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87年语文课本

87年语文课本

发布时间: 2021-08-04 08:51:09

❶ 87年小学语文课本上有没有山行这首诗

有吧,我零几年上小学的时候就有啊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斜:此字读xiá ,为倾斜的意思。

❷ 1986年后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

一选出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3分)(A)干涸(hé) 闲暇(xiá) 桎梏(gào)(B)炽(zhì)烈 檄(xí)文 鞭笞(chī)(C)愤懑(mèn) 缔(dì)造 鞭挞(tà)(D)真谛(dì) 酗(xiōng)酒 澹(dàn)然二、下列标题中加点的字各有四种解释,选出正确的一种。(3分).《察今》( )(A)察看(B)明察(C)视察(D)观察.《原君》(A)推究(B)究竟(C)原意(D)原因3.《甲申三百年祭》(A)典礼(B)追悼(C)祭文(D)祭奠三、在括号里加上标点符号。(5分).鲁迅先生连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 )“你真个姓唐吗?”“真个姓唐,”我说( )“哦,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 )“我也姓过一回唐的。”2.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地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 )一个小叔子( )十多岁( )能打柴了( )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 )他本来也打柴为生( )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是这些。四、下边是四组作者或作品,从文学知识的角度看,每一组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类,把它选出来。(4分)1.(A)《水浒》(B)《西游记》 ( )(C)《红楼梦》(D)《聊斋志异》 ( )2.(A)范仲淹(B)欧阳修(C)姚鼐(D)苏洵 ( )3.(A)《我们打了一个大胜仗》(B)《为了忘却的记念》 ( )(C)《包身工》(D)《为了周总理的嘱咐》 ( )4.(A)莫泊桑(B)巴尔扎克(C)都德(D)海涅 ( )五、《崇高的理想》(陶铸)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民英雄就揭竿而起,把反抗强权,救民于水火之中作为自己的理想。”“揭竿而起”一语见于 时期文学家 写的《 》。其中讲到陈涉起义时,说他“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 之中,率 之卒,将 之众,转而攻秦; ,揭竿为旗,天下 , 粮而 从”(6分)六、排列下边四句诗的顺序,把题前的字母填在方格里。(3分)(A)杨柳青青着地垂(B)借问行人归不归(C)杨花漫漫搅天飞(D)柳条折尽花飞尽( )→( )→( )→( )七、按要求改写下边画横线的文字。(6分)1.象“芦柴棒”一般的包身工,每一分钟都有的可能,可是他们还在那儿支撑,直到带工老板榨完他们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的一滴血汗为止。改写成被动句:2.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和在财东马房里睡过觉的少年时代,青年时候又在深山老林里打过短工,他简直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叫做困难。改写成排比句:八、阅读下边三组句子,注意其中加红的字。读后填空,每个括号里只填一个字母。(3分)甲(A)逝将去汝,适彼乐土。(B)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D)适大病,不能行。乙(A)公输盘不说。(B)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C)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D)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丙(A)遂与秦王会渑池。(B)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C)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D)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在甲组中,( )和( )中的“适”意义相同。在乙组中,( )和( )中的“说”意义相同。在丙组中,( )和( )中的“会”意义相同。九、下边(甲)(乙)两段文字分别见于《世说新语》和《资治通鉴》,二者记的是同一件事而略有不同。阅读后回答问题。(17分)(甲)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师。宣王既与亮对渭而陈,亮设诱谲(jué,欺诈)万方,宣王果大忿,将欲应之以重兵。亮遣间谍觇之,还曰:“有一老夫,毅然仗黄(yuè,黄,帝王用的仪仗),当军门立,军不得出。”亮曰:“此必辛佐治〔 〕。”(《世说新语》)(乙)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余日,亮数挑战,懿不出。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懿怒,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毗仗节为军师以制之。护军姜维谓亮曰:“辛佐治仗节而到,贼不复出〔 〕。”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 〕?”(《资治通鉴》)1.给(甲)中画横线的文字加上标点符号。(2分)2.为两段文字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解释。(3分)(1)陈(A)chén陈列 (B)zhèn阵地(C)zhèn阵容 (D)zhèn列阵(2)觇(A)zhān察看 (B)chān窥视(C)zhàn看望 (D)zhān偷看(3)数(A)shuò屡次 (B)shù很多(C)shǔ数说 (D)sù经常3.从下列语气词中选出三个,分别填到文中相应的〔 〕里。(3分)邪 也 矣 焉 耳4.(甲)中的“晋宣王”是谁?(乙)中的“帝”指谁?“辛毗”和“辛佐治”是什么关系?(3分)5.(甲)中说得“亮设诱谲万方”,(乙)中是怎么说的?摘出(乙)中相关原文,并把它译成现代汉语。(2分)原文:译文:6.诸葛亮不能把对方引诱出来作战,按照(甲)的说法是因为:按照(乙)的说法是因为:(用现代汉简要说明)(2分)7.《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它成书比《世说新语》早还是晚?