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成分
㈠ 主要化学成分及分类
粉煤灰的 70%以上通常都是由 SiO2、Al2O3和 Fe2O3( Fe2O3+ Fe3O4) 组成的,典型的粉煤灰中还含有 CaO、MgO、TiO2、K2O、Na2O 和 SO3、P2O5等氧化物,粉煤灰的经验式为 Si1. 0Al0. 45Ca0. 51Na0. 047Fe0. 039Mg0. 020K0. 013Ti0. 011( Iyer,2001) 。
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粉煤灰的化学成分列于表 3. 4。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 35个火电厂粉煤灰的统计结果与 100 多个火电厂 365 个粉煤灰样品统计所得结果并没有太大差别 ( 刘巽伯等,1995; 袁春林等,1998) ,只是后者的分析结果更为全面,还包括有1. 29% 的 TiO2,0. 06% 的 MnO 和 0. 28% 的 P2O5。与其他国家相比,除高钙粉煤灰 ( CaO >10% ) 外,主要氧化物含量基本相 近,均 表现 出 高 硅低 铝特征,Al2O3/ SiO2质量比在0. 36 ~ 0. 59 之间,平均为 0. 49,若除去高钙粉煤灰则 Al2O3/ SiO2质量比为 0. 51。我们曾对 15 个燃煤电厂粉煤灰的化学组成做过统计 ( 邵龙义等,2004) ,得到 Al2O3的含量为15. 16% ~ 36. 10% , 平 均 26. 10% ; SiO2的含量为 43. 9% ~ 60. 12%,平均 51. 54%;Al2O3/ SiO2质量比为 0. 30 ~0. 74,平均为 0. 51。
表 3. 4 准格尔电厂粉煤灰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统计的粉煤灰的化学成分对比 ( %)
资料来源: a 王晓林等,2000; b Wesche,1991; c 刘巽伯等,1995。
由于电厂燃煤的燃烧温度 ( 1200 ~ 1700℃) 远远高于煤样分析时高温灰化的温度( 800℃) ,所以造成粉煤灰的氧化物含量通常要高于煤样灰化所得结果,高温燃烧常常使得元素更加富集,但也存在少数挥发性元素在高温下挥发导致含量相对下降的可能性。再者,煤样分析所得结果基本上包括了煤中所有元素,而粉煤灰的化学成分分析中通常是排除了底灰、结渣和沾污三部分,这也是造成煤样分析结果与粉煤灰不一致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袁春林等 ( 1998) 对静电除尘粉煤灰的研究成果,粉煤灰的主要造岩元素氧化物平均值与煤的平均值基本一致,最大误差为 3. 6% ( 铁) ,最小仅为 0. 07%,说明煤经过燃烧形成粉煤灰的过程中,造岩元素的增减不很明显。对于铁含量变化的解释是数据采用总铁 ( FeO + Fe2O3) 表示,粉煤灰中铁主要以 Fe3 +形式存在,即以 Fe2O3( 赤铁矿)为主,而煤中 Fe2 +在全部铁中所占比例要高得多,即以 Fe3O4( 磁铁矿) 为主,Fe3O4与Fe2O3的分子量原子单位比为 0. 967,即相差 3. 3%,如果加上层状矿物中以 Fe2 +形式存在的铁,此差值还要大些。故粉煤灰的主要元素平均含量与煤中杂质的主要元素平均含量基本一致。
整体而言,准格尔电厂粉煤灰的化学成分与煤样灰化所得化学成分大同小异,都具有高铝、低硅特征。其中 SiO2含量误差较大,为 7. 36%,这可能与高温下 SiO2的分解挥发有关。Miller 等根据 SiO2与碳共存进行加热反应的结果指出,SiO2在高于 1300℃时按下式分解 ( 任国斌等,1988) :
SiO2+ C→SiO ( 气) + CO ( 气)
Al2O3的含量误差不大,为 3. 18%,Fe2O3和 CaO 的含量误差均不超过 2. 5%,MgO、K2O 和 Na2O 的含量误差均在 0. 4% 以下。当然,这其中还包括测试方法不同而造成的误差。总体而言,准格尔电厂煤样灰成分与粉煤灰的化学成分差异不大,但将准格尔电厂粉煤灰的化学成分与美国典型的 C 类灰和 F 类灰相比,存在明显不同,Al2O3含量分别高出36% 和 27% ,SiO2含量分别降低 4. 86% 和 19. 86%。产生这种特殊粉煤灰的原因,同样与煤中富含高岭石和勃姆石矿物以及缺乏常见石英矿物有关。
