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大学语文世说新语

大学语文世说新语

发布时间: 2021-07-31 07:22:19

Ⅰ 大一大学语文什么是世说新语

大约有这些内容:
【言语】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译文:钟毓、钟会兄弟俩少年时就有好名声,钟毓十三岁时,魏文帝听说他们俩,便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两个孩子来见我!”于是下令赐见。进见时钟毓脸上有汗,文帝问道:“你脸上为什么出汗?”钟毓回答说:“战战惶惶,汗出如浆。”文帝又问钟会:“你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说:“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译文:钟毓兄弟俩小时候,一次正碰上父亲白天睡觉,于是一块去偷药酒喝。他父亲当时已睡醒了,姑且装睡,来看他们怎么做。钟毓行过礼才喝,钟会只顾喝,不行礼。过了一会,他父亲起来问钟毓为什么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用的,我不敢不行礼。”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酒喝本来就不合于礼,因此我不行礼。
【文学】钟会撰《四本论》始毕,甚欲使秘公一见。置怀中,既定,畏其难,怀不敢出,于户外遥掷,便回急走。
译文:钟会撰著《四本论》刚刚完成,很想让嵇康看一看。便揣在怀里,揣好以后,又怕嵇康质疑问难,揣着不敢拿出,走到门外远远地扔进去,便转身急急忙忙地跑了。
文学帝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刑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译文:魏文帝曹丕曾经命令东阿王曹植在七步之内作成一首诗,作不出的话,就要动用死刑。曹植应声便作成一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魏文帝听了深感惭愧。
【任诞】步兵校尉缺,厨中有贮酒数百斛,阮籍乃求为步兵校尉
译文:步兵校尉的职位空出来了,步兵厨中储存着几百斜酒,阮籍就请求调去做步兵校尉。
阮籍嫂尝还家,籍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
译文:阮籍的嫂子有一次回娘家,阮籍去看她,给她道别,有人责怪阮籍。阮籍说:“礼法难道是为我们这类人制订的吗?”
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
译文:阮籍邻居的主妇,容貌漂亮,在酒庐旁卖酒。阮籍和安丰侯王戎常常到这家主妇那里买酒喝,阮籍喝醉了,就睡在那位主妇身旁。那家的丈夫起初特别怀疑阮籍,探察他的行为,发现他自始至终也没有别的意图。
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临诀,直言“穷矣!”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
译文:阮籍在葬母亲的时候,蒸熟一个小肥猪,喝了两斗酒,然后去向母亲遗体诀别,只是叫“完了!”总共才号哭了一声,就吐血,身体损伤。衰弱了很久。
阮步兵丧母,裴令公往吊之。阮方醉,散发坐床,箕踞不哭。裴至,下席于地,哭;吊喭毕,便去。或问裴:“凡吊,主人哭,客乃为礼。阮既不哭,君何为哭?”裴曰:“阮方外之人,故不崇礼制;我辈俗中人,故以仪轨自居。”时人叹为两得其中。
译文:步兵校尉阮籍死了母亲,中书令裴楷去吊唁。阮籍刚喝醉了,腋头散发、伸开两腿坐在坐床上,没有哭。裴楷到后,退下来垫个坐席坐在地上,哭泣尽哀;吊唁完毕,就走了。有人问裴楷:“大凡吊唁之礼,主人哭,客人才行礼。阮籍既不哭,您为什么哭呢?”裴楷说:“阮籍是超脱世俗的人,所以不尊崇礼制;我们这种人是世俗中人,所以自己要遵守礼制准则。”当时的人很赞赏这句话,认为对双方都照顾得很恰当。
