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题
❶ 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
.某小学三.四.五年级共种树585棵,四年级棵数是五年级的1/5,三年级种树是五年级的3/4,三个年级各种树多少棵?2.某年七月分的降雨天比晴天少8/11,阴天数是晴天的3/22,这个月雨天有多少天?3.某校五年级共有学生152人,选出男生的1/11和5名女生一起参加数学竞赛,剩下的同学正好相等,这个班有男女同学各多少人?4.有两根铁丝长44米,若把第一根截去1/5,第二根接上2.8米则两根相等,两根原来各长多少米?
答:三年级是:3/4*300=225棵,四年级是:300*1/5=60棵,五年级是300棵
2某人从家骑自行车到火车站,如果每小时行15千米,那么可以比火车开车时间提前15分钟到达,如果每小时行9千米,则要比开车时间晚15分钟到达,现在打算比开车时间早10分钟到达,每小时应行多少千米?
答:二地的距离是:15*[1-15/60]=11。25千米
那么要早到10分,一小时应行:11。25/[1-10/60]=13。5千米
3食堂买来面粉和大米,面粉的重量是大米的两倍,每天吃15千克大米,20千克面粉,几天后大米全部吃完,面粉还剩80千克,这个食堂买来大米和面粉各多少千克?
解:设大米X千克,那么面粉为2X千克,则时间为X/15天,所以有20*(X/15)+80=2X,解得X=120.所以大米120千克,面粉240千克
下面的容易一点的
1:甲车行驶10小时,乙车行驶7小时,甲车比乙车多行驶276千米.如果两车的速度相同,求这两列车的速度.(方)
2:陈和张骑自行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反方向骑.0.5小时后相距12.5千米.陈每小时行驶12千米,张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方)
3:家具厂卖出书柜个数是五X柜的五分之一,卖出的书柜比五X柜少120个,卖出书柜和五X柜各多少?(方)
4:做一个容织是60平方分米的长方体铁皮箱,底面的长是4分米,宽是3分米,高是多少?(方)
5:师傅加工零件80个,比徒弟加工的2陪少10个.徒弟加工多少个?(方)
6:徒弟加工零件45个,比师傅的二分之一多5个.师傅加工多少个?(方)
答案:
1.甲X乙Y
10X-7Y=267
10/X+7/Y=1
2.张X
(12+X)*0.5=12.5
3.书柜X五X柜Y
X=五分之一*Y
X=Y-120
4.高X
4*3*X=60
5.徒弟X
2X-10=80
6.师傅X
二分之一*X+5=45
1、25除以一个数的2倍,商是3余1,求这个数. [4]
2、学校今年绿化面积1800平方米,比去年的绿化面积的2倍还多40平方米,去年绿化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
3、洗衣机厂今年每日生产洗衣机260台,比去年平均日产量的2.5倍少40台,去年平均日产洗衣机多少台? [3]
4、化肥厂用大、小两辆汽车运47吨化肥,大汽车运了8次,小汽车运了6次正好运完,大汽车每次运4吨,小汽车每次运多少吨? [3]
5、一匹布长36米,裁了10件大人衣服和8件儿童衣服,每件大人衣服用布2.4米,每件儿童衣服用布多少米?
6、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6千米,两车从相距12千米的两地同时背向而行,几小时后两车相距272千米? [4]
7、饲养场共养4800只鸡,母鸡只数比公鸡只数的1.5倍还多300只,公鸡、母鸡各养了多少只?
8、哥哥和弟弟的年龄相加为35岁,哥哥比弟弟大3岁,哥哥和弟弟各多少岁? [4]
9、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528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6小时后相遇,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快6千米,求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10、小张买苹果用去7.4元,比买2千克橘子多用0.6元,每千克橘子多少元? [4]
11、学校图书馆购买的文艺书比科技书多156本,文艺书的本数比科技书的3倍还多12本,文艺书和科技书各买了多少本? [4]
12、甲有书的本数是乙有书的本数的3倍,甲、乙两人平均每人有82本书,求甲、乙两人各有书多少本。 [4]
13、一只两层书架,上层放的书是下层的3倍,如果把上层的书搬60本到下层,那么两层的书一样多,求上、下层原来各有书多少本. [4]
14、有甲、乙两缸金鱼,甲缸的金鱼条数是乙缸的一半,如从乙缸里取出9条金鱼放人甲缸,这样两缸鱼的条数相等,求甲缸原有金鱼多少条. [4]
15、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时每小时行60千米,比计划时间早到1小时;返回时,每小时行40千米,比计划时间迟到1小时.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5]
16、同学们种向日葵,五年级种的棵数比四年级种的3倍少10棵,五年级比四年级多种62棵,两个年级各种多少棵?
