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壹』 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同级运算无括号从左往右)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无括号先乘除再加减)
3、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4、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5、有关零的运算: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一个数乘以0得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0不能作除数。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1、画平面图的方法:先确定方向,再确定距离,定距离的时候可以用比例尺。
2、位置是具有相对性的,方向相反,度数相同,距离相等。如:A在B的西偏南40°的方向上,那么B就在A的东偏北40°的方向上。
3、绘制简单线路图的方法:先确定出发点,再定方向、定距离进行绘制;然后选定第2 个出发点为中心点,再定方向、定距离进行绘制……以此类推。(走到哪方向标摆在哪)
4、画平面图的步骤:定方向、定距离、标名称、标角度。
5、一般来说: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
(一)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 a +( b+c)
(二)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 a×(b×c)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 a×c+b×c
乘法分配律还是用于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a-b)×c= a×c-b×c
(三)简便计算
1、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如63+56+37=63+37+56或56+(63+37)
2、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如15×7×2=15×2×7或7×(15×2)
3、连减变减和(减法的性质)。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4、减和变连减,如567-(167+254)=567-167-254
5、连除变除以积(除法的性质)。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6、25×4=100,所以见25就想4。
(1)乘法交换律或乘法结合律,如25×17×4
(2)乘法拆分法,如25×32=25×(4×8)=25×4×8
(3)加法拆分法,如25×14=25×(10+4)=25×10+25×4
(4)乘100除以4,如36×25=36×100÷4
(5)除以100乘4,如3200÷25=3200÷100×4
7、125×8=1000,所以见125就想8。
(1)乘法交换律或乘法结合律,如125×17×8=125×8×17或
17×(125×8)
(2)乘法拆分法,如125×32=25×(4×8)=125×8×4
(3)加法拆分法,如125×18=125×(10+8)=125×10+125×8
(4)乘1000除以8,如24×125=24×1000÷8
(5)除以1000乘8,如32000÷125=32000÷1000×8
8、在乘加、乘减运算中,如果两个乘法算式中有共同的因数,可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 简便计算。即:
a×c+b×c = (a+b)×c
a×c-b×c = (a-b)×c
9、省略写×1的形式,如34×99+34=34×99+34×1=34×(99+1)
或34×101-34=34×101-34×1=34×(101-1)
10、99与101等特例,
(1)通过拆分变乘法分配律,如76×99=76×(100-1)
或76×101=76×(100+1)
(2)多加几就减几,如346+199=346+(200-1)=346+200-1
(3)多减几就加几,如346-199=346-(200-1)=346-200+1
(4)先减整再减尾数(减和变连减),如700-402=700-(400+2)=700-400-2
11、减差变一减一加,如
先加后减法:967-(421-233)=967-421+233=967+233-421
先减后加法:967-(567-235)=967-567+235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计数单位为:0.1(或十分之一)、0.01(或百分之一)、0.001(或千分之一)……对应的数位分别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
2、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要按顺序读出每一位上的数。
3、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整数部分的写法写出,整数部分是0的就写成0,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个数字。
4、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天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5、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如果整数部分相同的,就比较十分位;如果十分位也相同,就比较百分位;如果百分位也相同,就比较千分位……以此类推。
6、移动小数点的方法:
(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2)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百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千分之一。
(3)移动小数点时应注意:小数点向左移动时,如果整数数位不够则要在数的左边用“0”补足并加上小数点。如:2缩小到它的十分之一就是0.2;整百、整千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后,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如:350缩小到它的百分之一是3.5。
