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卷
㈠ 初二数学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分)
1.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24=-8 B、(-2)3=-8
C、-(-2)2= 4 D、
2. 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角线互相垂直 B、对边平行且相等
C、对角线互相平分 D、对角相等
3. “早穿皮袄午穿纱”是对一天中温度的最佳写照,它反映了( )
A、平均气温 B、最低气温 C、最高气温 D、温度极差
4. 化简-{-【-(-a)-a】-a}-a( )
A、0 B、-2a C、-4a D、2a
5. 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有两个角分别是70°和40°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B、有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一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C、在等腰三角形中,两腰上的中线相等
D、一个角是36°的等腰三角形中,必有一个角是72°
6. 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a,b),则它的图像也经过( )
A、(-a,-b) B、(a,-b) C、(-a,b) D、(0,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7. 要使分式 有意义,x应满足的条件是 。
8. 在△ABC 中,∠C=90°,
⑴ 若BC=7,AC=24,则AB= ;
⑵ 若BC=5,AB=13,则AC= ;
⑶ 若AC=15,AB=25,则BC= 。
9. 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
10. △ABC沿AC翻折成△ACD,则∠ACB= , AB= 。
11. 菱形的两邻角的比为1∶5,高为1.5cm,则它的周长是 。
12. 关于下面一组数据:7,9,6,8,10,11中,中位数为 , 平均数为 。
13. 如图1,∠ABC与∠ACE的平分线交于点D,则∠A与∠D的关系是 ,如图2,∠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点D,则∠A与∠D的关系是 。
图1 图2
14. 把直线y=-3x沿y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直线 ,再沿x轴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直线 。
三、解答题(共4小题, 每题8分,共32分)
15. 因式分解4a2b2-(a2+ b2)2 ;
16. 解分式方程:
17. △ABC中,a∶b∶c=9∶15∶12,试判定△ABC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18. 如图,梯形ABCD,AB‖DC,AD=DC=CB,AD、BC的延长线交与G。CE⊥AG于E, CF⊥AB于F。
⑴请写出图中4组相等的线段(已知的相等线段除外);
⑵选择⑴中一组你所写出的相等线段,说明它们相等的理由。
四、综合题(2×10=20分)
19. 如图,在△ABC中,点O是AB上的一个动点,过O点的直线MN‖BC,设MN交∠BCA的平分线CE于点E,交∠BCA的外角平分线CF于点F。
⑴求证:OE=OF;
⑵当点O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20.已知关于x的一次函数y=mx+n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像都经过点(3,-4),且一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交点到原点的距离为5。求:⑴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⑵两个函数的另一个交点坐标。
答案: 一、 B A D A B A;
二、x≠3且x≠-1;25, 12, 20 ; (12+1/3)(12-1/3)=143 ; ∠ACD, AD ;12 ;8.5,8.5;∠A=2∠D,∠A=180°+2∠D ;y=-3x+2,y=-3x-6 ;
三、⑴-(a+b) (a-b) ; ⑵x=0
⑶ 设较短边为9k,12k,较长边为15k,(k≠0);
⑷GC=GD,GA=GB,CE=CF,DE=BF ;
四、①
②
㈡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
1、是平行四边形,通过证△ABC、△FEC、△DBE中两个全等即可,得对应边相等,版再通过等边权△ABD、△ACF、△BCE的三边相等进行等量代换,即可通过两边对应相等证明。
2、通过∠BAC=105°,用360°减2个60°,则得∠DAF=135°
过A作AG⊥DE于G
则可得∠DGA=90°=∠GAF
则∠DAG=45°,那么△DGA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而AB=AD=5,则GA=5/2倍的根号2
则四边形ADEF的面积=5/2倍的根号2×8=20倍的根号2
㈢ 数学初二期末考试题
2010年八年级下数学期末检测试题1
一、选择题(简洁的结果,表达的是你敏锐的思维,需要的是细心!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使分式 的值为0,则 的取值为( ).
A.1或 B. 或1 C. D. 或
2.反比例函数 与正比例函数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不可能是( ).
A B C D
3.体育课上,八年级(1)班两个组各10人参加立定跳远,要判断哪一组成绩比较整齐,通常需要知道这两个组立定跳远成绩的( ). A. 频率分布 B.平均数 C.方差 D.众数
4.某校10名学生四月份参加西部环境保护实践活动的时间(小时)分别为:3,3,6,4,3,7,5,7,4,9,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为( ).
A.3和4.5 B.9和7 C.3和3 D.3和5
5.某乡镇改造农村电网,需重新架设4000米长的电线.为了减少施工对农户用电造成的影响,施工时每天的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 ,结果提前2天完成任务,问实际施工中每天架设多长电线?如果设原计划每天架设x米电线,那么列出的方程是( ).
