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懵题
A. 有那些经典的数学蒙人题
1. 理发师悖论(罗素悖论):某村只有一人理发,且该村的人都需要理发,理发师规定,给且只给村中不自己理发的人理发。试问:理发师给不给自己理发? 如果理发师给自己理发,则违背了自己的约定;如果理发师不给自己理发,那么按照他的规定,又应该给自己理发。这样,理发师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2. 说谎者悖论: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克里特岛的哲学家伊壁门尼德斯有如此断言:“所有克里特人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谎话。” 如果这句话是真的,那么也就是说,克里特人伊壁门尼德斯说了一句真话,但是却与他的真话——所有克里特人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谎话——相悖;如果这句话不是真的,也就是说克里特人伊壁门尼德斯说了一句谎话,则真话应是:所有克里特人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话,两者又相悖。 所以怎样也难以自圆其说,这就是著名的说谎者悖论。 公元前4世纪,希腊哲学家又提出了一个悖论:“我现在正在说的这句话是假的。”同上,这又是难以自圆其说! 说谎者悖论至今仍困扰着数学家和逻辑学家。说谎者悖论有许多形式。如:我预言:“你下面要讲的话是‘不’,对不对?用‘是’或‘不是’来回答。” 又如,“我的下一句话是错(对)的,我的上一句话是对(错)的”。 3. 跟无限相关的悖论: {1,2,3,4,5,…}是自然数集: {1,4,9,16,25,…}是自然数平方的数集。 这两个数集能够很容易构成一一对应,那么,在每个集合中有一样多的元素吗? 4. 伽利略悖论:我们都知道整体大于部分。由线段BC上的点往顶点A连线,每一条线都会与线段DE(D点在AB上,E点在AC上)相交,因此可得DE与BC一样长,与图矛盾。为什么? 5. 预料不到的考试的悖论:一位老师宣布说,在下一星期的五天内(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某一天将进行一场考试,但他又告诉班上的同学:“你们无法知道是哪一天,只有到了考试那天的早上八点钟才通知你们下午一点钟考。” 你能说出为什么这场考试无法进行吗? 6. 电梯悖论:在一幢摩天大楼里,有一架电梯是由电脑控制运行的,它每层楼都停,且停留的时间都相同。然而,办公室靠近顶层的王先生说:“每当我要下楼的时候,都要等很久。停下的电梯总是要上楼,很少有下楼的。真奇怪!”李小姐对电梯也很不满意,她在接近底层的办公室上班,每天中午都要到顶楼的餐厅吃饭。她说:“不论我什么时候要上楼,停下来的电梯总是要下楼,很少有上楼的。真让人烦死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电梯明明在每层停留的时间都相同,可为什么会让接近顶楼和底层的人等得不耐烦? 7. 硬币悖论:两枚硬币平放在一起,顶上的硬币绕下方的硬币转动半圈,结果硬币中图案的位置与开始时一样;然而,按常理,绕过圆周半圈的硬币的图案应是朝下的才对!你能解释为什么吗? 8. 谷堆悖论:显然,1粒谷子不是堆; 如果1粒谷子不是堆,那么2粒谷子也不是堆; 如果2粒谷子不是堆,那么3粒谷子也不是堆; …… 如果99999粒谷子不是堆,那么100000粒谷子也不是堆; …… 如果1粒谷子落地不能形成谷堆,2粒谷子落地不能形成谷堆,3粒谷子落地也不能形成谷堆,依此类推,无论多少粒谷子落地都不能形成谷堆。这就是令整个古希腊震惊一时的谷堆悖论。 从真实的前提出发,用可以接受的推理,但结论则是明显错误的。它说明定义“堆”缺少明确的边界。它不同于三段论式的多前提推理,在一个前提的连续积累中形成悖论。从没有堆到有堆中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解决它的办法就是引进一个模糊的“类”。 这是连锁(Sorites)悖论中的一个例子,归功于古希腊人Eubulides,后来的怀疑论者不承认它是知识。“Soros”在希腊语里就是“堆”的意思。最初是一个游戏:你可以把1粒谷子说成是堆吗?不能;你可以把2粒谷子说成是堆吗?不能;你可以把3粒谷子说成是堆吗?不能。但是你迟早会承认一个谷堆的存在,你从哪里区分他们? 9. 宝塔悖论:如果从一砖塔中抽取一块砖,它不会塌;抽两块砖,它也不会塌;……抽第N块砖时,塔塌了。现在换一个地方开始抽砖,同第一次不一样的是,抽第M块砖是,塔塌了。再换一个地方,塔塌时少了L块砖。以此类推,每换一个地方,塔塌时少的砖块数都不尽相同。那么到底抽多少块砖塔才会塌呢? 10。著名的鸡与蛋问题 世界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满意请采纳
B. 数学选择题蒙题技巧
三长一短选最短,三短一长选最长,两长两短选择B,层次不起就选D,一样长短C无敌。
