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农场游
『壹』 3篇读后感+观后感+游记+数学童话
[3篇读后感+观后感+游记+数学童话]
暑假作业,她应付了交差,其实有些写法有些观点什么的还是挺好的,只要稍微修改修改,可就是不肯,等乐意了在改吧,也不知道有没有这么一天,3篇读后感+观后感+游记+数学童话。
把目光放低一点
——读《俗世奇人》有感
好容易来世间走一遭,在匆匆奔完短暂的一生的同时,总要看看沿路两边的人文风情。
看到的只有灰蒙蒙的天?
那就请把目光放低一点。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所以,在那短短几十年光景里遇到的,都是有缘人。请珍惜这样一段难得的因缘,就算你是达官贵人,他是落魄乞丐,他也能轻松寻到你一辈子找不着的自在。那么,何必把自己当做非梧桐而不惜的凤凰呢?
他们并不是红遍紫禁城的明星,不是皇帝身边的宠儿,但他们依旧逍遥,依旧受人尊重。依旧是最好的戏子,依旧拥有如云的看客。他们在这个不起眼的小城里,用绝技把生命唱成诗篇。长在江南的野花也很美,就是不如洛阳的牡丹,收到那么多人的赞颂。可到最后,那龙椅上坐着的真命天子,名气不见得有那持一把刷子闯天涯的刷子李响。
所以,朋友们,请垂下你们高贵的头,看看身边的的那些别样风情。
生中有太多太多的人,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太过于高高在上,抱着一种为我独尊的心态,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自然,陪伴他们的,除了青天和阴云,又还有什么呢?有还能有什么呢?或者说,在他们狂妄的心里,又还能容得下什么呢?
忽然记活起来那句带点玩笑,却幽默的点出了生命历程的话——“飞的越高,摔得越惨。”
酒婆,没有金钱装点得尊贵,没有容颜雕琢的清秀,绝对是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但她一口灌下一壶酒的豪爽,过马路时能清醒的奇特,照旧把她留在了历史的印记里,奏响了整个小城别样的音符。
那些开着凤凰花的小城呵,
那些住在欢笑里的人们呵。
他们演绎着古朴的味道呵,
他们装点着悠闲的生活呵。
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见证了那些在俗世里徘徊的人,他们在大千世界里,以独特的姿态生活着,活出了别样风情。
若是对这些人嗤之以鼻的话,又怎能见到他们谱写的精彩呢?
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从未见过的美丽了!
看到了的话,请记住,把目光放低一点。
那些温暖,那些人
——读《城南旧事》有感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会遇到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他们陪你谈天说地,他们教会你执着,教会你温柔,教会你坚强,教会你信任,教会你很多很多。然后他们渐次离开,逐渐消失在你的生命里,但是你就能带着他们的希望,在自己的天空下,扬帆起航……
惠安馆里那个对你微笑的疯子,草丛里那个陪你聊天的男子,晃神间闯入你生命的兰姨娘,和着眼泪离开的宋妈,随着花朵飘逝的爸爸……他们陪你走过短暂的童年,然后和流年一起停留,含笑着看你随着时间慢慢走远。他们成了你记忆里最灿烂的阳光,他们是你生命里最明媚的三月,他们不再陪你闯荡天涯,但是,他们从未离开……
英子,你很幸福,你知道吗?
我知道,我很幸福。
当我站在海边,海风扬起我的头发的时候,我会安静的微笑,说:“谢谢你陪我来看海。”哪怕只有我一个人。我学会了静下心来思考,学会了不再惹妈妈生气,在长街之上看到马车渐渐驶远的时候,我会对着扬起的尘埃问:“兰姨娘,你过得好吗?”在乡村听见婉约的虫鸣,看见打滚的驴子的时候,我会想:“宋妈,丫头子现在一定很快乐吧?”当我站在树下,樱花纷纷扬扬的落满我的肩膀的时候,我会追忆曾经的似水年华,然后低语:“爸爸,谢谢你祝福我。”
妈妈的话并不一定都对,妈妈你看,将来的我没有忘记他们。
我叫林英子,我很幸福。
原来监狱里的生活没有那么不堪容忍,至少我还有一片四角天空。
我终于知道了那个陪我说话,把我从罪恶的边缘拉回来的孩子的名字,她叫英子,她是个那么可爱的小姑娘。啊,不。现在的她应该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了吧?记忆里还是她很认真很可爱的样子,她现在在哪呢?英子,不管你在哪里,我都以个人的名义,祝你快乐。谢谢你。
等我出去了以后,我还要回到曾今的那片草丛,在闲暇无事的时候对过往的孩子们说,我们看海去……
不知道林海音记忆里的城南,遗落了怎样的记忆,埋葬了怎样的过往,让我们要想,要说,要形容,却总也找不到合适的词语,但是那些温暖,那些人,却留在一个女孩的脑海中,诠释了“美好”一词的意义……
夜虽黑,皎月依然
——读《农夫和蛇》的故事有感
是怎样的一双手蒙住了你的眼,让你看到的只有漫漫长夜?
请让我来告诉你,我的朋友。漆黑的夜里,也还有明月的存在。
农夫和蛇的故事,可以说没有几个人不知道了。小时候的我,总是一味的批判蛇的毒辣。可当现在的我重又拾起这篇遗落在童年里的故事时。却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并非蛇心狠手辣,只是那农夫认错了人。
手划过书页下方的一行小字——不能对坏人抱有善心。
可是在这个世界上,又有谁能定位谁呢?那些我们厌恶的杀人犯,抢劫犯,又有几个是真的丧失了所有人性的呢?
家父年轻时在看守所管犯人,那天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件真实的案例:“我那天看到一个犯了死罪的人,是个务农之人。在他被拉上刑场的时候还一直在嘀咕着要他的被子,还要带回去盖,跟本没想到这次他将一去不归。我当时很好奇,就走过去问旁人,‘如此朴素之怎会犯下死罪?’‘你不知道,他在跟仇家吵架之时受到对方挑衅,一气之下铸成大错。’那人惋惜的告诉我。”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这样一位只晓得如何才能吃饱饭,被子要省着盖,却因为一时之念毁了自己的农人,难道不值得博得我们一点点宝贵的同情心吗?
而文中的蛇,也是为了自己能够生存下去,或者是出于本能才咬了农夫吧?也许事后,它会为了自己的行为落泪,再或者,它已经流泪了,只是农夫没有看见。
仅仅因为那是蛇的眼泪,就那么不值钱吗?
为什么犯了错的星星就失去了发光的权利?
我不知道在伊索的生命里,遇到了怎样的人,经历了怎样的事,让他可以用这样厌恶的口气说出——不能对坏人抱有善心。这样的话来。
在书中还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只蝎子,它掉进了湖里,一位僧人想要去救它,蝎子蛰了那位僧侣。可是僧人还是努力去救蝎子,路人看了,很不解,就问:“它总是蛰你,你为何还要救它?”僧人回答道:“蜇人是它的天性,救人是我的天性。我怎能因为它的天性就放弃我的天性呢?”
真的好希望,这个世界上,还有以救人为天性的人的存在。
社会再怎么动荡,也会有好人的存在,夜色再怎么黑暗,也会有明月的存在。我一直这么坚信着。
毒
——看《动物世界》有感
我喜欢蛇。尤其是毒蛇。不晓得为什么,常人一见就魂飞魄散的生物在我眼里却有着一种别样的美丽。呵,我这人倒也真奇怪。
只是那天,看了动物世界中的一条关于蛇的短片,从此,对蛇的喜欢倒是淡了几分。
蛇不懂得什么兄弟间的情感,短片里的公一条蛇霸占了另一条的地盘,还顺带捎走了一条漂亮的母蛇。在人的社会,抢人家地盘还霸占人家老婆的家伙,是要受到责骂的。不晓得在蛇的世界里,有没有这样规矩,想必是没有吧?要不,怎么还会有这样放肆的公蛇呢。
可越是往下看,越是觉得这条蛇的蛮不讲理。母蛇因为怀上了前一条公蛇的孩子,拒绝了这强盗的求爱,新闯入的公蛇硬是活活将母蛇连同肚子里的孩子活活杀死。
刚看到这一段时,还认为,这条公蛇指是为了生活所迫,才出此下策。可仔细观看的后面内容便发现,这蛇到底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人欲望,发泄心中的怒火罢了,没必要为了自己的喜好绞尽脑汁的为其开脱。
都说蛇是最毒的,开始时,年幼无知的我带着些稚气认为,这话,一定是说蛇的毒牙十分了得,可现在看来,蛇照旧有一颗狠毒的心肠,读后感《3篇读后感+观后感+游记+数学童话》。
蛇的存在,让我想到了那些武侠小说里的杀手,刀客。他们断送了自己的情感,手持着一把不知走过多少岁月,不知见过多少人殒命的宝刀,行走于江南大漠,蒙着面,披着黑纱,在月朗星稀的夜晚,靠在客栈的柱子上,唱出那几生几世的苍凉……
蛇,无疑是这样的存在。
可是,当它把毒液注射进猎物体内的时候,会不会有一刹那间的动容呢?会不会,在心里道歉呢?
存在吗,蛇的眼泪。
还是说,已经冷血到,对杀戮毫无感觉了呢?
