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的语文书
① 初二下语文书的目录
第一单元
1 藤也先生 鲁迅 2
2 我的母亲 胡适 13
3*我的第一本书 牛汉 22
4 列夫·托尔斯泰 茨威格 29
5*再塑生命 海伦·凯勒 38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献给母亲的歌 49
第二单元
6 雪 鲁迅 36
7*雷电颂 郭沫若 62
8*短文两篇 巴金
日 69
月 70
9 海燕 高尔基 72
10*组歌(节选) 纪伯伦
浪之歌 76
雨之歌 78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寻觅春天的足迹 80
第三单元
11 敬畏自然 严春友 84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吴刚 91
13*旅鼠之谜 位梦华 97
14*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 106
15 喂——出来 星新一 112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科海泛舟 121
第四单元
16 云南的歌会 沈从文 128
17 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 135
18 吆喝 萧乾 141
19*春酒 绮君 148
20*俗世奇人 冯骥才
刷子李 153
泥人张 156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到民间采风去 162
第五单元
21 与朱元思书 吴均 168
22*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171
23*马说 韩愈 174
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镰 176
25 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180
赤壁 杜牧 181
过零丁洋 文天祥 182
水调歌头 苏轼 184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185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古诗菀漫步 186
第六单元
26 小石潭记 柳宗元 191
27 岳阳楼记 范仲淹 194
28 醉翁亭记 欧阳修 199
29*满井游记 袁宏道 203
30 诗五首
饮酒(其五) 陶渊明 206
行路难(其一) 李白 207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208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209
己亥杂诗 龚自珍 210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背起行囊走四方 211
课外古诗词背诵
赠从弟(其二) 刘桢 21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216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217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218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219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221
无题 李商隐 222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223
登飞来峰 王安石 224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226
名著导读
《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 227
《海底两万里》:科学与幻想之旅 236
《名人传》: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 243
附录
欣赏唐人狂草 249
短句结构类型表 259
句子成分简表 257
标点符号用法 258
天哪,累死我了~~
② 我要初二上册的语文书的目录
明天找给你
③ 初一初二的语文书上的所有古诗
次北固山下(王湾)赤壁(杜牧)浣溪纱(苏轼)早春呈张十八员外(韩愈)饮酒(陶渊明)观沧海(曹操)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西江月(辛弃疾)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龟虽寿(曹操)过故人庄(孟浩然)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夜雨寄北(李商隐)泊秦淮(杜牧)浣溪沙(晏殊)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如梦令 南宋 (李清照) 观书有感 南宋(朱熹)长歌行(汉乐府)野望(王绩)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黄鹤楼(崔颖)送友人(李白)秋词(刘禹锡) 鲁山山行(梅尧臣)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望岳(杜甫)春望(杜甫)石壕吏(杜甫)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使至塞上(王维)渡荆门送别(李白)游山西村(陆游)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泊秦淮(杜牧)相见欢(李煜)清平乐·村居(辛弃疾)水调歌头(苏轼)雁门太守行(李贺)
④ 初二上语文书 人教版
长歌行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黄鹤楼
鲁山山行
秋词
浣溪沙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⑤ 初二年级上册语文书
21课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陶渊明:(365-427)东晋浔阳柴桑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2)太元:公元376~396年,晋孝武帝年号。 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第二个年号,共计21年。
(3)武陵:晋郡名,治所在今湖南常德。
(4)缘:循,沿着。
(5)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6)异:惊异,诧异。这里的意思是“对……感到奇怪”。
(7)尽:尽头。
(8)才:仅。
(9)俨然:整齐的样子。
(10)属:类。
(11)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南北小路叫阡,东西小路叫陌。
(12)悉:尽,全。
(13)黄发:借指老人。
(14)垂髫(tiáo):借指儿童。髫,古代小孩的垂发。
(15)要:通“邀”邀请。
(16)咸:都。讯:消息。
(17)邑人:同乡
(18)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19)间隔:隔离。