【简傲】晋文王功德盛大,坐席严敬,拟于王者。唯阮籍在坐,箕踞啸歌,酣放自若。
译文:晋文王功劳很大,恩德深厚,座上客人在他面前都很严肃庄重,把他比拟为王。只有阮籍在座上,伸开两腿坐着,啸咏歌唱。痛饮放纵,不改常态。
钟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识穗康;钟要于时贤俊之士,俱往寻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槌不辍,傍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译文:钟士季有精深的才思,先前不认识嵇康;他邀请当时一些才德出众人士一起去寻访嵇康。碰上嵇康正在大树下打铁,向子期打下手拉风箱。嵇康继续挥动铁槌,没有停下,旁若无人,过了好一会也不和钟士季说一句话。钟士季起身要走,嵇康才问他:“听到了什么才来的?看到了什么才走的?”钟士季说:“听到了所听到的才来,看到了所看到的才走。”
【容止】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译文:魏武帝曹操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节。他自认为相貌丑陋,不能对远方国家显示出自己的威严,便叫崔季珪代替,自己却握着刀站在崔季珪的坐床边。接见后,曹操派密探去问匈奴使节说:“你看魏王怎么样?”匈奴使节回答说:“魏王的崇高威望非同一般,可是床边握刀的人,这才是英雄啊。”曹操听说后,趁使节回国,派人追去杀了他。
【假谲】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失道,坠枳棘中,绍不能得动。复大叫云:“偷儿在此!”绍遑迫自掷出,遂以俱免。
译文:魏武帝曹操年轻时,和袁绍两人常常喜欢做游侠。他们去看人家结婚,乘机偷偷进入主人的园子里,到半夜大喊大叫:“有小偷!”青庐里面的人,都跑出来察看,曹操便进去,拔出刀来抢劫新娘子。接着和袁绍迅速跑出来,中途迷了路,陷入了荆棘丛中,袁绍动不了。曹操又大喊:“小偷在这里!”袁绍惊恐着急,赶快自己跳了出来,两人终于得以逃脱。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海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译文:魏武帝曹操率部远行军,找不到取水的路,全军都很口渴。于是便传令说:“前面有大片的梅树林子,梅子很多,味道甜酸,可以解渴。”士兵听了这番话,口水都流出来了。利用这个办法得以赶到前面的水源。
魏武常言:“人欲危己,己辄心动。”因语所亲小人曰:“汝怀刃密来我侧,我必说心动。执汝使行刑,汝但勿言其使,无他,当厚相报。”执者信焉,不以为惧,遂斩之。此人至死不知也。左右以为实,谋逆者挫气矣。
译文:魏武帝曾经说过:“如果有人要害我,我立刻就心跳。”于是授意他身边的侍从说:“你揣着刀隐蔽地来到我的身边,我一定说心跳。我叫人逮捕你去执行刑罚,你只要不说出是我指使,没事儿,到时一定重重酬报你。”那个侍从相信了他的话,不觉得害怕,终于被杀了。这个人到死也不醒悟啊。手下的人认为这是真的,谋反者丧气了。
魏武常云:“我眠中不可妄近,近便斫人,亦不自觉。左右宜深慎此。”后阳眠,所幸一人窃以被覆之,因便所杀。自尔每眠,左右莫敢近者。
译文:魏武帝曹操曾经说过:“我睡觉时不可随便靠近我,一靠近,我就杀人,自己也不知道。身边的人应该十分小心这点。”有一天,曹操假装睡熟了,有个亲信偷偷地拿条被子给他盖上,曹操趁机把他杀死了。从此以后,每次睡觉的时候,身边的人没有谁敢靠近他。
袁绍年少时,曾遣人夜以剑掷魏武,少下,不著。魏武揍之,其后来必高,因帖卧床上。剑至果高。
译文:袁绍年轻时候,曾经派人在夜里投剑刺曹操,稍微偏低了一些,没有刺中。曹操考虑一下,第二次投来的剑一定偏高,就紧贴床躺着。剑投来果然偏高了。

