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法语文化

法语文化

发布时间: 2021-07-28 09:01:08

A. 法国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提起法国,郑州法语联盟觉得比较有代表性的当属比较知名的建筑巴黎圣母院和埃菲尔铁塔了。而提起法国比较浪漫的城市,我觉得巴黎非当莫属。

B. 法国有什么文化

法国在近代是世界第一文化大国。。。尤其是在路易十四时期~~~法国那时实行文化侵略。。。法国周围很多国家的国王对巴黎产生一种向往。。。成了法国文化侵略的俘虏。。。路易十四根本不用对这些国家动武这些国家就成了法国的下属国。。。那时法语是欧洲高层官员之间的通用语言。。。不会法语是当不上大官的。。。路易十四太喜欢艺术了。。。到处收藏艺术品然后把买来的艺术品放在卢浮宫~~很多喜爱艺术的国王就慢慢喜欢上了巴黎。。。然后是古代。。。在英法百年战争暴发初期那时的巴黎被称为全世界最有骑士风度的城市很多国王一去巴黎旅游就不想回去了。。。在和英国的一场战役里波西米亚的国王甚至亲自上阵援助法国。。最后为法国牺牲了还表现的无怨无悔。。。这就是文化侵略的威力。。。现在的日本和美国是文化侵略的第一大国了。。。但愿不要出现太多俘虏。。。。

C. 有关法国的文化

香水的香型共有7大族,这7大族分别是柑橘香、花香、蕨香、施普尔香、木香、龙涎香和皮香。香水是一种技术产品,但它又是一种文化产品,配制香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调配师乃是艺术家,他们要根据人们的审美情趣的变化和要求去创造,一种新的产品的试验至少也要一年的时间,而它的推广往往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还要配合巨大的广告投入。由于天然原材料造价很高,比如600公斤的茉莉花才能提炼1公斤的茉莉香精,20世纪初,人们便开始采用合成的办法生产香水和化妆品,但高级名牌香水必须用天然香精配制,这也是名牌香水价格高昂的原因之所在。
选用香水也很有讲究。香水也有个性。每种香水都具有其意义内涵和审美效果,所以在选用香水时要特别予以注意。首先要分清是女用还是男用香水,女用在使女性本身得到满足之外还对男性有吸引作用,而男用香水反之。其次,选用香水,要注意使用场合、对象、季节、时辰、服饰、个人年龄、个人和他人身体状况等因素。要做到个人他人相宜、场合时辰相宜、浓淡相宜,真是件不太容易的事。可以说,选用香水是对选用者文化素质和个人修养的测定。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望采纳!

D. 有谁知道法国的各种文化

法国葡萄酒文化一瞥
--------------------------------------------------------------------------------
http://heritage.tom.com 2004年12月29日09时39分来源:千龙新闻网

自从古代英勇无畏的水手把葡萄树枝从尼罗河的山谷和克里特岛带到希腊、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再由此传入法国之后,葡萄的种植和酿酒技术在这块六边形的国土上得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改良、提升和发扬光大。葡萄酒文化不仅表现了法兰西民族对精致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法国文明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

法国著名化学家马丁·夏特兰·古多华(1772 1838)曾说过:“酒反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许多东西,它向我们展示了宗教、宇宙、自然、肉体和生命。它是涉及生与死、性、美学、社会和政治的网络全书。”

葡萄和酒的象征意义在宗教上随处可见。耶稣创造的有关酒的第一个奇迹是在佳娜的婚礼上,他把水变成了美酒。耶稣说:“我是真正的葡萄,我的父亲是种植葡萄的农民。”对耶稣的门徒来说,酒是上帝之子的鲜血。在圣体圣事等仪式上,葡萄和酒受到了教士们的普遍青睐。在中世纪的艺术画中,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被表现得像一串压榨机下的葡萄。直到18世纪,人们还认为喝下去的酒会在体内变成血液。在疫病流行时,所有的人都会喝酒避邪。

