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基础知识题库
❶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竞赛题
姓名: 班级: 得分:(满分60分)
1.照样子写词语。(8分)
例:技术好 技术(精湛)
(1)态度好 态度( 诚恳 )(2)脸色好 脸色(红润)
(3)盒子好 盒子(精美) (4)天气好 天气(晴朗)
2.写出与下列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8分)
李白(铁索磨成针) 勾践(卧薪尝胆)
赵括(纸上谈兵) 廉颇(负荆请罪)
3.读对联回答问题。(4分)
满室芝兰尽秀色,盈门桃李笑春风。
最适合张贴这幅对联的应该是什么人家? (C)
A农村人家 B.种花或卖花 C.教师人家 D。相关部门
4.根据括号中的提示填空。(8分)
①大家不要把这件事想得太难了。|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我相信到时候是会有办法的。(填歇后语)
②张大妈的儿子考上了名牌大学,她的病也好了一半儿,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填歇后语)
③这次晚会上大家一定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拿出自己的绝活。(填歇后语)
④拔河比赛要多少人参加?这次没有限定人数,当然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了,人多力量大呀!(填歇后语)
5.根据意思写出含有“手”字的成语。(16分)
形容敏捷——(手疾眼快) 形容聪颖——(手聪目明)
形容高兴——(手舞足蹈) 形容凶狠——(心狠手辣)
形容顺利——(得心应手) 形容亲密——(情同手足)
形容惊慌——(手忙脚乱) 形容医术高明——(妙手回春)
6.把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15分)
下雨出太阳——(假情(晴))
八十岁老汉吹唢呐——(上气不接下气)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看戏淌眼泪——(左眼进右眼出)
笔杆子吞进肚——(胸有成竹)
答案我也写上去了........
❷ 小学语文语法练习题
一、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1.巍巍高山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象征。
2.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3.听到波涛的轰鸣和狂风怒号,桑娜感到心惊肉跳。
4.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不能参加祖国建设。
5.又烂又软的淤泥承受不了这样笨重的老象。
6.我的心啊,留在祖国的蓝天上。
7.那只可爱的小麻雀是我喂养的。
8.沿着这条小路走,能到金明家。
9.如果下面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不会这样湿。
10.你用脏手随便抓东西吃,肚子准会长蛔虫。
11.登泰山看日出是我很久以来最大的心愿。
12.四周围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13.对这种坏人坏事,我们不能放任自流,听之认之。
14.没有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重要的事了。
15.我们不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16.我们应当把自己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17.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不能离开手术台。
18.任弼时同志不同意搬进新房子,他说,不能以一个人牵动一个机关。
19.这个故事使妈妈感动不已。
20.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
2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2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
2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2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26.犯了错误就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不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
2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2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3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二、反问句改陈述句
1.少先队员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2.“难道我不称职吗?难道我是愚蠢的吗?”
4.他哪里知道人家要把他怎么样呢?
5.你的家不是在6单元212号房间吗?
6.凡卡天天挨打挨饿,他怎能不想念乡下的爷爷?
7.小姑娘纯洁的心灵,不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8.又烂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
9.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么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10.这样的精品,难道不是从山上那根很不显眼、很普通的荆条上采下来的吗?
11.谁没有父母兄弟?谁没有妻子儿女?你们怎么能忍心用枪来打这些受人压迫受人打骂的穷朋友呢?
1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3.难道我们播下的种子不会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吗?
14.老师对我的教导,难道我会忘记吗?
15.海上日出的景象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16.这时候天快黑了,你还过冈,岂不枉送自家性命?
17.我是清河县人,这条景阳冈少说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大虫!
18.没有一个人听说过这件事吗?
19.南方的雪灾哪能没有牵动全中国人民的心?
20.光有恒心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吗?
2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2.淮南的柑桔,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桔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积,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23.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24.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是荆棘丛生的荒坡吗?
25.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
26.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27.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28.学习如登山,需要有踏实苦干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登上高峰。这不是十分清楚的道理吗?