Ⅱ 大学语文题,请帮忙,谢谢!

1、错误。《诗经》收录了305篇
2、正确。
3、正确.
4、正确
5、错误
6、正确
7、正确
8、错误。浪淘沙是词牌名
9、错误。伶官传序是欧阳修的作品
10、正确
11、错误
12、错误。传奇是小说
13、错误。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编的
14、错误。兴起于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15、正确。
16、错误
17、正确
18、正确
19、错误
20、错误。他也写散文等
21全文结构完整,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尤其是把郑庄公老谋深算的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 .
⑴郑庄公
贯穿全篇的中心人物。他一生下来就遭到了母亲的忌恨,几乎被剥夺了国君的继承权,他是无辜的受害者。但这种险恶的家庭环境以及特殊遭遇也养成了他一套处世本领。姜氏为叔段请制,他明知对方包藏祸心,但表面上却扮成很依顺母亲和爱护弟弟的样子,如同一个“孝子贤兄”。他从容不迫,采取了欲擒故纵的办法,最终赢得了胜利。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外顺而内奸,外宽而内险的人物形象。
⑵武姜
内讧的制造者。这是一个道地的贵妇人,其养尊处优的地位、生活,养成了她吃不得一点苦头和偏私狭隘的性格。她因一点疼痛,就对骨肉结下了怨仇,显得她是那么毒辣残忍。她的失败原因在于她只凭自己一贯肆无忌惮的性格行事,在斗争中不讲策略,任性而为,笨拙愚蠢,因而她的失败是必然的。
⑶共叔段
他从小就得到母亲的宠爱与庇护,养成了一种恃宠骄纵的性格,在夺权斗争中野心勃勃,有恃无恐,赤裸裸地摆出了一副盛气凌人的驾势,不讲策略,与庄公形成了鲜明对比,显示其政治上的狂妄幼稚,因而他的失败也是必然的。

21、郭沫若以学者、剧作家、诗人这三者的和谐统一,构成了他的历史剧创作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当他创作历史剧的时候,他是以科学家、历史学家在做渊博的准备,而以革命诗人在进行丰富的构思,最后再以戏剧家的绚丽风格去落笔。所以,他的作品才是这样的征引旁博、才气纵横、想象大胆、联想奇胜。”

由于作者的历史知识非常渊博,还给了他选择历史素材以表现历史人物和主题思想的充分自由。他下笔行文之际,似乎总能给人一种如鱼在水似的优裕自如的感觉,而不是如有些历史剧作者那样,由于历史知识修养不足,欲放而有捉襟见时之虞,欲收则又难免有穷蹙拘谨之态。 郭沫若的历史剧,是真正的历史学家写的历史剧,无论在见解上或创作上都独树一帜,具有作者的独到的功夫。也可以这样说,警辟、新颖的见解,突兀、奇特的构思,灵活自如的驾驭历史素材的能力以及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是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一个明显特色。

Ⅲ 大学语文作业

11李斯《谏逐客书》能够说服秦王收回逐客成命的根本原因是( 3)
论证切中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心理要害。
历史事实论据充分,事实胜于雄辩。
反复正反对比,纳客逐客利害昭彰。
排比对偶联翩,行文气势十分充沛。

12《归去来兮辞》中和开篇“心为行役”相呼应的语句是(1 )
感吾生之行休
曷不委心任去留
聊乘化以归尽
帝乡不可期

13与“口腹自役”(出自《归去来兮辞》)语法结构一致的是( 4)
归去来兮
心为行役
为马首是瞻
今是而昨非
14东榆已逝,__2______________。
桑榆非晚
命途多舛
老当益壮
渔舟唱晚

15找出与例句对偶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例:披绣闼,俯雕甍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x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x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x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x
16《朋党论》中所言诛戮清流党人并“投之黄河”的时代是(4 )
商纣王时
唐昭宗时
汉献帝是
秦始皇时

17梁启超在《呵旁观者文》中将作为旁观者的国人分为六派,其中身居要津、手握重权,知其应为、可为而不为的一派是(2 )
笑骂派
待时派
呜呼派
我派

18《红楼梦》“宝玉挨打”一节中用“葳葳蕤蕤”形容宝玉的形态,下列哪个词语的意义与该词最为接近?
慷慨挥洒 x
垂头丧气
凄凄惨惨 x
胡作非为x

19关于《世说新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 )
作者刘义庆,记述南北朝时期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谈轶事。
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又名《世说新书》。
全书共分三十六门类。

