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

发布时间: 2021-07-21 12:36:49

Ⅰ 人教版的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一 、填空:20%

1. 2. 5小时=( )小时( )分 5060平方分米=( )平方米

2. 24的约数有( ),把24分解质因数是( )

3. 分数单位是 1/8的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假分数是( )。

4. 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是最小的质数,分母是合数,这个分数最大是( ),如果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得到1。

5. 把一个长、宽、高分别是5分米,3分米、2分米的长方体截成两个小长方体,这两个小长方体表面积之和最大是( )平方分米。

6. 用一根52厘米长的铁丝,恰好可以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框架长6厘米、宽4厘米、高( )厘米。

7. A=2×3×5,B=3×5×5,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8. 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表面积扩大( )倍,它的体积扩大( )倍。

9. 4/9与5/11比较,( )的分数单位大,( )的分数值大。

10. 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8,最小公倍数是48,其中一个数16,另一个数是( )。

二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20%

1. 下面式子中,是整除的式子是( )

① 4÷8=0.5 ② 39÷3=13 ③ 5. 2÷2. 6=2

2. 在2/3、3/20和7/28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有( )

① 3个 ② 2个 ③ 1个

3. 两个质数相乘的积一定是( )

① 奇数 ② 偶数 ③ 合数

4 . A=5B(A 、B都是非零的自然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 A 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A ② A 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A

③ A能被B整除,A含有约数5

5. 在100克的水中加入10克盐,这时盐占盐水的( )

① 1/9 ② 1/10 ③ 1/11

6. 已知a>b,那么2/a与2/b比较( )

① 2/a> 2/b ②2/a < 2/b ③ 无法比较大小

7. 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2,这两个数的公约数的个数有( )

① 2个 ② 4个 ③ 6个

8. 一个长方体被挖掉一小块(如图)下面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

① 体积减少 ,表面积也减少

② 体积减少, 表面积增加

③ 体积减少, 表面积不变

9. 用大小相等的长方形纸,每张长12厘米,宽8厘米。要拼成一个正方形,最小需要这种长方形纸( )。

① 4张 ② 6张 ③ 8张

10、一根6米长的绳子,先截下1/2,再截下1/2米,这时还剩( )

① 5米 ② 5/2米 ③ 0米

三、计算题:28%

1. 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分米)4%

a=8 b=5 c=4

2. 脱式计算(能简算要简算)12%

6/7+2/15+1/7+ 13/15 19/21+5/7-3/14

2/3+5/9-2/3+5/9

8/9-(1/4-1/9)- 3/4

3. 求最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4%

24 和36

18、24和40(只求最小公倍数)

4. 文字题 6%

5/9与7/18的和,再减去1/2,结果是多少

一个数减去7/15与7/30的差,结果是2/3,这个数是多少?(用方程解)

四、作图题 4%

请你用画阴影的方法表示1/2(至少5种)

五、应用题:30%

1. 一块地,其中1/5种玉米,1/6种青菜,其余种西瓜。种西瓜的面积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2. 某班男生24人,女生2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多少倍?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3. 学生参加环保行动。五年级清运垃圾3/5 吨,比六年级少清运1/8吨。五六年级共清运垃圾多少吨?

4. 一块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铁板,把它的四个角分别切掉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然后焊接成一个无盖的盒子。它的容积是多少升?

5. 一辆汽车,前3小时共行192千米,后2小时每小时行58千米,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

Ⅱ 配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卷

每课一练里不是有模拟考卷吗?还有,你可以买一本《黄冈小状元》,那里面很多题目都是跟考卷有关。不懂再问吧,谢谢··

Ⅲ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

我还没你上的快

Ⅳ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第三单元应用题(不要比例)

