3=4。我们每人四个鸡腿,我后来又吃了老妈的1个鸡腿,阿姨的2个鸡腿,阿姨说:“这总不能白吃,我问你,你吃了几分之几?你再吃几份就全吃了?“我想了想,回答:“我吃了7/12,再吃5/12就全吃了。”幸好,我学了分数的知识,可以正确回答问题了.
(二)
今天,妈妈给了我10元钱去超市买东西。我买了一串鞭炮用了钱的2/10,又买了棒棒糖四根用了钱的1/10,还买了7个汽球,用了钱的2/10,最后买了一把梳子,用了钱的4/10,一共用了2/10+1/10+2/10+4/10=9/10。还剩下一元钱只好还给妈妈了。
到家后,妈妈吃了棒棒糖的1/4,爸爸吃了棒棒糖的1/4, 我吃了棒棒糖的1/4,还剩下一根,我送给了隔壁的小强哥哥吃。(作者:肖恩玲)
(三)
上个星期,我们学习了分数。分数有分子、分母和分数线,比如:1/3,3是分母,1是分子,中间一横是分数线。
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数,比如:一本书有三十页,每一页是一本书的1/30。分数还可以用来加减呢!比如: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于二分之二,也就是1。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一个饼把它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个饼的1/2,再把这两份拼起来,就是有2个1/2,刚好是一个饼。分数在加减时,如果分母都是一样的,就不管分母,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而2/2的分子和分母都一样,就是1了。
我还学会了比分数的大小,老师教了我们口诀: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
老师还提醒我们,写分数时,一般先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的意思,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数学日记2
月日 星期 天气:晴 心情:开心
今天,我们全校去秋游,我买了非常多的零食,我这次带去的零食被我和XXX还有几个同学吃了很多。
2包喜之郎水果果冻吃了4分之3,雪碧被我喝完了,一条益达口香糖被我吃了5分之1,一桶品客薯片番茄味被我们吃了2分之1,一包上好佳冰柠檬硬糖被我们吃了4颗糖。
今天可真开心啊!
㈨ 五年级数学日记100字!
给您一个网址:http://..com/question/108944774.html
自己看吧,不过不要忘记把在下的回答采纳为最佳答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