A. ― =2 B. ― =2 C. ― =2 D. ― =2
6. 如图1,等腰梯形ABCD中,AD‖BC,AE‖DC,∠B=60o,BC=3,
△ABE的周长为6,则等腰梯形的周长是( ).
A.8 B.10 C.12 D. 16
图1
7.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 , B. ,2, C.32,42,52 D.1,2,3
8.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 ).
A. 正方形 B.菱形 C. 矩形 D. 等腰梯形
9. 已知:如图2,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OE‖DC交BC于点E,AD=6cm,则OE的长为( ).
A.6 cm B.4 cm C.3 cm D.2 cm
图2
10.某学校有500名九年级学生,要知道他们在学业水平考试中成绩为A等、B等、C等、D等的人数是多少,需要做的工作是( ).
A.求平均成绩 B.进行频数分布 C.求极差 D.计算方差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1.方程 的解是 .
12.化简: .
13.若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 ,则 .
14.在珠穆朗玛峰周围2千米的范围内,还有较著名的洛子峰(海拔8516米)、卓穷峰(海拔7589米)、马卡鲁峰(海拔8463米)、章子峰(海拔7543米)、努子峰(海拔7855米)、和普莫里峰(海拔7145米)六座山峰,则这六座山峰海拔高度的极差为 _______米.
15.如图3,点P是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的一点,PD垂直于x轴于点D,则△POD的面积为 .
图3
16.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从(1)AB=CD;(2)AB‖CD;(3)OA=OC;(4)OB=OD;(5)AC⊥BD;(6)AC平分∠BAD这六个条件中,选取三个推出四边形ABCD是菱形.如(1)(2)(5) ABCD是菱形,再写出符合要求的两个:________ ABCD是菱形;________ ABCD是菱形.
17.把图4的矩形纸片ABCD折叠,B、C两点恰好重合落在AD边上的点P处如图5),已知∠MPN=90°,PM=3,PN=4,那么矩形纸片ABCD的面积为_________.
图4
图5
18.下列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其中逆命题为真命题的有: (请填上所有符合题意的序号).
19. 如图6,若将四根木条钉成的矩形木框变成平行四边形 的形状,并使其面积为矩形面积的一半,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最小内角等于 .
图6
20.10位学生分别购买如下尺码的鞋子:
20,20,21,22,22,22,22,23,23,24(单位:cm)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个指标中鞋店老板最不喜欢的是_______,最喜欢的是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0分)
21.(6分)先将分式 进行化简,然后请你给x选择一个合适的值,求原式的值
22.(6分) 已知正比例函数 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都经过点(2,1).求这两个函数关系式.
23.(6分)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方形的边长都是1.线段AB、EA分别是图7中1×3的两个长方形的对角线,请你证明AB⊥EA.
图7
24. 如图8,△ABC中,∠ACB=90°,点D、E分别是AC、AB的中点,点F在BC的堰延长线上,且∠CDF=∠A,求证:四边形DECF是平行四边形.
图8
25.如图9,在∠ABC中,AB = BC,D、E、F分别是BC、AC、AB边上的中点;
(1)求证:四边形BDEF是菱形;
(2)若AB = ,求菱形BDEF的周长.
图9
26.小明和小兵参加某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8次测试成绩(分)如下表:
测试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小明 10 10 11 10 16 14 16 17
小兵 11 13 13 12 14 13 15 13
(1)根据上表中提供的数据填写下表:
平均数(分) 众数(分) 中位数(分) 方差
小明 10 8.25
小兵 13 13
(2)若从中选一人参加市中学生运动会,你认为选谁去合适呢?请说明理由.
27.如图10所示为一上面无盖的正方体纸盒,现将其剪开展成平面图,如图11所示.已知展开图中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
(1)求在该展开图中可画出最长线段的长度?这样的线段可画几条?
(2)试比较立体图中∠BAC与平面展开图中∠B′A′C′的大小关系?
图10 图11
28.如图12,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ACEF,再以第二个正方形的对角线AE为边作第三个正方形AEGH,如此下去…….
(1)记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1=1,依上述方法所作的正方形的边长依次为a2,a3,a4,……,an,求出a2,a3,a4的值.
(2)根据以上规律写出第n个正方形的边长an的表达式.
图12
参考答案:
一、1.C 2.D 3.C 4.A 5.B 6.A 7.A 8.A 9.C 10.B
二、11.x=5; 12. ; 13.-6; 14.1371; 15.1 ;16. (1)(2)(6);(3)(4)(5)或(3)(4)(6)符合条件; 17. ; 18.②③; 19.30°; 20.平均数,众数.
