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趣味物理实验

趣味物理实验

发布时间: 2021-11-06 16:45:35

物理趣味小实验

一、光现象
·神奇的分身术之一
实验器材:一张扑克牌,一根针。
实验过程:在扑克牌上用针扎两个相距不超过3mm的针孔。然后把针放在扑克牌的背后约2.5cm的地方,用单眼透过双孔观察,你看到的不是一根针,而是两根。若在两孔的附近再扎第三个孔,当你透过这些孔观察时,就能看到三根针。扎的孔越多,看到的针越多。观察时,适当调整扑克牌(转动或改变扑克牌距人眼的距离),这种现象更清晰。
解释: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针上的光在透过不同的小孔时,在人的视网膜上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物像,因而出现了神奇的分身术现象。
·神奇的分身术之二
实验器材:透明玻璃杯,硬币一枚,水。
实验过程:在透明玻璃杯的杯底放一枚硬币,再放一些水。把杯子端到眼睛的高度,再慢慢下移到某一个位置时,可以看到两枚硬币。
解释:看到的两枚硬币均为虚像,其中一枚是硬币通过水面折射而成的虚像,这枚硬币虚像比实际的硬币要高一些;另一枚则是通过杯子侧面的水折射而成的像,此时的侧面水柱相当一个凸透镜,从而形成一个放大的虚像。我们未看到硬币的“真身”,只看到硬币的两个“化身”。
·海市蜃楼
实验器材:矩形玻璃容器一个,清水,酸性定影液(或食盐水、食糖水等)。
实验过程:在矩形玻璃容器中先放入密度较大的酸性定影液,约15cm深,然后用玻璃棒导流法轻轻加入清水,约4cm深。在容器的一侧约12cm处放置一被照亮的物体,物高约5cm。从容器的另一侧不同距离和不同角度倾斜向上观看,可看到虚幻“蜃景”。

Ⅱ 初中物理趣味小实验

一、光现象
·神奇的分身术之一
实验器材:一张扑克牌,一根针。
实验过程:在扑克牌上用针扎两个相距不超过3mm的针孔。然后把针放在扑克牌的背后约2.5cm的地方,用单眼透过双孔观察,你看到的不是一根针,而是两根。若在两孔的附近再扎第三个孔,当你透过这些孔观察时,就能看到三根针。扎的孔越多,看到的针越多。观察时,适当调整扑克牌(转动或改变扑克牌距人眼的距离),这种现象更清晰。
解释: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针上的光在透过不同的小孔时,在人的视网膜上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物像,因而出现了神奇的分身术现象。
·神奇的分身术之二
实验器材:透明玻璃杯,硬币一枚,水。
实验过程:在透明玻璃杯的杯底放一枚硬币,再放一些水。把杯子端到眼睛的高度,再慢慢下移到某一个位置时,可以看到两枚硬币。
解释:看到的两枚硬币均为虚像,其中一枚是硬币通过水面折射而成的虚像,这枚硬币虚像比实际的硬币要高一些;另一枚则是通过杯子侧面的水折射而成的像,此时的侧面水柱相当一个凸透镜,从而形成一个放大的虚像。我们未看到硬币的“真身”,只看到硬币的两个“化身”。
·海市蜃楼
实验器材:矩形玻璃容器一个,清水,酸性定影液(或食盐水、食糖水等)。
实验过程:在矩形玻璃容器中先放入密度较大的酸性定影液,约15cm深,然后用玻璃棒导流法轻轻加入清水,约4cm深。在容器的一侧约12cm处放置一被照亮的物体,物高约5cm。从容器的另一侧不同距离和不同角度倾斜向上观看,可看到虚幻“蜃景”。

Ⅲ 谁知道有关初中力学的一些趣味物理小实验先谢谢啦,告诉我啊

用盐.鸡蛋.水.烧杯做一个关于浮力的实验.
往剩有一定量的水的烧杯里放入一只鸡蛋.
然后不断往水里逐渐加盐.
可以观察到.由于液体的密度不断增加.
鸡蛋会逐渐往上浮起..

