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2011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 2021-08-01 15:47:25

1. 2011山东高考语文答案

点一下这个网址 你就得到了 答案
http://blog.163.com/l-yf/blog/static/2277491720115127411990/

2. 2011山东高考语文试题排序题答案是

答案:

3. 2011山东高考试题及解析

容来源:腾讯教育
[2011年06月08日16:46]
图1为我国北方某地区地貌景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
①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
②乙出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
③丙处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
④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及淤泥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4.图中Ⅰ、Ⅱ、Ⅲ、Ⅳ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 Ⅰ、Ⅱ B. Ⅲ、Ⅳ C. Ⅰ、Ⅲ D. Ⅱ、Ⅳ
示意图。在一艘前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中某处看到了海上景观,此时(中时区区时)4时。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四幅图中,与①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该船逆水上行
B. ②处风平浪静
C.③地河流正值丰水期
D. ④地森林密布
图3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请回答7-8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 1982~2000年,两城市的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甲城市的小
D. 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8.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 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 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的某制度是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之地域于一个中国之统治”这个制度是:
郡县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10. 图四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11.表2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
最有可能的是
A.2 B.31 C.23 D.193
12.1918年,**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
为义和团是反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民族主义的高涨
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13、图5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它反映出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发展
C 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D 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
14、“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顺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公诉人的演说陈述。”古典的这一制度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 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C. 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 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15.图6为(66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
A. B. C. D.
16.1968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来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说明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争取农民收入实现更高增幅”是山东省“十二五”十七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
①提高经济效率,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③实现农产品政府定价政策,提高农民收入
④增加货币发行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下列四幅图描述了某商品的价格(P)、需求量(D)价值量(V)以及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L)之间的关系。若社会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传导过程正确的是
A.①③④ B.②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③
19.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年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节日消费。关于图7“好客山东贺年会”的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积淀 ②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贺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④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1.要“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应当
A.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B.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22.2011年,山东省将开工建设新的山东省艺术馆,山东省美术馆等文化场馆,同时建设11000个村文化大院,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这体现了政府
①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 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赋予人民基本的文化权利 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在广泛听取群众不过意见的基础上,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八),该修正案首次将飙车、醉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定位犯罪,根据材料回答23-24题。
23.材料表明我国
①公民的民主权利逐渐扩大 ②立法工作坚持与时俱进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 ④人民群众能够参加国家管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4.这次刑法修改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B.政治制度决定立法实践的变化
C.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D.社会意识能脱离社会存在面发展
25.2010年7月,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水深度首次达到3759.39米。有力推动了我国深海探矿、海洋打捞事业的发展。这表明
A.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
B.改变自然规律可以服务于物质生产
C.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情之间的联系
D.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必做110分+选做30分,共140分
注意事项:
1. 第Ⅱ卷共12道题。其中26~29题为必做部分。
2. 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给分。
3. 考生在选做部分的试题中须从地理历史、思想政治三科中各选择题1道试题作答。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用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
【必做部分】
26、(25分)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图8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
野外考察
(1)与旧金山相比,R地的气候有何特点,并指出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6分)
(2)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都)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B处与A、C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4分)
(3)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5分)
(4)以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为对比区域,以“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为主题,简要分析两地农业区域差异,完成表3内容。
表3 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农业区域差异比较
27.(25分)17-18世纪,中国和西文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而仕也,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群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摘自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史论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材料三 史观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他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8分)
(2)材料二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deep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8分)
28.(25分)“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山东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2010年10月,山东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17市进行了实地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山东省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深化了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认识。
材料二 图9 是山东省“十五”末、“十一五”末、“十二五”末(发展目标)的地区生产总值构成图。
材料三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山东省政府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为实现“十二五”末的产业发展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山东省委为什么要组织调研,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8分)
(2)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山东省委开展调研工作的合理性。(6分)
(3)材料二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分析为实现“十二五”农业产业发展目标,山东各政府的各项措施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11分)
29.(35分)汉阳纸厂的兴衰和武汉钢铁厂的建设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划在湖北设铁厂,考虑的场址是大冶或省城武昌附近的汉阳。1893年,铁厂最终在汉阳建成投产。
图10是19世纪末湖北省局部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张之洞认为,若铁厂设于大冶,“厂在省外,实缺大员,无一能到厂者。岁靡巨款,流之,若设在省,刺督、抚、司、送皆可常住阅视,局务皆可与闻”。
———据《张文襄公全集》
(1)据材料一,指出与大冶相比,当时在汉阳建设铁厂的区位优势。(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概括说明“督、抚、司、道皆可常往阅视”会对铁厂发展带来什么影响。(5分)
(3)现代企业在建厂选址时同样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说明在权衡这些因素时应当坚持哪些方法论原则。(6分)
材料三 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2011年,汉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设武汉钢铁厂的历史背景。(6分)
(5)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若1955年选择在汉阳铁厂原址建设武汉钢铁厂,可能会对武汉的城市发展造成哪些不利影响。(5分)
(6)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的特点及影响”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在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7分)
【选做部分】
30.(10分)【地理—旅游地理】
位于亚热带季风区的某海南岛是著名国际旅游目的地。岛上常住人口密集,大部分消费品常依靠岛外补给,国际交通依赖航空,旅客多需提前预定行程。图11为该岛旅游将官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某国际旅游团到该岛进行一日游,在线路一和线路二中选择了线路一。运用旅游地理知识,分析路线一的优势。(6分)
(2)指出制约该岛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的不利条件。(4分)
31.【与防治】
图12 为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的次数等值线图。读图请回答问题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8分)
(2)当地菜农在寒潮到来之前,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道理是什么?(2分)
32.(10分)(地理——环境保护)
图13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A处为水库,是B城市的唯一水源,C处为山地。读图回答问题。
(1)应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B城市的水源?(6分)
(2)某企业在 上开辟采石场,指出其可能对该处造成的生态破坏。(4分)
33.(10分)【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4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一个目击者会议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地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
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在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废农奴制的必要性。(6分)
(2)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4分)
34.(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下列是两则反映中国**不同时期民主建设的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是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程度之区别,经选举委员会等级,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材料二 历年征战未离鞍,赢得边区老少安,耕者有田风俗美,人民专政地天宽,实行民主弃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陕北齐声歌解放,丰衣足食万家欢。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哪一时期的“边区”民主建设?说明理由。(6分)
(2)概括说明两个时期的“边区”民主建设在当时各发挥了怎样的作用(4分)
35.(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下列材料摘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一卷。阅读回答。
材料一 丘吉尔在本卷中探究了二战的起源,他为本卷定下的主题是:“英语民族如何由于他们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听任恶人重新武装。”
材料二 西班牙内战期间,丘吉尔说:“及时德国继续支持叛军一方,苏联以金钱供给政府一方,我们仍然要采取中立态度 。”“我确信,严格遵守中立……是目前唯一正确和安全的办法”。
(1)材料中的“中立”是不是英国的一种“好心肠”?他对英国来说是不是“安全的”办法?分别说明理由。(6分)
(2)丘吉尔的回忆录时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人民的重要史料,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4分)
36.(10分)【思想政治——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我国是统一的多名族国家,各级地方政权都在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
(1)据材料,指出我国的国家管理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2分)
(2)据材料,分析我国的国家管理形式为什么能有效保证国家机关的协调高效运转。(8分)
37.(10分)【思想政治—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国优秀大学生侯海燕热心公益事业,扶贫济困,发起成立了“丛飞爱心社”并担任社长,积极组织社区服务、义务支教等活动。为了给山区的孩子辅导功课,她每回都要换乘两次车,步行一个多小时的山路,侯海燕曾说过:用无私和真情帮助他人,回馈社会,虽然累,心却快乐。
(1)据材料,指出社会公德所调整的关系。(2分)
(2)据材料,说明怎样

