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语文词法

语文词法

发布时间: 2021-08-07 07:55:59

『壹』 语文语法大全是什么

语文语法大全包括有:

词类、短语、单句、复句、修改病句、修辞。

『贰』 语文的语法是

一、词类
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quot;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有的动词

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quot;,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
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
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quot;等;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

、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副词: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 "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介词: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连词: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如"和、及、或者、或、又、既"。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助词: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一类是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一类是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
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叫做叹词。?quot;喂、哟、嗨、哼、哦、哎呀"。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拟声词:这是模拟声音的词。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呼啦啦"。
二、短语
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规则可以组成短语,短语是词和词构成的比词大、比句子小的语法单位。汉语里有许多种短语,最基本的是下面七种。
联合短语:由地位平等的词组成的短语叫做联合短语。如"白菜、芹菜""香蕉、橘子、甜橙""调查、研究""接受并且审理""雄伟、壮丽""又白又胖"。
偏正短语:偏正短语中的一部分是中心词,前面总是有修饰语。如"大城市、小村庄、优异的成绩、电子计算?quot;(这是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短语);"慢走、努力工作、仔细地分析、特别大、最优秀"(这是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偏正短语)。

三、句子

(一)句子的分类
(1)陈述句
叙述或说明事实的具有陈述语调的句子叫陈述句.陈述句是使用得最广泛的一种句子.
有时候肯定的意思可以用"双重否定"来表示.双重否定的句子跟相应的单纯肯定的句子的意思并不完全一样:
"不……没有……"(弱,表示委婉,探询)
"没有……不……" (强,表示没有例外)
"非……不……" (强,表示坚决,确定)
(2)疑问句
具有疑问语调的句子叫疑问句.有疑而问的叫询问句,无疑而问的叫反问句.
1.是非问
是非问句的结构像陈述句,只是要用疑问语调或兼用语气词"吗""吧"等(不能用"呢").
2 .特指问
用疑问代词或由它组成的短语(如"为什么""什么事")来表明疑问点.常用语气词"呢""啊",句子往往用升调.
3.选择问
用复句的结构提出不止一种看法让对方选择,用"是""还是"连接分句.常用语气"呢""啊"等.
4.正反问
正反问句由谓语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并列构成.通常有三种句式:V不V, V不,陈述句 + "是不是,行不行,好不好".常用语气词"呢""啊"等.
(3)祈使句
要求对方做或不要做某事的句子叫祈使句.祈使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命令,禁止,一类是请求,劝阻.
(4)感叹句
带有浓厚感情的句子叫感叹句.它表示快乐,惊讶,悲哀,愤怒,厌恶,恐惧等浓厚的感情.感叹句一般用降语调.
(二),句型
现行的汉语语法学把主谓句分为名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和主谓谓语句四大句型;对非主谓语也区分出名词性非主谓句,形容词性

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和叹词句共四大句型.
以下我们将一个句型一个句型进行讲解.
(1)主谓句
由主语,谓语两个成分构成的单句叫主谓句.它包含以下4个小类:
主谓句 之 一 动词谓语句
由动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动词谓语句.
动词单独做谓语往往是有条件的.动词谓语句的常见形式是动词前面有状语或后面有宾语,补语或动态助词,也可以是这几个成分同时出现,就是说,谓语动词对它前后的成分有一定的依存性.
一般说来,谓语动词对它前面的成分的依存性并不很大,状语的应用主要取决于语义的需要,有时也能满足动词在句法上的成句要求.例如"新的生活已经开始."
在主动句里,及物动词后面至少要带上宾语才容易成句;在被动句里,动词前面或后面也要有一定成分才能成句.
动词谓语句是汉语的常见句型,在日常交际中占很大的比重.
1,定义
凡不能归入双宾句,连谓句,兼语句,存现句,"把"字句,被动句等句式的动词谓语句,就是动词谓语句的一般句.
2,一般句的谓语构成
动词谓语句 一般句的谓语构成,主要有:
① 主语 || 动词 例如:
妈妈 || 病 了.
② 主语 || 状中短语 例如:
雨 || 〔不停〕地 下 着.
③ 主语 || 联合短语 例如:
孙老头 || 能写会算.
④ 主语 || 动宾短语 例如:
小明 || 买 了一本词典.
⑤ 主语 || 中补短语 例如:
大家 || 笑 得 .
3,动词谓语句一般句的表意功能
动词谓语句 一般句的表意功能,主要有:
①叙述人,事,物的行为动作,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例如:
我们 || 〔明天〕去 北京.
==== ~~~~
〔最近〕红潮 || 袭击了 (中国南部)(沿海)地区.
==== ~~~~
大家 || 希望 能够学到新的技术.
==== ~~~~~~~~~~~~~~~
(这家)工厂 || 〔今年以来〕〔努力〕发展 高科技.
==== ~~~~~
现代汉语语法 · 句子
动词谓语句 · 一般句
②说明人,事,物的某种状况.例如:
妈妈 || 有(一本)(当年下乡时)的相册.
=== ~~~
他学习好 || 是 由于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 ~~~~~~~~~~~~~~~~~~
(这个)部件 || 叫 处理器.
=== — ~~~~~
(新来)的老师 || 姓 王.
=== — ~~
他 ||〔没有〕来.
==
③对人,事,物作出评判.例如:
他 ||〔不〕来.
==
你 || 〔一定〕〔能够 〕通过 面试.
==
(这间)教室 || 打扫 得 .
==== ——
4,动词谓语句一般句 的 结构分析及其标示法
动词谓语句 一般句 的结构分析及其标示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谓语由动词构成,只需分化出主语(或定语-主语中心)与谓语.例如:
他们 || 走了.
===
(纪念)大会 || 开始了.
=== ——
②谓语由联合短语构成,只需分化出主语(或定语-主语中心)与谓语.例如:
天气 || 或晴或阴.
====
当好领导 || 既易又难.
=======
(这种)汤 || 淡而无味.
==
③谓语由状中短语构成,必须分化出主语(或定语-主语中心)与状语-谓语中心.例如:
我 || 〔很〕后悔.
==
(他)弟弟 || 〔早〕〔就〕毕业了.
===
做学问 || 〔必须 〕持之以恒.
======
④谓语由中补短语构成,必须分化出主语(或定语-主语中心)与谓语中心-补语.例如:
雨 || 下 个 .
==
(这些)年轻人 || 学习 得.
=====
⑤谓语由动宾短语构成,必须分化出主语(或定语-主语中心)与动语-宾语(或定语-宾语中心).例如:
咱们 || 走 小路吧.
==== ~~~
(这条)石子路 || 通 后花园.
===== ~~~~~
学校 || 在 (马路 )的 对面.
==== ~~~~
( 三十个)人 || 吃 (一锅)饭.
== ~~
⑥动语,谓语中心,如由状中短语,中补短语构成,还必须分化谓语中心-状语或补语等.例如:
他 || 〔最近〕〔又〕发表了 (一篇 )小说.
== ~~~~
(语文)老师 || 拿 (一本)书.
=== ~~
雪 || 〔一直〕下个 .
主谓句 之二 形容词谓语句
1,定义
所谓形容词谓语句,即由形容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主谓句.
2,形容词谓语句的谓语构成
评判形容词 这个主意 || 妙.
描述形容词 风 || 轻悄悄的,草 || 软绵绵的.
状中短语 天 || 渐渐冷了.
中补短语 大家的心情 || 平静不下来.
联合短语 房间里 || 干净,整齐.
3,形容词谓语句的结构分析及其标示法
形容词谓语句 的结构分析及标示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谓语由形容词构成,只需分化出主语(或定语-主语中心)与谓语.例如:
天 || 黑了.
== —
(这个)主意 || 妙.
=== —
②谓语由联合短语构成,只需分化出主语(或定语-主语中心)与谓语.例如:
她 || 和蔼可亲.
== ————
(这) 地方嘛,|| 清静又宽敞.
=== —————
主谓句 之三 名词谓语句
③谓语由状中短语构成,就需分化出主语(或定语-主语中心)与状语-谓语中心.例如:

天 ||〔渐渐〕冷了.
== —
(这儿)的风景 ||〔非常〕美丽.
=== ——
④谓语由中补短语构成,就需分化出主语(或定语-主语中心)与谓语中心 -补语.例如:

院子里 || 静得.
==== —
(昨天)的 (那场)足球赛 || 精彩 了.
===== ——
1,定义
所谓名词谓语句,即由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主谓句.
2,名词谓语句的谓语构成
名词 今天 || 大寒.
代词 你 || 哪儿 (打电话)
数词 我 || 第一,他 || 第二.
量词 白云 || 朵朵.
定中短语 陈老师 || 湖南人.
量词短语 一年 || 三百六十五天.
同位短语 明天 || "三八"妇女节.
"的"字短语 张局长 || 刚调来的.
3,名词谓语句的表意功能
说明主语的时间,日期,天气,节气,处所,籍贯,年龄,职业,数量,容貌,特征等.
4,名词谓语句的结构分析及其标示法
名词谓语句的结构分析及其标示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只分化出主语与谓语,如:
闽南 || 一派繁荣景象.
===
客厅里 || 三张沙发,一个茶几.
=====
②如果在谓语的位置上出现修饰,限定成分,就必须分化出状语.如:
明天 ||〔才〕星期三.
===
苹果 || 〔一共〕三公斤.
===
③如果在主语的位置上出现定中短语,就必须分化出定语-主语中心.如:
(这)鱼塘 || 清一色的鲫鱼.
===
(小) 女孩 || 大大的眼睛,深深的酒窝,短短的小辫儿.
===
主谓句 之四 主谓谓语句
1. 定义
凡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主谓句,统称为主谓谓语句.如:
(生活上)的事 || 你不必操心.
== —————
张治 || 日子倒也能过.
=== ——————
她 || 性格和蔼.
== ————
主谓谓语句是汉语重要的传统句型,它萌发于上古时代,在甲骨文,金文中已见雏形;在先秦散文中已经定型并俯拾皆是.如:
窈窕淑女 || 君子好逑. (《诗经 关雎》)
北山愚公者 || 年且九十. (《列子 汤问》)
2. 主谓谓语句句法结构的语义系列
主谓谓语句的句法结构的语义系列主要有:
受事 || 施事 + 动作 如:这件事情 || 谁 都不知道.
施事 || 受事 + 动作 如:他 || 什么话 都敢说.
领属 || 小主语 + 谓语 如:这一带 ||土地 很肥沃.
(被领属) 他 || 身 穿一套笔挺的西装.
这孩子 || 体重 七十斤.
大主语|| 体词 + 谓短 如:周总理 || 我们 都怀念他.
(被复指) 一班的战士 || 个个 都很棒.
话题 || 体词 + 谓短 如关于)他 || 流言 多着呢.
(对于)电脑 || 他 在行.
总说 || 体词 + 谓短 ,体词 + 谓短 ,…….
如:他的两个姐姐,|| 一个是医生,一个是工人.
3.主谓谓语句的表意功能
主谓谓语句具有描写,说明和评判的表意功能,因此,可分化为描写性主谓谓语句,说明性主谓谓语句和评判性主谓谓语句.
A.描写性主谓谓语句,如:
他 || 头上 戴着一顶破毡帽,|| 身上 穿着一件薄棉袄.
找你的那个人 || 头发 长长的.
房子 || 妈妈 打扫得干干净净的.
人民大会堂 || 灯火 辉煌.
B. 说明性主谓谓语句,如:
无线电,|| 我 是门外汉.
这种录音带 || 我 也有.
计算机 || 妹妹 弄坏了.
现代汉语语法 · 句子
主谓句 之四 主谓谓语句
C.评判性主谓谓语句(带说话者的主观色彩).如:
今天的会,|| 你 必须出席.
这场表演赛,|| 双方运动员 都打得很精彩.
这块石头 || 小明 举不起来.
这种录像片 || 小孩子 看不得.
武侠小说,|| 她 比我还入迷.
4. 主谓谓语句的结构分析及其标示法
主语和谓语分化出来后,只有谓语是由状中短语构成的,才会组成"主语 状语 谓语中心"的句法序列,否则,都只构成"主语 谓语"的句法序列.例

如:
房子 || 妈妈 打扫得干干净净的.
人民大会堂 || 灯火 辉煌.
无线电,|| 我 是门外汉.
王大爷 ||〔 突然〕肚子疼.
(我)大哥 ||〔 从小〕〔就〕性情暴躁.
(2)非主谓句
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叫非主谓句.它由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或单词加句调形成.这类句子大豆要在一定的语境里才能独立成句.它包括下面 4

类:
非主谓句
1.动词性非主谓句
所谓动词性非主谓语句,即由动词或动词性词语构成的句子.这种句子不是省略主语,而是不需要补出或无法补出主语 .它不需要特定的语言环境

就能表达完整而明确的意思.例如:
动 词 || 走!
动宾短语 || 上课了!
状中短语 || 向雷锋同志学习!
联合短语 || 健康民众,关心民生.
中补短语 || 笑得大家都抬不起头来.
连谓短语 || 出去看看!
兼语短语 || 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
|| 有个小村子叫李家庄.
紧缩短语 || 说出来便放你了.
现代汉语语法 · 句子
2,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所谓形容词性非主谓语句,即由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构成的句子.例如:
形容词 || 对!

状中短语 || 好香!(你们吃什么点心哪 )

联合短语 || 沉默,寂静.