数学选择题多数情况不是选C就是D,因为老师想让你耗时间。所以一般答案不会是A,因为一般人的思维肯定是按顺序ABCD答案套进去算的。
C. 高考数学选择题怎么蒙,在会一点数学的基础上
高考选择题最后一题一般都为B或者C;每一个选项被选的最少的是A或者D,但是最少次数不低于两次。
做题目就是不断的破解过关,只要答案正确就行,选择题技巧非常多。排除法,赋值法,图形结合法,简单特殊法,临近法,假设法等多用技巧去练习。
数学选择题蒙题方法:
一、直选法——简单直观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基本不需要“转变”或推理的简单题目.这些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
物理识记内容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属常识性知识题目.常见考纲中的Ⅰ级要求内容。
二、比较排除法——排除异己
这种方法要在读懂题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先将明显的错误或不合理的备选答
案一个一个地排除掉,最后只剩下正确的答案。如果选项是完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可通过举反例的方式排除;如果选项中有相互矛盾或者是相互排斥的选项,则两个选项中
可能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当然,也可能两者都错,但绝不可能两者都正确。
三、特殊值法、极值法——投机取巧
对较难直接判断选项的正误量,可以让某些物理量巧取满足题设条件的特殊值或极值,
带入到各选项中逐个进行检验,凡是用特殊值或极值检验证明是不正确的选项,就一定
是错误的,可以排除。
这种方法往往可以省去严密的逻辑推理或繁杂的数学证明。
四:极限思维法——无所不极
物理中体现的极限思维常见方法有极端思维法、微元法。
当题目所涉及的物理量随条件
单调变化时,可用极限法是把某个物理量推向极端,即极大或极小,极左或极右,并据
此做出科学的推理分析,从而给出判断或导出一般结论。
(3)数学懵题扩展阅读:
做数学题分析:
1.蒙题也是一门学问,本人高三学生,数学蒙题成功率在70以上。首先,要明确一点,
蒙题不能纯粹蒙,你看过题就要有看题的效果。看完选择题后不会做,就先看选项,有
些就可以排除,然后根据题设条件进行分析,有可能又会排除一些选项,这样就容易多
了。
若果一个也排除不了,那就琢磨选项,如果有关于课外的(课内很少出现的)答案就很有
可能就是那个。如果选项是4个数,一般是第二大的是正确选项。单看选项,一般BD稍
多,A较少。还有一点,选了之后就不要改了,除非你有90以上的把握。
2.据我所知的有数学第一题一般不会是A;最后一题不会是A;选择题的答案分布均匀;填
空题不会就填0或1;答案有根号的,不选;答案有1的,选三个答案是正的时候,在正的
中选;有一个是正X,一个是负X的时候,在这两个中选;题目看起来数字简单,那么答案
选复杂的。
反之亦然;上一题选什么,这一题选什么,连续有三个相同的则不;以上都不
实用的时候选B。
在计算题中,要首先写一答字。如果选项是4个数,一般是第二大的是正确选项。单看
选项,一般BD稍多,A较少。
还有一点,选了之后就不要改了,除非你有90以上的把
握。和图形有关的选择填空可以取特值。
大题不会做,看上问的结论能不能用,还不会就照条件把你能想到的结论推出来,一般
都有分,运气好可以拿1大半。填空题仔细点,2分钟没思路就跳,不会做写个最可能的
答案,对的几率也不很小。
D. 数学考试蒙题技巧和方法
1数学选择题蒙题技巧
数学蒙题技巧1
蒙题也是一门学问,本人高三学生,数学蒙题成功率在70以上。首先,要明确一点,蒙题不能纯粹蒙,你看过题就要有看题的效果。看完题后不会做,就先看选项,有些就可以排除,然后根据题设条件进行分析,有可能又会排除一些选项,这样就容易多了。
若果一个也排除不了,那就琢磨选项,如果有关于课外的(课内很少出现的)答案就很有可能就是那个。如果选项是4个数,一般是第二大的是正确选项。单看选项,一般BD稍多,A较少。还有一点,选了之后就不要改了,除非你有90以上的把握。
数学蒙题技巧2
据我所知的有数学第一题一般不会是A;最后一题不会是A;选择题的答案分布均匀;填空题不会就填0或1;答案有根号的,不选;答案有1的,选;三个答案是正的时候,在正的中选;有一个是正X,一个是负X的时候,在这两个中选;题目看起来数字简单,那么答案选复杂的,反之亦然;上一题选什么,这一题选什么,连续有三个相同的则不;以上都不实用的时候选B。
在计算题中,要首先写一答字。如果选项是4个数,一般是第二大的是正确选项。单看选项,一般BD稍多,A较少。还有一点,选了之后就不要改了,除非你有90以上的把握。和图形有关的选择填空可以取特值。
大题不会做,看上问的结论能不能用,还不会就照条件把你能想到的结论推出来,一般都有分,运气好可以拿1大半。填空题仔细点,2分钟没思路就跳,不会做写个最可能的答案,对的几率也不很小。
2高考数学蒙题技巧守则
