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生物设计

生物设计

发布时间: 2020-11-19 10:53:39

1. 现代生物实验室有什么设计理念吗

1、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尊重和保护环境;
2、实验室的标准和模块化设计;
3、生物技术发展趋势;
4、促进最佳的科学研究能力;
5、合理使用空间(核心区和非核区);
6、室内外环境的人性化处理;
7、实验室的安全和保安;
8、现代化生物实验室建筑相关规范与标准。
以上为喜格-总结的现代生物实验室的设计理念。

2. 初一下册生物设计“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

建议你用原稿纸,因为我也是初一,刚刚写完就看到你这个问题了。

1,炒芹菜炒豆干(因为芹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粗纤维,豆干含蛋白质,都是对身体一多多好处)或者其他的青菜也行.
2. 清蒸鱼(鲈鱼,其他鱼都行),因为好做,而且好吃.低胆固醇,低脂肪.
3.西红柿鸡蛋汤,西红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维C.
4.米饭.主食,碳水化合物
应该够吃了吧.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蛋白质都有了.又营养,又低热量低胆固醇低脂肪.我觉得还可以吧.

我这里包含埋好处,不够的话还有:
早,中,晚餐的能量各占30%,40%,30%,在三十七页提示上也说只有秋含有五类食物,比例合适,就是1:2:3:4:5,分别对应油,奶类,肉食,蔬菜,粗粮或面食。按比例抽取就是了,油就不用说了,每道菜里都有;奶类,牛奶就行;肉类,猪肉鱼肉都行;蔬菜,黄瓜,土豆等等;面食粗粮,面或米饭,玉米就差不多了。

请你采纳

3. “生物服装系统”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对于“生物服装系统”的设计,科学家给出了一种新型的设计理念:“我们去月球和火星,并不是为了呆在太空舱里,进行舱外活动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我们需要给宇航服瘦身,让它变得就像是人身上的第二层皮肤一样,从而让宇航员行动自如。”

4. 生物:设计一个植物趋光性的实验步骤

一.植物向光性实验
1.取若干小麦种子放温水中浸泡一天,使它充分吸水膨胀。然后将其播在垫有吸水纸的培养皿中,(浇上一些清水,以保持湿润),放在温暖的暗处培养,要定时向培养皿中浇水,不让干燥,几天后,胚芽鞘长出 3~5 cm,注意在第一片真叶长出胚芽鞘之前做以下实验。
2.设计几组不同实验:
(1)选5株左右幼苗,在其胚芽鞘尖端套上铝箔帽。(把铝箔剪成1cm见方的小块,包在大号针上控成小管子成为箔套)。
(2)选5株左右幼苗,在其胚芽鞘尖端套上铝箔会。(把铝箔剪成1cm见方的小块, 制成为箔套)。
(3)选 5株左右的幼苗将其胚芽鞘尖端 0.5 cm切去。
(4)其余幼苗作为对照。
3.将上过培养皿放入一侧开有小孔的小盒内,让有孔一侧朝向光源,使光能从小孔射入,经24小时后,观察三种不同处理的幼苗对单侧光照的反应和胚芽鞘生长的状况。
根据幼苗变化情况填表:
类别 生长与否 弯曲与否 解释
套上锡箔纸帽
套上锡箔纸环
切去尖端
未做处理

4.验证向光性形成的原因。 二.①用剪刀在不透光的纸盒一侧挖一个直径为1cm的孔,待模拟单侧光照时使用。②将几株长势相同但真叶尚未长出胚芽鞘的小麦幼苗依次排开,分别栽种在两个花盆中。在幼苗的旁边插一根火柴杆,作为对比的参照物。③将制作好的遮光罩扣住花盆(一组用不透光的纸盒,另一组用一侧带小孔的纸盒),白天将装置置于阳光充足的地方,夜间以台灯代替光源,并使光从小孔中透入纸盒。④每天打开纸盒,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记录下高度、倾斜角及当日温度、天气等情况,并间断地拍照,保留图片记录。但是要注意,打开纸盒观察实验现象的时间尽可能的短,并保持透光孔的方向与前次一致。⑤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5. 设计一个高中生物实验

(1)图B的洋葱表皮细胞最可能处于质壁分离状态;“⑦”处液泡内溶液叫细胞液;由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则“⑧”处溶液是蔗糖溶液.
(2)图A中④液泡膜、⑤细胞膜、⑥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由图A→图B的过程,原因是外蔗糖溶液的浓度比细胞液浓度大,植物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
(3)绿色的洋葱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原生质层呈现绿色,当放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由于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⑧”处为无色,原生质层为绿色.
故答案为:
(1)质壁分离 细胞液 蔗糖溶液
(2)④⑤⑥大
(3)无 绿

6. 瑞典生物学家谁设计了什么给生物分类

瑞典生物学家谁设计了双名制命名法给生物分类。
解析:瑞典生物分类学家林奈创立了双名制命名法,从而避免了生物命名的混乱,便于研究、交流和开发利用.

