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化学的基础

化学的基础

发布时间: 2020-11-21 02:49:44

1. 化学的 基础概念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织、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2. 化学的基本是什么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分子分裂形成原子,原子重新按一定规律组合,形成新的分子。分子再构成新的物质的过程!!化学的主要部分就是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就是新的物质的过程!!

3. 化学基础

离子方程式书写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学生普遍难以学好的难点。中学阶段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在水溶液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要写好离子方程式,除需熟练掌握教材所述的一般规则和方法外,还应研究、领会其规则、方法的内涵和外延,掌握其实质。下面针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进行一些阐述。
一、写离子符号、化学式的界定
中学化学课本明确告诉我们,易溶的并且易电离的物质写离子。难溶的、难电离的或易挥发的物质写化学式。结合中学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可归纳为: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 (即强酸、强碱、易溶于水的盐) 写离子,其它 (即弱酸、弱碱、难溶于水的盐、单质、氧化物等) 全部写化学式。
1、将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写成离子形式,其它(包括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写化学式。例如:Na2CO3与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CaCO3与 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O2↑+H2O+Ca2+。因此,熟记哪些物质属于强电解质、哪些强电解质能溶于水是写好离子方程式的基础和关键。
2、除溶于水的强电解质以外写化学式。例如:Na2O与稀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a2O+2H+=2Na++H2O;H3PO4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PO4+3OH-==PO43-+3H2O;CuSO4与Ba(OH)2两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SO42-+Ba2++2OH-==BaSO4↓+Cu(OH)2↓;FeS与稀H2SO4反应制H2S的离子方程式为:FeS+2H+==Fe2++H2S↑。
3、固体物质间的离子反应,有关物质均写化学式,不能书写离子方程式。例如:实验室用Ca(OH)2固体与NH4Cl固体混合共热制取NH3的反应。
4、浓H2SO4与固体物质反应,有关物质也均写化学式,不能书写离子方程式。例如:Cu与浓H2SO4的反应;浓H2SO4与相应的固体物质反应制取HCl、HF、HNO3等反应。
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明确了离子符号、化学式的书写后,一般就能正确完成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但对一些具体的离子反应,还需根据具体题给条件,对一些特殊情况进行处理,使所写化学式、离子符号及离子方程式与实际情况相符。
1、有酸式盐参加的离子反应,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对于弱酸酸根不能拆成H+与酸根(HSO4-除外)。如:NaHCO3和NaOH反应,应写成HCO3-+OH-==H2O+CO32-,不能写成H++OH-==H2O。
2、有微溶物参加(或微溶物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时,如果微溶物是反应物且澄清,写成离子形式;如果微溶物浑浊,则要写成化学式形式;微溶物是生成物时,通常用化学式表示。例如:澄清Ca(OH)2溶液中通入适量CO2的离子方程式应写成Ca2++2OH-+CO2==CaCO3↓+H2O;石灰乳(Ca(OH)2浑浊液)和Na2CO3溶液作用的离子方程式应写成Ca(OH)2+CO32-==CaCO3+2OH-。
3、遵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定律。离子方程式不仅要配平原子个数,还要配平离子电荷数。例如: Fe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写成Fe+2Fe3+==3Fe2+,而不能写成Fe+Fe3+==2Fe2+。
4、约简系数不能破坏关系量。删除未反应的离子是必要的,但约简系数时,若只约部分离子而违犯实际反应中各物质的关系量就不对了。例如:H2SO4和 Ba(OH)2溶液作用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若只简约OH-和H+的系数写成Ba2++OH-+H++SO42-==BaSO4↓+H2O,就不符合实际上生成1份 BaSO4并有2份H2O生成的事实,因此是错误的。
三、外界因素对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影响
掌握了化学式、离子符号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后,还需注意反应的条件,因为有些反应,外界因素发生变化,离子反应式也随之会发生变化,在写离子方程式时,应注意书写方法和策略,使所写离子方程式与题给的外界因素相符合。
1、反应物相对量对离子反应的影响
有些反应,反应物间的相对量无论如何改变,物质间的反应情况不变;也有许多反应,当物质间的相对量不同时,物质间的反应情况就不同,离子方程式也就不同。
(1)生成的产物与过量物质能继续反应。此类反应需要注意题目所给条件,判断产物是否与过量物质继续反应,只要正确确定最终产物即可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例如:向Ag(NO3)2溶液中滴加少量氨水的离子方程式为:Ag++NH3·H2O==AgOH↓+NH4+。向Ag(NO3)2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的离子方程式为:Ag++NH3·H2O==AgOH↓+NH4+, AgOH+2NH3·H2O==[Ag(NH3)2]++OH-+2H2O;两式反应生成的NH4+与OH-又反应:NH4++OH- == NH3·H2O;所以,总的离子方程式为:Ag++2NH3·H2O==[Ag(NH3)2]++2H2O。
