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英语
Popular
Ⅱ 普及的英文单词是什么
形容词:
universal
popular
动词:
popularize
universalize
Ⅲ 中国普及英语教育是什么时候从什么时候开始英语热了为了什么
1949 年前,全国只有高等院校205 所,
英语教师918 人,英语专业学生7 ,000 人。
1956 年,由于受当时俄语教育一边倒倾向的
影响,英语教师下降为545 人,其中教授132
人,副教授68 人,讲师183 人,助教162 人。
1964 年,教育部确定英语为第一外语,调整
了中学的外语教学结构,但由于受“左”的思
想影响“, 文革”期间的英语课本从头到尾充
斥了所谓的“革命”英译口号,学起来不伦不
类,闹了不少笑话。“文革”后的1978 年我国
政府向41 个国家派遣了480 名留学生,这一
消息激活了蛰伏多年的中国学子的求学之
心,英语热开始预燃。1981 年国务院颁布了
《关于自费出国留学的暂行规定》,出国留学
之路被打通了,国内兴起了出国热潮,其标志
就是托福热。④这无疑大大加速了英语教育
事业的发展,1983 年全国教授人数增至175
人,副教授974 ,讲师6569 ,助教6902 ,其他
1222 。
新中国建立后的
50 年间,高等院校以及这些院校中具有英语
专业的数量和大、中学英语师资数量都得到
了大幅度的增长,其成就是前50 年远远不可
比拟的。其规模之庞大,遍及地域之广泛也
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这一再说明了我国政
府坚持对外改革开放、提高全民素质、走向世
界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
Ⅳ 20年普及英语教育中国得到什么
普及英语教育是中华民族的重大悲哀——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英语仅是一种交流工具,而我国则不可思义的把它作为重要目的来普及教育,并把它设计为人生发展的重要门槛,给我国的人才发展、社会财富等方面造成极大的损失。这是我国教育政策的最大失误,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大的悲哀。建议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此教育政策进行科学评估,总结其具体危害,分析调查其形成的原因,研究立即废止的政策措施,使英语教育回归到它应有的地位。 一、硬性普及英语教育的主要表现 我国硬性普及英语教育的政策首先表现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上。在近几年的高考各科占分比例中,英语不仅是必考科目,而且独自占150分,是750分总分数的1/5,远远超过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等单科的分数。在这一无形的指挥棒下,中国人为了子女能“成才”,使英语教育便从娃娃抓起,许多幼儿园开设英语课,双语幼儿园十分吃香。在小学,初、高中教育更是重视英语的教学,使学生学习负担最重,甚至最畏惧的就是学英语。为了能够跨过英语这道人生的重要门槛,不知学生、家长及学校老师付出了多少心血,占用多少宝贵时间,同时也不知有多少学生被英语这个拦路虎拦在大学校门之外。在大学考研究生更是拼英语,参加工作后申报技术职务职称还要考英语,只要英语不过关,你的业务技术再高,政府部门也不给你相应的职称,等等。中国人好像就是为了学好英语而活着似的。在这种教育畸形发展的背景下,不知有多少人的人生受到扭曲,也不知造成了多少人生悲剧。 二、硬性普及英语教育的危害 作为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要普及每种国外语言教育,这一项重大的决策,若决策失误不仅极大的浪费了国家和民众的社会财富及教育资源,而且还严重摧残着民族心身健康,占误人们的大好青春年华,遏制着民族的创新,玷污了民族自尊,另外还为本国优秀人才的外流提供了便利条件,其危害是多方面的。 1、硬性的普及英语教育大大浪费了青少年最珍贵的青春时光。青少年时期是人们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由于社会的误导,使他们用较多的时间去学习不该学习的东西,其占用的时间较多,心灵摧残较为严重。按近几年高考英语所占总分750分中的150分的比例来推算,其误用学生的学习时间为1/5。由于英语学而无用(仅是个敲门砖),学习英语所折合的这几年时间等于白白浪费掉了,等于使我们在青少年时期缩短了几年时光。青少年时期的几年光阴对人的一生是多么重要啊!在人生竞争赛跑中仅我们的一条英语教育政策,就使我们比外国晚了一大截。这是中国人悲哀和愚昧的重要表现! 2、硬性普及英语教育,极大浪费了我国的物质财富和教育资源。十几亿人口的国度,要用折合几年的时间来学习今后大多都用不上的英语,这几年的吃住行用要消费掉多少社会财富。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开展英语教学,又浪费掉我国多少教育资源,仅英语教师一项,不知要占有多少万人。可以说我国普及英语教育是我国最大的浪费之一。这值得我们痛心。 3、硬性普及英语教育,大大压减了中国人的智商,严重扼杀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和创新精神。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有着不同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在思维创新等方面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我国的汉语汉字在精练、表达准确、形象易记等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并有着自己的承传基因优势,是世界优秀语言文字之一,很值得继承和发扬,但是我们现在偏要硬性普及英语教育,使人们占用大量的时光去学习没有基因遗传优势,且又很少用得上的英语,这样就必然影响了我们的自身优势的发挥,大大压减了中国人的智商,使思维创新优势受到遏制,这种心理扭曲行为,也必然严重抹杀民族的创新精神。