7、名数的改写步骤:(1)判断哪个单位大,哪个单位小;(2)判断是把大单位的数改写成小单位的数,还是从小单位的数改写成大单位的数;(3)确定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再确定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小单位化成大单位有除法,大单位化成小单位用乘法)。
8、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四舍五入”法。(1)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应看十分位上的数是几;(2)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应看百分位上的数是几;(3)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应看千分位上的数是几;……以此类推。最后根据四舍五入法来确定是舍还是入。
9、将一个非整“万”或“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在“万位”或“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或“亿”字。注意:改写后把末尾的“0”去掉。
第五单元:三角形
1、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它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只要看三角形中最大的一个角就行了,最大角是锐角,就是锐角三角形;最大角是直角,就是直角三角形;最大角是钝角就是钝角三角形。
按边可以分为: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都等于60°。
4、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不论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
5、最少用2个同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一个长方形;最少用3个同样的等边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梯形;最少用2个同样的等边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注意:
(1)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
(2)计算的时候从最右边算起,加法时要注意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减法时要注意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一。
(3)计算结果有“0”,一般要去掉。
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跟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算式里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再算括号外面的算式。
3、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连减的简便计算,在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中同样适用。
第七单元:统计
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一描(点)二连(线段)三标(数据)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更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解决植树问题时,一定要先分析植树的路线:
间隔数=全长÷株距
1、 不封闭的路线两头都要栽树时,间隔数=棵数-1
已知全长与株距,则棵数=全长÷株距+1;
已知株距与棵数,则全长=株距×(棵数-1)=株距×间隔数
已知全长与棵数,则株距=全长÷(棵数-1)=全长÷间隔数
2、 不封闭的路线两头都不栽树时,间隔数=棵数+1
已知全长与株距,则棵数=全长÷株距-1=间隔数-1;
已知棵数与株距,则全长=株距×间隔数=株距×(棵数+1)
已知全长与棵数,则株距=全长÷间隔数=株距×(棵数+1)
3、不封闭的路线一头栽树,另一头不栽树时,棵数=间隔数;
4、在封闭的路线植树的情况下,棵数=间隔数。
『贰』 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
一、词语集合(1——4单元)
波澜壮阔 水平如镜 峰峦雄伟 红叶似火
拔地而起 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 色彩明丽
危峰兀立 连绵不断 突兀森郁 重重叠叠
斑斑点点 缓缓驶过 闷闷不乐 迷惑不解
面呈菜色 疲惫不堪 狼吞虎咽 骨瘦如柴
梦寐以求 走街串巷 将心比心 争先恐后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横七竖八 欲出又止
多灾多难 随心所欲 不折不扣 枯枝烂叶
异想天开 机毁人亡 轻而易举 不慌不忙
杂草丛生 聚精会神 模模糊糊 以防万一
断断续续 永驻人间 飘飘悠悠 歪歪斜斜
不速之客
二、多音字(1——4单元)
hé(和谐) sì(似乎) yìn(饮马)
和 似 饮
huó(和面) shì(似的) yǐn(饮料)
bēn(奔驰) xuē(剥削) zhā(扎针)
奔 削 扎
bèn(投奔) xiāo(削皮) zhá(挣扎)
xū(气喘吁吁) sào(扫帚) mǒ(抹泪)
吁 扫 抹
yù(呼吁) sǎo(扫地) mā(抹布)
jǐ (给予) sǎn(散文) níng(宁静)
给 散 宁
gěi(给钱) sàn(散步) nìng(宁愿)
hái(还是) mò(磨面) juàn(画卷)
还 磨 卷
huán(归还) mó(折磨) juǎn(花卷)
diào(调动) zhòng(中彩) mēn(闷热)
调 中 闷
tiáo(调整) zhōng(中国) mèn(苦闷)
jìn(禁止) guī(乌龟) zhē(折腾)
禁 龟 折
jīn (情不自禁) jūn(龟裂) zhé(折磨)
jì(系牢) dīng(钉子) sāi(瓶塞)
系 钉 塞 sài(边塞)
xì(联系) dìng(钉扣子)sè(堵塞)
三、近义词(1——4单元)
玩赏——欣赏 扩散——扩大 蜿蜒——曲折
明艳——鲜艳 幽静——安静 五彩斑斓——五彩缤纷
严肃——严厉 善良——和善 朴实——朴素
款待——招待 注视——凝视 鼓励——鼓舞
宽容——包容 焦急——着急 企图——试图
紧张——惊慌 繁衍——繁殖 苦难——灾难
尤其——特别 敏锐——敏捷 障碍——阻碍
宽敞——宽阔 剧烈——强烈 轻蔑——蔑视
空旷——空荡 维护——保护 危险——危急
卓越¬——杰出 呼唤——呼喊 凝固——凝结
梦幻——梦想 如今——现在 享受——享乐