(2分)一○、阅读下边的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20分)①稍具动物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哺乳类和鸟类是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类群的动物,哺乳动物属于哺乳动物纲,鸟类属于鸟纲,这两个纲的动物无论在形态结构上还是在生理特征上都有很大的不同。②从起源上说,鸟类和哺乳类都源于爬行动物。③然而,哺乳动物起源于3亿年前从古代爬行动物中分化出来的一支,而鸟类则起源于2.6-2.4亿年前从古代爬行动物中分化出来的另一支,这一支除了进化成今天的鸟类,还进化成今天的蜥蜴、蛇和鳄等动物。④因此,鸟类和蜥蜴、蛇、鳄的亲缘关系更为接近,而与哺乳动物却没有直接的共同祖先。1982年,英国伊丽莎白皇家学院的科学家加德纳却提出了一种新的学说,这一学说认为(a),鸟类和哺乳动物并不象传统观点所认为(b)的分别起源于两支不同的古代爬行动物,而是起源于共同的祖先枣“哺乳鸟”。这一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祖先是2.25亿年前从古代爬行动物中分出来的,因而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亲缘关系比鸟类和爬行动物更接近。与众不同的是,加德纳提出这一学说时,并不象以往的动物进化研究者那样主要依据古代动物的化石资料,而是依据对不同动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的比较。加德纳提出,在哺乳动物和鸟类之间存在着22个引人注目的共同特征,而且在动物界中,只有这两个纲的动物才具有这些特征。例如,这两类动物都是恒温动物,体内有调节体温的机制。此外,在心脏、头骨、脑的结构上,在蛋白质分子结构、生理和行为上,鸟类和哺乳动物都具有显著的共同特征。根据这些共同特征,加德纳推论:这两类动物一定有共同的祖先。加德纳的学说一提出,在学术界就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一部分生物学家认为这个学说站不住脚,加德纳提出的证据并不可靠,他那种完全不依靠化石资料的方法也不足取。而另一部分生物学家却十分推崇加德纳的学说,一位法国古生物学家甚至描绘出设想中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共同祖先枣一种热血恒温的、身上同时长有羽毛和毛发的树栖食虫动物:“哺乳鸟”!于是,在这一本来被人认为早已解决了的问题上,研究动物进化的科学家们展开了争论。1984年8月在伦敦自然历史地理博物馆,300位来自英国、美国、欧洲大陆的专家学者聚会,对加德纳的学说进行了研究和讨论。讨论会不仅探讨了鸟类、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在进化起源上的关系,而且还对当前动物进化研究中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传统的动物进化观点与加德纳的学说究竟谁是谁非?在伦敦的讨论会上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似乎为时尚早。然而,多数科学家乐观地认为,在这样重大的动物进化理论上,学术界出现“裂缝”,传统观点面临挑战,这都是好事。它将促使动物进化的研究出现新的学派和新的进展。1.下边的句子是从第一段中摘出的,指出它在原文中的位置(原文中已用①②③④标出句码,请注意)。(3分)传统的动物进化理论告诉我们,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关系,远不如鸟类和爬行动物那样密切。(A)本段①句前面 (B)①句和②句之间(C)②句和③句之间 (D)④句后面 ( )2.在第二段画横线的句子中,两个“认为”所认定的内容各是什么?(4分)认为(a):认为(b):3.科学著作中常常用树枝形图表显示同类事物间的系统关系,这种图表叫“系统树”。参照下边按传统观点画出的系统树,在它的右边画出加德纳学说的系统树。(4分)4.下列论断中的三项,两种学说在看法上有分歧,把它们选出来。(6分)(A)地球上存在过“哺乳鸟”。(B)鸟类和哺乳动物有共同的祖先。(C)在动物界中,只有鸟类和哺乳动物之间才具有共同特征。(D)鸟类和哺乳动物之间的共同特征大于不同特征。(E)鸟类和哺乳动物应分属于不同的纲。(F)鸟类与哺乳动物的关系比鸟类和爬虫类的关系近。(G)鸟类起源的时间早于哺乳动物起源的时间。(H)哺乳动物起源的时间早鸟类起源的时间。5.加德纳的研究方法与传统研究方法的不同是:(3分)(A)传统观点借助归纳,加德纳借助演绎。(B)传统观点主要用化石资料推论,加德纳用现代生物的形态和生理特征推论。(C)传统观点依据动物分类方法,加德纳则依据现代生物科学研究成果。(D)传统观点依靠事实推导,加德纳利用想象建立学说。作文(50分)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只有森林才能改变气侯,而形成一片森林又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果温度湿度适宜,树木就迅速生长起来,形成茂密的森林。大片森林的出现,会使气候变得更好。这里说的是一种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也有类似之处。请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话题,用上述现象作比喻,发表自己的见解。全文不少于600字。副标题自定,写在横线上。题目:树木·森林·气侯枣谈一九八六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3分)C二(3分)1.B;2.A;3.D(答对一小题给1分)三(5分)1.依次是:。,(对一处给0.5分,对两处给1分,对三处给2分)2.依次是;,,;;(,),(对一处给0.5分)四(4分)1.D;2.C;3.B;4.D(答对一小题给1分)五(6分)西汉、贾谊、《过秦论》、阡陌、疲弊 数百、斩木为兵、云集响应、赢、景答对作者、篇名各给1分,答对其他一处给0.5分六(3分)(A)→(C)→(D)→(B)全对给3分,A、C的顺序与答案相反而其他处对给2分七(6分)1.……直到他们被(带工老板)榨完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的一滴血汗为止2.他童年时候讨过饭,少年时候在财东马房里睡过觉,青年时候又在深山老林里打过短工答对一题给3分,其他改法符合题目要求的也算对八(3分)甲组A和C乙组B和C丙组B和D答对一处给1分九(17分)1.(2分)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师。(“震动”后用逗号也不算错)错一处扣1分,扣完2分为止2.(3分)(1)D(2)B(3)A答对一处给1分3.(3分)也矣邪答对一处给1分4.(3分)晋宣王即司马懿,“帝”指魏明帝,辛毗字佐治(或辛毗即辛佐治)答对一问给1分5.(2分)原文: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译文:诸葛亮就送给司马懿头巾之类妇女穿戴的服饰摘对原文给1分,译文对给1分(“巾帼妇人之服”译成“妇女的衣服”不扣分,“遗”译错扣0.5分)6.