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数学知识
㈠ 求数学趣味小知识
◆“0”
罗马数字没有0;
五世纪时,“0”从东方传到罗马,当时教皇非常保守,认为罗马数字可以用来记任何数目,已足够用,就禁止用“0”,一位罗马学者的手册介绍了0和0的一些用法,教皇发现后,对它施以酷刑。
◆以“规”、“矩”度天下之方圆
山东省嘉祥县一座古建筑石室造像中,有两位古代神化中我们远古祖先的形象,一位是伏羲,一位是女娲。伏羲手中物体就是规,与圆规相似;女娲手中物体叫矩,呈直角拐尺形。
有两个供你选择~
㈡ 趣味数学知识
.四个连续自然数的积是5038,这四个连续自然数分别是( ),( ),( )。
2.一个口袋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球各10个,要一次摸出相同颜色的小球,一次至少要摸出( )个球。
3.有下面两组数:
甲组:1、3、5、7、9、11、13、15、17、19
乙组:2、4、6、8、10、12、14、16、18、20
每次分别从甲、乙两组中各去一个数相加求和,不同的结果有( )个。
4.一个服装的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4件上衣或7条裤子,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为一套服装。现有66名工人生产,每天最多能生产多少套服装?
问题补充:5、小王有三本集邮册,全部邮票的五分之一在第一本上,N除以8(N为非零自然数)在第二本上,剩余的39张在第三本上。小王有多少张邮票?
6.小明看着自己的成绩表预测:如果下次数学考试100分,那么总平均分是91分,如果下次考80分,那么数学总平均成绩是86分,小明数学统计表是已经有几次考试?
7.一个数乘以三分之四,粗心的小明把三分之四看成了四分之三。正确答案应该是多少?
小李和小王到书店买各同一本书,可是他们带的钱都不够,小李差4.5元,小王差0.6元,两人就决定和买一本,钱刚好够,这本书多少钱?
1 由于一个10,三个9相乘得7290超过5038,可知,此四个数最大不超过10.
假设这四个数,最大为10,则其余三个为7,8,9.
此四个数相乘得 7×8×9×10=5040
若这四个数中最大数为9,则其余三个为6,7,8.
此四个数相乘得 6×7×8×9=3024
由此可知.这四个数应该为7,8,9,10. 相乘结果应为5040
2 一次至少拿4个球,就可以保证有两个球的颜色相同.
3 甲组的数为 2n-1 ,n为1,2,3,4,5,6,7,8,9,10
乙组的数为 2t, t为1,2,3,4,5,6,7,8,9,10
则甲、乙两组各取一数相加结果为 2n-1+2t
结果只取决于n+t. 因此只要知道 n+t 有多少个不同结果,就可以知道原题意有多少个不同结果。
(1)当n=1时,t取任意数,则有10个结果;
(2)当n=2时,只有当t=10时,才得到与(1)不同的结果;
(2)当n=3时,只有当t=10时,才得到与(1)、(2)不同的结果;
...........................
(10)当n=10时,只有当t=10时,才得到与(1),(2)......,(10)不同的结果
因此共有 10+1×9=19 个不同结果
4 设x名工人生产上衣,得
4x=7×(66-x)
则x=42
所以一天可以生产 4×42=168 套服装
6 设有x次考试的成绩,现在的平均分为a.则有
(xa+100)/(x+1)=91
(xa+80)/(x+1)=86
两式相减得20/(x+1)=5
则x=3 a=88
即 现有3次考试的成绩
5 设其有x张邮票.得
x/5+N/8+39=x
化简得 4x/5-N/8=39
由题意知,N为8的陪数,又4x/5为偶数,39为奇数.则N为8的奇数陪数.设N=(2t+1)×8 得4x/5-(2t+1)=39
x=(100+5t)/2
则5t为偶数,再设t=2w,得x=(100+5×2w)/2=50+5w
由此可知,共有50+5w 张邮票, w为0,1,2,3,4,......
此时N=32w+8
7 设被乘数为a,则结果应为4a/
㈢ 生活中的趣味数学知识
1.一个服装的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件上衣或7条裤子,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为一套服装。现有66名工人生产,每天最多能生产多少套服装?
2、小王有三本集邮册,全部邮票的五分之一在第一本上,N除以8(N为非零自然数)在第二本上,剩余的39张在第三本上。小王有多少张邮票?
3.小明看着自己的成绩表预测:如果下次数学考试100分,那么总平均分是91分,如果下次考80分,那么数学总平均成绩是86分,小明数学统计表是已经有几次考试?
1
设x名工人生产上衣,得
4x=7×(66-x)
则x=42
所以一天可以生产 4×42=168 套服装
2
设其有x张邮票.得
x/5+N/8+39=x
化简得 4x/5-N/8=39
由题意知,N为8的陪数,又4x/5为偶数,39为奇数.则N为8的奇数陪数.设N=(2t+1)×8 得4x/5-(2t+1)=39
x=(100+5t)/2
则5t为偶数,再设t=2w,得x=(100+5×2w)/2=50+5w
由此可知,共有50+5w 张邮票, w为0,1,2,3,4,......