四、反义词(1——4单元)
雄伟——渺小 迷蒙——清晰 巨澜——微波
聚集——分散 俯视——仰望 炎暑——严冬
拮据——宽裕 诚实——虚伪 迷惑不解——恍然大悟
熟练——生疏 僵硬——软和 沉重——轻松
紧张——沉着 凶暴——温柔 茂密——稀疏
灵巧——笨拙 敏锐——迟钝 宽敞——狭窄
平衡——倾斜 战争——和平 沉寂——喧哗
维护——破坏 赞扬——指责 希望——失望
五、词语集合(5——8单元)
花繁叶茂 磕磕绊绊 多姿多彩 清香袅袅
不假思索 热泪盈眶 与世长辞 重见天日
改天换地 傲然挺立 神气十足 怦然一震
房前屋后 天高地阔 月明人静 极目远眺
膘肥体状 辽阔无垠 悠然自得 成群结队
默默无言 鹅黄嫩绿 芽苞初放 此起彼落
胆大妄为 清澈见底 赏心悦目 一丝不苟
融为一体 全神贯注 仪态端庄 莫名其妙
信必十足 疑惑不解 纪昌学射 百发百中
扁鹊治病 无能为力 驱寒取暖 气急败坏
吉祥如意 挽弓搭箭 笑逐颜开 披头散发
无恶不作 荣华富贵 恩将仇报 下流无耻
六、多音字(5——8单元)
méi (没有) jī(几乎) zhēng(挣扎)
没 几 挣
mò(沉没) jǐ(几个) zhèg(挣钱)
lòu(露面) shuài(率领) mú(模样)
露 率 模
lù(露珠) lǜ(机率) mó(模仿)
liǎo(了结) gōng(供应) hè(一唱一和)
了 供 和 hé(温和)
le(走了) gòng(供品) huó(和泥)
zháo(着落) céng(曾经) jīn(不禁)
着 曾 禁
zhuó(沉着) zēng(曾氏) jìn(禁止)
chéng(盛饭) biǎn(扁担) zàng(西藏)
盛 扁 藏
shèng(盛开) piān(扁舟) cáng(躲藏)
wù(可恶) zàng(内脏) sā(撒网)
恶 脏 撒
è(凶恶) zāng(弄脏) sǎ(撒种)
七、近义词(5——8单元)
瞬间——刹那 准确——精确 居然——竟然
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强烈——剧烈 竟然——居然
震撼——摇撼 乏味——枯燥 遗憾——惋惜
气魄——气势 失望——绝望 风趣——情趣
独特——特别 倘若——如果 无垠——无边
安闲——悠闲 擎起——举起 耀眼——刺眼
违背——违反 信奉——信仰 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端详——打量 赞叹——赞赏 议论——讨论
骄傲——傲慢 展现——呈现 理睬——理会
请求——要求 碰巧——恰巧 违抗——违反
敬佩——佩服 规矩——规则 应付——对付
八、反义词(5——8单元)
合拢——分开 遵从——违背 捐赠——索取
坚硬——柔软 短暂——长久 沉稳——浮躁
纯洁——肮脏 失望——希望 寂寞——热闹
朴素——华丽 辛苦——安闲 赞许——反对
微弱——强烈 柔软——坚硬 寻常——特殊
异样——正常 回忆——展望 一丝不苟——马马虎虎
骄傲——谦虚 荒凉——繁华 疑惑不解——恍然大悟
聪明——愚笨 难过——愉快 悲惨——幸福
违抗——顺从 倒霉——幸运 逐渐——迅速
九、日积月累
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 围魏救赵 声东击西
四面楚歌 腹背受敌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兵贵神速 突然袭击 神出鬼没 所向无敌
雄心壮志 坚定不移 坚忍不拔 自强不息
聚沙成塔 集腋成裘 持之以恒 全力以赴
知难而进 无坚不摧 知难而退 碌碌无为
十暴十寒 寸进尺退 有始无终 半途而废
十、照样子写词语
白皑皑(ABB式) 绿茵茵 孤零零 齐刷刷
红朴朴 香喷喷 亮晶晶
重重叠叠(AABB式) 斑斑点点 模模糊糊 断断续续
飘飘悠悠 歪歪斜斜 磕磕绊绊
闷闷不乐(AABC式) 默默无言 跃跃欲欲 翩翩起舞
津津有味 恋恋不舍 栩栩如生
气喘吁吁(ABCC式) 清香袅袅 生机勃勃 得意扬扬
风度翩翩 白发苍苍 可怜巴巴
将心比心(ABCB式) 将计就计 以牙还牙 以毒攻毒
以德报德 有仇报仇 有事说事
名言、诗句、谚语积累
一、关于“将心比心”及真诚待人的名言
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一广陵思王荆传》
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二、谚语积累
1、农业谚语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2、气象谚语
①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②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③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④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⑤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三、关于生命感悟的的名人名言。
1.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
2.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予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巴金
3.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爱因斯坦
四、关于写景的名诗名句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2、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王士禛
3、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
4、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
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五、关于田园乡村的诗句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
5、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王驾
6、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
五、歇后语
1、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2、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3、砌墙的石头——后来居上
4、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5、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6、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句子练习