29.肺结核病人躺在床上呻吟的时候,他怎么会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个在马路上随便吐痰的人呢?
30.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三、把直接引述改为间接引述
1.妈妈对我说:“明天我要出差,这几天只好你自己照顾自己了。”
2.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3.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4.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
5.乌龟对青蛙:“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6.鲁迅在回信中:“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7.老师对我说:“你回去吧,我还要批改作业。”
8贝多芬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曲子吧。”
9.萌萌把馍递给我:“老师,您几天都没吃饭了。您吃吧,吃了身体就有劲了。”
10.那挑山工想了想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11.列宁问:“我应该排在哪一位同志的后面?”
12.齐威王对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13.桑娜对丈夫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14.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
15.爸爸说:“小甜病了,我会不知道吗?”
16.王老师对同学们说:“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秋游了。”
17.年轻的母亲说:“你这么大年纪了,我站一会儿就行了。”
18.王军不好意思地说:“那次是我不好,不该弄坏你的钢笔。”
19.我没好气地说:“你们这些馋猴儿,偷吃了人家的东西,摔了活该!”
20.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
21.凡卡在信中写道:“我在给您写信。祝您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求上帝保佑您。我没爹没娘,只有您一个亲人了。”
22.扁鼻子军官用手轻轻地拍着雨来的肩膀,说:“我最喜欢小孩。那个人,你看见没有?”
23.陈红告诉高明:“你爸爸让我帮你学数学,明年争取考上外国语学校。”
24.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25.王宁说:“我要像小明那样关心集体。”
26.小红军流说:“我要把这鱼钩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
27.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常听你说,这里的工作这么重要,我不能离开。”
28.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29.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30.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四、缩句
1.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2.当我发现了这种神圣的秘密的时候,我竟欢喜感动得伏案痛苦。
3.灰色的、发光的天空,淡淡的远峰,近处像浓墨泼上去的饱含水气的山、村、房屋,以至小桥流水,正在石匠的手下显现出来。
4.巍峨的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建筑的一个奇迹。
5.戴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
6.一个天真的小女孩为大家表演节目。
7.海边的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8.黄继光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9.队员们激动得泣不成声。
10.山沟的柿子树上缀满了沉甸甸的柿子。
11.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的大楼。
12.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13.北面那座秃山丝毫挡不住来自塞外的狂风。
14.隐蔽在芦苇丛里的我们看见船上载着很多货物。
15.透过大衣的缝隙,我模模糊糊地看到一个高大的背影。
16.喊我的是和蔼可亲、头发花白的房东大娘。
17.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18.高大挺拔、叶子油绿闪亮的白杨树,像一排士兵似的排列在宽阔而笔直的马路两旁。
19.满身是汗的渔夫吃力地拖着一张水淋淋的破鱼网。
20.我看到了乱蓬蓬的长发下那平静而慈祥的脸。
21.李时珍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22.心突突地跳得很厉害。
23.白而轻的热气在深绿的长长的水藻上飘荡着。
24.八路军的一个通讯班悄悄地开到郑州以南50公里的前线。
25.气象台发布了强大的冷空气即将南下的消息。
26.一块块窗户玻璃亮得可以照见人的影子
27.吴国的都督周瑜十分妒忌很有才干的诸葛亮。
28.银色的雪光照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29.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30.时光老人给我们的礼物是珍贵的。
五、修改病句
1.昨天,云参观科普展览。
