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应用
⑴ 初中数学应用题
25天,16小时。
(1)甲每天生产:10÷5=2,乙每天生产:9÷3=3,125÷(2+3)=25天。版
(2)假设工作量为1(总的工作量)权,则甲每小时做1/40,乙每小时做1/30,乙先做2个小时就是1/30×2=2/30。
然后设x为两人合作时间:2/30+(1/40+1/30)x=1(总的工作量),(1/40+1/30)x=14/15
通分:(3/120+4/120)x=14/15,7/120x=14/15,可得x=16小时。
(1)初中数学应用扩展阅读:
在解答这类应用题的时候,主要是要求出一个人的工作效率,然后列方程等式进行求解,这里我们用到了假设总的工作量为1,每人的工作效率,可以用分数进行表示。使得运算简单,合情合理。
⑵ 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有几种
初中数学应用题应该是有四种几何题,还有那个计算题,还有证明题,还有一个普通的大题吧
⑶ 初中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角形的稳定性,比如自行车三脚架
函数最值问题,比如运货物怎么更省钱,利润问题
⑷ 初中数学知识应用小论文
首先题目要吸引人,很简单的,只要你智商有20以上就写得出来 o(∩_∩)o...接着一个很简单的引入,中间加入一些有规律的式子或定义,或者发现,然后写出自己的见解。如果是有规律的式子那么可以总结出公式(用n代替);如果是定义,那就举例说明一下定义;如果是自己的发现,那就写出发现的内容和它与数学的关系。结尾也可以很简单,可以总结,可以感叹。
以下是我自己写的一篇论文可以参考参考哦
平方的奥妙
最近我发现,平方有很多的奥妙,在求这个数的平方时,我发现:
一、
1 =0 +(0+1)=1
2 =1 +(1+2)=4
3 =2 +(2+3)=9
……
10 =9 +(9+10)=100
11 =10 +(10+11)=121
12 =11 +(11+12)=144
……
20 =19 +(19+20)400
21 =20 +(20+21)=441
22 =21 +(21+22)=484
……
总而言之,一个正整数的平方等于比它小1的数的平方加上这两个数的和的结果:n =(n-1) +(n-1+n)
利用这条公式,我又进行推算,如果n=0和负整数,是否合适这条公式:
0 =(-1) +((-1)+0)=0
(-1) =(-2) +((-2)+(-1))=1
(-2) =(-3) +((-3)+(-2))=4
(-3) =(-4) +((-4)+(-3))=9
(-4) =(-5) +((-5)+(-4))=16
从这几个算式看出,0和负整数也符合这条公式。通过这些说明n =(n-1) +(n-1+n)适合所有的整数。
二、
一个算式:(3+4) =?这道题看似很简单,但是如果换成是字母,如:(A+B) =?那你还会做吗?
(A+B) =(A+B)×(A+B)
把后面的(A+B)看成一个整体,利用乘法分配律,得
=A×(A+B)+ B×(A+B)
再利用乘法分配律,得
A +AB+BA+B
合并同类项,得
A +2AB +B
所以(A+B) = A +2AB +B
最后验算一次。
那如果算式是(A-B) =?是否也能用刚才的方法算出来呢?
(A-B) =(A-B) ×(A-B)
= A×(A-B) -B×(A-B)
=A -AB-BA+B
= A -2AB+B
最后验算一次。
看来平方里也有这么多得奥秘,值得我们细细观察!
⑸ 初中数学:(应用题)
因为他投中了3个三分球,所以单单三分球就得到9分了, 就是说他两分球和发球的得分之和是28-9=19分, 又因为他总共投中了14球,其中三球是三分球,所以两分球和罚球加起来总共是14-3=11球, 这样就可以组成方程组了
解:设投中两分球x个,罚球y个,得方程组:
x+y=14-3
2x+y=28-3*3
解得 x=8, y=3
答: 投中两分球8个,罚球3个
⑹ 初中数学应用题有几种
1.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需6天完成,现在乙队先做7天,然后甲队做4天,共完成这项工程的十五分之十三,如果把其余的工程交给乙队单独做,那还要几天完成?2.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15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0天完成,甲乙两队合作若干天后,甲队因另有一项紧急任务,中间临时调走几天,因此完成任务用了8天,甲队中间调走了几天?3.一项工程单独做,甲要10天完成,乙要30天完成,两人合作期间甲休息2天,乙休息8天(不在同一天休息)。从开始到完工共用了几天?4.甲乙两人骑自行车,从环形公路上,同一地点同时出发,背向而行。现在已知甲队走一圈的时间是70分钟,如果再出发后第45分钟甲乙两人相遇,那么乙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分钟?5.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走完全程甲需60分钟,乙需40分钟,出发后5分钟,甲因忘带东西而返回出发点,取东西又耽误了5分钟。甲再出发后多少时间两人相遇?相关说明:什么方法都行,方程也行1.甲乙两队效率之和为6分之1,题目条件相当于甲乙合作4天,乙再做3天6分之1×4=3分之215分之13-3分之2=5分之1——乙做3天5分之1÷3=15分之1——乙效(1-15分之13)÷15分之1=2天2.甲乙效率和:15分之1+10分之1=6分之18×6分之1=3分之4(3分之4-1)÷15分之1=5天3.2×10分之1+8×30分之1=15分之7(1+15分之7)÷(10分之1+15分之1)=11天4.相遇时甲还差25分钟走完全程乙走这一段要45分钟可知时间比,甲:乙=5:9所以甲走45分钟的路程,乙要走81分钟81+45=1265.等甲再出发时,乙已经走了15分钟40×15=8分之3,还剩8分之58分之5÷(60分之1+40分之1)=15
⑺ 初中数学应用(盈亏问题)
你好,你这个题目有问题的,600元一件,你拿360元,一件都买不到的,如果是60一件的话可以下面这样计算:
因为我们具体不知道他打了多少折,所以只能推算:①假设他打八折:那么:60*0.8X=360 可得:x为小数 所以假设不成立 ②假设打七折,那么:60*0.7X=360 可得:x=8.5,所以假设不成立 ③假设打六折,那么:60*0.6X=360 可得X=10件,所以王老师买了十件商品
安装第一个推算结果可得,450>360,所以王老师这时也打了六折,那么,假设买了X件,则:60*0.6X=450 可得:X=12.5 所以无法买到15件该商品
⑻ 初中数学应用
1.设甲现在X岁,乙就是98-X岁
由题意,两人年龄差别不变:(98-X)/2-X=X-(98-X)
解得:X=42 98-X=56
所以现在甲乙分别为42和56岁。
2.假设全程都走路,一小时只能走4公里,差24公里才能到。坐车每小时比走路多行进36-4公里,那么要多走24公里就要坐24/(36-4)=0.75小时,
因此,汽车走了0.75小时,路程为0.75*36=27公里,人走路0.25小时,走了1公里。
3.设X=0,代人得:3A-8B=10
设X=-1,代人得:A-B==2
解此方程组,得:A=-4/5, B=6/5.
4.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X+Y=3,3X-Y=2,得:X=1,Y=1
把X=1,Y=1代人2X-MY=-1,得:M=3
⑼ 初中数学应用解答
∵∠AOB与∠DOC为对角,所以相等
∵∠B=∠C,且∠A=90°
∴∠D=∠A=90°
又∵AC=BD
根据全等三角形边角边相等的条件,△ABO与△CD0为全等三角形
所以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