关于高铝粉煤灰的划分方法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内有人提出按照粉煤灰中 Al2O3≥30% 划分,据此统计 ( 1986 年资料) ,超过这一数值的粉煤灰占 18. 3% ,约 800 × 104t( 张A,2001) 。根据世界各国粉煤灰化学组成的平均含量 ( 表 3. 4) 和组成范围 ( 表3. 5) ,参考Ⅲ级高铝黏土 ( Al2O3≥50%) 、高铝质耐火材料 ( Al2O3≥48%) 、烧结莫来石 M45 ( Al2O3≥43%) 标准 ( YB/T5267—2005) 和黏土质耐火材料 ( 一般要求 Al2O3≥36% ) 的划分方法,作者认为高铝粉煤灰的划分将界限定在 Al2O3≥35% 较为适宜,利用粉煤灰制备硅铝铁 ( 钡) 合金成分的技术指标也要求铝含量大于 35%。但无论怎样划分,准格尔电厂粉煤灰都属于高铝粉煤灰。
㈡ 化学成分通俗
构成是微观结构
组成是宏观成分
例如水
水分子是由两个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这里就用“构成”
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
这里就用“组成”
㈢ 是由哪些化学成分组成的
普通的纸张由植物纤维、填充料、胶料和色料等组成. 植物纤维是纸张的主体,它主要指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是用化学、机械或化学与机械相结合的方法从木材或非木材类的植物体中提取的. 由于植物纤维呈细长丝状,如果只由植物纤维交织在一起,便会出现一些空隙和表面的凹凸不平.加填充料的作用是填塞纤维问的缝隙,使纸张表面平整均匀,同时还能减少纸张的伸缩,降低纸张的透明度和增加白度.但填充料使纸张强度下降,含量过多易出现掉粉、掉毛现象. 由于纤维是亲水物质,加上纤维之间的毛细孔吸收作用,使纸张具有过强的亲水性,容易在印刷过程中因吸水过多而变形和出现洇墨现象.胶料的作用主要是给予纸张适当的抗液体渗透和扩散的能力. 植物纤维大多为杂色,色料的作用是将纸张的颜色校正和改变为白色或其他所需的特定颜色. 单铜纸 表面光亮、涂布均匀、吸墨快速具有良好之印刷适性,适合精致之彩色印刷.以精致印刷为目的,将原纸表面施以涂料加工,并经超级压光机压光之一般铜版纸.双铜纸 分为单面及双面涂布之铜版纸,依日本纸业分类标准 其每面涂布量约10g/m2以上,为目前文化出版、广告设计、印刷装 订及工商业界最常使用纸种之一 纸张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纤维和辅料.植物纤维是指纤维素,半纤维素,辅料是指填料、胶料和染料.
㈣ 化学成分
一、不同阶段演化特征
部分成矿阶段石英的化学分析结果如表4-2。由表可以看出成矿期石英化学成分的如下变化特点和趋势:
1.SiO2含量
是石英纯度最直接的标志,变化于97.21%—99.43%之间,平均 98.55%(10个样品),与玲珑金矿石英相近(96.94%—99.66%,平均 98.62%,20个样品,陈光远等,1989)。同胶西北玲珑、栖霞、夏甸及三山岛四金矿石英比较,乳山金矿石英纯度略低,但变化范围也较小(表4-2)。胶西北四金矿富矿石英SiO2明显偏低,而乳山金矿富矿石英SiO2则明显偏高。其中富矿的 Ⅰ-3、Ⅱ-2阶段石英Si02平均98.92%(6个样品),贫矿的Ⅰ-1, 2,4,Ⅱ-3阶段石英SiO:平均97.99%(4个样品)。
表4-2乳山金矿不同阶段石英化学成分
2.类质同象代替元素
包括Al3+、Fe3+、K+、Na+、Li+,其中Al3+、Fe3+是置换Si4+,构成Al3+(Fe3+)O四面体的元素,K+、Na+和Li+是与上述置换同时填充石英格架的电价补偿元素。由表6-4可知,Al的变化范围[(847—5600)×10-6]介于胶西北范围内,相对比较集中,均值较低。Fe3+变化范围[(260—5500)×10-6]也不大,均值偏高。Al、Fe3+之和高于胶西北二元素之和。(Al3++Fe3+)与SiO: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图4-2),相关系数R=-0.7774,相关方程
胶东乳山金矿田成因矿物学
这是Al和 Fe3+在石英中主要呈类质同象产出的证据。