4. 求2011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答案。

1~5 DBCCB 6~10 DCABC 11~12 AC
13、文言文参考译文:
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管仲回答说:“凡治理人民,一必须知其疾 苦,二是要厚施德惠,三是不用刑罚恐吓,四是不用强力禁制。注意这四点,就可以治理好了。”桓公说:“我知道这四条很好,但是人民少,该怎么办呢?”管仲回答说:“人民少,并不可怕。从前天子立在中央,地方千里,只要具备上述四条,怎么怕人民 少呢?治理人民,不知其疾苦则人民憎恨,不厚施德惠则人民多怨,用刑罚恐吓则人民多行欺诈,用强力禁制则是去者不肯再回,来者也裹足不前了。所以,圣王治理人民,不在乎人口的多少。”桓公说:“好,既然如此,又该怎样具体实行呢?”管仲回答说:“诚信而极仁,严肃而有礼,认真注意这四者,就可以实行。”桓公说:“请详细加以说明。”管仲回答说:“守信用,人民就相信;行仁政,人民就怀德;严肃,人民就敬畏;有礼,人民就赞美。常语说,舍掉性命而不肯食言,就是信;非其所欲不强加于人,就是仁;内心坚定而仪表端正,就是严;诚信而谦让,就是礼。”桓公说:“好呵!
桓公又问说:“我想修明政事以行时于天下,可以做到么?”管子回答说:“可以。”桓公说:“从哪里做起呢?”管子回答说:“从爱民做起。”桓公说:“爱民之道如何?”管子回答说:“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他们事业互相关系,俸禄互相补助,人民就相亲了。宽放旧罪,救助旧宗,为无后者立嗣,人 口就增殖了。减少刑罚,薄收赋税,人民就富裕了。各乡选用贤土,使之施教于国,人民就有礼了。出令不改,人民就务正了。这些就是爱民之道。”桓公说:“人民富 裕而又团结了,该如何使用他们呢?”
管子说:“开发财源提倡百工,以保障人们的需用;贡献才力而尊崇贤士,以奖励人们求知;施刑罚不要苛刻,以有利于百姓。实行这些措施没有私心,就能够团结众人;说话一定算 数,法令就不会失灵。这就是役使人民的办法。”
桓公坐在位置上,管仲、隰朋进见。 站了一会儿,有两只鸿雁飞过。桓公叹息说:“仲父,那些鸿雁时而南飞,时而北飞,时而去,时而来,不论四方多远,愿到哪里就到哪里,是不是因为有两只羽翼,所以才能把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呢?”管仲和隰朋都没有回答。桓公说:“你们两位为什么都不回答?”管子回答说:“君上您有成就霸王之业的心愿,而我则不是成就霸王之业的大臣,所以不敢回答。”桓公说:“仲父何必这样,为什么不进直言,使我有个方向呢?我有仲父,就像飞鸿有羽翼,过河有船只一样,仲父不发一言教导我,我虽然有两只耳朵,又怎么听到治国之道和学得治国的法度呢?”管子回答说:“您要成就霸王之业兴举大事么?这就必须从它的根本事情做起。”桓公移动身体离开席位,拱手而发问说:“敢问什么是它的根本?”管子回答说:“齐国百姓,便是它的根本。百姓很怕饥饿,而当前收税很重;百姓很怕死罪,而当前刑政严酷;百姓很怕劳顿,而国家举事竟没有时间限定。您若能轻征赋税,百姓就不愁饥饿;宽缓刑政,百姓就不愁死罪;举事有时间限定,百姓就不愁 劳顿了。”桓公说:“我听到仲父说的这三点,算是懂得了。我不敢私听这些话,要举荐给先君才行。”于是命令百官有司,削好木板并备好墨笔。第二天,全体都在太庙的门庭朝见,为百官确立了法令。使纳税者只出百分之一,孤幼不准处刑,水泽按时开放 ,关卡只查问而不征税,市场只书契而不深税,对近处示以忠信,对远处示以礼义。这样实行了几年,人民归附之众,竟好象流水一样。
14、诗歌鉴赏:
这是一首山水诗,作者为唐代诗人储光羲。他以写田园山水诗著称,其诗多描绘农家生活、田园风光,抒写个人情怀、朋友情谊,笔调质朴、自然、生动。《咏山泉》可谓诗人吟咏山水的著名诗作。