一、修改病句
1、老师对我们的要求总是很严格。
2、文科的野花给冷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3、桂林的山水给我留下了深厚的印象。
4、只要我的学习有一点进步,老师和同学就激励我。
5、连续下了三天三夜的雨,今天上午天一下子慢慢放晴了。
6、几天几夜没停的雨又下起来了。
7、我加入了学校课余读书会会员。
8、狂风暴雨从空中倾泻下来。
9、我要把无限的生命投入到有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10、谁都可以制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11、直到现在,那一块地,不是我家的菜园。
12、刚满月的小猫因为腿脚还不稳,所以已经学会了淘气。
13、课堂上,我们都聚精为神,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
14、通过爸爸的一番话,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二、缩写句子
1、一位漂亮的阿姨为奶奶推开沉重的大门。
2、偏僻的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人。
3、我们班的同学已经养成了留心观察、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4、勤劳的妈妈正在田间认真地劳动。
5、在五彩斑谰的溪水和石头之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生机。
6、鹅毛般的苇絮飘飘悠悠地飞着。
7、鹅毛般的苇絮飘飘悠悠地飞起来。
8、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
9、阳光透过厚厚的枝叶,在林间的小路上织下图案。
10、那个穿裙子的小妹妹全神贯注地看着缸里的鱼。
三、扩写句子,使句子表达更具体
1、小路穿过树林。
2、歌声打破沉寂。
3、融化的雪水。
改成比喻句:
4、李老师走了。
5、牛羊在原野上吃草。(至少扩两句)
四、其它
1、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天边繁花呢?(改为陈述句)
2、高梁红了,秋天来到了。(改为拟人句)
3、洗马河的水平静极了。(改为比喻句)
4、绿油油的草地柔软极了。(改为比喻句)
5、初升的月牙弯弯的。(改成祈使句)
6、喂,把书包给我。(改成祈使句)
7、他把金鱼的每个部位都画下来了。(改为“被”字句)
8、王兰的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改为陈述句)
课文内容
第一组
1、“桂林山水甲天下”,甲,第一。桂林山水的美景堪称天下第一。
2、漓江水的特点:静、清、绿
桂林山的特点:奇、秀、险
3、作者把漓江的水与波澜壮阔的大海和水平如静的西湖作比较,把桂林的山与峰峦雄伟的泰山和红叶似火的香山作比较。
4、“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小船在碧绿的江面上行驶,人仿佛在画一般的美景中游览。
5、仿写句子:“真静啊,静得……;真清啊,清得……;真绿啊,绿得……”
6、《记金华的双龙洞》按游览顺序记叙。途中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出洞
7、《七月的天山》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展示了天山的景物。
第二组
1《中彩那天》让我们懂得:诚信是人的精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为珍贵。
2《万年牢》课文三次提到“万年牢”。第一次是说产品质量好,必定会成为经久不衰的产品,这是万年牢的产品;第二次是说好的产品会赢得越来越多的回头客,生意会越来越好,这是生意上的万年牢;第三次是说一个具有诚实可靠品质的人也是“万年牢”。
3、这三处“万年牢”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上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
4、《尊严》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己命运的故事。
5、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第三组
1、自然之道:自然的规律
鱼贯而出: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惟恐落后。
2、《自然之道》:让我们懂得,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3、《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4、
第四组
1、《夜莺的歌声》写了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夜莺”的孩子,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员传递信息,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2、《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书信体文章,文中“罪恶的子弹”指残酷的战争,娇嫩的“和平之花”指孩子们。
3、《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诗中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愤慨与不解。
4、战争中我国涌现出许多为国家,为和平而战的英雄人物。比如: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杨靖宇、赵一曼;为建立新中国英勇献身的方志敏、董存瑞;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黄继光、邱少云。
5、“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简称“维和部队”士兵必须统一着蓝色盔帽或蓝色贝雷帽。上有英文缩写:“UN”臂章缀有“地球与橄榄枝”图案,所以也称“蓝盔”部队。(蓝色象征和平)
第五组
1、《触摸春天》,八岁的盲姑娘安静竞然用手拢住了蝴蝶的故事告诉我们: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2、《永生的眼睛》“眼睛”折射出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永生”象征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必将代代相传,永不泯灭。