数学蒙题技巧守则
1、答案有根号的,不选
2、答案有1的,选
3、三个答案是正的时候,在正的中选
4、有一个是正X,一个是负X的时候,在这两个中选
5、题目看起来数字简单,那么答案选复杂的,反之亦然
6、上一题选什么,这一题选什么,连续有三个相同的则不适合本条
7、答题答得好,全靠眼睛瞟
8、以上都不实用的时候选B
数学从易到难复查
填空题:慎重再慎重在数学的主观题当中,填空题并不像后面的大题,要求给出具体的解题步骤,它只要求考生给出一个最后的答案。这就要求考生在答题时更加慎重,按部就班来进行解题。
大题:步骤需明确在大题(计算题和证明题)阅卷过程中,一般是过程分和结论分分开给的。因此考生在答题时还是应该将步骤写明确,这样不但能够获得步骤分,同时也利于自己后来的检查。否则就跟填空题一样,答案一错就没有分了。
自身:定位需理性近年来,高考当中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就是一些学生平时的表现还不错,但他们的卷面得分就是上不去。这主要是学生自身的定位出现了问题。因为这些考生将过多的时间花在了难题上,这样一来,在容易题上出错的概率就大大增加。其实,难题在考试当中所占的比例仅仅为20%。因此,考生在答题时不要有“一定要把难题啃下来”的非理性念头。只要老老实实把容易题的分数拿全,那么考试的分数就不会很低。
答题:大胆再大胆在不是很有把握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将原来的答案涂掉,可以将两种答题方法都写在考卷上。阅卷老师一般会按照得分高的那种方法给分的。
E. 数学问答题怎么蒙
1 题干变相重复一遍。
2 短话长说。
3 正着说一遍,倒着说一遍,变个花样再一遍。
4 最后总结,综上所述。。。。。。。
5 字写漂亮一点,改卷老师不好意思不给你分。
F. 蒙题技巧高考数学
【数学蒙题技巧】
据我所知的有数学第一题一般不会是A;
最后一题不会是A;
选择题的答案分布均匀;
填空题不会就填0或1 ;
答案有根号的,不选;
答案有1的,选 ;
三个答案是正的时候,在正的中选;
有一个是正X,一个是负X的时候,在这两个中选 ;
题目看起来数字简单,那么答案选复杂的,反之亦然;
上一题选什么,这一题选什么,连续有三个相同的则不适合本条;
以上都不实用的时候选B;
在计算题中,要首先写一答字 ;
如果选项是4个数,一般是第二大的是正确选项。
单看选项,一般BD稍多,A较少。
还有一点,选了之后就不要改了,除非你有90以上的把握。
和图形有关的选择填空可以取特值;
大题不会做看上问的结论能不能用,还不会就照条件把你能想到的结论推出来,一般都有分,运气好可以拿1大半;
填空题仔细点,2分钟没思路就跳,不会做写个最可能的答案,对的几率也不很小
数学从易到难注意复查填空题:慎重再慎重在数学的主观题当中,填空题并不像后面的大题,要求给出具体的解题步骤,它只要求考生给出一个最后的答案。这就要求考生在答题时更加慎重,按部就班来进行解题。大题:步骤需明确在大题(计算题和证明题)阅卷过程中,一般是过程分和结论分分开给的。因此考生在答题时还是应该将步骤写明确,这样不但能够获得步骤分,同时也利于自己后来的检查。否则就跟填空题一样,答案一错就没有分了。自身:定位需理性近年来,高考当中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就是一些学生平时的表现还不错,但他们的卷面得分就是上不去。这主要是学生自身的定位出现了问题。因为这些考生将过多的时间花在了难题上,这样一来,在容易题上出错的概率就大大增加。其实,难题在考试当中所占的比例仅仅为20%。因此,考生在答题时不要有“一定要把难题啃下来”的非理性念头。只要老老实实把容易题的分数拿全,那么考试的分数就不会很低。答题:大胆再大胆在不是很有把握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将原来的答案涂掉,可以将两种答题方法都写在考卷上。阅卷老师一般会按照得分高的那种方法给分的。
数学最后两道选择不是C就是A
适用题型:问题求解题
数量原则:
理想状态:15道题,每题5个选项,A、B、C、D、E平均每个选项共出现3次。答案排列:3、3、3、3、3;
实际状态:每个选项在2——4的范围内。
选项排列:3、3、3、2、4(此种状态略多呈现)或3、2、4、2、4。即某一个选项为2个,某一个选项为4个;
三不相同原则:
即连续三个问题不会连续出现相同答案
答案排列不会出现ABCDE的英文字母排列顺序
中庸之道:
即数值优先选择“中间量”选项,选项优先考虑BCD。在同一道题中优先考虑数值的“中间量”后考虑选项BCD。(如E选项对应数值为中间量时,优先从数值入手考虑)
出现诸如“以上结果都不对”的选项不予考虑;
由提干给定信息入手,通过选项特征排除错误选项;
选项基本特征如下:
单值与多值(例如提干出现“偶次方、绝对值、对称性”等结果出现多值)
正值与负值(考前冲刺P12/25题根据提干排除负值)
(3)有零与无零
区间的开与闭(看极端情况能否取等号)
正无穷与负无穷(通过极限考虑)
整数与小数(分数)
质数与合数
大于与小于
整除与不能整除
带符号与不带符号(例如根号、平方号等等)