20下列四组诗词作品中,全部属于词作的一组是( 2)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清照《武陵春》、陆游《书愤》
辛弃疾《水龙吟》、张继《枫桥夜泊》、李煜《虞美人》
杜牧《江南春》、李清照《武陵春》、苏轼《水调歌头》
李煜《虞美人》、柳永《望海潮》、辛弃疾《水龙吟》

Ⅳ 大学语文

1. B. C. D. E.
2. A. B. C. D.
3. C. D. E.
4. A. D.
5. A. B. C.
6. D.
7. A. B. C. 应为《龟虽寿》
8. C.
9. A. B. C.
10. A. C.

Ⅳ 求大学语文世说新语.任诞(节选)课后思考与讨论答案

竹林七贤

【译文】陈留郡阮籍、谯国嵇康、河内郡山涛,这三个人年纪都相仿,嵇康的年纪比他们稍为小些。参与他们聚会的人还有:沛国刘伶、陈留郡阮咸、河内郡向秀、琅邪郡王戎。七个人经常在竹林之下聚会,毫无顾忌地开怀畅饮,所以世人叫他们做竹林七贤。

(2)阮籍遭母丧,在晋文王坐进酒肉①。司隶何曾亦在坐,曰:“明公方以孝治天下,而阮籍以重丧显于公坐饮酒食肉,宜流之海外,以正风教②。”文王曰:“嗣宗毁顿如此,君不能共忧之,何谓③!且有疾而饮酒食肉,固丧礼也④!”籍饮啖不辍,神色自若。

【注释】①阮籍:字嗣宗,晋文王司马昭任大将军时,调阮籍任从事中郎,后阮籍求为步兵校尉,放诞不羁,居丧无礼。参看《德行》第15 则注①。 ②重丧:重大的丧事,指父母之死。③毁顿:毁指因哀伤过度而损害身体,顿指劳累。 ④固丧礼也:按:《礼记·曲礼上[2]》:“居丧之礼..有疾则饮酒食肉,疾止复初。”可见饮酒食肉并不违反丧礼。

【译文】阮籍在为母亲服丧期间,在晋文王的宴席上喝酒吃肉。司隶校尉何曾也在座,对晋文王说:“您正在用孝道治理天下,可是阮籍身居重丧却公然在您的宴席上喝酒吃肉,应该把他流放到荒漠地方,以端正风俗教化。”文王说:“嗣宗哀伤劳累到这个样子,您不能和我一道为他担忧,还说什么呢!再说有病而喝酒吃肉,这本来就合乎丧礼啊!”阮籍吃喝不停,神色自若。

(3)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①。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②!”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③。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④。

【注释】①刘伶:字伯伦,竹林七贤之一,性好酒,曾作《酒德颂》说:“惟酒是务,焉知其余..无思无虑,其乐陶陶”。病酒:饮酒沉醉,醒后困乏如病,叫病酒。病酒要用饮酒来解除,这就是下文说的解酲。②捐:舍弃;倒掉。摄生:养生。
③一斛:十斗。斗指酒斗,占代的盛酒器。酲(chéng):酒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状态。④隗(wéi)然:颓然,醉倒的样子。

刘伶

【译文】刘伶患酒病,口渴得厉害,就向妻子要酒喝。妻子把酒倒掉,把装酒的家什也毁了,哭着劝告他说:“您喝得太过分了,这不是保养身体的办法,一定要把酒戒掉!”刘伶说:“很好。不过我自己不能戒掉,只有在鬼神面前祷告发誓才能戒掉啊。你该赶快准备酒肉。”他妻子说:“遵命。”于是把酒肉供在神前,请刘伶祷告、发誓。刘伶跪着祷告说:“天生我刘伶,靠喝酒出名;一喝就十斗,五斗除酒病。妇人家的话,千万不要听。”说完就拿过酒肉吃喝,一会儿就又喝得醉醇醇地倒下了。