但是不管怎么说,在这个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乱世之中,蛇,生存了下来,并且,在食物链之中占有了较高的位置,就足以说明它不可一世的实力。
那么,我们又为何要讨厌他呢?
毒液/淬了毒的暗器/冷血/无情/并非群居/孤独。
蛇,天生的冷血杀手。
没有了这样的一位杀手,武侠小说没了乐趣。
没有了这样的一种生物,大自然中没了生机。
呵,由此看来,蛇和他的毒,还是非常必要地存在呐。
你看,天堂就在那里
——九寨沟游记
我是个活在梦里的人,我喜欢闭上双眼,在自己创造的瑰丽梦境里,把来自另一个地域空间里人的命运的丝线,编织成华丽的锦缎。我喜欢旅游,我喜欢在完全陌生的一片土地上,书写自己别样的传奇。看看我的手相,数数我的旅行线,我发现我那么适合流浪。
在这个七月,我终于见到了多少人用毕生去寻找的奇景。
我忽然明白了那句广告语的意思:九寨沟,一个浪漫的童话世界。
到达那片端庄的土地上之后,我发现了原来天地间竟也有这般绮丽的景色。我痴迷于孔雀海垂眸含笑的样子,贪恋那犀牛海悠然自得的清雅,沉醉在诺日朗飞珠溅玉的灵动……
那是个,连尘世烟火都触及不到的地方呵。
干净的都不忍踏入。
终于还是走进去,看着连绵奇异的山,看着依偎恬静的水。真美。
这是神仙住的地方。
当我踏进熊猫海的时候,一时间竟消失了所有的语言。淡淡的浮云,像是被用最纤细的笔法勾勒而出;柔柔的清风,刚好可以让蒲公英在空中缓缓地飘飞;碧似翡翠,蓝似宝石的湖水,在游客清亮亮的眸子里,交织出一片别有洞天的美丽。
俯下身,望着那清澈的湖水,几尾半寸来长的小鱼儿,扭着纤细的身子,活泼的在水中闪动,一晃神,不觉以溜出老远。几颗叫不出名儿的海藻,在阳光的折射下,显出一种巧夺天工的美丽与精湛。它们安安静静的,在湖底开出了一片别致的,没有风的森林……
信步往里走,四周满是参天的古木,笔直的水杉,野生的石榴,叫不出名字的野树。杂乱无章的,朝着自由的方向生长,探寻着幸福的味道。
枝头间灵动的飞鸟,叽叽喳喳的唱出了山歌的悦耳,呵,那是藏家里飘出来的旋律。
抬起头来的时候,总能看到飞鸟斜斜的身影从我眼前消散,于是我对它们微笑,说你好,你好。
那些大城市消失的别样风情呵,
那些小城镇独有的清纯浪漫呵。
似水年华,从指缝里流走,
匆匆岁月,从年华里飘逝。
当我离开九寨的时候,我坐在飞机上,手指九寨的方向,笑着说:
“你看,天堂就在那里。”
数学童话
“我最讨厌数学啦!”
刚摊开数学参考书还不满五分钟,就厌烦的把书扔到了一边。“无聊死了,还有一大堆古里古怪的数字。”托着腮郁闷的自言自语。“把书扔掉好了。”解脱似的走到窗边。一挥手,书飞快的在空气里划出一道弧线,消失不见。
刚转身往里走,就看见了让人难以置信的一幕。
空气突然爆炸开来,扭动出一个巨大而半透明的漩涡,发出幽幽的蓝色光晕,还伴随着爆炸的声响。在我好奇的走上前去查看时,整个人被一股巨大的拉力牵扯进去,眼前一大片斑斓的色彩。胃好像抽紧了,仿若身中曼陀罗的剧毒。就在我快要晕厥过去的时候……
咚!
我砸到了地上。
咚!
我家无辜的小猫荞麦掉到了我头上。
“你好!”空气中炸开一个洪钟似的声音,把我吓了一跳。抬头向上看(可怜的荞麦一声尖叫,掉了下去。)只见一位满脸络腮胡子的大叔出现在我面前,“欢迎来到数学童话世界。”我抬起头,向四周望去。没有大片大片绚烂的玫瑰田,没有香飘四野的丹桂,没有星眉剑目,气宇轩昂的王子,与一个女孩子想象中的童话还是相差的太远太远。
“怎么回去?”这是我唯一关心的问题。
“你就不想到处看看?这里有好多好玩的动物,说不定还能给你家的宠物小猫找个伴侣。”大胡子狡黠的一笑,又调皮的冲荞麦眨了眨眼睛。
刚刚反应过来的荞麦激动地跟着转过身来的大胡子走上前去。
“叛徒。”我嘟囔着。
“来都来了,就看看嘛!”荞麦央求我。
“顺便说一句,来到这里的动物都会说话。”大胡子调过脸来了一句。
“看看就看看吧,反正死不了。”与其说是理由,到不如是自我安慰。想通了以后,就跟着大胡子在半人高的草丛里穿行。
好像就过了短短的几秒,就来到了一座高大的建筑物底下。眯着眼睛向上看去,只看见厚实的青砖磊成的墙壁一直延展到视线的尽头,长而宽的黑色阴影像是用墨笔重重的刷在地上一样,好像连太阳都失去了光芒。
“走啦。”大胡子催促我。
于是又小跑着追上他。
沉重的大门缓缓打开。
“欢迎来到数学农场。”我身边的大胡子慢慢地说着。
阳光透过有些残破的屋顶,轻柔的撒下来,灰尘在阳光下缓慢的飘飞,好像时间都停止了流动。空气中弥漫着干草清香的味道,仿佛还弥漫着动物眼中湿漉漉的水汽。
“好啦,那,把这儿打扫干净。”大胡子很不配合的说。
“干嘛要我来打扫啊?!”我生气的责问。
“不用你来,指挥这些动物来干就行了。”
“那还不容易?”我暗想。随即大喝一声“全体乖宝宝集合!!”
静悄悄……(背景:一阵秋风,黄叶飞过……)
“你们为什么不来集合啊?!”我气愤的对动物们吼道。
驴子淡定的说:“我不乖,所以不集合。”
绵羊:“你没看见我大肚子吗?!我不是宝宝了!所以不集合!”
“你看过很乖的鳄鱼吗?!”
“你这样不行,含含糊糊的,要像这样——全体数学农场饲养的动物集合!”
哗啦啦~
窸窸窣窣~
“看到了吧?”大胡子很得意。
郁闷啊……
随即…砰砰!一组“﹛﹜”被摆在了动物们的旁边。
“那是什么?”我好奇的问。
“那是代表集合的符号啦!”
“你看,只要一句‘数学农场饲养的动物集合。’符合条件的对象就会很清楚,所以马上就集合啦!这里的每只动物,都是‘数学农场饲养的动物’这个集合中的元素。”
“元素?”荞麦很好奇。
“元素的英文是element,开头字母是e。所以用∈当做元素符号。”
狗狗接话说:“如果以A代表一个集合,再以X代表集合A当中的元素,就可以简单的用X∈A来表示了。”
“数学农场总共有十五只动物,像这种内含有限元素,并可以计算出来的的集合,叫有限集。”“不是十四只吗?”荞麦疑惑的问。“笨蛋,还包括你啊!一起集合去!”
“那么,虽然对象清楚,却拥有无穷无尽的元素而无法计算的,是不是叫无限集啊?”我继续询问。
“嗯,像所有的偶数集,就是无限集。”
忽然,荞麦大叫一声:“我底下的所有动物来集合!”
静悄悄……
“这就是空集。”鹦鹉解释说。
“‘∅’这是代表空集的符号。”大胡子在地上画了一个给我看。
忽然,天地间开始震动。
“真快啊,你要回到自己的世界中去了。”
“就这么,走了?”我惊讶于自己的恋恋不舍。
“嗯,祝你数学学习愉快!”大胡子微笑的望着我。“看到前面的西斜的太阳了吗?一直跑,跑进去,你就能回去了。”
于是,我点点头,说好。
我一直奔进了灿烂的火烧云里。落日在我身后关上了沉重的门。
我安安静静的坐在了书桌边上。
我望着荞麦,笑的很勉强。
“这是个好梦,但我不愿意相信它只是梦。猫是通灵性的,如果可以,在编个故事骗骗我,好吗?”
喵~
〔3篇读后感+观后感+游记+数学童话〕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贰』 数学开心农场的游戏创始人
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Jesper Lodahl。Jesper Lodahl为诺基亚前员工,在任职诺基亚的7年间,他从概念到交付共开发了四款手机,并获得了两项专利,已在全球超过1亿部手机中得到应用,之后他开始在中国开发社交网络。凭借着在互联网和移动行业领域超过12年的宝贵经验,Jesper Lodahl于2010年11月创办了全球最大的移动儿童教育应用平台SmarTots聪明多。Jesper也是一位父亲,他有两个可爱的女儿Asta和Laura。
首席产品官和共同创始人Victor Wong。拥有超过15年的网络和教育软件开发经验。他是中国最大的英语学习社交网络Speak2Me公司的创始人和首席技术官,后该公司由加拿大Lingo Media公司(TSX代号:LM)于2007年收购。他成功地开发和推出了阿迪达斯加拿大B2B门户网站和网上商店并获奖,曾就职于洛杉矶的Ulead Systems公司。Victor和他的妻子Cadalina,以及他们的两个可爱男孩Victor Jr.和Ethan现居住于北京。
『叁』 小学五年级趣味数学题及答案(30道)
1、有两根不均匀分布的香,香烧完的时间是一个小时,你能用什么方法来确定一段15分钟的时间?
