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游戏狗
⑴ 好玩的数学游戏
数独,这个游戏还阔以
⑵ 有个奇葩数学题好像就是说狗来回跑什么的,然后问跑了多少米的
是这个问题么
AB两地相距2千米,甲乙两人从两地相向而行,同时出发,中间有一个小狗来回跑动,小狗与甲在A地同时出发,乙在B地出发,狗遇到乙折向甲,遇到甲折向乙,狗的速度为12千米每小时,甲的速度为4千米每小时,乙的速度为2千米每小时,当甲乙两人相遇时,小狗跑了多少千米?
来源:
http://..com/link?url=-pTCtSmwX49IWcQPeKyS7CFraa
⑶ 幼儿数学游戏
此系列游戏适合三岁左右幼儿。 《敲铃》 ——游戏目的: 1、训练幼儿听声音记数,初步培养幼儿的心算能力; 2、发展幼儿的听觉系统、记忆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游戏内容: 1、在游戏前准备铃铛一个。 2、家长拍手引起幼儿注意,并问“我拍了几下”引起幼儿游戏兴趣。家长说“好,你注意听,拍完我要问拍几下。” 幼儿回答正确后家长说“我现在敲铃”敲一回,问一回。然后让幼儿敲铃,并说出自己敲了几下。 游戏指导: 1、铃声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幼儿的听觉系统。 2、尽量让幼儿敲铃,边敲边说出敲了几下,提高幼儿的游戏兴趣。 《看谁数得对》 ——游戏目的: 1、使幼儿真正理解1~4的真正涵义; 2、训练幼儿的听觉能力、反应能力、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游戏内容: 1、家长准备小猫、小狗、小羊卡片各一张(可自选)。 2、家长先拿出小猫卡片说“你们是小猫,先叫以下(幼儿会叫“喵、喵”)现在我们做游戏。我说小猫叫一声,你就叫“喵”我说小猫叫2声,你就叫“喵、喵”依次说到4声。做完游戏后,家长和幼儿对换角色继续下去。 说完再拿出小狗小羊的卡片依上面的方法继续游戏,直到幼儿熟练掌握。 游戏指导: 1、游戏时,幼儿叫声不对,家长可以引导幼儿。不能直接叫所要的声数。 2、此游戏可以多个小朋友一同进行。 《看谁的记忆里强》 ——游戏目的: 1、训练幼儿数数的能力,强化实物点数的能力; 2、锻炼幼儿的记忆力及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游戏内容: 1、准备1个苹果,2个皮球、3个梨、4个橘子;报纸若干张。(其他幼儿熟悉物品皆可,家长可据情况引申) 2、家长将准备好的物品散乱的放在桌子桑,让幼儿向后转,等家长用报纸把这些物品覆盖起来布置好之后,再请幼儿转过身来坐好。 游戏时,家长多幼儿说“报纸下面覆盖了许多样小物品,把报纸掀开之后,很快的看几分钟,并要记住这许多物品的名称和个数”说完后,就打开报纸,让幼儿仔细观察约3分钟,然后用报纸遮盖起来。 最后让幼儿把物品一件件的说出来,有几个同类物品要说出同类物的总数。看是否说得多,说得对。 游戏指导: 1、家长布置物品时,幼儿不许回头窥看。 2、物品的体积不要太大,以小物品为宜,而且是幼儿认识并能叫出名字的。 3、观看的物品根据幼儿的反应能力,可多可少,难度提高。比如:两个苹果、三个梨、三块积木、四只笔。 4、可以请小朋友来家中一同玩游戏。看谁说得多,看谁说得快。 《小猫钓鱼》 ——游戏目的: (1、)训练幼儿点数的能力以及知道在1的基础上添上1是2,再添上1是3,再添上1是4; (2)训练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以及准确的判断力。 游戏内容: 1、家长先要准备好小猫钓鱼的玩具一套。 2、家长告诉幼儿。“你今天扮演小猫,看看你能钓多少条鱼?”幼儿拿起钓杆开始钓鱼(这种玩具是一直转动的,而且鱼的嘴巴一张一合,可以锻炼幼儿)当幼儿钓到一条时,家长就问“钓到几条?”幼儿会回答“1”条。当幼儿再钓到一条鱼时,家长说“一条与再添上一条鱼是几条?”幼儿回答“2条”。第三条时引导幼儿说出“2条鱼再添上一条鱼是3条鱼”当幼儿钓到第4条鱼时,家长问幼儿:一共钓了几条鱼?并且让幼儿仔细数钓到鱼的个数,说出总数,“3条鱼加上1条鱼是4条鱼”。 游戏指导: 1、幼儿钓鱼时,家长要鼓励幼儿不慌不忙的钓鱼,锻炼耐心,对于钓不到鱼的家长,家长可以手把手的帮助。 2、幼儿在达到游戏目标时,若有兴趣,把鱼放在里面重新进行。
⑷ 数学游戏(1到9的算数题)
1963×4=7852
1738×4=6952