(20)乃:竟然。
(21)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22)延:邀请。
(23)扶:沿着、顺着。
(24)向:原先。
(25)处处志之,志: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26)郡下:指武陵郡城下。
(27)诣: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28)寻向所志: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
(29)刘子骥:名驎(lín)之,《晋书.隐逸传》里说他“好游山泽”。
(30)规:计划,打算。
(31)未果:没有实现
(32)寻:随即,不久。
(33)遂:终于
(34)问津:问路,访求。津,渡口。
(35)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
(36)旷:空阔,宽阔。
(38)穷其林: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穷,尽。
(39) 鸡犬相闻:(村落间)能互相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40) 为具言:为(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说出。
(41)延:邀请。
(42)为:对,向。
(43)便扶向路:就沿着原来的路(回去)。扶:沿着。
(44)语云:对(他)说。“语”后面省略了代渔人的“之”字或告诉
(45)具:同“俱”,完全,详尽。
(46)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47)既:已经,以后
(48)志:用符号做标记,动词
(49)豁然:开阔的样子
(50)开朗:开阔而明亮 22课 《陋室铭》原文及译文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藓给阶前铺上绿毯,芳草把帘内映得碧青。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注释
①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②蕃(fán):多。
③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诗人。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④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予,我。淤泥,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⑥濯(zhuó)清涟而不妖:经过水播的。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⑦不蔓不枝: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
⑧香远益清:香气越远越清。益,更,越。
⑨亭亭:耸立的样子。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的立在那里。
⑩亵(xiè)玩:近前把玩。亵,亵渎不尊重.
①①隐逸者:隐居的人。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便隐居避世。
①②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人”。
①③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①④噫(yī):叹词,相当于“唉”。
①⑤菊之爱:对于菊花的爱好。
①⑥鲜(xiǎn)有闻:很少听到。鲜,少。
①⑦宜乎:宜,应当,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23课核舟记<核舟记>原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身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者五,为窗者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者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魏子详瞩既毕,诧曰:嘻!技亦灵怪矣哉!庄、列所载,称惊犹鬼神者良多,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而须麋了然者?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我必疑其诳。乃今亲睹之。繇斯以观,棘刺之端,未必不可为母猴也。嘻!技亦灵怪矣哉! 24课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①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 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②〔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
③〔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④〔亲〕用作动词,以……为亲。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⑤〔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
⑥〔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⑦〔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指女子出嫁。
⑧〔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恶,憎恶。
⑨〔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⑩〔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兴,发生。
⑾〔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⑿〔外户〕泛指大门。
⒀〔闭〕关闭(大门)。
⒁〔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 25课望岳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①.岳:此指东岳泰山。
②.岱宗:泰山亦名岱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
③.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即山东地区。
④.青:山色。
⑤.未了:不尽。
⑥.造化:天地,大自然。钟:聚集。神秀:指山色的奇丽。
⑦.钟:聚集。
⑧.阴阳:阴指山北(水南),阳指山南(水北)。割:划分。这句是说,泰山横天蔽日,山南向阳,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晦暗。还指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