答:把两根香同时点起来,第一支香两头点着,另一支香只烧一头,等第一支香烧完的同时(这是烧完总长度的3/4),把第二支香另一头点燃,另一头从燃起到熄灭的时间就是15分!
2、一个经理有三个女儿,三个女儿的年龄加起来等于13,三个女儿的年龄乘起来等于经理自己的年龄,有一个下属已知道经理的年龄,但仍不能确定经理三个女儿的年龄,这时经理说只有一个女儿的头发是黑的,然后这个下属就知道了经理三个女儿的年龄.请问三个女儿的年龄分别是多少?为什么?
答:三女的年龄应该是2、2、9.因为只有一个孩子黑头发,即只有她长大了,其他两个还是幼年时期即小于3岁,头发为淡色.再结合经理的年龄应该至少大于25.
3、有三个人去住旅馆,住三间房,每一间房$10元,于是他们一共付给老板$30,第二天,老板觉得三间房只需要$25元就够了于是叫小弟退回$5给三位客人,谁知小弟贪心,只退回每人$1,自己偷偷拿了$2,这样一来便等于那三位客人每人各花了九元,于是三个人一共花了$27,再加上小弟独吞了不$2,总共是$29.可是当初他们三个人一共付出$30那么还有$1呢?
答:一共付出的30元包括27元(25元给老板+小弟贪污2元)和每人退回1元(共3元),拿27和2元相加纯属混淆视听.
4、有两位盲人,他们都各自买了两对黑袜和两对白袜,八对袜了的布质、大小完全相同,而每对袜了都有一张商标纸连着.两位盲人不小心将八对袜了混在一起.他们每人怎样才能取回黑袜和白袜各两对呢?
答:每对袜子都拆开,每人各拿一支,袜子无左右,最后取回黑袜和白袜各两对.
5、有一辆火车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离开洛杉矶直奔纽约,另一辆火车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从纽约开往洛杉矶.如果有一只鸟,以3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和两辆火车同时启动,从洛杉矶出发,碰到另一辆车后返回,依次在两辆火车来回飞行,直到两辆火车相遇,请问,这只小鸟飞行了多长距离?
答:把鸟的飞行距离换算成时间计算.设洛杉矶和和纽约之间的距离为a,两辆火车相遇的时间为a/(15+20)=a/25,鸟的飞行速度为30,则鸟的飞行距离为a/25*30=6/5a.
6、你有两个罐子,50个红色弹球,50个蓝色弹球,随机选出一个罐子,随机选取出一个弹球放入罐子,怎么给红色弹球最大的选中机会?在你的计划中,得到红球的准确几率是多少?
答:一个罐子放一个红球,另一个罐子放49个红球和50个蓝球,概率接近75%.
这是所能达到的最大概率了.
实际上,只要一个罐子放1.对于每个戴黑的人来说,他能看见N-1顶黑帽 ,并由此假定自己为 白.但等待N-1次还没有人打自己以后,每个戴黑人都能知道自己也是黑的了.所以第N次关灯就有N个人打自己.
12、两个圆环,半径分别是1和2,小圆在大圆内部绕大圆圆周一周,问小圆自身转了几周?如果在大圆的外部,小圆自身转几周呢?
答:无论内外,小圆转两圈.小圆、大圆经历的距离相等.
13、1元钱一瓶汽水,喝完后两个空瓶换一瓶汽水,问:你有20元钱,最多可以喝到几瓶汽水?
答:39瓶,从第2瓶开始,相当于1元买2瓶.
『肆』 急求数学题目
17×40= 100-63= 3.2+1.68= 2.8×0.4=
14-7.4= 1.92÷0.04= 0.32×500= 0.65+4.35=
10-5.4= 4÷20= 3.5×200= 1.5-0.06=
0.75÷15= 0.4×0.8= 4×0.25= 0.36+1.54=
1.01×99= 420÷35= 25×12= 135÷0.5=
3/4 + 1/4 = 2 + 4/9 = 3 - 2/3 = 3/4 - 1/2=
只能给你口算啦,宝贝,拜拜
『伍』 农场经营数学建模题,该怎么写这篇论文,如何分析,题目如下。也可以给我相同的参考资料(有追加)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大,不但运用于自然科学各学科、各领域,而且渗透到经济、军事、管理以至于社会科学和社会活动的各领域。但是,社会对数学的需求并不只是需要数学家和专门从事数学研究的人才,而更大量的是需要在各部门中从事实际工作的人善于运用数学知识及数学的思维方法来解决他们每天面临的大量的实际问题,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们不是为了应用数学知识而寻找实际问题(就象在学校里做数学应用题),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需要用到数学。而且不止是要用到数学,很可能还要用到别的学科、领域的知识,要用到工作经验和常识。
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完全纯粹的只用现成的数学知识就能解决的问题几乎是没有的。其中的数学奥妙不是明摆在那里等着你去解决,而是暗藏在深处等着你去发现。也就是说,你要对复杂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可以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的关系或规律,把这个实际问题化成一个数学问题,这就称为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的这个过程就称为数学建模。
数学模型(Mathematical Model),就是用数学语言(可能包括数学公式)去描述和模仿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等。对于现实中的原型,为了某个特定目的,作出一些必要的简化和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一个数学结构。
数学建模(Mathematical Modeling):把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加以提炼,抽象为数学模型,求出模型的解,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并用该数学模型所提供的解答来解释现实问题,我们把数学知识的这一应用过程称为数学建模。也可以说,数学建模是利用数学语言(符号、式子与图象)模拟现实的模型。把现实模型抽象、简化为某种数学结构是数学模型的基本特征。它或者能解释特定现象的现实状态,或者能预测到对象的未来状况,或者能提供处理对象的最优决策或控制。
数学模型建立起来了,也用数学方法或数值方法求出了解答,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不是。既然数学模型只能近似地反映实际问题中的关系和规律,到底反映得好不好,还需要接受检验,如果数学模型建立得不好,没有正确地描述所给的实际问题,数学解答再正确也是没有用的。因此,在得出数学解答之后还要让所得的结论接受实际的检验,看它是否合理,是否可行,等等。如果不符合实际,还应设法找出原因,修改原来的模型,重新求解和检验,直到比较合理可行。
中学数学中的每一项内容都是一个数学模型。主要包括了函数、方程、不等式、数列、三角、二次曲线、多面体、旋转体、集合、排列组合等概念。中学数学建模的内容相当丰富,有利息、增长率、环境保护、规划、经济图表、市场预测、供求与存贮等问题,以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医学、人口、生命科学等学科方面的问题。
一篇优秀的论文,首先在于要捕捉到“好”的问题,选择有意义的适合于自己解决的问题。选题是极富创意的。我们做自己未曾做过的事情,甚至是解决前人没有解决过的问题,这是我们获得成功的基础。
选题可以从各个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进行。如
社会生活问题:交通路口红绿灯的设计,商品的包装,自行车的变速,……
学校生活问题:黑板的设计,教室灯光布局,自行车的摆放,……
家庭生活问题:购房贷款问题,搬家问题,怎样节省煤气、节水省电等,……
其它,如糖尿病的测试,变压器的设计,商店里商品的摆放如何吸引顾客,商品的定价迎合顾客的心理,植物的生长怎样受光照的影响,从拚图游戏到人类基因组计划,……
我们提出的问题,并不象以往书本上的问题那样,已知条件、需要的数据都是具备的。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查阅资料、社会调查、进行试验和实践来获取证据的数据。我们可能要花上几天或几周的时间去观察某一路口的交通流量状况;到某一商店调查顾客的购买力和购物心理;到不同的商场调查研究某品牌的商品的定价与包装的关系;我们也可以亲自种植不同实验条件组的植物,记录光照对植物生长速度的影响;……。此间我们需要细心观察、认真测量和记录,还在对数据或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确立假说,用数学语言描述事物的发展规律,再进行科学的推断、验证,得出符合情况的解或建立合理的解决方案。
这一过程是考察和锻炼我们的耐心、克服困难的毅力(可能会经历多次失败)和缜密思考问题的过程。同时也培养我们的相互合作精神。学会与人共处,学会合作,学习表达与交流。我们在了解社会的同时,也更好地了解和丰富了我们自己。
『陆』 谁能帮忙出60道小学四年级的数学应用题(鲁教版)谢拉
1、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2、一个同学在计算a-34.6+7.2时,错算成a-34.6+72。这样算得的结果和正确结果比,有什么变化?
3、在一次跳高比赛中,张英跳过了1.1米,肖红比张英跳的低0.05米,李强比肖红跳的高0.25米。李强跳过多少米?
了
4、学校买了一批足球、篮球和排球。买足球用去649.6元,比买篮球多用了227.6元,比买篮球与排球所用钱的总数少39.2元。买排球用了多少元?
新建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5、食品店运来350瓶鲜牛奶,运来酸奶的瓶数是鲜牛奶瓶数的2倍。食品店运来多少瓶酸奶?