酒会使人陶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醉酒在民间是神圣的。但基督教反对醉酒,因为“欢乐之源的酒会像毒蛇一样咬人”。在古希腊,除了音乐家和舞蹈家,其余人不得参加宴会饮酒。古罗马男子嗅妻子之口以探其是否偷偷喝酒,如若闻到酒味则会将其处死。无神论与人文主义改变了宗教的严格戒律。哲学家柏拉图和蒙田都曾提倡有节制地饮酒。在文艺复兴时期,诗人赞美美酒带来的创造力。在这一时期的文艺作品中,帝王和王子常以善饮的形象出现。

从很古老的时候开始,人们已将酒与艺术、善与美兄弟般地结合在一起。在希腊神话中,维纳斯因为酒才与巴克科斯相逢,酒又因此被认为给人类带来情爱和欢娱。几乎所有的艺术都赞美美酒给人带来的陶醉和灵感。

16世纪意大利画家阿尔钦博托把金秋之神绘成酒神模样,他们的形象既表现出青春的紧张,又表现出在转瞬即逝的和谐中所焕发出的精神。画家佛朗西斯科·德·科雅,查尔斯·福朗索瓦,德比涅,和奥古斯丁·赫努(AugusteRenoir)等的绘画均就葡萄及葡萄丰收时的采摘场景加以表现,以展示大自然的慷慨无私。福朗索瓦·米勒的画表现了箍桶匠酒桶的粗壮,亚吉纳·布丹(EngèneBoudin)的画表现的则是波尔多葡萄酒桶的运输场面。

在伏尔泰的小说中,我们会读到这样的句子:“克拉里·艾黎克斯亲手倒出泡沫浓浓的阿伊葡萄酒,用力弹出的瓶塞如闪电般划过,飞上屋顶,引起了满堂的欢声笑语。清澈的泡沫闪烁,这是法兰西亮丽的形象。”

1650年,巴黎出现了最早的可饮酒咖啡馆。那儿通常拥有一个平台。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巴黎市民常会聚在其上畅饮欢歌并品尝美食。1789年,仅夏河内(Charonne)一地就拥有102家这样的咖啡馆。各式各样的人物在那里或赌博,或嫖妓,或吵架,或跳舞。那里是平民百姓寻找欢乐,忘却烦恼的地方。当然在18到19世纪的小说中,那里也是罪犯藏匿,娼妓出没的场所。“Bistrot” 小酒馆 这个名字往往能激起法国人无限的怀旧情思。同时,它也被留在了印象派的绘画作品中,留在了战前战后的黑白电影中。当让·加宾 JeanGabin 唱起“当我们在河边散步……”这首歌时,时光仿佛又倒流回了那些已逝的岁月中。小酒馆温暖的场面其实一直深藏在法国人的记忆里。

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能在法国见到许多被称为“bistrot”或“tapas”的小餐馆。人们不仅可以在那儿吃到简单的便餐,也往往会发现那里松软欢快的气氛更适合于朋友聚会和聊天。在时髦的大饭店里,客人们通常只能看见大牌的波尔多酒。但在小酒馆里,老板们却会教给客人们明智的选酒方法,从而招揽客人。

选择精致悦目而又科学的酒具,正确的饮酒方法是酒文化中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细节。莫里哀曾把漂亮的酒瓶比作自己的爱人:“美丽的酒瓶,你是那样温柔;/美丽的咕嘟声,你是如此动人。/但我的命运充满嫉妒。/啊!酒瓶,我的爱人,/如果你永远是那么美满,/又为何要倒空自己?”

除了形状颜色各异的酒瓶之外,酒杯的材料和质地也会影响品酒人的情趣。理想的酒杯必须光滑透明,可以使人欣赏到酒的颜色。光滑细腻的材质能给嘴唇带来舒适的触觉。

“饱满,丰腴,厚实,芬芳”,“散发着溶化丹宁的芬芳和可可树细腻的清香”,“有如松树在林间跳跃的流畅”,“热烈透明得像渔夫的眼泪”,这些饱含感情色彩的语言表达了爱酒的人对葡萄酒的感受。在法国有专门的学校和专业研究品酒艺术。他们认为,如果在没有欣赏到酒的色泽和芳香之前就把酒喝下去就是放弃对喝酒最基本的享受。此外,喝酒也是有步骤的:在拿起酒杯前,必须停止说话。品尝前,向上举起酒杯,用眼观赏美酒饱满、清澈、亮丽的色泽,轻轻晃动酒杯,让酒香散溢开;再用鼻子嗅一嗅,然后开始品尝。

