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2003高考语文卷

2003高考语文卷

发布时间: 2021-09-02 00:47:43

① 求03年全国高考卷一语文文言文答案

原文及试题略,详解如下:
11.C。C选项的“遇”因为“对待”,本句很好翻译,后半句“遇……尽礼”合在一起为“以礼善待”之意。
12.C。“咸私哂其矫饰焉”中的“焉”很明显是语气词,“犹且从师而问焉”中的“焉”则是代词“之”;A项两个“为”皆是表被动的介词;B项的“以”则都是表目的的连词“来”;D项的“因”都是连词“于是”的意思。
此题依然沿袭高考考查虚词题的一贯风格,即一半句子出自课本。所以,今后文言文教学一定要立足课本,重视课本。
13.B。A项中第二句只是裴矩强调该罪犯的罪行,C项中第一句是裴矩为人乖张之道,D项是太宗对裴矩敢于讽谏行为的称赞。都不符合题意。
14.C。C项裴矩向炀帝献技错误,原文是炀帝询问裴矩方略。其他选项都可在原文中找到答案。
15.B。此题是今年高考的新题型,司马光说,“裴矩佞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愿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为直言,则佞化为忠”就是强调裴矩之变非裴之变而是君王之功。司马光在本段中主要强调一方面(表动)而非双方面(即表动则影随)。考生应当注意,《资治通鉴》本身就是给君王作辅证,司马光当然站在劝谏君王的角度论事。而《旧唐书》则是站在裴矩的角度。
16.翻译:
(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译文: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
此题得分的关键在于能否看出“廷”和“面”是“名词作状语”,因此要翻译为“当廷”、“当面”。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为直言,则佞化为忠。
译文: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佞伪;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佞伪就会变为忠诚。
本题较为简单,大多数考生应该能准确翻译出“佞”、“直言”等知识点。

② 2003年的广东高考语文试题,作文多少

2003年广东高考考题原文: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
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③ 求2000年~2003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

1990年安徽省高考作文: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不多久,其中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
"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
不一会儿,另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
"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
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望着那个被刺破指头的孩子,母亲陷入了沉思。
34.在文中a、b两处应分别有表现小姑娘此时表情或动作的描述性文字,请填入题后的方格内。
要求:①符合两个小姑娘此时的心态及上下文所提供的情境;②语句通顺,上下连贯;③不少于5个字,不超过15个字。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加以想象,为这对小姑娘作肖像描写。
要求:①符合人物的年龄和性格;②显示出她们的同和异;
③不少于100字。
36.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请你就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联系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展开议论。不少于600字。
望采纳!~~~

④ 2003年上海语文高考作文范文

上大教授李白坚的上海卷高考作文
【纯----同而不和 杂----和而不同】
上海大学教授 李白坚
现在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时代。科学上,百家争鸣;艺术上,百花齐放;吃的,是红、黄、蓝、白、黑,五色杂陈;穿的,是西装、牛仔、露脐,时尚杂现;住的,是高楼、洋房、别墅,异彩杂呈;连娱乐,也是攀岩、蹦极、露营,纷至沓来。贵族玩的高尔夫,都"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怎一个"杂"字了得!
我倒是经历过不"杂"而极"纯"的年代---人们几乎快要遗忘了的文革十年。那时,一切都是"纯"得"纤尘不染"。整个社会都要求纯,提倡纯,什么都要一致、一律、一元、一统。
穿的一律:全体都是式样相同、颜色相似的中山装和军便装;
吃的一致:由于生产力低下,每个人的粮食、油盐、豆制品,甚至年货,都是连品种带数量一模一样配给的;住的一样:房屋的结构、颜色、过道、房间,都出奇地相似,连抽水马桶、电灯罩、电灯开关也是一个模子;审美娱乐一统:全国人民十年中共享样板戏大餐;最糟糕或者说最可怕的是思想也要求一元:几亿人口,不允许有独立的思考。一切问题的正确和错误,也只能有一个结论。哪位有自己的思想,而且还要发表出来和别人交流,那就完了。不是被割喉杀害,就是被整得神经病兮兮!
孔夫子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文革时代,实在是太追求"同"了,所以也就"不和"了。大家都穿中山装,你穿了格子衬衫、牛仔裤,完全是个异类,能容你吗?
大家讲的是皇帝穿了件漂亮的新衣,惟独你说皇帝赤膊,完全是个异端,能由你吗?
太追求同一了!致使人与人之间多嫉妒、少宽容,多斗争、少和睦。
太追求同一了!致使人们习惯于多因循、少创造,多保守、少进取。
改革开放以后,国门大开,宣传求异求新,鼓吹思维逆向,抨击从众心理,反对思维定势。于是人人创意,个个进取。"杂"的思想、"杂"的改革、"杂"的开拓、"杂"的创造,欢聚一堂,交相辉映,形成了一个百花争艳的大好局面!
这个"杂"字,表现的就是不同,就是新鲜!有趣的是,在这种"不同"的状况下,人们反倒"和"而不"斗"了。
你做服装生了财,我就另辟新路搞玩具,交错了相同的利益竞争,利润既丰厚,关系也和睦;你研究文学出了名,我就舍弃了"巴(金)老(舍)曹(禺)"去搞第三产业,开垦肥沃处女地,自有丰收果实来!
"不同"而"和"的结果,不"纯"而"杂"的结果,就是大家就都成了谦谦君子!
今天,我们对"杂"的意义应该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学得"杂"一点:因为只有"杂",才能出现各门学科之间的交融和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维裂变;交友"杂"一点,多交朋友,"转益多师",宽容待人,也就会有更多的朋友和情趣;生活"杂"一点,何妨跨越一个新的领域,学习一些新的玩意,就不会"窝里斗",愁眉苦脸,也不会"内耗"频仍,"形容枯槁"了。
对!杂,原来就是大自然的本色。杂,也应该是人类回归自然的精神追求!

