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聊斋
『壹』 数学聊斋日志,10篇,每篇不超100字就可以
比如写《西游记》中的锻猪八戒:
他好吃懒惰,常常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虽然如此,但在战斗中从不退缩,可以说得上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
『贰』 一本有趣的讲数学理论的书,国外作者写的,记不得书名了:(
没有找到你要的那本,但我推荐另一本书,也不错,也有关于蚂蚁的问题。
数学聊斋(好玩的数学)
作者:王树和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数学悖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数学危机,哥德尔不可判定命题、混沌、NPC理论等非平凡问题;算术、几何、图论、组合当中的有趣问题;数学思想与数学哲学当中的敏感问题等共计151个问题。如将来数学还会产生悖论与危机吗? 尚未解决的数学难题是否为不可判定命题? 既然是确定性系统为什么会产生紊动? 愚公移山式的穷举法为什么可能无效? 2+2为什么等于4? 三角形内角和究竟多少度? 核武库的钥匙有几把? 牛顿创立的微积分能得100分吗? 数学家是些什么人? 数学定理为什么要证明? 等等。本书集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为一体,说理直观浅显,通俗易懂,充分展示数学之美。
本书读者对象为中学生、大学生、中小学教师及数学爱好者。
目录
编者的话
第一版总序
前言
1算术篇
1.1 从2+2=4谈起
1.2 算术的基因和基理
1.3 整数见闻
1.4张丘建百钱买百鸡
1.5 清点太阳神的牛群
1.6数学之神阿基米德
1.7草地与母牛的牛顿公式
1.8 除法中的余数不可小看
1.9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1.10素数的故事
1.1l 生产全体素数
1.12算术小魔术
1.13 自然数三角阵揭秘
1.14一种加法密码
2几何篇
2.1无字数学论文
2.2蜂巢颂
2.3蝴蝶定理
2.4拿破仑三角形
2.5高斯墓碑上的正17边形
2.6椭圆规和卡丹旋轮
2.7阿尔哈达姆桌球
2.8费尔巴哈九点圆
2.9倍立方问题的丝线解法
2.10现代数学方法的鼻祖笛卡儿
2.11三等分角的阿基米德纸条
2.12化圆为方的绝招
2.13逆风行舟
2.14天上人间怎么这么多的圆和球
2.15平面几何定理为什么可以机器证明
2.16勾三股四弦五精品展
2.17雪花几何
2.18最优观点与最大视角
2.19切分蛋糕
2.20人类首席数学家
2.21《几何原本》内容提要与点评
2.22黄金矩形系列
2.23捆绑立方体
2.24立方装箱与正方装箱问题
2.25巧测砖块对角线
2.26糕点售货员的打包技术
2.27三角形的内角和究竟多少度
2.28罗巴切夫斯基的想像几何学
2.29伟大的数学革新派罗巴切夫斯基
2.30细胞几何学
2.31蚂蚁的最佳行迹
3图论篇
3.1美丽图论
3.2人们跑断腿,不如欧拉一张图
3.3数学界的莎士比亚
3.4 图是什么
3.5两个令人失望的猜想
3.6握手言欢话奇偶
3.7馋嘴老鼠哪里藏
3.8一辆车跑遍村村寨寨
3.9没有奇圈雌雄图
3.10树的数学
3.11一共生成几棵树
3.12生成一棵最好的树
3.13树上密码
3.14追捕逃犯
3.15乱点鸳鸯谱
3.16错装了信笺
3.17瓶颈理论和婚配定理
3.18中国邮路
3.19周游世界
3.20贪官聚餐
3.21正20面体上的剪纸艺术
3.22国际象棋马的遍历
3.23又是贪官聚餐
3.24天敌纵队和王
3.25图能摆平吗
3.26多面体黄金公式
3.27正多面体为何仅五种
3.28 非平面图的两个疙瘩
3.29 彩色图,不仅为了美
3.30五色定理和肯普绝招儿
3.31 颜色多项式
3.32八皇后和五皇后问题
3.33近代最伟大的数学家
3.34妖怪的边色数
3.35 亲疏恩怨,世态炎凉
3.36 同色三角形
3.37 拉姆赛数引发的数学劫难
3.38多心夫妻渡河
3.39巧布骨牌阵
3.40孙膑巧计戏齐王
3.41 图上谎言
3.42走投无路之赌
3.43 图上智斗
3.44平分苹果有多难
3.45周游世界谈何易
3.46梵塔探宝黄粱梦
3.47软件要过硬
3.48选购宝石与满足问题
3.49计算机数学的心腹之患
3.50同生共死NPC
3.51 NPC题谱
卷末寄语
参考文献
……
[看更多目录]
--------------------------------------------------------------------------------
序言
2002年8月在北京举行国际数学家大会(ICM2002)期间,91岁高龄的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为少年儿童题词,写下了“数学好玩”4个大字。