6、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0.84千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0.16千米。12天后还差0.4千米没有修。这条水渠有多长?
7、买了3千克香蕉和2千克苹果。1千克苹果的价钱是2元,1千克香蕉比苹果贵1元。一共要付多少钱?
8、建国路小学四、五年级同学去参观科技展览。346人排成两路纵队,相邻两人前后各相距1米,队伍每分钟走59米。现在要过一座长889米的桥,从排头两人上桥到排尾两人离开桥,共需要多少分钟?
9、一个物体从高空下落,经过4秒落地。已知第一秒下落的距离是6米,以后每一秒下落的距离都比前一秒多11米。这个物体在下落前距地面多少米?
10、玉山农场新建一座温室,室内耕地面积是285平方米,全部栽种西红柿,一般平均每平方米产12千克。每千克按2元计算,一共可以收入多少元?
11、松柏林能分泌杀菌素,可以净化空气。如果1公顷松柏林每天分泌杀菌素54千克,25公顷松柏林31天分泌杀菌素多少千克?
12、一只梅花鹿高1.5米,一只长颈鹿的高度是梅花鹿的3倍。梅花鹿比长颈鹿矮多少米?
13、生物小组同学饲养兔子和鸽子,饲养一只兔子一天需要1元,饲养一只鸽子一天需要0.5元,该小组每月有30元活动经费,他们能饲养多少只鸽子?多少只兔子?
14、一只鸵鸟每小时跑40千米,一只兔子每小时跑的路程是鸵鸟的2倍,一只小羚羊每小时比兔子多跑8千米,小羚羊每小时跑多少千米?
15、用激光测远距离既精确又迅速。一次从地球上向月球发射激光讯号,约经过2.56秒收到从月面反射回来的讯号。已知光速是每秒300000千米,算一算这时月球和地球的距离大约是多少?
16、四年三班34个同学合影。定价是25元,给4张相片。另外再加印是每张2元。全班每人要一张,一共需付多少钱?
17、一个机器化养鸡场的产蛋鸡,平均每只每年产蛋304个。如果按照每16个蛋重1千克计算,平均每只鸡每年产蛋多少千克?
18、一头大象体重5吨,是一头黄牛体重的15倍。这头大象比这头黄牛重多少吨?
19、5辆汽车7天可以节约汽油35千克,平均每辆汽车每天节约汽油多少千克?
20、一个煤矿的一号井每日产煤960吨,是二号井每日产煤吨数的2倍,三号井每日产煤比二号井多135吨。这三口井平均每口井日产煤多少吨?
21、小红的父亲给她3元去买书,3元买6本练习本。买书时她发现买书的钱不够,只好从买练习本的钱中拿出一部分后才够。这样,她只买了4本练习本。这次买书花了多少钱?
22、如果把一根木头锯成3段要用9分钟,那么用同样的速度把这根木料锯成4段,要用多少分钟?
23、8辆汽车14天共节约汽油336千克,平均每辆汽车一天节约汽油多少千克?
24、(1)一个数的2倍是48, (2)两个因数的积是8319,
这个数是多少? 一个因数是47,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5、食堂张叔叔在菜场买了45千克豆角,交给售货员100元钱,找回19元。每千克豆角多少钱?
26、一艘船每小时行12千米,42小时到达目的地。如果每小时行18千米,到达目的地需要多少小时?
27、在括号里填上适当地数。
0.5时=( )分 1.5时=( )时( )分
( )时=30分 ( )时=2时45分
28、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29、小明和爸爸一起去电动游戏场乘飞机。买票时小明付出20元钱,找回了8元。游戏场的学生票价是成人的一半,算一算学生票和成人票的票价各是多少钱?
30、在一个汽车停车场停车一次至少要交费5元。如果停车超过1小时,每多停1小时要多交2元。一辆汽车在离开停车场时交了9元,这辆汽车停了几个小时?
31、某月有5个星期一,但是这个月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都不是星期一。你知道这个月的第一天是星期几吗?这个月有多少天?
32、有些应用题取近似数时,要想一想实际情况。下面两题的答案应取多少才合适?
(1)每套童装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童装?
(2)每个油桶最多装油4.5千克,要装60千克的油,需要多少个这样的油桶?
33、一只蜜蜂0.5小时飞行10千米,是一只蝴蝶飞行速度的2倍。这只蝴蝶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34、用一部收割机收大豆,5天可以收割20公顷。照这样计算,7天可以收割多少公顷?60公顷大豆需要多少天才能收完?
35、用同样的2台抽水机,3小时可以浇地12公顷,照这样计算:
(1)1台抽水机1小时可以浇地多少公顷?
(2)1台抽水机4小时可以浇地多少公顷?
(3)4台抽水机1小时可以浇地多少公顷?
(4)1台抽水机浇100公顷地要用几小时?
36、小龙买了1千克糖果和3千克饼干,付了44元钱。小丽买了同样的糖果和饼干各1千克,付了24元钱。这种糖果和饼干每千克各是多少钱?
37、一个纺织厂平均每小时生产棉纱938千克。如果每千克棉纱织布7米,这个厂每小时生产的棉纱可以织布多少米?
38、前进农场一个机械化耕作队有生产人员24人,一共种288公顷地。去年平均每公顷收粮食6吨,去年平均每人生产粮食多少吨?
39、小华在计算3.6除以一个数时,由于商的小数点向右点错了一位,结果得24。这道题的除数是多少?
40、(1)4.8与2.2的和乘4,积是多少?
(2)20.2减去2.2的差,除以3与2的积,商是多少?
41、新兴煤矿七月份产煤4.35万吨,八月份产煤5万吨,九月份产煤5.65万吨。平均每月产煤多少万吨?
42、一场音乐会的票价有40元、60元两种。60元的有100个座位,40元的有250个座位。票房收入是15000元,观众可能有多少人?(已知两种票售出的都是整十数。)
43、小刚家用18米篱笆靠一面墙围成一个宽4米的长方形养鸡栏。它的面积是多少?
44、(1)36除以4的商,减去2与4的积,差是多少?
(2)13.7与22.3的和除以12,得出的商再乘9,积是多少?
45、一个工程队铺一段公路,每天上午工作4小时,下午工作3小时。如果按每小时铺路48米计算,这个工程队一天共铺路多少米?
46、小红买3本练习本,每本0.5元,还买了3本生字本,每本0.3元。小红一共花了多少元?
47、(1)6.2减去2.4与1.3的和,差是多少?
(2)6.2减去2.2所得的差乘2,积是多少?
(3)9.2加上8.4与1.6的差,所得的和除以4,商是多少?
(4)用10减去6的差去除24,商是多少?
48、四年级要买5本相册和5枝自动铅笔奖励三好学生。买相册用了30元,买自动铅笔用了10元,一本相册比一枝自动铅笔贵多少元?
49、东关小学体育队有71人,其中15人是篮球队员,田径队员的人数比篮球队员多21人,其余的是足球队员。足球队有多少人?
50、水稻专业组有一块早稻田。面积450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产水稻1千克,这块早稻田的产量是多少千克?
51、先锋小学要用长1米,宽0.5米的红纸布置一个光荣榜,这个光荣榜高2米,长1米。布置这个光荣榜需要多少张这种纸?
52、四年级和五年级要给500棵树浇水,四年级每天浇50棵,浇了4天;剩下的由五年级来浇,浇了5天。五年级平均每天浇多少棵?
53、李小胜拿10元钱买文具,买了4枝铅笔,每枝1元。剩下的钱买图画纸,每张0.5元,买了几张图画纸?
54、新丰农具厂赶制540件农具。前10天平均每天制32件,余下的要在5天完成,平均每天要制多少件?
55、小玲看一本290页的小说,前4天每天看20页。以后每天看30页,再用几天可以看完?
56、一个装订小组要装订2640本书,3小时装订了240本。照这样计算,剩下的书还需要多少小时能装订完?
57、在三只盒子里,一只装有两个红球,一只装有两个白球,还有一只装有红球和白球各一个。现在三只盒子上的标签全贴错了。你能只从一只盒子里拿出一个球来,就确定这三只盒子里各装的是什么颜色的球吗?
58、学校食堂运来1吨煤,计划烧40天。由于改进炉灶,每天节省5千克,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
59、红星小学计划20天收集树种120千克。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收集2千克,收集这批树种实际用了多少天?
60、食堂买来280千克大米,计划吃7天。实际每天比计划少吃5千克,这批大米实际吃了多少天?
61、一个生产小组要加工一批汽车配件。原计划每天加工200个,15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加工了250个。这样比原计划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62、解放军某部进行野营训练。原计划每天行军35千米,15天走完全程。实际提前1天走完,平均每天走多少千米?
63、洗衣机厂计划全年生产洗衣机16800台,结果提前2个月就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照这样的速度,全年可生产洗衣机多少台?
64、新丰农机厂一个车间加工2480个零件。原来每天加工100个,工作20天后,改为每天加工120个。这样再加工几天就可以完成任务?
65、一本故事书,原来每页排576字,排了25页。再版时字改小了,每页比原来多排124字,要排多少页?(得数保留整数)
66、新风服装厂用一批布料裁制套装。按原设计裁剪方法可裁成140套,平均每套用布3米。实际裁剪时多裁出了10套,( )?