⑤ 2003年重庆高考语文作文的题目是什么

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如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宋国内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容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
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2003年,重庆还没有自己单独出题,是参加全国统一考试。

⑥ 2003年高考语文天津卷的作文题目是什么

楼主您好!

题目是
生活品质靠什么支撑

以下是刚整理2010年各省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专

2010年浙江高考作文题:角色属转换之间
2010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生活品质靠什么支撑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宁夏卷作文题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天津卷作文题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北京卷作文题
2010江西高考作文题:命题作文《找回童年》
2010年高考辽宁卷作文题:“幸福是____”
2010年四川高考作文题:最美的青春
2010年湖南卷作文题:“早”
2010年陕西高考作文题:材料作文
自主命题
2010年广东高考作文题:与你为邻
2010年上海高考作文题:《城市与我》
2010重庆高考作文题:“难题”
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绿色生活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卷2作文题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湖北卷作文题
2010年高考安徽作文题:材料作文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福建卷作文题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海南卷作文题
2010年高考全国卷1作文:有鱼吃还捉老鼠?

希望对您有用
欢迎采纳
万分感谢!

⑦ 2003年高考语文作文义乌

2010年浙江高考作文题: 角色转换之间

2010年山东高考作文题: 人生的光影变化

2010年宁夏高考作文题: 成才是有规律的

2010天津高考作文题: 《我生活的世界》

2010年北京高考作文题: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2010江西高考作文题: 命题作文《找回童年》

2010年高考辽宁卷作文题: 材料作文 大与小的选择

2010年四川高考作文题: 人生的几何体

2010年湖南卷作文题: “早”

2010年陕西高考作文题: 材料作文 自主命题

2010年广东高考作文题: 与你为邻

2010年上海高考作文题: 材料作文 丹麦人钓鱼

2010重庆高考作文题: “难题”

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题: 倡导绿色生活

⑧ 2003-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成语题

01、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A、平均主义的思想已成为明日黄花,逐渐在人们的头脑中消失了。
B、文章生动地描写了麻雀的外形、神态和动作,倾注了强烈的爱憎情感,读来楚楚动人。
C、我相信,一方水土养育出一方的钟灵毓秀。
D、从你出生就在影响你,与生俱来、无所不在,潜移默化。

02、使用恰当的一项(B)
A、台湾回归祖国是人心向背,大势所趋。
B、说话吞吞吐吐,言不由衷,隔靴搔痒,何必写杂文呢?
C、十多座井架星罗棋布地耸立着
D、这个公司厝火积薪,防患未然。

03、使用正确的一项(C)
A、如果把缺点掩盖起来,无异是饮鸩止渴。
B、一家人相濡以沫,幸福美满。
C、这也许是一种取巧的写法,但似乎也无可非议。
D、我们应该向先进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鄣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04、使用正确的一项(B)
A、手机单向收费政策呼之欲出。
B、美国政府应以失败为契机,改弦更张,以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
C、同时一些不良现象也应运而生。
D、许多人对PPA是什么,对人体有何危害仍执迷不悟。

05、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B)
A、强化舆论监督力度,使不法分子感到人言可畏。
B、近十年来,我天南地北地跑了不少地方。
C、词,经过词人们的不断创造和开拓,终于水到渠成,成为高雅的文学形式。
D、相敬如宾是朋友交往的一条起码原则。

06、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B)

