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粤语文献

粤语文献

发布时间: 2021-07-31 06:09:24

❶ 《粤语站》中,粤语的起源是什么

粤语名称来源于中国古代岭南地区的“南越国”(《汉书》作“南粤国”),是一个泛称。民间亦称“白话”、“广东话”等,在美洲华埠则被称为“唐话”。而“广府话”、“省城话”这两个俗称则专门指旧广州府地区(今广州及周边南番顺地区)、香港、澳门、梧州、贺州地区的粤语,范围比“白话”概念小,一般称为“广东话”。


❷ 高分急求有关粤语研究的外文文献!!!

俚语隐语行话词典(附:现代中国民俗语言研究文献选目/200余篇)

书籍作者:曲彦斌 主编 副主编、编委、撰稿 、资料计20余人
图书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图书品相:10成品相
图书售价:15.00元
图书类别:工具书(辞书)
图书标签:词典 上海辞书 资料 现代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上书时间:2010-02-08
出版时间:1996-03 印刷时间:1996-03-01

或者去这里看下

❸ 粤语歌曲 文献

在网络中有,自己进去看看吧!

❹ 关于白话(粤语)常用语对话

应该同回应早晨。

  1. 你好! 你好!

2.你叫什么名字?你叫咩名(呀)?

3.谢谢!唔该!多谢嗮!

4.对不起/不好意思 对唔住/唔好意思。

5.不好意思打扰你一下。唔好意思阻你一阵。

6.你在干什么?你喺度做乜?

7.你吃饭了没?你食咗饭未?

拓展资料

粤语,又称作广东话、广府话,俗称白话,海外称唐话, 是一种汉藏语系汉语族的声调语言,中国七大方言之一,也是汉族广府民系的母语。

粤语源于古代古越语融合中原雅言,具有完整的九声六调,较完美地保留古汉语特征。粤语在中国岭南的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以及海外华人社区如马来西亚吉隆坡、越南胡志明市、澳大利亚悉尼、墨尔本、圣诞岛,美国纽约、三藩市,加拿大温哥华、多伦多等处广泛流行。广东省使用粤语的人口近4000万人 ,全世界使用粤语人数约7000万。

语法

粤语语法与现代标准汉语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词句顺序、虚词、副词、部分形容词、助词及其放置方式上,复杂而不可或缺的语气助词也是粤语的一个特色。

【倒装】

形容词后置

粤语一些词汇习惯将形容词放在所修饰的中心词后面,相对汉语普通话而言形成所谓的倒装构词结构,例如北方汉语的“公鸡”在粤语中是“鸡公”。

状语后置

粤语通常把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副词放在所修饰的词之后,有时甚至放在句末,

❺ 粤语的历史多久了怎样来源的

现在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称呼普通话为汉语,其实普通话是根据北京话制定的,事实上,粤语才是正统的汉语,北京音讹误太多。

秦始皇派遣50万大军征服南蛮(南越,马来人种),不过这些野蛮民族不知信义,反复无常。为了加强对蛮族的统治,秦国政府规定这50万大军携带家眷留守岭南地区,并在此地垦殖繁衍。
50万大军外加家属合计起来大概100万人,这些人来自六国旧地(韩赵魏楚燕齐)家乡话各异,相互交流是用雅言的(雅言即为当时的华夏语普通话),所以雅言就是现代粤语的根源,不过粤语引进了少量的南蛮话,另外,1840年以后,由于两广是英美殖民者侵略的首选地,所以,广东人受英语的影响,引入了大量英语,粤语中增加了大量音译词,尽管如此也改变不了粤语是正统汉语的事实。
大家可以参考韩语、日语、越南语中汉语词的发音,这些汉语词的发音均接近广州音,甚至相同,但是和北京话的差别却很大。
举下例子吧,江读gang,喜读hei 问读man或mun……