51、30是一个数的 ,这个数是( )。
52、一个数是2 ,它的 是( )。
53、甲数比乙数少20%,乙数比甲数多( )%。
54、78是一个数的 ,这个数是( )。55、45千克是1吨的( )%。
56、15米的 是( )米。
57、50比40多( )%;40比50少( )%。
58、六年级有男生80人,女生比男生少20人,女生是男生的( ),男生约是女生的( )%。
59、甲数的 是乙数的 ,甲数是乙数的( )倍。
60、将4克盐放入12克水中,盐占盐水的( )%。
61、用200粒种了作发芽试验,其中有4 粒没有发芽,种子的发芽率是( )%。
62、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时,3小时行了全程的 ,占剩下路程的( )。
63、某数的25%是100,这个数的 是( )。
64、一个书有120页,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 ,第二天看了这本书的 ,第三天应从第( )页开始看。
65、春季植树,第一小队是第二小队的 ,第二小队比第一小队多植( )%。
66、一杯牛奶,喝去20%,加满水搅匀,再喝去50%,这时坏中的纯牛奶占杯子容量的( )%。
66、100克水中加20克糖,糖水的含糖率约是( )%。
67、六(2)班有学生48人,其中女生18人,后来又转来( )女生后,这时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40%。
68、一堆煤的重量等于它的 加上 吨,这堆煤重( )吨。
69、两个分母相同的最简分数相差 ,这两个分子的商是 ,这两个分数分别是( )和( )。
二、应用题
1、玻璃厂10月份生产玻璃2000箱,比9月份多生产了 ,9月份生产玻璃多少箱?
2、某纺织厂原有皮棉3500包,第一次用去 ,第二次用去 ,两次一共用去多少包?
3、某建筑工地仓库原有水泥1200吨,第一次运走了30%,第二次运走的与第一次同样多。仓库还有水泥多少吨?
4、工厂运来12吨钢材,第一次用去总数的 ,第二次用去总数的 。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多少吨?
5、学校种了45棵树,其中 是桐树, 是杨树。两种树共多少棵?
6、大华机器厂生产的350台机器,经过检验有4台不合格。求这批机器的合格率。
7、打一份稿件,第一天打36页,完成了任务的60%。还要打多少页才能完成任务?
8、一堆粮食第一次运走 ,第二次运走210吨,余下的是运走的 ,这堆粮食有多少吨?
9、一袋水泥用去60%,剩下的部分比用去的部分少10千克,用去多少千克?
10、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已经行了全程的 ;再向前行50千米, 就比全程的 少6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1、小红的妈妈买了20000元的国家建设债券,定期三年。如果年得率是6.15%,到期时可得本金和利息共多少元?
12、某保险公司今年上半年的营业额3360万元。如果按5%缴纳营业税,上半年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13、王叔叔把4500元存入银行,定期5年,如果年利率4.14%,到期时按利息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王叔叔应缴纳多少元个人所得税?
四、工程问题应用题
[复习目标]
能识别“工程问题”应用题,会分析工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正确解答有关实际问题。
[知识回顾]
1、工程问题应用题的特点
工程问题是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中的一种典型应用题。主要研究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的关系问题。它的特点是常常不给出工作总量的具体数量,只是提出“一项工程”、“一件工作”、“一条路”、“一本书”等等的词语。解答时要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而工作效率则用 来表示。
2、工程问题的基本关系。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我们所接触的工程问题都是共同的问题,所以它还有如下关系: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
3、解答工程问题应用题,应注意的问题。
工程问题应用题一般都是围绕寻找工作效率的问题进行。工程问题主要是研究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三种数量关系,在解题时要要注意三种量的对应关系。即求谁的工作时间,就要找到与它对应的工作总量和与它对应的工作效率。例如:
甲工作量÷甲工作时间=甲工作效率
乙工作量÷乙工作时间=乙工作效率
丙工作量÷丙工作时间=丙工作效率
总工作量÷合作时间=工作效率和
[试题分析]
[例1]一件工程,甲队独做12天完成任务,乙队独做15天完成任务,甲队单独完成了 ,剩下的由甲、乙合做,还要几天完成任务?
分析:要求剩下的由甲、乙合做,还要用几天完成,必须先求出剩下的工作总量和甲、乙合作的工作效率和。根据“甲队独做了 ,剩下的由甲、乙合做”,可以求出剩下的工作总量是(1- )。根据“甲队独做12天完成任务”可求出甲队的工作效率是 ;根据“乙队独做15天完成任务”,可求乙队的工作效率是 。由此可求出两个队合做的工作效率是( + )。