(2分)(A)辛毗制止司马懿出战(B)司马懿本来就不想打答对一处给1分,意思相同即可7.(2分)《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司马光,它成书比《世说新语》晚答对一问给1分十(20分)1.(3分)B2.(4分)认为(a):从“鸟类和哺乳动物并不象”到“‘哺乳鸟’”认为(b):分别起源于两支不同的古代爬行动物由于题目要求的是写出“所认定的内容”而不是“认为”的宾语,答案不要求与原文字面完全相同答对一处给2分3.(4分)全对给4分,所画直线方向错误不给分直线方向正确而没有注意时间坐标要求的(分枝点位置不对),扣1分没有标明时间数字和“哺乳鸟”的,分别扣0.5分4.(6分)A F H答对一处给1分,答对两处给3分,三处都对给6分5.(3分)B作文(50分)说明1.评卷宜从三类卷入手,以此为分界线,确定类别。2.要恰当地运用题中所提供的比喻,可以议论,也可以描述、抒情。至于涉及自然科学知识的深浅、是非等,不宜深究。3.不写副标题的扣2分。4.三个错别字扣1分,重现的不计;标点错误较多或模糊不清的酌扣1-2分。5.字体端正、美观,卷面整洁的,加1-2分;反之,字迹潦草、卷面不洁的,酌扣1-2分。6.加、减分数,不能超出本类卷的上下幅度。7.对于不足600字或没有写完的作文,应区别情况,参照评分类别酌情处理。8.凡认为思想内容有所错误或其他方面有严重问题的试卷,提请评卷领导小组研究处理。一九八七年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 语文试题一、下列四个词语中加红字都有几种不同的解释,选出正确的一种。(2分)1.不遗余力(A)漏掉 (B)剩下 (C)丢失 (D)赠送〖答〗( )2.将信将疑(A)将要 (B)拿 (C)带、领 (D)且〖答〗( )3.大相径庭(A)直 (B)比喻达到目的的方法(C)经过 (D)门外的路〖答〗( )4.咸与维新(A)交往 (B)赞许 (C)参加 (D)给〖答〗( )二、选出字形、注音全对的一组。(2分)〖答〗( )三、下列成语典故都跟历史或古代传说故事中的人物有关,从后面的四组答案中选出正确的一组。(3分)1.随俗为变 2胡服骑射 3鸡犬升天 4封狼居胥 5望帝啼鹃(A)1.李冰 2.汉元帝 3.成名 4.贾谊 5.关汉卿(B)1.李冰 2.赵武灵王 3.刘安 4.刘义隆 5.窦娥(C)1.扁鹊 2.汉元帝 3.成名 4.辛弃疾 5.白居易(D)1.扁鹊 2.赵武灵王 3.刘安 4.霍去病 5.杜宇〖答〗( )四、下面的四段选自要求背诵的课文,找出其中字句、出处无误的一段。(3分)(A)不是年轻的为年老的写纪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鲁迅《记念刘和珍君》)(B)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而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C)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D)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去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答〗( )五、下面三组列出的都是课文的篇名,画线的三篇是同属一类,分别从A、B、C、D中选出与画线的三篇同类的一篇。(3分)1.《甘薯疏序》《<呐喊>自序》《<农村调查>序言》(A)《送东阳马生序》 (B)《鲁迅的精神》(C)《陋室铭》 (D)《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答〗( )2.《小石潭记》《长江三峡》《游黄山记》(A)《威尼斯》 (B)《苏州园林》(C)《桃花源记》 (D)《雁荡山》〖答〗(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石壕吏》《梦游天姥吟留别》(A)《敕勒歌》 (B)《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C)《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过零丁洋》〖答〗( )六、以“犁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个。(3分)(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蕖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答〗( )七、从句子A/FONT>E中,分别找出同甲、乙两句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4分)甲 人们才发现自己马群里的马在一夜间忽然变多了。乙 他的报告能使听讲的学生了解课本以外的新知识。(A)人家看见你在大街上拿着书走来走去。(B)天才的布鲁诺要叫所有的人看见类似太阳的别的星星。(C)他曾经看见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从这个桃园茶社里慢慢地走出来。(D)交通局派来的一辆由最好的司机驾驶的最好的汽车,早已等在县委会门口。(E)他曾经密切地注意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答〗与甲句语法结构相同的是( )与乙句语法结构相同的是( )八、“对爱好文科的学生,加强文科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呢?”从下面的四句中选出能与它衔接的句子。(4分)(A)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B)如果我们缺乏战略眼光,在实际工作中就可能作出错误的回答。(C)为了使学生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D)只要认真想一想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就会说:不可以。〖答〗( )九、下面的五句古文的译文,只有两句是符合原意的,把它们找出来。(3分)(A)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译文)醒来时只看到枕席,方才的烟雾云霞都不见了。(B)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译文)我所喜欢的是“道”,进入了技艺的阶段了。(C)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译文)在那时,商鞅辅佐秦孝公,在国内建立法度,致力耕织,修治攻战的器械,在国外实行连衡而和诸侯相斗。(D)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译文)樊哙把他的盾牌反扣在地上,将猪腿放在上面,拔出剑切开来吃。(E)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宝重器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译文)诸侯都很恐惧,在一起会盟商议削弱秦国,不吝惜珍器重宝和肥沃的土地,来送给天下之士。