(补充问题,编成三步应用题,再解答。)
67、一台粉碎机原来每天可加工饲料1.5吨,现在每天比原来多加工0.5吨。现在用这样的2台粉碎机加工19吨饲料,需要多少天?
68、小红的身高是1.36米,小强比小红高0.04米,他们两人身高的和是小林身高的2倍,小林身高是多少米?
69、百货商店运来300双球鞋,分别装在2个木箱和6个纸箱里。如果2个纸箱同1个木箱装的球鞋一样多,想一想:每个木箱和每个纸箱各装多少双球鞋?
70、发电厂原来发电10万千瓦时用煤45吨。改进设备以后,发电10万千瓦时少用煤5吨。原来发电560万千瓦时所用的煤,现在可以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71、一个化肥厂原计划21天完成一项任务,由于每天多生产化肥7吨,结果9天就完成任务。原计划每天生产化肥多少吨?
72、小强和小丽同时从自己家里走向学校。小强每分钟走65米,小丽每分钟走70米。经过4分钟,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73、两地相距270米。小东和小英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走来。小东每分钟走50米,小英每分钟走40米,经过几分钟两人相遇?
74、两辆汽车同时从一个地方向相反的方向开出。甲车平均每小时行44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38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75、甲、乙两列火车从两地相对行驶。甲车每小时行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9千米。甲车开出后1小时,乙车才开出,再过2小时两车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76、两个工程队合开一条675米长的隧道,同时各从一端开凿,第一队每天开12米,第二队每天开13米。这条隧道要用多少天才能打通?打通时两队各开凿了多少米?
77、长沙到广州的铁路长699千米,一列货车从长沙开往广州,每小时行69千米。这列货车开出后1小时,一列客车从广州出发开往长沙,每小时行71千米。再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78、某车间用两台机床同时加工2160个零件。第一台机床每小时加工24各,第二台机床每小时加工30个。如果每天工作8小时,加工完这批零件需要多少天?
79、李峰家在学校东面,赵红家在学校西面,两人同时离校回家。李峰每分钟行80米,赵红每分钟行70米。经过4分钟,两人同时到家。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80、一个服装厂原来做一种儿童服装,每套用布2.2米。现在改进了剪裁方法,每套节省布0.2米。原来做600套这种服装所用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81、一个打字员要打21000字的书稿,计划用12小时。由于提高了打字速度,每小时多打了250字,打完这份书稿实际用了几小时?
82、某县举行长跑比赛,运动员跑到离起点3千米处要返回到起点。领先的运动员每分钟跑310米,最后的运动员每分钟跑290米。起跑后多少分钟这两个运动员相遇?相遇时离返回点有多少米?
83、一辆汽车和一辆拖拉机同时从甲城出发开往乙城。汽车每小时行49千米,拖拉机每小时行35千米。出发后6小时,汽车先到达乙城。再过几小时拖拉机才能到达乙城?
84、一座大桥长2400米。一列火车以每分钟900米的速度通过大桥,从车头开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需要3分钟。这列火车长多少米?
85、解答下面各题,说说3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⑴、玩具厂计划生产1200只小猴,15天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只?
⑵、玩具厂计划生产1200只小猴,已经生产了400只。剩下的要10天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只?
⑶、玩具厂计划生产1200只小猴,已经生产了5天,每天生产80只。剩下的要10天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只?
86、一个旅馆有25个两人房间,45个三人房间。这个旅馆一共可以住多少人?
87、甲乙两人从两地同时相对出发,甲每分钟行60米,乙每分钟行80米,经40分钟相遇。两地相距多远?
88、商店运来16筐苹果,每筐43千克。运来的梨比苹果重量的2倍少120千克。运来的梨有多少千克?
89、载重汽车每小时行45千米,小汽车的速度是载重汽车的1.4倍。它们从相距162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行驶。
⑴、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⑵、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千米?
⑶、如果出发时是8时15分,相遇时是几时几分?
90、两辆汽车同时从一个工厂出发,相背而行。一辆车每小时行33千米,另一辆车每小时行42千米,经过多少分钟两车之间相距15千米?
91、粮食加工厂用两台磨面机同时磨面17280千克。第一台磨面机每小时磨面364千克,第二台磨面机每小时磨面356千克。如果每天工作8小时,磨完这些面粉需要多少天?
92、有人把蝙蝠放在有蚊子的房间里做试验。蝙蝠原来的体重3.9克,15分钟后,由于吃了蚊子,体重增加到4.29克。平均一只蚊子的重量是0.002克。算一算蝙蝠一分钟吃了多少只蚊子?
93、一个林场用喷雾器给树喷药,2台喷雾器4小时喷了200棵。照这样计算,5台喷雾器6小时可以喷多少棵?
94、甲乙两地相距48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52千米,行驶312千米后遇到从乙地开来的一辆汽车。如果乙地开来的汽车每小时行42千米,算一算这两辆汽车是不是同时开出的?
95、一个学生的家离学校有3千米。他每天早晨骑车上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行进,恰好准时到校。一天早晨,由于逆风,开始的1千米,他只能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骑行。剩下的路程他应以什么速度骑行,才能准时到校?
96、一个工厂原来每月用水468吨。开展节约用水活动后,原来一年的用水量现在可以多用一个月,平均每月节水多少吨?
97、东赵庄去年开荒山造林。种苹果树6公顷,每公顷种树1050棵;种桃树4公顷,每公顷种3000棵。一共种果树多少棵?
98、小荣家养了45只鸡,18只鸭。如果每只鸡一年可以产蛋13千克,每只鸭产蛋12千克,这些鸡、鸭一年可以产多少千克蛋?
99、田村到县城的公路长21千米。一个人骑车从田村去县城用3小时,一辆汽车从田村开到县城用0.5小时。汽车平均每小时比骑车人多行多少千米?
100、四年级要为图书馆修补244本图书,第一天修补了49本,第二天修补了51本,剩下的要3天修补完,平均每天要修补多少本?
101、建筑工地需黄沙50吨。用一辆载重4吨的汽车运了5次,余下的改用一辆载重2.5吨的汽车运,还要运几次?
102、面粉每千克0.92元,大米每千克0.80元。买面粉和大米各15千克,付出30元,应找回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103、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相距165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对开出。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摩托车的速度是汽车的1.2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遇?
104、王老师从学校到县城,要行6千米路。原计划骑自行车,20分钟可到。后来改为步行,比骑车每分钟少行200米。步行到县城需要多用多少分钟?
105、一个筑路队原计划20天修完一条公路。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45米,提前5天完成任务。原计划每天修路多少米?
106、一个工人加工一批零件,计划每小时加工20个,12小时可以完成。(用不同方法解答)
⑴、现在要提前2小时完成,平均每小时要多加工多少个零件?
⑵、如果每小时多加工4个,可以提前几小时完成?
⑶、前4小时平均每小时加工了24个,照这样计算,余下的还要加工多少个小时?
1.人骑自行车1小时行16千米,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2.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3.百合花约有40个品种,杜鹃花大约是百合花品种的17倍,杜鹃花大约有多少个品种?
4.肯德基套餐一种每份18元,一种每份21元,有60元,买3份,有几种买法?
5.一个计算器24元,李老师要买4个。他带了100元,钱够吗?
6.每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
7.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到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8.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要用114分钟,绕地球59周要用多少分钟?比5天长些还是短些?
9.某森林公园有124公顷森林,1公顷森林,一年可滞尘约32吨,一天可从地下吸出约85吨水。
(1)这个公园的森林一年大约可滞尘多少吨?
(2)这个公园的林林一天大约可从地下吸出多少吨水?
10.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班,每班144本,还需要留40本作为备用。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
11.学校要为图书馆增添两种新书:《儿童网络》每套125元,《数学猜想》每套18元,每种3套,一共要花多少钱?
12.特快列车每小时行160千米,30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13.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14.李2李骑睚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钟可行多少米?
15.我国发射的“神州”四号飞船绕地球一周约用90分钟,一共绕地球108周,用了多少时间?
16.公园的一头大象一天要吃350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5吨食物,够大象吃20天吗?
17.小强每天早上跑步15分钟,他的速度大约是120米/分,小强每天大约跑步多少米?
18.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去王庄乡送化肥,去的时候用了3小时,返回时用了2小时。去时的速度是40千米/时。
(1从县城到王庄乡有多远?
(2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 一辆旅游车在平原和山区各行了2小时,最后到达山顶。在平地的速度是50千米/时,山区的速度是30千米/时,这段路程有多长?
2. 四年级同学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
3. 有80个气球,每个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
4. 有120面彩旗,每班3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5. 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还剩几本?
6. 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还剩几本?
7. 21本《作文选》花了84元,每本《作文选》多少钱?
8. 王老师有196元,要买39元一本的词典,可以买多少本?还剩多少元?
9. 学校礼堂每排有26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40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10. 共有576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
11.十月是学校环保月,共收集了930节废电池,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
12.小林家的果园今年收了310千克梨,收的苹果是梨的19倍,大约收了多少千克苹果?
13.一辆长途客车3小时行了17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1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14.一只山雀5天大约能吃800只害虫,照这样计算,一只山雀一个月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一个月按30天计算。)
15.列式计算:
(1)25的40倍是多少?