列综合算式计算:
(1- )÷( + )
= ÷
=6(天)
答:剩下的由甲、乙两队合做还要6天完成。
[例2]一项工程,甲队独做需要20天,乙队独需要30天,现在两队合做若干天后,余下的乙队10天做完。甲、乙两队合做了多少天完成?
分析:要求甲、乙两队合做了多少天完成,必须先求出甲乙两队合做的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和。根据“甲队独做需要20天”可求甲队的工作效率是 ;根据“乙队独需要30天”,可求乙队的效率是 。根据“余下的乙队10天做完”可以求出乙队10天做的工作量,即: ×10= ,由此就可以求出甲乙两队合做工作量是1- ×10=
列综合算式计:
(1- ×10)÷( + )
=(1- )÷
=8(天)
答;甲乙两队合做了8天完成。
[例3]一件工作,甲独做6天完成,乙队独做8天完成。现由丙队做了全部工程的 ,余下的由甲、乙两队合做,还要几天才能完成任务?
分析:由“一件工作,甲独做6天完成,乙队独做8天完成”,可知:甲的工作效率是 ,乙的工作效率是 ,甲乙两队合做的工作效率是( + ),由“由丙队做了全部工程的 ”,可知还剩下全部工程的(1- ),用剩下的工作量除以甲乙工作效率的和,就可以得到还要的工作天数。
列综合算式计算:
(1- )÷( + )
= ÷
=3(天)
答:还要3 天完成。
[例4]一个水池有甲、乙、丙三根水管。单开甲管6小时可以把空池注满,单开乙管4小时可以把空池注满,单开丙管12小时可把满池水放完。三管齐开,几小时把空池注满?
分析:把满池水看作单位“1”,甲管每小时注水 ,乙管每小时注水 ,丙管每小时放水 ,三管齐开,则每小时注水
+ - = 。根据工作总量÷总工作效率=合作时间,就可以求出三管齐开多少小时把空池注满水。
列综合算式计:
1÷( + - )
=1÷
=3(小时)
答:三管齐开3小时可以把空池注满水。
练习四
一、填空题
1、一项工程,甲乙合做4天可以完成,甲队独做8天完成,乙队独做( )天完成。
2一项工程,甲队独做10天可以完成,乙队独做20天完成,甲乙合做( )天完成。
3、一项工程,甲乙合做6天可以完成,甲队独做15天完成。甲乙合做( )天,余下的由乙队5天完成。
4、从甲站到乙站,客车5小时到达,货车6小时到达,客车的速度比货车的速度快( )%。
5、加工一批零件,甲独做 小时完,乙独做 小时完,两人合做( )小时完成。
6、一项工程,甲独做6天完成,乙独做12天完成。
(1)甲、乙合做一天完成全部工程的( );
(2)甲乙合做( )天完成;
(3)甲、乙合做3天完成全部工程的( );
(4)甲的工作效率与乙的工作效率的比是( )。
二、解答下列各题
1、一堆物品,甲车需 小时运完,乙车需要 小时运完,如果两车合运几小时运完?
2、一件工作,甲独做要6天,乙的工效是甲的2倍。两人同时合做,几天能完成?
3、一件工作,甲独做15天完成,乙独做18天完成,甲先做5天,余下的由乙独做,还需要多少天?
4、做一批零件,甲独做要10小时,乙在相同的时间里,只能做这批零件的 ,乙独做这批件要几小时?
5一件工作,甲队单独做12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5天完成,甲队单独完成了 ,剩下的由甲、乙合做,还要用多少天完成任务?
6、修一段30千米的公路。甲队独做10天完成,乙队独做15天完成,两队合做几天可以完成?
7、有一项工程,甲队独做要8天完成,乙队独做要12天完成。甲乙合作这项工程的 ,要多少天?
8、给游泳池蓄水时,单开甲管10小时蓄满,单开乙管8小时蓄满。如果甲乙两管同时开放,几小时可以蓄满水池?
9、打一份稿件5400字,甲单独打3小时完成全部的 ,乙单独打2小时完成全部的 ,甲乙二人合打一小时,甲比乙多打多少字?
10、一件工作,甲独做要30天完成,乙独做所需的时间是甲所需时间的 ,如果两人合干,要多少天完成全工程的 ?
四、列方程解应用题
[复习目标]
1、能分析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理解和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书写格式。
3、能根据应用题中的等量关系进行验算,检查所求结果是否合符题意。
[知识回顾]
方程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实际问题的解决都是通过方程来实现的。因此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进一步培养我们逻辑推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为以后的数学及其他基础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分析题目里的数量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列出方程,从而得到问题的解决。
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弄清已知数和未知数的关系,用代数式表示;二是找出数量间的关系,列出方程。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
1、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数和未知数的关系;
2、用字母χ表示未知数;
3、找出已知数和未知数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解方程,求出χ的值;