Ⅳ 趣味物理现象或实验

1;针浮水面

一张纸放在水面上,上面放一枚完全干燥的针。另外用一枚针或大头针把薄纸慢慢压到水里去,从纸边开始一步一步压到纸的中心,等到全张纸都湿透了,它就会自己沉没下去,而针却依然留在水面上。在练习以后,你竟可以不用薄纸就把针放在水面上:只要用两只手指抓着针的中部,在离水面不远的地方水平地放下就可以了。等你会做而且熟练之后,就完全可以使硬币浮在水面了。这是因为液体和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着一个薄层——表面层,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因此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2;可乐变雪碧

可口可乐和雪碧都是夏令时节的理想饮料。可口可乐淡褐色的液体,而雪碧汽水则是清澈透明的液体。下面介绍一则将“可口可乐”变成“雪碧”的小实验。

取可口可乐空瓶一只,倒入四分之三体积的蒸馏水。取烧杯一只加入50亳升酒精,并加入适量碘片,制得深褐色酒精碘溶液。将配好的溶液倒入可乐瓶中,边加边振荡碘直到溶液的颜色和可乐相似为止。一瓶“可乐”制好了。在干燥的瓶盖内放入硫代硫酸钠(大苏打)粉末,然后取一张糯米纸盖在内粉末上,再将瓶盖轻轻地盖在瓶口上,小心盖紧,注意不要使大苏打粉末散落在瓶内。

将可口可乐瓶用力一摇,很快一瓶“可口”变成了无色透明的“雪碧”。

原来,硫化硫酸钠和碘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褪去碘溶液的颜色:

I2+2Na2S2O3===2NaI+Na2S4O6

自然,这种“可口可乐”不会可口,“雪碧”也不会令人清爽,它们绝对不能饮用。

3;这只气球会爆炸吗?

把一只气球吹足气,系紧口子。再用一块透明胶布(橡皮膏也可)贴在气球上,拿一根针从贴着透明胶布的地方把气球扎破。
在一般情况下,用针扎破气球,气球肯定会爆炸;现在的情况不同,你会看到气从针孔处徐徐冒出来,气球却象消了气的车胎一样慢慢地瘪下去。是什么道理呢? 原来气球扎破时,溢出的空气造成一股压力,橡皮和胶布对这种压力的反应各不相同。当压缩空气从气球扎破的地方冲出时,橡胶脆而薄,气球皮一下就被撑破了,同时发出很大的破裂声。透明胶带比较坚固,它可以抵住压缩空气冲出造成的压力,所以气球不会“啪”的一声爆炸。

4;瓶吞蛋的实验

找一个瓶口比鸡蛋略小的玻璃瓶,把点燃的酒精棉投入瓶中,把剥了壳的鸡蛋放到瓶口,火熄灭鸡蛋就会进去。倒置,并对瓶加热,鸡蛋就会出来。

5;神奇的分身术
实验器材:一张扑克牌,一根针。
实验过程:在扑克牌上用针扎两个相距不超过3mm的针孔。然后把针放在扑克牌的背后约2.5cm的地方,用单眼透过双孔观察,你看到的不是一根针,而是两根。若在两孔的附近再扎第三个孔,当你透过这些孔观察时,就能看到三根针。扎的孔越多,看到的针越多。观察时,适当调整扑克牌(转动或改变扑克牌距人眼的距离),这种现象更清晰。
解释: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针上的光在透过不同的小孔时,在人的视网膜上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物像,因而出现了神奇的分身术现象。

Ⅳ 谁有趣味物理实验

一、奇特的杠杆
(1)实验目的 认识杠杆省力的原理。
(2)实验器材 约4米长的木杆1根,木支架1个,重约5千克的石块1块,桌子1张(桌面略低于木支架)。

(3)实验过程 ①取石块放在桌面上,并让其1/3露出桌面,再让一位同学拿着木杆一端;用木杆另一端把石块用力往上挑,这时,石块被能挑动吗?②仍让这位同学拿着木杆一端,再在桌子前面用一个木架支起木杆。然后用木杆另一端顶住石下方,再用手往下按,石块能被挑动吗?③把支架慢慢移向桌子,并不断撬动石块,所用的力是越来越大不是越来越小?④把支架慢慢移开,使之离桌子越来越远,并不断撬动石头,所用的力是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

二、这只气球会爆炸吗?

把一只气球吹足气,系紧口子。再用一块透明胶布(橡皮膏也可)贴在气球上,拿一根针从贴着透明胶布的地方把气球扎破。
你想想看:气球会不会“啪”的一声爆炸?

你也许认为气球要爆炸了吧!其实,气球不会“啪”的一声炸掉。在一般情况下,用针扎破气球,气球肯定会爆炸;现在的情况不同,你会看到气从针孔处徐徐冒出来,气球却象消了气的车胎一样慢慢地瘪下去。是什么道理呢?