17、电视机厂生产一批电视机,如果每天生产40台,要比原计划多生产6天,如果每天生产60台,可以比原计划提前4天完成,求原计划生产时间和这批电视机的总台数. [5]
19、一把直尺和一把小刀共1.9元,4把直尺和6把小刀共9元,每把直尺和每把小刀各多少元?
20、甲、乙两个粮仓存粮数相等,从甲仓运出130吨、从乙仓运出230吨后,甲粮仓剩粮是乙粮仓剩粮的3倍,原来每个粮仓各存粮多少吨?
21、甲、乙两堆煤共100吨,如从甲堆运出10吨给乙堆,这时甲堆煤的质量正好是乙堆煤质量的1.5倍,求甲、乙两堆煤原来各有多少吨?
22、甲仓存粮32吨乙仓存粮57吨以后甲仓每天存人4吨,乙仓每天存人9吨,几天后乙仓存粮是甲仓的2倍?
23、两根电线同样长短,将第一根剪去2米后,第二根长是第一根的1.8倍,原来两根电线各长多少米? [4]
24、一批香蕉,卖掉140千克后,原来香蕉的质量正好是剩下香蕉的5倍,这批香蕉共有多少千克?
25、小明去爬山,上山花了45分钟,原路下山花了30分钟,上山每分钟比下山每分钟少走9米,求下山速度. [4]
26、甲、乙分别从相距18千米的A、B两地同时同向而行,乙在前甲在后.当甲追上乙时行了1.5小时.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求甲车速度. [4]
27、甲、乙两车同时由A地到B地,甲车每小时行3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先出发2小时后甲车才出发,两车同时到达B地.求A、B两地的距离. [5]
28、师徒俩加工同一种零件,徒弟每小时加工12个,工作了3小时后,师傅开始工作,6小时后,两人加工的零件同样多,师傅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 [5]
29、有甲、乙两桶油,甲桶油再注入15升后,两桶油质量相等;如乙桶油再注人145升,则乙桶油的质量是甲桶油的3倍,求原来两桶油各有多少升. [5]
30、甲、乙、丙三条铁路共长1191千米,甲铁路长比乙铁路的2倍少189千米,乙铁路长比丙铁路少8千米,求甲铁路的长. [5]
31、一个工程队由6个粗木工和1个细木工组成.完成某项任务后,粗木工每人得200元,细木工每人工资比全队的平均工资多30元.求细木工每人得多少元. [5]
32、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地理三科平均分为96分,常识分数比语文、数学、地理、常识四科平均分少3分.求常识分数.
33、电视机厂装配一批电视机,计划25天完成,如每天多装35台,24天能超额完成60台.求原计划每天装配多少台.
34、师徒俩要加工同样多的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50个,比徒弟每小时多加工10个.工作中师傅停工5小时,因此徒弟比师傅提前1小时完成任务.求两人各加工多少个零件. [5]
35、买2.5千克苹果和2千克橘子共用去13.6元,已知每千克苹果比每千克橘子贵2.2元,这两种水果的‘单价各是每千克多少元? [5]
36、买4支钢笔和9支圆珠笔共付24元,已知买2支钢笔的钱可买3支圆珠笔,两种笔的价钱各是多少元? [4]
37、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数字的2倍,如果把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对调,那么得到的新两位数比原两位数大36.求原两位数. [5]
38、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小1,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的和是这个两位数的0.2倍.求这个两位数. [5]
39、有四只盒子,共装了45个小球.如变动一下,第一盒减少2个;第二盒增加2个;第三盒增加一倍;第四盒减少一半,那么这四只盒子里的球就一样多了.原来每只盒子中各有几个球? [5]
40、学校体育室有长绳和短绳共72根,短绳的根数是长绳的8倍。长绳和短绳各有多少根?
41、王大妈卖鸡蛋,上午卖出了12千克,下午卖出了18千克,下午比上午多卖了27.6元。平均每千克鸡蛋卖多少元?