2.雷锋叔叔为人民服务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3.昨天,把大树都刮倒了。
4.五年级一班是全校人数最多。
5.我们学校人人参加了“东西部红领巾手拉手,百万图书传真情”。
6.在这个原则问题上,他态度坚强,毫不退让。
7.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目的。
8.刘老师光荣地被评为“模范班主任”称号。
9.老师鼓舞我继续努力,再创好成绩。
10.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帽子。
11 我特别喜欢踢足球和乒乓球。
12.奶奶向我讲述过去的往事。
13. 我们班上功课最好、成绩最优秀的是丁君成 同学。
14. 校园内外到处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15. 教室里装上了灯光明亮的电灯,我们阴雨天看书写字就方便了。
16.我情不自禁脱口而出地说出来。
17.这是一条十分美丽漂亮的小金鱼。
18.我们把学习应该搞好。
19.阳光照在透过玻璃窗的桌子上。
20.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21.每当过去的事情回想起来,妈妈总是非常激动。
22.语文课对我很感兴趣,所以我上课时特别专心。
23.阻挡不住千难万险我们前进的步伐。
24.成片的红枫在春风中摆动。
25.昨晚差不多下了一整夜大雨。
26.会场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红旗。
27.十三亿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是勤劳 勇敢的。
28.王鸣在目不转睛地看一本连环画。
29.街道上静悄悄的,行人络绎不绝。
30.我肯定今天她可能不来了。
31.我家的墙壁上,贴满了几张奖状。
32.夜深了,大家都睡了,只有他一个人还没睡。
33.夏天的狼山是美丽的景色。
34.李白、杜甫、陆游和白居易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
35.小芳和小林商定,明天上午她到她家去借书。
36.看到老师们日夜辛苦地工作,使我很受教育。
37.永春的春天是异常美丽的地方。
38.我们为他的爱国热情深深地感动了。
39.这本书对我很感兴趣。
40.他说错了一句错话。
41.参观了化工厂和造纸厂后,大家都说:“这个厂变化真大。”
42.参加春游的同学基本上都到齐了。
43.大家的眼睛都集中到主席台上。
44.夏天的晚上,常常卧在院子里看星星。
45.在老师的帮助下,终于端正了学习习惯。
46.英语对我很感兴趣,我特别喜欢。
47.小明和小毛参观了化工厂,他受到了很大教育。
48.昨天傍晚刮了一夜风雨。
49.我的家乡是福建人。
50.我不禁忍不住流出泪来。
51.我一定改善不好的坏习惯。
52.老师今天讲的知识我基本上全懂了。
53.花园里,万紫千红的红花争相开放。
54.王明从小爱学习,形成了动脑筋。
55.《林海》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56.李大钊与其牺牲生命,也决不向共产党屈服。
57.尽管天气不好,总是按时到校。
58.老工人在马路上协助交警保持交通秩序。
59.秋天的田野里,到处能看到果实成熟的景象和芳香。
60.今年,我们的王老师又光荣地被评为“市先进班主任”的称号。
61.我猜想他肯定是一个六年级学生。
62.小亮的肩头被沉重的米袋压得喘不过气来。
63.看了这本书,很受教育。
64.桌子上的闹钟走了一圈,一个小时又过去了。
65.庐山瀑布、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
66.游泳运动员打破了一次又一次世界记录。
67.通过老师的帮助,使我改正了缺点。
68.桌子上有尺子和钢笔,这是她的,那是他的。
69.我们通过并讨论了中队计划。
70.雨来爸爸的肩上披着子弹袋和手榴弹。
六、改为双重否定句
1.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2.每个人都喜欢他这样的孩子。
3.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4.一块儿来的小伙伴见了奶奶都低下了头,不敢吱声。
5.我们要努力学习。
6.这三克镭体现了一个科学家伟大的人格。
7.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一定要讲一点文明。
8.这次活动的经过你很清楚。
9.我们应当参加集体活动。
10.这本书太有价值了,你必须看。
❸ 小学语文题库的答案
盛唐诗酒无双土,青莲文苑第一家是(唐)代诗人(李白)。这位诗人的连续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里主要靠由号推人。至于诗是随便写的,只要作者对就可以。
❹ 能否找些小学语文知识类的题库啊小学毕业生用的,用于素质班考试的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
1、本册课文中要求我们养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和 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的学习习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告诉我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不仅可以从课堂中获得,从课本中获得,还可在社会上获得,在大自然中获得。
2、“读万卷书 行万卷路”的过程,也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磨练意志,陶冶情操的过程。
3、与“读万卷书 行万卷路”意思相同的名人名言:
①、必须和社会现实接触,使多读的书活起来。——鲁迅
②、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部书。——鲁迅
与“读万卷书 行万卷路”意思相当古诗句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在实践中学会运用”,你们曾参加过哪些实践活动?