原来气球扎破时,溢出的空气造成一股压力,橡皮和胶布对这种压力的反应各不相同。当压缩空气从气球扎破的地方冲出时,橡胶脆而薄,气球皮一下就被撑破了,同时发出很大的破裂声。透明胶带比较坚固,它可以抵住压缩空气冲出造成的压力,所以气球不会“啪”的一声爆炸。

这个实验的原理,已经被人们运用到了生产实践中,防爆车胎就是据此原理制成的。自己动手试一试吧

Ⅵ 求几个趣味物理学实验,急!

满意请采纳~需要可以追问~
会跳远的乒乓球
思考:乒乓球放在高脚杯中,你怎样吹气,球才会跳出杯子呢? 材料:高脚杯2个、乒乓球1个 操作:
1 把两个高脚杯并排放置 2 将乒乓球放在第一个杯子中。
3 从不同角度吹气,看看乒乓球有什么状况:对着球的侧面吹气;对着球的上方吹气 讲解:
1、向球的侧面吹气,乒乓球不容易跳到第二个杯子里去(或跳出来)
2、向球的上方吹气,上方压力变小,乒乓球会浮起来,继续吹,就跳入第二个杯子去了 创造:换个新方法也能让乒乓球跳到下一个杯子里
会吹泡泡的瓶子
思考:你知道瓶子是怎样吹泡泡的吗?
材料:饮料瓶1个、冷热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盘子1个、橡皮泥1块、吸管若干 操作:
1 将吸管逐一连接,形成长管(连接口用胶带封好)。
2 将吸管放入瓶中,并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后把瓶子放置在盘子中。 3 弯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进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 4 向瓶子壁上浇热水,杯子中的吸管会排放大量气泡。 5 向瓶子壁上浇冷水。
6 玻璃杯中的水会经过吸管流入瓶中。 讲解:
1 因为塑料瓶很薄,于是热可以穿过瓶壁,进入瓶子中的空气里。 2 瓶子中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
3 水中的气泡就是空气膨胀时,被挤出瓶子的空气。 4 瓶子中的空气遇冷时收缩。
5 瓶子中的空气收缩时,水便占据了剩余的空间。 创造:瓶子盖太紧时,你知道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打开它吗?
自己会走路的杯子
思考:杯子没有腿,它是怎样从上面走下来的 材料:杯子一个、蜡烛、火柴、玻璃、两本书、水 操作:
1、用一块玻璃板,放在水里浸一下
2、玻璃一头放在桌子上,另一头用几本书垫起来(高度约5厘米) 3、拿一个玻璃杯,杯口沾些水,倒扣在玻璃板上。
4、用点燃的蜡烛去烧杯子的底部,玻璃杯会自己缓缓地向下走去。 讲解:
当烛火烧杯底时,杯内的空气渐渐变热膨胀,要往外挤,但是,杯口是倒扣着的,又有一层水将杯口封闭,热空气 跑不出来,只能把杯子顶起一点儿,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就自己下滑了。

Ⅶ 急求 新颖趣味物理演示实验 !

趣味物理实验研究

组长:李文俊 组员:黄庆鑫 林鹏 何尔明 范正周 严智英

课题指导老师:周顺丰

课题研究背景:

高中的物理实验,有很多是有很强的趣味性的,以前都是老师动手演示,而自己很少动手做,没能真正理解实验的原理,也没有能自己体会动手做好趣味实验的乐趣,而现在有了这样的机会,我们可以自己来研究了.......

研究目的:

1.通过研究,提高动手能力,把基础知识融会贯通起来,让思考和动手结合起来。

2.学会互助合作,学会从探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研究过程:

1、实验前准备:我们选择了两个有趣的物理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理论分析,不仅培养了同学们对物理学的兴趣,也提高了同学们对物理现象的理论分析能力。第一个实验是可旋转的浮沉子,这个实验所需的器材很简单,只需要一个1.5L ~ 2L大的胶瓶(可以到小卖部或商店去买一瓶2L的汽水,这样还可以在做实验过程中喝到汽水!),以及一个小小的口服液瓶子就可以了。

2、实验制作:首先把胶瓶装满清水,到水溢出瓶口为止。之后,再向小瓶中装大约五分之三左右的水(不要装太多,否则瓶子一放到胶瓶中就浮不起来了;也不要装太少,否则就沉不下去了),经过耐心的试验,把小瓶中的水量调到适当的比例,然后用一只手指的指腹按住口服液瓶口,将它倒转过来,使瓶口朝下,瓶底朝上。之后将手指和小瓶都放进装满水的胶瓶瓶口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手指不要太松,不能让口服液瓶中的水流出来。二、手指一定要和小瓶口一起伸进胶瓶瓶口,不要提前将手指移开。在小瓶瓶口完全浸在大胶瓶瓶中的液面以下时,再将手指移开,移开的支轮船要快,最后再将胶瓶塞住,要塞得紧,不能使空气进出,实验器材就准备好了。

3、开始试验:首先将瓶子入在黑板前,在转板上标出小瓶子所在的位置,用手轻轻挤压大瓶瓶壁,同时大瓶缓缓上升,这时,你会发现,小瓶还处在刚刚做标记的位置,而大瓶却在上下移动,小瓶和大瓶并没有同量上下移动,这是为什么呢?