误导人们采取了弃优从疏的思维方式,这样必然影响其民族自尊。政府对外国某种语言的硬性普及教育,无形要对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造成影响,从而也影响着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及价值观,助长崇洋媚外之风的兴起,对民族自尊是一种无形的伤害,诱引优秀人才外流。别看日本与美国的关系这么好,但日本官方并未把英语列为学生的必修课程。这很值得我们深思! 4、硬性的普及英语教育,为我国优秀人才大量外流提供了客观条件。解决了英语问题,没有语言障碍就等于打开了融入西方发达国家的大门,而能够解决英语问题者多是我国优秀人才或家庭富有者。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中国普及英语教育这一方法,就可轻易的从中国吸引到他们需要的优秀人才。如1985年以来清华大学高科技专业毕业生80%去了美国,北京大学的是76%。2006年,清华、北大成为美国博士生源最多的院校,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中国流失的顶尖人才在世界占首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为国外输入了100多万优秀人才。有人把美国这种吸揽人才的方法形象的称之为“人才的收割机”。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硬性普及英语教育,得实惠最大的是西方发达国家,这是他们从中国吸收优秀人才的最佳途径和方法。这值得我们深刻反省! 三、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建议立刻废止普及英语教育政策 1、要客观评价和认识英语在我国的作用。由于我国经济开放和国际交往水平所限,在我国用得上英语的人仅是极少数。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在广大的农村能用得上英语的不占千分之一,甚至是万分之一。我国是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大国,有着自己独立的优秀语言文字,是世界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其强盛的生命力。英语作为国外的一种语言,适应于西方国家,而在中国缺乏推广使用的必要性和基础条件,就全体中国人来讲,经常能够用得上的英语的仅是极少数,一般人若偶尔需要英语服务,可找专门服务单位和人员,如翻译则有专业翻译人员,若需要英文材料也有翻译文本,现在对外交流、参加国际会议时,有同步翻译机等,给人们提供十分方便的条件。我国的科技文化水平已经进入到世界先进行列,许多人能掌握国内的一些科学文化技术就足矣满足日常工作。目前英语在我国许多地方,许多人仅起“敲门砖”的作用而己。我们,特别是有关决策者一定要从“国外什么都好”的误区中清醒和解脱出来,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使青少年从英语这一学而无用的枷锁中解脱出来,坚持立刻废止在全国普及英语教育政策,坚决扔掉英语这块“敲门砖”。 2、要深刻检讨分析我国制定普及英语教育政策的原因。教育政策的制定不仅关系国计民生,而且也影响到国家的存亡和民族的兴衰。教育政策的确定更需要科学决策,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实施正确决策;需要在汇集民智,广泛听从各方面意见和建议;需要通过听证等制度来予以保障;需要充分发挥人大的立法及法律监督的作用;需要人民政协及各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需要党委和政府各部门的积极作为等,努力避免国家政策部门化,部门意见个人化的不负责任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政策的决策避免由所谓的专家、精英们来左右(他们的意见易于站在自己的角度来提出),也避免一些专家、精英被国外所收买,所利用。我国目前所实行的英语教育政策,若是广泛征求全国民众的意见,相信全国民众绝大多数是不会同意的。因为他们许多就是学习英语的受害者,他们在青少年时所学的英语,在现在的工作中根本用不上。根据学以致用的原则,目前在全国所实行的普及英语教育政策应立即废止。 3、根据学以致用的原则,使英语教育回归到它应有的地位。英语作为一种对外交流工具,其教育重点在一些外语学校。国家要根据需要来开展英语专业人才的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中不能把英语作为重要的必修课来硬性普及,在普通高招中不考英语,外语性质的学校招生单独进行。在中、小学可把英语作为选修课,由学生自己选择。同时国家要在职称评定等方面取消考英语的政策。在保护和发挥本民族文化,避免优秀人才外流方面,日本等国确有我们可借鉴的经验。 今后世界各国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我国优秀人才大量的流失,必然影响祖国的复兴,废止普及英语教育,有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光大,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得到恢复和发扬,避免了社会财富和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较好的保护了民族的自尊和自强。
Ⅳ 世界英语普及
学英语没错的. 尽管来英语在世界上并不是自最多人所说的母语, 但是如果算上母语和第二语言的总和, 那英语绝对是世界上最普及的. 不管你到任何国家, 总能找到说英语的人, 哪怕说得不好, 或者只会一点点, 但是肯定还是能交流的.