说实话,这个题目在当年我读小学时就已经接触过了,当时别说我们学生,就连我的老师也费了不少功夫才凑出来,相当麻烦。我认为,一般作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是很难解出来的。主要是因为知识面有限。
我把大致的思路说一下:
主要是用排除法
(1)从其中的一位数入手是关键,它不能为1,否则与1相乘等于本身,会重复,也不能为5,因为奇数与5相乘的个位数仍然是5,重复了,偶数与5相乘的个位数是0,不符合。不能是9,因为最小的四位数是1234,它与9相乘将得到5位数,不符合要求,也不能是8,因为最小的两个四位数是1234、1324,1234×8的话,个位数是2,2被重复,1324×8的话,将产生5位数。所以其中的一位数只有在2、3、4、6、7中选;
(2)确定被乘数的最高位,由于一位数最小是2,为了避免乘积是5位数,被乘数一定小于5000,也就是说被乘数是形如:“4###”这样的四位数。如果一位数是3,则被乘数小于3334;如果一位数是4,则被乘数小于2500,等等...........照这样推算下去。
(3)第二步,假定该一位数是2,从被乘数入手,它的个位数不是1,否则乘积会出现重复,也不会是5,否则会出现0,也不会是6,否则2×6=12,2被重复;此时的被乘数最大是4开头的。如:4###。
不断的试算下去。
按照以上的方法不断的试算下去,最终必定得出答案!!!!!!!!
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说到这里,但我要声明的是:解答这类题目前来说,除了部分人用什么电脑的C语言编程来计算。一般只能用到以上的方法,我自己有电脑,但我喜欢用自己的大脑来分析研究,这对锻炼自己的头脑很有作用!!!!!对于数学,平常多分析,多思考,一定能发现更好的解题方法的。
⑸ 数学游戏
--万花筒---六年级学生数学日记
2月10日 星期三 晴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马维力
利用除法来比较分数的大小
今天阳光明媚,我正在家中看《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忽然发现这样一道题:比较1111/111,11111/1111两个分数的大小。顿时,我来了兴趣,拿起笔在演草纸上“刷刷”地画了起来,不一会儿,便找到了一种解法。那就是把这两个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然后利用分数的规律,同分子 分数,分母越小,这个分数就越大。解出1111/111<11111/1111。解完之后,我高兴极了,自夸道:“看来,什么难题都难不倒我了。”正在织毛衣的妈妈听了我的话,看了看题目,大声笑道:“哟,我还以为有多难题来,不就是简单的比较分数大小吗?”听了妈妈的话,我立刻生气起来,说:“什么呀 ,这题就是难。”说完我又讽刺起妈妈来:“你多高啊,就这题对你来说还不是小菜啊!”妈妈笑了:“好了,好了,不跟你闹了,不过你要能用两种方法解这题,那就算高水平了。”我听了妈妈的话又看了看这道题,还不禁愣了一下“还有一种解法。”我惊讶地说道。“当然了”妈妈说道,“怎么样,不会做了吧,看来你还是低水平。”我扣了妈妈的话生气极了,为了证明我是高水平的人我又做了起来。终于经过我的一番努力,第二种方法出来了,那就是用除法来比较它们之间的大小。你看,一个数如果小于另一个数,那么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商一定是真分数,同理,一个数如果大于另一个数,那么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商一定大于1。利用这个规律,我用1111/111÷11111/1111,由于这些数太大,所以不能直接相乘,于是我又把这个除法算式改了一下,假设有8个1,让你组成两个数,两个数乘积最大的是多少。不用说,一定是两个最接近的,所以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那么也就是1111/111>11111/1111。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2004-3-20 13:36:26
--
2月12日 星期五晴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 马维力
今天,我在数学1+2训练上看到这么一题,在一底面积为648平方厘米的立方体铸体中,以相对的两面为底去掉最大的一个圆柱体,求剩下的立体图形面积是多少?