(4)刘公荣与人饮酒,杂秽非类,人或讥之①。答曰:“胜公荣者不可不与饮,不如公荣者亦不可不与饮,是公荣辈者又不可不与饮②。”故终日共饮而醉。

【注释】①非类:不是同类的人,这里指身分。门第不同类的人。②辈:同一类别、等级。

【译文】刘公荣和别人喝酒时,会和不同身分、地位的人在一起,杂乱不纯,有人因此指责他。他回答说:“胜过公荣的人,我不能不和他一起喝;不如公荣的人,我也不能不和他一起喝;和公荣同类的人,更不能不和他一起喝。”所以他整天都和别人共饮而醉倒。

(5)步兵校尉缺,厨中有贮酒数百斛,阮籍乃求为步兵校尉①。

【注释】①步兵校尉:官名。汉代京师置屯兵八校尉,步兵校尉掌管上林苑屯兵。厨:指步兵营的厨房,其酒为犒劳军队而酿造的。

【译文】步兵校尉的职位空出来了,步兵厨中储存着几百斜酒,阮籍就请求调去做步兵校尉。

(6)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字,屋室为挥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①!”

【注释】①裈(kūn):裤子。

【译文】刘伶经常不加节制地喝酒,任性放纵,有时在家里赤身露体,有人看见了就责备他。刘伶说:“我把天地当做我的房子,把屋子当做我的衣裤,诸位为什么跑进我裤子里来!”

(7)阮籍嫂尝还家,籍见与别,或讥之①。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

【注释】①或讥之:按礼制,叔嫂不通问,所以认为阮籍不遵礼法而指责他。

【译文】阮籍的嫂子有一次回娘家,阮籍去看她,给她道别,有人责怪阮籍。阮籍说:“礼法难道是为我们这类人制订的吗?”

(8)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

阮籍

【译文】阮籍邻居的主妇,容貌漂亮,在酒庐旁卖酒。阮籍和安丰侯王戎常常到这家主妇那里买酒喝,阮籍喝醉了,就睡在那位主妇身旁。那家的丈夫起初特别怀疑阮籍,探察他的行为,发现他自始至终也没有别的意图。

(9)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临诀,直言“穷矣①!” 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②。

【注释】①豚:小猪。穷:穷尽。按:当时孝子哭,大概照例要呼喊“穷、奈何”,是一种习俗。②都:总共。废:指身体损伤。

【译文】阮籍在葬母亲的时候,蒸熟一个小肥猪,喝了两斗酒,然后去向母亲遗体诀别,只是叫“完了!”总共才号哭了一声,就吐血,身体损伤。衰弱了很久。

(10)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①;北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②;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③。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注释】①阮仲容:阮咸,字仲容,是阮籍的侄儿,竹林七贤之一。②“七月”句:旧时风俗,七月七日晒衣裳、书籍,据说这样就不会受虫蛀。③犊鼻裈:短裤,一说围裙。

【译文】阮仲容、步兵校尉阮籍住在道南,其他阮姓住在道北;道北阮家都很富有,道南阮家比较贫穷。七月七日那天,道北阮家大晒衣服,晒的都是华贵的绫罗绸缎;阮仲容却用竹竿挂起一条粗布短裤晒在院子里。有人对他的做法感到奇怪,他回答说:“我还不能免除世俗之情,姑且这样做做罢了!”

(11)阮步兵丧母,裴令公往吊之。阮方醉,散发坐床,箕踞不哭①。裴至,下席于地,哭;吊喭毕,便去②。或问裴:“凡吊,主人哭,客乃为礼。阮既不哭,君何为哭?”裴曰:“阮方外之人,故不崇礼制;我辈俗中人,故以仪轨自居③。”时人叹为两得其中。

【注释】①“阮方”句:依丧礼,阮籍坐在坐床上是离了丧位,箕踞而坐,也不合礼法。下文客人席于地,而孝子坐在床上,更是不合礼法。②吊喭:同“吊唁”。③仪轨:指礼法,礼制。