读报剪报、制作《我的成长册》、写春联、参加演讲比赛,制作手抄报、出黑板报、布置中队角等
5.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是怎么做的?
如在春游中,我能感受到春天的美丽……
6、看到故宫,你想到的成语有:金碧辉煌 气势恢宏
第一单元:壮丽山川
1、长江之歌
1、《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是世界第 三 、中国第 一 大的大河。
2、“我们赞美长江, ; ,你有母亲的情怀。”这句话在诗中多次出现,这样的写作手法叫 反复 ,这样写的好处是 强化语言的节奏感,增强中华儿女对长江的热爱、依恋的情感 。
3、《长江之歌》文中的"你"指 长江 ,文章采用第 二 人称来写的,这样写的好处是:让人读起来更亲切,更直接地抒发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面对这样的长江,我们可以用 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古老悠久、气势磅礴 等成语来形容。
4、《长江之歌》从长江的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多姿多彩、贡献巨大等方面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5、长江与黄河都被称为中华民族的 母亲河 。请写出有关黄河的古诗句:
①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③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④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⑤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三亚落日
1、《三亚落日》中作者把落日分别比作 孩童 、 大红灯笼 、 跳水员 。
2、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
从“感染”一词可以体会到 落日色彩之绚烂夺目以及海天一色的壮观奇景。同时这奇异景象也被感染了作者,使得其浑身充满了力量 。
3、最后那落日像_________________那样,以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弹跳,再以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再见”。
“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它”指的是 落日 。“硕大无朋的床面”指的是 大海 。
4、写出与“赤朱丹彤”结构相同的词语
琴棋书画 笔墨纸砚 鸟兽鱼虫 江河湖海 东西南北 喜怒哀乐 梅兰竹菊 风雨雷电
5、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从“担心”一词可以体会到:
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那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红灯笼”指 落日 ,由“惊讶”“生怕”可以体会:
6、课文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与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是:
7、《三亚落日》 本文通过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准确声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美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美丽风光的赞美。
(一)
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那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收敛(约束) 兴许(也许) 涨溢(涨满) 似乎(好像)
2. 用横线和浪线分别画出选文中的比喻句与拟人句,再分别造一个句子。
比喻句
拟人句
3. 选段中作者分别把落日比作 和 ,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三亚落日的优美情景。选段中“不敢眨眼”、“生怕”、“瞪大双眼”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对三亚落日景象 留念 和 惊叹 的情感。
4. 文中画线部分是 拟人 句。
(二)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 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依旧(仍旧) 夺目(耀眼) 感染(传染)
2、照词语的组成方式,仿写词语。
红扑扑(ABB式且表示颜色) 、 、 潇潇洒洒(AABB式) 、 、
3、这段话通过一系列的动词,如“歪着”、“抖落”、“溅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的“快乐”和“淘气”。
4、落日是美丽的,那么,初升的朝阳,中午的太阳会是什么样的 请你仔细观察,展开想象,也采用拟人手法来描绘。
初升的朝阳:
中午的太阳:
(三)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
1、这段话写到了蓝天、碧海、白鸥、椰子树、沙滩等许多景物,它们汇成了一幅迷人的热带风情图。蓝透了、碧玉般、玉屑银末般、金灿灿等词语写出了景物的色彩美和形态美。
2、用“——”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把__________比作了________。
3、“真让人担心”、“谁都想”等心理描写,表达了作者喜爱之情。
4、我们祖国风光秀丽,三亚在我国的海南省,有“东方夏威夷”的美称。我国还有许多风景名胜也都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这段话生动形像地写出海天之蓝、椰树的挺拔俊秀、鸥之白、沙之细亮
3、烟台的海
1、烟台的海,是一幅 画,是一道 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 丽的舞台。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里上演着威武雄壮的活剧。说它是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 样美丽多姿;说它像广阔的背景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 化的依托;说它像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为烟 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提高的 巨大的空间。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使我们想到了这样一句话: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 ,珍惜 。