5、检验,写出答案。
[列方程的主要思路]
1、根据几何形体的计算公式列方程;
2、根据比例的意义和正、反比例的意义列方程;
3、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列方程;
4、根据常见的数量关系列方程;
5、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列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例题分析]
[例1]一个梯形的面积是54平方厘米,上底是8厘米,下底是10厘米,高是多少厘米?
分析:本题的等量关系式就是梯形的面积公式,即
S=(a+b )×h÷2
如果设高为χ厘米,把上面公式的字母换成已知数,就可列出方程。
解:设梯形的高为χ厘米。
(10+8)×χ÷2=54
(10+8)×χ=108
χ=108÷18
χ=6
答:这个梯形的高是6厘米。
[例2]饲养场共养猪216头,其中猪的头数的 是羊头数的 ,羊有多少头?
分析: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猪的头数的 是羊头数的 ”可以找出一个等量关系式:
猪的头数× =羊头数×
猪的头数是216头,如设羊的头数为χ头,根据上面的等量关系式可列出方程。
χ=216×
χ=108
χ=108÷
χ=162
答;羊有162头。
[例3]六年级同学种树,一班比二班少种72棵。一班有45人,平均每人种8棵,二班有48人,平均每人种多少棵?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一班比二班少种72棵”,可以找到等量关系式:
二班种的-一班种的=72棵
一班种的棵数是(8×45)棵,如果设二班每人种χ棵,那么,二班种的总棵数是48χ棵。根据等到量关系式可列出方程:
解:设二班平均每人种χ棵。
48χ-8×45=72
48χ-360=72
48χ=360+72
48χ=432
χ=9
答:二班平均每人种9棵。
[例4]一台收割机3天收割小麦57公顷。照这样计算,收割133公顷小麦,需要多少天?(用比例解)
分析:根据“照这样计算”就是工作效率一定,(也就是效率相等),所以,只要表示出两次的工作效率,就可以列出方程,(这也就是用比例的思路解题)
解:设收割133公顷小麦要χ天。
=
57χ=133×3
χ=
χ=7
答:收割133公顷小麦需要7天。
[例5]农场要收割550公顷小麦,前3天收割了150公顷。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要多少天完成?
[解法一]
分析:根据“照这样计算”可知,每天收割小麦的公顷数(即工作效率)一定,也就是效率相等,所以可列方程如下:
解:设剩下的还需要χ天完成。
=
150χ=(550-150)×3
χ=
χ=8
答:剩下的还需要8天完成。
[解法二]
解:设收割550公顷小麦要χ天,则剩下的还要(χ-3)天。
=
150χ=550×3
χ=
χ=11
χ-3=11-3=8
答:剩下的还需要8天完成。
[例6]给一间房屋的地面铺方砖,用边长2分米的方砖要2000块,若改用边长4分米的方砖,要多少块?
分析:根据题意义可知,房屋的面积是一定的,每块方砖的面积与块数的剩积相等。
解:设需要边长4分米的方砖χ块。
(4×4)χ=(2×2)×2000
16χ=4×2000
χ=
χ=500
答:改用边长4分米的方砖,要500块。
[例7]在比例尺是 的在图上,有一块长3.2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地,这块地的实际周长和面积是多少?
分析:要求实际的周长和面积,就要求出实际的长和宽,根据比例尺的意义用方程解出长和宽,再算出实际周长和面积.
解:设这块地的实际长为χ厘米,宽为y厘米。
=
χ=3.2×50000
χ=160000
160000厘米=1600米
=
y=1.2×50000
y=60000
60000厘米=600米
周长:(1600+600)×2
=2200×2
=4400(米)
面积:1600×600=960000(平方米)
答:这块地的实际周长是4400米;实际面积是960000平方米。
此题可用算术法解吗?试试看。
[例8]A、B两地相距54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经过9小时相遇,已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3倍,甲乙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分析:根据题意可找出两种等量关系:
甲车行的路程加乙车行的路程等于A、B两地之间的距离;甲车速度与乙车速度的和乘以行车时间等于A、B两地之间的距离。但设未知数最好设一倍量为χ,用这一量表示另一量。
解:设乙车每小时行χ千米,则甲车的速度就为3χ千米。
方程一为:3χ×9+χ×9=540
方程二为:(3χ+χ)×9=540
解以上方程:χ=15
3χ=15×3=45
答: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15千米。
[例9]某厂十月份用水480吨,比原计划节约了 。十月份原计划用水多少吨?
分析:根据“比原计划节约了 ”可知:原计划量是单位“1”应设单位“1”的量为χ,再用它表示节约的量较为简便;再根据“计划用水的吨数-节约用水的吨数=实际用水的吨数”列方程。
解:设原计划用水χ吨,则节约了 χ吨。
χ- χ=480
χ=480
χ=540
答:十月份节约用水540吨。

