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sat数学公式

sat数学公式

发布时间: 2021-07-24 12:14:21

1. SAT数学 等比公式 S=A1/1-r 是什么

是当等比数列的公比小于1的时候

楼上的朋友说得没错,我在这里和您解释一下吧:

原公式您应该学过,是S=A1(1-q的n次方)/(1-q)
当公比小于1的时候,“q的n次方”则无限趋向于0(当n趋向于正无穷)

也即(1-q的n次方)无限趋向于1

所以就得到您问的这条公式啦

我记得圆锥是要考的。别担心,要考的公式会在考试的时候都会在题目首页出现,不需要自己记公式的!

祝您成功~

2. sat数学是什么

SAT,全称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中文名称为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由美国大学委员会(College Board)主办,SAT成绩是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名校学习及奖学金的重要参考。
sat数学就是美国数学高考

3. SAT数学有哪些需要掌握的数学公式

常用的SAT数学公式有哪些

1)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ot(A+B)=(cotAcotB-1)/(cotB+cotA)
cot(A-B)=(cotAcotB+1)/(cotB-cotA)

2)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ot2A=[(cot^2)A-1]/2cotA
cos2A=cos^2A-sin^2=2(cos^2)A-1=1-2(sin^2)A
sin2A=2sinAcosA

3)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sinA/(1+cosA)) =√((1-cosA)/sinA)
cot(A/2)=(+&-)√((1+cosA)/((1-cosA))

4)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cos((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otA+cotBsin(A+B)/sinAsinB -cotA+cotBsin(A+B)/sinAsinB

5) 积化和差公式:
sinα·cosβ=(1/2)[sin(α+β

4. sat这个数学符号代表的是什么数学含义

挺像程序代码里的函数,括号里用来带入具体数值,sat是函数名。

5. sat数学相当于国内什么水平

sat的数学,相当于国内高一、二水平,但也有些内容,国内高中没有涉及到,需要自学。

包括:算术法则、小数和百分比、因子和质因子、连续整数及其性质、数的开方和乘方、整数的概念和性质、平均数/中值/众数、整数的正负性、奇偶性和质合性、分数、数的除法和整除问题、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同余、数字推理。

SAT数学试题在运算方面增加了,正向增量指数运算、连续运算、集合论中的并集、交集及元素的概念和简单计算。

(5)sat数学公式扩展阅读

SAT考试数学试题在代数和函数的知识上,增加了正比和反比的变量关系、函数表达式、绝对值概念、有理数的等式与不等式、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的知识、函数与简单物理模型的表达关系、正负指数的计算与平方根的概念、线性函数及二次方程式。

难题

包括:组合和概率、数据分析、数据解释、排列、集合。

难题方面增加了数据分析、简单的矩阵、统计及概率分析的试题。

6. 求SAT的数学词汇和公式..

