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公式物理

公式物理

发布时间: 2020-11-19 09:26:50

Ⅰ 大学物理公式有哪些

热力学第一定律:ΔE=Q+A ;

热力学第二定律:孤立系统:ΔS>0;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nkT(n=N/V,专k=R/N0) ;

磁感应强度:B=Fmax/qv(T);

薄膜干涉属:2ne + λ/2 =kλ(亮纹);

机械能:E=EK+EP;

角速度与速度的关系:V=rω ;

动能:mV2/2 ;

光电效应方程:hν= mv2+A 等。

Ⅱ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2、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3、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4、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5、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6、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二、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三、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2、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3、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四、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2、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3、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4、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5、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

6、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2)公式物理扩展阅读

学习物理注意事项:

1、总结解题规律

物理题灵活多变,可百变不离其宗,任何难题,都可以用课本上黑体字标出的定理与定律来求解的,所以不要怕,大胆的尝试,大胆去画受力分析图,分析具体运动过程;很多时候,分析着分析着,思路就有了。

2、空余时间来巩固课本知识

同学们平时应把一些琐碎的时间都用起来,去复习学过的内容。物理学习的知识多,只有多看常看才能得对不懂的内容做笔记做到记忆深刻新。

3、上课的时候记得对不懂的内容做笔记

物理是个比价乏味,比较难懂的学科,讲的内容可以说比较玄乎,这就要求我们在上课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认真纪录下我们脑袋里面记不到,理解不来的内容。

Ⅲ 初中物理公式及概念

^

初中物理公式:

1、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2、末速度Vt=Vo+at

3、中间位置速度Vx/2=[(Vo2+Vt2)/2]^1/2

4、位移x=V平t=Vot+1/2at^2=Vo*t+(Vt-Vo)/2*t x=(Vt^2-Vo^2)/2a

5、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6、光速:C=3×108m/s(真空中)

7、声速:V=340m/s(15℃)

8、人耳区分回声:≥0.1s

9、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10、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初中物理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2、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3、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5、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

6、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7、动能是由于物体的运动而产生的能量。

8、机械能是物体宏观上具有的能量,包括动能、位能。

9、化学能主要指化学物质分子、原子间的结合能,体现在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释放、转化的能量。

10、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Ⅳ 初中物理计算公式大全,(含推导式)

1、功:W=Fs=Gh2、功率:p=W/t=Fv3、机械效率=W有/W总=P有/P总4、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5、动滑轮(滑轮组):F=G/n(n为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股数)6、斜面的机械效率=Gh/(Gh+fl) (h为斜面高,f为物体受摩擦力,l为斜面长)7、电功率:P=UI8、电功:W=Pt=UIt9、电流的热效应:Q=W=I^2Rt电功率实用公式1、对于同一用电器而言:U实P额2、电路中(包括串联和并联)所有用电器的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3、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功率之比等于它们的电阻之比,也等于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4、在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功率之比等于它们的电阻的倒数之比,也等于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5、对于同一用电器而言,它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比,等于相应电压的平方比6、对于额定电压相同的两个用电器,串联在同一电路中时,他们的实际功率之比等于他们的额定功率的倒数比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1/R =1/R1 +1/R2 +……欧姆定律: I= U/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t (Q:电荷量(库仑);t:时间(S) )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

Ⅳ 在初中物理中,m:质量。有关它的公式是什么

1、物体质量m与重量W的关系式:W=mg,式中g为地球上某一地点的重力加速度。

2、物体质量与其加速度关系式:根据牛顿运动第二定律,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的力为F,加速度为F/m。

3、物体质量所含能量的质能关系式:ΔE=Δmc2或E=mc2,其中E是物质的能量,m是物质的质量,с是真空中的光速,ΔE是能量的变化量, Δm是质量的变化量。

4、物体质量与速度关系式:m=m0/(1-ν2/c2)1/2,式中的m0为静止质量(即牛顿力学中的质量),m为相对论质量,v是物体运动速度,с是真空中的光速。

5、物体质量与密度关系公式:ρ=m/V,ρ表示物体密度,m是物体质量,v是物体体积。

(5)公式物理扩展阅读

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和空间位置而改变,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通常用m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ilogram)即Kg,这是保存在巴黎西南塞夫勒(sèvres)国际计量局标准千克原器的质量。

该原器是一个用铂(90%)铱(10%)合金制成的圆柱体,其直径与高相等,以金属块的形式封存在玻璃罩中。

在物理上,质量通常指由实验证明等价的属性:惯性质量、引力质量(主动引力质量和被动引力质量)。在日常生活中,质量常常被用来表示重量,但是在科学上,这两个词表示物质不同的属性。