数学真的好玩吗?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会说,陈省身先生认为数学好玩,因为他是数学大师,他懂数学的奥妙。对于我们凡夫俗子来说,数学枯燥,数学难懂,数学一点也不好玩。
其实,陈省身从十几岁就觉得数学好玩。正因为觉得数学好玩,才兴致勃勃地玩个不停,才玩成了数学大师。并不是成了大师才说好玩。
所以,小孩子也可能觉得数学好玩。
当然,中学生或小学生能够体会到的数学好玩,和数学家所感受到的数学好玩,是有所不同的。好比象棋,刚入门的棋手觉得有趣,国手大师也觉得有趣,但对于具体一步棋的奥妙和其中的趣味,理解的程度却大不相同。
世界上好玩的事物,很多要有了感受体验才能食髓知味。有酒仙之称的诗人李白写道:“但得此中味,勿为醒者传”,不喝酒的人是很难理解酒中乐趣的。
但数学与酒不同。数学无所不在。每个人或多或少地要用到数学,要接触数学,或多或少地能理解一些数学。
早在2000多年前,人们就认识到数的重要。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家菲洛劳斯说得更加确定有力:“庞大、万能和完美无缺是数字的力量所在,它是人类生活的开始和主宰者,是一切事物的参与者。没有数字,一切都是混乱和黑暗的。”
既然数是一切事物的参与者,数学当然就无所不在了。
在很多有趣的活动中,数学是幕后的策划者,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玩七巧板,玩九连环,玩华容道,不少人玩起来乐而不倦。玩的人不一定知道,所玩的其实是数学。这套丛书里,吴鹤龄先生编著的《七巧板、九连环和华容道——中国古典智力游戏三绝》一书,讲了这些智力游戏中蕴含的数学问题和数学道理,说古论今,引人入胜。丛书编者应读者要求,还收入了吴先生的另一本备受大家欢迎的《幻方及其他——娱乐数学经典名题》,该书题材广泛、内容有趣,能使人在游戏中启迪思想、开阔视野,锻炼思维能力。丛书的其他各册,内容也时有涉及数学游戏。游戏就是玩。把数学游戏作为丛书的重要部分,是“好玩的数学”题中应有之义。
插图:
http://images.joyo.com/c/c845274.jpg
『叁』 数学聊斋读后感
《聊斋志异》是我国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一部志怪小说集,所记载的故事上百篇,有的讲述了狐女的爱情故事,有的讲述了修行得道的奇人的奇妙幻术,有的则记录了枉死鬼的恐怖事件,还有的则是道听途说的一些奇闻轶事。然而,其中给我感受最深的则是《促织》。
《促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明朝宣德年间,主人公成名是个老实迂讷的秀才。他多次考试不中,于是被狡猾的小吏推选上去做了里正,专门负责搜罗良种的蟋蟀。然而华阴县本来就不是盛产蟋蟀的地方,往往是为了一只蟋蟀动辄好几户人家倾家荡产,老实的成名不忍向百姓搜刮,只好自己千方百计去寻找蟋蟀,结果经常逾期无法完成任务,屡遭毒打。好不容易在一个驼背巫婆的指导下抓到了一只强健俊美的蟋蟀,却又被好奇贪玩的儿子不小心弄死,儿子畏罪投井,后经抢救挽回了性命。而成名也是命不该绝,居然又捕到了一只善斗的小蟋蟀,上级为此大为高兴,又暗中照顾成名,使他当上了举人。
『肆』 求《数学聊斋》2.14天上人间怎么这么多的圆和球
简介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数学悖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数学危机,哥德尔不可判定命题、混沌、NPC理论等非平凡问题;算术、几何、图论、组合当中的有趣问题;数学思想与数学哲学当中的敏感问题等共计151个问题。如将来数学还会产生悖论与危机吗? 尚未解决的数学难题是否为不可判定命题? 既然是确定性系统为什么会产生紊动? 愚公移山式的穷举法为什么可能无效? 2+2为什么等于4? 三角形内角和究竟多少度? 核武库的钥匙有几把? 牛顿创立的微积分能得100分吗? 数学家是些什么人? 数学定理为什么要证明? 等等。本书集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为一体,说理直观浅显,通俗易懂,充分展示数学之美。
本书读者对象为中学生、大学生、中小学教师及数学爱好者。
作者简介 ······
王树禾,1938年,河北乐亭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从事微分方程与应用数学的科研与教学。在拟线性抛物型偏微分方程、多项式微分系统与离散数学等课题上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出版《微分方程与混沌》、《图论》、《经济与管理科学的数学模型》、《离散数学引论》等著作10余种及多种科普著作。曾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奖项。2000年获香港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