作为一首较为工整的五律,本诗的内容组合与 行文结构颇具特色。首联叙事点题,紧扣“泉”字,起得平和自然。静寂的深山里,一股清泉徐徐流动,给这僻远之所平添一活气;面对此番景象,诗人真想问山泉有无一个让人记得住的名字,可是无从知晓。其既惊喜又遗憾的心情充溢于字里行间。颔联承接上文,从正面立意,描绘山泉的出俗形象。诗人从广阔的立体空间着笔,生动地摹绘出山泉的澄澈与灵动:它流淌在平地之时,恰似一面新亮的镜子将蔚蓝的天宇尽映水底;它飞泻于山下之际,又如潇潇春雨般泼洒半空,煞是壮观。此联取景清晰,摹象精致,对仗谨严,通过大胆的想象,细腻的刻画,把飘逸的山泉的形象描绘得生动可感。颈联从反面角度立意,转写山泉遭遇冷落的境况:尽管山泉清净而鲜活,可是当它流入深涧,水满溢出,分引到小池的时候,山泉原先的那种清澄和,那种灵气,被这窒息的环境遮盖了,仿佛有谁不愿意看到山泉的“映地”“飞空”。这些描写,意在为后文蓄势。尾联关合全诗,由叙而议,点明诗旨:山泉的 “恬淡”无人关注,可它仍然年复一年,自洁自清,保持着一尘不染的秉性。
由此看来,《咏山泉》是一首别致的山水诗,其独特的 艺术技巧可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媲美:全诗形象生动,画面清新鲜丽,诗人既泼墨渲染,又精雕细刻,把清泠丰溢的山间清泉逼真地展示于读者面前。《咏山泉》又是一首有所寄托的咏物诗——作品采用拟人手法,寓情于景,写山泉的“不知名”,说山泉的“无人问”;写山泉的“恬淡”,说山泉的“长自清”这一切,都在暗示人们: 山泉即诗人自己,山泉的特点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其崇尚恬淡自然、飘逸出俗的高洁境界了了可观,耐人回味。总之,咏山泉与明心志的高度和谐统一,使本诗“格高调逸,趣远情深,削尽常言”。
15、(1)患不知人也 沉舟侧畔千帆过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沧海月明珠有泪
(3)仰观宇宙之大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4)连峰去天不盈尺 山河表里潼关路
16、612354
17、提示:超过一半人认为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 更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认为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绝大多数人认为网络语言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18、一条小河哗哗地流着,水中的石子看上去清清楚楚,溪边坐着一位长胡子的老爷爷,瘦长的脸,眼睛像放光一样。
(一)19、提示:年轻时漂亮年老丑、生活贫穷但供应孙子、爱孙子、爱面子、渴望亲情。
20、提示:(1)写出人们对曾老头的态度,表明社会对于丑的态度,与“审丑说”盛行作对比;(2)无定的心理描写,有对曾老头的同情,有对小臭儿的厌恶。
21、提示:不忍戳破谎言,在人们心目中保留曾老头的形象;对曾老头的叹悯;对小臭儿的厌恶,对审丑的社会批判。
22、从艺术、社会(人们)、小臭儿(追逐金钱)、曾老头(追逐面子)、“我”各个层面进行挖掘。
(二)19、点题,为写下文做铺垫,与下文金星等实际状况形成对比,吸引阅读兴趣。
20、拟人、比喻。
21、(1)名字很美、很温柔,更容易引人想象;(2)金星环境比地球差别更大;(3)其教训对地球更有意义;(4)更能证明作者观点。
22、(1)没有宗教的天堂;(2)没有地球之外行星的天堂;(3)没有科幻中的天堂;(4)地球也不是天堂;(5)我们要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23、作文,应化大为小。采用添词构篇,记叙文,可写这社会需要你,老师等,议论文可写,这社会需要你,道德(诚信、责任、善良——)