(2)756里面有多少个18?
(3)把300平均分成20份,每份是多少?
(4)884是34的多少倍?
(5)38与64的积再减去162与18的商,差是多少?
(6)876与158的差乘32,结果是多少?
(7)965加上3276除以84的商,和是多少?
1、 一块长方形的长是400米,宽是150米的块,一共收粮食48吨,平均每公顷收粮食多少吨?
2、 一块边长是300米的正方形地,如果每公顷收粮食10吨,一共收粮食多少吨?
3、 教室长是10米,宽是8米,如果要在教室里铺一种面积是80平方分米的方砖,一共需要多少个方砖?
4、 体育场的面积是15000平方米,如果要在体育场上铺上一种边长是2米的正方形胶皮,需要这样的胶皮多少块?
5、 操场长是25米,宽是40米,如果要在操场上铺一种面积是2平方米的磁砖,一共需要这样的磁砖多少个? 一个长是400分米,宽是300分米的长方形,如果每平方分米收豆4千克,一共收豆多少千克?
1、 一个边长是500米的正方形,一共收粮食100吨粮食,平均每公顷收粮食多少吨?
2、 学校要用面积是20平方分米的耐磨砖去铺一间长12米、宽6米的长方形会议室地面,至少需要准备多少块这样的砖?
3、 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0平方米,长是1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10.飞机5小时可以飞行200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7小时可以飞行多少千米?
11.某电器车间要装配收录机,每天装配240部,10天可以完成,如果每天装配300部,多少天可以完成?
12.学校买来8箱文具,每箱有10盒,每盒里有50支铅笔,一共买来多少支铅笔?
13、电池厂生产了7200节电池,每12节装一盒,6盒装一箱,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柒』 请帮帮忙啊``有高分拿啊```谢谢````
岳飞
http://ke..com/view/2545.htm
周恩来
http://ke..com/view/1751.htm
陶渊明
http://ke..com/view/7622.htm
林肯
http://ke..com/view/2063.htm
马克吐温
http://ke..com/view/21384.htm
高尔基
http://ke..com/view/3579.htm
袁隆平
http://ke..com/view/9239.htm
王安石
http://ke..com/view/2515.htm
詹天佑
http://ke..com/view/8594.htm
亚里士多德
http://ke..com/view/4482.htm
汉武帝
http://ke..com/view/17163.htm
商鞅
http://ke..com/view/2999.htm
嘉庆
http://ke..com/view/652271.htm
韩非子
http://ke..com/view/2770.htm
荀子
http://ke..com/view/2776.htm
张衡
http://ke..com/view/16543.htm
毕升
http://ke..com/view/31557.htm
康有为
http://ke..com/view/1657.htm
谭嗣同
http://ke..com/view/1655.htm
张謇
http://ke..com/view/62299.htm
宋庆龄
http://ke..com/view/1771.htm
祖冲之
http://ke..com/view/2122.htm
魏源
http://ke..com/view/13953.htm
秋瑾
http://ke..com/view/5999.htm
李济深
http://ke..com/view/46344.htm
张澜
http://ke..com/view/30308.htm
童第周
http://ke..com/view/34277.htm
胡适
http://ke..com/view/2010.htm
杰弗逊
http://ke..com/view/54201.htm
罗斯福
http://ke..com/view/20972.htm
丘吉尔
http://ke..com/view/6156.htm
拿破仑
http://ke..com/view/4866.htm
杰克伦敦
http://ke..com/view/70591.htm
康德
http://ke..com/view/3899.htm
拉斐尔
http://ke..com/view/4036.htm
『捌』 要30道5年级数学奥数题,带答案。
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2、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4.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 的两岸。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 4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
6.学校组织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去郊外活动。第一小组每小时走4.5千米,第二小组每小时行3.5千米。两组同时出发1小时后,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一个果园,用了1小时,再去追第二小组。多长时间能追上第二小组?
7.有甲乙两个仓库,每个仓库平均储存粮食32.5吨。甲仓的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吨,甲、乙两仓各储存粮食多少吨?
8.甲、乙两队共同修一条长400米的公路,甲队从东往西修4天,乙队从西往东修5天,正好修完,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米。甲、乙两队每天共修多少米?
9.学校买来6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455元,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0.一列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5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1.某玻璃厂托运玻璃250箱,合同规定每箱运费20元,如果损坏一箱,不但不付运费还要赔偿100元。运后结算时,共付运费4400元。托运中损坏了多少箱玻璃?
12.五年级一中队和二中队要到距学校20千米的地方去春游。第一中队步行每小时行4千米,第二中队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2千米。第一中队先出发2小时后,第二中队再出发,第二中队出发后几小时才能追上一中队?
13.某厂运来一堆煤,如果每天烧1500千克,比计划提前一天烧完,如果每天烧1000千克,将比计划多烧一天。这堆煤有多少千克?
14.妈妈让小红去商店买5支铅笔和8个练习本,按价钱给小红3.8元钱。结果小红却买了8支铅笔和5本练习本,找回0.45元。求一支铅笔多少元?
15.学校组织外出参观,参加的师生一共360人。一辆大客车比一辆卡车多载10人,6辆大客车和8辆卡车载的人数相等。都乘卡车需要几辆?都乘大客车需要几辆?
16.某筑路队承担了修一条公路的任务。原计划每天修720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80米,这样实际修的差1200米就能提前3天完成。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17.某鞋厂生产1800双鞋,把这些鞋分别装入12个纸箱和4个木箱。如果3个纸箱加2个木箱装的鞋同样多。每个纸箱和每个木箱各装鞋多少双?
18.某工地运进一批沙子和水泥,运进沙子袋数是水泥的2倍。每天用去30袋水泥,40袋沙子,几天以后,水泥全部用完,而沙子还剩120袋,这批沙子和水泥各多少袋?
19.学校里买来了5个保温瓶和10个茶杯,共用了90元钱。每个保温瓶是每个茶杯价钱的4倍,每个保温瓶和每个茶杯各多少元?
20.两个数的和是572,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是0,去掉0后,就与第二个加数相同。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21.一桶油连桶重16千克,用去一半后,连桶重9千克,桶重多少千米?
22.一桶油连桶重10千克,倒出一半后,连桶还重5.5千克,原来有油多少千克?
23.用一只水桶装水,把水加到原来的2倍,连桶重10千克,如果把水加到原来的5倍,连桶重22千克。桶里原有水多少千克?
24.小红和小华共有故事书36本。如果小红给小华5本,两人故事书的本数就相等,原来小红和小华各有多少本?
25.有5桶油重量相等,如果从每只桶里取出15千克,则5只桶里所剩下油的重量正好等于原来2桶油的重量。原来每桶油重多少千克?
26.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需要9分钟,那么用同样的速度把这根木料锯成5段,需要多少分?
27.一个车间,女工比男工少35人,男、女工各调出17人后,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2倍。原有男工多少人?女工多少人?
28.李强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12千米,5小时到达,从乙地返回甲地时因逆风多用1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9.甲、乙二人同时从相距18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每小时行走5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如果甲带了一只狗与甲同时出发,狗以每小时8千米的速度向乙跑去,遇到乙立即回头向甲跑去,遇到甲又回头向飞跑去,这样二人相遇时,狗跑了多少千米?
30.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球,红球和黄球一共有21个,黄球和白球一共有20个,红球和白球一共有19个。三种球各有多少个?
31.在一根粗钢管上接细钢管。如果接2根细钢管共长18米,如果接5根细钢管共长33米。一根粗钢管和一根细钢管各长多少米?
32.水泥厂原计划12天完成一项任务,由于每天多生产水泥4.8吨,结果10天就完成了任务,原计划每天生产水泥多少吨?
33.学校举办歌舞晚会,共有80人参加了表演。其中唱歌的有70人,跳舞的有30人,既唱歌又跳舞的有多少人?
34.学校举办语文、数学双科竞赛,三年级一班有59人,参加语文竞赛的有36人,参加数学竞赛的有38人,一科也没参加的有5人。双科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35.学校买了4张桌子和6把椅子,共用640元。2张桌子和5把椅子的价钱相等,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36.父亲今年45岁,5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今年儿子多少岁?
37.有两桶油,甲桶油重是乙桶油重的4倍,如果从甲桶倒入乙桶18千克,两桶油就一样重,原来每桶各有多少千克油?
38.光明小学举办数学知识竞赛,一共20题。答对一题得5分,答错一题扣3分,不答得0分。小丽得了79分,她答对几道,答错几道,有几题没答?
39.甲列火车长240米,每秒行20米;乙列火车长264米,每秒行16米,两车相向而行,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尾相离需要几秒?
40.一列火车长600米,通过一条长1150米的隧道,已知火车的速度是每分700米,问火车通过隧道需要几分?
41.小明从家里到学校,如果每分走50米,则正好到上课时间;如果每分走60米,则离上课时间还有2分。问小明从家里到学校有多远?
42.有一周长600米的环形跑道,甲、乙二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甲每分钟跑300米,乙每分钟跑400米,经过几分钟二人第一次相遇?
43.有一个长方形纸板,如果只把长增加2厘米,面积就增加8平方米;如果只把宽增加2厘米,面积就增加12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纸板原来的面积是多少?
