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周记三年级
❶ 三年级数学周记"分数的认识"300字左右
这个星期, 我们学习了分数。 在老师的指导下, 我经历了学习、 探索分数意义的过程。 从中, 我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如: 什么是单位“1” 。 即一个物体、 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都可以用自然数 1 来表示, 通常把它看做单位“1” 。 又如: 什么是分数? 即单位“1” 平均分成若干份, 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叫做分数。 在理解分数的基础上, 我又知道了什么是分数单位? 即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在这一章的学习里, 我还知道了什么是真分数? 什么是假分数? 如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这些概念让我更好地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在学习分数的过程中, 我立足学习实际, 结合生活中的例子, 创想情境。 例如一些关于几分之几的题目: 绿丝带的长是红丝带的四分之五, 绿丝带多长? 我的解题思路(1) 是: 把红丝带的长平均分成 4 份, 绿丝带的长有这样的5 份。 我的解题思路(2) 是: 把红丝带的长平均分成 4 份, 每份是全长的四分之一, 绿丝带的长有 5 个四分之一。 这样想来, 解题的思路明确了。 又如: 在比较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的问题上, 我通过运用生活中例子进行比较观察, 从而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 不同, 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如小红吃了月饼的四分之一, 小刚吃了蛋糕的四分之一, 怎么不一样大? 在想象、比较的实践中, 在具体的情境中, 我进一步认识了分数, 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也进一步体会到了“整体” 与“部分” 的关系。 关于分数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 它贯穿于实际生活运用之中。 我想只要善于思考, 细细分析, 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❷ 三年级数学上册周记怎么写
五年级数学周记
五年级数学数学周记这一周,我们复习了第六单元统计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这组数据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有可能没有众数。
第二部分打电话有很多方法,最慢的方法是一个一个的通知,还有分组的方法。最快的方法是每个人都不休息,每个人都一起通知下面的人。
经过复习和做练习题,找次品时最好是把物品分成3份,不能平均时,只能相差1。
用天平称找次品时,知道所测物的数量时,还有只含有一个次品,知道次品比正品重或轻,有一个规律2至3个要称1次,4至9个要称2次,10至243个要 称5次。根据的规律是要的次数是几,就几个3相乘,这个数就是最多的所测物品。如果不知道次品比正品轻或重是,就要称很多次。
经过复习,有些爱错的题现在也不爱错了,而且印象深了。
五年级数学周数学周记
时间过的好快呀转眼间,我们复习第六单元统计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通过这一单元的复习,我更加巩固了这一部分的知识这一周我在做复习题时错了3道题,第一道题是均码里蕴涵着和的原理,我没填。应该填平均数和众数。第二道题是统计图,中国画,韩国画,我全部画的。第三道题是求中位数,这组数是双数,我没有找中间的两个数,找到了另一个中间数。
这一周我很高兴,因为我又巩固了上周的知识。
今天,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很复杂的算式,后来,经过与同学们一番激烈的唇枪舌战,终于把这道算式给 “正法”了。
题目如下:“123456789×( )+( )=98765432”,老师一写在黑板上,我就开始琢磨起来。天哪,这道题也太复杂了吧,光这么长的数字就看得人头晕,要是一个个去试,该算到什么时候呀?我没看错吧!是坐以待毙,转载自百分网http://www.oh100.com,请保留此标记还是迎难而上?我环视了一下四周,见大家都在忙活着,我总不能闲着吧?我的脑筋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我先用复杂的方法来破解。于是,我就开始仔细地思考,什么数与9乘等于最后一位有“1”呢?“啊!我想到了是 “9”,9乘9不就等于81吗?最后一位就是“1”。这么简单!是我聪明过人吧。终于让我想到了,我兴奋地快要哭了,下面应该是……正当我思路开阔、灵感迸发时,被广播操的音乐给打乱了思绪,我的脑海里一片空白,我的心里就像蒙了一片荒漠,什么也记不得了。“唉!煮熟的天鹅又给飞走了。”我伤心地感叹道。可我不死心,在位置上拼命地思考着,可就算我抓破头破,还是理不出头绪来。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于是,我决定豁出这张脸皮去请教别人。我来到了大名鼎鼎的邵月辉那里。让我意想不到的事情是,原来他也深陷这道题当中,正在与别人讨论着呢。我就上前与他们一起讨论了起来。邵月辉似乎信心不足,低声地说:“我觉得第一个括号里应该填1,第二个括号里用987654321减123456789的差就行了吗?”我拍了拍后脑勺,尖叫道:“对呀!我真是糊涂呀”!可我又冷静地想了想,这题括号那么小,不可能填像糖葫芦似的那么多数字。肯定没这么简单!可该怎么算呢?我们又犯难了?
经过再次几乎是吵架般的激烈的争论,我们终于明白了,其实本来那么简单的题目被我们自己弄得复杂了。就是用987654321除以123456789等于8余9。这不是二年级就学过的有余数的除法吗?不过被简单地调了个个。现在大家都明白了,谜底是:123456789×8+9=987654321。我的心里就像拨开云雾见到了春天。放学以后,老师给我们讲了一遍,与我的思考纹丝合缝,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呀!
