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语文
⑴ 语文病句修改
口诀五:看到“使”字要去掉。
口诀六:居然变身便果然,勾结改过变团结。夸耀不对是夸奖,猛烈不对是激烈、集中改过变聚集、张牙舞爪太可怕,手舞足蹈美美哒。
口诀七:两个他(她)不认识,告诉一个他名字。
口诀八:老师获得了称号,我把称号来摘掉。
口诀九:回忆不能对往事。
口诀十:先地点再季节。
口诀十一:估计(大概)是天使,一定(断定)是魔鬼,去掉魔鬼世界和平。
口诀十二:断定是天使,大概是魔鬼,去掉魔鬼世界和平。
02
8大方法及口诀运用分析
01.成分残缺
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例1:上课的时候,做小动作,被老师批评。
解析:这道题我们不知道是谁被老师批评,是谁上课,读起来特别的怪,这类题要用到我们的口诀1了。根据口诀1:在被的前面加上小明、也可以在上课的前面加上小明、也可以在做小动作前加小明,只要语句通顺都可以。
答案:上课的时候,做小动作,小明被老师批评。
例2:春天到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
解析:这道题是缺少了一个和花草树木搭配的词语。根据口诀3:在花草树木后面加“发芽了”。
答:.春天到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发芽了。
02.用词不当
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例1:我们一定要紧密勾结,互相帮助。
解析:我们是土匪吗,还要勾结,这种题就是“披着羊皮的狼题”把贬义词当成了褒义词。根据口诀6:把“勾结”改成“团结”即可。
答案: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互相帮助。
例2::小明兴奋得张牙舞爪,一溜烟跑回家去了。
解析:这种题又是“披着羊皮的狼”题,我们又不是怪物凭什么张牙舞爪呀,那多难看呀,我们要变成可爱的小天使。根据口诀6:把“张牙舞爪”换成“手舞足蹈”即可。
答案:小明兴奋得手舞足蹈,一溜烟跑回家去了。
03.重复啰嗦、成分累赘
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
例1:我忍不住不禁笑了起来。
解析:这是一道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混用的病句。根据口诀2:忍不住和不禁任意去掉一个即可。
答:我忍不住笑了起来。
例2:那个房间非常宽敞得很。
解析:根据口诀2,去掉“非常”或“得很”。
答:那个房间非常宽敞。
04.搭配不当
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
例1:我们要热爱公共财产。
解析:这道题是热爱和财产的不当搭配问题。根据口诀3:财产只能和保护搭配,不能和热爱搭配。(热爱只能生活搭配)。
答案:我们要保护公共财产。
例2:经过努力,我的学习态度提高了。
解析:这道题是态度和提高的不当搭配问题。根据口诀3:水平只能和提高搭配,不能和态度搭配。(态度和能改善搭配)。答案:经过努力,我的学习水平提高了。
05.词序颠倒
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例1: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学习上的毛病。
解析:这是词语排列的顺序出现了错误。应该是先发现了毛病,我们才能去克服它。而不是克服了以后才发现到毛病。根据口诀4:把“并”字前后两边的词语进行调换即可。
答:我们要善于发现并认真克服学习上的毛病。
例2:我们必须发扬和坚持刻苦学习的精神。
解析:应将“发扬和坚持”改为“坚持和发扬”。
答案:我们必须坚持和发扬刻苦学习的精神。
06.前后矛盾
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
例1: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了。
解析:这道题是估计和一定的错误搭配题。“估计”是猜测,而“一定”是肯定,删去一个即可。(最好删一定,这样句子能保持原意)根据口诀11:估计和一定删去“一定”即可。
答案:我估计他今天不会来了。
07.指代不明
指代不明是指句子中的事物或人称交代不明确,造成句子意思混乱。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儿]和疑问代词[谁、哪里]三种,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词使用错误。
这类病句主要有二类。一类是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乱。二类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
例1:李刚和小海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他。
解析:谁帮助谁呀?反正我分不清,你们呢?:根据口诀7:把其中的一个他写出名字就可以了。
答:李刚和小海是好朋友,李刚经常帮助他。
例2: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那里。
解析:应将“出现在那里”改为“出现在哪里”。
答案: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
08.概念不清
指句子中词语的概念不清,属性不当,范围大小归属混乱。
例: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解析:这里的“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归属概念不清,
应改为: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03
上面讲了修改病句的方法,现在,孩子需要清楚地知道修改病句的符号:
1.删除号: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
2.恢复号:又称保留号,用于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符号。如果恢复多个文字,最好每个要恢复的字下面标上恢复号。
3.对调号:用于相临的字、词或短句调换位置。
4.改正号: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为正确的。
5.增添号: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
6.重点号:专用于赞美写得好的词、句。
7.提示号:专用于有问题的字、词、句、段,提示作者自行分析错误并改正。
8.调遣号:用于远距离调移字、标点符号、词、句、段。
9.起段号:把一段文字分成两段,表示另起一段。
10.并段号:把下段文字接在上文后,表示不应该分段。
11.缩位号:把一行的顶格文字缩两格,表示另起段,文字顺延后移。
12.前移号:文字前移或顶格。
彩蛋特别方法
拼玩识字
开启多元智能,快乐识字,
多元教学;掌握拼音,规范读写,
看图说话,保障幼小衔接!