我回答了这么多分给我吧

Ⅳ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答案

  1. 0.75; 1/4

  2. 3∶8=(3/8)=(6)÷(16)=12∶(32)=(9)∶24

1米的3/4是(0,75)米;2/5千克是1千克的(2/5);(9)吨的1/3是3吨

4、大小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是3∶2,大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比是(9;4),大小正方体的体积比是(27;8)
5、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4/5,则女生与男生人数的比是(4;5),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5;9)。

6、一本书,每天看它的1/6,(6)天可以看完。
7、甲数的3/4与乙数的2/3相等。如果甲数是90,则乙数是(45)。
8、一堆沙,运走了它的3/4,正好是24吨,这堆沙有(32)吨。
9、用35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已知腰和底的长度比是3∶1,则腰长(15)厘米。
选择题:

1、一个比的后项是8,比值是3/4,这个比的前项是(C)。
A、4 B、3 C、6
2、“甲比乙少1/5”,应该把(A)看作单位“1”。
A、乙 B、甲 C、无法确定
3、一段路,甲车用9小时走完,乙车用3小时走完,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C)。
A、9∶3 B、3∶3 C、1∶3
4、下面各算式中,结果最大的是(A)。
A、34:2 B、34÷4 C、6÷34
5、把20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A)。
A、1∶6 B、1∶5 C、6∶1
判断题:
1、喜乐足球队以3∶0大胜厚木队,说明在特殊情况下,比的后项可以是0。( X)
2、1米的1/4等于4米的1/4。(X)
3、两个分数相除,商一定大于被除数。(X )
4、如果A是B的1/5,那么B是A的5倍。(✓

5、4÷(20+4)=4÷20+4÷5=0+5=5 。(X)
6、一个比的前项乘1/4,后项除以4,它的比值不变。(✓)
解决问题:
1、小伟和小英给希望工程捐款的钱数比是7∶8,两人共捐款75元。小伟和小英各捐款多少元?75/(7+8)=5 5×7=35=小伟 5×8=45=小英

2、两地相距480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4小时后相遇,已知甲、乙两车速度的比是5∶3。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480÷4=120 120÷8×5=75=甲 120﹣75=45=已

3、桐县去年的实际绿化面积比原计划增加了2/5,实际比原计划多绿化150公顷,原计划绿化多少公顷?

150÷(2/5)=375

4、校合唱队有45名队员,男队员与女队员的人数比是4∶5,校合唱队的男、女队员各有多少名?

45÷9×4=20=男 45-20=25=女

5、希望小学参加植树活动,把任务按2∶3∶4分配给四、五、六三个年级,已知六年级比四年级多植树84棵,这次任务三个年级共植树多少棵?

84÷(4-2)=42 42×9=378

6、学校美术组的人数是书法组的 ,美术组人数与数学组人数的比是3∶5。书法组有30人,数学组有多少人?

30/3×5=50 (这题不完整)

7、一杯糖水200克,其中糖占水的 。如果再放入8克糖,那么这时糖与水的比是多少?

