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五年级语文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苏教版

发布时间: 2021-08-06 05:51:37

Ⅰ 小学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是什么

苏教版:五上

1.师恩难忘

2.陶校长的演讲

3.古诗两首

习作1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5.装满昆虫的衣袋

6.变色龙

7.金蝉脱壳

习作2

8.成语故事

9.推敲

10.嫦娥奔月

11.读书莫放“拦路虎”△

12.伊索寓言

习作3

13.在大海中永生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15.艾滋病小斗士

习作4

16.黄山奇松

17.黄果树瀑布

18.莫高窟

习作5

19.天火之谜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1.诺贝尔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习作6

23.林冲棒打洪教头

24.少年王冕

25.黄鹤楼送别

26.清平乐 村居

习作7

Ⅱ 五年级语文苏教版

鸿篇巨著:【解释】:指规模宏大的著作。同“鸿篇钜制②”。
【出自】:柯灵《香雪海·散文——文学的轻骑队》:“我们这时代是产生鸿篇巨著的时代,是产生诗的时代,也是产生绚烂多采、争妍斗胜的散文的时代。”

家徒四壁:【解释】: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示例】:他已穷到~,身无分文的地步了。
【近义词】:一贫如洗
【反义词】:丰衣足食、家给人足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家中贫穷,一无所有

下落不明:【解释】:下落:着落,去处。指不知道要寻找的人或物在什么地方。

化为乌有:【解释】:乌有:哪有,何有。变得什么都没有。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
【出自】:汉·司马相如《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姹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示例】:岂意青州六从事,~一先生。 ◎宋·苏轼《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诗
【近义词】:化为泡影、子虚乌有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形容一下子丧失或全部落空

夜难安寝:解释:夜:晚上;难:困难;安:不能;寝:睡觉。形容夜里睡不着觉。

厄运:厄运:
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
厄运出处:
艰难困苦的遭遇。 汉 扬雄 《元后诔》:“新都宰衡,明圣作佐。与图国艰,以度厄运。”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卷中:“ 琨 既体良才,又罹厄运,故善敍丧乱。”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况我谋身拙,逢他厄运拘。”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根在,则虽处厄运,犹如霜后之花,其复发也。” 郭沫若 《湖心亭》:“明年鸿钧运转,四十六岁交大运。不要紧的,不要紧的,你的厄运就要过了。”

撰写:原指创造性的写作,后泛指对一般文字文书类的写作,兼有创作、记录、编辑、总结、整合等方面的内涵。

逸闻: 世人不大知道的传说,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一袭破衫:解释:袭:量词,指成套的衣服。一袭破衫:指一套破衣衫。

奋笔疾书:疾:快速 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名垂青史:解 释 垂:流传;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出 处 清·卓尔堪《<明遗民诗>序》:“死事者名垂青史,固无论已。”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褒义
示 例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23章:“无不希望捧着张献忠成就大事,自己成为开国功臣,封侯拜相,封妻荫子,并且~。”

崎岖:高低不平的样子。形容山路不平。比喻处境艰难。有时也比喻人生艰难,险阻。
.形容情意缠绵或感情委婉曲折。形容人意向诡秘。

坎坷:原意∶道路高低不平
寓意∶事情不顺利或不称心,比喻不得志

博览群书:词 目: 博览群书的意思及出处
发 音 :bó lǎn qún shū
释 义 :博:广泛。览:看、阅读。群书:很多的书。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知识面相当广泛。

以后要勤劳点哈~我一点一点帮你找的~

如何提高小学五年级语文成绩(苏教版)

一个小学教师来回答,语文成绩,我看你女儿错题部分,看似很复杂,其实很简单,阅读少了,大量的阅读课外读物,然后要能看能讲,能评,这是为阅读准备的,至于字词部分,那就只有强化记忆,说白了就是多抄,文章要在一般要求的基础上提高难度,就是语文书不不要求背诵的课文,都要背诵,多背,多读,成绩自然就提高了,不要认为我说的是屁话,我专教三四五的,近几年来都是考的全镇第一,你试试吧

Ⅳ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 - 百度文库

(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滑轮构造上的特点。2.能够识别动滑轮和定滑轮。3.能够就两种滑轮的不同作用提出假设并开展科学探究活动。4.会做滑轮的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二)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及其分类。2.知道两种滑轮的作用以及一些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数据的重要意义。2.建立一种物体可以有多种用途的意识。

Ⅳ 找苏教版五年级语文的课文

论语文教科书练习题设计的价值取向

——以人教版、苏教版、台湾版教科书中《核舟记》《愚公移山》为例

张学凯

(内蒙古包头师范学院 文学院,内蒙 古包头 014030)

摘要:在《核舟记》《愚公移山》两篇课文练习题的设计上,人教版、苏教版注重练习题内容的覆盖面和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单一性、封闭性题目居多,题目总量偏少;台湾版没有文言基础知识及背诵的题目,多设计聚焦式、综合式、开放式的题目,题目总数多。设计练习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导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其价值取向应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引发我们思考:怎样设计练习题的内容、形式、层级和数量,才能达到这一目标。