2、《烟台的海》是按照 冬、春、夏、秋 的顺序写得,之所以先写冬天,是因为 冬天烟台的海的景象尤为独特,是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3、《烟台的海》 本文通过描写烟台的海独特的景观: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轻盈,夏日的浪漫,秋日的高远,,以及在大海的背景下烟台人的劳动与生活,表达了对美好的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的思想感情。
(一)
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níng nín )重。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小山似(shì sì)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qiè qì)而不舍地扑向堤(dī tī)岸,溅起数(shǔ shù)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每到这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慰)为壮观的景(象 像)。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浪花作背景拍照留(恋念),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1、用√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2、解释词语。
前赴后继: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3、“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从句中“数百米重”“十几米远”你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竟”你读出了作者的______________之情。
4、如果把烟台的海比作一个人,那么,春天烟台的海就像个顽皮的孩子,夏天的海宛如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烟台的海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话中把涌浪比作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6、烟台的海就是山东烟台北面的 渤 海。
7、读了“小山似的涌浪”“发出雷鸣般的轰响”,你分别想到波涛汹涌和雷霆万钧这两个成语。
8、根据语境,理解“寒流”一词的意思。
① 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 “寒流”是指寒潮,冷空气。
② 爷爷去世的噩耗传来,小华的心中立刻涌起一阵寒流。“寒流”是指心里悲痛难受。
9、这个片段中“前赴后继”一词充分表现了____ ___ _____,一个“掀”字让你感受到____ ___ _____。
10、片段中作者把小山似的涌浪比作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你还可以将小似的涌浪比作什么?请你发挥想象将下列句子写完整。
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像____ ___ _____像____ ___ _____……
(二)
夏天,来自南太平洋的风使许多南面临海的城市感到湿漉漉的,而这股带着潮气的风经过胶东半岛崇山峻岭的阻拦,过滤,到达北面临海的烟台时,只剩下凉爽和惬意。因此,夏日烟台的海常常水平如镜,宛如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清晨,太阳像被水冲洗过的红色气球,飘飘悠悠地浮出水面,海面上拖着长长的倒影,每一次的海边日出都使人如痴如醉。傍晚,平静的海面倒映着万家灯火,岸边的石凳上坐满了游人,他们脚下,是海浪与堤岸的呢喃细语。
1、 用“ ”划出这段话中的比喻句。
这一句把 比作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夏季烟台的海的 浪漫 的特点。
2、“海浪于堤岸的呢喃细语”这是把海浪、堤岸当作人来写的。“呢喃细语”的意思是:形容小声说话
3、这一段作者主要抓住海风、海水 、清晨 、傍晚 四个方面具体描写了夏季烟台的海的景象,这个季节的烟台的海给人的印象是恬静 温柔 。
4、品读描写日出的句子,你认为作者写日出的目的是突出“恬静”的感觉,让人如痴如醉。
5、划出不恰当的音或字。
气势(凶凶 汹汹) 水平如(镜 静) (甜 恬)静 崇山(俊 峻)岭 嬉(xī xiē)戏
惬(qià qiè)意 掠(lüè nüè)过 湛(zhàn shèn)蓝 起锚(máo miáo)远航
4、记金华的双龙洞(新增)
1、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洞外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2、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这段话运用了 心理 描写
3、《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叶圣陶 。课文按照 游览 的顺序依次写了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情况。此外,泉水流经的路线也是文章的线索,它的路线是泉水从那个深黑的石洞→内洞→孔隙→外洞→洞口→山下。
4、金华的双龙洞的外洞的特点是 大 ,内洞的特点是黑、奇 、大,连结外洞和内洞的是孔隙,它的特点是 窄 。
5、《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 游记 ,记叙了作者去京华的双龙洞所看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对大自然的热爱。
(一)
内洞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虽然工人们提着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 这是什么 那是什么 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 动物以有宫室 器用 名目有四十多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间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
1、石笋的“笋”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再查__画。
2、在文中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观看——( ) 黑暗——( )
4、用“——”画出写内洞很黑的句子。
5、用“ ”画出写内洞很大的句子。
6、结合短文内容,你能说说金华双龙洞名字的由来吗?