5. 2011年高考山东语文卷答案

q齐鲁晚报上有高考专刊的。

6. 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

起码过二周才出来

7. 2011山东高考答案 2011山东高考作文题目 2011山东高考语文满分作文 2011山东高考分数线预测

这世界需要你

一首歌,一个回忆。我一不小心走进了你的回忆,喜欢戴上耳机静静听那首Vae,从此我的世界里再也不能没有你。

——题记。

这世界需要你,因为你是一个音乐的天使。你展开音乐的翅膀,萦绕在我们的耳旁,抚平我们的忧伤,美好的曾经,自废的约定,夹杂着你的歌声,如樱花飞舞,如落英缤纷。轻轻聆听,细细品味:清明雨上,折菊寄思;断桥残雪,白堤柳帘;粉色信笺,盛满思念;如果当时,红雨瓢泼;半城烟沙,金戈铁马;有何不可,解冻冰河;灰色头像,坠落升空。你的音乐充满回忆,眉目当年,流转心间,最真实的喜怒哀乐全都埋藏在昨天。你的音乐溢满伤感,人生若之如初见,又何须感伤离别,飞蛾扑火,单人旅途,仿佛都是无奈的选择。你用音乐眷写青春,你用音乐道出了学生时代最明媚的伤,我们的世界从此有了你。

这世界需要你,因为你是一位心灵医生。你本该拿起手术刀救死扶伤,却用音乐为我们疗伤。你告诉我们,我做我的改变,又何必纠结;你告诉我们,不是穿上情侣装,就可以装情侣;你告诉我们,如果爱,就请深深爱;你告诉我们,我想牵着你的手,逃离这个星球;你告诉我们,一缕青丝,一生珍藏;你告诉我们,一起踏过了几座春秋,领悟了爱不是追逐占有;你告诉我们,玫瑰花的葬礼,埋葬着深深爱着的你;你告诉我们,花开后花又落,轮回也没结果;你告诉我们,缓缓流淌的爱,芳菲不尽;你告诉我们,你的城府有多深,我爱的有多蠢;你告诉我们,惟爱你,你的声音是幸福的动力;你告诉我们……你已经占据了我们半个灵魂,睡觉总会不自觉的听着你的声音,我们的世界需要你。

这世界需要你,因为没有你的世界会降温。你像夜空中的那轮清澈的庐州月,深深的烙在我们心上,给迷路的我们指明了方向;喜欢你那迷人的烟花笑,都说烟花易冷,而你却独自灿烂,温暖我们的明天;喜欢听你的雪花谣,像是时光倒流,睡在了妈妈的怀抱,安静的独享这久违的幸福感。你是个“坏孩子”,独自承受这变化,因为你懂得“真情or假意,自知冷暖”。我们世界不能没有你,没有你的世界仿佛是世界末日。