4、实验原理和结论: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发现,在大瓶上移时小瓶中的液面略有上升了,在大瓶下移时小瓶中的液面略有下降了。经分析,原因是大瓶的本身容量是一定的,当手挤压大瓶时,大瓶的体积减小,瓶内水压增大,并大于小瓶内的气体压力,所以水就被迫挤进小瓶中了,而小瓶与其中的水是一个整体,水变多了,整个的重力就变大了,所以就沉了下去。同理,将手松一下,水就从小瓶子中液出了一些,整个的质量又变小了,所以小瓶就浮了起来……

有人提出:能肖能让小瓶旋转呢?通过讨论及多次试验,我们在小瓶瓶口处又装了一个开口的螺旋玻璃管,类似弹簧,则小瓶就在大瓶中一上一下,并伴随着放置多有趣啊!

通过个实验,我们了解到在向一个封闭的液体体系做功时,可以通过体系中液体的压力传导作用,对包含在其中的物体做功,液压机和液压千斤顶也正是利用这个原理。

第二个实验是水顶球。相信大家对这个实验一定不陌生,可谁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呢?这了解开这个谜,我们做了这个实验。

1、首先准备实验器材:先找一个大的玻璃瓶,在盖上穿两个小洞,装上自行车轮胎的气芯,其中一个再;连一条细管,细管的另一边要触到瓶底,之后在瓶中装满水,再用气筒给瓶子打气,不要打太多,小心打爆瓶子,也不要打太,否则压力不够实验做不成。现在,实验器材准备好。

2、下面开始做实验,首先将连有细管的气芯打开,立即有一条水柱喷了出来,再将乒乓球放在水柱上,只见乒乓球在水柱上旋转,实验成功了,大家开始把观察到的现象总结如下:(1)球一直在自转传。(2)球在上下移动。(3)球一直在水柱旁边。

3、实验的问题提出:对此大家提出了如下的疑问:

(1)、为什么球不在水顶上,而在水旁边?

(2)为什么球没掉下来?

(3)为什么球不停自转?

(4)为什么瓶要密封?

(5)小球为什么时而上升时而下降?

(6)为什么向上的水柱要调成竖直方向?

(7)随小球旋转的水珠为什么会飞出去?

(8)用光照射,小球为什么会特别明亮?

这么简单的实验,经过我们自己研究,却发现了这么多的问题,它包含了许多的物理知识,在这以前,我们从来都没这么认真过,也从来没这样来看一个演示实验,也从来没有 发现物理实验中所包含的这样丰富的内容.......

4、研究与解决:我们把球没有掉下来做为切入点作分析因为小球处于动态平衡可知小球所受的外力和为零,由此得出水对小球施加的力等于小球的重力,然而球为什么会自转呢?大家最初想起了向心力。向心力的方向不断变化,但总是沿着半径指向圆心。显然试验中不存在这样的力,所以又放弃了这个想法。大家知道为什么球会自转了!因为水的冲力沿切线作用于球。在使球保持上下衡的同时使球自转,经过进一步的思考至于球为什么上下移动就好解释了。因为水向上的冲力不断变化。有时大于球体身的重力,有时小于球的重力,所以合力有时向下,有时向上,所以不停上下移动。还有一个问题是球为什么不在水顶上而在水旁边。这时大家寻找相关资料,相互讨论,但仍一无所获,最后只得向老师请教。老师没有直接说只是给了一个提示:“在两张纸之间吹一口气怎样?纸非但没有吹开,反而会合拢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各己见。最后大家想到了气流和它所带来的压强变化。在纸之间吹气则纸之间的压强比周围小。所以纸两边就产生了压力差,这个压力差使纸靠拢。这时想到还有初中时老师进过的为什么在车站人不能离火车道太近的道理,因为火车开过时很快,带动附近气流使火车道的压强很小,吸引周围的气流,这跟水顶球实验是同一个原理。水向上冲,同时带动气流,吸引球在旁边。对!就是这样!大家顿时茅塞顿开这几天的努力没有白费。

收获与启迪:这其中还有许多关于压强、流体力学、冲量、光的反射等诸多问题,有些我们解决了,有些还没能解决,但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我们对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喜悦,我们得到了是成功,还有自信……

Ⅷ 谁有5个趣味物理实验的过程

1、带电的气球

思考: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吸引, 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张

操作:

1 、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 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 、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 、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

5、 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讲解:

1、 一个气球上的电排斥另一个气球上的电。

2 、两个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创造:你能用其它小实验说明气球带电吗?