【译文】步兵校尉阮籍死了母亲,中书令裴楷去吊唁。阮籍刚喝醉了,披头散发、伸开两腿坐在坐床上,没有哭。裴楷到后,退下来垫个坐席坐在地上,哭泣尽哀;吊唁完毕,就走了。有人问裴楷:“大凡吊唁之礼,主人哭,客人才行礼。阮籍既不哭,您为什么哭呢?”裴楷说:“阮籍是超脱世俗的人,所以不尊崇礼制;我们这种人是世俗中人,所以自己要遵守礼制准则。”当时的人很赞赏这句话,认为对双方都照顾得很恰当。

(12)诸阮皆能饮酒,仲容至宗人间共集,不复用常杯斟酌,以大瓮盛酒,围坐相向大酌①。时有群猪来饮,直接去上,便共饮之。

【注释】①宗人:同一家族的人。斟酌:斟酒。

【译文】姓阮这一族的人都能喝酒,阮仲容来到族人中聚会,就不再用普通的杯子倒酒喝,而用大酒瓮装酒,大家坐成个圆圈,面对面大喝一番。当时有一群猪也来喝酒,他们径直把浮面一层酒舀掉,就又一道喝起来。

(13)阮浑长成,风气韵度似父,亦欲作达①。步兵曰:“仲容已预之,卿不得复尔!”

【注释】①阮浑:字长成,是阮籍的儿子。按:联系下文,这一句的“长成”似长大成人之意。

【译文】阮浑长大成人了,风采、气度像父亲,也想学做放达的人。他父亲阮籍对他说:“仲容已经入了我们这一流了,你不能再这样做了!”