这世界需要你,因为你是一道看不见的风景。你“潜伏”网络,保持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感,用你的低调谱写了一首首扣人心弦的歌。你一直在那不遥远的地方,为我们鼓掌,却不被所谓的“正统”接受。你“破冰而出”,签约海碟,空降全国,签售专辑,走上荧屏,锻炼自己,我们终于看到了你这道靓丽的风景。我寻你千网络,你在那灯火阑珊处。你是我们心中最美的风景,我们的世界不能没有你。

你的音乐才华令人叹服,你的低调让人佩服,这个高调的世界,需要你的降温。

你说,我们的恋爱是对生命的严重浪费。你说,该在的会在,该走的会走。我希望你是我们的珍贵,永远都不要离开我们的世界。

8. 2011山东语文高考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 参考答案
1.D A刨除/刨根问底; B漩涡/涡轮机; C驻扎/扎实.
2.B 发贴子,眼花瞭乱,沿袭
3.C
4.C 漫无边际应为浩如烟海;闲言碎语应为只言片语;良莠不齐应为鱼龙混杂。
5.B A、主客移位,红楼梦和给予搭配不当;C、介词多余,去掉“据”;D、搭配不当,去掉“迎接”。
6.D “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提现西画的艺术范式”错
7.C A、是“想通”而非“影响”;B、不是“时代”,是“才气、学养、心态”;D、强加因果。
8.A B没有弃形式;C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是在借鉴西画时表现出来的“惰性”;D是以后,不是以前。
9.B 渝,改变违背
10.C 表假设
11.A
12.C “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错
13. 文言文参考译文:
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管仲回答说:“凡治理人民,一必须知其疾苦,二是要厚施德惠,三是不用刑罚恐吓,四是不用强力禁制。注意这四点,就可以治理好了。”桓公说:“我知道这四条很好,但是人民少,该怎么办呢?”管仲回答说:“人民少,并不可怕。从前天子立在中央,地方千里,只要具备上述四条,怎么怕人民少呢?治理人民,不知其疾苦则人民憎恨,不厚施德惠则人民多怨,用刑罚恐吓则人民多行欺诈,用强力禁制则是去者不肯再回,来者也裹足不前了。所以,圣王治理人民,不在乎人口的多少。”桓公说:“好,既然如此,又该怎样具体实行呢?”管仲回答说:“诚信而极仁,严肃而有礼,认真注意这四者,就可以实行。”桓公说:“请详细加以说明。”管仲回答说:“守信用,人民就相信;行仁政,人民就怀德;严肃,人民就敬畏;有礼,人民就赞美。常语说,舍掉性命而不肯食言,就是信;非其所欲不强加于人,就是仁;内心坚定而仪表端正,就是严;诚信而谦让,就是礼。”桓公说:“好呵!
桓公又问说:“我想修明政事以行时于天下,可以做到么?”管子回答说:“可以。”桓公说:“从哪里做起呢?”管子回答说:“从爱民做起。”桓公说:“爱民之道如何?”管子回答说:“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他们事业互相关系,俸禄互相补助,人民就相亲了。宽放旧罪,救助旧宗,为无后者立嗣,人口就增殖了。减少刑罚,薄收赋税,
人民就富裕了。各乡选用贤土,使之施教于国,人民就有礼了。出令不改,人民就务正了。这些就是爱民之道。”桓公说:“人民富裕而又团结了,该如何使用他们呢?”
管子说:“开发财源提倡百工,以保障人们的需用;贡献才力而尊崇贤士,以奖励人们求知;施刑罚不要苛刻,以有利于百姓。实行这些措施没有私心,就能够团结众人;说话一定算数,法令就不会失灵。这就是役使人民的办法。”
桓公坐在位置上,管仲、隰朋进见。站了一会儿,有两只鸿雁飞过。桓公叹息说:“仲父,那些鸿雁时而南飞,时而北飞,时而去,时而来,不论四方多远,愿到哪里就到哪里,是不是因为有两只羽翼,所以才能把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呢?”管仲和隰朋都没有回答。桓公说:“你们两位为什么都不回答?”管子回答说:“君上您有成就霸王之业的心愿,而我则不是成就霸王之业的大臣,所以不敢回答。”桓公说:“仲父何必这样,为什么不进直言,使我有个方向呢?我有仲父,就像飞鸿有羽翼,过河有船只一样,仲父不发一言教导我,我虽然有两只耳朵,又怎么听到治国之道和学得治国的法度呢?”管子回答说:“您要成就霸王之业兴举大事么?这就必须从它的根本事情做起。”桓公移动身体离开席位,拱手而发问说:“敢问什么是它的根本?”管子回答说:“齐国百姓,便是它的根本。百姓很怕饥饿,而当前收税很重;百姓很怕死罪,而当前刑政严酷;百姓很怕劳顿,而国家举事竟没有时间限定。您若能轻征赋税,百姓就不愁饥饿;宽缓刑政,百姓就不愁死罪;举事有时间限定,百姓就不愁劳顿了。”桓公说:“我听到仲父说的这三点,算是懂得了。我不敢私听这些话,要举荐给先君才行。”于是命令百官有司,削好木板并备好墨笔。第二天,全体都在太庙的门庭朝见,为百官确立了法令。使纳税者只出百分之一,孤幼不准处刑,水泽按时开放,关卡只查问而不征税,市场只书契而不深税,对近处示以忠信,对远处示以礼义。这样实行了几年,人民归附之众,竟好象流水一样。