看到这个题目,我犯糊涂了,想:只告诉一个底面积,这怎么求啊?坐在椅子上的妈妈看了,嘲笑我说:“哼,还说高水平哩,连这道题都不会做。”
我知道妈妈用的是激将法,目的是激怒我的好胜心,让我把这题做完。为了让妈妈认为她的激将法成功了,我就硬着头皮做了下去,可是怎么想也理不出头绪来。但是我并没灰心,继续做了下去,我做了出来。
根据图(要画图)可以发现,切掉一个圆柱,又出来一个同原来圆柱同样大的洞,虽然这洞与圆柱体体积相同,但是它们的表面积并不相同,而是比原来圆柱少了两个底面的面积。
所以剩下的图形面积应该等于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减去圆柱的两个底面+圆柱的侧面。
列算式是628×6-628×3.14÷4×2+628×3.14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2004-3-20 13:36:49
--
2月14日 星期六 晴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马维力
今天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在大街上闲逛,突然看到不远处有很多人围在一起。我跑过去一年,原来是抓奖游戏。“哼,抓奖有什么好玩的。”我厌烦地说旁边的人一听,连忙说:“抓奖虽不好玩,但有重奖,可吸引人了。”我急切地问:“是什么呀!”“50元钱。”那人噔大眼睛说。一听这话,我可来劲了,“这么诱人的的奖品,说什么,我也得试试。”说完,我便问店主怎么抓法。店主说:“这是24个麻将,麻将下写着12个5,12个10,每次只可抓12个麻将,如果12个麻将标的数总和为60,那么你便可得50元大奖。”我听了也没多卷起了袖子,从兜里掏出5元钱给了店主。
尽管,这可以抓10次,但那份大奖我还是没有拿到。
回到家之后,我想了想,感觉有点不对劲。我想,抓60分,那必须抓得那12个麻将必须都标5,最好的情况就是第1次抓到1个5,第2次抓2个5,第3次抓3个5……第12次抓12个5至少得花去6元钱。但万一抓得那些麻将标的数是10或有的总和是相同的,那么得抓多少次花多少钱。
最后经过一番考虑,终于把问题弄清了,我抓紧到街上找那算帐,可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2004-3-20 13:37:21
--
2月16日 星期一晴
八路实验小学 六(7)班 欧创
题目:有粗细不同的两枝蜡烛,细蜡烛之长是粗蜡烛之长的2倍,细蜡烛点完需1小时,粗蜡烛点完需2小时。有次停电,将这样的两枝求用过的蜡烛同时点燃,来电时,发现两枝蜡烛所剩的长度一样,问停电多长时间?
解题思路:如高粗蜡烛长为1,燃烧的速度分别为:(1)1÷2=1/2(2)2÷1=2要设停电时间为X小时那么式子就是:1—1/2X=2—2X分析已知细蜡烛占粗蜡烛的1/2,粗蜡烛就是细蜡烛的2倍,求停电多少小时,也就是第一根燃烧多少时。
解:设停电时间为X小时。
1—1/2X=2—2X
X=2/3
答:停电时间为2/3小时。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2004-3-20 13:37:57
--
2月18日星期三晴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 徐瑞祥
今天下午,我在《小学生双色课课通》上看到了这样一道题。
一个圆锥底面半径是8分米,高的长度与底面半径的比3:2,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分析:这是一道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与圆锥方面的题相结合的应用题。求圆锥的体积是多少,要知道圆锥的底面积和高,题中告诉了底面半径,可求出底面积,而高却不知道,可以根据一个条件求出,可将比转化成一个数占已知数的几分之几,即可知道高占底面半径的3/2。算出高后,然后根据“V=SH÷3”算出圆锥的体积。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2004-3-20 13:38:34
--
2月21日星期六阴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王光普
生活中的小发现
今天早晨,我制作了一个小电灯,用的是两节电池和一根钢丝和一个小电灯泡制做的,先准备了两个电灯泡,生怕晚上玩的时候会闪了。到了晚上,我出去转悠一圈,我拿出了小电灯一照了一圈,我发现有时照出一个面,有时照出的是一条线,这是一次意想不到的小发现,给我带来了兴趣,去探索它到底为什么并且获得了答案。它不但给我带来了对数学的兴趣,又提高了我对生活新的看法,希望大家在生活中,要勤于发现,要做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学生。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2004-3-20 13:39:19
--
2月22日 星期日阴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马维力
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着另外一种求圆柱体积的方法,凭着我的感觉我列出了这样一个算式:直径×直径×高×3.14÷4。
放学回到家,我就开始证明这个式子到底对不对,我试了一下,用课本上的解法和我的这种解法来算一个圆柱的体积完全一样,我又试了很多次结果都一样。