『伍』 买本跟数学有关的书,是数学聊斋好,还是数学演艺好。
数学演艺
『陆』 高考结束了,想看一些关于数学的书,请各位介绍几本,谢了!!!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专业书
好玩的数学(一套)如数学聊斋、数学美拾趣、幻方及其他、数学演义、趣味随机问题、七巧板九连环和华容道、中国古算解趣、乐在其中的数学、不可思议的e、说不尽的派
『柒』 漫谈数学
生都无知。
----华罗庚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2004-1-5 16:28:00
第2楼
读书心情
读数学书是需要好心情的。在无忧无虑,心情平静的时候,翻开一本已经熟读过但意犹未尽的数学书,悠然自得地品味一番,或纵横捭阖,或阐发精微。读书的快乐莫过于此。捧着数学书却只是为名为利,总想着马上便从中获得什么,是不能体会到读书的快乐的。
----------------------------------------------
发愤早为好,苟晚休嫌迟,最忌不努力,一生都无知。
----华罗庚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2004-1-5 16:38:00
第3楼
函数是分析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泛函是在定义域上对函数概念作推广的结果。泛函分析中的算子理论对更一般的情形进行讨论。因此,从泛函分析的角度看,对函数概念在值域上作推广也是自然的。我们称定义在实直线或复平面的某子集并在指定的Banach空间中取值的映射为抽象函数。抽象函数概念的产生并不只是纯粹心灵的智慧,而是有着实际的应用背景。集中参数系统的数学模型常是一个以时间为自变量的线性常微分方程组,它的解即系统的状态便可看作是一个抽象函数。这是一个有穷维空间中的例子。一个十分有意义的更重要的例子是线性算子的预解式。线性算子的预解式的讨论是谱分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它有着与普通的亚纯函数十分类似的性质。这刺激了抽象函数理论的产生,并且许多解析函数论的结果都被推广到了抽象函数上去,从而产生了抽象解析函数论。此外,算子半群也是特殊的抽象函数。
----------------------------------------------
发愤早为好,苟晚休嫌迟,最忌不努力,一生都无知。
----华罗庚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2004-1-5 16:41:00
第4楼
由于泛函分析中的收敛性有强弱多种形式,所以涉及收敛性的概念在向泛函分析上推广时也往往有强弱多种形式。利用范数定义的抽象函数的解析性为强解析性,而利用共轭空间的泛函定义的解析性则为弱解析性。在Banach空间中,强解析性和弱解析性是等价的。所以,抽象函数的解析性实质上是唯一的。抽象函数的积分定义有几种形式。数值函数的Riemann积分和Lebesgue积分在抽象函数上的推广形式分别为抽象函数的Riemann积分和Bochner积分。对于连续抽象函数,Riemann积分和Bochner积分是一致的。由Hahn-Banach泛函延拓定理,弱解析性把通常的复数值解析函数和抽象解析函数联系起来。从而通常数值解析函数的性质很容易推广到抽象解析函数上来。Cauchy积分定理、Cauchy积分表达式、Taylor展式对抽象解析函数都成立。特别地,整函数和亚纯函数的概念也可以推广到抽象解析函数上来。对抽象解析函数,Liouville定理(有界整函数必为常数)成立。还有许多重要的结论没有提及。
这样,我们不但有了Banach空间中的微积分理论,而且有了Banach空间中的解析函数论。
----------------------------------------------
发愤早为好,苟晚休嫌迟,最忌不努力,一生都无知。
----华罗庚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2004-1-8 11:07:00
第5楼
Lebesgue积分是Riemann积分的推广。这一推广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打破了极限运算(包括微分、积分)可交换性的限制。既然,积分概念在近代已有了进步。不禁要问,它的逆运算微分有没有得到推广?答案是肯定的,只是求导(微分)运算的推广走得更远。根源在于微分方程经典解向广义解的推广。广义导数的出现同样打破了极限运算(包括微分、积分)可交换性的限制。我们知道,求解一个微分方程就是积分一个微分方程。所以只有当微分、积分运算都得到推广时,微分方程的求解才能有实质性的飞跃。微分、积分运算的推广汇合起来就产生了偏微分方程近代理论中处于根基地位的Sobolev空间理论。自此,偏微分方程论进入了泛函分析的时代。
----------------------------------------------
发愤早为好,苟晚休嫌迟,最忌不努力,一生都无知。