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即看选项特征,具有同一特征多的选项优先考虑。
G. 跪求高考数学选择题蒙题方法!
几点:
1.答案有根号的,不选
2,答案有1的,选
3,三个答案是正的时候,在正的中选
4,有一个是正X,一个是负X的时候,在这两个中选
5,题目看起来数字简单,那么答案选复杂的,反之亦然
6,上一题选什么,这一题选什么,连续有三个相同的则不适合本条
7,答题答得好,全靠眼睛瞟,
8,以上都不实用的时候选B
9,在计算题中,要首先写一答字:然后在答题,即使只有一个答字
10,最后一招杀手锏:如果你在选择题上不想地O分的话,建议所有选择题全选A,我就这样的,结果对了2题,呵呵,还不错吧,不要羡慕,你有的是机会超过我的,努力吧,
H. 中考数学有哪些蒙题技巧
迅速摸清“题情”
刚拿到试卷的时候心情一定会比较紧张,在这种紧张的状态下不要匆匆作答。首先要从头到尾、正面反面浏览全卷,尽可能从卷面上获取最多的信息。摸清“题情”的原则是:轻松解答那些一眼就可以看出结论来的简单选择题或者填空题;对不能立即作答的题目可以从心里分为比较熟悉和比较陌生两大类。对这些信息的掌握,可以确保不出现“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尴尬局面。
2/4
答卷顺序“三先三后”
在浏览了试卷并做了简单题的第一遍解答之后,我们的情绪就应该稳定了很多,现在对自己也会信心十足。我们要明白一点,对于数学学科而言,能够拿到绝大部分分数就已经实属不易,所以要允许自己丢掉一些分数。在做题的时候我们要遵循“三先三后”的原则。
首先是“先易后难”。这点很容易理解,就是我们要先做简单题,然后再做复杂题。当全部题目做完之后,如果还有时间,就再回来研究那些难题。当然,在这里也不是说在做题的时候,稍微遇到一点难题就跳过去,这样自己给自己遗留下的问题就太多了。也就违背了我们的原意。
其次是“先高后低”。
这里主要是指的倘若在时间不够用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遵守先做分数高的题目再做分数低的题目的顺序。这样能够拿到更多的总得分。并且,高分题目一般是分段得分,第一个或者第二个问题一般来说不会特别慢,所以要尽可能地把这两个问号做出来,从总体上说,这样就会比拿出相应时间来做一道分数低的题目 “合算”。
最后是“先同后异”。这里说的“先同后异”其实指的是,在大顺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把难题按照题目的大类进行区分,将同类型的题目放在一起考虑,因为这些题目所用到的知识点比较集中,在思考的时候就容易提高单位时间效益。
3/4
做题原则“一快一慢”
这里所谓的“一快一慢”指的是审题要慢,做题要快。
题目本身实际上是这道题目的全部信息源,所以在审题的时候一定要逐字逐句地看清楚,力求从语法结构、逻辑关系、数学含义等各方面真正地看清题意。有一些条件看起来没有给出,但实际上细致审题你才会发现,这样就可以收集更多的已知信息,为做题正确率寻求保障。
当思考出解题方法和思路之后,解答问题的时候就一定要简明扼要、快速规范。这样不仅给后面的题目赢得时间,更重要的是在保证踩到得分点上的基础上尽量简化解题步骤,可使得阅卷老师更加清晰地看出你的解题步骤。
I. 高考数学选择题如何蒙题的技巧
你好:
高考数学选择题没有蒙题的技巧
只有通过推理、计算
得出正确答案
再选择对应的ABCD
才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