本区石英中的K、Na、Li与胶西北相比,K、Na变化较小,均值偏低,Li的最大值超过胶西北的8倍,均值则超过5倍。(K++Na++Li+)与SiO2之间也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图4-3),用高于检测限的6点投图,其相关系数R仅—0.6577,相关方程为
胶东乳山金矿田成因矿物学
胶东乳山金矿田成因矿物学
将明显不协调的1729号去掉,则相关程度大大提高,R=—0.8625,相关方程为:
K++Na++Li+=28612.08—285.27Si02
胶东乳山金矿田成因矿物学
图中即为该方程之直线。显然,石英中K+、Na+和Li+多数是以类质同象代换的补偿元素产出的。
从类质同象元素与矿化的关系来看,乳山金矿与胶西北不同,后者富矿石英含类质同象元素Al、K较高(陈光远等,1989)前者在富矿的Ⅰ-3、Ⅱ-2石英中Al+Fe3+为(1546—4600)×10-6,平均3068.5×10-6(6个样品),K+Na+Li为(256—471.2)×10-6,平均352.9×10-6(4个样品);在其他贫矿阶段,Al+Fe3+(1953—9300)×10-6,平均 5984.8×10-6(4个样品),K+Na+Li(740.9—2566.92)〓-6,平均.71×10-6(2个样品)。显然,富矿石英中的类质同象元素明显低于贫矿石英。
另外,Li从 Ⅰ-1→Ⅰ-4阶段以及Ⅱ-2→Ⅱ-3阶段形成二条增长趋势线,该元素多在晚期富集,是早、晚两个成矿期存在的证据。
3.可能的类质同象置换元素
包括Ca、Mg、Sr、Ba、Mn、Cr、Co、Ni、Zr。这些元素在石英中以类质同象出现,是Li+、Na+、K+等金属离子充填石英格架引起的连锁反应。其中,金青顶矿区——155——235m深度的石英,Sr、Ba、Mn以及Ba/Sr与胶西北比较明显偏高,这些元素多在成岩成矿晚期和上部集中,说明金青顶金矿—235m仍是矿化地段的上部,这与现今的勘采结果是吻合的。值得注意的是,Sr、Ba、Mn从Ⅰ-2→1Ⅰ-4阶段连续增长,到Ⅱ-2阶段又出现转折,又说明早、晚两个成矿期的存在。
其他元素多低于检出限,Cr的一个检出值为4.49×10-6,与胶西北Cr变化范围的中值相近,反映了对深源物质的继承性。
4.成矿元素
主要以次显微硫化物和自然元素矿物包体存在于石英中。与胶西北比较,Pb、Zn、Ag、Au的平均值都较低,Cu较高,但去除特高值即与胶西北相当。从各阶段来看,贫、富阶段石英的差别似不明显,取均值后,则各元素在富矿阶段石英中显著偏高,Cu、Pb、Zn、Ag、Au分别为59.14(6个样品)、14.34(4个样品)、7.58(6个样品)、2.14(2个样品)、0.77(2个样品)×10-6,在贫矿阶段的石英中它们分别只有37.45(4个样品)、11.85(2个样品)、6.09(4个样品)、0.28(2个样品)、0.25(2个样品)×10-6。因此,从统计的观点来看,成矿元素仍是富矿的直接指示标志。
二、空间上的变化
据表4-3,随着深度的增加,金青顶金矿区Ⅱ号矿体贫富矿段相间出现,其他化学组分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表4-3金青顶矿区不同标高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化学成分
(1)Si02在富矿段高,贫矿段低。贫富矿段分别对比,—335m向下SiO2趋向减少。
(2)Al在富矿段略低,但受深度变化影响较大,总体看,随深度增大,Al趋于减少。Fe3+的变化趋势与Al相反,即随深度而增加。
(3)K的变化与Al相似,Na变化不大,Li有在浅部富集的倾向。
(4)Cu、Zn在深部逐渐减少,Pb似有增加,与矿体上部多黄铜矿,下部多方铅矿的特征具相应性。
㈤ 化学成分分析
彩色宝石化学成分复杂,微量元素种类多,对多数不具明显内部包体及生长特征的样品,其微量元素含量及其组合特征是产地鉴别最主要的“指纹性”特征。现阶段主要使用的无损及微损的元素分析方法有X射线荧光能谱仪(EDXRF)、激光烧蚀电感耦合质谱仪(LA-ICP-MS)、电子探针(EPMA)和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各种方法仪器在性能、检出限等方面对样品的要求都不一样。其中,二次离子质谱仪为高集成、高精度的超大型仪器,除能对样品中的微量元素进行定量测试外,还能对样品的部分同位素组成进行定量测试。
(一)X射线荧光能谱仪(EDXRF)
X射线荧光能谱仪(图2-14)在珠宝玉石鉴定,特别是对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的定性和半定量测试方面均有广泛应用,是众多化学成分分析仪器中少有的完全无损的分析仪器。