----华罗庚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2004-1-8 11:28:00
第6楼
该毕业了,同时也无心再写下去。留下最后的告诫:如果你想成为数学家,一定要独立解答习题集,对自己进行系统而严格的数学训练,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打下必要而扎实的基础。
----------------------------------------------
发愤早为好,苟晚休嫌迟,最忌不努力,一生都无知。
----华罗庚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2004-3-23 15:44:00
第10楼
在受过一次挫折后,我曾打算退出网络论坛,想从此销声匿迹。但最终我回来了,虽然元气尚未恢复,我已决心振奋精神、东山再起。我曾写过:我志所向,愈挫愈坚。这一次的挫折只会让我更加奋起。绯红数学屋斑竹liuyu已在无奈中离去,我将坚守阵地到最后一分钟。
数学聊斋写作之初定位于研究生学术水准,现在我认为还是面向大众的好。今后我将尽力写尽可能多的人能读懂的文章。
----------------------------------------------
发愤早为好,苟晚休嫌迟,最忌不努力,一生都无知。
----华罗庚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2004-4-13 20:45:00
第23楼
我说过学数学和做数学是不同的,并表示尽自己可能的写点关于做数学的东西。但是现在,在数学建模版“如何写好论文”中可下载到邱成桐的演讲《我研究数学的经验》。名家手笔,非比寻常。大家认真读一读,省得我班门弄斧了
----------------------------------------------
发愤早为好,苟晚休嫌迟,最忌不努力,一生都无知。
----华罗庚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2004-4-21 11:53:00
第24楼
关于两种好的数学教材的一点评述
好的数学教材有两种:一种侧重按照人的认识规律写作,浅显易懂、讲解细致入微,内容由浅入深逐步展开,适于入门用,例如周民强、柯朗、辛钦等的书;另一种侧重逻辑演绎体系的结构,在高观点的统帅下内容精练、结构简洁明了,适于提高用,例如龚升、卢丁等的书。华罗庚说书要读厚再读薄,这两种教材正好反映了这两个过程。学数学的人这两种教材都应当读读。
----------------------------------------------
发愤早为好,苟晚休嫌迟,最忌不努力,一生都无知。
----华罗庚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2004-6-5 19:47:00
第25楼
数学学习的三种境界
我给数学学习划分了三种境界,如下:
1、入门。属于形式上的掌握,能够模仿解决问题,对于原理不甚明了。一般大学课堂里的学习就属于这一阶段,学了之后很容易忘。
2、理解。将所学内容在逻辑上全部细致地推导过,没有留下不明白的地方。到达这一阶段,必须经过刻苦自学。只有经过自己思考理解消化了的东西才不容易忘。为了检验是否已经理解,解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3、熟能生巧。不只是逻辑上没有缺陷,而且对内容达到极为熟悉的地步。数学知识、基本的数学技巧在大脑中已经成了常识,能够自由的运用。这是一个研究人员应达的境界。
附加一点: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有无尽头呢?你不达到无人能够超越的理解地步,如何作出他人不能完成的成果呢?“学习”不是课堂上学习那样简单,你如何看待学习,将直接决定你能学到什么程度。
----------------------------------------------
发愤早为好,苟晚休嫌迟,最忌不努力,一生都无知。
----华罗庚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2004-6-5 20:17:00
第26楼
结束陈词:
写了那么多的关于数学的帖子,有没有意义呢?我自己的水平有限,我的观点中难免有错误与不足之处,不会误导别人吧?我走了,会有人接着写数学吗?这些问题让时间来回答吧。我走了。
----------------------------------------------
发愤早为好,苟晚休嫌迟,最忌不努力,一生都无知。
----华罗庚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来源:http://www.unjs.com/amathematics2/sx/amathematics2_12098.html
『捌』 有哪些数学课外读物
几何原本 九章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