❻ 粤语歌曲 文献

网络里面就有啊! http://ke..com/view/1089966.html


粤语歌
70年代:兴起期
80年代:全盛期
90年代:高峰期
2000以来:式微期

粤语流行歌曲(Canton pop),所指的就是用粤语唱出来的流行曲,由于香港的原创作曲家是广东人,又叫广东歌。指香港自1970年代起,由莲花乐队主音歌手许冠杰所带动的一股潮流,其后蓬勃发展的粤语流行歌曲。
粤语歌在大陆的最初认识与香港电视剧在内地的热映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以TVB电视剧《上海滩》主题曲《上海滩》和83版《射雕英雄传》主题曲《铁血丹心》最为风靡。巧合的是,在香港,推动粤语歌开始流行的,港产电视剧在1970年代开始的流行,为粤语流行曲注入强大动力。电视剧的主题曲不少都能成为流行一时的经典。许冠杰主唱的《铁塔凌云》可以说是近代粤语流行曲的滥觞。
[编辑本段]70年代:兴起期
代表人物:许冠杰、温拿乐队、徐小凤、罗文、甄妮、林子祥、关正杰、叶丽仪
1974年,仙杜拉(Sindokla)被邀请主唱《啼笑姻缘》,而事前她是一位从未演唱过粤语歌曲的英文歌手。此曲由顾嘉辉作曲和叶绍德填词作为一首电视剧主题曲,在优美的旋律配合文雅的歌词加上电视剧做成的流行风潮,一度成为当时的炽热音乐。
港产电视剧在1970年代开始的流行,为粤语流行曲注入强大动力。电视剧的主题曲不少都能成为流行一时的经典。当中以无线电视音乐总监顾嘉辉的作曲最为人所熟悉。很多在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由顾嘉辉作曲、黄沾填词的电视剧主题曲,至今仍被奉为粤语流行曲的经典作品。
罗文是香港歌坛和电视剧行业进入第一个黄金时期的代表人物,在舞台表演和流行音乐上都颇有建树,他的歌声影响了整个华语歌坛。他 主唱了多首脍炙人口的电视剧主题曲,如:《锦绣前程》《家变》及《小李飞刀》《射雕英雄传》等,其中连续24个星期在全港各电台十大流行榜内高居榜首,《小李飞刀》主题曲风靡全球华人世界,夺取无数奖项及荣誉。
严格意义上粤语流行歌曲的兴起,是以1974年的电视剧主题歌《啼笑因缘》和电影《鬼马双星》为标志的。这两首歌曲奠定了粤语歌的地位,并使粤语歌曲处于与国语、英文歌曲三足鼎立的状态。而许冠杰就是当时演唱粤语歌曲的代表人物。他的粤语歌和白雪仙的粤剧、罗文的电视剧主题歌完全不一样,不再唱古典、优雅的文言词汇,而是把普通老百姓的口语写进歌词。
[编辑本段]80年代:全盛期
代表人物:张国荣、谭咏麟、梅艳芳、BEYOND
1980年代不仅是粤语流行曲百花齐放的日子,亦是香港乐坛的全盛时期。张国荣、徐小凤、谭咏麟和梅艳芳雄霸1980年代的乐坛,是这个时代的乐坛巨星,四人不但开演唱会次数/场数极多,更是票房保证,皆因各人歌艺出众而且形象和台风都令观众和歌迷受落,可谓声色艺俱全。
