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语文草根课题

语文草根课题

发布时间: 2021-08-06 06:20:55

1. 小学体育草根问题研究计划

我找到一个一年级的,希望能有用。
一、“草根课题”研究“问题库”
1、问题源:从教师自身教育教学的困境中寻找问题
2、问题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 当代小学生是在非常顺利的环境中和家长的宠爱下成长起来的,是 " 在蜜水中泡大的 " 。因此,这一代小学生更容易在生活、学习中遭受挫折。“ 梅花香自苦寒来 ” ,人生的道路上成功和挫折都会相伴而行,让学生充分认识挫折的两面性,学会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用积极有效的方法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是我们在教学中所要解决的问题。
3、从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中寻找问题:体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形式,学生的意志品质及心理活动,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得极其生动、形象和具体。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具有其它学科无法代替的作用。学校体育教学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4、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场景中捕捉问题: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和提高要求等方法,让学生承受一定的生理、心理负荷,来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敢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在一些课堂比赛中,教师有意将比赛结果颠倒裁决,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 不公 ” ,激发 “ 不满 ” 情绪。使情绪得到渲泄,以增强心理承受能力,达到考验意志,锻炼胸襟的目的。
5、在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中发现问题: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学生一般都己抱有一定的期望,一旦达不到期望的标准,就容易对自己产生不满,而导致心理上的挫折。特别在当前,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心切,学生学习失败后往往遭受冷遇、歧视、斥责,使学生处于焦虑状态。调查表明:受挫者中有 57 %是因学习受挫。学习成绩达不到目标;作业过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成绩差,造成过重心理压力;无机会显示自己的才能。
6、从阅读交流中发现问题:挫折教育是教学生正确对待失败,在失败时如何尽快调整好心理平衡,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能去获取成功。这种教育方式能强化他们的坚强意志,增加他们的定力,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屡战不败打下基础。通俗一点地说就是教会学生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百折不挠,逆流而上,关键是“ 不惧 ” , “ 不惊 ” , “ 不挠 ” , “ 向上 ” 。
7、从学校确立的“关键问题”分解:家长、学校与社会相互配合,积极营造“磨难励志”的氛围,使学生明白“自讨苦吃”的深刻意义。与此同时,作为体育教师,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热情帮助,同时要注意严以律已,身先士卒,起好为人师表的作用,同时也要重视课内外结合,使学生在课内得到
教育,在课外得到内化和升华。
8、来自其他的问题:由于个人的心理和生理条件的限制,会使个人的目标无法实现,产生挫折。
二、“草根课题”研究申报表
课题名称: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
所属学科:
主持人姓名:
研究时间:
1、问题描述 :(填写说明:描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与 此相关的教情和学情。在描述时,一般都是采用白描的手法叙述此课题产生的过程,同时,在阐述问题时一定要观点简洁、言简义赅。) 教育界有句名言:“失败教育只能使教育失败,只有成功教育才能使教育成功”。成功教育立足尊重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主体地位,重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乐趣,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成功与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进而把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未来事业的创造者与成功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每一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渴望,并在成功中发现和挖掘自己的才能,从而获得更多的自信。从当今体育教学的教与学现状分析,在体育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视技术传授和体质的增加,轻视学生心理素质、情感需求、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培养;同时还存在着重视教法研究,轻视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现存的教育依然受功利价值观的支配,客观上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影响了人的潜能发展,这与时代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当代的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缺乏坚强意志、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承受能力较差。他们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会遇到各种挫折,有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和正确疏导,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和人格缺陷。尤其是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发展,在他们不断向周围生活环境进行自主探索时,会与周围的环境发生各种矛盾,难以避免地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这时对他们进行抗挫折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决定在一年级的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并开展此课题的研究。