关键词:教科书练习题;语文素养;人教版;苏教版;台湾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练习题是语文教科书中助学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体现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特点以及编辑者的教育教学理念的重要内容。本文选取人教版、苏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和台湾统编教材——国民中学《国文》教科书(台湾“国立编译馆”主编1999年版,下称“台湾版”)中的《核舟记》《愚公移山》两篇课文的练习题作为分析比较样本。由于台湾的国文教育教学理念与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有较大差异,我们试图通过对教科书练习题的比较分析,探讨不同地区教科书练习题的价值取向,以期使练习题有效地引导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一、练习题的分析比较

(一)内容

三套教科书中两篇课文的练习题,在内容上主要涉及了背诵(熟读)、文言知识、理解课文内容、运用语言、思维以及评价、态度几个方面,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人教版、苏教版的练习题注重内容的覆盖面。以练习题最少的人教版《愚公移山》一文为例:该文共3道题,涉及了文言知识、运用书面语言能力、想象能力、评价、情感态度五个方面的内容。台湾版的练习题则与之相反,往往是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练习题,并聚焦于某一方面。如《核舟记》内容是生动、形象地描述一件工艺品,练习题就聚焦于“运用语言”来设计。共6道题,除第1题的第1问外,其余均为语言运用题;而在语言运用上,又聚焦于运用“描述”法。

第二,人教版、苏教版重视文言文的朗读、背诵和文言词义的掌握,苏教版尤甚。如《核舟记》共5道练习题,其中朗读1题,文言词义3题,占去该文练习题量的80%;台湾版则没有设计这类练习题。

第三,台湾版重视对学生评价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这方面的题目较多,如《愚公移山》中的第2、3、4题。

第四,人教版、苏教版,单一内容的题目居多,如背诵、解释加点的词义等,蕴含多项内容、培养多种能力的题目偏少;台湾版正好相反,综合类的题目较多,往往一道题目中包含着多项学习内容,如《核舟记》中的第1题就包含了理解、写作知识、运用语言、思维四方面的学习内容。

(二)形式

三套教科书两篇课文的练习题形式的总体情况是:苏教版的封闭式题目比例最高,《核舟记》为83.3%,《愚公移山》为75%;人教版次之,分别为75%和33.3%;台湾版最低,为33.3%和42.9%。人教版、苏教版注重让学生积累、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因而设计了背诵、释义、区别一词多义等封闭式的题目;虽然也设计了开放式题目,但比例偏低。台湾版的开放式题目较多,比例较高,分别占66.7%和57.1%。其开放式题目分为两类:一类是语言运用题,有仿写、改写、片段作文等类型;另一类是通过多元读解课文、讨论、写作等形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自我观点的题目。

(三)层级

苏教版大体按照感知理解、文言基础和积累(熟读背诵)三方面来设计的,基本上属于基础类作业,层级不很分明。

人教版基本上按照感知理解、文言基础和延伸拓展三方面来设计,前二者是基础练习题,后者是综合、提高类练习题。如《核舟记》共4道练习题,构成由浅入深,由课内到课外的层级:第1题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是第2、3、4题的基础;第2题探讨课文的写作结构,分析研究具体问题,加大了难度,同时又为第4题作了铺垫,提供了关于写作顺序的知识和范例;第3、4两题同属于语言运用类题目,但第3题是翻译句子,难度较小,排在前面,第4题要求学生简介工艺品,属于延伸拓展,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题目,放在最后。

台湾版则按照理解课文、创意想象或表达观点、语言运用设计练习题。练习题的层级清晰、合理。以《核舟记》为例,第一,按照语言的表达方式分为口语题和书面语题,先口语后书面,一者口语题为书面题服务,口语题学习“描述”,书面语题运用“描述”;二者口语题描述“人物”神态,书面语题目描述“手工艺品”,又兼顾了不同的描述对象。第二,口语题中,从学习内容来看,第1题“描述”人物的神态;第2题“想象”人物说话内容;第3题“阐述”自己的观点,题目难度逐题递增。从提供的学习资源来看,第1题是全资源式,答案在课文中,学生只需要读懂原文,把文言文转化为语体文即可;第2题是半资源型,即只提供了“想象”情境,并未提供具体内容,难度有所增加;第3题则未提供课文以外的学习资源,是无资源型的、全开放式的题目,难度最大。第三,书面语题中,第4题列提纲,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结构,并强化对描述一件工艺品结构的认识;第5题是“改写”,让学生依托课文,练习怎样描述一件工艺品;第4、5题分别从结构和运用语言的角度为第6题提供范例;第6题要求描述手工艺品,既是对该文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又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题目。可见,书面语的题目遵循单项—综合—提高的原则,难度逐渐增大。总之,6道题目,由浅入深,呈现出多种层级;层级之间又构成有机的序列。