80年代初,香港乐坛实力歌手和好歌不断出现。谭咏麟首先凭着《忘不了你》、《迟来的春天》的大碟开始走红。从这开始迅速崛起,凭后来的《爱在深秋》、《爱情陷阱》等大碟奠定了歌坛王者的地位。同一时期,另一天皇巨星张国荣的歌唱事业突飞猛进,(Monica)一曲唱至街知巷闻,张国荣瞬间在乐坛变为天王级歌手,跻身港岛一线男歌手行列。 被公认为华语乐坛上最成功和最有影响力的乐队的BEYOND,以青春健康的形象吸引不少年青乐迷, 真正令Beyond推上高峰的,是1989年以歌颂母亲为题的作品《真的爱你》。他们的作品题材广泛,影响深远,至今仍是不少人心中的最爱。
其他歌手如林子祥、陈百强、钟镇涛和关正杰以至在1980年代尾至1990年代初红极一时的叶倩文、彭羚、林忆莲、关淑怡、陈慧娴、达明一派及草蜢都在乐坛大放异彩。在同一时期亦有音乐实力强劲的新人譬如张学友、吕方等活跃于香港粤语歌坛。在整个80年代,香港乐坛达到了它的顶峰,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在这时期,巨星林立、好歌绝唱不断,乐坛一片繁荣。
[编辑本段]90年代:高峰期
代表人物: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王菲、郑秀文
1990年代,张学友、刘德华、黎明和郭富城被传媒封为四大天王,“四大天王”在当时的全球华语乐坛独领风骚,代表香港乐坛的最高成就。张学友凭着自己的实力和时代的造就,迅速串红,成为乐坛一代大哥。刘德华则演而优则唱,挤身一线歌手行列。黎明、郭富城凭着俊郎的外表、出色的舞蹈,也挤身同一行列。1995年以及1996年张学友分别取得世界音乐颁奖典礼的亚洲最杰出歌手、最受欢迎华人歌手大奖(只在此两年设置),令香港粤语流行音乐歌手攀上巅峰。
王菲的出现,为港乐带来新鲜空气,以一首《容易受伤的女人》在四大天王竞争白热化之时,悄然杀上各大排行榜榜首并入选年终十大,数年间几乎包揽所有两岸三地重大颁奖礼的女歌手最高荣誉。在九十年代中后期,能对王菲地位构成威胁的是郑秀文。《choto等等》 、《叮当》等劲歌热舞使她迅速窜红。1995年的《舍不得你》使她成为最炙手可热的红星之一,之后凭着多首经典情歌红霸90年代。
此时的粤语乐坛,在华语乐坛占据重要地位,留下了一代人的精神记忆。
[编辑本段]2000以来:式微期
新世纪开始后,大批新星纷纷出场。凭着漂亮外貌及歌精舞劲的另一位天后 - 陈慧琳火速上位,容祖儿、陈奕迅、谢霆锋、TWINS、侧田、卫兰的出道,为粤语乐坛带来了新力量。杨千嬅、何韵诗、古巨基、李克勤、张敬轩,也在此时的粤语乐坛占有一席之地。但由于粤语歌坛自身实力的下降,以及台湾、内地乐坛的迅速发展,此时粤语歌的发展得比以前缓慢,香港乐坛持续低迷,听众大量流失,在华语乐坛的地位已被认为远远不如辉煌时期的1980年代和1990年代。
而在2005年,香港陆续出现不少被喻为实力派的歌手或创作歌手,他们都被大众视为香港乐坛的明日之星,如:方大同、张继聪、张敬轩、刘浩龙、谢安琪、王菀之、叶宇澄、蓝奕邦、周国贤等等,都比众多乐评人和乐坛前辈推崇备至。其中08年谢安琪凭《喜帖街》一曲走红后,被誉为香港新晋“天后”,正式跻身港乐一线行列。