⑨.荡胸:心胸摇荡。
⑩.决:裂开。眦:眼角。决眦形容极目远视的样子。入归鸟;目光追随归鸟。
⑾.会当:终当,终要。
⑿凌:登上。
⒁曾:通“层”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①这首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当时安史叛军攻占长安,诗人被困城内。
②国:国都。国破:指长安被攻占。
③感时:感慨时事。花溅泪:看到花令人掉泪。
④恨别:为离别而伤感。诗人当时与家人分别。鸟惊心:飞鸟掠过也令人心惊。
⑤烽火:古代边塞发生战争时以烽火报警,这里指战争。
⑥家书:家信。抵:值。
⑦搔:用手指轻抓。
⑧浑欲:简直要。不胜:承受不住。簪:绾头发的簪子。古代男子留长发,也要用簪子
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注释
1.吏:小官,这里指差役。
2.石壕村:今河南三门峡东南。
3.暮: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傍晚。
4.投:投宿。
5.逾:越过;翻过。
6.一何:多么。苦:凄苦。
7.前致词: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致:对......说。
8.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9.戍:防守 ; 念shu的第四声
10.附书至:捎信回来。 新:最近
11.且偷生:苟活。且:苟且;姑且。
12.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已经,这里引伸为完结
13.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孩子。
14.去:离开,这里指改嫁的意思。
15.完裙:完整的衣裙。“裙”古代泛指衣服,多指裤子。
16.老妪:老妇人。请从吏夜归: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营去。犹得:还能够。妪:念“yu”的第四声。
17.河阳:今河南省孟县,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18.请从:请求跟从。从:跟从,随从的意思。
19.夜久:即“半夜”的意思。
20.绝:断绝,没有。
21.幽咽:不出声的哭泣。
22.登前途:前面的路。
23.闻:听。
24.犹得:还能够。
25.应:应征。
26.独:惟独,只有
27.新:最近。
28.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29.偷生:苟且活着。
30.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
31.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2.走:逃跑。
33.室中:家中。
34.更:再。
35.衰:弱。
36.啼:哭啼
37.未;没有
26课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7课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①,猿鸟乱鸣。夕日欲颓②,沉鳞竞跃。实是欲界③之仙都。自康乐④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注释]:
①歇:停止,消散。②颓:落,落下。③欲界:佛教三界之一,即人间。④康乐:南朝宋代诗人谢灵运,山水诗派创始人。因世袭康乐公,世称康乐。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注释:
承天寺:在现在湖北黄冈南。
元丰六年:即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念,想到,考虑。与为者乐,共同游乐的人。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寄居承天寺。
相与步于中庭:一同走到庭院中,相与,一同,共同。
如积水空明:好像积水清澈透明。这里是形容月光充满了庭院。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藻、荇(xìng):泛指水草,水草总称。荇,一种多年水生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
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原来”。
闲人:清闲的人。有着闲情雅致、高雅志趣的人。
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
耳:罢了。
28课观潮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分段注释:
第一段
浙江②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③为盛。方其远出海门④,仅如银线⑤;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⑦,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⑧。
注释:
①节选自《武林旧事》(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卷三,略有删改。周密(1232—1298),字公谨,宋代湖州(现在浙江湖州)人。
②〔浙江〕就是钱塘江。
③〔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既望,农历十六日(十五日叫望)。
④〔方其远出海门〕当潮远远地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方,当……时。其,指潮。出,发、起。海门,浙江入海口,那里两边的山对峙着。
⑤〔仅如银线〕几乎像一条(横画的)银白色的线。仅,几乎,将近。
⑥〔玉城雪岭际天而来〕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玉城雪岭,形容泛着白沫的潮水像玉砌的城墙和大雪覆盖的山岭。际天,连接着天。
⑦〔沃日〕冲荡太阳。形容波浪大。沃,用水淋洗。
⑧〔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杨万里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就是指这样的景象。这两句诗是《浙江观潮》一诗里的句子,意思是,海水涌起来,成为银子堆砌的城郭;浙江横着,潮水给系上一条白玉的腰带。“……是也”,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第二段
每岁京尹①出浙江亭教阅水军②,艨艟③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④,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⑤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⑥,水爆⑦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⑧,仅有“敌船⑨”为火所焚,随波而逝。⑩
注释:
①②〔每岁京尹(yǐn)出浙江亭教阅水军〕每年(农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教阅水军。京尹,京都临安府(现在浙江杭州)的长官。浙江亭,馆驿名,在城南钱塘江岸。