A、西方人看中国人用筷子感到不可理喻
B、如果能乐此不疲,持之以恒,就能出成绩,见成效。
C、自从八十年代开始,年年方兴未艾。
D、全场都不情不自禁地应主持人要求唱起歌来。

07、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B )

A.他为群众做了很多好事,群众也给了他很多荣誉,这真是投桃报李。
B.我们对对方提出的要求一定要慎重考虑,切不可轻诺寡信。
C.谭嗣同是甘为变法而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人确乎少些刚烈。
D.当今社会环保概念深得民心,新型的环保产品洋洋大观,层出不穷。

08、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C )

A.以锣鼓抒发心声是中国老百姓的习惯,锣鼓艺术与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B.不讲究韵律的文句和段落,读起来就没有什么抑扬顿挫、节奏和谐的美感了。
C.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自然是拍摄电视节目的绝好背景,但也经常出现阴差阳错的麻烦。
D.认为电影剧本的景不用写得太具体,太具体了反而越俎代庖,这种论点是不能成立的。

0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C )

A.公路被护栏剖成两条河,车辆在各自的河道上奔驰疾驰,川流不息。
B.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
C.勤奋与天才息息相关,没有先验论的天才,但是有勤学苦练、以汗水灌溉出来的天才。
D.本次冬奥会,某国派了不少运动员参加比赛,可结果呢,别说金牌,连前六名都未捞到一个,
简直是滥竽充数。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B )

A、这里有良好的水土条件,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B、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单位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与先进单位相比,那就黯然失色了。
C、张成不幸被敌人抓获,投入监狱,虽然全身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D、一些不法商贩在早已过期食品的包装上略微改头换面,又拿出来出售,必须狠狠打击这种不法行为。

⑨ 求2003年北京市语文高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及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眼 僚 A.鞭 笞 (tà) 剔 (tī)除 庇 (bì)护 长歌 当 (dàng)哭 B. 角 (jué)逐 了 (liào)望 毗 (pí)邻 睚 眦 (zì)必报 C.粗 犷 (guǎng) 歼 (qiān)灭 悼 (dào)念 恪 (kè)守不渝 D. 嫉 (jì)妒 黜 (chù)免 拯 (zhěng)救 层见 (jiàn)叠出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沿用 融会贯通 针砭时弊 饮鸩止渴 B.编纂 肺腑之言 开门楫盗 暴殄天物 C.诀别 事必恭亲 旁征博引 颐指气使 D.焦躁 苦思冥想 应接不暇 裨官野史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 我们的工作计划已经呈报上级有关部门,待 ________ 之后,即可付诸实施。 (2) 抗击“非典”的白衣战士郑重立下誓言:我们 ________ ,为守护患者不遗余力…… (3) 必须坚决打击不法商人制假贩假 ________ 暴利的犯罪行为。 A.审定 许诺 谋取 B.审订 承诺 谋取 C.审订 许诺 牟取 D.审定 承诺 牟取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巴勒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9•11”事件以后,来这里旅游的人几乎是 凤毛磷角 。 B. 在拍摄大片动辄耗资过亿的今天,该剧组仅用了200多万元就拍出了一部极具观赏性的电影,其意义不可 同日而语 。 C. 当人们纷纷向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的时候,你却无动于衷, 细大不捐 ,这样做,不感到羞愧吗? D. 美国作家欧•亨利具有超群的才华和丰富的想象力,其小说的结尾往往别出心裁, 匪夷所思 。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半个世纪以来,他的足迹踏遍了全国20多个省,800多个县,测量、摄影、分析、研究的古建筑和文物达2000余项之多。 B. 此次植树助学公益活动,不仅能加快京郊地区的绿化建设,而且种下的主要是晚秋贡梨的树苗。 C. 10兆瓦高温气冷核反应堆实验工程的完成,超大规模并行处理计算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在相关领域已跨人世界先进行列。 D. 在国际间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和碰撞的今天,更应重视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文化。 6. 把后面的句子填到两段话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寂寞未必就是不幸,倒可能是一种磨炼,甚至能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大凡有成就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点内容
措施英语 发布:2025-05-02 21:53:34 浏览:64
物理三校生 发布:2025-05-02 21:42:15 浏览:238
中国历史素材 发布:2025-05-02 21:26:14 浏览:115
吸引人的英语 发布:2025-05-02 21:01:51 浏览:516
微生物量 发布:2025-05-02 20:22:30 浏览:774
数学课怎样评课 发布:2025-05-02 20:22:23 浏览:889
西安地理环境 发布:2025-05-02 20:05:38 浏览:405
数学中的折纸 发布:2025-05-02 18:56:45 浏览:444
英语发音a 发布:2025-05-02 18:50:55 浏览:425
一年级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发布:2025-05-02 18:50:54 浏览: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