7、洞内石钟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颜色各异,你能想象其中的两种也将它们比做什么吗?
第一种:
第二种:
8、读了这段话后,我知道作者抓住内洞的黑、奇 、大三个方面,其中着力描写了内洞景物的“奇”,一是“形奇”,表现为形状变化多端的石钟乳和石笋;二是“色奇”,表现为颜色各异,三是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9、从画线的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石钟乳和石笋是非常值得观赏的,原因是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又各异。
(二)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儿聚集一千或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xì jì)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 晕)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 shì sì )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 捎)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得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1、在括号内划去不正确的读音或字。
2、文中怎样描写小船的小?用“ ”划出。
3、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我经过孔隙时的感受?用“——”
4、解释加点的字。
颜色各异( ) 变化多端( ) 或浓或谈( )
5、读句子完成填空。
①、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这话采用了 的修辞方法。
②、无论花朵的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这句话采用了 的修辞方法。
③、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这句采用 的说明方法。
④、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会,一定不觉得拥挤。这话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
6、写四个描写大海的四字词。
汹涌澎湃 大浪滔天 滔滔不绝 波涛汹涌 无边无际 奔腾不息
6、假如你是双龙洞的小导游,请你根据短文的描述,展开合理的想象,设计“外洞”或“孔隙”的解说词:
亲爱的游客同志,大家好!古人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上小船” ,游了外洞,我们就要坐船经过孔隙进入内洞。请各位游客格外小心,因为孔隙十分窄,船很小,每次只能并排躺两个人。人一定要仰卧在船里,身子要紧贴着船身。千万别抬头看,如果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如果你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朝你挤压过来,你可以闭上眼睛。你躺好以后,说一声“行了”,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就在内洞里面拉绳子,船就会进到内洞。要出内洞时,在外洞的工作人员就在洞外拉绳子,船就出来。双龙洞以洞中有洞、卧船入洞为特色,下面我们就来享受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入洞方式吧,你一定会有独特的感受。
习作1 练习1
1、拟人的修辞方法注意点:(1)直接把一个事物当作人来写,拟人句中不要出现“像”、“好像”、“仿佛”等词语。(2)拟人句要写得恰当
2、写出4个描写冬天景象的成语(或者是描写北国风光的成语)
、 、 、
3、成语不仅知道它的字面意思,还要理解它的比喻义,如“雪上加霜”。
第二单元 正义必胜
5、卢沟桥烽火
1、在《卢沟桥烽火》和《半截蜡烛》中分别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西方人民反抗侵略,热爱祖国的感情。2008年是纪念 抗日 战争62周年。
2、“卢沟桥事变”发生于 年 月 日,又称“ ”。“卢沟桥事变拉开了 。从此, 。” 这句话揭露了“卢沟桥事变”的重大历史意义。
3、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带点词语的感情色彩。
①、………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
②、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
4、卢沟桥位于北平西南郊,是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向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中国官兵足智多谋、英勇善战打败了有着险恶用心、卑鄙行径的日本军队。
5、《卢沟桥烽火》本文通过叙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再现了那段令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怀的历史,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略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6、课文6-8小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和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❺ 小学生语文知识大全
链接: https://pan..com/s/1LEd50pb9VlczU-oRp0V2zw 提取码: mh7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