③〔艨艟(méngchōng)〕战船。
④〔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意思是,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尽,穷尽。五阵,指两、伍、专、参、偏五种阵法。
⑤〔乘骑(jì)弄旗标枪舞刀〕乘马、舞旗、举枪、挥刀。骑,马。弄,舞动。标,树立、举。
⑥〔略不相睹〕彼此一点儿也看不见。
⑦〔水爆〕水军用的一种爆炸武器。
⑧〔一舸(gě)无迹〕一条船的踪影也没有了。舸,船。
⑨〔敌船〕指假设的敌方战船。
⑩〔逝〕去,往。
第三段
吴儿善泅者数百①,皆披发文身②,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③,出没于鲸波万仞④中,腾身百变⑤,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注释:
①〔吴儿善泅(qiú)者数百〕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
②〔披发文身〕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文彩。文,动词。
③〔溯迎而上〕逆流迎着潮水而上。
④〔鲸波万仞〕万仞高的巨浪。鲸波,巨浪。鲸所到之处,波涛汹涌,所以称巨浪为鲸波。万仞,形容浪头极高,不是实指。
⑤〔腾身百变〕翻腾着身子变换尽各种姿态。
第四段
江干①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②,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③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④。
注释:
①〔江干〕江岸。
②〔珠翠罗绮溢目〕满眼都是华丽的服饰。珠翠罗绮,泛指妇女的首饰和游人的华丽衣服。溢目,满眼。
③〔倍穹〕(价钱)加倍的高。穹,高。
④〔僦(jiù)赁(lìn)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僦、赁,都是租用的意思。看幕,为观潮而特意搭的帐棚。席地,一席之地,仅容一个座位的地方。容,许,使。
29课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⑵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⑶矣,余挐⑷一小船,拥毳衣炉火⑸,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⑹,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⑺。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⑻,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⑼”拉余同饮。余强(20)饮三大白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⑾。及下船,舟子⑿喃喃⒀曰:“莫说相公⒁痴,更⒂有痴⒃似相公者!”
1.本文选自《 陶庵梦忆》
2.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3.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8点左右。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2小时。
4.挐:通“桡”,撑(船),划(船)。一作“拏”。
5.拥毳衣炉火:穿着皮毛衣,带着火炉乘船。毳衣,用皮毛制成的衣服。毳,鸟兽的细毛。
6.雾凇沆砀:形容雪夜寒气弥漫。雾凇,云、水气;雾是从天空下罩湖面的云气,凇是从湖面上蒸发的水汽,雾凇,水汽凝成的冰花。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沆,形容大水。
7.一白:全白。
8.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
9.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更、还。
10.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
11.客此:在此地客居。
12.舟子:船夫。
13.喃:象声词。
14.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15.更:还。
16.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
17.痕:痕迹
18.俱:都
19.而已:罢了
20.强:勉强 30课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注释〕
1.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魏晋南北朝最著名的诗人,开创了山水田园诗派。
2.适俗韵:适合世俗的性情。
3.尘网:尘世罗网,指仕途。
4.守拙:指自己不善于作官。
5.暧暧:日光昏暗朦胧的景象。
6.依依:轻柔的样子。墟里:村落。
7.虚室:静室。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
1.选自《王右丞集笺注》。此诗是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边塞时所作。
2.使:奉命 出使。
3.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问边:慰问边防。
4.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使者的身份。
5.居延:故址在现在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带。
6.征蓬: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7.烟: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
8.归雁:因季节是春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
9.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10.长河:黄河(但也有人认为不是黄河,而是其他的东西)
11.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12.候骑:骑马的侦察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13.都护:唐代边疆设有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这里指前敌统帅。
14.燕然:燕然山,即现在蒙古国境内杭爱山,代指边防前线。1.选自《王右丞集笺注》。此诗是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边塞时所作。
⑥ 有没有初二上册的网上语文书
那是什么版本的呢?有很多种的哦~
广东的话一般都是人教版的,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八年级上册
http://www.pep.com.cn/czyw/jszx/tbjxzy/bs/dzkb/
⑦ 初二语文课本的目录
嘿!