7. 生物实验设计

一、明确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是设计实验的纲要,只有明确实验目的,我们才能设计合理的变量。根据目的又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如:“请利用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这样的实验将来预期的结果是确定的,胰高血糖素一定升高血糖;另一种是探究性实验:“探究光的有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预期的结果实不确定,有多种情况,可能光促进种子萌发、可能抑制萌发或者无影响。

二、做出问题假设
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基础和符合逻辑的论据对提出的问题做出尝试性的解释。

三、制定方案
1.明确实验原理
有些实验设计是考查已有知识,题干中往往不会告诉我们实验原理,需要我们通过实验材料和用具来判断。如上述例题中如果提供的是第一组实验用具,其实验原理是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如果提供的是第二组实验用具,其原理就复杂得多,包括: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淀粉的颜色反应。根据这些原理,先用蛋白酶和唾液淀粉酶混合一段时间后,然后再加淀粉,10min后滴加碘液,如果试管呈现蓝色,说明蛋白酶把唾液淀粉酶水解了,证明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

但有些实验是我们没有学习过的知识,题干中往往会告诉实验原理,我们主要按照其提供的原理应用即可。

2. 选择材料用具:
一般题干中提供的材料和用具都要利用

3. 确定方法步骤(实验程序)
通常实验步骤如下:
(预处理)→分组→处理→观察记录现象,收集数据→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设计实验步骤时需注意的问题:
①实验分组最好要有标号(也可采用表格方式)
②大样本量(可重复多次)
③控制单一变量(可变因素):除了要研究的变量以外,其他的无关变量保持一致,如材料的一致性等
④通常要设置对照实验:根据具体实验,设置对照类型
A 空白对照:不给对照组任何因素处理。如过氧化氢的自然分解
B 自身对照:对照和实验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如对同一人的不同条件下的营养状况的研究
C 相互对照:不单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互为对照。如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 标准对照:以常规的品种、常规的浓度为对照。如实验组注射2mL用生理盐水配制的胰高血糖素,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⑤实验步骤最好分步表述

4.设计实验记录方案
根据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下列实验记录的设计,以保证实验记录科学、准确、客观全面。不丢掉有用的信息为结果分析提供丰富的资料。
⑴ 确定观察和记录的时间
⑵ 根据实验内容设计观察和记录内容,如观察菌落的形态、观察溶液颜色、记录小蝌蚪完成变态发育所需要的时间; 在相同的时间内(10min)液滴向左移动的距离等

5. 预期可能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类型和所学的知识)
有时需要标明注意事项:如试剂的配制、实验的安全等

四、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1. 实验结果分析:对记录下来的现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果
⑴ 正确处理实验数据:数据资料要用数学计算及统计、图解(坐标曲线图、柱形图表格等)等方法加以判断、推理和分析。
⑵ 深入分析实验结果:叙述实验结果及假设是否成立(预期结果得到实现,假设成立;预期结果没有出现,假设不成立),并对结果加以说明、解释或评价;对预期以外的结果做出恰当的分析和说明

2. 获得结论。(要紧扣实验目的)。
注意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的联系和区别
给与光照一组种子萌发率高于黑暗组——实验结果
光照可以促进该种植物种子的萌发——实验结论

设计实验注意的问题我们清楚后,下面我们就将相应的高考题按照类型进行练习

8. 有关生物实验的设计

凯氏定氮法只能测氮!奶粉中主要成是,糖类,脂类,PCR没有用,因为PCR是扩增核酸的。
三聚氰胺是小分子化合物,电泳仪估计也用不上,测蛋白的话更没必要,因为牛奶中蛋白本来就很杂,
如过能找到三聚氰胺的颜色反映的话,分光光度计还不错
可以用凯氏定氮法和其他蛋白质测定方法,如考马氏亮蓝法,改良lowery法比较一下差异,判断是否掺假,当然各种方法都要校正。
具体的方案还是自己做吧

9. 人类有没有可能是被某种更高级的生物设计出来的

当然,由于目前并没有十分明确的证据说明进化论是对的,因此生物进化论只能说是一种比较受学者们认可和推崇的假说。也正因如此,目前世界上还依然流传着很多对于生命起源的看法,而其中关于「人类是被设计出来」的说法,更是得到不少人的认可。当然不可能。因为人类现在所有的特征,或者身体缺憾都是生物长期演化的结果。在生物进化体系中也完全可以找到证据。而且我们身体上会有一些明显是不合理的存在,如果是被刻意设计出来的,只能说"造物主"太傻了。


目前有个公认的说法,即地球最初所有的生命都是起源于海洋。经过长期的环境变化和生物自身的进化方向不同,诞生了两栖动物、水生动物、陆生动物等。而人类的祖先"猿"(灵长类)。实际上在猿之前,猿也是被进化而来的,鱼(水生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古老的灵长类动物→猿→人类。可以看到,如果严格推敲,人类的最早的祖先只是一种生活在海里的动物。

10. 设计一个生物实验

简单...哥哥来教你...首先...用两个容器盛装酶...分别放相同分量的米饭进容器了....然后把其中一个盛酶的容器放进冰箱....另一瓶就放在常温的环境下....等到放在常温下的容器中的酶把米饭分解完成后..拿出放在冰箱的酶出来..发现..冰箱里的米饭没有完全被酶分解...(答了你了哦..加分哦..)

热点内容
武邑历史 发布:2025-05-10 00:45:53 浏览:398
生物质燃烧机销售 发布:2025-05-10 00:34:09 浏览:341
数学圆的手抄报 发布:2025-05-09 23:23:22 浏览:410
高中必修一生物 发布:2025-05-09 23:21:54 浏览:140
联通历史账单查询 发布:2025-05-09 23:05:34 浏览:788
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发布:2025-05-09 22:28:36 浏览:918
王皓直板横打教学视频 发布:2025-05-09 19:34:58 浏览:431
观音历史 发布:2025-05-09 19:23:21 浏览:80
购物数学题 发布:2025-05-09 19:00:18 浏览:189
显示的英语 发布:2025-05-09 17:52:36 浏览: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