2、问题界定:(填写说明:对问题涉及的关键词、核心语进行诠释,提示课题研究方向和角度。名称的表述要简练、准确,要使用科学概念和规范用语,不要使用具有文学色彩的修辞手法。)
⑴、体育教学 根据教学大纲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使他们通过反复的练习,将思维活动与体力活动紧密结合,促进身体、知识、技能和思想的变化。
⑵、心理教育 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⑶、本课题提出的《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主要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观察、调查、分析、了解,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方法与措施,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控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受挫能力和不骄不躁、自尊自爱、团结互助、勇敢顽强、敢于拼搏的良好心理品质。
3、问题解决的设想:(填写说明:包括解决本问题的研究方法、实施步骤、时间安排以及研究措施等。
(1)研究方法:如课例描述法、案例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方法例举出来,而且进行简单的说明。
(2)实施步骤:即计划分几步完成,每一步做什么
(3)时间安排:即研究需要多长时间,每步大概需要多长时间等。
(4)研究措施:即在研究中准备采取哪些具体有效、切实可行的措施、做法。)
一、研究目标:
1、总目标:通过对学生的观察、调查、分析、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教育与教学。在增强体质的同时,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勇于挑战困难的精神和自己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2、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通过理论研究,设计出研究方案的阶段。
第二阶段:方法与手段的实施阶段,通过对各种信息的反馈,进行巩固与完善的阶段。
第三阶段:总结方法,得出实验成果阶段。
二、研究内容:
1、开展抗挫折教育要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为主阵地。采用讲明道理、直观引导、设置障碍、情境体验、磨难训练、活动竞技、模拟探究等多种教学形式,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在不同情境下抗挫折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2、开展抗挫折教育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有关不怕困难,战胜挫折的内容,渗透抗挫折教育,启发学生懂得每个人在成才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必须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挫折面前不气馁,敢于夺取胜利,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抗挫折意识。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寻资料,借助其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实验研究;
2、调查法:调查学生的爱好、心理健康和具有的心理障碍、心理倾向等;
3、行动研究法:创设不同的课堂环境去加强学生的受挫能力。
四、实验对象:沧江中学附属小学一年级 1—8班全体学生。
五、实施步骤:
1、 准备阶段(2012年3月—2012年5月)。
⑵ 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理论,收集有关抗挫折教育的资料。
⑵ 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
⑶ 对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的问卷调查,前测,为心理辅导确定重点。
2、 研究阶段(2012年6月—2012年12月)。
⑴ 记录研究过程,采集课题有关数据,收集课题资料。
⑵ 开展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教育活动。
3、 总结完善阶段(2013年1月—2013年4月)。
⑵ 通过研讨、座谈、问卷、测评等形式广泛收集课题信息,对课题进行后测和终结性评价,完善课题档案。
⑵ 完成本方案“研究内容”中规定的各项研究项目,写出研究论文和结题报告。
六、实验分工:
顾问:xxx(课题论证指导)
成员分工:xxx: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课题总结、负责收集一年级调查数据及研究、分析;xxx:课题教学方案、活动方案设计、组织;xxx负责一年级的调查及研究、分析。
问题解决的成效分析:(填写说明:使用证据(质性的、量化的)分析问题解决成效。)心理学研究表明,抗挫折能力和其它心理品质一样,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而获得提高。一个人对抗挫折的能力,与年龄的增长有一定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他曾经应对挫折的经历。遇小挫而胜之,可以为受挫者留下宝贵的经验,增强其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经常应对小挫折的人,往往能在大挫折面前坚韧不拔,而那些毫无挫折经历的人,一次大的挫折就可能使其一蹶不振。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本课题通过心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创设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文化修养、艺术欣赏等方面进行教育与教学,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预期成果:(填写说明:呈现研究成果形式和预设研究成果名称。)本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1、论文、课题研究报告。
2、抗挫折教育心理活动课课例或课堂实录。