14、诗歌鉴赏:
这是一首山水诗,作者为唐代诗人储光羲。他以写田园山水诗著称,其诗多描绘农家生活、田园风光,抒写个人情怀、朋友情谊,笔调质朴、自然、生动。《咏山泉》可谓诗人吟咏山水的著名诗作。[来源:学科网]
作为一首较为工整的五律,本诗的内容组合与行文结构颇具特色。首联叙事点题,紧扣“泉”字,起得平和自然。静寂的深山里,一股清泉徐徐流动,给这僻远之所平添一活气;面对此番景象,诗人真想问山泉有无一个让人记得住的名字,可是无从知晓。其既惊喜又遗憾的心情充溢于字里行间。颔联承接上文,从正面立意,描绘山泉的出俗形象。诗人从广阔的立体空间着笔,生动地摹绘出山泉的澄澈与灵动:它流淌在平地之时,恰似一面新亮的镜子将蔚蓝的天宇尽映水底;它飞泻于山下之际,又如潇潇春雨般泼洒半空,煞是壮观。此联取景清晰,摹象精致,对仗谨严,通过大胆的想象,细腻的刻画,把飘逸的山泉的形象描绘得生动可感。颈联从反面角度立意,转写山泉遭遇冷落的境况:尽管山泉清净而鲜活,可是当它流入深涧,水满溢出,分引到小池的时候,山泉原先的那种清澄和,那种灵气,被这窒息的环境遮盖了,仿佛有谁不愿意看到山泉的“映地”“飞空”。这些描写,意在为后文蓄势。尾联关合全诗,由叙而议,点明诗旨:山泉的“恬淡”无人关注,可它仍然年复一年,自洁自清,保持着一尘不染的秉性。
由此看来,《咏山泉》是一首别致的山水诗,其独特的艺术技巧可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媲美:全诗形象生动,画面清新鲜丽,诗人既泼墨渲染,又精雕细刻,把清泠丰溢的山间清泉逼真地展示于读者面前。《咏山泉》又是一首有所寄托的咏物诗——作品采用拟人手法,寓情于景,写山泉的“不知名”,说山泉的“无人问”;写山泉的“恬淡”,说山泉的“长自清”这一切,都在暗示人们:山泉即诗人自己,山泉的特点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其崇尚恬淡自然、飘逸出俗的高洁境界了了可观,耐人回味。总之,咏山泉与明心志的高度和谐统一,使本诗“格高调逸,趣远情深,削尽常言”。
15、(1)患不知人也 沉舟侧畔千帆过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沧海月明珠有泪
(3)仰观宇宙之大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4)连峰去天不盈尺 山河表里潼关路
16、612354
17、提示:超过一半人认为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 更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认为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绝大多数人认为网络语言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18、一条小河哗哗地流着,水中的石子看上去清清楚楚,溪边坐着一位长胡子的老爷爷,瘦长的脸,眼睛像放光一样。
19.提示:年轻时漂亮年老丑、生活贫穷但供应孙子、爱孙子、渴望亲情
20.提示:(1)写出人们对曾老头的态度,表明社会对于丑的态度,与“审丑说”盛行作对比;(2)无定的心理描写,对曾老头的同情,有对小臭儿的厌恶。
21提示:不忍戳破谎言,在人们心目中保留曾老头的形象;对曾老头的叹悯;对小臭儿的厌恶,对审丑的社会的批判。
22.从艺术、社会(人们)、小臭儿(追逐金钱)、曾老头(追逐面子)、“我”各个层面进行挖掘。
19.点题,为写下文做铺垫,与下文金星等实际状况形成对比,吸引阅读兴趣。
20.拟人、比喻
21.(1)名字很美、很温柔,更容易引人想象;(2)金星环境比地球差别更大;(3)其教训对地球更有意义;(4)更能证明作者观念。
22.(1)没有宗教的天堂;(2)没有地球之外行星的天堂;(3)没有科幻中的天堂;(4)地球也不是天堂;(5)我们要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23.作文应化大为小。采用添词构篇,记叙文,可写这社会需要你,老师等,议论文可写,这社会需要你,道德(诚信、责任、善良……)