(这题不完整0
8、图书馆有故事书800本,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1/2,又是连环画的3/4,连环画有多少本?800/2=400 400÷(3/4)≈533


19、一桶油倒出一部分后,剩下3/5。剩下的5天用完,平均每天用2千克。这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

5×2=10=3/5 10÷3/5=50/3kg

Ⅵ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00(一)、分数除法的意义:
00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00例如:
0000
00(二)、分数除法的计算:
00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00(三)比和比的应用:
00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的后项不能为0。
002. 比值的意义: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003.比值的表示方式:通常用分数、小数和整数表示。
004.比同除法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005.比同分数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值。
006.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007. 化简比的方法: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叫做化简比,比的前项和后项必须是互质的整数。

这些都是课本中的句子,从中结合、删减,就是你要的答案了。O(∩_∩)O

Ⅶ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试卷以及答案

1、把一根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 )米,每段占全长的()。
2、3∶8=(-)=( )÷( )=12∶( )=( )∶24
3、 1米的3/4是( )米;2/5千克是1千克的(-);( )吨的1/3是3吨。
4、大小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是3∶2,大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比是( ),大小正方体的体积比是( )。
5、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4/5,则女生与男生人数的比是(),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
6、一本书,每天看它的1/6,( )天可以看完。
7、甲数的3/4与乙数的2/3相等。如果甲数是90,则乙数是()。
8、一堆沙,运走了它的3/4,正好是24吨,这堆沙有( )吨。
9、用35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已知腰和底的长度比是3∶1,则腰长()厘米。
二、先化简各比,再求比值:
65∶52 1.2∶0.15 0.5千米∶25米
三、计算题:
四、选择题:
1、一个比的后项是8,比值是3/4,这个比的前项是( )。
A、4 B、3 C、6
2、“甲比乙少1/5”,应该把( )看作单位“1”。
A、乙 B、甲 C、无法确定
3、一段路,甲车用9小时走完,乙车用3小时走完,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
A、9∶3 B、3∶3 C、1∶3
4、下面各算式中,结果最大的是( )。
A、34:2 B、34÷4 C、6÷34
5、把20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A、1∶6 B、1∶5 C、6∶1
五、判断题:
1、喜乐足球队以3∶0大胜厚木队,说明在特殊情况下,比的后项可以是0。( )
2、1米的1/4等于4米的1/4。( )
3、两个分数相除,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
4、如果A是B的1/5,那么B是A的5倍。( )
5、4÷(20+4)=4÷20+4÷5=0+5=5 ( )
6、一个比的前项乘1/4,后项除以4,它的比值不变。( )
六、解决问题:
1、小伟和小英给希望工程捐款的钱数比是7∶8,两人共捐款75元。小伟和小英各捐款多少元?

2、两地相距480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4小时后相遇,已知甲、乙两车速度的比是5∶3。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3、桐县去年的实际绿化面积比原计划增加了2/5,实际比原计划多绿化150公顷,原计划绿化多少公顷?

4、校合唱队有45名队员,男队员与女队员的人数比是4∶5,校合唱队的男、女队员各有多少名?

5、希望小学参加植树活动,把任务按2∶3∶4分配给四、五、六三个年级,已知六年级比四年级多植树84棵,这次任务三个年级共植树多少棵?

6、学校美术组的人数是书法组的 ,美术组人数与数学组人数的比是3∶5。书法组有30人,数学组有多少人?

7、一杯糖水200克,其中糖占水的 。如果再放入8克糖,那么这时糖与水的比是多少?

8、(1)《安徒生童话》原价24元,现价比原价便宜了4元。现价比原价降低了几分之几?

(2)《安徒生童话》原价24元,现价比原价降低了1/6。现价比原价便宜了多少元?

9、图书馆有故事书800本,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1/2,又是连环画的3/4,连环画有多少本?

热点内容
校园群芳记第二部718节 发布:2025-09-06 03:13:28 浏览:193
物理实验室安卓版 发布:2025-09-06 02:53:07 浏览:529
课程与教学概论 发布:2025-09-06 01:18:43 浏览:437
老师用教鞭 发布:2025-09-06 01:01:58 浏览:219
英语折 发布:2025-09-06 00:22:22 浏览:383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 发布:2025-09-05 23:42:37 浏览:800
班主任感人故事 发布:2025-09-05 23:40:38 浏览:531
幼儿园教师师德感想 发布:2025-09-05 23:21:19 浏览:762
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汇报材料 发布:2025-09-05 23:10:33 浏览:117
烟圈教学 发布:2025-09-05 18:57:49 浏览: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