中补短语 || 冷得发起抖来.
3.名词性非主谓句
所谓名词性非主谓语句,即由名词或定中短语构成的句子.例如:
名 词 || 小米!(你怎么知道我爱吃小米呢 )

定中短语 || 什么东西!
|| 一九四九年春.
同位短语 ||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4.叹词句
所谓叹词句,即由叹词直接成句的非主谓句.例如:
|| 啊呀!(我的天哪!)

|| 呸!(你这小伙子没出息.)

|| 哎!哎!(多体面的姑娘啊!)
五,拟声词句
所谓拟声词句,即由拟声词直接成句的非主谓句.例如:

|| 砰!(窗外传来一声枪响.)
现代汉语语法 · 句子
(三)几种动词谓语句
在上面介绍的句型中,主谓句的动词谓语句特点多,最复杂.下面选讲其中常说到的有结构特点的几种句式:
"把"字句
"被"字句
连谓句
兼语句
双宾句
存现句
现代汉语语法 · 句子
动词谓语句 之 "把"字句
1,定义
用介词"把"(将)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叫"把"字句,亦称处置句.例如:
我们 ||〔一定〕〔要〕 办 (自己国家)的事.
~~
(一般式的动词谓语句)
→ 我们 || 〔一定 〕〔要〕〔把自己国家的事〕办 .
("把"字句)
你 || 收拾 饭桌 吧!(一般式的动词谓语句)
~~~~
→ 你 || 〔把饭桌〕收拾 吧.("把"字句)
2, "把"字句的句法结构特点
"把"字句具有四个特点:
①谓语动词一般不能是光杆动词,尤其不能是单音的光杆动 词.例如:
* 你 || 把茶喝. * 我 || 把信带.
"把"字句的谓语动词前后总要有别的成分:
A. 动词 + 了/ 着,如: 你 || 把茶喝了. 我 || 把信带着.
B. 重叠动词,如:* 你 || 把情况谈.→ 你 || 把情况谈谈.
C. 动词 + 补语,如:* 你 || 把他赶.→ 你 || 把他赶走.
D. 动词 + 宾语,如:* 他 || 把消息告诉.→ 他 ||把消息告诉我.
E. 状语 + 动词,如:* 他 || 把海报贴.→ 他 ||把海报到处贴.
F. 动词为中补型复合词,如:|| 把队伍解散!(多是祈使句)
但韵文可以不受上述限制.例如:"把家还","把门开"等.
② "把" 的宾语在意念上是有定的,已知的人或事物.结构上常用"这","那"等指示代词作修饰语.例如:
爸爸 || 〔把那栋房子〕卖了.
有时,没有"这","那"作为修饰语,"把"字介引的对象也是确指的.例如:
爸爸 || 〔把房子〕卖了.
在"把"字介引的对象前,不能用数量短语 作修饰语.例如:
* 爸爸 || 把一栋 房子 卖了.
③谓语动词一般都有处置性,就是动词对受事要有积极影响.例如:
A. 同学们 || 〔把教室〕 打扫得的.
B.* 我 || 〔把他的名字〕 知道 了.
A句之所以能够成立,就在于"打扫" 带有处置性;B句不能成立,就因为"知道 "不带有处置性.
④否定词,能愿动词必须置于"把"字前.例如:
老师 || 没有把谜底揭开.→ * 老师 || 把谜底没有 揭开.
你 || 为什么不把茶喝了 → * 你 || 为什么把茶不 喝了
他 || 愿意把青春献给山区.→ * 他 || 把青春愿意献给山区.
我们 || 敢把困难踩脚下.→ * 我们 || 把困难敢踩脚下.
3, "把"字句 的 结构分析及其标示法
"把"字句的结构分析,主要是要明确"把……"是作状语,其余的句法成分按原有的规则处理.例如:
工人 ||〔把路灯〕关了.
我们 ||〔把作业〕做 了.
售货员 ||〔把应该找的零钱〕给了 我.
~~
动词谓语句 之 "被"字句
1,定义
"被"字句是指谓语动词前用介词"被(给,叫,让)"引出施事或单用 "被" 的被动句.它是受事主语句的一种.
敌人 ||〔被我们〕消灭了.→ 敌人 || 被消灭了.
(地上)的 水 || 〔叫太阳〕晒 了.
===
蛋糕 ||〔让老鼠〕叼 了.
在书面语中,还有"被……所", "为……所"的格式.例如:
(一切)困难 || 〔都〕〔将〕〔被我们〕所克服.
====
远征军 ||〔为风雨〕所阻.
2,"被"字句的句法结构特点
"被"字句的句法结构,具有如下显著特点:
① 动词一般是有处置性的.例如:
戒严令 || 被解除了.
那棵树 || 被他们砍倒了.
② 主语所表示的受事必须是有定的.例如:
这间教室 || 被打扫过了.→ 教室 || 被打扫过了.
→ *一间教室 || 被打扫过了.
那栋房子 || 被爸爸卖掉了.→ 房子 || 被爸爸卖掉了.
→ *一栋房子 || 被爸爸卖掉了.
[注意] 数量名结构一般不能表示定指,但在一定的上下文中,这一结构获得定指的功能后,可以组成被动句.例如:
他 || 今天要打扫两间教室,一间 || 打扫完了,另一间 || 正在打扫.
③ 谓语动词不能由光杆动词充当,与它相配的成分主要有:
A.谓语动词+动态助词"了","过".如:
*苏哈托辞职的消息 || 听说.→ 苏哈托辞职的消息 || 听说了.
*这种错误政策 || 被执行.→ 这种错误政策 || 被执行过.

『叁』 语文 语法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概述:句子成分
句子有六个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主语和谓语:主语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在一般情况下,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1) 大伙都散了(《分马》)
(2) 满树浅黄色的小花, 并不出众(《荔枝蜜》)
(3)我最不能忘记的 是他的背影(《背影》)
(4)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大自然的语言》)
(5)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这几句的主语是 "大伙"" 满树浅黄色的小花"" 我最不能忘记的""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 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这几句的谓语是"都散了"" 并不出众"" 是他的背影" 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 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把中心词看成是主语和谓语也是可以的如:
(6)一张简陋的大竹床上铺着厚厚的稻草(《驿路梨花》)
(7)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十九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了(《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馆》)
可以认为"竹床""技术"是主语,可以认为"铺""使用"是谓语
宾语和补语:宾语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并且总是处在动词的后头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补充成分如:
(1)桥脚上站在一个人,却是我们母亲(鲁迅《社戏》)
(2)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背影》)
(3)萧队长说过:先进的要带落后的(《分马》)
(4)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纪念白求恩》)
字下有线的全是宾语还有一种宾语叫做"双宾语",如:
(5)现在人们叫它 故宫( 《故宫博物院》)
(6)我给她 一本书
"它""她"是近宾语(间接宾语),"故宫""一本书"是远宾语(直接宾语)
(7)说起来可笑,小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 《荔枝蜜》)
(8)我独自一人游荡< 在田野里 >(《挖荠菜》)
(9)从化的荔枝树多得< 像一片碧绿的大海 >,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 忘记早晚 >,有时还趁着月色采花酿蜜( 《荔枝蜜》)
(10)我那时真是聪明< 过分 >( 《背影》)
(11)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 好几回>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尖括号里的全是补语,都补充说明了前面的动词、形容词
定语和状语:定语是名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状语是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
(1)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背影》)
(2)可我,总还是怀念那(长在野地里)的荠菜,就像怀念(那些与自己共过患难的老朋友)一样(《挖荠菜》)
(3)老远就看见(镶嵌在正门顶上)的国徽的闪闪金光(《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4)李四光[这一生中][还从来]没有过一次[这样]舒畅和快乐的谈话( 《地质之光》)
(5)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朱自清《背影》)
(6)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草坪旁用卵石铺成的小径] 走到"北海"跟前(萧乾《枣核》)
圆括号里的是定语,方括号里的是状语

语文语法知识
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表示方位名称:上、下(简称方位词)
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坐、听;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有、发生;表示心理活动:爱、恨;表示使令:叫、让;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会;表示趋向(趋向动词):来、去;表示判断(判断词):是
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表概数:几、许多;表序数:第一、老三;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表示事物单位的:个、只;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次、回,有时也借用某些名词来表示,如:脚、年;
量词的语法特点:①量词经常和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也称为数量启数量词②表示物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的前面③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数量词常用在动词的后面