(14)裴成公妇,王戎女①。王戎晨往裴许,不通径前。裴从床南下,女从北下,相对作宾主,了无异色。

【注释】①裴成公:裴倾,字逸民,死后溢为成。

Ⅵ 大学语文世说新语六则翻译

德行第一
所以前六则应该都属于德行。
(1)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①。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②。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③。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人廨。”④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⑤。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注释】 ①陈仲举:名著,字仲举,东汉桓帝末年,任太傅。当时宦官专权,他与大将军窦武谋诛宦官,未成,反被害。按:这一句说他的言行是士人、世人的榜样。士:读书人。 ②登车揽辔:坐上车子,拿起缰绳。这里指走马上任。揽,拿住;辔,牲口的嚼子和缰绳。 ③豫章:豫章郡,郡的首府在南昌(今江西省南昌县)。太守:郡的行政长官。徐孺子:名稚,字孺子,东汉豫章南昌人,是当时的名士、隐士。 ④主簿:官名,主管文书簿籍,是属官之首。白:陈述;禀报。府君:对太守的称呼。太守办公的地方称府,所以称大守为府君。廨(xiè):官署;衙门。 ⑤式商容之闾:在商容居住的里巷门外立标志来表彰他。式,等于表,表彰;商容是商纣时的大夫,当时被认为是贤人;闾,指里巷。
【译文】 陈仲举的言论和行为是读书人的准则,是世人的模范。他初次做官,就有志刷新国家政治。出任豫章太守时,一到郡,就打听徐孺子的住处,想先去拜访他。主簿禀报说:“大家的意思是希望府君先进官署视事。”陈仲举说:“周武王刚战胜殷,就表彰商容,当时连休息也顾不上。我尊敬贤人,不先进官署,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2)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①
【注释】 ①周子居:名乘,字子居,东汉时人,不畏强暴,陈仲举曾赞他为“治国之器”。时月:时日。黄叔度:名宪,字叔度,出身贫寒,有德行,得到时人赞誉。
【译文】 周子居常说:“我过一段时间见不到黄叔度,庸俗贪婪的想法就又滋长起来了!”
(3)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轭①;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②。人间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肢,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③。”
【注释】 ①郭林宗:名泰,字林宗,东汉人,博学有德,为时人所重。造:到..去,造访。袁奉高:名阆(làng),字奉高,和黄叔度同为汝南郡慎阳人,多次辞谢官府任命,也很有名望。曾为汝南郡功曹,后为太尉属官。郭泰说他的才德像小水,虽清,却容易舀起来。“车不”两句:车不停轨、鸾不辍轭两句同义,指车子不停留,这里形容下车时间短暂。轨,车轴的两头,这里指车轮。鸾,装饰在车上的铃子,这里指车子。轭,架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 ②弥日:终日;整天。信宿:连宿两夜。 ③汪汪:形容水又宽又深。陂(bēi):湖泊。器:气量。 【译文】 郭林宗到了汝南郡,去拜访袁奉高,见面一会儿就走了;去拜访黄叔度,却留宿一两天。别人问他什么原因,他说:“叔度好比万顷的湖泊那样宽阔、深邃,不可能澄清,也不可能搅浑,他的气量又深又广,是很难测量的呀!” 李元礼
(4)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①。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②。
【注释】 ①李元礼:名膺,字元礼,东汉人,曾任司隶校尉。当时朝廷纲纪废弛,他却独持法度,以声名自高。后谋诛宦官未成,被杀。风格秀整:风度出众。品性端庄。高自标持:自视甚高;很自负。名教:以儒家所主张的正名定分为准则的礼教。 ②升其堂:登上他的厅堂,指有机会接受教诲。龙门:在山西省河津县西北,那里水位落差很大,传说龟鱼不能逆水而上,有能游上去的,就会变成龙。
【译文】 李元礼风度出众,品性端庄,自视甚高,他要把在全国推行儒家礼教、辨明是非看成自己的责任。后辈读书人有能得到他教诲的,都自以为登上了龙门。
(5)李元礼尝叹荀淑、钟皓曰:“荀君清识难尚,钟君至德可师。”①
【注释】 ①荀淑:字季和,东汉颖川郡人,曾任朗陵侯相(所以下面第6则中又叫荀朗陵)。他和钟皓(字季明)两人都以清高有德,名重当时。尚:超过。
【译文】 李元礼曾经赞叹荀淑和钟皓两人说:“荀君识见高明,人们很难超过他;钟君有最美好的德行,却是可以学习的。”
(6)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①。长文尚小,载著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徐六龙下食②。文若亦小,坐著膝前③。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④
【注释】 ①陈太丘:名?,字仲弓,曾任太丘县长,所以称陈太丘。古代常以官名称人。元方、季方:都是陈?的儿子,元方是长子,名纪,字元方;季方是少子,名湛,字季方。父子三人才德兼备,知名于时。下旬的长文是陈?的孙子陈群。 ②叔慈、慈明、六龙:苟淑有八个儿子,号称八龙。叔慈、慈明是他两个儿子的名字,其馀六人就是这里所说的六龙了。下旬的文若是荀淑的孙子荀或。应门:照管门户,指开门迎送宾客等事,这里指迎接。下食:上菜。 ③膝前:膝上。“前”是泛向性的,没有确定的方位意义。 ④太史:官名,主要掌管天文历法。真人:修真得道的人,此指德行最为高洁的人。关于“真人东行”一语,余嘉锡氏以为“此盖好事者为之,本无可信之理。据《汉杂事》所载,殆时人钦重太丘名德,造作此言,与荀氏无与焉。”(见(世说新语笺疏)第8页)
【译文】 太丘县县长陈皇去拜访朗陵侯相荀淑,因为家贫、俭朴,没有仆役侍候,就让长子元方驾车送他,少子季方拿着手杖跟在车后。孙子长文年纪还小,就坐在车上。到了荀家,荀淑让叔慈迎接客人,让慈明劝酒,其馀六个儿子管上菜。孙子文若也还小,就坐在荀淑膝上。这时候太史启奏朝廷说:“有真人往东去了。”

Ⅶ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 五则

1、原文:

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侧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译文:

有位客人问陈季方:“令尊太丘长有哪些功勋和品德,因而在天下享有崇高的声望?”

季方说:“我父亲好比生长在泰山一角的桂树;上有万丈高峰,下有深不可测的深渊;上受雨露浇灌,下受深泉滋润。在这种情况下,桂树怎么知道泰山有多高,深泉有多深呢!不知道有没有功德啊!”