〖答〗( )( )十、下面句子中的加红的词,有的是人称代词,有的不是。各句分别属于A、B、C、D中的哪一种?请回答。(4分)(A)两个都是人称代词(B)两个都不是人称代词。(C)前一个是人称代词,后一个不是(D)后一个是人称代词,前一个不是。1.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答〗( )2.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以结盟好。〖答〗( )3.予我千金,吾生若。〖答〗( )4.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答〗( )十一、现代文阅读(24分)1. 下面是《雨中登泰山》中的一段话,后面列出的四种分析中,哪一种更能确切地反映作者的意图和表现方法?(2分)得分……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缝隙,身子扭得象盘龙柱子,在半空展开枝叶,象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象是和清风白云游戏。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象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不管怎么样,它们都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的天然主人,谁少了谁,都象不应该似的。(A)作者运用借代、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在逆境中奋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B)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的千姿百态、各具情趣的自然美。(C)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现了松树在逆境中奋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D)作者运用借代、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的千姿百态、各具情趣的自然美。〖答〗( )2.下面引号的三段话反映了作品中人物当时什么样的心情?分别选出贴切的一种,把答案填入表格内。(3分)得分(1)(鲁大海被打后,鲁侍萍说)“你是萍,……凭枣凭什么打我的儿子?”《雷雨》)(2)(祥林嫂第二次回鲁镇后,经常说)“我真傻,真的,……”(《祝福》)(3)(小菲利普把50个生丁给了于勒,心里默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我的叔叔于勒》)(A)感慨万端,意在讥讽(B)满腹辛酸,欲说不能(C)生性懦弱,本质善良(D)随机应变,不露痕迹(E)骨肉相离,难舍难分(F)怜悯同情,感到不平(G)痛苦不堪,悔恨莫及(H)惊疑不定,闪烁其词〖答〗(1)( );(2)( );(3)( )3.“又如槲寄生,它从某些树木吸取养料,它需要鸟类传布它的种子,更因它是雌雄异花,又必须依赖昆虫才能完成传粉作用。我们假使仅取外部环境,或习性的影响,或植物本身的倾向,来解释这种寄生植物的构造以及它和好几种其它生物的关系,必定是同样不合理。”《<物种起源>导言》中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4分)(A)以槲寄生为例,说明一切生物(包括植物)的构造和相互之间的关系都是十分复杂又难以解释的。(B)我们想正确解释生物的构造、生物之间的关系,就不能归因于某一方面。槲寄生就是一个例证。(C)若只以外部环境、植物习性的影响以及它本身的倾向来解释植物(如槲寄生)的构造和相互关系,必然是不合理的。(D)在研究槲寄生时,往往同研究其它生物一样,对它的结构以及它和其它生物的关系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答〗(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15分)写说理文究竟难在哪里?在推理还是行文?问题的这种提法本身就有问题。它假定了理在文先,第一道手续是把理想清楚,第二道手续才用语言把理表达出来。这种相当流行的看法是对的,但也不完全对。说它对,因为语言总是跟着思想走,思想明确,语言也就会明确,思想混乱,语言也就会混乱。如果不先把意思想好而就下笔写,那就准写不好。所以学好说理文,首先就要学会思考,而这要深入生活,掌握事实,再加上对分析和综合的思想方法的长期辛苦训练。谈到究竟,难还是难在这个方面。为什么说两道手续的看法又不完全对呢?因为语言和思想毕竟是不能割裂开来的,在运用思想时就要运用语言,在运用语言时也就要运用思想。(1)a语言和思想都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在生发的,在生发时语言和思想在密切联系中互相推动着。据我个人的经验,把全篇文章先打好腹稿而后把它原封不动地誊写出来,那是极稀有的事。(1)b在多数场合,(2)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就是对所要说的道理总要有一些情感,如果对它毫无情感,勉强敷衍公事地把它写下去,结果就只会是一篇干巴巴的应酬文字,索然无味。如果对它有深厚的情感,就会(3)a,全神贯注,思致风发,新的意思就会(3)b地涌现出来。(4)A这是写作中的一种乐境,往往也是写作的一个难关。(4)B新的意思和原来的意思不免发生矛盾,(4)C这个意思和那个意思也许接不上头,原来自以为明确的东西也许毕竟还是紊乱的模糊的乃至于错误的。有许多话要说,究竟从何说起?哪个应先说。哪个应后说?哪个应割爱,哪个应作为重点?(4)D主从的关系如何安排?这时候面前就象出现一团乱丝,“剪不断,理乱”,思路好象走入一条胡同,陡然遭到堵塞,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免心意乱。就是难产的痛苦,也是一个考验的时刻。有两种经情况要避免。一种是松懈下去,蒙混过关,结果就只会是失败,理不通文也就不通。另一种是在心烦意乱的时候勉强继续绞脑汁,往往是越绞越乱,越想越烦。这时候最好是暂时把它(5)a放下,让头脑冷静下来,得到了足够的休息,等精力再旺时再把它(5)b提起来,进行一番冷静的分析,做到“表里精粗无不到”,自然就会“一旦豁然贯通”,令人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趣。在这种情况写出的文章总会是(3)c,文从字顺,内容与形式都是一气呵成的。所以在说理文的写作中,思想和语言总是要维持辩证的关系:不想就不能写,不写也就很难想得很周全。多年来我体会到:读一部理论性的书,总要等到用自己的语言把书中要义复述一遍以后,才能对这部书有较好的掌握;想一个问题,也要等到用文字把所想的东西凝定下来之后,才能对这个问题想得比较透。我发现不但思想训练是写说理文的必要的准备,写说理文也是整理思想和训练思想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因此,我认为理先于文或意在笔先的提法是片面的。参考资料:http://lqx2.xinwen365.net/gaokaojuan/11111111.htm