42、南京到北京的铁路长1166千米。一列快车从南京开往北京,一列慢车同时从北京开往南京,5.5小时后两车相遇。快车每小时行118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两种方法做)
4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1平方米,它的高是1.2米,底是多少米?
44、师徒俩共同加工一批零件,15天完成任务。师傅每天加工60个零件,完成任务时比徒弟多加工了360个零件。徒弟每天加工多少个零件?
45、食堂买来大米和面粉各7袋,共重525千克。大米每袋重50千克,面粉每袋重多少千克?
46、玩具厂一星期生产的熊猫玩具比狗熊玩具多360件,熊猫玩具的件数是狗熊玩具的5倍。熊猫玩具和狗熊玩具各生产了多少件?
47、李师傅买4双袜子和2双鞋子,一共用去95.2元。已知鞋子每双34元,袜子每双多少元?
48、甲乙两站相距900千米,一列货车和一列客车分别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货车每小时行80千米,客车每小时行120千米,经过多少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用两种方法做)
49、水果店运来30箱苹果和25箱梨,共重975千克。每箱苹果重20千克,每箱梨重多少千克?
50、一个梯形的面积是72.9平方厘米,上底是10.4厘米,下底是5.8厘米,高是多少厘米?
51、小明和小军去买贺卡,小军买的张数是小明的2.5倍。小明又买了15张后,现在两人的张数相等。原来两人各买了多少张?
52、 两个工程队合修了一段长148千米的高速公路,100天正好完工。甲队每天修0.76千米,乙队每天修多少千米?
❷ 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附答案)
1、全校师生523人参加植树劳动,如果70人分成一组,那么最多够分成几组?
523÷70=7组.33人故8组
2、用电脑录入一篇466个字的文章,红红每分钟能录入60个字,聪聪7分钟录完.谁录入得快一些?
466÷7≈66>60故聪聪快
3、王大爷的果园收获苹果358千克,梨270千克,李子196千克.苹果每箱40千克,梨每箱30千克,李子每箱20千克.算一算:装这几种水果,各需要多少个纸箱?
358÷40=8.38故9个 270÷30=9 196÷20=9.16故10个
4、在一条长为180米的小路一旁植树,每20米栽一棵.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
180÷20=9 9﹢1=10棵
5、一箱鸡蛋的个数是一篮鸡蛋个数的3倍.一箱鸡蛋有96个,6篮鸡蛋有多少个?
96÷3=32 32×6=192
6、一本故事书448页,明明用16天看完,芳芳每天比明明多看4页,芳芳每天看多少页?
448÷16=28 28﹢4=32
7、春光粮油公司要出口680吨粮食,如果用22吨的集装箱,需要多少个?如果选用17吨的集装箱,需要多少个? 680÷22=30.20故31个 680÷17=40
8、石家庄到承德的公路长是546千米.红红一家从石家庄开车到承德游览避暑山庄,如果平均每小时行驶78千米,上午8时出发,那么几时可以到达?
546÷78=7
7﹢8=15时
9、一块长方形菜地,长是9米,宽是6米.这块菜地一共收青菜972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青菜多少千克? 6×9=54平方米 972÷54=18
10、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是亚洲最高的电视塔,它的高度是468米.一楼房有12层,高39米.电视塔的高度相当于几个12层住宅楼的高度? 468÷39=12
11、王爷爷家养的4头奶牛每个星期产奶896千克,平均1头奶牛每天产多少奶呢?
896÷4÷732
12、4辆汽车3次运水泥960袋,平均每辆汽车每次运水泥多少袋?
960÷4÷3=80
13、(1)水波小学每间教室有3个窗户,每个窗户安装12块玻璃,9间教室一共安装多少块玻璃?
12×3×9324
(2)杨柳小学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有3个窗户,一共安装324块玻璃.平均每个窗户安装多少块玻璃? 324÷12÷3=9
14、小红买了2盒绿豆糕,一共重1千克.每盒装有20块,平均每块重多少克?
20×2=40 1千克=1000克 1000÷40=25
15、一辆大巴车从张村出发,如果每小时行驶60千米,4小时就可以到达李庄.结果只用了3个小时就到达了.这辆汽车实际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60×4=240 240÷3=80
16、白塔村计划修一条水渠,如果每天修16米,18天就能修完.第一天修了24米,照第一天的进度,几天能修完?