此时N=32w+8
3
设有x次考试的成绩,现在的平均分为a.则有
(xa+100)/(x+1)=91
(xa+80)/(x+1)=86
两式相减得20/(x+1)=5
则x=3 a=88
即 现有3次考试的成绩
㈣ 数学趣味知识
为了80分。。。T_T我就做了
0中间加一道横线就成8了,so,拿到横线比喻成裤腰带
6跟9正好是上下颠倒的,所以6的“尾巴”在上边,9的在下边,所以6就说9的尾巴在下边了(貌似你说错了)。
PS:小朋友们,懂了吗?
㈤ 趣味数学内容关于什么
本套书是一套综合性较强的,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于一体的亲子共读读物,适合学龄前的儿童在家长的辅导下阅读。本套书分别从语言,数学,游戏,常识,智力,文学,诗歌七个方面着手,对少儿的智力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训练。书中“学习指南”栏目首先确定了本单元让小孩掌握的知识。“名师点拔”栏目则是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专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对家长提出了恰当的教育方式,值得借鉴。“拓展练习”栏目则让小孩子参与到图书的内容中,让他们一边思考,一边获得智能的提高和训练。在浓浓的亲情中,小孩子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家长们,别老是强调时间紧迫,这样会让你和孩子之间缺乏沟通。看看这套书吧,定会在你和孩子之间搭起一座朋友般友谊的桥梁,成为你和孩子的好伙伴。
㈥ 数学小知识。
1、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这种仪器就是司南。
2、最早使用小圆点作为小数点的是德国的数学家,叫克拉维斯。
4、“七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拼板玩具,由七块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的薄板组成,拼出来的图案变化万千,后来传到国外叫做唐图。
5、传说早在四千五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刻漏来计时。
6、中国是最早使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计算的国家。
7、欧几里得最著名的著作《几何原本》是欧洲数学的基础,提出五大公设,发展为欧几里得几何,被广泛的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教科书。
8、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朝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祖冲之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了第7位数。
9、荷兰数学家卢道夫把圆周率推算到了第35位。
10、有“力学之父”美称的阿基米德流传于世的数学著作有10余种,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翘起地球。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有勇气去寻找这个支点,要用于寻找真理。
(6)趣味数学知识扩展阅读
数学(mathematics或maths,来自希腊语,“máthēma”;经常被缩写为“math”),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
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㈦ 有趣的数学知识是什么
例如:关于完全平方数有以下几个特点
完全平方数是这样一种数:它可以写成一个正整数的平方。例如,36是6×6,49是7×7。
从1开始的n个奇数的和是一个完全平方数,即1+3+5+7+…+(2n-1)=n^2;
每一个完全平方数的末位数都是0、1、4、5、6中的一个;
每一个完全平方数要么能被3整除,要么减去1能被3整除;
每一个完全平方数要末能被4整除,要末减去1能被4整除。
每一个完全平方数要末能被5整除,要末加上1或减去1能被5整除……
㈧ 数学趣味小知识
◆“0”
罗马数字没有0;
五世纪时,“0”从东方传到罗马,当时教回皇非常保守,认为罗答马数字可以用来记任何数目,已足够用,就禁止用“0”,一位罗马学者的手册介绍了0和0的一些用法,教皇发现后,对它施以酷刑。
◆以“规”、“矩”度天下之方圆
山东省嘉祥县一座古建筑石室造像中,有两位古代神化中我们远古祖先的形象,一位是伏羲,一位是女娲。伏羲手中物体就是规,与圆规相似;女娲手中物体叫矩,呈直角拐尺形。
有两个供你选择~
㈨ 数学趣味小知识 简短的 20到50字左右
趣味数学小知识
数论部分:
1、没有最大的质数。欧几里得给出了优美而简单的证明。
2、哥专德巴赫猜想:属任何一个偶数都能表示成两个质数之和。陈景润的成果为:任何一个偶数都能表示成一个质数和不多于两个质数的乘积之和。
3、费马大定理:x的n次方+y的n次方=z的n次方,n>2时没有整数解。欧拉证明了3和4,1995年被英国数学家
安德鲁*怀尔斯
证明。
拓扑学部分:
1、多面体点面棱的关系:定点数+面数=棱数+2,笛卡尔提出,欧拉证明,也称欧拉定理。
2、欧拉定理推论:可能只有5种正多面体,正四面体,正八面体,正六面体,正二十面体,正十二面体。
3、把空间翻过来,左手系的物体就能变成右手系的,通过克莱因瓶模拟,一节很好的头脑体操,
摘自:http://www.xxteacher.net/bbs2/ThreadDetail.aspx?id=3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