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端午节语文

端午节语文

发布时间: 2021-08-05 13:52:19

语文作文:端午节500字左右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但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传说那天爱国诗人屈原听到自己的国家快要灭亡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抱起一块石头纵身跳入江河里。直到现在,人们一到端午节就吃粽子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每当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今年端午节我还学会包粽子呢!刚开始,我学着外婆的样子,拿出两张粽叶,把它平摊在桌子上,放一些糯米,再放一、二块排骨和板栗,然后放一些糯米盖好,最后拿筷子搅匀、折好。可是我用力太猛,叶子碎了,还好糯米没漏出来。我就用绳子把粽子捆紧,结果太紧了,叶子全碎了,米也漏了。在这慌乱之中,我没把粽子包好,却把糯米洒了一地。但是我没有放弃,想起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我又小心翼翼地包起了粽子。在外婆的指导下我终于包好了。香喷喷的粽子煮好后。我找出了自己包的那个粽子,咬了一口,真香啊!这种味道真是让我回味无穷。
我喜欢吃粽子,所以我很喜欢端午节。

Ⅱ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中《边城》节选部分每节主要写那些事文中写了几个端午节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端午节赛龙舟的场景重复出现了三次:

第一次描写翠翠在端午节的龙舟赛会上回与爷爷走散,遇见了船总顺顺的二答儿子傩送,傩送派人将翠翠送回家,两人在相处中彼此产生了朦胧的好感。

第二次,翠翠为了不能忘记上个端午节遇见傩送的“甜而美”的经过,又同祖父到城边河街上去看赛龙舟。天突然下了雨,为避雨,祖孙两人到船总顺顺家,没有见到傩送却遇上了大老天保,这就为日后兄弟两个去碧溪姐唱歌埋下了伏笔。

端午节场景第三次出现时,翠翠还一直“温习着两次过节、两个日子所见所闻的一切。

特点:结构安排忽而眼前忽而追忆,回环往复,跌宕起伏,采用顺序和补叙相结合的叙述手法。

(2)端午节语文扩展阅读: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

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由于《边城》的美学艺术,《边城》这部小说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Ⅲ 语文 非常时期的端午节 分析

1,指端午节那天的喜庆,于龙舟开始于开船的热闹场面
2,因为端午节是从古代传承至今,而现在,很少有划龙舟的了
3,场景,表达了人们的喜悦,感到这件事很新鲜,表达对节日的祝福。
4,原文好,因为,原文的描写更好的表达了人们与参加人的喜悦,一起庆祝节日的高兴
比赛的激烈,人们的叫好。竞争的场景。这也可以想象出当时的比赛热烈的场面

Ⅳ 了解端午节(作文)70字(语文)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节终于到了,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粽子。前一天早上,妈妈和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拿出来,洗好粽子叶,准备开始包粽子。
我从来没包过粽子,于是对妈妈说:“妈妈,我不会包粽子,你能不能教教我啊?”妈妈说:“行,包粽子挺好学的,但是刚开始包很困难,你得耐心点儿。首先,将两片竹叶叠起来,折叠成漏斗形状。注意,卷的时候要尽量地紧,否则煮的时候会漏米。”我跟着妈妈做,把粽子叶叠成一个漏斗。
“然后放入糯米,但是不要放得太满。如果喜欢吃红粽子,可以在里面放一两颗小红枣。”
“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点水,然后将余下的粽子叶盖在漏斗的大口上,现在粽子变成了一个三角锥形,再用剩下的粽子叶把粽子裹紧。最后用绳子或马兰叶把粽子绑紧。”这一步非常关键,说着简单,做起来难。小小的粽子叶很“调皮”,就是不听我的话,“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粽子裹紧时,里头总是有米漏出来,气得我哇哇大叫,最后在妈妈的指导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尽管形状看起来不是很美观,但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个了。
下一步,开始煮粽子了。先把粽子整齐地摆在锅里,把锅帘压在粽子上面,再往锅帘上放一盆水。最后把水顺着锅边倒进去,大火煮40分钟,香喷喷的粽子就出锅了。
到了端午节这天早上,妈妈给我系上了五彩线,还嘱咐我不要随便折断或丢弃,只能在端午节后第一场雨时才能扔掉。妈妈还告诉我了五彩线的来历,它象征着五色龙,可以降伏鬼怪,带走一切疾病。我们还在门口插上艾草,挂上纸葫芦,家里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早上忙完这些以后,今天的主角——粽子,终于登场了!白白的粽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软又黏,好吃极了。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Ⅳ 小学语文作文《端午节》

