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实验题
❶ 高考化学实验
实际上高考的实验题一般会刻意避开现有教参上的题目,一般会有一些创新,但都不会很偏。书上的例题必须要看,因为实际上考试的题目一般都会以书上的实验为基础加以改动的,高考以课本为准嘛。至于习题,是作为辅助理解书本上知识用的,遇到一些实验上的问题,多做题可以帮你更好地理解实验过程以及目的和其原理。所以书上的例题应个个落实,习题当然是越多越好啦。
❷ 高考化学实验大题怎么突破
化学实验大题要先分类,再专项各个突破。所有的实验大题都离不开元素各化学反应方程式,先把这些最基础的做到胸有成竹,给你一个点,你可以画出一条线,再连成一个面,比如说到到N元素,你要想到制氮反应,再想到N可以和哪些物质反正,这些都掌握了,不想突破都难。
❸ 高考化学题型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❹ 高考化学实验实验题如何得分
一、复习要有个性化
前阶段的复习主要是打好扎实的基础和建立宽广的思路。教与学中,比较多的是解决共性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必定会暴露出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对每个学生来说不一定相同,具有个性化,这些问题不一定能在共同学习(如课堂教学或做同类型的习题等)时得到解决。那么,在后阶段的复习中,你能否把做过的大量的习题中所犯的错误(暴露出来的问题)作一个再认识,而这一个“再认识”不能只满足于“会做了”,而是要知道错在哪里?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这样做,能使你进一步发掘知识的内涵,少犯甚至不犯类似的错误。重点解决自己的薄弱环节是后阶段复习的主攻方向。
二、总结解题的规律性解决问题
,总有它的客观规律,我们做过大量的题目,应该在解题方法上去寻求它的规律,这种规律包括解题常规的切入口,容易犯的错误等,譬如在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时,无非是从电离、水解、电荷守恒和物理守恒的方面来考虑;判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与否,最应该注意的是是否给出反映物的量,“少量”、“过量”、“等物质的量”等等,给出的量不一样,反应的生成物可能不一样,这是最容易错的地方;对于有机反应信息题,首先要读懂、理解所给予的信息,尤其是信息中的反应过程,推导有机物时就要充分利用给予的信息(多数是依样画葫芦),结合官能团性质或反应中分子式的差异来解决;设计实验时一般是从“原理成立、操作简捷、现象明显、结果正确、安全环保”等几方面考虑。认识了解题的规律性,既能提高解题的正确性,又能提高解题的速度。三、重视化学实验实验题在历年化学高考中,得分率总是较差。所以在扎实地掌握化学实验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还应该注意考纲中对化学实验要求的变化,对探究实验,实验设计,实验的合理性、正确性的分析等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❺ 高三化学实验大题
(1)分液漏斗。CrCl3和HCl混合液(因Zn与盐酸要反应,所以盐酸放在分液漏斗中)。(2)与盐酸反应产生H2,将反应液压入锥形瓶中。(如一开始未从左边通入保护气,生成的H2还可以起保护气作用)(3)2Cr3+ + 4CH3COO- + Zn + 4H2O = 2[(CH3COO)2Cr.2H2O]↓ + Zn2+ (4)液封,可让反应产生的气体逸出,又可防止空气进入反应装置,使生成物被氧化。
❻ 高考化学实验题涉及的范围
你是哪个地区的呀?我是吉林省得。我是11年高考的,可以给你参考一下
无机实验:
1.萃取
2.氨气的喷泉实验
3.原电池电解池
4.电离水解
5.有关氮气
6.铁三角
(可能不全)
有机实验:
银镜反应
醛的反应
苯酚
取代,甲烷与溴水等,颜色变化什么的
酯化反应
另外还有一些制气体的,把无机有机联系到一起的。
不知道你觉得能不能帮助你
❼ 高中化学实验题常见考点有哪些
一、根据实验的原理选择仪器和试剂
根据实验的目的决定仪器的排列组装顺序,一般遵循气体制取→除杂(若干装置)→干燥→主体实验→实验产品的保护与尾气处理。其中除杂与干燥的顺序,若采用溶液除杂则为先净化后干燥。
尾气处理一般采用溶液吸收或将气体点燃。若制备的物质易水解或易吸收水分及co2气体,如2000年高考题第24题就涉及主产品的保护,应在收集fecl3的装置后除去cl2的装置前连接一个装有干燥剂的装置,以防止主产品fecl3的水解。
二、接口的连接
一般应遵循装置的排列顺序。对于吸收装置,若为洗气瓶则应“长”进(利于杂质的充分吸收)“短”出(利于气体导出),若为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吸收水分和co2,则应“大”进(同样利用co2和水蒸气的充分吸收)“小”出(利于余气的导出),若为排水量气时应“短”进“长”出,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气体的体积。
三、气密性检查
凡有制气装置都存在气密性检查问题。关键是何时进行气密性检查?如何进行气密性检查?显然应在仪器连接完之后,添加药品之前进行气密性检查。气密性检查的方法虽多种多样,但总的原则是堵死一头,另一头通过导管插入水中,再微热(用掌心或酒精灯)容积较大的玻璃容器,若水中有气泡逸出,停止加热后导管中有一段水柱上升则表示气密性良好,否则须重新组装与调试。
四、防倒吸
如何收气体或排水集气的`实验中都要防倒吸。一般来说防倒吸可分为两种方法:一是在装置中防倒吸(如在装置中加安全瓶或用倒扣的漏斗吸收气体等),例如1993年高考题未冷凝的气体用盛有naoh溶液的倒扣的漏斗吸收,以防倒吸;1996年高考题用排水法收集h2的装置前加装一个安全瓶防倒吸;1992年高考题中用naoh溶液吸收so2,co2前加装一个安全瓶b防倒吸。一般来说在加热制气并用排水集气或用溶液洗气的实验中,实验结束时应先撤插在溶液中的导管后熄灭酒精灯以防倒吸。
五、事故处理
诨学实验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疏忽大意必然导致事故的发生。问题是遇到事故发生时要有正确的态度、冷静的头脑,做到一不惊慌失措,二要及时正确处理,三按要求规范操作,尽量避免事故发生。例如浓硫酸稀释时,浓硫酸应沿着容器的内壁慢慢注入水中,边加边搅拌使热量均匀扩散。在做有毒气体的实验中,应尽量在通风橱中进行。不慎将苯酚沾到手上时,应立即用酒精擦洗,再用水冲洗等等。
六、实验方案的评价
以下原则:①能否达到目的;②所用原料是否常见易得、廉价;③原料的利用率高低;④过程是否简捷优化;⑤有无对环境污染;⑥实验的误差大小有无创意等等。能达到上述六点要求的实验方案应该说不失为最优实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