将同样的力施加于两个不同的静止物体上,使它们得到相同的速度就需要各自相应的时间。费时较长的物体表明它具有较大的惯性;费时较短的物体表明它具有较小的惯性。也就是说,物体的加速度与它的惯性成相反的关系。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在同样的力的作用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它的质量成反比。因此,可用物体的质量来度量它的惯性;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惯性就越大。

Ⅵ 初中物理功与功率的公式

P=W/t,P=W/t= Fs/t=Fv(v=P/F),功率可分为电功率,力的功率等。故计算公式也有所不同。P表示电功率W表示电功t表示时间,公式p=w/t 表示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 所以用电功除以时间表示电功率公式w=p*t与公式t=w/p由上面那个公式用数学方法推导出来的。

正功和负功的分辨:

1、当0°≤x≤90,cosx>0,w>0,力F对物体做正功。

2、当x=90°时,cosx=0°,w=0°,力F不做功。

3、当90°≤x≤180°时,cosx<0,w<0,力F做负功。

(6)公式物理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获取电流电压参数。一般来说电子设备,器械的背面或底部都贴有一个信息标签。标签上会标识出设备的电流和电压参数。

2、通常电流参数都小于电压参数,且数字后方会带有字母A或安培。有些设备的电流是带有小数的数值。

3、信息标签上标识的参数是设备的最高电压,电流,依据此计算得到的功率一般大于实际使用功率,所以可能不是设备通常使用功率。

4、当设备(尤其是像发动机那样的电容器设备)启动后,实际功率可能超过设备的额定功率,所以要额外注意电路是否会过载。制造商一般都推荐你使用功率高于设备需求功率一个等级的电路或变频器。

Ⅶ 物理热量的公式

计算公式:

(1)固体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的计算公式:Q放=mq。Q表示回热答量(J),q表示热值( J/kg ),m表示固体燃料的质量(kg)。

(2)气体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的计算公式:Q=Vq。Q表示热量(J),q表示热值( J/kg ),,V表示气体燃料的体积(m³)。

(3)经某一过程温度变化为△t,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表示热量(J),Q=c·m·Δt。(c是比热容,m是质量)。

(7)公式物理扩展阅读:

热力学第零定律:如果两个热力系的每一个都与第三个热力系处于热平衡,则它们彼此也处于热平衡。

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在任一过程中包括能量的传递和转化,其总能量的值保持不变。也即能量守恒。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在自发的情况下只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热传递的方向和温度梯度的方向相反。这是克劳休斯的表述,也叫熵增加原理,它表明世界将变得越来越没有秩序,越来越混乱。

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

Ⅷ 物理的全部公式

你说物理的全部公式,那物理的公式多了去了,那我一时也不能给你洗一下,写下来啊,我也记不住那么多呀。而且那活到老学到老那越来越多。你不知道你没见过你还有听多呢

Ⅸ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
×100%
功率P(w)
P=W/t
W:功
t:时间
压强p(Pa)
P=
F/S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热量Q(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电阻R(Ω)
R=
1/R1+
1/R2+……
欧姆定律
I=
U/R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Q/t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J)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真空中的光速
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ρ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
ρ=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Pa
帕斯卡(帕)
P=F/S

W
J焦耳(焦)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热: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初中物理公式汇编
【力


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


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


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热


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


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常



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声速:V=340m/s
(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
(1)、1m/s=3.6km/h
(2)、1g/cm3
=103kg/m3
(3)、1kw•h=3.6×106J
重力G
(N)
G=mg
m:质量g:9.8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N)
F合=F1+F2
方向相同
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方向相反:
浮力F浮(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动滑轮
F=
G物+G轮
压强p(Pa)
P=
F/S
热量Q(J)
Q=cm△t
机械功W(J)
W=Fs
功率P(w)
P=W/t
机械效率
η=
×100%
液体压强p(Pa)
P=ρgh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
Q=mq
m:质量q:热值
物体漂浮或悬浮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W:功
t:时间
F:压力
S:受力面积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Ⅹ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力学部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学部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常用物理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声速:V=340m/s (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热点内容
教师长工资 发布:2025-05-10 18:56:59 浏览:826
老师涂指甲违规吗 发布:2025-05-10 18:35:17 浏览:445
我对班主任的印象 发布:2025-05-10 10:17:45 浏览:769
2015安徽高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5-05-10 09:22:58 浏览:447
那五常历史 发布:2025-05-10 08:46:52 浏览:121
散打历史 发布:2025-05-10 08:37:17 浏览:3
烟台教师招考 发布:2025-05-10 08:34:58 浏览:280
宁波生物招聘 发布:2025-05-10 07:19:15 浏览:483
市师德先进事迹 发布:2025-05-10 06:55:21 浏览:103
巧学高中化学 发布:2025-05-10 06:34:49 浏览: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