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儿童启蒙数学

儿童启蒙数学

发布时间: 2021-07-24 08:32:40

如何正确教幼儿启蒙数学

一、从认识自然入手 培养幼儿求知欲

幼儿期在认知能力方面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幼儿的发展就是在直接感知周围事物的过程中,促进手脑并用,并使其智能得到发展的。所以,从认识自然入手,培养幼儿求知欲,仍是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主要任务。

幼儿天生就是喜欢大自然的,他们喜欢玩沙、玩水、玩土,喜欢周围的花、草、树木,喜欢小昆虫……我们常常可以发现幼儿专心地蹲着看蚂蚁搬食,追逐着蜻蜓或蝴蝶……正是通过幼儿看、听、触摸、摆弄等活动,培养了他们观察的兴趣、探索的愿望。从而发展了其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等等。

然而,我们往往发现有些家长和教师,却忽略了这方面的教育,有时表现出不耐烦,嫌孩子太好问,有时甚至指责孩子“你怎么那么多事儿!烦人!”窒息了孩子求知的火花。有些家长和教师则忽视幼儿的认知特点,往往将一些幼儿难以理解的科学知识强加于他们,过早地向他们灌输抽象的科学知识和定义,把生动的科学启蒙教育搞得枯燥乏味。这主要是没有掌握好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主要任务。要明确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是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关键在启蒙,主要任务是培养兴趣和求知欲。

二、正确处理好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的几个问题

1.处理好科学启蒙教育的现代化和教材内容的选择问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发明、新成就不断涌现。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应选用现代化材料,不断充实教育内容,这是应该的。以北京为例,立交桥已四通八达,家用电器走进寻常百姓家,现实生活中的新成果、新产品,幼儿又能直接感知的,那就理所当然地应补充进来。这里给我们提出了幼儿科学启蒙教材内容的选编原则,我认为以下三方面是最重要的。

(1)启蒙性。幼儿的科学教育是启蒙教育,目的是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因此,以选择幼儿易理解的周围环境中较简单、粗浅的事物为宜。

(2)可接受性。由于幼儿的感知能力与思维特点,凡是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幼儿就较易接受。所以,幼儿科学教育的材料应选自他身边的科学。

(3)科学性。科学乃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所以,对幼儿的科学教育,就是要引导他们真实地认识客观事物,教师与家长力戒偏见与迷信。

❷ 孩子的数学启蒙,是否有必要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培养大写的人,舒展的人,使人的生命教育而更加情韵悠长、使人能顶天立地、使人能光明磊落,就像鲁迅曾经说的“立人为本”。教育就是父母、老师有自己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课本知识唤醒一颗幼小的种子,用自己的行动来使得幼苗茁壮成长、枝繁叶茂。就如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的“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❸ 从多大的时候开始给孩子进行数学启蒙大致内容包括哪些

简而言之,传统数学方法下的孩子可能记住了很多数学公式,但是意义并不大。到了初高中拼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的时候,孩子可能一样赶不上大部队。
真正的数学启蒙,应该是让孩子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适当接近数学,快乐地保有学习数学的热情,为以后攻克数学考卷的最后一题打下充满幸福感的一根桩。

怎么让孩子对数学产生兴趣呢?

首先可以让孩子学数数。2岁起,当孩子能清楚说出短句时,父母就可以结合生活场景,让孩子跟着学数数。比如:上下楼梯的时候数台阶、数数家庭成员、吃糖吃饼干的时候数数个数......用轻松有趣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在孩子的小脑袋里播下数字思维的种子。

除了理解数的概念,还可以了解简单的几何。

利用市面上最常见的木质积木玩具,就能帮助孩子认识简单的立体几何:三角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体......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一边搭积木,玩推倒,一边感受几何体的个性和特点。
数学中的时间概念从看时钟学起。

很多孩子都有一个较为固定的作息习惯。父母想要提醒孩子到了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事时,不妨引导他先看看时钟吧。“瞧,9点了,该睡觉了。”“天都黑了,现在几点了呢?是不是要准备吃晚饭了?”
父母还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益智类的玩具和教具,也可以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

当然,借助有趣的绘本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生动地呈现在孩子面前,也是一个被过国内外研究儿童早期教育学者和教师们广泛认可并提倡的数学启蒙方式。