3、《生命生命》小作者从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倾听心跳几件事,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杏林子的名言:“除了爱,我一无所有”。
4《花的勇气》写了作者在维也纳寻花时的经过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感受:从只见绿地不见花时的(失望),见到花藏草下时的(吃惊),离开时仍不见花儿时的(遗憾),看见花的原野时的(惊奇),最后被花儿的气魄所(震撼)。告诉人们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
第六组
1、《乡下人家》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间的生活场景:瓜藤攀檐图、鲜花轮绽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
2、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以郁金香、风车、牧场和运河而闻名天下。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荷兰还有“欧洲花园”、“花卉王国”的美誉。
3、作者四次讲到“这是真正的荷兰”。这即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
4、《麦哨》,课文以麦哨的声音为线索,并且首尾呼应,暗示了孩子们的童年生活也如同那麦哨的声响,欢快、柔和、悠美、绵长。
第七组
1、《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用事实验证了真理。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2、《全神贯住》表现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和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
3、“鱼游到纸上”和“鱼游到心里”是因果关系,因为只有长期坚持不懈地认真观察金鱼,对金鱼非常熟悉,在头脑中形成了准确、生动的形象才能把鱼画活,就像游到了纸上,如同胸有成竹。
第八组
1、《寓言两则》由《纪昌学射》和《扁鹊活病》两则寓言组成。
2、《纪昌学射》从飞卫让纪昌练眼力告诉我们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
3、《扁鹊治病》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4、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提坦神,他创造了人,同时仿造音神,使人类发出声音。
5、《渔夫的故事》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故事告诉人们: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叁』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1单元 四则运算
1、运算顺序
P5: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 计算。
例如:98-46+25 6÷3×98
= =
= =
P6: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 。
例如:36+64÷4
=
=
P11: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 。
例如:100÷(4+21)
=
=
2、P12: 、 、 和 统称四则运算。
3、P13:有关0的运算
一个数与0相加,还得这个数。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一个数与0相乘,得0。
0除以一个数,得0。
0不能做除数,例如5÷0 是不存在,没有意义的。
4、四则混合运算方法
一看(看数字,运算符号,想想运算顺序是什么。)
二画(画线,哪一步先算,就在哪一步的下面画一条横线,没有计算的要照抄下来。)
三算(按照运算顺序计算)
四检验(检验运算顺序是否错误,计算是否算错。)
第3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1、运算定律与算式特点
运算定律 公式 举例 算式特点
P28::加法交换律 a+b=b+a 34+89+66=34+66+89
26+47-6=26-6+47 1、只有加法,减法。
2、注意减法时要将前面的“-”号一起交换。
3、在简便计算时,一般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同时运用。
P29:加法结合律
a+b+c=a+(b+c)
88+104+96=88+(104+96)
79+26-9=26+(79-9)
P34:乘法交换律 a × b=b× a 4×58×25=4×25×58 1、只有乘法。
2、在简便计算时,一般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同时运用。
3、注意找好朋友:
2×5=10
4×25=100
8×125=1000
P35:乘法结合律
a×b×c
=a×(b×c)
125×67×8=67×(125×8)
P36:乘法分配律 拆:(a+b)×c
=a×c+b×c
合:a×b+a×c
=a×(b+c) 25×(200+4)=25×200+25×4
265×105-265×5=265×(105-5) 1、有乘法和加法;或者有乘法和减法。
2、拆的时候,是将括号外面的数分给括号里面的两个数。
3、合的时候,是提取相同的因数,将不同的因数相加或相减。
特别注意: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区别
例如:125×(8×20) 125×(8+20)
= =
= =
= =
2、运算性质
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公式:a-b-c=a-(b+c)
举例:128-57-43=128-(57+43)
记忆:减变,加不变
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公式:a÷b÷c=a÷(b×c)
举例:2000÷125÷8=2000÷(125×8)
记忆:除变,乘不变
3、两个数相乘,可以将其中一个数进行拆分,再简便计算。
例如:72×125 23×99
=(9×8)×125 =23×(100-1)
=9×(8×125) =23×100-23×1
=9×1000 =2300-23
=9000 =2277
第6单元 小数的加法与减法
1、小数的加减法方法
① 相同数位要对齐,也就是 要对齐。