9. 2011年山东省语文高考试卷答案求大神帮助

1~5 DBCCB 6~10 DCABC 11~12 AC 13、文言文参考译文: 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管仲回答说:“凡治理人民,一必须知其疾 苦,二是要厚施德惠,三是不用刑罚恐吓,四是不用强力禁制。注意这四点,就可以治理好了。”桓公说:“我知道这四条很好,但是人民少,该怎么办呢?”管仲回答说:“人民少,并不可怕。从前天子立在中央,地方千里,只要具备上述四条,怎么怕人民 少呢?治理人民,不知其疾苦则人民憎恨,不厚施德惠则人民多怨,用刑罚恐吓则人民多行欺诈,用强力禁制则是去者不肯再回,来者也裹足不前了。所以,圣王治理人民,不在乎人口的多少。”桓公说:“好,既然如此,又该怎样具体实行呢?”管仲回答说:“诚信而极仁,严肃而有礼,认真注意这四者,就可以实行。”桓公说:“请详细加以说明。”管仲回答说:“守信用,人民就相信;行仁政,人民就怀德;严肃,人民就敬畏;有礼,人民就赞美。常语说,舍掉性命而不肯食言,就是信;非其所欲不强加于人,就是仁;内心坚定而仪表端正,就是严;诚信而谦让,就是礼。”桓公说:“好呵! 桓公又问说:“我想修明政事以行时于天下,可以做到么?”管子回答说:“可以。”桓公说:“从哪里做起呢?”管子回答说:“从爱民做起。”桓公说:“爱民之道如何?”管子回答说:“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他们事业互相关系,俸禄互相补助,人民就相亲了。宽放旧罪,救助旧宗,为无后者立嗣,人 口就增殖了。减少刑罚,薄收赋税,人民就富裕了。各乡选用贤土,使之施教于国,人民就有礼了。出令不改,人民就务正了。这些就是爱民之道。”桓公说:“人民富 裕而又团结了,该如何使用他们呢?” 管子说:“开发财源提倡百工,以保障人们的需用;贡献才力而尊崇贤士,以奖励人们求知;施刑罚不要苛刻,以有利于百姓。实行这些措施没有私心,就能够团结众人;说话一定算 数,法令就不会失灵。这就是役使人民的办法。” 桓公坐在位置上,管仲、隰朋进见。 站了一会儿,有两只鸿雁飞过。桓公叹息说:“仲父,那些鸿雁时而南飞,时而北飞,时而去,时而来,不论四方多远,愿到哪里就到哪里,是不是因为有两只羽翼,所以才能把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呢?”管仲和隰朋都没有回答。桓公说:“你们两位为什么都不回答?”管子回答说:“君上您有成就霸王之业的心愿,而我则不是成就霸王之业的大臣,所以不敢回答。”桓公说:“仲父何必这样,为什么不进直言,使我有个方向呢?我有仲父,就像飞鸿有羽翼,过河有船只一样,仲父不发一言教导我,我虽然有两只耳朵,又怎么听到治国之道和学得治国的法度呢?”管子回答说:“您要成就霸王之业兴举大事么?这就必须从它的根本事情做起。”桓公移动身体离开席位,拱手而发问说:“敢问什么是它的根本?”管子回答说:“齐国百姓,便是它的根本。百姓很怕饥饿,而当前收税很重;百姓很怕死罪,而当前刑政严酷;百姓很怕劳顿,而国家举事竟没有时间限定。您若能轻征赋税,百姓就不愁饥饿;宽缓刑政,百姓就不愁死罪;举事有时间限定,百姓就不愁 劳顿了。”桓公说:“我听到仲父说的这三点,算是懂得了。我不敢私听这些话,要举荐给先君才行。”于是命令百官有司,削好木板并备好墨笔。第二天,全体都在太庙的门庭朝见,为百官确立了法令。使纳税者只出百分之一,孤幼不准处刑,水泽按时开放 ,关卡只查问而不征税,市场只书契而不深税,对近处示以忠信,对远处示以礼义。这样实行了几年,人民归附之众,竟好象流水一样。 14、诗歌鉴赏: 这是一首山水诗,作者为唐代诗人储光羲。他以写田园山水诗著称,其诗多描绘农家生活、田园风光,抒写个人情怀、朋友情谊,笔调质朴、自然、生动。《咏山泉》可谓诗人吟咏山水的著名诗作。 作为一首较为工整的五律,本诗的内容组合与 行文结构颇具特色。首联叙事点题,紧扣“泉”字,起得平和自然。静寂的深山里,一股清泉徐徐流动,给这僻远之所平添一活气;面对此番景象,诗人真想问山泉有无一个让人记得住的名字,可是无从知晓。其既惊喜又遗憾的心情充溢于字里行间。颔联承接上文,从正面立意,描绘山泉的出俗形象。诗人从广阔的立体空间着笔,生动地摹绘出山泉的澄澈与灵动:它流淌在平地之时,恰似一面新亮的镜子将蔚蓝的天宇尽映水底;它飞泻于山下之际,又如潇潇春雨般泼洒半空,煞是壮观。此联取景清晰,摹象精致,对仗谨严,通过大胆的想象,细腻的刻画,把飘逸的山泉的形象描绘得生动可感。