X射线荧光能谱仪由激发源(X射线管)和探测系统构成。X射线管产生入射X射线(一次X射线)激发被测样品,受激发的样品中的每一种元素会放射出二次X射线,并且不同的元素所放射出的二次X射线具有特定的能量特性或波长特性,探测系统测量这些放射出来的二次X射线的能量及数量,然后,仪器软件将探测系统所收集到的信息转换成样品中各种元素的种类及含量。
图2-17 尖晶石中Cr、Fe含量分布相图
图2-18 不同产地天然变石中两种主要致色微量元素w(Fe2O3)/w(Cr2O3)二元系相图
(三)电子探针(EPMA)
电子探针可以定量或定性地分析物质的化学成分、表面形貌及结构特征,是一种有效、无损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用聚焦很细的电子束照射所检测样品的表面,激发组成矿物元素的特征X射线。用分光器或检波器测定X射线荧光的波长,将其强度与标准样品对比,或根据不同强度校正直接计数出组分含量。由于电子束照射面积很小,因而相应的X射线特征谱线可反映出该微小区域内的元素种类及其含量。
为了便于选择和确定分析点,电子探针的镜筒内装有与电子束同轴的光学显微镜观察系统,以确保分析位置。目前电子探针可以检测到绝大多数元素,包括以前不能检测的轻量元素,这种微区定量的检测手段在彩色宝石产地鉴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样品制作有时需要磨制特定的探针片,且需要镀导电膜,故其主要应用于珠宝玉石研究中,在实际的珠宝玉石鉴定方面使用较少。
(四)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LBS)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LIBS)应用的是一种光谱探测技术。其基本原理为用高能激光产生的能量脉冲烧蚀样品表面的微区,处于高温下的烧蚀样品的原子和离子均处于活跃性极强的激发态,因此会释放特定波长的光谱,通过用高灵敏度的光学光谱仪收集烧蚀样品表面的光谱,根据光谱测量得出样品中的化学元素组成。21世纪初,当市场上出现铍扩散处理的橙色蓝宝石时,由于常规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不能检测出Be元素,而能检测出Be元素的仪器,如激光烧蚀等离子体质谱仪和二次离子质谱仪太昂贵,瑞士宝石研究所研发了用于珠宝玉石鉴定用的LIBS仪器。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相对于其他测试Be元素的方法(如激光烧蚀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和次级离子质谱SIMS)而言,具有易于操作、体积较小等优越性。由于此仪器要用高能的激光器和CCD光谱仪,故价格比较昂贵,但其寿命较长,耐消耗,且灵敏度高,可以测试出很低含量的铍,同时几乎可以分析所有的化学元素,并且可根据谱峰的高低来对其含量进行比较,在珠宝玉石的鉴定、检测和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该仪器的缺点是只能定性分析样品的元素组成,无法实现其定量化。对宝玉石而言,LIBS技术仍是一种有损分析,会在其表面形成微小的熔坑,故应在可激发范围内尽量降低激光能量,利用环境气体来降低检测限及提高谱线强度,以减少损耗。
(五)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
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采用质谱技术,利用离子束把待分析的材料从表面溅射出来,通过分析表面原子层以确定样品表面元素组成和分子结构,其特点是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
二次离子质谱仪的化学元素分析范围很广,由最小的氢至原子量很大的元素均可检测,其高灵敏度体现在它可以检测含量十亿分之几的微量元素(即检测极可达10-9)。二次离子质谱仪不但可作表面及整体的元素分析,又可直接作影像观察,其灵敏度及解析能力甚高。但是,SIMS要求一定的制样和仪器准备时间,分析成本相对于LA-ICP-MS尤其是LIBS来说要高。此外,如果经过了精确校准,SIMS也可以确定固体物质中的主要和次要同位素组成。到目前为止,SIMS在宝石学上的应用主要是彩色宝石的产地特征研究。