三、
21. 解:原式= ,当x=0,原式=1.
22. 将x=2,y=1代入两个关系式,得k1= ,k2=2.
所以正比例函数关系式为y= x,反比例函数关系式y= .
23. 证明: 连接BE,根据网格的特征,EF=AG=3,得∠F=∠G=∠BCE=90°,
则在Rt△EFA中,由勾股定理,得AE2=EF2+AF2=10;在Rt△ABG中,由勾股定理,得AB2=AG2+GB2=10;在Rt△EBC中,BE2=BC2+EC2=20,
所以AE2+AB2=10+10=20=BE2,由勾股定理逆定理,得∠BAE=90°,所以AB⊥EA.
24. 证明:因为点D、E分别是AC、AB的中点,所以DE//BC,
因为∠ACB=90°,
所以CE= AB=AE,所以∠A=∠ECA,
因为∠CDF=∠A,
所以∠CDF=∠ECA,所以DF//CE,所以四边形DECF是平行四边形.
25. (1)因为D、E、F分别是BC、AC、AB的中点,
所以DE‖AB,EF‖BC,
所以四边形BDEF是平行四边形.
又因为DE = AB,EF = BC,且AB = BC
所以DE = EF
所以四边形BDEF是菱形;
(2)因为AB = ,F为AB中点,所以BF = ,所以菱形BDEF的周长为
26. 解:(1)
平均数(分) 众数(分) 中位数(分) 方差
小明 13 10 12.5 8.25
小兵 13 13 13 1.25
(2)两人的平均数相同,小兵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都比小明高,且方差小,说明小兵的成绩较稳,但小明的成绩虽然波动很大,到从后几次的成绩来看,成绩都比小兵好,所以从发展的趋势来看应选小明参加.
27. 解析:(1)如图①中的A′C′,
在Rt△A′C′D′中,C′D′=1,A′D′=3,
由勾股定理得:
即在平面展开图中可画出最长的线段长为 .这样的线段可画4条(另三条用虚线标出).
① ②
(2)因为立体图中∠B′A′C′为平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锐角,
以∠B′A′C′=45°,
在平面展开图中,连接线段B′C′,如图②,
由勾股定理可得:A′B′= ,B′C′= .
又因为A′B′2+B′C′2=A′C′2,
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A′B′C′为直角三角形.
又因为A′B′=B′C′,△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BAC=45°,所以∠B′A′C′=∠BAC.
28. 解:(1)在Rt△ABC中,因为∠B=90°,所以AC2=AB2+BC2=1+1=2,所以AC= ,同理AE=2,EH=2 所以a2=AC= ,a3=AE=2,a4=EH=2 .
(2)因为a1=1=( )0,a2=( )1,a3=2=( )2,a4=(2 )=( )3,所以an=( )n-1
(n≥1,n为整数).
㈣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四)
八年级(上)数学期末测试(2)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反映某种股票的涨跌情况,应选择()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直方图2.下列各式从左往右计算正确的是()A.B.C.D.3.如图是跷跷板的示意图,支柱OC与地面垂直,点O是横板AB的中点,AB可以绕着点O上下转动,当A端落地时,∠OAC=20°,横板上下可转动的最大角度(即∠A′OA)是()A.80°B.60°C.40°D.20°4.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中,最大值是141,最小值是50,取组距为10,则这个样本可以成()A.10组B.9组C.8组D.7组5.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A.关于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B.角是轴对称图形C.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D.等腰三角形一边上的高、中线及这边所对角的角平分线重合6.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这个三角形的底角的大小是()A.65°或50°B.80°或40°C.65°或80°D.50°或80°7.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A.一锐角对应相等B.两锐角对应相等C.一条边对应相等D.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8.直线关于轴对称的直线的解析式为()A.B.C.D.9.如图,AB=AC,AD=AE,∠B=50°,∠AEC=120°,则∠DAC的度数等于()A.120°B.70°C.60°D.50°10.已知如图,图中最大的正方形的面积是()A.B.C.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多项式是次项式.12.若,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13.在一幅扇形统计图中,扇形表示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为20%,则此扇形的圆心角为°.14.已知一次函数,请你补充一个条件______________,使函数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15.已知在一个样本中有50个数据,它们分别落在5个组内,第一、二、三、四、五组数据的个数分别为2,8,15,x,5,则x等于______,第四组的频率为_________.16.Rt△ABC中,∠C=90°,∠B=2∠A,BC=cm,AB=_________cm.17.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BC=10cm,BD=7cm,则点D到AB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cm.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2),在轴上确定点P,使△AOP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有_______个.三、解答题(共20分)19.(4分)计算:(1);(2).20.(4分)用乘法公式计算:(1);(2).21.(12分)分解因式:(1);(2);(3);(4).四、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14分)22.