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实验课
一、要在经历过程中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像其它数学课一样,每节课都有既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更注重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地调动已有知识及学习经验,在过程感受数学方法、思想,发现数学规律,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但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又区别于其它数学课,在一节课中,它没有固定的知识点,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有待于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发现的规律用自己的模式固定下来,要求学生用统一的方法去学习同一内容,更不能要求学生针对某一学生的发现作为知识点,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比赛场次》这一课,教学目标是:
1、了解“从简单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涵的简单规律,体会图、表的简洁性和有效性。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教师首先让学生能够知道解决比赛场次类似的问题可以用画图法、连线法、列表法等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遇到复杂问题能够主动地从简单问题入手去寻找规律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以达成本节课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数学思考”仍是实践活动课的灵魂
通过有效数学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学习数学的终极目的,所以我们在上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时,仍需把握这一灵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与我们日常的数学课相比,给学生留有的思维空间更大,学生的自主性更强。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把“数学思考的位置”给留出来,让数学活动与数学思考有效地结合起来,在这两者之间的结合点上进行巧妙设计,使数学实践活动课能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整理与应用,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一定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形势上热热闹闹,人人都教能积极参与,让数学活动课丢失了数学味,这样就失去了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真正意义。如,我在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时,就重点设计了如何让学生在操做七巧板时,数学思维得到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数学思考:
1、观察七巧板,说一说有哪些我们学过的基本图形,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2、分小组整理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然后向全班汇报。
3、利用七巧板,移动一块或两块,成为另一种图形。
4、解决由七巧板组成的图案的面积问题,一是解决香港第34届数学竞赛会标的面积(给出用字母表示的一个图形的面积,算出整个会标的面积),二是给出用七巧板拼成的正方形的面,求出每一个图形的面积。
在这四个有层次的活动中,学生把本学期所学的面积知识、分数知识主动地应用其中,而且培养了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较难问题时有了一定的策略,让学生始终在活动中不断的思考,而且使他们的思维层次不断地在提升,实现了日常数学课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结合。
三、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传承数学文化的有效载体
在数学中有机地渗透数学文化也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传承数学文化的有效载体。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广泛,延伸的空间比较深,学生活动的范畴比大,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比较多,这些因素就为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数学文化提供了绝好的契机。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代数学名著、著名数学猜想、数学史料等。如,我在设计《七巧板》时,让学生收集七巧板的来历在课上做交流,了解宴几图与七巧板的关系;在设计《比赛场次》时,最后环节向大家介绍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
把一个比较复的杂的问题“退”到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的,再解决就容易了。 通过有目的地在课中渗透数学文成化,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与此同时也丰富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涵。