梅子熟透以后,端午的脚步款步而来。“她从花明柳暗细雨如丝的江南走来,从绿阴如盖柳树含烟的梦中走来,从我深深地凝眸中走来了。”这是当代词作家丰桦对端午节的赞美。
我的家乡在东北的山区。村庄的四周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山上“佳木秀而繁阴”。一条清澈的小溪在巍峨的山涧溢出,淌过
缭绕,鸡鸣狗叫的村庄。千百年来,古朴安宁的村庄就这样静静的躺在大山的怀抱中,吸收着大地的灵气,沐浴着阳光的光辉。
野鹃花开过不久,就到端午节了。于是,我处在异国他乡而又回忆起在故乡过端午节的情景来
家乡的端午节,很多风俗跟外地一样系百索子,端午的前一天晚上凌晨3,4点钟,母亲起床,把事先准备好的五色小绳系在孩子的手脖子上。小绳是掉色的,沾了水,把手腕染的红一色,青一色,好玩极了。
端午节过了,等到第一场雨,孩子睡着后母亲在悄悄的把小声解下来,扔在水里让雨水将其冲走。
用五彩的纸叠了连环小宝灯挂在
上,象征着一年的
,衣食无忧。
记忆最深的是我8岁那年的端午节。那年,不知怎的,我身上起了又大又紫,肿的流脓的脓包,疼得我不得安宁,这时八一公公说“毛毛,你等着,我去弄些薆蒿来。”直到下午,他才回来。我听人家说这玩意放在水里煮沸后,用水洗澡,能治百病。我洗完澡后果真不疼了。第三天,就好了。
事后我问八一公公缘由。他说“你这娃子走运,逢上端午节,不然,可够你受得!”我至今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大概是由于恰逢上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节日吧!
家乡也要泡端午酒。再下过春天的第一场雨后,家家户户就已经将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发酵。里面放6样东西,那就是:北枣,荔枝,枸杞,橄榄,桂圆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谓“泉香而酒洌。”端午酒还可以让人长生不老呢!!!如今,妈妈也
,材料一样,但入嘴后口感却不一样。我提醒妈妈:“你用的是这里的酒,而不是家乡自己酿的酒啊

Ⅵ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除了语文书上的内容!)

1、悬艾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2、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

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3、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

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

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Ⅶ 端午节课件

三年级语文说说端午节

五月端阳 端午节

五月端阳 端午节

三年级语文说说端午节

端午节

端午节的鸭蛋 人教

端午节

端午节的鸭蛋

端午节

《说说端午节》[苏教版]

===================================
我们站点有以上内容,输入www 910 hk
希望能解答你的问题

【输入www 910 hk,来到好多课件站。】
【云集师生和朋友,汇聚课件和教案。】

【课件教学到培训,kejian 910 hk。 】
教师备课有教案,jiaoan 910 hk。 】

【学习作业有作文,zuowen 910 hk。 】
【范文帮助你工作,fanwen 910 hk。 】

【答案配套到试题,shiti 910 hk 。 】
【论文出版这里多,lunwen 910 hk。 】

Ⅷ 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上的一篇短文端午日的答案短文主要写了端午节的哪些民俗

端午日的主要写了端午节的民俗:

1、文章中描写到的民俗有在端午日的这一天,家家户户人家的都穿上了新衣服。从文中”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可以得到。“莫不”展现了人人参与、一个不漏的场景,体现了人们对这个节日的重视和节日热闹的气氛。

2、给小孩涂雄黄。文章中在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可以直观的知道这个习俗。因为人们认为雄黄具有驱妖避邪、驱除体内毒素的功效。中国自古就有"喝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的民谚。而以雄黄酒涂抹儿童面颊耳鼻,或在额角写一“王”字,比作猛虎,以威邪魅。

3、端午日这天人们有划船比赛的民俗,在文章”看划船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可以看出。中国自古以来有以船送瘟神的习俗,有敬龙神与驱邪送瘟的意义。

4、自由下水追赶鸭子。文段”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可以看出。记述赛龙船后人们下水追赶、捕捉鸭子的情景。"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交代放鸭河中的目的。"绿头""红布",色彩鲜艳,与喜庆气氛相应。"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可以想见热烈、欢乐的程度不下于赛龙船。

拓展资料: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Ⅸ 初一语文的一篇课文《端午日》写了关于端午节的哪几件事

1、穿新衣、2、画王字3、吃鱼肉4、赛龙舟5、追鸭子,后两件重点写。

热点内容
宝蓝色校园 发布:2025-07-11 20:31:21 浏览:714
幼儿教师演讲稿精选 发布:2025-07-11 14:51:14 浏览:105
燃料电池历史 发布:2025-07-11 13:49:58 浏览:96
什么心理 发布:2025-07-11 11:13:50 浏览:198
天都教育 发布:2025-07-11 09:35:37 浏览:447
厦门在职教师招聘 发布:2025-07-11 09:05:50 浏览:694
十佳师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发布:2025-07-11 08:34:05 浏览:745
曲宏老师 发布:2025-07-11 08:29:28 浏览:130
初中物理考点 发布:2025-07-11 08:00:56 浏览:539
九年级上册仁爱版英语 发布:2025-07-11 07:43:32 浏览: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