❹ 幼儿数学如何启蒙

幼儿数学启蒙,最重要的是启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首先要给幼儿建立数学认知,把数学生活化、游戏化、儿童化,最重要的是趣味性。
1、游戏场景学数学
游戏场景学数学是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最合适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孩子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
因为游戏能对小朋友的规则意识、执行能力和策略意识进行综合锻炼。
游戏都有规则,小朋友要听懂规则、服从规则,同时又要达到目的;当规则变化的时候,他们也要跟着变化自己的策略。
这个过程,不是记住知识点就够的,它其实锻炼了小朋友对知识灵活应用的综合能力。
2,通过绘本进行数学思维启蒙

没有孩子不喜欢故事的,这种启蒙方法使得原本枯燥的数理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在听故事的同时,不知不觉吸收知识。
绘本整个看下来,一点都不枯燥!听着像天书一样的数学知识,在绘本都能找到现实生活中的依据。
以场景式代入的方式让孩子先融入到故事中,再从故事里发掘数学问题,进行解剖和分析。
数学学习最主要的是要体会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毕竟知识是固定的,而背后的思维方法才是最具价值的。
3,看动画片进行思维启蒙
儿童动画系列,片中小人物热爱数学,用数学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障碍,将图案、数字和形状的知识融入动画,内容充满互动,帮助幼儿用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孩子能掌握对数字的认识、数学的技巧,同时发展孩子的思考性。

❺ 怎样启蒙5岁孩子数学

1. 数学启蒙越早越好

不要认为孩子太小理解不了,数学启蒙应及早开始。


以数字“5”举例,孩子看到时,大脑会同时处理三个信息,一是读音“wu”,二是像一把弯钩的视觉符号,三是抽象的数量概念。可以通过让宝宝唱数、点数,以及比较与估算,来搭建起头脑中数量与数字符号的联系。

6. 让孩子多说关于数字的描述

比如玩“假装买菜”游戏,过程中多进行语言互动,“十块钱可以买多少蔬菜?”“胡萝卜3块,还剩多少钱?”不断给出反馈,很多时候,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加减法。

7. 家长多重复说“废话”

如上所说,孩子对于抽象概念和具体实物的结合,需要一定的领悟时间,所以家长一定要多重复相关的话语。

比如运算10减3,在桌上摆两排铅笔,一排10根,另一排3根,家长要反复的先演示一遍,再让孩子来,如果错了,就不断的再重复演示一遍。

❻ 都说别用算术给孩子数学启蒙!那应该怎么启蒙孩子的数学

孩子一生有3次数学的敏感期,父母若能抓住,孩子数学成绩差不了

儿童敏感期是指儿童在连续相接的短暂时间里,会有某种强烈的自然行为。但敏感期短暂,并且在这特定的敏感期中只对一种特定的知识或者技能感兴趣,在敏感期来临时,家长们要注意要用相应的措施来培养孩子,使得敏感期的这种能力得以发展。

什么方法适合培养数学能力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呢?个人推荐家长们可以和孩子玩货币游戏,孩子作为一个商店的小小老板,而父母则作为顾客,询问孩子这个多少钱呀?如果妈妈想要买这个,给你100元,你可以给妈妈找多少钱呢?这样有趣的交易活动,更能激起孩子的兴趣。

家长要鼓励孩子不断地进行练习,即使出错也不要对孩子进行指责,这只是一个练习。经过这样简单的小游戏训练,可以增加孩子对数字的敏感,从具体的数学思维过渡到抽象的数学思维。

❼ 4岁的孩子数学启蒙怎么做

幼儿数学教育,最重要的是启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首先要给幼儿建立数学认知,把数学生活化、游戏化、儿童化,最重要的是趣味性。