F、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三类代词的语法特点:①第二人称的敬称“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诸位”②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们”则专指女性③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④指示代词“那”用于远指,“这”用于近指⑤代词用得不恰当,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
G、副词: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势、语气等
表示范围:都、全;表示语气:可、倒;表示否定:不、没;表示时间:刚、恰好;表示程度:很、极;表示情势:仿佛、渐渐
副词的语法特点:①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②副词有时用在形容词后面,补充说明程度、结果,作补语③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
H、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一般连词:和、与、并、或、及;关联词:主要用来连接复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不但而且、虽然 但是
语法特点:①一般连词的前后两部分可以调换而基本意思不变②关联词的主要在复句中进行运用
I、介词: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等的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
常用介词及其用法(顺口溜)
自、从、以、当、为、按照,
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
除了、同、对、向、往、朝……
用在名词、代词前,组成介宾短语后,修饰、补充“动”“形”要记牢
J、助词: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可分三类: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结构助词:的、得;动态助词:着、了、过;语气助词:的、了、吗、吧、呢等
K、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如啊、嗯等语法特点:一般独立成句,用逗号或感叹号隔开
L、拟声词:是摹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词语法特点:在句子中相当于一个形容词
(2)、词类的辨别:
①区分名词和非名词,名词前不能加“不”和“很”②区分形容词和动词,形容词可以用“很”来修饰,动词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除外)③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能修饰名词,前面能加“很”;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前面不能加“很”④区分连词和介词,前后能互换的是连词,前后不能互换的是介词⑤区分动词和介词,作谓语中心语的只能是动词,组成介宾短语修饰、补充动词、形容词的是介词⑥区分语气助词和叹词,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尾,叹词往往独立成句,一般在句首⑦区分介词和副词,介词后面跟名词、代词,副词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
2、短语: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
(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由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并列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有名名、名代、代代、动动、形形、数量数量特点:①并列短语前后的词性一致(名词和代词除外)②并列短语两部分之间是平等关系,没有修饰、限制关系③并列短语中的词一般颠倒过来意思不变④并列短语中词和词之间可以直接组合,也可以借用虚词组合
(2)偏正短语:定义参见课本基本结构:①中心语是名词时,修饰限制成分是定语,用()表示有如下结构:形名、数量名、名名、代名②中心语是动词或形容词时,修饰语是状语,用〔〕表示有如下结构:形动、副动、数量动、副形
(3)动宾短语:动词后边带上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一个短语,这种短语叫做动宾短语基本结构:动名、动代特点:①动宾短语前边的动词直接支配后边的名词、代词,后边的名词、代词受前边的动词的支配,它们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②动宾短语中受动词支配的名词、代词,是宾语③宾语一般在动词后面回答“谁”、“什么”的问题④使用动词短语时,要注意动词和宾语意义上的配合,否则造成动宾不搭配
(4)补充短语:包括动补短语和形补短语两大类语法特点:①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是补语,用<>表示②这类短语的中心语在前,前后两部分是被补充和补充的关系③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补充说明怎么样、多久多少等问题④有的补语前头常用结构助词“得”
(5)主谓短语:定义详见课本基本结构:名(代)动、名(代)形、名(代)疑问代词、特殊的有:名名,如今天星期一;名数量,如纸三张特点:①主谓短语前边的词表示“谁”或“什么”,后面的词说明前边的词“怎么样”“干什么”或“是什么”前后两部分是被陈述和陈述的关系②使用主谓短语加上语气,书面上加上标点就是一个单句,表达的意思是完整的
(6)介宾短语:由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介词名词、介词代词语法特点:①介宾短语在句子中作为一个整体充当句子成分②介宾短语在为主中心语前做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③介宾短语有时也做定语,后头必须带“的”
(7)“的”字短语:由动词、形容词、动宾短语加上“的”构成基本结构:动词的、形容词的、动宾短语的特点:①“的”字短语在句中相当于一个名词②“的”字短语一般常做主语、宾语
3、单句:
(1)单句分类:按句子结构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按句子的用途或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2)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3)分析步骤: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谓,先把句子一分为二,分成主语和谓语,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第二步,找宾语,有的句子有,有的则没有,动词支配的对象就是宾语;第三步,压缩句子找中心语,中心语是受修饰、补充或能支配宾语的主干成分;第四步,找定、状、补语定语到主语中心语的前边和宾语中心语的前边去找,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前面,补语在谓语中心语后面常用分析单句成分的符号见课本
(4)句子主干:是指把定语、状语、补语压缩后剩下的部分,即由主语的中心语,谓语的中心语和宾语的中心语组成摘取句子主干时,谓语中心词前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的句子,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中;碰到中心语是并列短语时,要把整个并列结构摘出来
4、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
(1)如何区分单、复句:①复句的分句间互不为成分,这是区分单、复句最重要的一点复句的分句之间结构上互不包含,就是说互相不作句子成分,没有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这是复句的本质特征,也是复句和单句的最根本的区别②不能看只有一个主语就断定不是复句③凡是一个主语管几个动词,只要中间用逗号或分号表示停顿,又互不做成分,就是复句④有些关联词既可以用在复句的不同分句中,也可以用在单句中如:只有热爱工作的人,才能热爱生活(单句)
(2)复句的类型:主要有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这几种类型判断复句关系,关联词很重要,有一个顺口溜把难记的、易混的整理在一块,请牢记
“不是”“而是”是并列,“不是”“就是”是选择,
“尚且”“何况”是递进,“尽管”配“还”是转折
“既然”配“就”是因果,“即使”配“也”是假设,
“无论”“除非”和“不管”,“只有”“只要”讲条件
(3)二重复句:结构上有两个层次的复句组成主要有三种情况:单句复句、复句单句、复句复句划分步骤:先看有几个分句,着键是看有几个主谓结构;找准句子的第一层(找的方法:①找统领全句的关联词语看关联词统领的范围,看关联词覆盖到哪儿②从分句间的松紧关系看,松的就是第一层③复句中有分号的地方往往是第一层)总之,要一直分析到所有的分句都是单句为止
5、修改病句:
(1)句子成分残缺:句子缺少了应该具备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就成了一种结构不完整的病句常见的成分残缺通常有主语残缺、定语中心语中心语残缺等
(2)句子成分搭配不当:主语和谓语的搭配,要注意谓语能不能正确的陈述主语;动词和宾语的搭配,要注意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能否支配宾语表示的事物;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要注意对中心语的修饰是否合适
(3)语序不合理:汉语的各种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是比较固定的,如主语在谓语前头,宾语、补语在动词、形容词后头,定语、状语在中心语前头,几个递加的定语、状语也有一定的排列顺序
(4)句式杂糅: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但每次表达只能使用一种句式把两种说法,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往往会造成结构上的混乱
(5)前后表达不一致:在表达上不合情理,前后矛盾或前后不一致,也容易造成病句,前后矛盾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用词前后矛盾,同一句内使用了两个含义相反的词语另一种是前后情况的表达,互相矛盾
(6)其他情况:指代不明、误用词类、重复罗嗦、滥用否定词、用词不当
6、修辞:
(1)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明喻、暗喻、借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反问
(2)句式的变换和选择:
①句子按用途,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陈述句是告诉别人一件事;疑问句是询问别人一件事;祈使句是用来要求别人做或不做什么的句子;感叹句是用来表示某种强烈的感情的句子
②句式的转换:主动句和被动句的转换、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转换句式转换应注意的问题:A、句式变换,只是换一种说法,换一种句式,不改变句子的原意;B、肯定句变否定句,一种方法是找反义词加“不”,还可以变双重否定句
高中语文古文语法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介词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宾语前置相当多见,有几种情况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 (苏轼《石钟山记》)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9)
一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例如:
大王来何操? (操何) (司马迁《鸿门宴》)
沛公安在? (在安) (同上)
子何恃而往? (侍何) (彭端淑《为学》)
微斯人,吾谁与归? (与谁)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不然,籍何以至此? (以何) (司马迁《鸿门宴》)
一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韩愈《师说》)
唯利是图(图利)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⑴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23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分析 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
⑵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例24 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
分析 “具告以事” ,即“以事具告” ,“以事”介宾短语做“告”的状语
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25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分析 “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 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主语:一个句子的发生动作的主体
谓语:一般是动词充当
宾语;表示动作发生的对象
举个例子:我吃饭
我是主语 吃是谓语 饭是宾语
定语:一般是形容词充当 修饰主语和宾语
状语:表时间、地点、状态、方位等等的限制补充的成分
补语:补充说明宾语的(好象是吧 记不清了)
举个例子:昨天晚上在饭馆里我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昨天晚上在饭馆里是状语,我是主语,吃是谓语,一顿丰盛的是定语,晚餐作宾语
文言文句式最重要是弄懂句子的意思,再看它和我们现在说的话有什么不同,在判断是定语后置还是宾语前置或是介词短语后置.
举个例子:“忌不自信”
按字面意思讲是“邹忌不自己相信”但用现代人的话讲是“邹忌不相信自己”,所以它就是把宾语提前了,所以叫宾语前置,属于倒装句的一种
“蚓无爪牙之利”
按字面意思讲是“蚯蚓没有爪子牙齿的锋利”但用现代人的话讲是“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牙齿”所以是把定语放后面了 属于定语后置,也是倒装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按字面意思讲是“着就是战胜别国在朝廷上”但用现代人的话讲是“这就是在朝廷上战胜别国”所以古语里是把介词短语也就是状语放在后面了,所以叫介词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也是倒装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者……也 一般都是判断句,表示对某一对象作出性质、身份、状态上的判断所以上句是说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惑的人,表职能,所以是判断句
“晋军函陵”
按字面意思讲是“晋国军队驻扎函陵(地名)” 实际上应该是“……驻扎(在)函陵” 它省略了介词“在” 所以是省略句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肆』 语文语法是什么

语文语法知识 一、 主语 谓语 (一)主语的构成材料 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名词性主语由名词、数词、名词性的代词和名词性短语充当。 谓词性主语由动词、形容词、谓词性的代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充当。 (二)谓语的构成材料 谓语:对主语起叙述、描写或判断的作用,能回答“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谓语通常由动词性词语充当,还可以由名词性词语、形容词性词语、主谓短语充当。 (三)主语和谓语的意义类型 主语的语义类型有: 施事主语:所指事物施行谓语所表示的行为。如:大妈切牛肉。 受事主语:所指事物承受谓语所表示的行为。如:菜买来了。 用事主语:所指事物具有提供使用的内涵。如:这些土豆烧牛肉。 于事主语:所指事物表示行为发生的位置。如:墙上挂着一幅画。 断事主语:所指事物是谓语所断定的对象。如:这幅画是我的。 描事主语:所指事物是谓语所描写的对象。如:这个孩子很机灵。 二、动语 宾语 (一)动语的构成材料 动语和宾语成对,它决定宾语的性质。动语由动词性词语构成,包括:动词、动词+时态助词、中补短语、动词性联合短语 (二)宾语的构成材料 宾语的构成材料有:名词性词语、数量短语、“的”字短语、名词性联合短语、动词、形容词、动宾短语、形容词性联合短语、主谓短语、复句形式。 (三)宾语的意义类型 1、 受事宾语:宾语表示直接或间接承受行为活动的客体事物。包括: 对象宾语(挖土 挖野草) 目标宾语(挖地道 挖红薯) 2、施事宾语:宾语表示可以施行动语行为的客体事物。如: 台上坐着主席团。 3、断事宾语:宾语表示对主语有所断定的客体事物。如: 我姓李。 4、于事宾语:宾语表示行为发生的位置。如: 到达北京。 进入二十一世纪。 5、反身宾语:宾语表示人物动作返回自身的某个部位。如: 耸了耸肩膀。 紧闭着眼睛。 三、定语 (一) 定语的构成:实词和短语大都可以做定语。 (二) 定语的意义类别 1、 限制性定语:数量、处所、领属。 2、 描写性定语:性质、状态、特点、用途、质料、职业。 (三)定语标志“的”的作用 定语和中心语的构成有的要用“的”,有的不用“的”,有的用与不用语法关系或语义不同。下面从语法结构、语义联系和语用色彩三个角度考察“的”的作用: 举 例 语法结构 语义关系 语用色彩 一 1 骑自行车人 不成立 无义与有义对立 无用与有用对立 骑自行车的人 偏正短语 2 这桌子 偏正短语 有义与无义对立 有用与无用对立 这的桌子 不成立 3 修理汽车 动宾短语 支配与修饰的语义对立 语用对立 修理的汽车 偏正短语 二 4 牛脾气 偏正短语 描写性与领属性语义对立 语用对立 牛的脾气 偏正短语 5 三斤鲤鱼 偏正短语 限制性与描写性语义对立 语用对立 三斤的鲤鱼 偏正短语 三 6 中国历史 偏正短语 语义不对立 语用对立 中国的历史 偏正短语 (四)多层定语 1、 分析原则:以左统右,即左边的词语修饰右边所有的词语。 2、 定语次序:领属、时处、指示代词或量词、动词性词语和主谓短语、形容词性短语、表示性质范围类别的动词或名词。 四、状语 (一)状语的构成:副词、时间名词、能愿动词、形容词、介词短语、量词短语等。 (二)状语的意义类别 限制性状语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 描写性状语描写动作状态,指向谓词性成分或名词性成分。 (三) 多层状语 原则:以左统右,即左边的状语修饰右边的中心语。 次序:条件、时间、处所、语气、范围、否定、程度、情态。 五、补语 (一) 补语的构成:由谓词性词语、数量短语、介词短语充当。 (二) 补语的意义类别: 1、 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与中心语有因果关系。 2、 程度补语: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程度,限于用“极、很、透、慌、死、坏”。 3、 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中心语和补语之间都有“得”。 4、 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动作而活动的方向。用趋向动词充当。 5、 数量补语:表示动作的次数,由动量短语充当。 6、 时间处所补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时点、处所、动作终止地点。用介词短语充当。 7、 可能补语:表示动作结果能实现不能实现。 (三) 补语和宾语的顺序 1、 补语在宾语前 如:我们走进了张老师的办公室。(趋向补语+处所宾语) 2、 补语在宾语后 如:他去过北京两次。(处所宾语+动量补语) 3、 宾语在两个趋向补语中间 如:他拿出一本书来。 (四) 补语和宾语辨别 1、 作宾语的一般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补语的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介词短语、主谓短语。 2、 物量短语只充当宾语,动量短语只充当补语。 3、 表示时间的数量短语可以作宾语,也可以作补语。数量短语能转换成主语的是宾语,不能转换的补语。 4、 助词“得”是补语的标记。 六 中心语 中心语:是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包括: 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补语中心语。 七 独立语 独立语:是句子里的某个实词或短语,跟它前后别的词语没有结构关系,不互为句子成分,但又是句意上所必需的成分。包括:插入语、称呼语、感叹语、拟声语

『伍』 语文的语法!

主语:一个句子的发生动作的主体
谓语:一般是动词充当
宾语;表示动作发生的对象
举个例子~ 我吃饭
我是主语 吃是谓语 饭是宾语
定语:一般是形容词充当 修饰主语和宾语
状语:表时间、地点、状态、方位等等的限制补充的成分
补语:补充说明宾语的(好象是吧 记不清了)
举个例子~ 昨天晚上在饭馆里我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昨天晚上在饭馆里是状语,我是主语,吃是谓语,一顿丰盛的是定语,晚餐作宾语。
(只能这么讲了,要不太复杂了说不清楚,以后多揣摩揣摩就自然会了!)
文言文句式~最重要是弄懂句子的意思,再看它和我们现在说的话有什么不同,在判断是定语后置还是宾语前置或是介词短语后置~
举个例子~