② 从最低位算起,哪一位相加满10,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
③不够位时,用0占位。
例如:8-2.49
2、小数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
小数的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与整数的混合运算一样。
小数的简便计算与整数的简便计算一样,都是运用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4单元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
1、小数的意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每一份占其中的 , , 、、、
P51: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2、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P52:小数由 、 和 组成。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数位 …
… …
计数单位
…
…
整数部分的最低数位是 ,小数部分的最高数位是 。
2.309 ,2在 位,表示 个 ,3在 位,表示 个 ,
9在 位,表示 个 。
3、P53:小数的读写
① 先读(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写)法来读(写)。
②再读(写)小数点
③最后读(写)小数部分,依次读(写)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注意:小数部分有几个0就要读几个零,小数末尾的0也要读出。
例如:20.040 读作: ,四百零七点零七 写作: 。
4、P58:小数的性质: 。
5、P60:小数的大小比较
①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
②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十分位大的那个数就大。
③如果十分位还相同,再看百分位,直到比较出两个小数的大小为止。。。
注意:数位不够,用0占位。
例如:8.11 ○ 8.101
6、P61: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大小变化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 到原来的 倍,也就是 ,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 到原来的 倍,也就是 ,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 到原来的 倍,也就是 ,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 到原来的 倍,也就是 ,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 到原来的 倍,也就是 ,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 到原来的 倍,也就是 ,
例如:
7、P68:名数的改写 (单位换算+题组练习)
8、P73: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 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 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 位。
注意,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省略。
求小数的近似数与求整数的近似数类似,都是用 法。
例如:8.392≈ (精确到百分位)
P74: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①先分级,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②在万(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亿)字,求出精确数。
③再按要求求出近似数。最后注意带上单位。
例如:保留一位小数:6 4850 0000 =
≈
『肆』 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加法交换律:a+b=b+b
加法结合律:a+b+c=a+(b+c)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有的可能不是
例题在这里
『伍』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加法交换律:a+b=b+b
加法结合律:a+b+c=a+(b+c)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有的可能不是
例题在这里
http://www.pep.com.cn/xxsx/xxsxjs/xs3a/xs3akb/
『陆』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
一、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依次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算式里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加减乘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一个数加0得原数,任何一个数乘0得0,0不能做除数,0除以一个非0的数等于0。0除0得不到固定的商。5除0得不到商
二、位置与方向
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或者绘制物体的具体点。(比例尺、角的画法和度量)
2.位置间的相对性。会描述两个物体间相互位置关系。(观测点的确定)
B在A的东偏北30度2000米处;
A在B的西偏南30度2000米处。
3.简单路线图的绘制。
三、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1.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得位置,和不变。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再加上第一个数 ,和不变。(a+b)+c=a+(b+c) 加法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在一起使用。如:165+93+35=93+(165+35) 依据是什么?
