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原理罗素
1872年5月18日,罗素生于英国辉格党贵族世家。其祖父约翰·罗素勋爵在维多利亚时版代两度出任首相权。其父安伯力·罗素是一位激进的自由主义者。因为鼓吹节育而失去国会的议席。罗素4岁时失去双亲,由祖母抚养。他的祖母在道德方面要求极为严格
㈡ 罗素和怀特海著写的《数学原理》,为什么没有中译本
有的哦,武大前校长齐民友老教授花费三年已经成功翻译交稿了,过段时间就能看到了
㈢ 罗素 数学原理 有中文版吗
请参考
http://..com/question/143385796.html?fr=qrl&cid=202&index=2
㈣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有数学起源于哲学的论述么
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一般指伯特兰·罗素
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是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无神论者,也是上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罗素也被认为是与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和怀特海一同创建了分析哲学。他与怀特海合著的《数学原理》对逻辑学、数学、集合论、语言学和分析哲学有着巨大影响。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的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他的代表作品有《幸福之路》、《西方哲学史》、《数学原理》、《物的分析》等。
㈤ 罗素的简介以及罗素悖论讲的是什么
罗素 罗素,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1872年5月18日生于英格兰蒙茅斯郡特里莱赫的一个英国自由党贵族的家庭。1970年2月2日卒于梅里奥尼斯郡彭林德拉耶斯附近。 罗素11岁开始学习欧氏几何,18岁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1894年毕业;1895年他在剑桥三一学院获研究员的职位;1901年他发现了著名的罗素悖论,引发了20世纪初对数学基础的危机。他与怀特海合作于1913年完成了名著《数学原理》。提出并成为逻辑主义的代表人物。 罗索还是一位蜚声国际的哲学家、政论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文字清新流利,受到各阶层的广泛欢迎,并于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4年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罗素悖论: 罗素悖论 一天,萨维尔村理发师挂出了一块招牌:“村里所有不自己理发的男人都由我给他们理发,我也只给这些人理发。”于是有人问他:“您的头发由谁理呢?”理发师顿时哑口无言。 因为,如果他给自己理发,那么他就属于自己给自己理发的那类人。 但是,招牌上说明他不给这类人理发,因此他不能自己理。 如果由另外一个人给他理发,他就是不给自己理发的人。但是,招牌上明明说他要给所有不自己理发的男人理发,因此,他应该自己理。由此可见,不管作怎样的推论,理发师所说的话总是自相矛盾的。 这是一个著名的悖论,称为“罗素悖论”。这是由英国哲学家罗素提出来的,他把关于集合论的一个著名悖论用故事通俗地表述出来。 1874年,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创立了集合论,很快渗透到大部分数学分支,成为它们的基础。到19世纪末,全部数学几乎都建立在集合论的基础之上了 。就在这时 ,集合论中接连出现了一些自相矛盾的结果,特别是1902年罗素提出的理发师故事反映的悖论,它极为简单、明确、通俗。于是,数学的基础被动摇了,这就是所谓的第三次“数学危机”。 此后,为了克服这些悖论,数学家们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由此产生了大量新成果,也带来了数学观念的革命。
㈥ 如何评价罗素的数学原理在数学中的地位
《数学原理》是由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 )和其老师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合著的一本于1910—1913年出版的关于哲学、数学和数理逻辑的三大卷皇皇巨著,该书对逻辑学、数学、集合论、语言学和分析哲学有着巨大影响。由于此书内容艰深,一般人,甚至专门从事数学原理探讨的人,也难以通读,所以,目前国内还没有完整的权威的中文译本。
㈦ 哪里可以买到罗素的<<数学原理>>
呵呵,数学是一种美丽的艺术,很高兴又见同好
我放在公司服务器上了,如果版喜欢,请尽权快下载……
第一本是《数学原理》,第二本是《我的哲学的发展》,虽然楼主没说要第二本,不过窃以为二者联系密切,看其中之一就得两者都看:)
http://www.for-honor.com/chaopin/luosu_1.rar
http://www.for-honor.com/chaopin/luosu_2.exe
㈧ 请问罗素的《数学原理》有TXT或者PDF版本吗
楼上的你是看到过还是听说过呢?
据我所知,或许是此书翻译难度太大,目前还没有中文版(大概也是罗素著作中唯一没有中文版的了)。
㈨ 伯特兰·罗素的主要哲学思想有哪些
罗素最早对数学产生兴趣,然后才逐渐转向哲学方面,因此他在数学方面也有很多重要的建树。在数理逻辑方面,罗素提出了罗素悖论。罗素在1900年便认识到,数学是逻辑学的一部分。1910年,他和他的老师阿弗烈·诺夫·怀海德一起发表了三卷本的《数学原理》,在其中对这一概念做了初步的系统整理。
哲学上罗素最大的贡献是和G·E·摩尔、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和怀特海一起创立了分析哲学,此外他还在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哲学和哲学史方面做出过贡献。在剑桥大学时罗素信奉唯心主义和新黑格尔主义,但是在1898年在摩尔的影响下罗素放弃了唯心主义,转而研究现实主义,并很快成为“新现实主义”的倡导者。罗素此后始终强调现代逻辑学和科学的重要性,批判唯心论。
罗素的分析哲学由此诞生:通过将哲学问题转化为逻辑符号,哲学家们就能够更容易地推导出结果,而不会被不够严谨的语言所误导。罗素认为哲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不同只是在于其研究的方向(哲学研究更广泛的内容),但他们的研究方法应该是相同的。哲学和数学一样,通过应用逻辑学的方法就可以获得确定的答案,而哲学家的工作就是发现一种能够解释世界本质的一种理想的逻辑语言。
但是罗素的努力被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证明是徒劳的。
在伦理学和道德方面,罗素持的是开放态度,认为过多的道德束缚是人类不幸的根源,道德不应限制人类本能的快乐,因此提倡试婚、离婚从简和节育等,认为未婚男女在双方都愿意的情况下发生性关系并非是不道德的行为,这种观点使他在美国遭到激烈抗议,最终还导致他失去了纽约城市大学的教授职务。在教育方面罗素认为学生的言行举止不应受到约束与限制,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于1927年一起创立了一所试验学校。
著作
《哲学问题》
《西方哲学史》,(1950年,因书获得诺贝尔奖)
《幸福之路》(1930年)
《我的哲学发展》(1959年)
《婚姻与道德》(1929年)
《教育与美好生活》(1926)
《教育与社会秩序》(1932年)
《权威与个人》
《科学的未来》
《我们对外在世界的认识》
《权力:一种新的社会分析》
《数学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1910-1913年)
《数学原理(Principles of Mathematics)》(1903年)
《中国问题》
《宗教与科学》
《工业文明的前景》
《自由之路》
《文明之路》
《我为什么不是基督徒》(1927年)
《人类为什麼战斗》
《心灵分析》
《物之分析》(The Analysis of Matter)
《自由与组织》
㈩ 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是哪个国的
英国. . . .
伯特兰·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无神论或不可知论者,但也是上世纪,20世纪西方最有名的,最有影响力的学者和和平的社会活动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文学在1950年,罗素也一并考虑与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和怀特海创建分析哲学.他和怀特海的“数学原理”,逻辑学,数学,集合论,语言学和分析哲学有着巨大的影响. 1950年,拉塞尔被授予了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化和重要的作品,不断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