2. 何为草根

草根”直译自英文的grass roots。有人认为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同政府或决策者相对的势力;一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辞典》把grass roots单列为一个词条,释义是①群众的,基层的;②乡村地区的;③基础的;根本的。如果把词目与释义互换,即把“草根×”或“草根××”中的“草根”换成这几个义项,有的换得成,有的换不成。
所以“草根化”也就是平民化,大众化等等。。。但从各种文章来看,实际应用中的“草根化”的含义远比以上的解释来得丰富。

3. 常见"草根英雄","草根学者"这样的词,那么,"草根"是什么意思呢

“草根”是什么意思?简单得很哪,不就是“草的根”?可是,现在“草根”一词的流行似乎超出了本义的范围,那么它的比喻义又是什么?所以还是要查词典。《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草×”有66条,刚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有76条,可是都没收“草根”。如果“草根”没有萌发新义,它的意思大家都了解,词典不立目,也没什么,可是它产生了引申义,词典编者依然视而不见,就未免令人遗憾了。
在港台新马等华人社区,“草根”早就进入人们的语文生活了,即使在大陆,大约在1987年“草根”就进入语用圈了。现在,它在媒体上的使用频率更是高得惊人,其构词能力和自由组合能力之强为中国大陆以外的华人社区所不及。在港台新马等华人社区,使用频率较高的是“草根性、草根族、草根阶层、草根民众、草根议员、草根大使”。但是,在中国大陆,我们看到了更多的“草根×”或“草根××”。例如:草根化、草根版、草根导演、草根官员、草根大众、草根世界、草根城市、草根经济、草根工业、草根金融、草根银行、草根文化、草根力量、草根组织、草根精神、草根意识、草根运动、草根球队、草根革命、草根情结、草根作品等。
“草根”的生命力和繁殖力跟野草一样,是何等强大啊!
“草根”直译自英文的grass roots。有人认为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同政府或决策者相对的势力;一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辞典》把grass- roots单列为一个词条,释义是①群众的,基层的;②乡村地区的;③基础的;根本的。如果把词目与释义互换,即把“草根×”或“草根××”中的“草根”换成这几个义项,有的换得成,有的换不成。
grass roots一词是怎么来的呢?这有两个说法。一个说法是十九世纪美国寻金热流行期间,盛传有些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的地方就蕴藏黄金。这消息很能吸引大众,所以grass roots就 解 作 “基层群众”了。另一个说法则是grass roots比喻农业地区,而农民代表的就是基层群众。一九三五年,美国共和党召开著名的Grass Roots Conference(基层群众会议),从此grass roots一词更加流行了。这个词也可以作形容词用,例如∶He enjoyed grass roots support(他有民众支持)。

在英文文献中,当需要表示和主流相对的组织或活动时,人们常常会用grass root来表示。人们在用到“草根”这个词时,所采用的也往往是“grass roots”中原有的含义。以下是一些权威词典对“grass roots”的解释和翻译:
一、网上的webster dictionary对 grass roots的解释:
Function: noun plural but singular or plural in construction
Usage: often attributive
Date: 1901
1 : the very foundation or source
2 : the basic level of society or of an organization especially as viewed from higher or more centralized positions of power

二、牛津英汉高阶词典对grass roots的解释: ordinary people in society, as opposed to those who make decisions. (尤用于政治)平民百姓(于决策者相对)。它还可以作定语。

三、外研社出的《大英汉词典》把grass roots译成基层群众,老百姓;基础,根基,根本;农村地区,地方。

四、陆谷孙主编的的《英汉大辞典》(上海译文出版社)对grass roots的解释和《大英汉词典》类似。但这里把grass- roots单列为一个词条,是grass roots的形容词。

五、《朗文英汉双解辞典》中的解释:the ordinary people in a country ,political party, etc., not the ones with power.基层群众(窃以为这里的中文翻译并不确切。)

六、英文版的《朗文当代英语辞典》中的解释和上述解释大同小异: the ordinary people in an organization, rather than the leaders.