2、 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 a-b-c=a-(b+c)
3、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bXa=aXb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 ,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xb)xc=ax(bxc)
乘法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在一起使用。如:(axb)xc=ax(bxc)。如:125
乘法分配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b)xc=axc+bxc
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除b除c=a除{b乘c}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xb=bxa
乘法结合律:(axb)xc=ax(bxc)
乘法分配律:(a+b)xc=axc+bxc或(a-b)xc=axc-bxc
分母是10 ,100 ,1000........可用小数表示,小数的单位是十分之_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做0.1 0.01 0.001。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
整数整读.小数依次读出每1个数,整数整写小数依次写出每一个数,末尾0可去掉。
小数扩大十倍,有向右移动一位扩大100倍向右移动两位一千倍向右移动一位。。。
小数向左移一位缩小+倍向左移动两位缩小一百倍向左移动三位缩小一千倍........
保留-位小数精确到+分位,2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3位小数精确到千分位.....。
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三角形的1个角到它对边作-条垂线这条垂线叫三角形的高。对边叫三角形的底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笫三边。
角的分类;大小分锐角直角钝角。长短分三边不等,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任意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
两个三角形能拼平行四边形,三个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梯形。
小数的加减法:把小数点对齐计算叫小数加减法
折线统计图:在数据描出各点用线连起来间
植树问题:隔数=总长除以间隔长
两端都植 棵数等于间隔+1
只植一端 棵数=间隔
两端都不植 棵数=间隔-1
封闭棵数=间隔
『柒』 四年级下册的数学复习资料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测试题一、填空。(16%)1、8.745保留一位小数是(),0.398精确到百分位是()。2、310.04读作();零点三零七写作()。3、5.903是由()个1,()个0.1,()个0.01,()个0.001组成的。4、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是40.9。原来这个小数是()。5、三角形具有()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6、计算48×98+48×2时,运用()律可以使计算简便。7、不改变数的大小,把4.5改写成三位小数是()。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350,它的顶角是()度。9、一根木头长6米,要把它锯成4段。每锯一段需要5分钟,锯完一共需要()分钟。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6%)1、在表示近似数的时候,小数末尾的零不能去掉。……………………()2、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3、等边三角形每个内角都是60度。………………………………………()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一定是0。…………………………………………()5、用三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梯形。……………………()6、0.078扩大100倍是78。………………………………………………()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括号里。)(6%)1、三角形任意任意两边的和()第三边。①等于②大于③小于④大于或等于2、0.0385精确到()位是0.039。①十分位②百分位③个位④千分位3、小于6.98的数是()。①7②6.980③6.99④6.8904、78×99用简便方法计算是()。①78×100+78×1②78×100-78③78×100+1④78×100-15、把改写成小数是()。①0.13②0.130③0.013④0.00136、鸡、鸭、鹅、狗各一只,一共重28千克,鸡和鸭一样重,鹅重是鸭的3倍,狗重是鹅的3倍。鹅重()。①2千克②8千克③6千克④18千克四、计算。1、口算。(6%)0.36+0.14=7.2-5.8=1-0.4=1-0.08=4.8+3.12=0.01+0.1=3.9+4.4+5.1=4.7-0.47-1.43=102×5=25×17×4=120÷5÷2=20-20÷5=详细文档下载/index.php?ctl=article&act=knowledgeview&news_id=9087&cate_code=138412032&title=四年级数学期末试题
『捌』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这里有最新2021人教版的:
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全册1-8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7)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3.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4.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5.有关 0 的计算
①一个数和0相加,结果还得原数:a+0=a 0+a=a
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a-0=a
③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结果得零:a-a=0
④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得0:a×0=0 ;0×a=0
⑤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得0:0÷a=0;
⑥0不能做除数:a÷0=(无意义)
6.租船问题。解答租船问题的方法:先假设、再调整。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二
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2.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几个面,再看它的排列法,画图形时要注意,只分上下画数量。
3.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4.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5.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
……
更多详细内容请见网络文库:2021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1-8单元知识点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