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详解
⑴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常用应用题解题方法
掌握解题步骤是解答应用题的第一步,要想掌握解答应用题的技能技巧,还需要掌握解答应用题的基本方法。一般可以分为综合法、分析法、图解法、演示法、消元法、假定法、逆推法、列举法等。在这里介绍这些方法,主要是帮助同学掌握在遇到应用题时,如何去思考,怎样打开自己的智慧之门。这些方法都不是孤立的,在实际解题中,往往是两种或三种方法同时用到,而且有许多问题,可以用这种方法分析,也可以用那种方法分析。问题在于掌握了各种方法后,可以随着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灵活运用,切不可死记硬背,机械地套用解题方法。 1.综合法
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数量关系先选择两个已知数量,提出可以解答的问题,然后把所求出的数量作为新的已知条件, 与其它的已知条件搭配,再提出可以解答的问题,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求出所要求的结果为止。这就是综合法。在运用综合法的过程中,把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分解成可以依次解答的几个简单应用题。小学数学网
例1.一个养鸡场一月份运出肉鸡13600只,二月份运出的肉鸡是一月份的2倍,三月份运出的比前两个月的总数少800只,三月份运出多少只?
综合法的思路是:
算式:(13600+13600×2)-800
= (13600+27200)-800
=40800-800
=40000(只)
答:三月份运出40000只。
另解:13600×(2+1)-800
=13600×3-800
=40800-800
=40000(只)
例2.工厂有一堆煤,原计划每天烧3吨,可以烧96天。由于改进烧煤方法,每天可节煤0.6吨,这样可以比原计划多烧几天?
解答这道题,综合法的思路是:
算式:3×96÷(3-0.6)-96
=288÷2.4-96
=120-96
=24(天)
答:可比原计划多烧24天
用心解救行了,不要考虑太多
小学的题都不难..
⑵ 小学数学应用题
面粉的重量是大米的2倍,
因此,如果按照“每天吃15千克大米,30千克面粉”——30是15的2倍,
那么,当大米全部吃完时,面粉也恰好全部吃完。
实际情况是“每天吃15千克大米,20千克面粉”——比前面的假设每天少吃(30-20)=10千克面粉,
从而,“几天后大米全部吃完,面粉还剩80千克”
故,天数=80÷(15×2-20)=80÷10=8(天)
大米:15×8=120(千克)
面粉:15×8×2=240(千克) 或者 20×8+80=240(千克)
一个非0的整数,缩小10倍后的小数点去掉,——仍然是原数本身;
加上这个数的3倍,——结果是原数的4倍;
比17.5的2倍少8,——17.5×2-8=27
这道题有问题,按照这个叙述,得到的不是整数!
用绳子3折来量,井外余2.5米;——即:绳长=3倍井深+7.5米
如果把绳子4折来量,距离井口还有1.2米——即:绳长=4倍井深-4.8米
这是个典型的盈亏问题
井深:(2.5×3+1.2×4)÷(4-3)=12.3(米)
绳长:(12.3+2.5)×3=44.4(米)或者 (12.3-1.2)×4=44.4(米)
⑶ 如何讲解小学数学应用题
小学生讨厌是因为他们听不懂,但只要一明白,绝对是一通百通。
我是一名学生,我结合了我们小学的奥数老师,初中的奥数老师以及我现在的老师的教学方法,结出下列结论:
1可先开始做一些简单的数学游戏,使同学们热热身,如二十四点等。
2开始讲题时,先给他们几分钟看题,运算一下。
3首先要弄清楚题目给我们的信息(关系式等),用简要的代号、箭头、字符在黑板上表示出最重要的资料。使得题目清晰。
4知道题目要问我们什么时,让老师与同学一起去寻找题目的突破口和解题的思路。最主要让同学们自己去摸索,老师只起到一个辅导纠正的作用。如果出现了不同的答案,就让同学们自己辩解自己的为什么是对的,对方为什么是错的,可以训练学生们表达能力和整理思路。这样也会产生一个对立的状态,中立的孩子也会在其中分辨出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并发表自己支持哪一边。这这种活跃的环境会使不思考的孩子随之一起开动脑筋。
5让同学们寻求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思维,发散性思维对学生来说是很有益处的。不发言的孩子也会随之学到跟多的知识,就像交换苹果的故事那样。
6如果是一个很深奥的题目,就由简到深,不妨从画图开始,举个简单的例子去启发他们。在一步步的,简单的题目到深奥的题目。
7讲完例题后,在把做题思路从新再讲一遍,理清大家的思路。
8学完一个例题,做一些小小的练习题,这不仅可以增加印象,还可以让学生们发现那里还不过关。
⑷ 小学数学应用题有哪六个要点
常用应用题解题方法
掌握解题步骤是解答应用题的第一步,要想掌握解答应用题的技能技巧,还需要掌握解答应用题的基本方法。一般可以分为综合法、分析法、图解法、演示法、消元法、假定法、逆推法、列举法等。在这里介绍这些方法,主要是帮助同学掌握在遇到应用题时,如何去思考,怎样打开自己的智慧之门。这些方法都不是孤立的,在实际解题中,往往是两种或三种方法同时用到,而且有许多问题,可以用这种方法分析,也可以用那种方法分析。问题在于掌握了各种方法后,可以随着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灵活运用,切不可死记硬背,机械地套用解题方法。 1.综合法
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数量关系先选择两个已知数量,提出可以解答的问题,然后把所求出的数量作为新的已知条件, 与其它的已知条件搭配,再提出可以解答的问题,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求出所要求的结果为止。这就是综合法。在运用综合法的过程中,把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分解成可以依次解答的几个简单应用题。小学数学网
例1.一个养鸡场一月份运出肉鸡13600只,二月份运出的肉鸡是一月份的2倍,三月份运出的比前两个月的总数少800只,三月份运出多少只?
综合法的思路是:
算式:(13600+13600×2)-800
= (13600+27200)-800
=40800-800
=40000(只)
答:三月份运出40000只。
另解:13600×(2+1)-800
=13600×3-800
=40800-800
=40000(只)
例2.工厂有一堆煤,原计划每天烧3吨,可以烧96天。由于改进烧煤方法,每天可节煤0.6吨,这样可以比原计划多烧几天?
解答这道题,综合法的思路是:
算式:3×96÷(3-0.6)-96
=288÷2.4-96
=120-96
=24(天)
答:可比原计划多烧2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