16×18=288 288÷24=12
17、虹光宾馆购进100条毛巾,每条6元.如果用这些钱购买8元一条的毛巾,可以买多少条?
100×6=600 600÷8=75
18、一包A4复印纸,每天用25张,20天正好用完.如果每天少用5张,那么可以用多少天?
25×20=500 25-5=20 500÷20=25
19、一个养蜂专业户,今年饲养蜜蜂24箱.去年5箱蜜蜂酿了375千克蜂蜜,照去年的酿蜜量计算,今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
375÷5=75 75×24=1800
20、冬冬家在15平方米的土地上共育苗135棵,照这样计算,要育苗99 0棵,需要多大面积的土地?
135÷15=9 990÷9=110
❸ 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带答案
同学,你可以把你遇到的难题描述出来,或者是拍照出来,我们帮你看看,给你解答分析一下。
因为一本书都要,不可能的。
我们没有这本书,但是会解答你书中的题目。
❹ 比较有难度的数学应用题四年级上册有答案
1、一只山雀5天大约能吃800只害虫,照这样计算,一只山雀一个月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一个月按30天计算。)
2、一辆长客车3小时行了17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12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3、张爷爷买3只小羊用了75元,他还想再买5只这样的小羊,需要准备多少钱?
4、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75千克蜂蜜。小林家养了这样的蜜蜂12箱,一年大约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
5、育英小学的180名少先队员在“爱心日”帮助军属做好事。这些少先队员平均分成5队,每队分成4组活动,平均每组有多少名少先队员?
6、刘叔叔带700元买化肥,买了16袋化肥,剩60元。每袋化肥的价钱是多少?
7、春芽鸡场星期一收的鸡蛋,18千克装一箱。装好8箱后还剩16千克。星期一收了多少千克鸡蛋?
8、王叔叔从县城开车去王庄送化肥。去的时候每小时行40千米,用了3小时,返回时只用了2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9、一辆旅游车在平原和山区各行了2小时,最后到达山顶。已知旅游车在平原每小时行50千米,山区每小时行30千米。这段路程有多长?
10.
四一班买了3个篮球,4个足球共用390元,四二班买了同样的四个篮球和三个足球共用380元,每个足球几元?每个篮球几元?
❺ 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60道 难一点的 带答案
1.四年级上册 应用题;妈妈今年25岁,儿子今年5岁,过多少年妈妈的年龄是儿子的2倍?
2. 共有200名小学生,分成5队,每队分8组,一组几人?
3.买回750本书,装到5个柜子里,一个柜子有3层。一层有几本书?
4.一只山雀3天吃24只虫子,四月(30天)吃几只虫子?
5.笑笑一天跑3圈,一圈有400米,跑了5天。跑了几米?
6.一辆车8小时跑了960米。返回时用同样速度,跑了6小时,返回时的路程是几米?
.甲、乙两地相距465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一段后,每小时加速15千米,共用了7小时到达乙地。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几小时?
2.笼中装有鸡和兔若干只,共100只脚,若将鸡换成兔,兔换成鸡,则共92只脚。笼中原有兔、鸡各多少只?
3.蜘蛛有8条腿,蜻蜓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1对翅膀。现在这三种小虫共18只,有118条腿和20对翅膀,每种小虫各几只?
4.学雷锋活动中,同学们共做好事240件,大同学每人做好事8件,小同学每人做好事3件,他们平均每人做好事6件。参加这次活动的小同学有多少人?
5.某班42个同学参加植树,男生平均每人种3棵,女生平均每人种2棵,已知男生比女生多种56棵,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1. 农具厂要生产20640件小农具,120天完成了一半,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件? 2. 一个制鞋厂制出男鞋3860双, 是制出的女鞋的2倍, 制出女鞋多少双?
3. 修一条水渠,已经修了840米,还有120米没修,修的是没修的几倍?
4. 38个民兵练习打靶,一共打中1026环,平均每个民兵打中多少环?
5. 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是540千米,一列火车从南京开出,9小时到达,这列火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6. 饲养组养了64只白兔,是灰兔的4倍,养了多少只灰兔?
7. 车上山的速度为每小时36千米,行了5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时按原路返回只用了4小时。汽车下山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8.实验小学要为三、四年级的学生每人买一本价格为12元的作文辅导书。已知三年级有145人,四年级有155人,两个年级一共需要多少元?