LOOK:
初2上册的语文课本目录
第一单元
1 新闻两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2 芦花荡
3 蜡烛
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5 亲爱的爸爸妈妈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第二单元
6 阿长与《山海经》
7 背影
8 台阶
9 老王
10 信客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让世界充满爱
第三单元
11 中国石拱桥
12 桥之美
13 苏州园林
14 故宫博物院
15 说“屏”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说不尽的桥
第四单元
16 大自然的语言
17 奇妙的克隆
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
19 生物入侵者
20 你一定会听见的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走上辩论台
第五单元
21 桃花源记
22 短文两篇 陋室铭
爱莲说
23 核舟记
24 大道之行也
25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莲文化的魅力
第六单元
26 三峡
27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28 观潮
29 湖心亭看雪
30 诗四首 归园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
游山西村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怎样搜集资料
课外古诗词背诵
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骆驼祥子》: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
附录 欣赏王羲之书法
汉语词类表(虚词)
后记
第一课 藤野先生
□ 第二课 我的母亲
□ 第三课 我的第一本书
□ 第四课 列夫·托尔斯泰
□ 第五课 再塑生命
□ 复习 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
□ 第二单元
□ 第六课 雪
□ 第七课 雷电颂
□ 第八课 短文两篇
□ 第九课 海燕
□ 第十课 组歌
□ 复习 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
□ 第三单元
□ 第十一课 敬畏自然
□ 第十二课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 第十三课 旅鼠之谜
□ 第十四课 大雁归来
□ 第十五课 喂——出来
□ 复习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
□ 第四单元
□ 第十六课 云南的歌会
□ 第十七课 端午的鸭蛋
□ 第十八课 吆喝
□ 第十九课 春酒
□ 第二十课 俗世奇人
□ 复习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
□ 第五单元
□ 第二十一课 与朱元思书
□ 第二十二课 五柳先生传
□ 第二十三课 马说
□ 第二十四课 送东阳马生序
□ 第二十五课 诗词曲五首
□ 复习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 第六单元
□ 第二十六课 小石潭记
□ 第二十七课 岳阳楼记
□ 第二十八课 醉翁亭记
□ 第二十九课 满井游记
□ 第三十课 诗五首
⑧ 初二上册语文书
书香伴我成长作文600字
在我的心灵深处,有一片理想的园地——书的乐园。在那里行云流水的语句,雨花缤纷的意境让我着迷;在那里精炼的语句,优美的措辞让我流连;在那里人生的真谛得到升华……
蔚蓝的天空中飘过几朵白云,白云下面碧绿的草地上开着片片野花,与蓝天映衬着,如诗如画!嫩绿的草地上坐着幸福的母女俩,女儿依偎在妈妈的怀中,手拿一本书,听妈妈讲那动听的童话。女孩听得津津有味,她同情那卖火柴的小女孩,为最终找到幸福的白雪公主感到欣慰…这便是我最初对书的接触。
书,使我的童年五彩缤纷
童年的我总爱幻想,幻想我与白雪公主灰姑娘嬉戏玩耍,我与李白、杜甫畅谈诗词歌赋,我与鲁滨逊一起冒险闻荡世界…我与孙悟空同去西天取经,书给了我进取的头脑,让我拥有一颗正义向善之心。书,给我留下了一个快乐的童年!那时的我,认为书就像一个糖果,时而甜蜜时而苦涩…
书,使我不断汲取知识,懂得做人的道理。
当我灰心丧气时,书教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于是我有了重新奋斗的勇气;当我与朋友惜别时,书告诉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于是我擦干了惜别的眼泪;当我想放下手中的书放纵生活时,书告诉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于是我认清了自己的使命,努力奋斗……正是因为书,我才学会了坚强不屈,学会了思索未来,懂得了新世纪的青年应该积极向上,勇于承担历史使命,因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那时的我认为书就是一个百宝袋,它能告诉我很多道理。
书,使我(这点不知道怎样写了)
宁静的小屋中散发着点点的灯光,靠近窗户的地方放着一张书桌,静静的月光下,我抽出一本书无声地思索着书中的情节,同时思索着人生,回想着过去……美丽的童话揭露了世上的真善美,假恶丑;古代文人雅士的经典作品令我领会到如画般的诗意;中外经典名著告诉我我丰富的人生哲理,正确的思想……星星时不时地向我眨眨眼,那个女孩静静得在书海中畅游……那时的我认为书就是一个诱人的花朵,使我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书,承载着我的梦想,书伴我生活伴我成长。书,是我成长路上最美的一道风景线!书,是我的良师益友。伴随着书香,我会抵达理想的殿堂,知识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