(2)与滴加物质顺序有关的反应。有许多化学反应,两物质的滴加顺序不同则化学反应不同,对于此类化学反应,要特别注意两物质的滴加顺序及滴加的量。例如:向AlCl3溶液中滴加少量或过量的NaOH溶液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Al3++3OH- ==3Al(OH)3↓,Al3++4OH- ==AlO2- +2H2O;而向NaOH溶液中滴加少量或过量的AlCl3溶液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4OH-+Al3+==AlO2-+2H2O,Al3++3OH- ==3Al(OH)3↓。
(3)反应有先后顺序的反应。此类反应是一种物质中的几种粒子均会与另一种物质反应,只要注意反应的先后顺序,即可正确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例如:FeBr2溶液和FeI2溶液中各通入Cl2时,离子方程式按反应先后分别为:2I-+Cl2==I2+2Cl-,2Fe2++Cl2==2Fe3++2Cl- ,2Br-+Cl2==Br2+2Cl-。这是因为还原性I->Fe2+>Br-的缘故。
(4)有酸式盐参与的反应。此类反应要注意酸式盐与另一反应物量之间的关系,量不同,化学反应不同,只要注意题给的量,即可与出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例如:NaHCO3溶液与少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3-+Ca2++2OH- ==CaCO3↓+H2O+CO32-,NaHCO3溶液与过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Ca2++OH- ==CaCO3↓+H2O。
2、反应条件对离子反应的影响
有些反应,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对反应影响不大;也有些反应,外界条件改变,相互间的反应就不一样。
(1)温度对离子反应的影响。中学化学有许多化学反应与反应的温度有关,写这类离子方程式时要特别注意反应的温度。例如:常温下,NH4Cl与NaOH两种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OH- ==NH3·H2O,而不写成NH4++OH- ==NH3↑+H2O;又如:Cl2与冷的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 ==ClO-+Cl-+H2O,而与浓热的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Cl2+6OH- ==ClO3-+5Cl-+3H2O
(2)浓度对离子反应的影响。有一些化学反应与物质的浓度有关,写这类离子方程式时要注意物质的浓度,特别要注意浓度的变化要引起化学反应的变化。例如:足量的铜与一定量的浓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先后为:Cu+4H++2NO3-=Cu2++NO2↑+2H2O、 3Cu+8H++2NO3-=3Cu2++2NO↑+4H2O, 这是由于随反应的进行,浓HNO3变成了稀HNO3之故。又如:饱和的食盐水中先后分别通入足量的NH3和CO2的离子方程式为:Na++NH3+CO2+H2O==NaHCO3↓+NH4+,这是由于NaHCO3溶解度较小,生成的NaHCO3大部分析出的缘故。
3、酸碱性强弱对离子反应的影响
反应物酸、碱性不同,有时会影响到反应进行的程度。例如: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或过量CO2的离子方程式均为: C6H5O- +CO2+H2O==C6H5OH+HCO3-;而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或过量的SO2时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2C6H5O- +SO2+H2O==2C6H5OH+SO32- ;C6H5O- +SO2+H2O==C6H5OH+HSO3-。这是由于通常状况下酸性相对强弱为:H2SO3>HSO3->C6H5OH;H2CO3>C6H5OH>HCO3-的缘故。
4、溶解性大小对离子反应的影响
溶液中的离子相互间总有结合成更难溶的趋势,如溶液中一种离子均能和另外几种离子结合成难溶物,要注意它们相互间结合的难易程度,此时不能随意书写离子方程式,特别不能任意编造离子方程式。例如:NaH2PO4溶液与Ca(OH)2澄清液按物质的量8:5之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8H2PO4-+5Ca2++10OH-==Ca3(PO4)2↓+2CaHPO4↓+4HPO42-+10H2O,因为Ca3(PO4)2比CaHPO4更难溶,Ca2+首先与PO43-结合成Ca3(PO4)2沉淀,而后再与HPO42-结合成CaHPO4沉淀。
5、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对离子反应的影响
溶液中如有一种离子能和另外几种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此时要注意它们间反应的难易程度。一般同一种氧化剂易与还原性强的还原剂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同理,同一种还原剂易与氧化性强的氧化剂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如:4mol FeBr2溶液中通入3mol Cl2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2Br-+3Cl2==4Fe3++Br2+6Cl-,该反应中Cl2先将Fe2+氧化,过量的Cl2将一部分Br-氧化。
四、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
在注意了前面所述的离子方程式书写的一些规则和方法外,还需着重提一下隐含因素对离子方程式正确书写的影响。因为许多反应包含隐含条件及隐含的离子反应,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如不应注意挖掘隐含因素,往往容易发生错误。例如:Fe(OH)2溶于足量稀HNO3的离子方程式为:3Fe(OH)2+10H++NO3- ==3Fe3++NO↑+8H2O;而不是Fe(OH)2+2H+==Fe2++2H2O,因为该反应隐含了过量的稀HNO3将Fe2+继续氧化成Fe3+的离子反应。又如:足量的SO2通入BaCl2溶液中不反应,而通入Ba(NO3)2溶液中则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3SO2+Ba2++2NO3-+2H2O=BaSO4↓+2NO↑+4H++2SO42-,因为该反应隐含了SO2溶于水呈酸性,Ba(NO3)2溶液中的NO3- 与溶液中的H+会把+4价的S氧化成+6价的S这一隐含因素。