七、英文版的《韦氏美语学习词典》中的解释:ordinary citizens, esp. as contrasted with a leadership or elite; of from, or aimed at the grass roots.这本词典也说明grass- roots是源于grass roots的形容词。

由此我们知道,所谓的“草根”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和政府或者决策者相对的势力;这层含义和意识形态联系紧密一些。我们平常说到的一些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等等一般都可以看作是“草根阶层”。有学者就把非政府组织(也称为非官方组织,即N.G.O)称作草根性人民组织。另一种含义我认为是和主流的或者说是精英的文化、阶层相对应弱势阶层活动力量。比如一些不太受到重视的民间、小市民的文化、习俗或活动等等。例如在台湾民进党的行动纲领中,有一条是这样表述的:“文化鼓励草根文化,维护文化财产及民间技艺,加强巡回展览演奏,平衡城乡文化发展。”

4. 什么是草根教研

“草根教研”是一种来自民间、自发而广泛的教研形式,反映的是我们广大教师对教育教学生活朴素而真切的向往、关怀和参与。它表现在参与人员的“草根性”,不是专家、学者、精英教师组成的“贵族式”研究,而是由一线教师广泛参与的研究;表现在研究课题的“草根……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实践性知识的获得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志。为切实加强我校教师业务素养的培训,夯实教研文化,针对基层学校教师研修能力相对薄弱,理论积淀不足,实践操作上升不了层次等特点,对教师业务素养培训作出统筹安排。培训研修做到起点贴近教师实际,活动形式丰富,让不同梯队的教师经受锻炼,旨在寻找教师专业成长的外在推动力,我们称之为草根教研。
草根教研”其实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我们的课堂,是摸得着看得见的。更清楚地讲,“草根教研”就是年级组的教研活动、校级教研和校际间的交流。

5. 如何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

理“草根式”小课题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步骤。 1.教师选题,填写《教师“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报告单》(见附件),借以了解教师规划的“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方向和步骤,还可以较好地提高教师的自我诊断能力。 2.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向学校教科室申报立项。对教师提交上来的题目,管理者要进行精心筛选,帮助教师把研究的题目定位在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总结经验。 3.学校教科室研究,批准立项,向申报者发立项研究通知书。 4.教师实施研究,积累研究过程资料。教科室组织各种集体研讨活动,对教师的研究进行督查指导。 5.阶段性小结,开展中期成果鉴定会,对研究状况进行评估。 6.结题。教师向教科室提出结题申请,整理研究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并交教科室。教科室组织有关专家听取研究者的报告,对课题进行评审,向研究者宣布评审意见。 7.开展课题成果推广会,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和奖励。 四、 “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激励措施 1.管理者要注意创设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氛围 学校科研文化具有隐性的渗透力量,组织者应设法引领教师意识到研究是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从而主动投入教育科研活动之中。管理者要帮助教师打破课题研究的神秘性,增强教师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信心。同时,要考虑教师的能力、素养、时间、精力等因素,这些往往决定着教师可以不可以进行研究,能不能将研究进行到底。因此,帮助教师从实际出发,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计划和目标。 2.管理者应多方为教师提供专业支持 比如,为了易于教师操作,理顺思路,可以把研究流程改制成表格形式,引导教师建立科学的逻辑体系。教师的时间和教研活动时间都是有限的,为了真正提高教研活动的效果,可以让常规教研与小课题研究相结合,在教学、听课、评课过程中发现问题,形成小课题,通过集体备课拟定出对策,在教学、听课、评课中去实践研究,通过研究讨论加以改进,一个一个问题去攻关。笔者主张个体研究与群体研究相结合,让具有相同或相近课题的教师结合成“研究共同体”,一起分享、交流、实践、提高,让教师感受到研究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可以选取教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轮流上课和研讨,增进教师的相互了解,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利用教师研究论坛、互助交流活动、博客等为教师提供辅助。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教师对小课题研究的忙乱性,让小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相辅相承,相得益彰,激发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 3.鼓励教师用自己的方式去开展研究 管理者要重视教师之间的差异性,以教师的个体自我需求为出发点,高度呵护这种课题研究的自我化倾向性、个性属性。帮助教师根据自身关注点和自身能力选择合理的课题,并帮助教师设计符合自身情况的研究计划,允许教师过程操作的特色化,保护教师开展研究的积极性。 4.注重成果评价多元化 基于普通教师的差异性,课题研究成果的评价定位不应太高。应根据教师的能力来鼓励教师进行多样的成果总结。教师对于自己研究结果的表述,不宜脱离自身的实际可能性去追求高深的理论阐述,应该力求避免空洞、抽象和程式化,用自己的表现方式来展示成果。要提倡生动的案例和个性化的语言,提炼自己的经验、体现自己的特点。对高一级的课题申报,原则上是在小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名,把教师完成课题研究状况记入教师档案,在评优树先中有所体现。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呼声日益提高。经历过“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教师认为,小课题研究转变了自己的工作习惯,重新认识了多年来的教学习惯,从只是埋头工作,到学会反思,记录总结教训与经验,教师不再面对工作中的问题发牢骚,而是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不断学习,团结一致,坦诚相待,分工合作。把小课题研究作为自己的工作行为、思维方式,那么教师的专业水平必然会越来越优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教师要实现由“经验型”到“科研型”,由“教书匠”到“教育家”的转变,就必须搞研究,尤其要搞小课题研究。基于小课题研究的特点,可以做到教师“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研究”,促进一批科研成果的诞生和科研骨干的成长。