食物与酒的搭配也是一门学问,在这一过程中,有人重视和谐统一,也有人强调对比。对于缺少食物与酒搭配知识的人来说,把同一地区的酒和当地的食物搭配在一起一般不会出错。当然个人的爱好是关键,新的尝试常会使人享受到创新的成就感。低度的红酒常被用来佐餐鱼,大部分的奶酪和葡萄酒都得平衡搭配,甜点(除非是半干的)若是配香槟则会被认为是致命的搭配,但是阿尔萨斯的穆斯卡酒(Muscat)与芦笋配在一起却被视作是绝配!

谈论葡萄酒文化,就不能不提及采摘葡萄的文化。收获葡萄是法国农业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在烈日下采葡萄很辛苦,但充满欢乐。到处可见快乐的人群,随处可闻愉快的歌声。在著名的波加莱榨汁歌中,可以听到这样的歌词:“滚滚的美酒,快装满酒壶……”每年新酒上市时,法国餐馆都会忙乎一阵。全国大大小小的餐馆开始出售各种牌子的新酒,而亲朋好友、同事、恋人们则会去餐馆相聚,品尝新酒。空气中到处飘扬着丰收的节日气氛。

法国的葡萄酒文化是伴随着法国的历史与文明成长和发展起来的。葡萄酒文化已渗透进法国人的宗教、政治、文化、艺术及生活的各个层面,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世界政治、经济与文化大国,法国葡萄酒文化也影响着全世界人的生活方式与文化情趣。了解法国葡萄酒文化将有助于我们对法国文化的整体认识。
卢浮宫(Palais beuvre)是法国的故宫,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畔,占地面积约18.3公顷,是欧洲最壮丽的宫殿之一。它始建于1546年,设计者为勒斯克(Plerre Lbescot,1510~1570年)等。现为美术博物馆,以收藏丰富著称。卢浮宫的历史追溯至十三世纪初。1204年,菲利普·奥古斯塔最先在这里建起一座城堡。1546年法兰西斯一世(Francois,1515~1547年在位)令勒斯克将卢浮城改建成宫殿,至亨利二世(HeneiiH,1547~1559年在位)时完成了宫殿的最初部分,直到路易十四(louisX IV,1643 ~1715年在位)时代才完成其全貌。平面为一四合院,内院立面装饰非常细致,由下而上逐渐丰富。檐壁上饰有浮雕。最上面是具有法国特色的方底穹顶。1667~1674年重新改建了卢浮宫东立面,改建后的东廊作为法国绝对君权的纪念碑而闻名。这是一个典型的古典主义作品,由勒伏(LOUIS LE Vau,1612~1670年)、勒勃亨(Charles le Brun,1619~1600年)和克·彼洛(Claude Perrault,1613~1688年)设计。东廊全长约172米,高28米。上下按照柱式比例分作三部分,底层为基座,高9.9米,中段是两层高的双柱往廊,高13.3米,最上面是檐部和女儿墙。沿水平方向将立面分为五段,中央和两端各有凸出部分。两端的凸出部分用壁柱作装饰,中央部分用倚柱,上有山花,因而主轴线十分明确。整个东立面成功地运用了几何图形的比例尺度,简洁洗练,层次丰富,充分体现了宫殿建筑雄伟威·慑的性格。xz卢浮宫里的阿波罗长廊(Galerie d' A plllon,1662年)的内部装修,是路易十四时代宫殿内部装修的代表作之一。卢浮宫的西侧为图勒里宫(Palais des Tulleries,15扬年始建),两座宫殿于十六世纪时用大回廊连接起来。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时,图勒里宫已被焚毁。1768年,贵族马利尼(Marigny)鉴于卢浮宫中有许多波旁王朝的宝物,乃建议改作美术博物馆供人观赏,25年后终得实现。

E. 法国文化有哪些

社交礼仪

与英国人和德国人相比,法国人在待人接物上表现是大不相同的。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爱好社交,善于交际。对于法国人来说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内容,没有社交活动的生活是难以想象的。