1、通过游戏进行数学启蒙

游戏场景学数学是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最合适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孩子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
因为游戏能对小朋友的规则意识、执行能力和策略意识进行综合锻炼。
游戏都有规则,小朋友要听懂规则、服从规则,同时又要达到目的;当规则变化的时候,他们也要跟着变化自己的策略。
这个过程,不是记住知识点就够的,它其实锻炼了小朋友对知识灵活应用的综合能力。
2,通过绘本进行数学思维启蒙
没有孩子不喜欢故事的,这种启蒙方法使得原本枯燥的数理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在听故事的同时,不知不觉吸收知识。
绘本整个看下来,一点都不枯燥!听着像天书一样的数学知识,在绘本都能找到现实生活中的依据。
以场景式代入的方式让孩子先融入到故事中,再从故事里发掘数学问题,进行解剖和分析。
数学学习最主要的是要体会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毕竟知识是固定的,而背后的思维方法才是最具价值的。
3,看动画片进行思维启蒙
儿童动画系列,片中小人物热爱数学,用数学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障碍,将图案、数字和形状的知识融入动画,内容充满互动,帮助幼儿用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孩子能掌握对数字的认识、数学的技巧,同时发展孩子的思考性。

何秋光学前数学,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感兴趣的主题和游戏,从具体到抽象,真正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让每个孩子都爱数学!

❽ 数学启蒙最佳年龄段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如果是0-2岁的小朋友,第一,可以以他们的身体为主,告诉他们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个鼻子、一张嘴、两只手、两只脚等等,一方面让他们对自己的身体更加了解,另一方面也开始接触到了数字。第二,拿家里的水果、积木、玩具等,告诉他们这是一个苹果、两个香蕉、三块积木、四颗花生等等,一开始他们可能没办法理解,当你长时间的以这种方式告诉他之后。试试让他帮你拿一个梨或者两个梨,这样你就可以判断他是否已经理解到这个概念了。然后进行更多的练习,小朋友一定能给你很多惊喜。第三,平时上下楼梯的时候,带着他一起数台阶,1,2,3,4......20,这样他就能明白数字和具象东西的联系。如果只是空泛地教孩子数数,就算孩子能数到50,100,他还是不理解这些数字究竟有什么用处。而用数字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之后,他们就能很容易理解了,关键在于理解数字的含义,不在于能数几个数。

如果是3-4岁的小朋友,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对数字有了比较明确的理解了,那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了。例如放一个苹果在桌上,问孩子桌上有几个苹果,然后再从身后拿一个苹果放上去,问现在一共是几个,孩子肯定知道是两个,所以这个时候你需要告诉孩子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再换成梨,然后告诉他一个梨加一个梨等于两个梨(不要认为这个是多余的,很多孩子就是能理解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但理解不了1+1=2),如果都能理解,这时就可以告诉他1+1=2了。然后再进行更多的练习,但是切记,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孩子说得不对,一定不要批评,要鼓励引导孩子。如果还是不行,就应该马上放弃这个练习,说明孩子的理解力还没达到这一步,耐心地等待下次合适的机会。因为做这些练习的基础应该是遵循孩子个体发展的情况。不能因为别人家的小孩已经会了,自己的小孩不会,就着急上火,急功近利。当对加法理解深透之后,就可以做减法的练习了,比如从三个苹果里拿走一个。而且这个时期的孩子是很喜欢用手指头去数数的,放心地让他们去数吧,只有经历过这个阶段,他们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才知道不用手指头也是可以的,而且还能更快。

5-6岁的小朋友,就应该重视思考问题的多样性。比如同一个题目,我会说出好几种我能想到的算法告诉他,慢慢地孩子就能根据你所提供的思路自己去思考好几种方法了。比如要算6+7(当然前提条件是对10以内不进位的加法或减法已经很了解了),我会告诉孩子可以掰手指头一个一个数;还可以想想能不能先凑成10,如果6和4加了,还要再加几?;或者能不能先考虑7加3呢?所以我会告诉孩子6+7表示的意思和7+6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当然你也可以考虑其他的方法,只有言之有理,都可以拓展。

热点内容
武当道教学院 发布:2025-08-27 17:31:23 浏览:744
女围棋老师 发布:2025-08-27 16:48:45 浏览:218
精锐教育地理 发布:2025-08-27 14:01:34 浏览:591
回想起老师 发布:2025-08-27 13:56:33 浏览:183
中小学教师师德学习心得 发布:2025-08-27 11:00:22 浏览:95
教师评职称个人总结 发布:2025-08-27 07:13:07 浏览:719
教育营销信 发布:2025-08-27 06:19:46 浏览:634
英语辅导五年级 发布:2025-08-27 04:49:21 浏览:464
二年级下册数学角 发布:2025-08-27 03:31:32 浏览:239
同英语 发布:2025-08-27 03:22:12 浏览: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