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班数学
『壹』 预备班数学题
3,理由很简单,哪有上面那位那么复杂,你该知道有个公理是一个数枚每位数相加的和能被3整除,那么他也能被3整除
『贰』 初中预备班数学题
∵V甲=30分之1
V乙=:20分之1
∴V总=30分之1+20分之1=12分之1
∵时间=4天
∴完成了4×12分之1=三分之一
∴剩下1-三分之一=三分之二
(求采纳0
.
0)
『叁』 预备班数学题
解:为了使45名学生都尽早地到到达劳动地点,应该把45名学生分成3组,第一组先乘车,然后步行;第二组先步行一部分路程(应该步行的路程的1/2)再乘车,然后再步行另一部分路程;第三组先步行,然后乘车.并且使这三组学生同时从学校出发,乘车的路程,步行的路程分别相等,这样45名同学就可以同时到达劳动地点.
题中告诉我们,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60千米,同学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
第一组乘车到某地下车,车立即沿原路返回去接第二组学生.如果第二组学生这时步行了x千米,那么汽车行15x千米.第一组学生从学校到下车
已知学校到劳动地点的路程是30千米,即
8x+2x=30
x=3
2x=6
就是说,步行路程为6千米,那么步行所用的时间是
6÷4=1.5(小时)
乘车的路程是
3×8=24(千米)
乘车所用的时间是
24÷60=0.4(小时)
从学校到劳动地点最少要用
1.5+0.4=1.9(小时)
『肆』 初中预备班 数学
已知条件与所求的问题没有任何关系-------这就是标准答案
『伍』 预备班数学
反得往回推
10×2=20
20÷(1-1/3)=30
30÷(1-1/4)=40
……
最开始60
『陆』 预备班数学题
看图
『柒』 上海初中预备班数学学了哪些
初中预备上半学期
第一章:数的整除
1.1整数和整除的意义
1.2因数和倍数
1.3能被2、5整除的数
1.4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
1.5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1.6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第二章:分数
2.1分数与除法
2.2分数的基本性质
2.3分数的大小比较
2.4分数的加减法
2.5分数的乘法
2.6分数的除法
2.7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8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2.9分数运算的运用
第三章:比和比例
3.1比的意义
3.2比的基本性质
3.3比例
3.4百分比的意义
3.5百分比的应用
3.6等可能事件
第四章:圆和扇形
4.1圆的周长
4.2弧长
4.3圆的面积
4.4扇形的面积
初中预备下半学期
第五章:有理数
5.1有理数的意义
5.2数轴
5.3绝对值
5.4有理数的加法
5.5有理数的减法
5.6有理数的乘法
5.7有理数的除法
5.8有理数的乘方
5.9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第六章:一次方程(组)和一次不等式(组)
6.1列方程
6.2方程的解
6.3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6.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6.5不等式及其性质
6.6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6.7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6.8二元一次方程
6.9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6.10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6.11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第七章:线段与角的画法
7.1线段的大小的比较
7.2画线段的和、差、倍
7.3角的概念与表示
7.4角的大小的比较 画相等的角
7.5画角的和、差、倍
7.6余角、补角
第八章:长方体的再认识
8.1长方体的元素
8.2长方体直观图的画法
8.3长方体中棱与棱位置关系的认识
8.4长方体中棱与平面位置关系的认识
8.5长方体中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的认识
完全按照目录来打的,很累的T^T
『捌』 预备班数学题
设甲=X 乙=Y (X,Y)=d 令X =ad Y=bd
∵[X,Y]/(X,Y)=12 ∴ab=12
∵X-Y=18 ∴|a-b|d=18 →d=18/|a-b|
∵a、b、d都是整数 ∴a|12,|a-b||18
①a=1时,b=12 |a-b|=11不符 舍去
②a=2时,b=6 |a-b|=4 不符 舍去
③a=3时,b=4 |a-b|=1 d=18 ∴X=ad=54 Y=bd=72
④a=4时,b=3 |a-b|=1 d=18 ∴X=ad=72 Y=bd=54
⑤a=6时,b=2 |a-b|=4 不符 舍去
⑥a=12时,b=1 |a-b|=11不符 舍去
故,X=ad=54 Y=bd=72或X=ad=72 Y=bd=54
注:X,Y的最小公倍数:[X,Y] 最大公因数:(X,Y)
m|n表示m整除n或者说n被m整除
|m|表示m的绝对值
『玖』 预备班学数学的方法是什么
当玩一样学。。。
『拾』 预备班数学题
最小的自然数是0
0是最小的自然数。从历史上看,国内外数学界对于0是不是自然数历来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0是自然数,另一种认为0不是自然数。建国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材一直规定自然数不包括0。目前,国外的数学界大部分都规定0是自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