第二,诙谐幽默天性浪漫。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大都爽朗热情。善于雄辩高谈阔论,好开玩笑,讨厌不爱讲话的人,对愁眉苦脸者难以接受。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法国人不仅爱冒险,而且喜欢浪漫的经历。

第三,渴求自由,纪律较差。在世界上法国人是最著名的“自由主义者”。“自由、 平等、博爱”不仅被法国宪法定为本国的国家箴言,而且在国徽上明文写出。 他们虽然讲究法制,但是一般纪律较差,,不大喜欢集体行动与法国人打交道,约会必须事先约定,并且准时赴约,但是也要对他们可能的姗姗来迟事先有所准备。

第四,自尊心强,偏爱“国货”。法国的时装、美食和艺术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在此影响之下,法国人拥有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他们看来,世间的一切都是法国最棒。与法国人交谈时,如能讲几句法语,一定会使对方热情有加。

第五,骑士风度,尊重妇女。在人际交往中法国人所采取的礼节主要有握手礼、拥抱礼和吻面礼。

服饰礼仪

法国人对于衣饰的讲究,在世界上是最为有名的。所谓“巴黎式样”,在世人耳中即与时尚、流行含义相同。

在正式场合:法国人通常要穿西装、套裙或连衣裙,颜色多为蓝色、灰色或黑色,质地则多为纯毛。

出席庆典仪式时:一般要穿礼服。男士所穿的多为配以蝴蝶结的的燕尾服,或是黑色西装套装;女士所穿的则多为连衣裙式的单色大礼服或小礼服。

对于穿着打扮,法国人认为重在搭配是否得法。在选择发型、手袋、帽子、鞋子、手表、眼镜时,都十分强调要使之与自己着装相协调相一致。

F. 法国文化特点

法国文化的特点是古典文学、艺术设计、戛纳国际电影节、遗产日、饮食等。

1、古典文学。17世纪以来,法国古典文学先后出现了莫里哀、司汤达、巴尔扎克、杜马、雨果、福楼拜、杜马、左拉、罗兰等文学巨擘。他们的巴黎圣母院,红黑相间,老人,基督山伯爵,悲惨的世界和约翰·克里斯托夫都被翻译成了世界文学。

G. 法国的文化习俗

法国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般以握手为礼,少女和妇女也常施屈膝礼。在男女之间,女士之间见面时,他们还常以亲面颊或贴面来代替相互间的握手。法国人还有男性互吻的习俗。两个男人见面,-般要当众在对方的面颊上分别亲-下。在法国一定的社会阶层中,“吻手礼”也颇为流行。施吻手礼时,注意嘴不要触到女士的手,也不能吻戴手套的手,不能在公共场合吻手,更不得吻少女的手。

法国人在餐桌上敬酒先敬女后敬男,哪怕女宾的地位比里宾低也是如此。走路、进屋、入座,都要让妇女先行。拜访告别时也是先向女主人致意和道谢,介绍两人相见时,-般职务相等时先介绍女士。按年龄先介绍年长的,按职位先介绍职位高的。若介绍客人有好几位,-船是按座位或站立的顺序依次介绍。有时介绍者一时想不起被介绍者的名字,被介绍音应主动自我介绍。到法国人家里作客时别忘了带鲜花。

送花时要注意,送花的支数不能是双数,男人不能送红玫瑰给已婚女子。在送花的种类上应注意:在当地送菊花是表示对死者的哀悼。法国人把每一种花都赋予了一定的含义,所以选送花时要格外小心:玫魂花表示爱情,秋海棠表示忧虑,兰花表示虔诚,郁金香表示爱慕之情,报春花表示初恋,水仙花表示冷酷无情,金盏花表示悲伤,雏菊花表示我只想见到你,百合花表示尊敬,大丽花表示感激,金合欢表示信赖,紫丁香表示我的心是属于你,白丁香表示我们相爱吧,倒挂金种表示心里的热忱,龙头花表示自信,石竹表示幻想,牡丹表示害羞,白茶花表示你轻视我的爱情,红茶花表示我觉得你最美丽。此外,法国人视鲜艳色彩为高贵,很受欢迎,视马为勇敢的象征,认为蓝色是“宁静”和“忠诚”的色彩,粉红色是积极向上的色彩。但法国人忌讳核桃,厌恶墨绿色,忌用黑桃图案,商标上忌用菊花。法国人还视孔雀为恶鸟,并忌讳仙鹤(认为它是蠢汉与淫妇的象征)、乌龟,认为杜鹃花、纸花不吉利。