❸ 寻找我们这些87年左右出生的人小学时候学的课文内容或名字

你好,我是88年生,95年上的一年级,我是福建省的,我们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不过我们学的是全十二册,估计你们的政策有点儿不一样吧。我最近刚整理了一本小学语文课本(全部十二册,带插图),有的是网上搜的,有的是自己打字的。

以下是目录:(页码为罗马数字)

第一册 IX
1我是中国人 XI
2我们爱老师 XI
3我爱爸爸妈妈 XII
4农村大变样 XII
5小竹排在画中游 XII
6比尾巴 XIII
7秋天到了 XIII
8小猫种鱼 XIV
9小山羊 XIV
10鹅 XIV
11小小的船 XIV
12蒲公英的种子 XV
13雪地里的小画家 XV
14哪座房子最漂亮 XV
15过桥 XVI
16小公鸡和小鸭子 XVI

第二册 XVII
1春天 XVII
2花园果园 XVII
3泉水小溪 XVII
4祖国多么广大 XVII
5热爱中国共产党 XVIII
6画 XVIII
7乌鸦喝水 XIX
8小猴子下山 XIX
9司马光 XX
10谜语 XXI
11春风吹 XXII
12燕子飞回来了 XXII
△大熊猫 XXIII
13两只小狮子 XXIII
14小白兔和小灰兔 XXIV
15王冕学画 XXV
△小猫钓鱼 XXV
16蔬菜 XXVI
17庄稼的好朋友 XXVI
18浪花 XXVI
19跳伞 XXVII
20奇妙的“眼睛” XXVII
21小八路 XXVII
22王二小 XXVII
23明明上学 XXVIII
24一只小羊羔 XXVIII
25要下雨了 XXIX
26小壁虎借尾巴 XXX
27三只白鹤 XXX
△咕咚 XXXI
28锄禾 XXXI
29吃水不忘挖井人 XXXII
30达尔文和小松鼠 XXXII
△斧子的故事 XXXIII

第三册 XXXIV
归类识字(一) XXXIV
1秋天 XXXIV
2温暖 XXXV
3诚实的孩子 XXXVI
4蓝树叶 XXXVII
△看企鹅 XXXVIII
5坐井观天 XXXIX
6狼和小羊 XL
△谜语 XL
归类识字(二) XLI
7骆驼和羊 XLI
8我要的是葫芦 XLII
9画鸡蛋 XLIII
10吃墨水 XLIV
11补丁 XLIV
12狐狸和乌鸦 XLV
13小马过河 XLV
△捞月亮 XLVI
14美丽的公鸡 XLVII
15精彩的马戏 XLVIII
16静夜思 XLVIII
17北京 XLVIII
18初冬 XLIX
△蜘蛛 L
19草 L
20植物妈妈有办法 L
△动物过冬 LI

第四册 LII
1小蝌蚪找妈妈 LII
2骄傲的孔雀 LIII
3春晓 LIV
4丑小鸭 LIV
△春雨 LV
5称象 LVI
6刻舟求剑 LVII
△黄鹂和山雀 LVII
7我们也要当红军 LVII
8难忘的泼水节 LIX
9所见 LX
10蜜蜂引路 LXI
11数星星的孩子 LXII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LXIII
12不懂就要问 LXIV
13我的爸爸 LXV
△快乐的节日 LXVI
14黄山奇石 LXVII
15雷雨 LXVII
16日月潭 LXVIII
17回声 LXVIII
△看浪花 LXIX
18葡萄沟 LXX
19看月食 LXXI