4. 化学基础知识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⑴金刚石、石墨:C
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6)熟石灰、消石灰:Ca(OH)2
(7)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8)纯碱:Na2CO3
(9)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3
(10)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1)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12)酒精、乙醇:C2H5OH
(13)醋酸、乙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
具有酸的通性(14)氨气:NH3
(碱性气体)
(15)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三、物质的溶解性1、
盐的溶解性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CO32-
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2、
碱的溶解性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3、
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四、化学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宋朝应用);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5. 化学最基础的有哪些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7、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8、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9、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10、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2化学高频考点整理
1.实验室制取氢气所选用的药品是锌和稀硫酸。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

3.在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可用来切割玻璃。

4.实验室制取氧气所用的药品是①氯酸钾(白)和二氧化锰(黑)的混合物;②高锰酸钾;③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在反应中二氧化锰均做催化剂。

5.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略重,不易溶于水,液态氧和固态氧均为淡蓝色。

6.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是①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②温度达到或超过可燃物的着火点。

7.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碳二四,铁二三,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8.固体二氧化碳的俗称是干冰。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烧碱、火碱、苛性钠。碳酸钠的俗称是纯碱。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消石灰。

9.收集气体应用集气瓶;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需用量筒;溶解较多固体时应用烧杯;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一般使用药匙;取用块状药品应使用镊子。加热时常用酒精灯。

10.氧气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氢气的收集方法是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

6. 化学中的基础知识大全

化学总复习资料
基本概念:
1、
: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
: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
:不需要发生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
等)
4、
:物质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

、稳定性等)
5、
: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
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
(即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
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
:以一种
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
=


+
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
15、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
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

7. 化学基础知识

作为化学学到顶的人。。。建议你,买几本书,初中就2册。拿回家看,每天一小时。半个月就搞定了。
谢谢!
有问题再联系我。

8. 自学化学需要哪些基础

要学有机,是需要有一定无机化学的基础的,无机的相关知识要有储备,比如杂化轨道理论,比如原子轨道分子轨道,这些在无机中都有阐述。我觉得将大学的无机化学学好以后,学习有机化学会水到渠成。因此建议先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跟无机化学可以一起学,也可以跟有机化学一起学,这倒没有太大的问题,因为化学分析更多的跟无机相关,里面有很多相关的化学反应都是涉及到无机化学的方程式。物理化学建议最后学,因为在四大化学中,物理化学是相对难度最大的,要学好物理化学,要有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物理基础主要是涉及到热力学定律相关内容,不用太复杂,而数学基础则主要是涉及到微积分、对数运算等内容,其他没什么,所以在学习物理化学之前,这些基础应该打好,否则会雾里看花,越看越糊涂。 有机化学建议可找曾昭琼的版本参考,无机分析化学可选武汉大学版本参考,物理化学可选南京大学傅献彩版本参考,非常经典的一本教材,想考研就一定要将其配套的习题集搞到手,考博都不成问题。

9. 化学的基础知识是什么

1.常见的气体单质。如:H2、N2、O2、Cl2、F2。
2.常温、常压下常见的液态物质回。如:单质Br2、化合物H2O。
3.出现烟答、雾及烟雾的物质。空气中出现白雾的物质:HCl、HBr、HI;空气中出现白烟的物质:NH3+HCl、NH3+HBr及NH3+HNO3;燃烧时出现白色烟雾的物质:P+Cl2;燃烧时出现棕黄色烟雾的物质:Cu+Cl2。
4.常见火焰颜色。蓝色:CO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H2S、H2在空气中燃烧;苍白色:H2在Cl2中燃烧;不同金属的特征焰色反应。
5.常见物质本身颜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综色);液体:Br2(红棕色);固体:CuO、FeO、MnO2、C、Fe3O4、Fe(黑色)。
6.溶液颜色。Cu2+(蓝、绿色)、Fe3+(浅黄色)、 (紫红色)、Fe2+(浅绿色)。
7.沉淀颜色。Mg(OH)2、Al(OH)3、BaSO4、BaCO3、BaSO3、CaCO3(白色),Cu(OH)2(蓝色),Fe(OH)3(红褐色),AgCl(白色),AgBr(浅黄色),AgI、Ag3PO4(黄色)。

热点内容
阳西教育 发布:2025-07-08 18:31:56 浏览:479
王瑞娜老师 发布:2025-07-08 18:31:53 浏览:456
莘县教师考试 发布:2025-07-08 17:50:59 浏览:944
赤峰教师资格证报名 发布:2025-07-08 17:50:19 浏览:969
老师在讲课扩句 发布:2025-07-08 17:30:09 浏览:125
办公家具有哪些 发布:2025-07-08 17:23:21 浏览:765
教师节彩铅 发布:2025-07-08 16:20:39 浏览:975
老师的始祖 发布:2025-07-08 16:07:30 浏览:585
幼儿园老师安全责任书 发布:2025-07-08 15:51:12 浏览:85
班主任推荐语 发布:2025-07-08 15:40:04 浏览:547