法国人大多信奉天主教,其次才是新教、东正教和伊斯兰教。他们认为“13”这个数字以及“星期五”都是不吉利的,甚至能由此引发什么祸事。如果你对老年妇女称呼“老太太”,她们是很不高兴的。法国人还忌讳男人向女人送香水,因为这有过分亲热和图谋不轨之嫌。他们还不愿意别人打听他们的政治倾向、工资待遇以及个人的私事。如果初次见面就送礼,法国人会认为你不善交际,甚至认为粗俗。

法国女宾有化妆的习惯,所以一般不欢迎服务员为她们送香巾。法国人在同客人谈话时,总喜欢相互站得近一点,他们认为这样显得更为亲近。他们偏爱公鸡,认为它既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还有司晨报晓的功能,因而它可以用作“光明”的象征,并奉为国鸟。他们还非常喜爱鸢尾花,认为它是自己民族的骄傲,是权力的象征、国家的标志,并敬为国花。

法国人在交谈时习惯于用手势来表达或强调自己的意思,但他们的手势与我们的有所不同。如,我们用姆指和食指分开表示“八”,他们则表示“二”;表示“是我”这个概念时,我们指鼻子,他们指胸膛。他们还把姆指朝下表示“坏”和差的意思。

法国人一年到头似乎离不开酒,但贪杯而不过量。一日三餐,除早餐外,顿顿离不开酒。他们习惯于饭前用开胃酒疏通肠胃,饭后借科涅克(白兰地)之类的烈性酒以消食,佐餐时,吃肉类配红葡萄酒,吃鱼虾等海味时配白葡萄酒;玫瑰红葡萄酒系通用型,既可用于吃鱼,也可用于下肉。女士都爱用玫瑰红,以显示自己的口味清淡,不嗜烈物。法国人不仅看菜下酒,什么酒用什么杯子,也很有讲究,法国人讲究虽多,但喝的并不多。三五人一桌的聚会,一瓶10度上下的葡萄酒通常就行。

H. 求法国的特色文化。

法国的特色文化有古典文学、艺术设计、戛纳国际电影节、遗产日、饮食等方面。

1、古典文学。17世纪开始,法国的古典文学相继出现了莫里哀、司汤达、巴尔扎克、大仲马、维克多·雨果、福楼拜、小仲马、左拉、罗曼·罗兰等文学巨匠。他们的《巴黎圣母院》、《红与黑》、《高老头》、《基督山伯爵》、《悲惨世界》和《约翰·克利斯朵夫》被翻译成世界文学作品。

I. 法国的民俗风情

1、在新年夜,一定会合家团聚,围桌痛饮香槟酒,按照传统,这一夜每个家庭都要喝掉所有的藏酒,所有的人都应该喝得酩酊大醉,这样新一年才会有新开始。1月1日一大早,父母会给孩子发“压岁钱”,以表示对子女的关爱。

2、在法国“女士优先”,对女子谦恭礼貌是男士们的金科玉律,被当做是否有教养的标准行为。介绍人们相识,先介绍女士,拜访或告别,先向女主人致意和道谢。日常生活中,人们彬彬有礼,礼貌语言不离口,稍有失礼,如不小心触碰别人,马上会道歉,说声“对不起”。

3、法国人初次见面不送礼,否则会被视为行为粗鲁。再次相见,一般需送些小礼物,如法国本地产的香槟酒、白兰地等为常见。选择礼品讲究多。如香水是送给亲密朋友的,不可随意送给一般关系的女士,否则有过分亲密之嫌。不宜送刀、剑、剪、餐具等,常被认为会割断双方关系。

4、日常法国人以花为礼,只送单枝。除了表达爱情外,不能送红色花朵;忌送菊花、康乃馨等黄色花,认为黄色花朵象征不忠诚;菊花、杜鹃花适用于丧葬仪式,花枝为双数。视核桃为不祥之物。认为黑桃图案不吉利。把仙鹤看成是蠢汉和淫妇的象征,忌仙鹤图案。