相关的还有 粤剧、粤曲等词条,你自己就可搜索啦!

❼ 有谁知道“粤语的历史与贡献”吗请在这里留下来,谢谢

粤语源自于中国古“雅言”,并进一步确认广信(封开)是粤语的发祥地,粤语是我国古代普通话的活化石,对我国古代文化和语言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粤语保存古“雅言”因素最多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助理巡视员、广东省著名语言学家罗康宁经近十年考察研究得出成果:广东粤语源自于中国古“雅言”,并进一步确认广信(封开)是粤语的发祥地,是我国古代普通话的活化石!�

我国古代有一种民族共同语,先秦到两汉时期称为“雅言”,宋朝以后称为“官话”。今天汉语许多方言,都保存着雅言的一些元素,而保存雅言元素最多的是粤语。雅言的基础是原始华夏语,原来只通行于以黄帝为首的华夏部落联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雅言地位也就相应提高,成为当时的民族共同语。最早将雅言带入岭南的,是秦朝征服“百越之地”之后从各地征发到岭南的“垦卒”。这些“垦卒”多半是原六国的逃亡者以及赘婿、贾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互相交际必须使用雅言。

早期粤语中心不在广州在广信

粤语在分布上的突出特点,是沿江分布。它以西江中部为中心,分四条渠道向东、西、南扩展。第一条渠道是西江——珠江,即沿西江向东至番禺(广州)一带。包括广西梧州和广东肇庆、佛山、广州、中山、珠海、东莞、深圳等市,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第二条渠道是西江——郁江,即溯西江、浔江、郁江直抵交趾郡。包括广西南宁、崇左、贵港三市及其所属大部分县。第三条渠道是北流江——南流江。包括广西玉林、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市及其所属各县。第四条渠道是南江——鉴江,即溯南江而上,越过云开山脉到鉴江流域。包括广东云浮、茂名两市及其所属郁南、罗定、信宜、高州、化州,湛江市及其所属吴川、廉江。

除此之外,粤语还有两个次方言区:一是漠阳江流域。二是潭江流域,包括广东江门及其所属新会、台山、开平、恩平,这四个市(区)历史上称为“四邑”,其粤语次方言也就称为“四邑话”。通行四邑话的还有鹤山以及珠海市斗门区。四邑地区距广州并不远,四邑话却是粤语系统中跟广州话差异最大的一种次方言,其原因是潭江与珠江水路上并不相通。这一事实有力地证明,早期粤语的中心不在广州而在广信。

粤语保持雅言音系长达数千年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灭南越国后,设“交趾刺史部”监察各郡。交趾刺史部大部分时间设在广信;东汉撤交趾刺史部设置交州,州治也在广信,广信便成为岭南首府和政治中心。土著居民在学习汉文化和汉字之时,也就学习了雅言。这些土著居民的语言本来千差万别,互相无法通话,又没有文字,因此除了跟汉人交往时使用雅言之外,部落之间交往也不约而同地借助雅言。雅言便成为各土著部落的共同语。同时,古百越语言中一些元素,也就为汉族移民的语言所吸收,从而逐步形成为汉语的一支方言——粤语。在中原和北方长达数千年的战乱动荡岁月,从周朝以来一直作为中原汉语标准音的雅言逐步消失。而岭南地区保持较为稳定的局面,由中原雅言演变而成的粤语则一直保持着原来的音系。

离开粤语岭南文化便不复存在

广东的地方传统文化通常分为三大组成部分: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所依据的其实就是境内三大汉语方言。粤语不仅是广府地区人民的母语,而且是广东和整个珠江流域最大的方言,它不仅蕴藏着广府地区的传统文化,而且保存着大量在中原一带已经消失了的传统文化。离开了粤语,广府地区许多岭南文化品种便不复存在。在建设文化大省的过程中,有必要重新研究粤语的自身价值和保护问题。

潇贺古道和湘桂水道(即灵渠)是唐代以前中原汉人进入岭南的两条重要通道。广信地处桂江、贺江与西江汇合之处,扼西江之要冲。在岭南是个交通枢纽。汉武帝派使者从徐闻、合浦出发,远航至东南亚和印度半岛,打通了海上丝绸之路,而出口的通道,是经潇水和贺江到达广信,再经桂东和粤西两条走廊,也就是北流江———南流江和南江———鉴江两条贸易通道到徐闻、合浦,广信就成为岭南早期的商贸重镇。商贸活动离不开语言交际,中原传入的雅言正是通过商贸活动而融合当地百越土著语言,形成粤语。

广信是岭南文化和粤语发祥地

潇贺古道和湘桂水道(即灵渠)是唐代以前中原汉人进入岭南的两条重要通道。广信地处桂江、贺江与西江汇合之处,扼西江之要冲。在岭南是个交通枢纽。汉武帝派使者从徐闻、合浦出发,远航至东南亚和印度半岛,打通了海上丝绸之路,而出口的通道,是经潇水和贺江到达广信,再经桂东和粤西两条走廊,也就是北流江———南流江和南江———鉴江两条贸易通道到徐闻、合浦,广信就成为岭南早期的商贸重镇。商贸活动离不开语言交际,中原传入的雅言正是通过商贸活动而融合当地百越土著语言,形成粤语。

广信又是岭南最早传播中原文化的阵地。陈元、士燮等在这里办学,使百越土著逐步接受中原传入的儒家文化,汉族移民也从百越文化中吸收了一些成分,从而形成以汉族移民文化为主体的早期岭南文化。随着文化交流的开展,以雅言为主体吸收一些百越土著语言因素的粤语,也就逐步成为这一带人们的主要语言。广信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也是粤语的发祥地。