我感到非常地纳闹,我的这种解法到底是什么意思,经过我一番的思考和证明发现原来是把圆柱看成一个相当于直径和高相等的正方体。然后求出正方体的体积,再根据圆柱与正方体的比是:3.14∶4就成了一个圆柱的体积了。
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请广大爱好者参与研究,给予指正。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2004-3-20 13:40:00
--
2月28日星期六 晴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侯京
今天我在看报纸的时候看见了这样一个题目:求圆锥的表面积。
[题目]一个圆锥,底面直径是6米,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周上任点长是5米,求这个圆锥的表面积。
我虽没有学习过求圆锥的表面积,但已经学习过圆柱的表面积,通过圆柱的表面积的解题方法知道:圆柱的表面积等于一个侧面加上两个底面积,而圆锥的表面积就是一个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侧面是一个扇形,我虽没学过但我查了资料知道求扇形的面积是:扇形的面积=弧长×圆半径×1/2,题目中已经告诉了我们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周上任一点长是5米,而弧长是3.14×6=18.84(米),扇形面积是18.84×5×1/2=47.1(平方米),最后用扇形面积加上底面积,就得到圆锥的表面积:47.1+3.14×(6/2)×(6/2)=75.36(平方米)。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我们只要勤学善思,就一定会攻克难题,走上成功之路!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2004-3-20 13:40:31
--
2月27日 星期六阴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 马维力
今天,我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我感到万分的不解,为什么比例的外项之积等于内项之积。我经过了冥思苦想终天明白了。
假如 b/a=c/d,将a扩大d倍,要想使比值不变,也必须将b扩大a倍,也就变成了bd/ad;再把等号右边比中的d扩大a倍,要想使比值不变,也要把c扩大a倍,就变成了ca/da。那么比例就变成了bd/ad=ca/da,把等号左右的ad消去,所以就变成了ad=ca。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2004-3-20 13:41:01
--
3月2日星期二 晴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马维力
每逢清明节,巨山上便会人山人海,于是一些骗子便想出了一些骗人的把戏来骗人,比如:像圆盘赌物。
道具非常简单,在一块木板上画一个大圆,大圆中心用钉子固定一根可以转动的指针。大圆被分成24个相等的格,格内的针可以转,格内分别写着1—24个相等的数,在单数格中没有值钱的,而双数中差不多都是值钱的。
玩法也很简单,把指针先拨到1,然后你拨动指针,指针就开始旋转,最后停在某个格内,接着再按着指针所在的格上标的数,再把指针拨动,N-1格,N是格子上所标的数。
这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数学游戏,其实你无论拨到哪格,只能吃亏,不能得利。因为当指针转到奇数格上,拨动的格数便是奇数-1=偶数,奇数+偶数只等于奇数,所以不可能转到偶数格上,就得不到值钱的东西,假如指针转到偶数格上,拨动的格数便是偶数-1=奇数,奇数+偶数=奇数,还不能得到值钱的东西。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2004-3-20 13:41:37
--
3月8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我听了一节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质数和合数》的一堂公开课,听后彼有一番感慨,本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为了帮助教者的一种组织手段,能够更好得为教学服务,增加教学的新颖性、独特性、深化性,更加具有吸引性,这么长一段时间提出对学生进行素质化教学,但是听了几节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课,却都流露出注入式的影子,不错注入教学以前已经扎根,但我们一定在平时的教学中得慢慢改之;另一方面运用多媒体教学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是围绕学生服务的并不是围绕计算机服务。是否能引出广大一线教师的共鸣!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2004-3-20 13:42:16
--
3月6日星期六晴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侯晶晶
今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我正在家里看数学报,无意中看到求比值与化简比这个题目,我想这不是上学期学过的吗?但是我又一想,我还是看一看吧!