第五册 LXXII
1晨读 LXXII
2师生情 LXXIII
3小摄影师 LXXV
4* 不平常的蛋糕 LXXVI
5古诗二首 LXXVIII
夜宿山寺 LXXVIII
登鹳雀楼 LXXVIII
6翠鸟 LXXIX
7富饶的西沙群岛 LXXXI
8* 院子里的悄悄话 LXXXIII
9爬天都峰 LXXXIV
10一定要争气 LXXXIV
11* 茅以升立志造桥 LXXXV
12瀑布 LXXXVI
13美丽的小兴安岭 LXXXVII
14大海的歌 LXXXVIII
15* 我和企鹅 LXXXVIII
16周总理的睡衣 XC
17亲人 XCI
18*灰雀 XCIII
19* 让我们荡起双桨 XCIV
20“你们想错了” XCV
21手术台就是阵地 XCVI
22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XCVII
23* 总司令换房子 XCIX
24古诗二首 C
古风(悯农) C
蚕妇 C
25寓言二则 CI
揠苗助长 CI
守株待兔 CI
26会摇尾巴的狼 CII
27* 群鸟学艺 CIII
28做风车的故事 CIV
29曼谷的小象 CV
30* 新年礼物 CVI

第六册 CVII
1八角楼上 CVII
2艰苦的岁月 CVIII
3赵州桥 CIX
4* 帐篷 CIX
5南京长江大桥 CXI
6参观人民大会堂 CXI
7* 我家还缺啥 CXIII
8古诗二首 CXIV
小池 CXIV
小儿垂钓 CXIV
9海底世界 CXV
10三棵银杏树 CXV
11* 雨 CXVI
12我爱故乡的杨梅 CXVII
13雨中 CXVII
14* 杏儿熟了 CXIX
15放风筝 CXX
16荷花 CXXI
17春蚕 CXXII
18* 今天我喂鸡 CXXIV
19古诗二首 CXXV
舟夜书所见 CXXV
江上渔者 CXXV
20爱迪生 CXXVI
21李时珍 CXXVII
22* 毕升 CXXVIII
23飞机遇险的时候 CXXIX
24千里跃进大别山 CXXX
25雷锋日记二则 CXXXI
1960年8月20日 CXXXI
1961年10月15日 CXXXI
26* 在金色的海滩上 CXXXI
27寓言二则 CXXXIII
掩耳盗铃 CXXXIII
亡羊补牢 CXXXIII
28惊弓之鸟 CXXXIV
29画杨桃 CXXXV
30* 打碗碗花 CXXXVII

第七册 CXXXVIII
1“绿色的办公室” CXXXVIII
2三味书屋 CXXXIX
3珍贵的教科书 CXL
4* 爸爸和书 CXLII
5黄继光 CXLIII
6小珊迪 CXLV
7劳动最有滋味 CXLVI
8* 种子 CXLVII
9古诗两首 CXLVIII
望庐山瀑布 CXLVIII
绝句 CXLVIII
10颐和园 CXLIX
11五彩池 CXLIX
12* 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 CL
13观潮 CLI
14高大的皂荚树 CLIII
15海滨小城 CLIV
16* 小狮子爱尔莎 CLVI
17捞铁牛 CLVIII
18蝙蝠和雷达 CLIX
19新型玻璃 CLIX
20* 一次科技活动 CLX
21西门豹 CLXII
22科利亚的木匣 CLXIV
23* 陶罐和铁罐 CLXV
24古诗两首 CLXVI
早发白帝城 CLXVI
山行 CLXVI
25爬山虎的脚 CLXVII
26* 课间十分钟 CLXVIII

第八册 CLXIX
1小足球赛 CLXIX
2趵突泉 CLXX
3中国石 CLXXI
4* 旅行家树 CLXXII
5古井 CLXXIV
6峨眉道上 CLXXV
7苦柚 CLXXVI
8* 渡船 CLXXVIII
9古诗二首 CLXXIX
咏柳 CLXXIX
宿新市徐公店 CLXXX
10太阳 CLXXX
11冬眠 CLXXXI
12* 电脑“管家” CLXXXIII
13我们家的猫 CLXXXIV
14麻雀 CLXXXVI
15* 女邮递员的信 CLXXXVII
16倔强的小红军 CLXXXIX
17登山 CXCI
18* 猎人海力布 CXCIII
19古诗二首 CXCIV
20她是我的朋友 CXCV
21争吵 CXCVI
22* 开演之前 CXCVI
23全神贯注 CXCVII
24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CXCVIII
25参观刘家峡水电站 CXCIX
26* 大森林的主人 CC

第九册 CCI
1小站 CCI
2卢沟桥的狮子 CCIII
3古诗三首 CCIV
宿建德江 CCIV
鹿柴 CCIV
梅花 CCIV
4挑山工 CCV
5可爱的草塘 CCVII
6* 在希望的田野上 CCVIII
7鱼游到了纸上 CCX
8火烧云 CCXI
9鸬鹚 CCXII
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CCXIII
11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CCXIV
12十里长街送总理 CCXV
13* 心愿 CCXVI
14鲸 CCXVIII
15蟋蟀的住宅 CCXIX
16威尼斯的小艇 CCXXI
17* 雪猴 CCXXII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CCXXIV
19白杨 CCXXVI
20高粱情 CCXXVII
21* 幸福是什么 CCXXIX
22圆明园的毁灭 CCXXXI
23再见了,亲人 CCXXXII
24* 一个苹果 CCXXXIII