汉时广东已具海洋文明雏形

广东近十年来岭南文化研究与考古取得重大突破,专家确认中国汉朝时期广东已具有海洋文明雏形。

自然人文环境造就海洋文明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伟宗认为,岭南地区位于五岭之南,南海之北,整个地域大都山峦起伏,江河纵横,平原盆地相对较小,海岸线长,江河出口多,造成江海一体之特色。这样的自然条件,是岭南文化的自然环境基础。岭南文化具有山、江、海相结合的特点,而又以江海一体为主要的特质,并以海洋性特强为优势。封开具有山、江、海交叉一体的自然环境,同时具有海陆丝绸之路对接点的人文历史与环境,才能集这些文化大成而形成具有江海一体特色和优势的新型文化。有关专家指出,中国两汉时期中国广东己具有海洋文明,这一点有力地驳斥了外国专家“中国无海洋文明”的荒谬说法。

封开人比马坝人早2万年

经过科学鉴定和测试,封开河儿口渔涝河泮的峒中岩遗址中发现的两颗人牙化石,经铀系法测定,其距今14.8万年,比马坝人头骨化石12.9万年提早近2万年。它是迄今为止岭南地区最早的人类化石。封开是岭南最早的人类生存和发源地之一已不容置疑。

两广广州之名因广信得来

“广信”之名,取自汉武帝时“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之意。公元226年,孙权将交州分为交州和广州。由于新设的州旧治在广信,故名广州。这是广州之名的第一次出现。到宋代,将广州之地划分为广南东路、广南西路,仍以广信为地标,广信以东为广南东路(后简称广东),广信以西为广南西路(后简称广西)。广东、广西、广州之名由此得来。

专家呼吁建立粤语馆保存活化石

粤语是古代雅言不可多得的活化石,对于我国古代文化和语言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近年来,不少学者呼吁建立一个国家语言文字博物馆,但一直没有实现。封开作为粤语发祥地,可以先行一步,在博物馆内建立一个粤语馆,收集、积累本地粤语的材料,包括语音记录、文献资料,以及粤语扩展和分布地图等等。特别是那些独特的语音现象,例如上面讲过的浊塞音等,正在消失过程中,及时将粤语这一不可多得的我国最古老的“普通话”的活化石,作为—个宝贵的历史遗存保存下去。

❽ 广东话(粤语)中 "七" 的标准写法是什么


「柒」的正写[2]
由 974ever增加

原为数目字「七」的繁写(大写),属假借字。当用作粗口时读作chat6,俗写为「门」字里加个「七」字,即是「」字。然而有文献记载,「柒」字的正写应该是「上山下十」︰
■名词,「阳具」的意思;
■形容词,形容他人傻头傻脑,或者外表形象过时或笨拙,亦可指明形容思想落後、不灵活;
■语气助词,只用於加强语气。
■助词,用作颠倒句子原本意思,可视为反语。

特别要提起,根据已故才子黄沾之著作《不文集》所述,「柒」与「鸠」虽然都是指阳具,但之间的分别是──「鸠」乃勃起而硬,而「柒」则勃起而软。因此即使「戇鸠」及「笨柒」都是形容人愚钝痴呆,但层次上却有所不同:前者揶揄他人冲动鲁莽,後者揶揄别人垂头丧气。因此「柒」字便成为形容呆笨愚钝的粗口专用字。

❾ 口语粤语文献有哪些

请到 粤语协会 网站找吧

热点内容
本年度个人师德师风情况总结 发布:2025-08-02 14:37:10 浏览:998
ff14怎么转职 发布:2025-08-02 14:25:14 浏览:509
老师勉励学生的话 发布:2025-08-02 13:15:42 浏览:788
教师必看电影 发布:2025-08-02 12:47:57 浏览:323
小学体育教师德育工作总结 发布:2025-08-02 12:08:56 浏览:666
南京生物医药谷 发布:2025-08-02 12:07:22 浏览:481
三上语文试卷 发布:2025-08-02 12:01:16 浏览:916
幼儿园教师个人事迹 发布:2025-08-02 03:52:47 浏览:804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2025-08-02 02:30:58 浏览:302
天津华图教育 发布:2025-08-02 02:19:49 浏览: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