44.妈妈买苹果和梨各3千克,付出20元找回7.4元。每千克苹果2.4元,每千克梨多少元?
45.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135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甲乙两人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46.盒子里有同样数目的黑球和白球。每次取出8个黑球和5个白球,取出几次以后,黑球没有了,白球还剩12个。一共取了几次?盒子里共有多少个球?
47.上午6时从汽车站同时发出1路和2路公共汽车,1路车每隔12分钟发一次,2路车每隔18分钟发一次,求下次同时发车时间。
48.父亲今年45岁,儿子今年15岁,多少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11倍?
49.王老师有一盒铅笔,如平均分给2名同学余1支,平均分给3名同学余2支,平均分给4名同学余3支,平均分给5名同学余4支。问这盒铅笔最少有多少支?
50.一块平行四边形地,如果只把底增加8米,或只把高增加5米,它的面积都增加40平方米。求这块平行四边形地原来的面积?
50道奥数题解答参考
1、想:由已知条件可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正好是一把椅子价钱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价钱。再根据椅子的价钱,就可求得一张桌子的价钱。
解:一把椅子的价钱:
288÷(10-1)=32(元)
一张桌子的价钱:
32×10=320(元)
答:一张桌子320元,一把椅子32元。
2、想:可先求出3箱梨比3箱苹果多的重量,再加上3箱苹果的重量,就是3箱梨的重量。
解:45+5×3
=45+15
=60(千克)
答:3箱梨重60千克。
3、想:根据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和甲比乙速度快,可知甲比乙多走4×2千米,又知经过4小时相遇。即可求甲比乙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解:4×2÷4
=8÷4
=2(千米)
答:甲每小时比乙快2千米。
4、想:根据两人付同样多的钱买同一种铅笔和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可知每人应该得(13+7)÷2支,而李军要了13支比应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给张强0.6元钱,即可求每支铅笔的价钱。
解:0.6÷[13-(13+7)÷2]
=0.6÷[13-20÷2]
=0.6÷3
=0.2(元)
答:每支铅笔0.2元。
5、想:根据已知两车上午8时从两站出发,下午2点返回原车站,可求出两车所行驶的时间。根据两车的速度和行驶的时间可求两车行驶的总路程。
解:下午2点是14时。
往返用的时间:14-8=6(时)
两地间路程:(40+45)×6÷2
=85×6÷2
=255(千米)
答:两地相距255千米。
6、想: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果园时间,第二小组多行了[3.5-(4.5-3.5)] 千米,也就是第一组要追赶的路程。又知第一组每小时比第二组快( 4.5-3.5)千米,由此便可求出追赶的时间。
解:第一组追赶第二组的路程:
3.5-(4.5- 3.5)=3.5-1=2.5(千米)
第一组追赶第二组所用时间:
2.5÷(4.5-3.5)=2.5÷1=2.5(小时)
答:第一组2.5小时能追上第二小组。
7、想:根据甲仓的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吨,可知甲仓的存粮如果增加5吨,它的存粮吨数就是乙仓的4倍,那样总存粮数也要增加5吨。若把乙仓存粮吨数看作1倍,总存粮吨数就是(4+1)倍,由此便可求出甲、乙两仓存粮吨数。
解:乙仓存粮:
(32.5×2+5)÷(4+1)
=(65+5)÷5
=70÷5
=14(吨)
甲仓存粮:
14×4-5
=56-5
=51(吨)
答:甲仓存粮51吨,乙仓存粮14吨。
8、想:根据甲队每天比乙队多修10米,可以这样考虑:如果把甲队修的4天看作和乙队4天修的同样多,那么总长度就减少4个10米,这时的长度相当于乙(4+5)天修的。由此可求出乙队每天修的米数,进而再求两队每天共修的米数。
解:乙每天修的米数:
(400-10×4)÷(4+5)
=(400-40)÷9
=360÷9
=40(米)
甲乙两队每天共修的米数:
40×2+10=80+10=90(米)
答:两队每天修90米。
9、想: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如果桌子的单价与椅子同样多,那么总价就应减少30×6元,这时的总价相当于(6+5)把椅子的价钱,由此可求每把椅子的单价,再求每张桌子的单价。
解:每把椅子的价钱:
(455-30×6)÷(6+5)
=(455- 180)÷11
=275÷11
=25(元)
每张桌子的价钱:
25+30=55(元)
答:每张桌子55元,每把椅子25元。
10、想:根据已知的两车的速度可求速度差,根据两车的速度差及快车比慢车多行的路程,可求出两车行驶的时间,进而求出甲乙两地的路程。
解:(7+65)×[40÷(75- 65)]
=140×[40÷10]
=140×4
=56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 560千米。
11、想:根据已知托运玻璃250箱,每箱运费20元,可求出应付运费总钱数。根据每损坏一箱,不但不付运费还要赔偿100元的条件可知,应付的钱数和实际付的钱数的差里有几个(100+20)元,就是损坏几箱。
解:(20×250-4400)÷(10+20)
=600÷120
=5(箱)
答:损坏了5箱。
12、想:因第一中队早出发2小时比第二中队先行4×2千米,而每小时第二中队比第一中队多行(12-4)千米,由此即可求第二中队追上第一中队的时间。
解:4×2÷(12-4)
=4×2÷8
=1(时)
答:第二中队1小时能追上第一中队。
13、想:由已知条件可知道,前后烧煤总数量相差(1500+1000)千克,是由每天相差(1500-1000)千克造成的,由此可求出原计划烧的天数,进而再求出这堆煤的数量。
解:原计划烧煤天数:
(1500+1000)÷(1500-1000)
=2500÷500
=5(天)
这堆煤的重量:
1500×(5-1)
=1500×4
=6000(千克)
答:这堆煤有6000千克。
14、想:小红打算买的铅笔和本子总数与实际买的铅笔和本子总数量是相等的,找回0.45 元,说明(8-5)支铅笔当作(8-5)本练习本计算,相差0.45元。由此可求练习本的单价比铅笔贵的钱数。从总钱数里去掉8个练习本比8支铅笔贵的钱 数,剩余的则是(5+8)支铅笔的钱数。进而可求出每支铅笔的价钱。
解:每本练习本比每支铅笔贵的钱数:
0.45÷(8-5)=0.45÷3=0.15(元)
8个练习本比8支铅笔贵的钱数:
0.15×8=1.2(元)
每支铅笔的价钱:
(3.8-1.2)÷(5+8)=2.6÷13=0.2(元)
也可以用方程解:
设一枝铅笔X元,则一本练习本为 元。
8X+5× =3.8-0.45
64X+19-25X=30.4-3.6
39X=7.8
X=0.2
答:每支铅笔0.2元。
15、想:根据一辆客车比一辆卡车多载10人,可求6辆客车比6辆卡车多载的人数,即多用的(8-6)辆卡车所载的人数,进而可求每辆卡车载多少人和每辆大客车载多少人。
解:卡车的数量:
360÷[10×6÷(8-6)]
=360÷[10×6÷2]
=360÷30
=12(辆)
客车的数量:
360÷[10×6÷(8-6)+10]
=360÷[30+10]
=360÷40
=9(辆)
答:可用卡车12辆,客车9辆。
16、想:根据计划每天修720米,这样实际提前的长度是(720×3-1200)米。根据每天多修80米可求已修的天数,进而求公路的全长。
解:已修的天数:
(720×3-1200)÷80
=960÷80
=12(天)
公路全长:
(720+80)×12+1200
=800×12+1200
=9600+1200
=10800(米)
答:这条公路全长10800米。
17、想:根据已知条件,可求12个纸箱转化成木箱的个数,先求出每个木箱装多少双,再求每个纸箱装多少双。
解:12个纸箱相当木箱的个数:
2×(12÷3)=2×4=8(个)
一个木箱装鞋的双数:
1800÷(8+4)=18000÷12=150(双)
一个纸箱装鞋的双数:
150×2÷3=100(双)
答:每个纸箱可装鞋100双,每个木箱可装鞋
150双
18、想:由已知条件可知道,每天用去30袋水泥,同时用去30×2袋沙子,才能同时用完。但现在每天只用去40袋沙子,少用(30×2-40)袋,这样才累计出120袋沙子。因此看120袋里有多少个少用的沙子袋数,便可求出用的天数。进而可求出沙子和水泥的总袋数。
解:水泥用完的天数:
120÷(30×2-40)=120÷20=6(天)
水泥的总袋数:
30×6=180(袋)
沙子的总袋数:
180×2=360(袋)
答:运进水泥180袋,沙子360袋。
19、想:根据每个保温瓶的价钱是每个茶杯的4倍,可把5个保温瓶的价钱转化为20个茶杯的价钱。这样就可把5个保温瓶和10个茶杯共用的90元钱,看作30个茶杯共用的钱数。
解:每个茶杯的价钱:
90÷(4×5+10)=3(元)
每个保温瓶的价钱:
3×4=12(元)
答:每个保温瓶12元,每个茶杯3元。
20、想:已知一个加数个位上是0,去掉0,就与第二个加数相同,可知第一个加数是第二个加数的10倍,那么两个加数的和572,就是第二个加数的(10+1)倍。
解:第一个加数:
572÷(10+1)=52
第二个加数:
52×10=520
答:这两个加数分别是52和520。
21、想:由已知条件可知,16千克和9千克的差正好是半桶油的重量。9千克是半桶油和桶的重量,去掉半桶油的重量就是桶的重量。
解:9-(16-9)
=9-7
=2(千克)
答:桶重2千克。
22、想:由已知条件可知,10千克与5.5千克的差正好是半桶油的重量,再乘以2就是原来油的重量。
解:(10-5.5)×2=9(千克)