第十册 CCXXXIV
1海上日出 CCXXXIV
2燕子 CCXXXVI
3古诗三首 CCXXXVI
江畔独步寻花 CCXXXVI
游园不值 CCXXXVI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CCXXXVII
4冀中的地道战 CCXXXVII
5赤壁之战 CCXXXIX
6田忌赛马 CCXL
7* 晏子使楚 CCXLI
8记金华的双龙洞 CCXLII
9养花 CCXLIII
10* 小木船 CCXLV
11蛇与庄稼 CCXLVI
12跳水 CCXLVII
13* 彩色的翅膀 CCXLIX
14革命烈士诗两首 CCLI
囚歌 CCLI
我的自白书 CCLI
15飞夺泸定桥 CCLII
16只有一个地球 CCLIII
17* 我的新朋友——电脑 CCLIV
18给颜黎民的信 CCLV
19落花生 CCLVI
20* 小青石 CCLVII
21狼牙山五壮士 CCLIX
22丰碑 CCLX
23难忘的一课 CCLXIII
24* 毛主席在花山 CCLXV

第十一册 CCLXVII
1长城 CCLXVII
2桂林山水 CCLXVIII
3开国大典 CCLXVIII
4狱中联欢 CCLXX
5* 小英雄雨来 CCLXXIII
6古诗三首 CCLXXVII
暮江吟 CCLXXVII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CCLXXVIII
赠汪伦 CCLXXVIII
7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CCLXXVIII
8* 胡萝卜 CCLXXIX
9我的战友邱少云 CCLXXIX
10凡卡 CCLXXX
11* 奴隶英雄 CCLXXXIII
12鸟的天堂 CCLXXXIV
13草原 CCLXXXVI
14* 镜泊湖奇观 CCLXXXVIII
15长征 CCXC
16伟大的友谊 CCXC
17* 金色的鱼钩 CCXCII
18一夜的工作 CCXCIV
19林海 CCXCV
20* 第一场雪 CCXCVII

第十二册 CCXCVIII
1.马踏飞燕 CCXCVIII
2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CXCIX
3古诗两首 CCC
示儿 CCC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CCCI
4菩萨蛮 大柏地 CCCI
5.月光曲 CCCII
6* 灯光 CCCIV
7.卖火柴的小女孩 CCCV
8.穷人 CCCVIII
9* 琥珀 CCCXII
10草船借箭 CCCXIV
11将相和 CCCXVI
12景阳冈 CCCXIX
13十六年前的回忆 CCCXXI
14夜莺的歌声 CCCXXIV
15* 梅花魂 CCCXXVI
16为人民服务 CCCXXVIII
17詹天佑 CCCXXIX
18* 延安,我把你追寻 CCCXXXI
*1高原红柳 CCCXXXII
*2“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CCCXXXII
*3难忘的启蒙 CCCXXXIII
*4钱塘潮的形成 CCCXXXIII
*5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CCCXXXIII

附上几篇课文:

【桂林山水】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长城】

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从北京出发,不过几十公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了望口和射口,供了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趵突泉】

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
出了济南的西门,在桥上就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流着。岸边的垂柳倒映在水面,上下都是绿的,幽静极了。这水就是从趵突泉流出来的。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的妩媚。
沿着小溪往南走,就来到趵突泉公园。一个开阔的泉池,差不多是见方的,占了大半个公园。池里的水清极了,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泉池中央偏西,有三个大泉眼,水从泉眼里往上涌,冒出水面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要是冬天来玩就更好了,池面腾起一片又白又轻的热气,在深绿色的水藻上飘荡着,会把你引进一种神秘的境界。
池边还有数不清的小泉眼。有的不断地冒泡,均匀的小气泡连成一串,像一串珍珠随着水流摇曳。
有的要隔一会儿才冒出十来个气泡,只见气泡轻快地往上蹿,好像你追我赶似的。有的半天冒出一个气泡,那些气泡比较大,大多扁扁的,一边往上升一边摇晃,碰着水面就碎了。在阳光照射下,大大小小的水泡五光十色,没有哪一种珠宝能比得上。