1.倡导合作、交流式的学习方式,通过启发式、任务型、游戏式、阶梯式的教学法,并分层教学,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
2.扎实掌握朗读和书写拼音字母,拼读音节,正确运用标调规则,并能借助拼音识字和阅读。
3.掌握汉字的书写基本规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借助拼音认读汉字,并组词、说句子。
4.认识词性,能说基本句式,掌握看图说话基本方法,学会讲故事;学会倾听,把握内容的关键信息;借助拼音自主阅读,且能参与话题讨论。
思泉语文
强化听说读写能力,提升考试表现,
以读代写,以写促读,
从阅读中寻求解决方案!
1.多元的教学方法。通过问答式、互动式、任务型、情景型教学法,营造多变的教学环境,达成并提高教学效果。
2.促进应考能力的螺旋式上升。针对阅读和写作的集中突破,同一考点,在不同年级有不同程度的训练。
3.注重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先阅读输入积累素材,体验技巧然后再写作输出,获得不同的写作启示。
4.从阅读中寻求解决方案。以写促读,针对学生写作
⑵ 修改病句语文
5. 校园里的花坛中遍布了各种各样的植物。
6. 星期天,妈妈带小红逛公园,小红对妈妈说:“这里的风景真美!”
⑶ 修改病句(语文)
最近,我省正积极开展《不闯红灯,从我做起》【标点改为“”】的活动。我们班级也进行了主题班会。我想:作为一名【“一名”和后面的“我们”矛盾,去掉一名】学生,我们应该模范【模范用词不当,普通学生自称模范太不谦虚了】遵守交通法规,交通注意【语序,应为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以免【重复,去掉其中一个】发生事故。
“错误字”没有
⑷ 语文病句。,
选 D 吧
A项成分残缺,“一幅美丽中国的大写意”之前缺动词谓语。
B项句式杂糅,“地震却没有能量剥夺站立在废墟上的那些生命依然坚强”是“地震却没有能量剥夺站立在废墟上的那些生命”和“那些生命依然坚强”的杂糅.
C项 创意广告 迅猛发展不太合适
O(∩_∩)O~
⑸ 语文病句
A
(B.搭配不当,“加强”应改为“提高”。C.结构杂糅。“担任《芳草》主编”与“《芳草》改版之初”混为一句。可改为“担任主编的刘醒龙在《芳草》改版之初”D.表意不明,“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有歧义)
⑹ 语文病句修改训练题大全
题目:
1、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馈。
2、我国人回口是世界上答最多的国家。
3、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
4、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坏的作风。
5、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改善。
6、经过普法教育,群众普遍的觉悟提高了。
7、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答案:
1、每个小学生都应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馈。
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3、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4、言行不一致,是一种极坏的作风。
5、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提高。
6、经过普法教育,群众的觉悟普遍提高了。
7、黄继光虽然壮烈牺牲了,但是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⑺ 语文 病句
修改病句专项练习
一、辨析病句的几种方法:
1.语感觉察法:
审读病句,可以从感觉上察觉毛病,按习惯的说法会觉出别扭。以上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义重复的地方,都可以用此法辨析、修改。
2.提取主干法:
运用语法分析的方法,光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没毛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以上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法辨析、修改。
3.逻辑分析法
有的病句没有语法毛病,但不合乎情理,逻辑分析法是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违背逻辑。以上语义重复,不合情理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法辨析、改正。
学好任何知识都需要多思,改病句也是如此。不能满足于知道答案,要多揣摩,多实践,在语言运用的实际活动中不断提高能力。
二、改正病句的方法:
1. 另外写上一个正确的句子。
例如:华老师经过细致的了解,武断地做出决定。
改正:华老师经过细致地了解,果断地做出决定。
2. 在原句上改,用不同于原来字体颜色的笔写上修改规定的符号。[提示: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 换用号码 ]
例如:我们的课程基本全部结束了,目前进入到复习阶段。
3. 用文字说明如何改正。常用格式有:
A. 把“××”改为“××”; B.把“××”删去;
C.“××”和“××”对调。 D.把“××”调到“××”之前(之后)
例如: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都在仔细地检查天气的变化。(把“检查”改为“观察”。)
三、常见的句子错误(病因):
1、用词不当、2、成分残缺、 3、搭配不当、 4、语序颠倒、5、结构混乱 (句式杂糅)、6、指代不明、 7、表意不明 8、重复累赘 、 9、分类不当(概念不清)、10、前后矛盾、11、不合事理、12、不合逻辑、13、语言不得体等。
四、病句修改的原则
对症下药,有针对性。什么地方有毛病,就改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毛病,就用相应方法来改。
要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在尽量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将错误的地方加以适当的修改、调整。切忌违背原意,另起炉灶。
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修改。至于用哪一种方法来修改更加合适,这就要看病句本身的语病类型,看表达的需要,看具体的语境。
能够用调整语序的方法来修改就尽量不要增删词语;改一处可以解决问题就决不改两处;修改病句要注意句意的简洁,尽量保持句式或陈述者对象一致。
总之,要记住修改病句的五字诀: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妥当)简(修改应简要)调(不搭配,不照应的)
如果是文段的综合改错,难度明显增大。先要认真分辨正确的句子和错误的句子,然后按照提示进行修改。
如果是应用文的改错,则先考虑改正其内容和格式上的错误,再改正病句,如果有错别字,也要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