2、神奇的牙签

思考: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著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著放在水里的肥皂游动?

材料: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

1、 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

3、 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

4、牙签会远离肥皂。

讲解:

当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著水流移动。但是,当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拉。

创造:请你试一试,如果将糖和肥皂换成其它物质,牙签会向哪个方向游去?

3、有孔的纸片托水

思考:有孔的纸为什么能拖住水?

材料: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

操作:

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

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

3、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

4、用手压著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

5、将手轻轻移开,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水也未从孔中流出来。

讲解:

薄纸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小孔不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来。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会漏雨一样。

4、手绢的秘密

思考:在水龙头下把手帕撑开摊平,打开水龙头,水是不是透过手帕而流下去呢?

材料:玻璃杯1个、手帕1条、橡皮筋1条

操作:

1、 把手帕盖住杯口,用橡皮筋绑紧;

2、 让水冲在手帕上;

3、 水流进杯子里约七、八分满后关闭水龙头;

4、 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转过来。

讲解:

1、 从杯子上面冲水时,水会透过手帕流入杯内。

2、 杯子倒转过来时,由于大气压力的关系,水不会流出来。

延伸:

如果盖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进出情形会怎样呢?

5、蜡烛吹不灭

思考:用力吹燃烧的蜡烛,却怎么也吹不灭。你知道怎样做到这一点吗?

材料:1根蜡烛、火柴、1个小漏斗、1个平盘

操作:

1、点燃蜡烛,并固定在平盘上。

2、使漏斗的宽口正对著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对著火焰用力吹气。

3、使漏斗的小口正对著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宽口对著火焰用力吹气。

讲解:

1、 这样吹气时,火苗将斜向漏斗的宽口端,并不容易被吹灭。如果从漏斗的宽口端吹气,蜡烛将很容易被熄灭。

2、 吹出的气体从细口到宽口时,逐渐疏散,气压减弱。这时,漏斗宽口周围的气体由于气压较强,将涌入漏斗的宽口内。因此,蜡烛的火焰也会涌向漏斗的宽口处。

注意:注意蜡烛燃烧时的安全。

6、能抓住气球的杯子

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

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

操作:

1、 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

2、 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

3、 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

4、 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

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

讲解:

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

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以上是科学高分网整理的6个趣味物理小实验的相关信息,如有疑问可以在后台留言。想了解更多的趣味物理小实验,请持续关注科学高分网哦!

科学高分网

提供优质初中学科资源

查看

>>>科学高分网开通公众号啦!科学高分君已经上线,扫码关注科学高分君,中考资讯、历年真题、最新政策等信息趣味间推送到你手里!

文章版权说明:本文由科学高分网内部老师整理发表,文章内容来源网络,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如有侵权还请联系站长删除,谢谢!

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科学高分网 趣味物理实验

Ⅸ 趣味物理小实验

链接:

提取码: cb25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网络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德拉创新实验室

Ⅹ 这是《趣味物理实验》里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十个茶碟里躺着11个硬币,而且每个茶碟只有1个硬币。

纵向思维骗局,只能用语言表达,从而达到欺骗思维的目的。在实际操作中不能实现。

热点内容
数学拼搭教案 发布:2025-05-23 15:08:28 浏览:565
必修一生物课本 发布:2025-05-23 13:00:54 浏览:845
小学五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发布:2025-05-23 11:13:10 浏览:478
小学英语教师个人述职报告 发布:2025-05-23 09:09:51 浏览:731
恋足师生 发布:2025-05-23 07:40:50 浏览:880
德宏州历史 发布:2025-05-23 04:10:49 浏览:944
化学式hf 发布:2025-05-23 03:35:36 浏览:858
零基础学b超视频教学 发布:2025-05-23 02:08:22 浏览:876
高一历史期末试题 发布:2025-05-22 23:46:40 浏览:782
学美术赚钱 发布:2025-05-22 22:37:49 浏览: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