“忌不自信”
按字面意思讲是“邹忌不自己相信”但用现代人的话讲是“邹忌不相信自己”,所以它就是把宾语提前了,所以叫宾语前置,属于倒装句的一种。
“蚓无爪牙之利”
按字面意思讲是“蚯蚓没有爪子牙齿的锋利”但用现代人的话讲是“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牙齿”所以是把定语放后面了 属于定语后置,也是倒装。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按字面意思讲是“着就是战胜别国在朝廷上”但用现代人的话讲是“这就是在朝廷上战胜别国”所以古语里是把介词短语也就是状语放在后面了,所以叫介词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也是倒装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者……也 一般都是判断句,表示对某一对象作出性质、身份、状态上的判断。所以上句是说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惑的人,表职能,所以是判断句。
“晋军函陵”
按字面意思讲是“晋国军队驻扎函陵(地名)” 实际上应该是“……驻扎(在)函陵” 它省略了介词“在” 所以是省略句。
基本上常见的就这几种了。

『陆』 语文的语法有哪些

语 文 语 法 知 识
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 如同志、作家、父亲、主人、老李;
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森林 湖泊;
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 效率、品德、;
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春天、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
表示方位名称:上、下、东、西、里、前、内(简称方位词)
名词的语法特点
: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
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
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1、动作动词:表动作、行为.如,走 看 说 进行 开始
2、心理活动动词 如,想 爱 恨 怕 希望 喜欢 担心
3、使令动词:表指使、命令或请求.如,使 叫 让 派 请求禁止
4、能愿动词(助动词)如,能 会 可以 愿 肯 敢 要 应应该(跟动词、形容词等组成能愿短语.如,能够解决 )
5、趋向动词 如,来去 上 进 出 回 过 开 上来 起来
6、判断动词:主要是“是”,以及同“是”相当的 “为”等
动词的语法特点:
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
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
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胖、瘦弱;
表示事物性质的:红、甜、干净、清楚、漂亮、结实;
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雪白,滚烫,亮晶晶,泪涟涟;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
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
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
表概数:几、许多;
表序数:第一、老三;
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
表示事物单位的:个、只;
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次、回,
有时也借用某些名词来表示,如:脚、年;
量词的语法特点:①量词经常和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也称为数量启数量词.②表示物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的前面.③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数量词常用在动词的后面.
F、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三类.
1. 人称代词包括三种代词:
第一人称:我、我们、咱、咱们;
第二人称:你、你们、您、您们;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别人、大家
2. .疑问代词是表示疑问点的,如:谁、什么、哪里、多少.
3. .指示代词包括近指的"这",远指的"那",以及由它们构成的合成指示代词,如:这里、那边、这阵子、那会儿
代词的语法特点:
①第二人称的敬称“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诸位”
②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们”则专指女性
③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
④指示代词“那”用于远指,“这”用于近指
⑤代词用得不恰当,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
G、副词: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势、语气等.
表示范围:都、全、单、共、光、尽、净、仅、就、只、一共、一起、一同、一道、一齐、一概、一味、统统、总共、仅仅、惟独等;
表示语气:可、倒、一定、必定、必然、却、、就、幸亏、难道、何尝、偏偏、索性、简直、反正、多亏、也许、大约、好在、敢情;
表示否定:不、没、没有、别;
表示时间:刚、恰好、正、将、老(是)、总(是)、早就、已经、正在、立刻、马上、起初、原先、一向、永远、从来、偶尔、随时、忽然;
表示程度:很、极、最、太、更、更加、格外、十分、极其、比较、相当、稍微、略微、多么;
表示情势:仿佛、渐渐、百般、特地、互相、擅自、几乎、逐渐、逐步、猛然、依然、仍然、当然、毅然、果然、差点儿.
副词的语法特点:
①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
②副词有时用在形容词后面,补充说明程度、结果,作补语.
③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
H、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
一般连词:和、与、并、或、及;
关联词:主要用来连接复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不但 而且、虽然 但是.
语法特点:
①一般连词的前后两部分可以调换而基本意思不变.
②关联词的主要在复句中进行运用.
I、介词: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等的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
1.表时间:在 于 自自从 从 当 由 趁 随着 到
2、表处所:从 打 朝 向 在 沿着 顺着
3、表排除:除 除了
4、表对象、范围: 对于 和 跟同 与 替 将 把 关于 被
5、表方式、手段: 按照 依 依照 根据 以 凭 本着 用
6、表目的、原因:为 为了 为着 因 由
常用介词及其用法(顺口溜)
自、从、以、当、为、按照,
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
除了、同、对、向、往、朝……
用在名词、代词前,组成介宾短语后,修饰、补充“动”“形”要记牢.
J、助词: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起辅助作用的词.
助词可分三类:
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
结构助词:的、得;
动态助词:着、了、过;
语气助词:的、了、吗、吧、呢等.
K、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如啊、嗯等.语法特点:一般独立成句,用逗号或感叹号隔开.
L、拟声词:是摹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词.语法特点:在句子中相当于一个形容词.
(2)、词类的辨别:
①区分名词和非名词,名词前不能加“不”和“很”.
②区分形容词和动词,形容词可以用“很”来修饰,动词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除外)
③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能修饰名词,前面能加“很”;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前面不能加“很”.
④区分连词和介词,前后能互换的是连词,前后不能互换的是介词.
⑤区分动词和介词,作谓语中心语的只能是动词,组成介宾短语修饰、补充动词、形容词的是介词.
⑥区分语气助词和叹词,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尾,叹词往往独立成句,一般在句首.
⑦区分介词和副词,介词后面跟名词、代词,副词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
2、短语: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
(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由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并列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有名+名、名+代、代+代、动+动、形+形、数量+数量.
特点:
①并列短语前后的词性一致.(名词和代词除外)
②并列短语两部分之间是平等关系,没有修饰、限制关系.
③并列短语中的词一般颠倒过来意思不变.
④并列短语中词和词之间可以直接组合,也可以借用虚词组合.
(2)、偏正短语:定义参见课本.
基本结构:
①中心语是名词时,修饰限制成分是定语,用()表示.有如下结构:形+名、数量+名、名+名、代+名
②中心语是动词或形容词时,修饰语是状语,用〔〕表示.有如下结构:形+动、副+动、数量+动、副+形.
(3)、动宾短语:动词后边带上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一个短语,这种短语叫做动宾短语.基本结构:动+名、动+代.
特点:①动宾短语前边的动词直接支配后边的名词、代词,后边的名词、代词受前边的动词的支配,它们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
②动宾短语中受动词支配的名词、代词,是宾语.
③宾语一般在动词后面回答“谁”、“什么”的问题.