6. 草根志愿者语文主题丛书啊主要围绕了哪些事情写的

觉得这篇短文围绕着曹官志愿者来写的

7. 什么是“草根式”小课题研究

追根溯源,“草根”直译自英文的grass roots,始于19世纪的美国,当时美国正沉浸于淘金狂潮,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下面就蕴藏着黄金。于是,后来当“草根”一说引入社会学领域之后,这个词就被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实际上,grass roots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同政府或决策者相对的势力;一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我认为,“草根”的基本含义是“自下而上”,“土生土长”,具有乡土气息,蕴涵着丰富的生活共识,充满鲜活的生命力。 小课题研究是与大课题研究相对而言的,属于校本研究的范畴,是一种重要而可行的校本教研方式。“草根式”小课题研究不必立项,不需要中期检查,也不需要有结题报告,它更强调教师的自觉行动。所谓“小”是指:研究范围微观、内容具体、切口小、周期短,容易操作。小课题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困惑,并总结经验,不以理论研究为主,是一种微观的应用性质的研究。教师本人作为研究者。研究内容可以是教学过程中的章节或某个专题,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案例、问题等。研究成果可以是总结报告、展示课、教学设计、教学论文等;研究周期长短咸宜,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学年、几学年等。可以是一人或多人研究。不刻意要求完整运用某种研究方法,阅读、记录、反思、行动可灵活运用。总之,“草根式”小课题的特点可以用 “小”、“近”、“实”“真”来概括,“小”就是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类似于“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研究”。“近”就是贴近教学,贴近现实,不好高骛远,比如“数学应用题问题的研究”,“学困生转化研究”,“提高学生对数学错题进行自我分析诊断能力的研究”。“实”就是实实在在,摒弃大而空的描述预测,多一点实在的关注。类似于“怎样记住学生的名字”,“怎样排位”等。“真”就是要真研究、真讨论、写真文章、真实践。 概括来说,“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就是教师的自我研究,是以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迫切解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经验总结为研究目标,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经验、知识、方法,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研究。 教育科研什么草根课题研究

8.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作文《草根》范文

本校的RP就是这样~~~~~~
看在校友的份上,不说你啥了。
作文自己搜或问老师就行了,本校的语文老师都很不错。

热点内容
兰州市教育 发布:2025-07-10 04:28:12 浏览:486
常州一女教师与男 发布:2025-07-10 04:08:29 浏览:752
生物质热电厂 发布:2025-07-10 03:37:47 浏览:304
历史民权 发布:2025-07-10 03:34:51 浏览:53
tea化学 发布:2025-07-10 03:06:29 浏览:355
漫画题师德 发布:2025-07-09 23:54:29 浏览:211
使某人做某事的英语 发布:2025-07-09 23:36:43 浏览:82
视频直播哪个好 发布:2025-07-09 22:55:16 浏览:851
生物科幻 发布:2025-07-09 22:20:43 浏览:133
英语在线翻译中文 发布:2025-07-09 20:39:43 浏览: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