2、原文:

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译文:

陈元方的儿子陈长文,有杰出的才能,他和陈季方的儿子陈孝先各自论述自己父亲的事业和品德,两人争执不下,便去问祖父太丘长陈寔。陈寔说:“元方很难当哥哥,季方也很难当弟弟。”

3、原文: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译文:

荀巨伯到远处探望朋友的病,正好碰上外族强盗攻打郡城,朋友对巨怕说:“我这下活不成了,您可以走了!”

巨伯说:“我远道来看您,您却叫我走;损害道义来求活命,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干的事吗!”强盗进了郡城,对巨伯说:“大军到了,全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样的男子汉,竟敢一个人留下来?”

巨伯说:“朋友有病,我不忍心扔下他,宁愿我自己代朋友去死。”强盗听了互相议论说:“我们这些不讲道义的人,却侵入有道义的国家!”于是就把军队撤回去了,全城也因此得以保全。

4、原文:

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而二门之里,两不失雍熙之轨焉。

译文:

华歆对待子弟很严肃,虽然是在家里,礼仪也像在朝廷上那样庄敬严肃。陈元方兄弟却是尽量实行和睦友爱的办法。但是两个家庭内部,都没有失掉和睦安乐的治家准则。

5、原文: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译文:

管宁和华歆一同在菜园里刨地种菜,看见地上有一小片金子,管宁不理会,举锄锄去,跟锄掉瓦块石头一样,华歆却把金子捡起来再扔出去。

还有一次,两人同坐在一张坐席上读书,有达官贵人坐车从门口经过,管宁照旧读书,华歆却放下书本跑出去看。管宁就割开席子,分开座位,说道:“你不是我的朋友。”

Ⅷ 大学语文急急急

1红楼梦被称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网络全书
2《诗经·国风·王风·黍离》抒发对西周灭亡的沉痛,因此不属于是天佑东周
3创造社1921年7月由留学日本归来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选郭沫若
4兴。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5此句出自新乐府运动倡导者白居易。新乐府诗派
6杨万里。南宋诗人杨万里号“诚斋”。
7中国左翼剧团联盟:1930年8月,以上海艺术剧社为基础,集合辛酉、南国、摩登等进步团体成立了中国左翼剧团联盟,后来改组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提出了“演剧大众化”、“戏剧走向农村”的口号,加强了戏剧与实际革命运动和工农群众的联系。
8苏轼不是辛派
9郭沫若
10韩愈
11后蜀赵崇祚《花间集》选录500首“曲子词”,是我国最早的文人词总集
12琵琶记
13王子猷居山阴出自世说新语,是笔记小说。
14点铁成金是宋代黄庭坚诗学的核心观点
15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16庄子
17施蛰存
18钱钟书《论快乐》
19西厢记王实甫
20灵与肉

Ⅸ 大学语文,世说新语中的雪夜访戴和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

王子猷正是不想打扰朋友,将对朋友的想念寄托在行为上,表现了他的高尚的人格品质。

Ⅹ 急~解答 大学语文中世说新语的思考与练习

1 体现了晋朝文人的那种随性而行的行为 即绝对的自由吧
2 通过两个人的奢侈行为表现了士大夫阶级的腐朽
3 通过生活中的一个片段 或者行为 从而反映了 个人的特点

热点内容
幼儿园教师个人事迹 发布:2025-08-02 03:52:47 浏览:804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2025-08-02 02:30:58 浏览:302
天津华图教育 发布:2025-08-02 02:19:49 浏览:276
师德师风自查报告范文 发布:2025-08-02 01:35:55 浏览:890
敢骂班主任 发布:2025-08-02 01:23:55 浏览:900
老师勾引同学 发布:2025-08-02 01:12:53 浏览:316
马老师的梗 发布:2025-08-01 23:22:34 浏览:809
检查hiv多久出结果 发布:2025-08-01 23:14:57 浏览:471
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 发布:2025-08-01 22:19:44 浏览:712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发布:2025-08-01 22:10:38 浏览: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