(9)法语文化扩展阅读

法国餐饮礼节复杂,细节甚多。诸如听女主人招呼或在其展开餐巾后,才可进餐;入席时从座位左侧就位,坐姿端正,手可搭在餐桌边缘,但两肘不可支在桌上;敬酒先敬女士后敬男士;干杯时,即使不会喝酒,也需将酒杯触碰一下嘴唇,以示礼敬。

席间交谈,应停止进餐,将刀叉成“八”字状或交叉停放在盘上,且刀口向内、叉齿朝下;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拢收于盘内,叉齿朝上,以便侍者收走;吃牛扒,先从左边切起,吃一块切一块;嘴里吃进骨、刺等需要吐出时,应以叉接持,或用手指轻轻取出,再放到餐盘边沿上。

并应尽量避开别人视线;用叉捡食豆类等配菜,可用刀将其轻拨到叉上,送入口中;餐桌上调料瓶较远,应请别人传递,不可站起自取。法国人逢餐必酒:餐前酒,多为威士忌等低度甜酒;餐间酒为葡萄酒,若主菜是海味,则佐以白葡萄酒;餐后酒以白兰地为多。

J. 法国的风情文化

法国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之一,商业十分发达,创收最多的是食品销售,在种类繁多的商店中,超级市场和连锁店最具活力,几乎占全部商业活动的一半。在核电、航空、航天和铁路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钢铁、汽车、建筑为其工业的三大支柱。

法国是世界贸易大国,外贸进出口总额排名世界第五;其中出口总额位列世界第六,进口总额位居世界第四。进口商品主要有能源和工业原料等,出口商品主要有机械、汽车、化工产品、钢铁、农产品、食品、服装、化妆品和军火等。

17世纪开始,法国的古典文学迎来了自己的辉煌时期,相继出现了莫里哀、司汤达、巴尔扎克、大仲马、维克多·雨果、福楼拜、小仲马、左拉、居伊·德·莫泊桑、罗曼·罗兰等文学巨匠。

同事,法国也是高福利国家。社会保险制度始建于1945年,现已发展得较为完善,各类社会保障总支出为6000亿欧元,资金主要来源于雇员和雇主交纳的社会分摊额以及对工资外收入征收的普通社会税金,保障范围涵盖退休金、养老金、医疗保险费、家庭津贴、待业金、残疾人补助等。

上面一切也说明了法国在工业设计、艺术设计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早已有目共睹。有关实用美术、建筑、时装设计、工业设计专业的学校也早已凭借其“法国制造”的商业硕果而闻名海外。

(10)法语文化扩展阅读:

法国教育在20世纪50、60年代进行了两次重大改革,逐渐形成现今极具特点、复杂多样的教育体制。6~16岁为义务教育。公立小学和中学免收学费,免费提供小学和初中教材。

法国著名高校有:巴黎大学、格勒诺布尔第一大学、斯特拉斯堡第一大学、里尔第一大学、里昂第一大学以及综合理工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巴黎高等商业学院、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等。

另外,法国人喜爱体育运动,比较流行的体育运动项目有足球、网球、橄榄球、地滚球、帆船、游泳、滑雪、自行车等。[5]足球是法国第一大运动,法国队曾获得1998年法国世界杯和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冠军,法国足球甲级联赛是世界顶级的足球联赛之一。

热点内容
师生训戒文 发布:2025-08-16 01:54:39 浏览:268
2017高考数学原卷 发布:2025-08-16 01:07:03 浏览:663
一年级数学单元测试卷 发布:2025-08-15 22:14:30 浏览:170
八年级下册物理书答案北师大版 发布:2025-08-15 21:26:22 浏览:938
合同三年试用期多久 发布:2025-08-15 21:11:20 浏览:947
初三化学配平视频 发布:2025-08-15 20:10:50 浏览:739
鸿雁舞蹈教学视频 发布:2025-08-15 19:46:52 浏览:288
师德考核调查 发布:2025-08-15 18:12:45 浏览:340
暑期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发布:2025-08-15 18:08:35 浏览:531
天桥教师招聘 发布:2025-08-15 17:43:38 浏览: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