④使用动词短语时,要注意动词和宾语意义上的配合,否则造成动宾不搭配.
(4)、补充短语:包括动补短语和形补短语两大类.
语法特点:①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是补语,用<>表示.
②这类短语的中心语在前,前后两部分是被补充和补充的关系.
③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补充说明怎么样、多久、多少等问题.
④有的补语前头常用结构助词“得”.
(5)、主谓短语:定义详见课本.基本结构:名(代)+动、名(代)+形、名(代)+疑问代词、特殊的有:名+名,如今天星期一;名+数量,如纸三张.
特点:
①主谓短语前边的词表示“谁”或“什么”,后面的词说明前边的词“怎么样”“干什么”或“是什么”.前后两部分是被陈述和陈述的关系.
②使用主谓短语加上语气,书面上加上标点就是一个单句,表达的意思是完整的.
(6)、介宾短语:由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介词+名词、介词+代词.
语法特点:①介宾短语在句子中作为一个整体充当句子成分.
②介宾短语在为主中心语前做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③介宾短语有时也做定语,后头必须带“的”.
(7)、“的”字短语:由动词、形容词、动宾短语加上“的”构成.
基本结构:动词+的、形容词+的、动宾短语+的.
特点:①“的”字短语在句中相当于一个名词.
②“的”字短语一般常做主语、宾语.
3、单句:
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六种
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谓语:是对句子的主语作陈述的成分,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是谓语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工具等.
补语:是谓语动词的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处所、数量、时间等.
定语:是句子中名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或限定事物的领属、质量、数量等.
状语:是句子中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时间、处所或形状的程度等.
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
定语(修饰主语)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修饰宾语)宾语
(3)、分析步骤: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谓,先把句子一分为二,分成主语和谓语,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第二步,找宾语,有的句子有,有的则没有,动词支配的对象就是宾语;第三步,压缩句子找中心语,中心语是受修饰、补充或能支配宾语的主干成分;第四步,找定、状、补语.定语到主语中心语的前边和宾语中心语的前边去找,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前面,补语在谓语中心语后面.常用分析单句成分的符号见课本.
(4)、句子主干:是指把定语、状语、补语压缩后剩下的部分,即由主语的中心语,谓语的中心语和宾语的中心语组成.摘取句子主干时,谓语中心词前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的句子,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中;碰到中心语是并列短语时,要把整个并列结构摘出来.
划分句子成分:
(一)知识要点
1什么是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单句,要给它划分成分.
2. 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
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 = 谓语 - 宾语 ~
定语 ( ) 状语 [ ] 补语 < >
① 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 定语、状语、补语.
② 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①.写人 格式:“谁” + “干 什么”
(主语) (谓语)(宾语)
例: 杨亚 ‖ 写 字
主 谓 宾
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
主 谓 宾
②.写物
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
( 主 语 ) (谓语、宾语)
例: 猫 ‖捉鱼 主谓宾
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 主谓 宾
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
例如: 他 ‖ 是学生 主谓 宾
(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
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例: 画眉 唱 歌
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原句是 “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
①.(两只美丽的)画眉
“两只美丽”是 “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
②.[高兴]地唱
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
③.(一首)歌
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首”为“定语”.
④.歌唱得<好>
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为“补语”.
4.划分句子的口诀:
(1)句子成分要划对, (2)纵观全局找主谓. 3)主前定状谓后补,
(4)谓前只有状地位.(5)“的”定“地”状“得”后补,6)宾语只受谓支配.

『柒』 语文的语法

语文语法知识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父亲、主人、老李;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森林湖泊;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效率、品德、;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春天、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表示方位名称:上、下、东、西、里、前、内(简称方位词)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1、动作动词:表动作、行为.如,走看说进行开始2、心理活动动词如,想爱恨怕希望喜欢担心3、使令动词:表指使、命令或请求.如,使叫让派请求禁止4、能愿动词(助动词)如,能会可以愿肯敢要应应该(跟动词、形容词等组成能愿短语.如,能够解决)5、趋向动词如,来去上进出回过开上来起来6、判断动词:主要是“是”,以及同“是”相当的“为”等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胖、瘦弱;表示事物性质的:红、甜、干净、清楚、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雪白,滚烫,亮晶晶,泪涟涟;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表概数:几、许多;表序数:第一、老三;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表示事物单位的:个、只;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次、回,有时也借用某些名词来表示,如:脚、年;量词的语法特点:①量词经常和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也称为数量启数量词.②表示物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的前面.③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数量词常用在动词的后面.F、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代词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三类.1.人称代词包括三种代词:第一人称:我、我们、咱、咱们;第二人称:你、你们、您、您们;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别人、大家2..疑问代词是表示疑问点的,如:谁、什么、哪里、多少.3..指示代词包括近指的"这",远指的"那",以及由它们构成的合成指示代词,如:这里、那边、这阵子、那会儿代词的语法特点:①第二人称的敬称“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诸位”②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们”则专指女性③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④指示代词“那”用于远指,“这”用于近指⑤代词用得不恰当,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G、副词: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势、语气等.表示范围:都、全、单、共、光、尽、净、仅、就、只、一共、一起、一同、一道、一齐、一概、一味、统统、总共、仅仅、惟独等;表示语气:可、倒、一定、必定、必然、却、、就、幸亏、难道、何尝、偏偏、索性、简直、反正、多亏、也许、大约、好在、敢情;表示否定:不、没、没有、别;表示时间:刚、恰好、正、将、老(是)、总(是)、早就、已经、正在、立刻、马上、起初、原先、一向、永远、从来、偶尔、随时、忽然;表示程度:很、极、最、太、更、更加、格外、十分、极其、比较、相当、稍微、略微、多么;表示情势:仿佛、渐渐、百般、特地、互相、擅自、几乎、逐渐、逐步、猛然、依然、仍然、当然、毅然、果然、差点儿.副词的语法特点:①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②副词有时用在形容词后面,补充说明程度、结果,作补语.