【养花】

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我可还没成为养花专家,因为没有工夫去作研究与试验。
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
在我的小院中,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儿们只好上房去玩耍,地上没有它们的运动场。
冬天冷,院里无法摆花,只好都搬到屋里来。每到冬季,我的屋里总是花比人多。形势逼人!屋中养花,有如笼中养鸟,即使用心调护,也养不出个样子来。除非特建花室,实在无法解决问题。我的小院里,又无隙地可建花室!
花虽多,但无奇花异草。珍贵的花草不易养活,看着一棵好花生病欲死是件难过的事。我不愿时时落泪。北京的气候,对养花来说,不算很好。冬天冷,春天多风,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秋天最好,可是忽然会闹霜冻。在这种气候里,想把南方的好花养活,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因此,我只养些好种易活、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春天到来,我的花草还是不易安排:早些移出吧,怕风霜侵犯;不搬出去吧,又都发出细条嫩叶,很不健康。这种细条子不会长出花来。看着真令人焦心!
好容易盼到夏天,花盆都运至院中,可还不完全顺利。院小,不透风,许多花儿便生了病。特别由南方来的那些,如白玉兰、栀子、茉莉、小金桔、茶花……也不怎么就叶落枝枯,悄悄死去。因此,我打定主意,在买来这些比较娇贵的花儿之时,就认为它们不能长寿,尽到我的心,而又不作幻想,以免枯死的时候落泪伤神。同时,也多种些叫它死也不肯死的花草,如夹竹桃之类,以期老有些花儿看。
夏天,北京的阳光过暴,而且不下雨则已,一下就是倾盆倒海而来,势不可当,也不利于花草的生长。
秋天较好。可是忽然一阵冷风,无法预防,娇嫩些的花儿就受了重伤。于是,全家动员,七手八脚,往屋里搬呀!各屋里都挤满了花盆,人们出来进去都须留神,以免绊倒!
不过,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它们多数还是会死了的。我得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一来二去,我摸着一些门道:有的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里,有的喜干,就别多浇水。这是个乐趣,摸住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多得些知识,一定不是坏事。
我不是有腿病吗,不但不利于行,也不利于久坐。我不知道花草们受我的照顾,感谢我不感谢;我可得感谢它们。在我工作的时候,我总是写了几十个字,就到院中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中再写一点,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到一起,有益身心,胜于吃药。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突变哪,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几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抢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第二天,天气好转,又得把花儿都搬出去,就又一次腰酸腿疼,热汗直流。
可是,这多么有意思呀!不劳动,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么?
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赶到昙花开放的时
候,约几位朋友来看看,更有秉烛夜游的神气——昙花总在夜里放蕊。花儿分根了,一棵分为数棵,就赠给朋友们一些;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喜欢。
当然,也有伤心的时候,夏天就有那么一回。三百株菊秧还在地上(没到移入盆中的时候),下了暴雨。邻家的墙倒了下来,菊秧被砸死者约三十多种,一百多棵!全家都几天没有笑容!

【我们家的猫】

我们家的大花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有时候的确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 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对付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它小时候可豆逗人爱哩! 才来我们家刚好满月,腿脚还站不稳,已经学会了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后来,胆子越来越大,就到院子里去玩了,从这个花盆跳到那个花盆,还抱着花枝打秋千。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被它折腾得枝折花落。我从来不责打它。看它那样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我喜欢还来不及,怎么会跟它生气呢?

❹ 1987年出生的同学,有没有学过《雁荡山》这篇课文【急!有奖!】

《梦溪笔谈·雁荡山》 沈 括
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此时尚未有名。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唐僧贯休为《诺矩罗赞》,有“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之句。此山南有芙容峰,峰下芙蓉驿,前瞰大海,然未知雁荡、龙湫所在,后因伐木,始见此山。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下有二潭水,以为龙湫。山顶有一个大湖,据说是叫雁荡;山下有两个水潭,把它叫做龙湫。又有经行峡、宴坐峰,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 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如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之类,皆是水凿之穴。自下望之则高岩峭壁,从上观之适与地平,以至诸峰之顶,亦低于山顶之地面。世间沟壑中水凿之处,皆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今成皋、陕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但此土彼石耳。既非挺出地上,则为深谷林莽所蔽,故古人未见,灵运所不至,理不足怪也。

❺ 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四册1987网盘下载

黑色的课本红色的记忆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黑色的却步红色的回忆“Maybewearedifferent,butweskillthesame”.“weallgotthebloodofEden”“Runningtoourveins”无论我们相隔多远,当我们擦肩而过的瞬间。仍有可能会产生交点.霄云是墨蕊的高中同学,也是墨蕊这个个子不高且体态略显臃肿还带着800度近视眼镜的小女生眼中的白马王子。霄云在H中是有名的才子,写了一笔让语文老师兼年级主任的郑爽惊叹的好字,他还会吹口琴,弹吉他。最最重要的是霄云是个十分开朗活泼的阳光男孩,不论是跟老师还是跟同学他都很吃得开。因此,H中的女生私底下把正在吃苹果的霄云归结到新世纪三好帅男的队列并且高踞类似榜首的地位。霄云在学校的校广播台做自发的播音员,每天中午午休时间都会广播一些今日的头条新闻。每天的这个时间在中午热辣的太阳照射下学校里总是充满了慵懒困倦的音符,然而一旦霄云充满阳光的声音响起在劣质的扬声器中,不论别人在做些什么肯定会有两个女生不约而同的放下手中的事情专心致志的聆听着内容枯燥却充满阳光……

热点内容
新登地理 发布:2025-07-14 23:28:29 浏览:368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发布:2025-07-14 23:01:45 浏览:454
爆高考语文 发布:2025-07-14 14:20:15 浏览:462
应用数学中心 发布:2025-07-14 13:37:52 浏览:19
鸡哪里最多 发布:2025-07-14 13:05:44 浏览:316
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方案 发布:2025-07-14 10:44:55 浏览:953
无翼鸟家庭教师 发布:2025-07-14 10:42:32 浏览:770
戴庙中学 发布:2025-07-14 09:56:33 浏览:699
宝宝吃多少 发布:2025-07-14 09:10:27 浏览:210
校园网学历查询 发布:2025-07-14 09:09:38 浏览: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