9. 束鲜花30元,买5束送一束。王阿姨一次买5束,每束便宜多少元?
10. 每12千克煤可以发电24千瓦
❻ 四年级上册数学竖式计算题500道
1、30-(3.8+0.75)
此题主要利用加法结合律和分配律,先把3.8变换成(4-0.2),0.75变换成(1-0.25),再利用加法交换律,先算整数,再算小数,最后利用加法结合律,去掉括号运算。
30-(3.8+0.75)
=30-[(4-0.2)+(1-0.25)]
=30-[(4+1)-(0.2+0.25)]
=30-(5-0.45)
=30-5+0.45
=25.45
2、0.9+9.9+99.9+999.9+9999.9
此题先找规律,5个数都差0.1可凑整,先利用凑整法变换一下,再利用加法结合律(a+b)+c=a+(b+c),来进行简便计算。
0.9+9.9+99.9+999.9+9999.9
=(1-0.1)+(10-0.1)+(100-0.1)+(1000-0.1)+(10000-0.1)
=1+10+100+1000+10000-0.1×5
=11111-0.5
=11110.5
3、21÷3.5+21÷1.5
此题先利用拆分法将3.5转换成7÷0.5,将1.5转换成3÷0.5,再用凑整法先计算整数除法,再计算小数除法,使得运算简便。
21÷3.5+21÷1.5
=21÷7÷0.5+21÷3÷0.5
=3÷0.5+7÷0.5
=6+14
=20
4、50×49×2
此题运用乘法交换律:a×b=b×a,交换3个数的位置,先计算50×2,再跟49相乘,使得运算简便。
50×49×2
=50×2×49
=100×49
=4900
5、24.6-3.98+5.4-6.02
此题利用加法交换结合律,凑整再计算。步骤如下:
24.6-3.98+5.4-6.02
=(24.6+5.4)-(3.98+6.02)
=30-10
=20
6、528-99
利用凑整法和减法结合律计算,先利用凑整法把99变换为(100-1),再运用a-b-c=a-(b+c)来简便计算,步骤如下:
528-99
=528-(100-1)
=528-100+1
=428+1
=429
❼ 四年级上册数学口算题大全
640÷80= 15×5= 23×3=
12×2×5= 480÷80= 16×5=
27×3= 90÷15= 48÷4=
640÷16= 39÷3= 24×20=
32×3= 48÷16= 12×8=
27×3= 56÷14= 24÷8=
14×2= 83-45= 560÷80=
96÷24= 40÷20= 40×30=
37+26= 76-39= 605+59=
30×23= 12×8= 27+32=
48+27= 4500×20= 73+15 =
120×600 = 200×360= 6800×400=
280+270= 4×2500= 6000÷40=
5×1280= 310-70= 400×14=
470+180= 1000÷25= 160×600=
20×420= 290×300= 8100÷300=
7600÷200= 7600÷400= 680+270=
980÷14= 4200÷30= 6×1300=
1300×50= 200×48= 930-660=
530+280= 9200÷400= 840÷21=
180×500= 8000÷500 = 1900÷20=
200×160= 8700÷300= 300×330=
3×1400= 7000÷14= 600÷12=
9600÷80= 140×300= 8800÷40=
9600÷800= 750-290= 5×490=
760×20= 7500÷500= 370×200=
650÷13= 8600-4200= 240×4=
640÷80= 15×10= 12×11=
160×30= 220×40= 104×5=
4500÷50= 20×2= 90÷30=
270÷30= 270×30= 84÷21=
76÷9= 66÷7= 100-54=
23+15= 360÷4= 55÷5=
32×6= 7000÷70= 200÷40=
180÷30= 240÷40= 35×2=
140×7= 13×6= 280×3=
350×2= 50×11= 250×6=
7200+900= 410-201= 125×8=
48×20= 6600÷600= 390+140=
11×80= 24×50= 3600÷400=
4000÷50= 530-70= 420-90=
9600÷30= 7×700= 203+98=
1800÷300= 240+570= 4800÷400=
370+580= 580-490= 910-370=
420-90= 170+320= 1000-51=
520-260= 910-190= 35×200=
22×200= 8800÷400= 9300÷300=
6×300= 1800÷200=
❽ 四年级上册数学题计算题 带答案
题目内容呢
请发完整的
否则
如何解答给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