(四)数量

从练习题的数量上看,人教版练习题量最少,两篇课文共7道题;苏教版次之,共9道题;台湾版最多,共13道题,是人教版的1.85倍;是苏教版的1.4倍。

三、引发的思考

编制练习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导语文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达成语文教学的目标,因而练习题的正确价值取向,对于引导语文教学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怎样设计练习题,才能达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呢?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一)关于练习题内容的思考

国外母语教学专家和教师认为,语文“基础知识”在语文学习中是极其重要的,这似乎不容置疑并普遍得到认同。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提出“双基”之后,知识与技能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并追求系统的训练〔1〕。新课程对知识的认识有了新变化,不再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是注重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规律,让静态的语文知识成为有价值、不断更新的活知识,促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迅速转变为发展性学力。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教学要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三大领域均衡发展。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这就促使我们思考:1.选择什么样的知识作为练习题的内容?2.用怎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这些知识?是设置内容单一的知识性的题目如解释加点的词,还是蕴含多项学习内容的综合性的题目(如台湾版《核舟记》)?或者二者结合,各自的比例应是多少?3.在阅读课的练习题系统中怎样才能把听说读写结合起来?怎样呈现练习题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根据语文学科的体系,结合课文的特点,设计聚焦式的练习题(如台湾版《核舟记》),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有更多的机会去应用同一种知识,将知识“外化”,以便集中掌握一种知识或技能;还是要有较宽的覆盖面,尽量覆盖课文所涉及内容的题目(如人教版《愚公移山》)?4.在有限的题目中怎样才能兼顾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关于练习题形式的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选择和加工信息。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首创精神,已成为语文界的共识。毫无疑问,开放式的练习题目,由于学习内容是不固定的,答案是多元的,因而在回答练习题目时,允许学生进行多元解答,建构新的意义。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和发散性的思维,习得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封闭式的题目则主要引导学生识记,其学习内容是固定的,答案也是统一的,往往限制学生的思维,那么:1.封闭式的题目,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取消封闭式的题目,会不会暗示学生识记是无关紧要?2.怎样设置开放式的题目,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达到预期目的?3.怎样处理开放式题目与语文知识学习的关系?与封闭式题目的关系?如二者结合,怎样的比例是合适的?

(三)关于练习题层级的思考

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教科书应该按照认知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来编排,据此,有研究者认为〔2〕训练题之间应该形成一个有机的序列,能引导与约束学习流程,即把抵达学习目标的学习流程相对固定下来,以便学习者按照训练题目安排的台阶,一步一步深入课文,一层一层接近学习目标,一点一点实现学习任务。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3〕(2)。基于此,许多语文教师认为做练习题是一种语文实践,设计练习题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情境,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因而不必太多地考虑题目与课文之间以及题目之间的层级关系。综上所述,练习题是应该像台湾版的《核舟记》一样,在内容的选择、组织上和呈现上都形成有机的序列,还是只提供实践的情境即可?

(四)关于题量的思考

人教版、苏教版题量少,编辑者意在“提倡少做题,多读书”,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3〕(17);台湾版则希冀“透过各种练习,以收到运用纯熟,触类旁通的效果”〔4〕(2),同时,编者并不希望用题目的数量限制教师和学生,在本套教科书的“编辑例言”中明确指出“至于题数多寡,教师可视实际情况加以斟酌”〔4〕(2)。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提供大量的变式练习能够训练学生的认知技能,使学生学会策略使用的条件,使策略成为条件化知识。通过一定的练习,能够使学生对自己思维过程的监控由有意识向自动化转化,最终形成稳定而有效的元认知技能〔5〕,那么:1.一篇课文究竟应该设置几道题?2.是把设计一定量的变式练习题作为认知技能训练的一种方法,还是把练习题作为语文课程的一种资源,提供给教师和学生选择;还是少做题,多阅读呢?

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

窃读记
作者:林海音

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放学后急忽忽地从赶到这里,目的地可不是饭店,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三排,不错……”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我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着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我已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如果口袋里有钱该多好!去吃一碗热热的面条,回到这里时,已经有人给摆上一张沙发,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着看。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每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起来,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我合上书,嗯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赞同2| 评论

Ⅶ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苏教版

热点内容
英语培训翻译 发布:2025-07-10 10:05:31 浏览:823
2014暑期实践 发布:2025-07-10 09:19:41 浏览:982
老师批改作业的图片 发布:2025-07-10 07:56:40 浏览:819
兰州市教育 发布:2025-07-10 04:28:12 浏览:486
常州一女教师与男 发布:2025-07-10 04:08:29 浏览:752
生物质热电厂 发布:2025-07-10 03:37:47 浏览:304
历史民权 发布:2025-07-10 03:34:51 浏览:53
tea化学 发布:2025-07-10 03:06:29 浏览:355
漫画题师德 发布:2025-07-09 23:54:29 浏览:211
使某人做某事的英语 发布:2025-07-09 23:36:43 浏览: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