答:原来有油9千克。
23、想:由已知条件可知,桶里原有水的(5-2)倍正好是(22-10)千克,由此可求出桶里原有水的重量。
解:(22-10)÷(5-2)
=12÷3
=4(千克)
答:桶里原有水4千克。
24、想:从“小红给小华5本,两人故事书的本数就相等”这一条件,可知小红比小华多(5×2)本书,用共有的36本去掉小红比小华多的本数,剩下的本数正好是小华本数的2倍。
解:小华有书的本数:
(36-5×2)÷2=13(本)
小红有书的本数:
13+5×2=23(本)
答:原来小红有23本,小华有13本。
25、想:由已知条件知,5桶油共取出(15×5)千克。由于剩下油的重量正好等于原来2桶油的重量,可以推出(5-2)桶油的重量是(15×5)千克。
解:15×5÷(5-2)=25(千克)
答:原来每桶油重25千克。
26、想: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只锯出了(3-1)个锯口,这样就可以求出锯出每个锯口所需要的时间,进一步即可以求出锯成5段所需的时间。
解:9÷(3-1)×(5-1)=18(分)
答:锯成5段需要18分钟。
27、想:女工比男工少35人,男、女工各调出17人后,女工仍比男工少35人。这时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2倍,也就是说少的35人是女工人数的(2-1)倍。这样就可求出现在女工多少人,然后再分别求出男、女工原来各多少人。
解:35÷(2-1)=35(人)
女工原有:
35+17=52(人)
男工原有:
52+35=87(人)
答:原有男工87人,女工52人。
28、想:由每小时行12千米,5小时到达可求出两地的路程,即返回时所行的路程。由去时5小时到达和返回时多用1小时,可求出返回时所用时间。
解:12×5÷(5+1)=10(千米)
答: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10千米。
29、想:由题意知,狗跑的时间正好是二人的相遇时间,又知狗的速度,这样就可求出狗跑了多少千米。
解:18÷(5+4)=2(小时)
8×2=16(千米)
答:狗跑了16千米。
30、想:由条件知,(21+20+19)表示三种球总个数的2倍,由此可求出三种球的总个数,再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就可以求出三种球各多少个。
解:总个数:
(21+20+19)÷2=30(个)
白球:30-21=9(个)
红球:30-20=10(个)
黄球:30-19=11(个)
答:白球有9个,红球有10个,黄球有11个。
31、想:根据题意,33米比18米长的米数正好是3根细钢管的长度,由此可求出一根细钢管的长度,然后求一根粗钢管的长度。
解:(33-18)÷(5-2)=5(米)
18-5×2=8(米)
答:一根粗钢管长8米,一根细钢管长5米。
32、想:由题意知,实际10天比原计划10天多生产水泥(4.8×10)吨,而多生产的这些水泥按原计划还需用(12-10)天才能完成,也就是说原计划(12-10)天能生产水泥(4.8×10)吨。
解:4.8×10÷(12-10)=24(吨)
答:原计划每天生产水泥24吨。
33、想:由题意知唱歌的70人中也有跳舞的,同样跳舞的30人中也有唱歌的,把两者相加,这样既唱歌又跑舞的就统计了两次,再减去参加表演的80人,就是既唱歌又跳舞的人数。
解:70+30-80
=100-80
=20(人)
答:既唱歌又跳舞的有20人。
34、想:参加语文竞赛的36人中有参加数学竞赛的,同样参加数学竞赛的38人中也有参加语 文竞赛的,如果把两者加起来,那么既参加语文竞赛又参加数学竞赛的人数就统计了两次,所以将参加语文竞赛的人数加上参加数学竞赛的人数再加上一科也没参加 的人数减去全班人数就是双科都参加的人数。
解:36+38+5-59=20(人)
答:双科都参加的有20人。
35、想:由“2张桌子和5把椅子的价钱相等”这一条件,可以推出4张桌子就相当于10把椅子的价钱,买4张桌子和6把椅子共用640元,也就相当于买16把椅子共用640元。
解:5×(4÷2)+6=16(把)
640÷16=40(元)
40×5÷2=10O(元)
答: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分别是100元、40元。
36、想:5年前父亲的年龄是(45-5)岁,儿子的年龄是(45-5)÷4岁,再加上5就是今年儿子的年龄。
解:(45-5)÷4+5
=10+5
=15(岁)
答:今年儿子15岁。
37、想:“如果从甲桶倒入乙桶18千克,两桶油就一样重”可推出:甲桶油的重量比乙桶多(18×2)千克,又知“甲桶油重是乙桶油重的4倍”,可知(18×2)千克正好是乙桶油重量的(4-1)倍。
解:18×2÷(4-1)=12(千克)
12×4=48(千克)
答:原来甲桶有油48千克,乙桶有油12千克。
38、想:根据题意,20题全部答对得100分,答错一题将失去(5+3)分,而不答仅失去5分。小丽共失去(100-79)分。再根据(100-79)÷8=2(题)……5(分),分析答对、答错和没答的题数。
解:(5×20-75)÷8=2(题)……5(分)
20-2-1=17(题)
答:答对17题,答错2题,有1题没答。
39、想:“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尾相离”,两车所行的路程是两车身长之和,即(240+264)米,速度之和为(20+16)米。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就可求得所需时间。
解:(240+264)÷(20+16)
=504÷30
=14(秒)
答: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尾相离,需要14秒。
40、想:火车通过隧道是指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所行的路程正好是车身与隧道长度之和。
解:(600+1150)÷700
=1750÷700
=2.5(分)
答:火车通过隧道需2.5分。
41、想:在每分走50米的到校时间内按两种速度走,相差的路程是(60×2)米,又知每秒相差(60-50)米,这就可求出小明按每分50米的到校时间。
解:60×2÷(60-50)=12(分)
50×12=600(米)
答:小明从家里到学校是600米。
42、想:由已知条件可知,二人第一次相遇时,乙比甲多跑一周,即600米,又知乙每分钟比甲多跑(400-300)米,即可求第一次相遇时经过的时间。
解:600÷(400-300)
=600÷100
=6(分)
答:经过6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
43、想:由“只把宽增加2厘米,面积就增加12平方厘米”,可求出原来的长是:(12÷2)厘米,同理原来的宽就是(8÷2)厘米,求出长和宽,就能求出原来的面积。
解:(12÷2)×(8÷2)=24(平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纸板原来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
44、想:用去的钱数除以3就是1千克苹果和1千克梨的总钱数。从这个总钱数里去掉1千克苹果的钱数,就是每千克梨的钱数。
解:(20-7.4)÷3-2.4
=12.6÷3-2.4
=4.2-2.4
=1.8(元)
答:每千克梨1.8元。
45、想:由题意知,甲乙速度和是(135÷3)千米,这个速度和是乙的速度的(2+1)倍。
解:135÷3÷(2+1)=15(千米)
15×2=30(千米)
答:甲乙每小时分别行30千米、15千米。
46、想:两种球的数目相等,黑球取完时,白球还剩12个,说明黑球多取了12个,而每次多取(8-5)个,可求出一共取了几次。
解:12÷(8-5)=4(次)
8×4+5×4+12=64(个)
或8×4×2=64(个)
答:一共取了4次,盒子里共有64个球。
47、想:1路和2路下次同时发车时,所经过的时间必须既是12分的倍数,又是18分的倍数。也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解: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36
6时+36分=6时36分
答:下次同时发车时间是上午6时36分。
48、想:父、子年龄的差是(45-15)岁,当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11倍时,这个差正好是儿子年龄的(11-1)倍,由此可求出儿子多少岁时,父亲是儿子年龄的11倍。又知今年儿子15岁,两个岁数的差就是所求的问题。
解:(45-15)÷(11-1)=3(岁)
15-3=12(年)
答:12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11倍。
49、想:根据题意,可以将题中的条件转化为:平均分给2名同学、3名同学、4名同学、5名同学都少一支,因此,求出2、3、4、5的最小公倍数再减去1就是要求的问题。
解:2、3、4、5的最小公倍数是60
60-1=59(支)
答:这盒铅笔最少有59支。
50、想:根据只把底增加8米,面积就增加40平方米, 可求出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根据只把高增加5米,面积就增加40平方米,可求出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再用原来的底乘以原来的高就是要求的面积。
解:(40÷5)×(40÷8)=40(平方米)
答:平行四边形地原来的面积是40平方米。
『玖』 开心农场的数学模型
1、计算所有作物的单位时间经验值,需要最快升级就选择单位时间经验值最大的种就行了,当然有些作物有等级限制,需要达到多少级以上才能种,那就只能选择当然等级能种的单位时间经验值最大的来种,一直按照这个策略就能快速升级;
2、什么叫最快种完所有的地?鼠标动作快点或者自己编个程序实现
3、那就选择24小时成熟的作物
4、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