数学的味道真奇妙埃有苦恼,有失望,有激动,有欣喜。
本文由百分网提供,原文地址:http://www.oh100.com/a/201201/4725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❸ 三年级数学周记怎么写
今天,我和妈妈去超市,妈妈买东西我算钱,妈妈买3千克姜,姜每斤2元,我算了算3x2=6元妈妈买姜花了6元....
❹ 小学三年级数学周记大全
别搜数学来周自记这几个字,搜数学小故事,给你个网址http://blog.eol.cn/more.asp?id=493720
❺ 三年级数学周记怎么写
还有错因。或是写一个错题。通过这个题展现出你这周学的知识,这周内错的,写清解法写一个数学问题并回答
❻ 三年级的数学周记怎么写简单
篇一:三年级数学周记
今天中午,我们包馄饨吃。一大早,爸爸就买好了馄饨皮和馅料。我们共包了50个馄饨,一起下锅,不一会就烧好了。我说:“三个人吃,应该平均分。”接着我算了起来:50÷3=16......2。爸爸笑了起来,说:“傻孩子,这样没法分,再想想。”我说:“那我先吃10个,剩下的你们分。”我又算了起来:(50-10)÷2=20。这下对了,爸爸妈妈各吃20个,我吃10个,正正好!
篇二:三年级数学周记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下五子棋。一开始我总是输给妈妈,后来才慢慢找到秘诀,秘诀就是:首先要看出对手下的棋子有什么目的,然后把自己的棋子连起来的同时,也要尽量把对手的棋子断掉。
我找到了这个秘诀后好几局都赢了妈妈。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想:哈哈,输了吧!妈妈只能把爸爸请来,我心想:爸爸还不是跟妈妈一样会输掉?我还是使出同样的秘诀,可是爸爸赢了一局,我毫不示弱,又和爸爸下了几局,最后我终于赢了。
我觉得下五子棋一定要做到脑勤和心细才能获得成功。
篇三:三年级数学周记
“摩尔庄园”是在我们小学生中非常流行的一个游戏,可以让大家在紧张学习之余,放松自己。同时,我也发现,“摩尔庄园”中也蕴藏着不少的数学小知识,在游戏之余,也可以提高我们的数学水平。
我在游戏里的家里没有家具,在游戏的“杂志”中,我发现一套漂亮的小家具,价值3300摩尔豆,但是,我只有3000摩尔豆的存款,我应该怎么做才能买到这套家具呢?
于是我开动脑筋,发现摩尔豆存到银行是有利息的,利率为每天3%,也就是说,我的3000摩尔豆存到银行,每天的利息为:3000*3%=90摩尔豆。
一天后,我的存款变成:3000+90=3090摩尔豆;
二天后,我的存款变成:3000+90×2=3180摩尔豆;
三天后,我的存款变成:3000+90×3=3270摩尔豆;
四天后,我的存款变成:3000+90×4=3360摩尔豆。
也就是第四天后,我的存款便可以支付家具的费用了!
我觉得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包括游戏,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很多生活中的小问题,都可以用数学来解决!
❼ 三年级100字数学周记3篇
数学周记就是把你本周所学的数学知识写成周记的形式作为总结,并写出重要的公式
一篇范文
这几天,我们学习了关于比的知识。
比,是指图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4=9:12、7:9=21:27
在3:4=9:12中,其中3与12叫做比例的外项,4与9叫做比例的内项。比例的四个数均不能为0。
比例有四个项,分别是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在7:9=21:27中,其中7与27叫做比例的外项,9与21叫做比例的内项。
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后,那么,左边的分母和右边的分子是内项
左边的分子和右边的分母是外项。
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正比例与反比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关系式
正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两种量就叫做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的关系。如果用字母x、y表示两种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式子表示:y/x=k(一定)
反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x、y表示两种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式子表示:xy=k(一定)1.比和比例。
比例是一个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数量占总体数量的比重,用于反映总体的构成或者结构。
比例分为比例尺和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它们的比值是不是相等。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求比例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比如:x:3= 9:27
比是五年级的,把三年级的数学知识换一下就OK拉。
❽ 三年级数学周记200字
今天下午,我在书上看见一道题:有一户人家,养了一群鸡和兔,又把它们关在同一个笼里.一个小朋友看见有35个头和100只脚,这户人家问这位小朋友:鸡兔各有几只?一开始,我的脑子模糊得很,怎么都算不出来,爸爸看了,告诉我可以用假设法把鸡当成兔,那就是一共有140只脚了,多出来的是谁的脚呢?……经爸爸一点拨,我终于列出了算式:鸡有
(4×35-100)÷(4-2)=20(只),兔有35-20=15(只)。
我从这道聪明题中明白了:只要肯动脑筋,再难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