(5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005,y=2004.23.(5分)求证: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24.(4分)作图题(不写作图步骤,保留作图痕迹).已知:如图,求作点P,使点P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且P到∠MON两边的距离也相等.五、解答题(42分)25.(9分)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3,5)和(-4,-9)两点.(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画出这个一次函数的图象;(3)若点(a,2)在这个函数图象上,求a的值.26.(7分)金鹰集团对应聘者甲、乙、丙进行面试,并从专业知识、工作经验、仪表形象三方面给应聘者打分,每一方面满分20分,最后的打分制成条形统计图(如图).(1)利用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在专业知识方面3人得分谁是最过硬的?在工作经验方面3人得分谁是最丰富的?在仪表形象方面谁最有优势?(2)如果专业知识、工作经验、仪表形象三个方面的重要性之比为10∶7∶3,那么作为人事主管,你应该录用哪一位应聘者?为什么?(3)在(2)的条件下,你对落聘者有何建议?27.(6分)已知A(5,5),B(2,4),M是x轴上一动点,求使得MA+MB最小时的点M的坐标.28.(8分)某市的A县和B县春季育苗,急需化肥分别为90吨和60吨,该市的C县和D县分别储存化肥100吨和50吨,全部调配给A县和B县,已知C、D两县运化肥到A、B两县的运费(元/吨)如下表所示.CDA3540B3045(1)设C县运到A县的化肥为x吨,求总运费W(元)与x(吨)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求最低总运费,并说明总运费最低时的运送方案.29.(12分)如图,直线y=-2x+4分别与x轴、y轴相交于点A和点B,如果线段CD两端点在坐标轴上滑动(C点在y轴上,D点在x轴上),且CD=AB.(1)当△COD和△AOB全等时,求C、D两点的坐标;(2)是否存在经过第一、二、三象限的直线CD,使CD⊥AB?如果存在,请求出直线CD的解析式;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八年级(上)数学期末综合测试(4)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B2.C3.C4.A5.D6.A7.D8.C9.B10.C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二、三12.x≠713.72°14.15.20,0.416.17.318.4三、解答题(共76分)19.(1)原式=…………………………………………………1分=.…………………………………………………2分(2)原式=………………………………………………………1分=.………………………………………………………2分20.(1)原式=(60-0.2)(60+0.2)……………………………………………1分==3599.96.…………………………………………………2分(2)原式=……………………………………………………………1分==39204.………………………………………2分21.(1)原式=.………………………………………………………3分(2)原式=.…………………………………………………3分(3)原式=………………………………………………1分=………………………………………………2分=.………………………………………………………3分(4)原式=………………………………………………………2分=.…………………………………………………………3分22.原式=……………………………………………2分=……………………………………………………………3分=.……………………………………………………………………4分当,时,原式=2005-2004=1.…………………………………………………………5分23.已知:如图,△ABC中,AB=AC(包括画图).求证:∠B=∠C.………………………………………………………………2分证明:略.………………………………………………………………………5分24.作图题.略,角平分线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每画对一个得2分.25.(1)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由题意,得…………………………………………………………………2分解之,得………………………………………………………………4分因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5分(2)图略.………………………………………………………………………7分(3)将(,2)代入,得.……………………………8分解得.………………………………………………………………9分26.点B关于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B′(2,-4).连AB′,则AB′与轴的交点即为所求.…………………………………1分设AB′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则………………………………………………………………2分则……………………………………………………………………3分所以直线AB的解析式为.……………………………………4分当时,.故所求的点为.…………………………6分27.(1)乙,甲,丙;……………………………………………………………3分(2)甲14.75,乙15.9,丙15.35,录取乙;………………………………5分(3)略.…………………………………………………………………………7分28.(1)由题意,得.…………………………6分(2)因为随着的减小而减小,所以当时,最小=10×40+4800=5200(元).答:略.…………………………8分29.(1)由题意,得A(2,0),B(0,4),即AO=2,OB=4.…………………………………………………………2分①当线段CD在第一象限时,点C(0,4),D(2,0)或C(0,2),D(4,0).………………………4分②当线段CD在第二象限时,点C(0,4),D(-2,0)或C(0,2),D(-4,0).…………………6分③当线段CD在第三象限时,点C(0,-4),D(-2,0)或C(0,-2),D(-4,0).……………8分④当线段CD在第一象限时,点C(0,-4),D(2,0)或C(0,-2),D(4,0)………………10分(2)C(0,2),D(-4,0).直线CD的解析式为.…………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