“求比值”与“化简比”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同学们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求比值的目的是求一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结果;化简比的目的是把一比化成和它相等并且前、后项互质的整数比。
2、求比值与化简比的方法类似。有以下几种:
(1)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如:
5/6∶1/2=(5/6×6)∶(1/2×6)①比值为5/3;②化简比为5∶3。
(2)运用比与除法的关系。如:
6.3∶0.9=6.3÷0.9①比值为7;②化简比为7∶1。
(3)运用比与分数的关系。如:
16∶20=16/20=4/5①比值为4/5或0.8;②化简比为4∶5。
3、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和分数;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可以写成真分数或假分数的形式(见上例),不能写成整数、小数或带分数的,化简比的结果要读成几比几,如:16∶20化简比为4/5,应读作:4∶5。
通过这就可看出,只要我们多看一些关于数学方面的资料,你的成绩会提高的。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2004-3-20 13:43:26
--
3月12日星期五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 李田利
算工钱
中午爸爸下班回来,哼着小调,兴高采烈地跨进家门我迎上去问道:“爸爸,今天有什么事这么高兴?”爸爸说:“这个月我涨工资了。”我问道:“那你现在一个月拿多少工资?”爸爸想了想,微微一笑说:“我比你妈的工资高,我俩的月工资加起来是2800元,月工资差是100元,你说我一个月拿多少工资?”
听了爸爸的话,我动手在纸上画出了线段图帮助我理解:
通过观察和思考,我很快算出了答案,并且告诉爸爸。首先把妈妈的工资看作和爸爸同样多,那么爸爸、妈妈的月工资一共是(2800+100)=2900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资。列式是:(2800+100)÷2=1450元。
爸爸听了,满意地直点头。这时,正在做饭的妈妈对我说:“你还有其它方法吗?”“还有其它方法?”我惊奇地说。我报着好奇的心情静下心来再次观察、思考,我发现此题关键是找出以谁作标准的问题,标准不同,方法也就不同。于是,我有了第二种方法:就是以妈妈的工资作标准,假设爸爸和妈妈的工资同样多,那么俩人的月工资和就是(2800-100)=2700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妈妈的月工资最后加上爸爸比妈妈多的100元,就是爸爸的月工资。列式为(2800-100)÷2+100=1450元。
听完了我第二种方法的介绍,爸爸、妈妈笑了……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2004-3-20 13:44:00
--
3月16月星期二 晴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侯晶
容积与体积的区别
由于容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因此不少同学认为容积就是体积。其实,体积与容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是有区别的:
一、意义不同。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而容积是指木箱、油桶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一个物体有体积,但它不一定有容积。
二、测量方法不同。求物体的体积是从物体的外面测量它的长、宽、高进行计算,而求物体的容积则必须从里面来测量它的长、宽、高,然后计算。因此,对于同一个物体,一般地说,它的容积要比体积小。
三、单位名称不完全相同。体积单位一般用: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固体、气体的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相同,而盛液体的容积单位一般用升、毫升。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2004-3-23 18:01:14
--
从整体考虑
[问题]如图(1)这样的8行8列的数阵,其中A、B、C、D、E、F、G、H、I、J、K、L、M、N、O表示从小到大的15个连续自然数,把这个数阵分成四个4行4列的数阵图(2)。已知图(2)的第四部分中所有数的和是576。试问,这个8行8列的数阵中所有数的和是多少?
图(1)图(2)
(分析与解)大家看到这个题目,也许会把工作为切入点,把它设为X,然后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条件把图(2)的第四部分列成一个等式X+2(X+1)+3(X+2)+4(X+3)+3(X+4)+2(X+5)+X+6=576,求出X=33,也就是I=33。这样的15个自然数依次便为25、26、27……39。求出了每个数的大小,那么就可以计算出图(2)的所有数字之和了,等于2048。
或者算出工之后,只算出H=32。然后把这15个连续自然数两两配对组成中间数H、,A与O等于2H,2个B与2个N组成4H,3个C与3个M组成6个H……这样一共可以组成56个H,再加上原有的8个H,共是64个H。所有数字之和就是64×32=2048。
其实这题还有一个最简便的方法,从整体考虑,就是说不需要求出数阵上任何数的具体大小,只需要比较一下4个部分之间存在的关系就行了。第二部分的第一个数E比第四部分的第一个数I少4,第二部分中的第二数F比第四部分中的第二个数J少4……,第二部分中的每个数都比第四部分中对应的数少4,第二部分就比第四部分少了16×4=64。同理,第一部分比第二部分少64。而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相等。所以这个数阵的所有数字之和就是576-64×2+(576-64)×2+576=2048。
邳州市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马维力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2004-3-23 18:01:47
--
假设青蛙可以继续跳
[问题]在正六边形ABCDEF上,一只青蛙在顶点A处开始跳动,它每次可随意地跳到相邻两个顶点上,如果在5次之内跳到D点,那就停止跳动;如果5次之内不能到达D点,那在跳到第5次之后就停止跳动。试问:这只青蛙从开始到停止,不同的跳法有几种?