㈥ 什么是化学成分
约含75%以上的淀粉,8%左右的蛋白质,0.5~1%的脂肪。尚含有少量B族维生素;维生素的含量因稻子的种类和种植地点而异。脂肪部分含有酯型胆甾醇和自由胆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谷甾醇,甘油一、二、三酯,磷酯,廿四酰基鞘氨醇葡萄糖,自由脂肪酸。尚含有乙酸、延胡索酸、琥珀酸、甘醇酸、柠檬酸和苹果酸等多种有机酸,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单糖。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果你还有什么其它疑问,请在评论区给我留言,我看到之后会尽快给你回复的,谢谢大家。
㈦ 化学成分特征
矿物流体包裹体成分及质量摩尔浓度计算见表5.12和表5.13。其中佛子冲矿田浅色闪锌矿样品取自热水沉积型矿石,其他样品取自叠生改造型矿石。
表5.12 佛子冲矿田矿物流体包裹体成分
注:样品DZK-20、HS-16由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测试;其他由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测试。
表5.13 佛子冲矿田矿物流体包裹体成分质量摩尔浓度/(mol/1000g·H2O)
注:质量摩尔浓度mi=(Gi/Mi·
佛子冲矿田浅色闪锌矿和铁闪锌矿作为不同期次成矿作用的标型矿物,其流体包裹体成分有着明显差别,浅色闪锌矿样品含Na+、Ca2+相对较高,Ca2+/Mg2+比值较高,而CO2、CO含量相对较低,K+/Na+比值也较低,表明形成两种矿石类型的成矿热液在成分上存在一定差异。
阴、阳离子毫克当量百分数见表5.14,佛子冲矿田成矿流体阳离子中Ca2+、Mg2+所占比重明显高于K+、Na+,据此推断绿色岩及热水成因碳酸盐岩中的Ca2+、Mg2+主要是由成矿热液带来的。阴离子中
表5.14 佛子冲矿田矿物流体包裹体阴、阳离子毫克当量百分数
注:①epmi={(Gi·Zi)/[Mi·(∑Gi+GH2O)]}×106,其中Zi为i离子的电价;epmi为106克溶液中i离子的物质的量;②分别把阴、阳离子的epmi作为100%,求出各离子的毫克当量百分数。
矿物包裹体液相成分F-/Cl-和K+/Na+比值可作为判断成矿流体来源的辅助标志。与岩浆有关的高中温热液矿床和变质及混合岩化热液矿床,K+/Na+和F-/Cl-比值常>1,而地下水热液中F-/Cl-和K+/Na+比值较低,现代深层地下水(1.2~2.4km深)F-/Cl-比值在0.005~0.014范围内,K+/Na+比值在0.062~0.116 之间,海水、萨尔顿湖热卤水、氯化钠型热泉的F-含量低于Cl-含量几个数量级(张德会,1992)。现代海底热水(如红海Atlantis-Ⅱ号海渊和东太平洋扩张中心)同样具有相对富Na+贫K+的特点,并且相对富Ca2+贫Mg2+,与海水相对贫Ca2+富Mg2+特点有所不同。
佛子冲矿田多数样品流体包裹体成分特征与现代海底热水或深部地下水有相似之处,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地表水或深部地下水。但个别叠生改造型矿石样品相对较高的K+/Na+和F-/Cl-比值以及相对较低的Ca2+/Mg2+比值则反映了后期岩浆-热液活动。
㈧ 化学成分的意思
碱法生产氧化铝。 氧化铁。 二氧化钛。是CaO吧 氧化钙 。氧化镁。氧化钾。可溶性的硅酸盐。最后一个不知道了
㈨ 什么是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就是指某一混合物中,各种化学物质的分子式以及该分子构成的化学物质在该混合物中的含量。
㈩ 化学成分的分类
科学研抄究表明,灵芝袭的药理成分非常丰富,其中有效成份可分为十大类,包括灵芝多糖、灵芝多肽、三萜类、16种氨基酸(其中含有七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蛋白质、甾类、甘露醇、香豆精苷、生物碱、有机酸(主含延胡索酸),以及微量元素ge、p、fe、ca、mn、zn、等
希望对你有帮助
谢谢采纳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