四、创新作业形式——设计课前和课后实践性作业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开放性、研究性、活动性等特点,因此我们在认真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活动形式的同时,还应该大胆地创新作业形式——设计课前和课后实践作业。这项作业可以对课内活动做有效的补充和延伸,让学生更加自主地进行实践与学习。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接受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受到更多的数学文化熏陶,获得更多的数学信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形式多样的,如小调查、小制作、小课题研究、小研究报告等。
五、及时中肯的教学评价——上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催化剂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层次、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各不相同,学生创新思维展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学生学习个性方式化程度很高,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及时地应变,做出有针对性的激励性评价、延伸性评价及集体性评价。如你的这种想法与数学家的想法相同,你的发现很有研究价值,把你的设想继续探究下去,会有新的发现的,这个小组的分工很科学,研究很深入等
教学评价,可以激励学生快乐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拔动学生内心情感,启发学生相互借鉴,体现教师教学机智。恰当地运用课堂教学评价,是上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催化剂。
六、有效地整合数学素材,不断拓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范畴
课标新教材每册都安排了一定量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材素材。但是在我们的周边还有大量的素材可以整合,成为鲜活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素材。有地方特色的素材,有时效性很强的素材、有挖掘古代数学趣题而成的等。如在实际的创编素材中我们的老师有以淮河的污染为题设计的实践课,有神七发射、限塑、奥运会为题材设计的实践课,还有像华应龙老师设计的《你会用计算器吗?》、《神奇的的莫比乌斯带》、刘德武老师设计的《电话机与年历卡》等。这些执教老师自已整合而成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距离学生更近,时代性更强,很受学生欢迎。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落实的过程有着很大的探究空间。以上想法和做法,只是我们在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初步探索,我们还将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大胆尝试,不断提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识。
B. 小学数学实验课有哪几节课上册的。
指的是实践与综合运用吗?人教版的实践与综合运用分别是
一上:1、数学乐园内,2、我们的校园;
二上:容1、我长高了,2、看一看 摆一摆;
三上:1、填一填,说一说,2、掷一掷;
四上:1、1亿有多大,2、你寄过贺卡吗?;
五上:1、量一量,找规律,2、铺一铺;
六上:1、确定起跑线,2、合理存款
C. 大学数学实验周一次忘记去了要扣多少分一周总共六大节课。。。
您好,你应该是在理学院,数学类。我当初也是这个专业。个人觉得最近理学院风回气一般,当然学习好答的也是很多的,数学类前两年是基础的数学知识,难度是大学数学类最难那个梯队,当然你好好学,期末过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因为我校是商业性质的综合性大学。前两年必须学习一部分的经济学知识。到了后两年进行分专业,具体你就看楼上那个大段复制的,一个是应用数学吧,还有一个数学软件之类的,我也忘记了,反正到时候院长会给你们开会说清楚的。
数学类的课很难,个人建议你如果不是十分喜欢数学的话,还是抓住机会转出来。理学院是我校的小院,设施什么的和经济学院啊商学院没得比的。大一有一次经济数学实验的考试,自己可以看通知,这个应该是大一唯一的机会出来。如果你大一大二学习成绩优秀,没有挂科,可以申请全校范围内的转专业。大部分专业都可以转。希望能给你帮助。
D. 数学实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哪些
教学一节好的课其实就是各个教学环节的优化,如导入、目标、导读、总结专与作业等属方面的优化.
1、导入的优化:导入课的方法很多,例如题目导入法
2、教学目标的优化:依据课文特点,依据文体特点学习品析语言的方法,教会方法,然后让他用你教会的方法去学习.作为一个教师,心中特别应该有一个方法目标,同样一个问题,不同年级是不一样的.应该考虑七年级教会,八年级提升,九年级拔高.
3、导学过程的优化:导学思路艺术化,教材处理,导学方法科学化.不同的课文用不同的思路设计.
E. 有没有谁这学期会学 数学实验 这门课
我觉得就是做数学模型,应该很容易学的,就是学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然后构造数学模型来简单的分析分析就可以,有基本的高等数学知识就能学。
F. 儿童数学实验是什么对学数学有帮助吗
数学实验应该和物理化学的实验一样吧,在小学阶段,学生对很多抽象的事物比如立方体的面积和体积并没有认知,借助一些道具,也就是实验器材直观的来展示立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并且通过动手操作,更能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这种实验对小学生应该挺有帮助的。我在朋友圈见过一个魔数家数学实验,视频里就有这种内容,可以去看看。
G. 有些什么小学的数学实验
你好!
小学教学实验课就是在课堂上借助或者通过某类小实验来证明一个问题
比方说如何测量出一个土豆的体积和求圆柱圆锥的体积呢,这就要通过你的种种测量,测算来了解
知道答案——所谓如此就是数学实验课。
H. 什么是小学数学实验课
小学教学实验课:在课堂上借助或者通过某类小实验来证明一个问题。比如:如何测量出一个土豆的体积和求圆柱圆锥的体积呢?这就要通过你的种种测量,测算来了解知道答案,即所谓如此就是数学实验课。
I. 数学课堂教学开展数学实验浪费时间,对学生学习数学没有什么用处
您好。数学本身就是理论课,确实开设实验作用不是很大,但是如果这是学校的规定 我们也没有办法,实践课的时候,就当是稍微放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