[分析与解]
这题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5次之内跳到D点。有2种跳法:AFED,ABCD。
二、青蛙跳了5次。先假设5次之内青蛙跳到D点之后还能继续跳。青蛙从A点开始,有两种跳法(到F或B),其实青蛙每一次都有两种跳法。根据乘法原理,青蛙跳了5次便有2*2*2*2*2=32种跳法。而实际上,青蛙跳3步到D处就停止跳动了,所以还要减去跳到D处又跳的走法。在第一种情况中,已经明确青蛙从A跳3次到D有两种走法,从D跳两步有DED,DEF,DCD,DCB四种跳法。再一次根据乘法原理,便有2*4=8种跳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青蛙有32-8=24种跳法。
综合以上两种情况,青蛙有2+24=26种跳法。
江苏省邳州市八路实验小学六(3)班晁雪傲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2004-3-23 18:03:14
--
3月21日 星期日小雨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 侯晶
今天由于下雨,我不能出去玩只好在家无聊之余,我便从书包里拿出一张数学报看,突然看到:怎样防止写错0。正好我们将要进入全面复习,一开始就得复习整数的读写法。由于在多位数的读法中,对“零”的处理有多种情况。如读一个“零”,有的表示一个0,有的却表示几个0,有时没有读0,但写数时却要写一个或几个0。这样在写多位数时就很容易出现少写或多写0的错误。怎样防止写错多位数中的0呢?可以采取以下几条措施:
1、按级分段写数。
在写多位数时,先找出级名“亿”、“万”字,在级名下各画一条竖直的虚线,表示分级线,然后在万绒有,个级部分分别画四条短横线,表示这两级应写满四个数字。写数时,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写万级、个级数时,如果每级不足四个数字,就在一个单位也没有的数位上,用0补足。
2、确定最高位及位数。
当多位数“级中”连续有两个零,“级头”连续有两个或三个零时,最容易少写0。如上面第二个数,错写成32040009。如果在写数时能确定它的最高位是十亿位,有十位数,那么马上就会发现32040009肯定写错了,因为这是八位数。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2004-3-30 15:37:43
--
3月24日 星期三晴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 徐瑞祥
电扇厂计划20天生产电扇1600台,生产5天后,由于改进了技术,工作效率提高25%,完成任务还需要多少天?
分析:这题可以通过转化,用正比例方法解,设原来效率是“1”,则实际效率是原来的(1+25%)=5/4,那么实际效率与原来效率的比是5/4∶1=5∶4,因为效率与时间成反比例,因此实际与计划所需时间的比是4∶5,如果设实际还需要X天,原来的天数是20-5=15(天),于是,可用正比例方法解:
解,设完成计划需X天。
4∶5=X∶(20-5)
5X=4×15
X=12
答:完成计划还需12天。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2004-3-30 15:38:12
--
3月24日 星期三晴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侯京
数字传奇
有人说:“1、2、3、4、5、6、7、8、9、0,世间一切事,离它都不行。”
有人说:“数学真枯燥,十个数字颠过来倒过去。”
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谁对?谁错?还是让事实说话吧!18世纪,英国有位叫桑克斯的数学家,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仅凭手算,将π值计算到小数部分第707位。如果数字真的枯燥的,他能耐得住那么长时间的寂寞吗?
中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演草纸用了几麻袋,如果数字真的是乏味的,他那持久的兴趣从何而来?“万物皆数”。颠来倒去的1、2、3、4……其中蕴藏着无穷奥妙。
也大也小的“1”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是自然数的单位。从它开始,1、2、3、4、5……无限地排列下去,形成一个有头有尾的“数字大军”,其队伍之大,可以绕地图无数圈。其中1最小,它站在数列的最前面。然而1又是最大的。整个地球,整个宇宙,整个……只需用1,就可以把它们概括无遗。
人类语言每时每刻都离不开1:一成不变、一目了然、一见如故、一日三秋、一暴十寒、一念之差、一孔之见、一枕黄梁……瞧,这个令人不起眼的1,不是很有趣吗?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2004-3-30 15:38:39
--
3月27日星期六晴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 侯京
今天,显得非常地无聊,就随手拿出一张《数学报》,突然一个非常的特别的题目把我吸引了。
[题目]有一张长方形铁皮,剪下图中的阴影部分,正好能做成一个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为2分米,那么原来 长方形铁皮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分析与解题]仔细观察右图,可以发现阴影长方形的宽不可能是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周长,那么,圆柱体的底面周长是阴影长方形的长,另外,我们还可以发现长方形铁皮的宽,即圆柱体的高是圆柱底面直径的2倍,圆柱的底面直径+底面周长=长方形铁皮的长。因此,长方形铁皮的长是2×2+2×3.14×2=16.56(分米)宽是2×2×2=8(分米)原来长方形铁皮面积是16.56×8=132.48(平方分米)。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2004-3-30 15:39:19
--
3月27日星期六晴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曹少青
要结合实际想问题
想一想,他的错误在哪里?