abscissa 横坐标
absolute value 绝对值
account for (数量)占
acute angle 锐角
acute triangle 锐角三角形
addition 加,加法
adjacent 相邻
adjacent angles 邻角
algebra 代数学
algebraic expression 代数式
algebraic fraction 分式
aliquant 除不尽数
alternate angles 内错角
altitude 高度
apiece 每人,每个
approximately 近似的,大约的
approximation 近似,近似值
arc 弧,圆周的任意一段
area 面积
arithmetic 算术
arithmetic(al) average 算术平均数
arithmetic(al) mean 算术平均数或等差中项
at random 随机地
at right angles with 与……成直角
be composed of 由构成
be equal to 与……相等
be equivalent to anther equation 与另一方程同解
be fewer than 小于
be greater than 大于
be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不小于
be inscribed in 内接于
be less than 小于
be perpendicular to 垂直于
calculate to three decimal places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cancellation 约掉,消掉
common difference 等差数列的公差留学
common ratio 等比数列的公比
common multiple 公倍数
complement 余角
complementary angle 余角
complete quadratic (equation) 全二次方程
complex fraction 繁分数
composite number 和数,指大于一而不是质数的整数
compound 混合物
decimal place 小数位
decimal point 小数点
decrease 减少
degree 度数(温度和角度)
denominator 分母
equality 相等,等式
equation 等式,方程
equiangular 等角的
equidistance 等距离的
even integer 偶数
geometric mean 几何平均数
geometric progression 几何级数,等比级数
greatest common divisor 最大公约数
halve 把……平分为二;将……减半
hexagon 六边形
horizontally 水平地
hundreds 百位
hundredth 第一百个,百分之一
hypotenuse (直角三角形)斜边
radical 根号,根式
radius 半径
randomly 随机地
rate 率,比率\速度,速率\价格,费用
ratio 比
rectangular 矩形的,成直角的
rece 减少,缩小
regular 规则的
remainder 余数
remote interior angles 三角形一个外角对应的两个内错角
repeating decimal 无限循环小数
rhombus 菱形
right 直的
root 方根,方程的根
round 四舍五入
satisfy 使……成立
scale drawing 按比例绘制(的图)
scalene 不等边三角形,不等边的
secant 割线
section 断面,一部分
cross section横截面
segment 弓形
shaded region 阴影
simple annual interest 年单利
simultaneous equations 联立方程组
slope (直线的)斜率
solid 立体的
sphere 球体
square 正方形
straight angle 平角,指180度的角
straight-line distance 直线距离
subdivide 再分,细分
such that 使得满足条件
Ssurface area 表面积
X-axis X轴
X-coordinate X坐标
XY-coordinate system 平面直角坐标系,同XY-plane
Y-axis Y轴
抛物线: y = a(x^2) + bx + c (y等于ax 的平方加上 bx再加上c) a >0时开口向上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三角形面积:已知三角形底a,高h,则S=ah/2
已知三角形三边a,b,c,半周长p,则 S= √[p(p - a)(p - b)(p - c)] (海伦公式)
已知三角形两边a,b,这两边夹角C,则S=absinC/2
已知三角形半周长p,内接圆半径r,则S=pr
扇形面积: 圆心角为n°,半径为r的扇形面积为(n/360)×π(r^2)。如果其顶角采用弧度单位,则可简化为1/2×弧度×半径平方。扇形还与三角形有相似之处,上述简化的面积公式亦可看成: 1/2×弧长×半径,与三角形面积: 1/2×底×高相似。
梯形面积: [(上底+下底)×高] / 2
矩形面积: 长×宽
梯形体积: V=[S1+S2+√(S1*S2)]\3*H) (V: 体积 S1: 上表面积 S2: 下表面积 H: 高)
圆柱体体积: V=S底×h
长方体体积: V=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 V=棱长^3
圆锥体体积: V=1/3×S底×h

希望楼主满意。

7. sat 数学怎样算分

SAT考试分数的计算方法包括了两个部分:原始分数、相对成绩百分比。只有了解了这两个部分版,才能正确计算出SAT考试分权数。
SAT考试的每道题分数相等。
不管题目的难易程度,SAT每道题分数相等,答对一道题,得一分;答错一道题扣1/4 分;没有答题,没有分数。
SAT考试原始成绩:答对题数乘上1,减去答错题数乘上1/4,等于原始成绩。
SAT考试相对成绩百分比:统计出同一次考试考生的原始成绩与相对的百分比成绩。
SAT 考试分数的计算:将SAT考试原始成绩,按照一个相对的比例,映射到200至800的表格里。
由于SAT考试每一次考题的内容不同,所以,很难用原始成绩来评价两次考试的成绩高下。而通过这种统计方式得到的相对成绩百分比,可以相对地告诉大学的招生人员,每个学生的相对水平。
比如说阅读:一次SAT 考试,最好的前1%原始成绩是67分(67道题);而另一次的SAT考试,最好的前1%原始成绩是66分(67道题)。那么,按照SAT考试原始成绩,67分就要好于66分。
这显然不合理。所以,经过将SAT考试原始成绩按照一个对应关系映射的200 至800 之间更有实际意义。