颈联从反面角度立意,转写山泉遭遇冷落的境况:尽管山泉清净而鲜活,可是当它流入深涧,水满溢出,分引到小池的时候,山泉原先的那种清澄和,那种灵气,被这窒息的环境遮盖了,仿佛有谁不愿意看到山泉的“映地”“飞空”。这些描写,意在为后文蓄势。尾联关合全诗,由叙而议,点明诗旨:山泉的 “恬淡”无人关注,可它仍然年复一年,自洁自清,保持着一尘不染的秉性。 由此看来,《咏山泉》是一首别致的山水诗,其独特的 艺术技巧可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媲美:全诗形象生动,画面清新鲜丽,诗人既泼墨渲染,又精雕细刻,把清泠丰溢的山间清泉逼真地展示于读者面前。《咏山泉》又是一首有所寄托的咏物诗——作品采用拟人手法,寓情于景,写山泉的“不知名”,说山泉的“无人问”;写山泉的“恬淡”,说山泉的“长自清”这一切,都在暗示人们: 山泉即诗人自己,山泉的特点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其崇尚恬淡自然、飘逸出俗的高洁境界了了可观,耐人回味。总之,咏山泉与明心志的高度和谐统一,使本诗“格高调逸,趣远情深,削尽常言”。 15、(1)患不知人也 沉舟侧畔千帆过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沧海月明珠有泪 (3)仰观宇宙之大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4)连峰去天不盈尺 山河表里潼关路 16、612354 17、提示:超过一半人认为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 更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认为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绝大多数人认为网络语言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18、一条小河哗哗地流着,水中的石子看上去清清楚楚,溪边坐着一位长胡子的老爷爷,瘦长的脸,眼睛像放光一样。 (一)19、提示:年轻时漂亮年老丑、生活贫穷但供应孙子、爱孙子、爱面子、渴望亲情。 20、提示:(1)写出人们对曾老头的态度,表明社会对于丑的态度,与“审丑说”盛行作对比;(2)无定的心理描写,有对曾老头的同情,有对小臭儿的厌恶。 21、提示:不忍戳破谎言,在人们心目中保留曾老头的形象;对曾老头的叹悯;对小臭儿的厌恶,对审丑的社会批判。 22、从艺术、社会(人们)、小臭儿(追逐金钱)、曾老头(追逐面子)、“我”各个层面进行挖掘。 (二)19、点题,为写下文做铺垫,与下文金星等实际状况形成对比,吸引阅读兴趣。 20、拟人、比喻。 21、(1)名字很美、很温柔,更容易引人想象;(2)金星环境比地球差别更大;(3)其教训对地球更有意义;(4)更能证明作者观点。 22、(1)没有宗教的天堂;(2)没有地球之外行星的天堂;(3)没有科幻中的天堂;(4)地球也不是天堂;(5)我们要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23、作文,应化大为小。采用添词构篇,记叙文,可写这社会需要你,老师等,议论文可写,这社会需要你,道德(诚信、责任、善良——)

热点内容
老师漫画邪漫大全 发布:2025-07-26 16:57:43 浏览:923
教师主要事迹简介 发布:2025-07-26 16:48:28 浏览:892
小心翼翼的意思是什么 发布:2025-07-26 15:12:16 浏览:26
怎么看系统 发布:2025-07-26 15:09:10 浏览:112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发布:2025-07-26 14:29:03 浏览:626
我把高中班主任 发布:2025-07-26 09:52:15 浏览:489
教学评价的作用 发布:2025-07-26 09:42:07 浏览:40
言熙闻琛师生 发布:2025-07-26 09:42:06 浏览:390
运城安全教育 发布:2025-07-26 08:48:40 浏览:78
班主任老赵 发布:2025-07-26 08:12:56 浏览: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