[题目]某大厅有两根圆柱形木柱,木柱的底面直径是0.6米,柱高是6米,如果要在它们的表面积重新涂上一层油漆,油漆的部份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小强看完这题之后,觉得这题很简单,很快列出算式并求出油漆的部份是多少平方米。
3.14×(0.6÷2)×(0.6÷2)+3.14×0.6×6×2=23.7384(平方米)。仔细分析题意,我们可以发现,小强的这样想法是完全错误的,错误的原因就是没有结合实际想问题。木柱虽然是圆柱形,但就实际问题来说油漆的部分不包括上底面和下底面。因此要求油漆部分的面积就是求这两根圆柱形的木柱的侧面积,列式应为:3.14×0.6×6×2=22.608(平方米),答:油漆部份的面积有22.608平方米。
--------------------------------------------------------------------------------
--作者:翱翔
--发布时间:2004-4-2 14:05:25
--
3月31日星期三 晴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 侯京
成双成对的“2”
2、是偶数是最小的质数,也是质数中存在的唯一的一个偶数,“一分为二”。任何一个数用2去除,都能分得公平,不会留下余灵数。
2、反映了事物的两个方面:阴与阳、奇与偶、天与地、生与死、方与圆、大与小、高与低、长与短、前与后、动与静、虚与实、黑与白、贵与贱、贫与富……等等,它们两两成对,彼此依存,果真有“无独有偶”!
在平面上,只有具备两点才能画一条直线;两条直线相交才能构成角;两条直线永不相交,就叫做“平行”。
瞧,2的神通够大吧!
完善的“3”
古希腊人把3称作“完善数”,说它体现了“开始、中期和终了”,因而具有神性。
在中国,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3、在数字链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三人为众,三人成虎,三人行必有我师,三棱镜可以分析光谱。爱因斯坦总结成功的经验也是三条:艰苦的工作+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看,这里都是“3”!
⑹ 有趣的数学小游戏都有哪些
蜂蜂乐园
网站:http://www.4399.com/flash/34772.htm
虽然有点幼稚,里面可以玩语文数学英语的小游戏来赚钱。
楼主,选我吧
⑺ 数学趣味小游戏
嘿嘿。。。我自己创的一个小游戏,很考验速度哦~
要两个人来玩,首先,第一个人说“1+1=2”第二个人说“2+2=4”第一个人接着说“4+4=8”第二个人连着说“8+8=16”一直这样连下去看看你能说到多少,我记得我最高是说到了3w多。。祝:
新年快乐
心想已成
⑻ 有哪些数学游戏
什么?玩游戏也能帮助提升数学能力么?
当然!因为很多游戏在设计之初就参考了数学算法和数学逻辑
今天,为大家介绍5种超好玩的小学生数学游戏
寓教于乐,边学边玩!写作业写累了,一起来玩会儿吧!
1
魔方
魔方是一种可以培养人的动手、动脑能力,训练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专注力、记忆力、判断力、想象力等的运动。它投入较少,不受时间年龄等的限制,也易于上手,不会感到乏味。
世界魔方协会授权代表在成员国地区内举办各种魔方赛事。在中国,魔方比赛有很多,几乎每一个省份每一年都会有比赛
2
国际数棋
国际数棋由六角形棋盘和带有两对0—9数字的十枚棋子组成,棋盘内按照规律编有0—9十个数字,行棋前棋手要将各自的十枚同色棋子对号入座放入自己的阵营内。
国际数棋的基本行棋思路是:应用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向正对角内行棋,最后通过计算得分的大小来决定胜负。
网上可以买到数棋玩具。
有学者总结过玩国际数棋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促进作用:
(一)从知识与技能方面看,它对巩固数学知识、强化口算心记的训练、提高计算的准确性、提高数学成绩、培养表达能力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国际数棋在行棋过程中要求要进行术语表达,从而可以培养学生一定的思维表达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和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三)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来看,在行棋过程中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性思维与聚合性思维、猜想思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
3
算24点
算二十四点是大家比较熟悉也可能都玩过的游戏。
拿一副牌,抽去大小王后,剩下1~13(以下用1代替A)。任意抽取4张牌(称为牌组),用加、减、乘、除(可加括号,高级玩家也可用乘方开方与阶乘运算)把牌面上的数算成24。每张牌必须用且只能用一次。如抽出的牌是3、8、8、9,那么算式为(9-8)×8×3=24。
最后,任何有益于孩子发展的游戏需要孩子自己喜欢,千万不要强求,否则,适得其反,引起对数字的厌恶就得不偿失了。
你最喜欢哪款数学小游戏呢?