8. 求SAT 2数学需要用到的公式,能给我个列表吗

抛物线:y = a(x^2) + bx + c
(y等于ax 的平方加上 bx再加上 c )
a > 0时开口向上
a 0 )
椭圆(很少用到,知道就可以了)
1)周长公式:L=2πb+4(a-b)
椭圆周长定理:椭圆的周长等于该椭圆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周长(2πb)加上四倍的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差。
2)面积公式 :S=πab
椭圆面积定理:椭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π)乘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乘积。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三角形面积:
1)已知三角形底a,高h,则S=ah/2
2)已知三角形三边a,b,c,半周长p,则
S= √[p(p - a)(p - b)(p - c)] (海伦公式)
3)已知三角形两边a,b,这两边夹角C,则S=absinC/2
4)已知三角形半周长p,内接圆半径r,则S=pr
扇形面积:
圆心角为n°,半径为r的扇形面积为(n/360)×π(r^2)
如果其顶角采用弧度单位,则可简化为1/2×弧度×半径平方。
扇形还与三角形有相似之处,上述简化的面积公式亦可看成:1/2×弧长×半径,与三角形面积:1/2×底×高相似。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 / 2
矩形面积:长×宽
梯形体积
V=〔S1+S2+√(S1*S2)〕/3*H )
(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圆柱体体积:V圆柱=S底×h
长方体体积:V=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V=棱长^3
圆锥体体积: V=1/3×S底×h
三角函数:
1)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ot(A+B)=(cotAcotB-1)/(cotB+cotA) cot(A-B)=(cotAcotB+1)/(cotB-cotA)
2)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ot2A=[(cot^2)A-1]/2cotA
cos2A=cos^2A-sin^2=2(cos^2)A-1=1-2(sin^2)A
sin2A=2sinAcosA
3)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sinA/(1+cosA)) =√((1-cosA)/sinA)
cot(A/2)=(+&-)√((1+cosA)/((1-cosA))
4)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cos((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otA+cotBsin(A+B)/sinAsinB -cotA+cotBsin(A+B)/sinAsinB
5) 积化和差公式:
sinα•cosβ=(1/2)[sin(α+β)+sin(α-β)]
cosα•sinβ=(1/2)[sin(α+β)-sin(α-β)]
cosα•cosβ=(1/2)[cos(α+β)+cos(α-β)]
sinα•sinβ=-(1/2)[cos(α+β)-cos(α-β)]
6)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7)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8) 基本关系式:
•平方关系:
sin^2(α)+cos^2(α)=1
tan^2(α)+1=sec^2(α)
cot^2(α)+1=csc^2(α)
•积的关系:
sinα=tanα*cosα cosα=cotα*sinα
tanα=sinα*secα cotα=cosα*cscα
secα=tanα*cscα cscα=secα*cotα
•倒数关系:
tanα•cotα=1
sinα•cscα=1
cosα•secα=1

勾股定理(好像叫毕达哥拉斯定理):
a,b,c分别代表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弦三边之长
(a^2)+(b^2)=(C^2)
其变形b^2=c^2-a^2=(c-a)(c+a)
a^2=c^2-b^2=(c-b)(c+b),
c^2=2ab+(b-a)^2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等差数列:
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n=a1+(n-1)d
2)前n项和公式:Sn=na1+[n(n-1)d]/2或Sn=n(a1+an)/2
等比数列:
1)等比数列通项公式:an=a1•q^(n-1)
2) 前n项和公式:当 q= 1时,Sn=na1
当 q≠1 时, Sn=[a1(1-q^n )] /(1-q)或Sn=(a1-anq)/(1-q)
一元一次方程
一般形式:ax+b=0(a、b为常数,a≠0)
一元二次方程:
一般形式:ax^2+bx+c=0(a、b、c为常数,a≠0)
韦达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 (a不为0)中
设两个根为X1和X2
则X1+X2= - b/a
X1*X2=c/a
阶乘
1×2×3×……×n=x,x就是n的阶乘
排列组合
nPr nCr
极限
lim n到无穷(1/n)=0
lim n到无穷 Q的n次=0
斜截式
y2-y1=m(x1-x2)
我们差不多同一天考。。。
基本都是国内学过的,2天绝对背的出!
就是有个线性回归的(linear regression)不知道你学了没,要会按计算器。

热点内容
h教师动漫 发布:2025-08-25 21:19:52 浏览:353
日本电影年轻教师 发布:2025-08-25 21:13:09 浏览:536
欲为良师必有师德有感 发布:2025-08-25 20:10:56 浏览:400
英语上 发布:2025-08-25 20:01:40 浏览:504
苏牧老师 发布:2025-08-25 18:04:56 浏览:47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考试 发布:2025-08-25 16:56:51 浏览:228
南京教育咨询公司 发布:2025-08-25 14:53:20 浏览:632
2017年陕西数学 发布:2025-08-25 11:13:28 浏览:808
千笔教学 发布:2025-08-25 10:13:14 浏览:178
最美乡村教师马剑霞 发布:2025-08-25 09:48:41 浏览: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