③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H、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一般连词:和、与、并、或、及;关联词:主要用来连接复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不但而且、虽然但是.语法特点:①一般连词的前后两部分可以调换而基本意思不变.②关联词的主要在复句中进行运用.I、介词: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等的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1.表时间:在于自自从从当由趁随着到2、表处所:从打朝向在沿着顺着3、表排除:除除了4、表对象、范围:对于和跟同与替将把关于被5、表方式、手段:按照依依照根据以凭本着用6、表目的、原因:为为了为着因由常用介词及其用法(顺口溜)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到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朝……用在名词、代词前,组成介宾短语后,修饰、补充“动”“形”要记牢.J、助词: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可分三类: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结构助词:的、得;动态助词:着、了、过;语气助词:的、了、吗、吧、呢等.K、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如啊、嗯等.语法特点:一般独立成句,用逗号或感叹号隔开.L、拟声词:是摹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词.语法特点:在句子中相当于一个形容词.(2)、词类的辨别:①区分名词和非名词,名词前不能加“不”和“很”.②区分形容词和动词,形容词可以用“很”来修饰,动词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除外)③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能修饰名词,前面能加“很”;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前面不能加“很”.④区分连词和介词,前后能互换的是连词,前后不能互换的是介词.⑤区分动词和介词,作谓语中心语的只能是动词,组成介宾短语修饰、补充动词、形容词的是介词.⑥区分语气助词和叹词,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尾,叹词往往独立成句,一般在句首.⑦区分介词和副词,介词后面跟名词、代词,副词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2、短语: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由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并列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有名+名、名+代、代+代、动+动、形+形、数量+数量.特点:①并列短语前后的词性一致.(名词和代词除外)②并列短语两部分之间是平等关系,没有修饰、限制关系.③并列短语中的词一般颠倒过来意思不变.④并列短语中词和词之间可以直接组合,也可以借用虚词组合.(2)、偏正短语:定义参见课本.基本结构:①中心语是名词时,修饰限制成分是定语,用()表示.有如下结构:形+名、数量+名、名+名、代+名②中心语是动词或形容词时,修饰语是状语,用〔〕表示.有如下结构:形+动、副+动、数量+动、副+形.(3)、动宾短语:动词后边带上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一个短语,这种短语叫做动宾短语.基本结构:动+名、动+代.特点:①动宾短语前边的动词直接支配后边的名词、代词,后边的名词、代词受前边的动词的支配,它们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②动宾短语中受动词支配的名词、代词,是宾语.③宾语一般在动词后面回答“谁”、“什么”的问题.④使用动词短语时,要注意动词和宾语意义上的配合,否则造成动宾不搭配.(4)、补充短语:包括动补短语和形补短语两大类.语法特点:①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是补语,用<>表示.②这类短语的中心语在前,前后两部分是被补充和补充的关系.③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补充说明怎么样、多久、多少等问题.④有的补语前头常用结构助词“得”.(5)、主谓短语:定义详见课本.基本结构:名(代)+动、名(代)+形、名(代)+疑问代词、特殊的有:名+名,如今天星期一;名+数量,如纸三张.特点:①主谓短语前边的词表示“谁”或“什么”,后面的词说明前边的词“怎么样”“干什么”或“是什么”.前后两部分是被陈述和陈述的关系.②使用主谓短语加上语气,书面上加上标点就是一个单句,表达的意思是完整的.(6)、介宾短语:由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介词+名词、介词+代词.语法特点:①介宾短语在句子中作为一个整体充当句子成分.②介宾短语在为主中心语前做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③介宾短语有时也做定语,后头必须带“的”.(7)、“的”字短语:由动词、形容词、动宾短语加上“的”构成.基本结构:动词+的、形容词+的、动宾短语+的.特点:①“的”字短语在句中相当于一个名词.②“的”字短语一般常做主语、宾语.3、单句: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六种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谓语:是对句子的主语作陈述的成分,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宾语:是谓语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工具等.补语:是谓语动词的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处所、数量、时间等.定语:是句子中名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或限定事物的领属、质量、数量等.状语:是句子中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时间、处所或形状的程度等.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定语(修饰主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修饰宾语)宾语(3)、分析步骤: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谓,先把句子一分为二,分成主语和谓语,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第二步,找宾语,有的句子有,有的则没有,动词支配的对象就是宾语;第三步,压缩句子找中心语,中心语是受修饰、补充或能支配宾语的主干成分;第四步,找定、状、补语.定语到主语中心语的前边和宾语中心语的前边去找,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前面,补语在谓语中心语后面.常用分析单句成分的符号见课本.(4)、句子主干:是指把定语、状语、补语压缩后剩下的部分,即由主语的中心语,谓语的中心语和宾语的中心语组成.摘取句子主干时,谓语中心词前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的句子,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中;碰到中心语是并列短语时,要把整个并列结构摘出来.划分句子成分:(一)知识要点1什么是句子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单句,要给它划分成分.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符号: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②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①.写人格式:“谁”+“干什么”(主语)(谓语)(宾语)例:杨亚‖写字主谓宾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主谓宾②.写物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主语)(谓语、宾语)例:猫‖捉鱼主谓宾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主谓宾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例如:他‖是学生主谓宾(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例:画眉唱歌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原句是“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①.(两只美丽的)画眉“两只美丽”是“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②.[高兴]地唱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③.(一首)歌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首”为“定语”.④.歌唱得<好>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为“补语”.4.划分句子的口诀:(1)句子成分要划对,(2)纵观全局找主谓.3)主前定状谓后补,(4)谓前只有状地位.(5)“的”定“地”状“得”后补,6)宾语只受谓支配.

热点内容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老师 发布:2025-07-08 19:00:24 浏览:284
七年级上册英语期末 发布:2025-07-08 18:59:48 浏览:141
阳西教育 发布:2025-07-08 18:31:56 浏览:479
王瑞娜老师 发布:2025-07-08 18:31:53 浏览:456
莘县教师考试 发布:2025-07-08 17:50:59 浏览:944
赤峰教师资格证报名 发布:2025-07-08 17:50:19 浏览:969
老师在讲课扩句 发布:2025-07-08 17:30:09 浏览:125
办公家具有哪些 发布:2025-07-08 17:23:21 浏览:765
教师节彩铅 发布:2025-07-08 16:20:39 浏览:975
老师的始祖 发布:2025-07-08 16:07:30 浏览: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