⑼ 给我10个适合初中生玩的数学游戏
1:欲知一人的年龄可以不用直接问,只要你的年龄不超过100岁再按照下列步骤即可得知这人的年纪了。一、将你的年龄乘以67。 二、告诉我乘完67之後的末二位数字。 三、将末二位数字乘以3,得到末二位数字即为你的年龄。 2:七巧板3:扑克牌里面的二十四(用上加减乘除)4:比谁背圆周率更长5:看字数笔画6:移动火柴的游戏
⑽ 小学数学游戏
猜拳游戏
游戏目的:练习数的组成。
游戏过程:例如:师:下面我们做关于“6”的游戏
我出2(手势:伸两个手指)
生:我出4(手势:伸四个手指)
2和4合成6
可以老师和学生猜,同桌互相猜。
拍手
游戏目的:练习数的组成。
游戏过程:师:下面我们做关于“7”的游戏
师先拍3下,要求学生不说话,只拍手,拍完后,才说“几和几合成7”。
找朋友
游戏目的:使学生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法
游戏准备:
1.若干套1到9的数字卡片。
2.每次游戏前发给每个学生1张。
游戏过程:
1.把几套从1到9的数字卡片分别发给全班同学,戴在胸前.全班同学围成一圈做丢手帕的游戏,捉到谁,谁就站在圈中央找出自己的朋友来搭救自己。
2.数字凑成10才能做朋友(可以是两人做朋友,如7和3,也可是三人做朋友,如2,4和4,还可以是四人、五人……做朋友),朋友越多越好。
3.根据找到朋友的人数多少,大家用掌握声进行奖励,找到一个朋友,鼓一次掌,找到两个朋友鼓两次掌,以此类推。
摸几何图形
游戏目的:训练学生用触摸的方法对看不见的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巩固他们对几何图形的特征辨认。
游戏材料: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硬纸片若干,一个纸盒,一块大手帕。
游戏过程:
(1)将若干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硬纸片放进纸盒里,用手帕盖好;
(2)纸盒外边分别放一块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
(3)一个小朋友把一只手伸进纸盒摸图形,另一只手在纸盒外边拿一个与摸到的图形同类的图形,然后将摸到的图形拿出来进行比较。如两只手中的图形确是同一类型,得10分,并可继续摸一次;如两只手中的图形不是同一类型,不给分,且不再摸。注意事项:盒子里面的图形与盒子外边的图形尽可能大小相等,否则会给儿童做游戏带来难度。当然增加难度,可以加上各种立体图形。
搭积木
游戏目的:
1.通过学生接触不同形状的积木,熟悉各立体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游戏准备:有正方体、长方体、球、圆柱等形状的积木。
游戏过程:
1.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发给一副积木。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搭积木,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搭成自己喜欢的事物(如:桥、房子等)。
3.将各小组的作品摆在一起,由各小组推举的一名学生讲解自己组摆的是什么事物,用了那些形状的积木,并一一指出来。
4.全体学生评判出最优作品。
拼一拼,摆一摆
游戏目的:
1.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游戏准备:
1.教师提前准备一个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拼摆的玩具。
2.每个学生准备与教师相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各若干个。
游戏过程:
1.教师分步描述自己的玩具。(玩具不要让学生看见)
2.学生根据教师的描述逐步拼摆。
3.教师将自己的玩具展示给学生看,全班同学一起评选与教师玩具相似的作品。
4.谁的作品与教师的玩具最相似,哪个学生就获得“小小设计师”的称号。
猜猜看
游戏目的:
1.通过游戏使学生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认识。
2.发展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
游戏准备:每人准备一盒积木。
游戏过程:
1.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两名学生。
2.将积木放入课桌中,其中一个学生随便摸出一块积木(不要让另外一个学生看到),然后摸的学生说明积木的特征。
>>点击查看一年级数学学习游戏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培优不偏科,轻松面对小升初!
90
你可能还感兴趣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