这我是有亲身体会的. 我去过四十一个国家. 我能说流利的英语, 稍微有口音的中文, 比较蹩脚的西班牙语, 和几句打招呼用的法语. 相比下来, 无可置疑是英语最有用, 不管是在中东, 非洲, 亚洲, 欧洲, 能讲英文一般就没有大问题. 甚至在以西班牙语为母语的南美洲, 很多人能听懂我讲的英文, 所以说虽然我能说过得去的西语,但是我在南美使用西语和英语的时间大概是一半一半.
拿最简单的例子来说, 各国的机场都有当地语言再加上英语的提示. 所以说你如果到土耳其, 只会中文或者法语, 光出机场都可能有问题. 没有其他任何一种语言能让我这么无畏的漫游世界.
当然, 如果你存心想到日本或者德国之类的国家去发展, 那当然是学当地国家的语言比较好. 但是, 我不懂德文能在德国混, 但是你如果不懂英文肯定不能在美国或者英国混.
Ⅵ 英语在中国的普及程度如何
日本和韩国对英语的普及程度远胜于我们。日语很多词语都已经是英语了,比如护照他们叫‘怕死波多’,电脑叫‘卡姆piu塔’。凡是近代的词他们都直接译音过来。
其实日本韩国并不是我们的对手,小国永远是小国,他们现在已经高度发达了,又如何,光人才储备这一点,只要教育提上来,绝对是小国望尘莫及的。我们最大的对手是印度,仅存的大国,所以我们才会那么支持巴基斯坦,就是为了压制印度。不然我们号称无敌国外交, 为什么偏偏在印巴冲突上一边倒的偏向巴基斯坦...
这么说吧,你看美国的语言学校,黑头发的全是中国人。日本人和韩国人到了美国除了特别S13的一般没有语言障碍。而我们的人到了美国,50%的人要先读语言,另外50%还有30%是哑巴英语。
我们和日本韩国印度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不去把英语融入生活。如果你不在生活中讲英语是很难说好英语的。就像开车要实际开,看书没用的。但在国内你说几个英文就被冠以装13之名...这样最大的缺点就是,我们的人说出的英语, 文采和美国的小学生类似. 常用英语300句, 没有任何高等词汇...当一个美国教授说我一看这篇文章就知道是中国人写的的时候, 那真的是一种羞愧.
其实生活中说英语真的会忘掉中文吗? 我觉得不可能. 日本如此崇洋媚外的一个国家. 他们的文化, 古迹, 自己的节日. 貌似保存的都比我们全的多的多的多. 我们确实打过仗, 但他们也被炸平过啊.
其实别说日本韩国了, 我一个马来西亚的朋友的父母来美国, 白发苍苍的老人了, 那一口英语讲的, 口音有问题但沟通无障碍. 当然, 是他们教育的好, 我们父母爷爷小时候学俄语...老师质量也不高...
一言以蔽之, 我国的英语普及水平.不是最烂也是最烂的前三, 可能有人不爱听. 但事实是, 哪个国家都有好的和坏的. 我们抛开不好的只看英语好的这个群体. 越南确实很多人不会讲英语, 但会讲的群体质量很高, 而我们呢, 我们会讲英语的群体也只是一群会背高考和四级的哑巴英语们...而且说实话, 学的都是几百年前的英语...举个例子, 你来美国你会发现每个人都在讲 Q:how are you doing? A:Im very good. 十几年如此了. 你说英语书上的how r u fine thank and u? 人家会用非常惊奇的目光看着你... 而且瞬间就可以判断出你是中国人...= =
Ⅶ “普及英语”的英文怎么说
popularize ENGLISH``
Ⅷ 目前中国人的英语普及程度如何
目前中国人的英语普及程度还算是不错的,但真正能够用英语对话的还是极少数人。我作为一个上过大专的人,工作的这几年一直都没有用到过英语,感觉早就全还给老师了。
Ⅸ 中国的英语普及程度如何
据我个人观察和朋友人群中英语达标比例估计,个比例如下: 1、中国海外移民专自改革开放达到属450万以上,加上国内准备移民和英语能力超群的人群估计在600万左右达到母语水平即200:1,可能比例更低。 2、根据中国教育第二语言普及(不含上述涉及人数) 2A人群分布在较专业的人群中,如英语专业学生、专业技术研修生、涉外翻译人才等大致也在1000万人之内,比例不超过130:1或更低; 2B人群在年轻人中居多,估计人群在1000-2000万人之间,比例约为100:1 2C人群较多,根据教育普及程度大致在50:1 2D人群大致也是50:1 3.完全不会的人较多,大致2:1至3:1之间,即中国至少有一半的人不会英语,根据是中国老龄化人口和农村偏远地区受教育较低估计以上估计不是权威,请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